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盏明灯照山村-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都纷纷走出了居委会,要赶回家里去给安置出去的困难户做饭,只剩下张泉水留在村委会里,跟张守业不断吐着苦水。

    “大伯,你不觉得这个乔曦越来越过分了,她眼里哪有你这个村长,什么事情都她说话算。我们小泉子村如果让她这样胡搞下去,我看发展没有,反而会乱成一团粥。”

    张守业皱了皱眉,没吭声,抓起烟袋杆走出了居委会。

    “大伯,如果上面真的派人过来调查我,你可要替我说话啊!我只是不想掏钱给那些困难户,怎么了?”

    张守业恶狠狠地扭过头,“你小子赶紧把嘴给我闭上,我当初就后悔给你当入党介绍人,真他娘的丢人。”

    他走了几步,又回头闷声的补充道:“你也不用太担心,上头真的想为难你,我会替你说话。”

    整个小泉子村的街道都空荡荡的,大雨下个不停,大家都待在家里。

    乔曦回家炒了一锅菜,又下了面条,自己来不及吃上一口,就送去了所负责的苦难户那里。路上为防止饭菜会凉,一直抱在雨衣里。

    她先去到了张老三的家里,张瘸子老妈妈和囡囡安置在她的家里。

    老妈妈昨晚的烧退了,囡囡正在看着一本小人书,张老三的媳妇抱着才出生地孩子在旁边给她讲着。

    张老三修理了会被昨晚雷劈坏的录音机,进来里屋发现乔曦来了,看着她拿出了两份饭菜,不由嘟囔道:“真是多管闲事,大娘住在我们家,还用你送饭。”

    乔曦虽然被骂了,可心里热乎乎的,乡里乡亲的,还是重感情的人多。

    乔曦送完了饭菜,冒着雨走去了小泉子村的几个出水口,积水这么深,要想办法排出去。他们村里有一条河,几个出水口最终都汇集在那条河里,她顺着出水口找过去,终于发现了问题。好几个出水口都被垃圾给堵住了,村里的积水没办法顺畅的流进河里,这让村里的雨水越来越深。

    她回到居委会,找到了一把铁锹,就过去开始清理堵着出水口的垃圾。

    陈锋给困难户送完饭,路过这里,赶紧过来帮忙。

    他整个人都跳到到了出水口里,双手把里面的垃圾不断地抱出来,身上变得脏兮兮一片。

    “乔书记,你发烧了就回去休息吧,这里交给我就好了。”陈锋闷头干了一会,犹豫着说出了第一句话。

    乔曦放下了铁锹,喘了几口气,抹掉脸上的雨水,“陈锋,你知道垃圾的危害吗?”

    陈锋点了点头,“城市里要求垃圾分类,不仅环保,还能节约资源。可在我们这里很难实行下去,都是把垃圾扔到固定的地方,镇上每隔一段时间派车下来集体装走。”

    乔曦点了点头,现在让村民就开始学会垃圾分类是不太可能,但乱扔垃圾必须要尽快阻止,她饶有深意的看去了陈锋,“你现在就回村委会,发公告给全体村民。告诉他们垃圾的危害,有些对环境污染大的干电池等等一律不准再扔。还要告诉大家把垃圾一定扔到垃圾堆里,不能随手丢弃,现在不就把出水口给堵住了。”

    陈锋沉默了下,从出水口里爬了出来。

    乔曦嘱咐道:“一定要说到大家的心坎里,让大家能听到心里,落实到行动上。”

    陈锋嗯了一声,把雨衣帽子戴好,就快速奔去了居委会。

    乔曦微微笑了笑,自言自语道:“陈锋,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让我能看到你的大局观……”

    这是她对陈锋的一个考验,学校再过不久就要建起来了,她需要一位负责任的老师。

    城里的老师不会为这点孩子来,也未必吃得了这种苦。

    陈锋是她看好的人选。

    他是高考落榜生,而且他有时间还在看大学的教程,虽然沉默寡言,但是为人正直有担当。

    没过多久,村委会就响起了广播声,陈锋用贴近老百姓的话,来讲述着垃圾的危害。

    一节5号电池会造成一平方米的土壤颗粒未收,而一粒纽扣的电池可污染六十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辈子的饮水量。

