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侠义榜-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带着众人,驾着马车,一路慢驰而出。

    在路上,众人开始商量起细节来,丁耒明明不在现场,却对牢房把握得十分精到。

    这也是丁耒本身在牢房里,他所待的可是苍岩城的密牢,大明世界甚至没有一处能跟密牢可比。

    牢房的结构,甚至丁耒都十分明晰,恍然之间,给予陆绎等人许多新奇看法,如何劫狱,甚至如何说服俞将军,丁耒和裕王都制定了一个计划。

    进入应天城的时候,已经是正午时分。

    应天城硕大无比,河川围绕,圈笼四下,一股风吹来,波光潋滟,青气升腾。

    整座城从外到内,无一不是高大非常,但苍岩城是地下世界丰富,而这座城显然就是外面世界景物令人向往。

    这里街道根本不像普通街道,而是树木丛生,环境奇好,入内就是花草树木的清香,淡淡的香草味,玫瑰味始终环绕,没有穷苦之人所经历的脏恶之气,而是在这里,人人自得其乐,心意融融,几乎来往的人都笑容满面。

    丁耒不由想起了之前林潼他们所说的天京城,或许这里真的可以和天京城有得一比。

    只是这里制度还是原本的制度,不会像天京城那么制度完善,天京城据说甚至一改千古遗训,有超前时代的迹象。

    这里尽是朴实无华,没有那般复杂,似乎人潮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在为之而奋斗,精神矍铄,笑容如春。

    “我虽然没去过天京城,你看这里一草一木,如此环境,已经胜似。”厉飞也不禁道。

    “我早年去过一趟天京城。”石微蓦然说出一句,“这里比起天京城来说,只在表面有点像,可是真正两者对比,就不是一回事了,天京城一般不收外人,而这里却是人人乐呵,外人与本土居民交融。”

    “原来天京城有这么一出,你的意思是天京城不收常住的外人?”丁耒道。

    “自是如此。我在天京城曾经随同师父卖艺了三日,就被赶出来了,他们只想打造一个闭塞的天堂,而不是一个人人如龙的大千世界。”石微摇着脑嗲道。

    几人在攀谈的时候,陆绎特意注意几人,见几人神色如常,不禁更觉诧异,看来丁耒几人都是见过市面之人,非比寻常。倒是李崇庆几人就不一样了,对这一切感觉十分稀奇。

    裕王更显威望,走在人群中,永远是闪亮的一点。

    也是他本身袍子带黄,有龙腾虎跃的架势,丁耒形似普通,却也步履生风,高如松岳,许多女子为此都扫在了裕王和丁耒身上。

    人中龙凤,说得就是二人了。

    陆绎则显得十分普通了。

    就在二人走着的时候,一个身影窜了出来,带了几队锦衣卫,此人正是云从经。

    陆绎道:“云从经,邵方已走,你就叫这些人分头,暗中跟随,看看会发生什么,随时让他们汇报。”

    “好!”云从经点头道,他大手一挥,接着锦衣卫就分开三排,鱼贯而出。

    做完这一切,他回了过来,道:“陆公子,裕王,想来你们也是舟车劳顿,不如休息一下。”

    “不必了。”裕王立即道,“现在就去见俞将军,我希望赶紧把事情解决,而且你们也知道,俞将军没有几日时间了,再拖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现在胡宗宪可是近乎消失,俞大猷又坐牢,只有戚继光一人独当一面,不要让戚继光一个人抢占三大将军的名号。”

    “权力三分,才能保天下太平,若是一人独大,历史上再功高,也是功高盖主而已,现在戚继光有些过头了,你看看这里的一切,四周的将士守卫,无一不是背着戚家刀的戚家军。”裕王指指点点。

    周边确实人潮兴动,都是一些戚家军,一个个神采奕奕,仿佛打了鸡血一般,可见戚继光的手腕不凡,不止是名声在外,更是把这一座应天城打造得铁板一块。

    这里坚若磐石,仿如铁甲,四面水泄不通,大多百姓却与官兵形同亲属,偶尔甚至能打个招呼,其乐无穷,根本不像是别的官兵百姓的态度。这想必就是戚继光管辖之下的善举,军民之间,没有隔阂。