    他还强调垃圾不要随便丢弃,咳嗽了一下,对着话筒说道:“大家也许不知道,就因为我们随手丢弃垃圾,我们村的出水口都被堵住了,积水不能顺畅的流到河里,整个村子都快被淹了。而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乔书记正一个人在清理着出水口里的垃圾。哪里有那么多的安逸和舒适,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

第15章  会不会减产

    乔曦听到了陈锋的广播,暗暗地点头,分析的很合理,条理也清楚,陈锋的确能胜任学校的老师,可以去教导这些祖国的花朵。

    陈锋发完了广播,提着一把铁锹又赶了回来,一声不吭的帮着她清理出水口里的垃圾。

    出水口里的垃圾清理完了,积压的雨水哗啦啦的流进了河水里,村里的积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陈锋查看去了涌向河里的出水口,看还有没有堵住的,乔曦则是走去村里的麦地,下了这么长时间的大雨,麦子会不会有事。

    等她到了山的斜坡上,往下看去,接着就给震住了,一片片的麦子都斜倒在了地里,麦穗在风中东摇西晃。

    张守业穿着雨衣就站在不远处,看着地里的麦子不时地叹了口气。村里主要是靠地里的庄稼过活,麦子和玉米两茬农作物。一排排麦子中间的间隙已经种上了玉米,冒出了绿色的禾苗,但这雨如果下个不停,这禾苗也要给浇死了。

    乔曦走了过去,“老村长,这麦子倒成这样子,会不会减产?”

    张守业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心事重重道:“如果雨停了,早早就割了,还能好点。等到麦子都烂在了地里,今年的收成也就完了。”

    他说完,眯起了眼睛,看着乔曦哼了一声,“我早当初让你把政府拨下来的扶贫款用来购买割麦机,现在好了,下了几场雨,山里的路本来就不好走,去哪里雇割麦机来村里?”

    乔曦目光微微动了动,没有言语。

    张守业长长叹息了一声,“麦子长出来了,因为没有割麦机来收割而全都烂在地里,全村老少的活路也就断了。”

    “我会想办法。”乔曦沉默了下,开口道。

    张守业笑道:“想办法?如果能这么简单,我们村也不会穷到现在。每一年到了麦子成熟的时候,我要出去跑多少趟腿,央求人家来村里给老少爷们把麦子割了,就差给他们下跪了。就这样,也是把周围村子所有的麦子割完了,才来我们村。现在又下了这么大的雨,谁都知道雨停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往家里抢麦子。等到他们一家家的麦子都割完了,我们村里的麦子早就烂没有了。”

    说话的时候,远处跑来了几个身影,每一个人都穿着雨衣,带着斗笠,手里拿着镰刀。

    他们冲进了一片地里,冒着大雨疯狂的割麦子。

    有人在割麦子,有人往编织袋里去装,都是害怕麦子烂在地里,能往家里抢多少算多少。

    “胡闹!”张守业骂了一声,快步跑了过去。

    乔曦也是震惊不已,雷电交加的天气来地里割麦子,还是用最原始的镰刀,先不说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也太危险了。

    “老徐头,你领着你这一大家在干什么?不要命了吗?”张守业跑进地里,拉起了一个正弯腰割麦子的老人,瞪大眼睛就骂道。

    “守业,你又不是不知道,这麦子现在不割,以后就没机会割了。我小媳妇快生了,还指望着卖粮钱啊!”老徐抬起了头,布满皱纹的黝黑脸上露出了酸楚,狠狠的跺脚,又赶紧弯腰去割麦子。

    张守业回头狠狠地看了一眼乔曦,“你现在都看到了吧,要是当初听我的买了割麦机,能有这么多事吗?你是把全村老少往刀口上送啊!”

    他朝着老徐这一大家看去,扯着嗓子大喊道:“都给我停下来,谁也不准再去割麦子,都给我滚回家里去。”

    张守业当了这么多年的村长,官威一直都在,一个个犹犹豫豫的停下手。

    老徐皱了皱眉,抓着张守业的手露出了哭声:“守业,这老天一直下个不停,你说这可怎么好?”

    张守业也没了办法,扭头看去了乔曦。

    老徐一家子都看了过去,肥胖的二媳妇掐着腰就朝着乔曦骂道:“我听说当初是你不让买割麦机的,现在就当雨停了,一时间也不会有割麦机过来。我们家的麦子如果烂在了地里,我找你赔。”

    乔曦沉默了下,“放心,我保证会让大家都把麦子收割回家。”

    “你保证?保证有什么用?”老徐家一个个都把怒火烧到了乔曦的头上。

    “我既然说了,就肯定能说到做到。”乔曦看了下天空又逐渐聚集起来的大片黑云,过去帮着他们地上的工具收起来,“大家伙赶紧回家……”

    她刚拿起一个编织袋,就被老徐的二媳妇恶狠狠地抓了过去,一直盯着她在看,也没有打算离开地里。

    乔曦忽然来了火气,咬着牙道:“好,我现在就答应你们,只要你们的麦子烂在了地里,我乔曦砸锅卖铁也赔给你们。”

    说完,她的语气一缓,叹了口气,“现在可以离开这里了吗?可能更大的暴风雨要来了,大家伙不要在这里耽搁了好吗?”

    老徐看着这么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被逼到了这份上,于心不忍,对着他家其他人喊了一声,“就听她的,我们都回家去。”

    一大家子人虽然对乔曦还有怨言,还是走出了麦地,紧跟着天空一阵电光闪过,暴风骤雨倾盆而下,几个人狂奔了起来。

    张守业看了眼乔曦,也低头冒着雨往家里跑去。

    乔曦的心里有些堵,脑子里翻来复去想着自己当初的决定对不对,马上她的目光坚定了起来。

    给孩子建学校,她不后悔。

    她回到了家里,就发起了高烧,眼皮都有些浮肿,为了怕自己中午醒不过来,给自己一连定制了七八个闹铃。

    她中午还要给安置去其他住户的困难户做饭。

    她是驻村第一书记,要以身作则。

    正如天气预报的一样,一连下了三天的雨,在第三天下午的时候变成了小雨,全村的麦子几乎都倒了,全村老少几乎都出动了,挥舞着镰刀在地里割麦子。

    麦子都倒在地上,谁都怕烂在地里。

    因为麦地里泥泞不堪,割麦子的同时,把麦子缝隙间的玉米苗都给踩烂了。而且人工割麦子,速度很慢,稍微动作一快,可能直接就摔倒在了地里。

    乔曦召集党员去阻止这种行为,但是没有人听她的,反而都斥责她,是因为她当初阻止买割麦机的缘故。

    在傍晚的时候,麦地里的人都散了,忙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有割到多少麦子。也不知道是谁先提起的,一个个都气哼哼的到了乔曦家门口,要找她讨个说法。

    乔曦的门一直锁着,天彻底黑了,也没有回来。

    有人去村里和村委会找她,也没有找到,她好像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出村的泥路上,有一个单薄的身影,穿着雨衣和雨鞋艰难的往前走着。

    发丝不时滴答下来汗水,用力抹了一把,露出乔曦那张青春洋溢的脸蛋,只是多了几分病态的苍白。

    她还在发着高烧,但又不得不去镇上,她要去找镇党委书记帮忙。

    她需要孙洪刚帮着联系割麦机,把割麦机请到村里。

    去镇上足足有二十几公里地,道路太过泥泞,她只能用走的。浑身都是热汗,脚下的步子也越来越虚浮,只能靠着意志力一次次的迈动脚步。

    孙洪刚在政府开会一直到了天黑,等到回家的时候已经晚上七八点钟了,从楼梯到了家门口,下意识的抬了下头,接着就愣了一下。

    一个女孩正昏迷在他家门口……

    他辨认了一下,更是震惊,乔曦怎么找来了?!

    他打开了房门,朝着里面喊着他妻子的名字,“建红,快出来帮把手,乔曦这个小丫头在咱家门口晕倒了。”
………………………………

第16章  镇上求助

    梁建红正在厨房里做饭,听到孙洪刚的声音,赶紧关上煤气灶跑了出来。

    “乔曦怎么躺在了咱家门外?”她有五十多岁,是镇中学的一名教师,穿着白色印花的确良褂子,眼睛很有神采,头发有些发白,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却是掩饰不住曾经的美丽。

    “你问我,我问谁?你也不听着声音点,也不知道这孩子在门口呆了多久时间?”孙洪刚摸了下乔曦的额头,“看样子是发烧了,先搬到卧室里去。”