    “想不到裕王还知道三权分立。”丁耒禁不住道。

    “三权分立这个词不错,大概就是我所提倡的,说来我也是看过一些西洋典籍,这才有了这些想法。”裕王道。

    丁耒知道这个时代还没有到达“三权分立”的年代,后世一百年后,大明将近灭亡,西洋这才改变制度,现在即便有提出,也不成体系。若是丁耒愿意,他可以在这里着书立作,不要花多久,顶多几日,然后再随手扔下一篇,流芳百世,可是他没有去做,他既然已经封笔,就不再是一个文人,从此是一个武夫而已。

    “你们说得我却是不怎么懂。”陆绎尴尬一笑,转念道:“想来你们都是文化人,不过我还是没有看错,裕王你不用说,公认的才学大家,而丁耒,我现在很是好奇,你的家世……”侠义榜


………………………………

第198章 见面将军,话中机锋

    “我家世如何不关乎你陆绎的事吧。”丁耒气势一转,文人气质瞬间变为武人气魄。

    陆绎浑身一炸,如炸毛一般,再一看,丁耒已经走远,心中更觉惊异,自己之前见丁耒与邵方对阵,本以为丁耒实力只是尚可现在这一下气势,却有惊动他五脏六腑的趋势。当然,这也只是形容,真的一眼伤筋动骨,就连“惊目劫”都要修炼高深,何况丁耒并未修炼“惊目劫”。

    几人跟着裕王脚步,很快转过亮堂堂的街道,接着眼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

    周边不再有多余建筑,而是出现一片围墙围拢的平院。

    这不是一般的院子,而是一处钢铁铸就的院墙,外面的牌匾上写着两个字:“明狱”。

    明,明朝的意思,也是光明正大的意思,而牢狱,就很好认知了。

    此处牢狱,从外表看就庄严肃穆,苍岩城正规牢狱,丁耒没有去过,但那处藏在散人盟内的密牢,却是如钢铁洪流,百折不断,哪怕有摧金断玉之能,也未必能做到一星半点。

    丁耒自信这里的牢狱,他能够轻松闯入。

    他现在“秋水剑”没了,但双拳依旧能击破普通钢板,但是青铁以上的产物制造,那便需要神兵利器。

    “我们现在如何进去?”陆绎见裕王停了下来,不由问道。

    裕王道:“自然是混进去,我这里有几分薄面,可以找一些戚继光的手下,把我们伪装成他们的模样。”

    “裕王你亲自示范,我也是佩服至甚。”陆绎见裕王有亲身试法的念头,于是道。

    裕王一抬手,就跟远处一人招呼了一记。

    远处之人,身穿都是戚家军的制服,黑色紧身袍子,铁甲在内,护心镜等物品,一应俱全,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这人走上来,拱手道:“裕王!”

    “交代的事情都处理好,我们现在就下去。”裕王道。

    裕王显然已经谙熟,他之前就来过飞鸽传书,因此早就事先通报,甚至牢狱的一些狱卒都换了人影,逐渐变成自己人。

    可是他即便有这样的本事,却也无法跟戚继光相提并论,他只是一个王爷,还是被极度削藩的王爷,人脉广泛一些,只能给他争一些机会,却不能助他改天换地。

    这里的人手果真被替换。

    很快,就有人带着裕王、丁耒几人走入院子。

    纷纷进入一间屋内,不见天日,黑暗无比。

    三个身影躬身道:“裕王,一切准备就绪,现在就去解救俞将军?”

    “我们不是去解救的,之前邵方已经惊动四周,我们现在的行动肯定也会受到制约,就算强行带走俞将军,也会遭遇别的不测,我们现在只是去探望一下。”

    裕王让李崇庆等人留下,木宁则被派出外面接应,探探风声,就带了丁耒、石微、厉飞、陆绎和云从经五人。

    陆绎这下觉得裕王更加深不可测,居然在戚继光手下都安插有人,可以神不知鬼不觉深入牢穴。

    戚继光何许人,自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心思缜密之人,创造了不少兵法和利器,可谓是战场杀将,战后英雄,他的名望现在已经到达顶峰,按理说已经出现个人崇拜,可是偏偏有人居然不信仰戚继光,而是为裕王做牛做马,这就透露出裕王的本事来了。