    孙志刚搬着乔曦的双腿,梁建红拖着乔曦的肩膀,两个人把她抱进了卧室的床上。

    “……孙书记,梁阿姨。”乔曦慢悠悠张开了眼睛,看清眼前的人,赶紧动着身体要爬起来。

    “都发烧了,赶紧躺下。”梁建红倒了一杯热水过来,小心翼翼喂着乔曦喝下。

    “乔曦,告诉阿姨,你去的那个小泉子村是不是很苦啊?”梁建红把乔曦拖到了床头,把她身上的雨衣脱了下来。

    她还记得乔曦第一次来她家时候的样子,梳着马尾辫,漂亮的白色连衣裙,脸蛋充满青春的光泽。

    这才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她能感觉到乔曦身上透出来的那种疲惫,来自精神的疲惫。人也瘦了一些,这一身的衣服全是泥泞,手上还有几个血泡,让她看着都不落忍。

    “挺好的。”乔曦耸了下肩膀,露出了惯有的微笑。

    “建红,你就不如人家乔曦有觉悟。既然决定去村基层开展工作,就要有思想准备,哪有不苦的?”孙洪刚瞪了一眼梁建红。

    “我没有觉悟行了吧!”梁建红生气的说道:“你有觉悟?!你有觉悟,能把这么点的孩子送去那么苦的村子。”

    孙洪刚嘟囔了一声,“妇人之见,你懂什么?”

    乔曦赶紧打断梁建红要继续反驳的话,有些不好意思道:“梁阿姨,我真的不苦,你不用担心我。一切只是暂时的,会越来越好的。”

    梁建红叹了口气,走到了柜子边,拉开了抽屉,戴上了老花镜,在里面翻找着体温计。

    “孙书记,这一连下了三天雨,村里的麦子都倒了,大家都希望能有割麦机尽快来把麦子收了。”乔曦摸了下自己发烫的额头,问道。

    孙洪刚微微皱眉,有些生气道:“你就因为这事情来找我?这么难走的路,你是不是走过来的吧?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万一在路上晕倒了怎么办?”

    乔曦讪讪的笑道:“现在割麦机都在忙,担心您也难做,所以,我觉得还是上门说的清楚些。”

    “怕我不帮你?”孙洪刚反问了一句,见乔曦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拿起了雨伞就走向了卧室门。

    “老孙你去哪?”梁建红找到了体温计,手里还拿着一板感冒药过来。

    孙洪刚恨恨的瞪了一眼乔曦,“当然是帮这个小丫头去联系割麦机,都走了这么远的山路,不能让她白跑了。”

    乔曦笑了,勉强的走下床,“孙书记,谢谢你。”

    孙洪刚摆了下手,“你在这里好好休息,我去联系看看,也不敢保证就能给你们村找到割麦机。现在下了这么长的雨,割麦机也不大可能进地里,村里的地也要晾一下,最早割麦机也要明天下午进村。”

    梁建红赶紧过去补充道:“你顺便去社区的医院请大夫过来,乔曦发烧肯定不轻,给她挂一瓶盐水。”

    孙洪刚闷闷的点头,很快就下了楼。

    梁建红把乔曦扶到了床上,让她夹上了体温计,等拿出来的时候,她惊讶的开口,“三十九度多,乔曦你的胆子真大,发这么高的烧,也敢往镇上跑。”

    “没事的,村里的人都在等着割麦机……”乔曦笑了笑,嗓子撕裂的在疼,靠在床上迷糊了过去。

    没过多久,社区的大夫过来给乔曦输上盐水,她也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

    梁建红削了个苹果递给了她,“乔曦,等你输完了盐水,我们就吃饭。”

    乔曦咬了口苹果,问道:“孙书记还没有回来吗?”

    梁建红无所谓道:“他不把事情忙完了,是不会回家的,我都有习惯了。没事,我们不需要等他,我们自己吃就行。”

    乔曦有些过意不去,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问道:“梁阿姨,其实我来这里也是有事情想找您帮忙?”

    “你这个小乔同志这样可不对啊,求人帮忙也不能抓住一家子人不放啊!”梁建红佯怒道,接着她和乔曦同时笑了起来,她给乔曦掖了下被角,问道:“说吧,究竟是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梁阿姨,我们村正在建一所学校,把村里的孩子都召集起来,让他们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乔曦斟酌了一下,“关于老师的事情,村里勉强能解决。现在是课本的事情,我需要一整套从小学到初中所有学科的课本,哪怕是让相同年纪的孩子看同一本书也行。您是当老师的,我想请您帮帮忙。”

    “这个没问题,我等跟教育组联系下,给你们村里把课本的事情解决了。”梁建红爽快的答应,想了想又补充道:“光是课本似乎还不行,最好是给孩子们准备点图书,让他们能更加的了解大山外的世界。”

    她毕竟是当老师的,更懂得用什么方式来培养孩子。

    乔曦打心眼里感激孙洪刚这一家人,孙洪刚身为镇党委书记,没有半点官架子,心里想的只有老百姓。梁建红虽然不懂扶贫的这些事情,可她对孩子却一点不含糊,询问了不少村里的现状,对这些从未上过学的孩子露出了担忧。

    乔曦当夜在孙红刚家里住了下来,因为身体太过于疲劳,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了过来。

    她看了下时间,赶紧出来了卧室。孙洪刚还没有下班,梁建红也才回家不大会时间,正在厨房里择菜。

    她看见乔曦出来了卧室,洗了洗手,过来摸了摸乔曦的额头,笑道:“到底是年轻好,过了一夜,烧就退了。”

    “梁阿姨,孙书记什么时候下班?”乔曦急忙问道:“他有没有给我们村联系好割麦机啊?”

    “没有。”梁建红幽幽叹了口气。

    乔曦低下了头,一脸的沮丧。

    梁建红笑着拍了下她的肩膀,“刚才阿姨是逗你的,老孙已经给你联系好了,是从其他镇上调来的割麦机,下午就会去你们村里,不把麦子收割完不会回来。他还让我专门转告你,让你在家等着他电话,他会让收割机过来载着你一起回村里去。”

    乔曦隐隐激动了起来,村里的麦子终于有着落了。

    小泉子村能有三四百亩麦地,连夜下雨,地里太泥泞,之前去地里用镰刀割麦子的人也放弃了,速度太慢,还连带麦子和禾苗都踩倒了一片片。

    过了中午,太阳毒辣了起来,地里也干了一些,村里不少人都堵在了村委会门口。

    谁都知道一件事情,乔曦扔下这个烂摊子,跑路了。

    一个个都来找村长张守业讨个说法,老徐家的二媳妇更是扯着嗓门道:“老村长,你当时可是听乔曦说过的,如果麦子因为没有收割机耽误了收割而烂在了地里,她可是要砸锅卖铁把钱赔给俺们家。”

    张守业正烦躁的在桌边一次次拨打乔曦的电话,一直都提示无法接通。

    其他的村民,一听老徐家二媳妇这样说了,一个个也都嚷了起来,“不能光赔你们家的,我们家的麦子要是烂到地里,也要让她陪。”

    “对对,就应该她来赔,谁让她当初阻止购买割麦机,非要建什么学校,建那个有什么用?”
………………………………

第17章  收割机进村

    张守业在村委会打电话联系不上乔曦,黑着脸出来了,看着门口堵得严严实实的众人,吼道:“都别在这里围着了,你们在这里嚷嚷有什么用,是能把乔曦给嚷回来,还是能把地里的麦子给收了?”

    他把墙边靠着的自行车搬了下来,皱了皱眉,“现在都别去地里瞎折腾了,麦子和玉米苗子都被你们霍霍了,我去镇上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联系到割麦机。”

    老徐的儿媳妇扯着大嗓门喊道:“村长,到了镇上别忘了去告乔曦的状,她这个驻村第一书记太不称职了,村里有事情,她竟然跑了。让上头赶紧把她撤了,一个小丫头片子还想当俺们这些人的书记,想的倒美。”

    张守业也有这个意思,跨上了自行车,往前蹬了出去。

    也就是刚蹬出了两步,前面的大胡同里传来了机器轰鸣声,声音越来越清楚,让所有人都看了过去。

    没过多大会的功夫,一台大型的割麦机从胡同里轰隆隆的开了出来,震得街道都仿佛跟着抖了抖。

    “是割麦机机!”有人发出了惊叫声,紧跟着所有人都满脸的惊喜,纷纷的跑了过去,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这辆割麦机的身后,又开出了一辆割麦机。

    两辆大型的割麦机,全身喷着绿色的油漆,有四五米的高度,前方是个巨大的收割麦子的滚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