    再过了半柱香时间,众人已经准备就绪,穿上了服装。

    黑色紧身衣服,贴合在丁耒高大身形上,显得尤为刚猛。

    石微戴上了帽子,遮掩了女性化特征。

    另外几人都各自装扮,看似普通。

    “走。”为首一名戚家军的人,带着裕王等人,直接掀开一处暗板,接着就跳了下去。

    随后接住了裕王,其余几人,都是高手,自然不需要帮扶。

    再睁眼时,面前是一个漆黑甬道,周边传来呜咽之风,诡异莫测,比起苍岩城的密牢虽差一些,却也十分惊人,长期在这里,必定是会神经衰弱。

    “这一座牢房,是当年准备囚禁朱棣特意加固修筑的。”那戚家军男子道。

    “当年朱允炆不愿意杀他叔叔,只好修筑了一处牢房,就想让他一辈子坐落在这里,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朱允炆居然战败,这里就变成了一座专为官僚设计的牢狱。”戚家军男子继续说着。

    地上滴答作响,是水声隐隐,潮湿无比。

    丁耒道:“无论什么结局,都是悲怆的,叔侄之杀,不亚于唐朝李世民和两位兄弟的杀戮,历史的车轮,总上演得如此相似。”

    裕王一笑:“现在历史就靠你们改写了,大明是生是死,戚继光一人做不了主,严世蕃和严嵩也做不了主,而你们这批年轻人,却能在暗地里推波助澜,这才是历史背后的故事。”

    “如果可以,我会请云兄你画下这一次的情景。”陆绎对云从经道。

    云从经道:“没问题,虽不会千古留名,但至少,我们做了这件事,没有遗憾。”

    “好一个没有遗憾。”这时,远处传来一个笑声,爽朗非常,离了起码十丈之远,居然将几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这样的耳力,定然不是寻常人。

    石微睁开眼睛,目有红光,她就看到一个轮廓,一个年老之人的面容,徐徐出现,长相十分慈蔼,目光中透着一些雪亮精明之色,一双招风耳硕大无朋,让人一眼就觉得面相不凡。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俞大猷。

    直到众人上前,才看清楚,此人蓬头垢面,一双面容却也十分沧桑,可老而不衰,一身正气昂扬出来,刚猛万分,仿佛能生吞活蛇,生擒猛虎,有大罡大阔之气力。

    此人见了众人,站了起来,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紧紧盯着裕王和陆绎看:“好一个裕王,还有陆炳的儿子,你们都来看我了?”

    “我们说是来看你,其实也是请你出山。”陆绎不敢怠慢,紧张着凑上前,躬身道。

    俞大猷哈哈笑着:“我一个老人,能有什么本事让你们这样请动,要知道,邵方来找我,我也不打算走了,现在朝野内外,一片狼藉,我去和留又有什么意义?”

    “你可知道,现在整个天下只有戚继光在打拼,胡宗宪都退而不发,而你也真的失去了动力?”裕王仔仔细细看着俞大猷。

    俞大猷目光锃亮,笑容如常,好似老僧入定:“天下又不是戚继光的,也不是我的,是嘉靖帝的,你觉得我有必要替别人卖命还不讨好?”

    “我父亲确实有些不对,可他也是凡人,也有过错,我会联合陆炳,郑经天一起上书,我不信三方联名,他还不答应放你。”裕王道。

    俞大猷目光沉定:“错错错,功与过。是与非,干我何?”

    “你错了。俞将军。”丁耒抢过话题,道:“如果世人都是你这般,干自己何,那么这个天下也就是一盘散沙,当年朱元璋也是一腔热血,从破庙走出,闯荡江湖,最终成为一代帝王,这不得不说是命,但也是自己的选择,若是选择错误,再好的命,正如严世蕃一样,也要毁于一旦。”

    “呵呵,你这小子还不错,你是从哪里蹦出来的?”俞大猷紧紧盯着丁耒。

    在众人之中,他唯一看不透的就是丁耒,本以为丁耒只是普通人,但看行走方式,手脚活动,就观察出丁耒绝非常人,没学过武功的人,不会如此稳健,更不会如此深邃。

    他甚至怀疑丁耒也是高手,可是再细看,气机虽然内敛,可是没有半点外泄的征兆,与中“泄气如飞,时常习练,保身固体,气动如泉”有巨大差异。

    丁耒笑道:“在下不才,丁耒是也。”

    “你的容貌和身段,很适合练武,而且也不像普通家族出身,你这样厉害的年轻人从何处冒出?”俞大猷问道。

    丁耒道:“从何而来重要么?就像你所说的,对天下不再关心,天下衰败也不重要。”

    俞大猷呵呵笑着:“丁耒,你这是在激我?”

    “没错,我确实有心相激,可是俞将军也非常人,总不会被我三言两语打动,不过即便我再如何,我都要试试。”丁耒顿了顿,道:“你还没有回答我之前所说。”

    “你说得很好,现在朝野之中,严世蕃这种小人众多,严嵩更是大贪官,我又作何,还不是连告老还乡的本事也没有,现在再过几日一辈子都要关押在顺天,朝野如此,我再动心动念,也是徒劳。”俞大猷道。

    “错了。”丁耒道,“侠为什么是侠,左边一个偏旁是人,身单影只,才是侠,夹带器物,藏身杀人,也是为侠。独来独往,所向披靡,也是侠。而你,如此甘于认命,就不是侠,而是狭,一个受制于局限在自我世界的人而已。”

    “你很会说话。”俞大猷沉思稍许,道:“我的确不是侠客,我也老了,也不想再做仁义之士,这个仁义就留给戚继光吧。”

    “俞将军,再听我一言,假如我们能够让嘉靖帝信任你,重新重用你,你还会如此颓废不堪么?”丁耒复问道。

    俞大猷摇头道:“不会颓废,但我也不会再跟帝王世家有来往,官场本是大染缸,帝王心术更是摇摆不定,我现在想来,建功立业,也只是历史转瞬,以前戚继光不在的时候,我和胡宗宪是抗倭名将,现在戚继光出山了,我也早该退伍了,何况我如此老迈,本身也已是无用之人。”侠义榜


………………………………

第199章 将军怒火,拳动三山

    “此言差矣。”裕王的话渐渐传来,他也是文雅之人,说话轻言和煦:“俞将军是不世悍将,以往战功累累,我父亲虽然关押了你,但也并不是排斥你,而也是被奸臣蛊惑,若是我们劝服,那奸臣再奸佞,也有应对之策。”

    “你错了,当年大汉时期,就连韩信这样的人都难逃一死,功高震主,往往下场凄惨,你看看戚继光现在风光,他的未来就是我的现在。嘉靖帝不过是想借刀杀人,以我之血,去震住你们这些藩王以及官僚。”俞大猷形如枯槁的模样,略显凄凉。

    丁耒很不赞同,他上前抓住铁栏杆,用力一扳,铁栏杆居然应声弯曲了几分,他现在的实力居然达到了这个程度!

    这可是青铁制作的铁栏杆,确实坚硬无比,可在丁耒手中,却形容寻常之物。

    俞大猷睁了睁眼睛,略感吃惊,只听丁耒道:“这里即便是青铁制作,却在俞将军手里肯定形同虚设,连我都能打开的牢笼,俞将军作茧自缚,总是跟嘉靖帝,跟官僚过不去,未免太小肚鸡肠。”

    “你这话什么意思?”俞大猷双目放光。

    “我意思很明白,你活了那么多年岁,现在按理说已心如止水,看清沧桑,你说你不怕死,可是你分明这已是逃避之策。死确实简单,脖子一抹,两腿一伸,就此魂消梦散,可你再想想,大半辈子的心血,都付之一炬,你即便死了,却还是值得么?你的做法难道不跟女人一样,斤斤计较,无头无尾。”丁耒朗声说着,震彻四周。

    石微听前半句,还算赞同,后半句一说,她老个不高兴:“丁耒,我可也是你所说的女人?”

    丁耒回头笑了笑:“你不一样,你至少有担当。”

    石微脸色俏红,听得话语略带甜丝丝的。

    俞大猷双目鼓着,吹胡子瞪眼:“小子,你可知道,你是在面对一个将军,退一万步,至少我是一个老人,比你辈分大了不知道多少,你这小小年纪,就如此猖狂,难道你就不怕我一掌在这里把你毙了?”

    “俞将军要杀我,当然是易如反掌,可是换句话说,清官不做苟且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你的心纯粹,你的人就大气,就纯然,跟我一个小子何必过不去呢?”丁耒说着,就将青铁制作的铁栏杆,直接出一条供人通过的道路,他挤了进去。

    丝毫不避讳里面脏乱差,而是旋即找了个位置,当场坐在草堆中。

    恶臭气息扑鼻,丁耒置若罔闻,面对着俞大猷的威势,同样不紧不慢,不高不低,处在中庸的态势里。

    儒家讲究中庸之道,《论语》中有所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喜怒哀乐,都是德行体现,该喜的时候喜,该悲的时候悲,这就是顺乎天意,谓之“中庸”。因此,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综合来看,与道家有一定相似性,甚至取巧于道家也不为过。

    天与人,本就是一个造化炉子里的产物。天道莫测,人道却有衡量标准。天道酬勤,人道也要酬勤。天道不懂喜怒哀乐,人道却比天道更胜一筹。因此,天道和人道,基于一体,性质相似,却也有不同之处。

    丁耒现在的状态,最为符合“天人合一”的造势,他的心态均衡,如一潭清泉,而俞大猷,反而更像是一团火焰,人虽老迈,心却更显年轻。

    俞大猷看着丁耒,丁耒也看着俞大猷,二人端坐平和,心思各异,密密织织,仿佛两张不同的大网,各自罩着自己,完全是两类格格不入的景象。

    就连裕王也吃惊万分,丁耒的话让他茅塞顿开,可是丁耒才十七八岁,还未到弱冠,已经有这样的才学,而且武功更是如此可怕,这样的人才,举世罕见。

    云从经也托腮沉思,他隐约一敲手,从背后落下一个画板,毛笔一挥,在黑暗中,他目光似火,紧紧盯着,就画下一片草图,一旁并先行落了一个款:《老少论道图》。

    二人坐着,丁耒忽然笑了。

    “你笑什么?”俞大猷心中一紧。

    丁耒道:“我笑你现在像个年轻人,而我像一个老人。”

    “不知道你听过那个故事么?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你现在功高却不如李广,老成不如冯唐,你觉得你现在究竟几斤几两,值得我们这样去卖命于你?”

    俞大猷本来听得有些不对,现在再仔细一想,更加窝火,本是躁脾气的他,爆发出自己的性情。

    只见他一个弹身,抖手如风,直透衣襟,成排气浪滚滚。

    他没有对准丁耒要害,而是准备来一个下马威。

    毕竟是个人都明白,丁耒把他得罪狠了,而且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他老脸都挂不住。要知道,嘉靖帝本人都不敢这么轻言其不是,何况丁耒只是一个年轻小子。

    俞大猷的掌风可大可小,伸缩分明,吞吐中自有云气,大手如穿云破浪,咄咄逼人。

    丁耒拳头打出,运用“三山剑法”的招式,一拳如清风,两拳便如龙,三拳破四域,四拳开鸿蒙。

    他一连四拳,前三拳分别是“截山式”、“搬山式”、“坠山式”,第四拳则是顺着三拳的意思,随便打出的一拳。

    他现在进阶到了,拳头三招出手,随意组合,并且各自都有,看起来平静无比中,酝酿着滚滚胸臆。第四拳,竟然隐约有三拳合体的雏形,这也是他第一次打出这样的招式。

    三拳合体当然并不能做到,至少这也是达到才能成就的招式。

    现在的第四拳,只是前三拳的延续,好像是多了那么一拳,却又不是,分明没有跳脱框架,丝丝入扣,纤毫毕现。

    拳力刚猛之中,自有乾坤。

    数拳交错,连续打在俞大猷的一拳之上,丁耒不由得倒退了数步。

    与此同时,他背部靠在了铁栏杆上,挤压得铁栏杆再度变形,可见这拳风的可怕,让丁耒都难以承受。

    俞大猷竟然比起邵大侠内功更加深厚,若说邵大侠是神足千里,而俞大猷则是沙场万人敌。

    邵大侠没有经历大生大死,而俞大猷经历过,甚至不止一次,在战场中死灰复燃,重现辉煌。

    因此俞大猷比起邵大侠更加高明,不过二者真的对阵起来,俞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