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制造-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王天林矢口否认,但表情和语气无疑出卖了他,钟白立刻意识到自己说到点子上了!
好歹钟白上一世也在大大小小的企业里待过,这种出事故的场面也见了不少,经验绝对比这位县化肥厂的质检科科长丰富许多。
一般来说,事故出了,开始大家都急着解决问题,然后找原因,最后一步才是查责任。
换到山平县化肥厂这次的磷肥事故上来,停产磷肥早就停了,这一个多月就卡在找原因的过程中。
现在来了童教授和自己,很快找到了原因,而且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下一步无疑就是查责任的步骤。
而这个点王天林强调让童四方不要急着出结论报告,显然是因为结论报告里写明的原因,会导致下一步明确被追查的责任人,引发厂里的风暴。
“那看样子我没有说错。”钟白并没有因为王天林的暴起而被带动节奏,反而沉下心来,淡淡的回了一句:“但该出的结论报告还得出,否则童教授这一趟又算什么?”
“你一个刚进厂的小年轻知道些什么!”王天林这下终于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语速加快,就连脸色也变得潮红起来:“厂里上上下下几百口人,这次事故县里已经关注很久,追查责任的话也说了不是一天两天,如果报告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按照我们看到的写,那可要出大事!”
………………………………
第三十二章 怎么句句珠玑呐
“大事?多大的事?”听到王天林这样说,童四方也不禁眉头一皱,问道。
王天林真想把有些事情全都说出来,但他知道不能说,尤其是不能把自己的老师卷进去,所以这会儿强忍被钟白撩起来的情绪,回答道:“这些矿石的来源,并非马科长所说一直从南云省那个矿场进的原料,而是……”
他说到关键处又停顿下来,瞟了一眼钟白,继续道:“这些事情,知道多了未必是好事。”
钟白立刻意识到,这小小的化肥厂里看来故事还很多呐!
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这句俗语上一世钟白可谓记忆深刻。
他虽然在私企、跨国名企、国内大型国企都待过,但让他觉得杂事情、人际关系最复杂的地方,并不是后两者,而是那些小企业。
不夸张的说,越是小企业,里面的人越容易把心思投入到与生产工作无关的事情上。
虽然山平县化肥厂并非私企而是集体企业,但无论从管理模式还是技术来看,钟白都自然没有把它当做正儿八经的大国企来看待。
现在又听到王天林扯矿石来源另有隐情,不用想钟白都知道,一定和厂里某位领导有关联!
作为一个工业企业,原料购进本来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责任重大,换成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中牵涉的利益也非常重大。
钟白和原料科科长马子明见面次数不多,但对方给他的印象就是一个老实木讷、不善钻营的老黄牛形象,只管原料进厂之后的事情,估计他不知道隐情也正常。
而王天林就不一样了,技术上有两把刷子不说,能跑到省城把老师童四方叫来,说明其圈子、人际交往能力都不弱,在厂里知道的情报也肯定比一般科长要多。
现在从王天林的态度来看,明显担心如实写报告会招致厂内很强烈的地震,那么问题就来了。
地震的对象不是原料科长马子明,那又会是谁?
钟白快速在脑中过了一遍以上的内容,面对王天林的冷眼,想了想还是回答道:“王科长,那些事情本来就不应该是我们这个调查组考虑的吧?厂领导他们自然会综合全局来做出决定,咱们这些搞技术的,实实在在的把我们看到的、了解到的情况,形成报告就可以了,不用去想那些复杂的东西。”
这段话,王天林有些不以为然,但老教授童四方听了之后却频频点头。
“小钟说得对,屁股决定脑袋。天林,咱们这不就是一个纯粹的技术调查组么?你说的那些云里雾里的东西,咱就当不知道,把报告写上去,交给你们厂领导班子过目,至于他们最后怎么处理,如何提交给县里面,相信班子会议的集体智慧应该能解决这事儿吧?”童四方缓缓说道。
“哎,老师……我真的劝您缓一缓,毕竟报告上有您的签名,我不想您牵涉到……”
王天林的话还没说完,童四方直接瞪了他一眼,打断道:“牵涉到什么?十年之前我还牵涉到蹲牛棚呢!啥场面我没见过,你们这儿顶了天就是一县化肥厂,别怪我说话直,也不是瞧不起你们厂,就这么个水塘,我这一篇结论报告能把水塘给炸了?天林,你若觉得我这么做有问题,那我会等楚厂长回来的时候,把你的名字从报告里剔除掉的。”
说到最后,童四方的语气已经变得有些冰冷。
但无论是童四方还是王天林,亦或是坐在一旁的钟白,都很清楚童四方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变向的保护王天林。
“我的名字不用剔除,这个责任我还是担得起!”王天林咬了咬牙:“报告形成的具体过程,我不参与,就麻烦老师您全程负责!我还有其他事情,就不叨扰老师了!”
说完,甚至没等童四方回答,王天林已经起身离开了招待所。
听到房门关闭的“吧嗒”声,童四方这才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转头看着钟白。
他心道,怎么这小子老给我一种见惯了大场面的感觉?
“你今年多大岁数了?”童四方忍不住问道。
钟白老老实实的回答道:“今年二十一,刚从省化工技校毕业来着。”
“刚才你对待报告的态度,我很欣赏。”童四方认真组织了一下语言:“感觉你很有在那种大国企待过、很明确一个单位如何运转、组织如何起作用的原理……你之前在哪些企业实习过?”
钟白心里一惊,这老教授眼光有点毒啊,就刚才那会儿自己和王天林的对话,他就察觉到了一些端倪!
看来自己还是高调了一点,虽然厂里这些人没有看出来,但见多识广的童四方毕竟不是省油的灯,已经感觉不对劲了。
于是钟白只好认真解释道:“省化工技校联系的那几家省级企业都跑过几天,另外在京城的时候还去首钢那边待过,不过只是走马观花而已。至于您说的我明确单位运转原理这事儿,其实和我课余还喜欢看一些工业企业管理的书籍有关。”
童四方早年也是在学校任教的,省化工技校听上去挺高大上,只不过因为它是在省城的技校而已。
生源和其他技校自然没多大区别,根本无法和高中相比,更不要说和中专、大专和大学相提并论了。
技校学生,能认认真真把课听完,按照学校要求去企业把实习期好好走一遍就算得上优秀学生了,谁还有功夫去看什么其他专业的书籍?
所以想到这里,童四方不禁奇道:“你一个化工技校生还有工夫看工业企业管理的书籍?”
“呃,我们课余时间不少,与其闲着不如多学习嘛。”钟白立刻把话圆回来:“现在我们国家已经赶在四个现代化的道路上,当然要摒弃以往那种只学生产、不学管理的落后思想。一个企业是否能蓬勃发展,除了刻苦钻研技术之外,还要努力提高企业管理。只有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个企业才有光明的未来嘛。”
听完钟白这一顿解释,童四方好像明白了什么,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以示赞同。
不过片刻之后,老教授好像又琢磨出什么,突然反应过来,抬起头两眼冒光的盯着钟白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句话说得妙啊!你小子怎么句句珠玑呐?”
钟白一听这话吓了一跳,赶紧摆手道:“这话可不是我说的。”
………………………………
第三十三章 又来挖角?
钟白之所以否认这话是他说的,原因在于,这是邓爷爷在92年南巡的时候,除了“黑猫白猫”论之外,又一句经典的论述!
那么问题来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句话到底妙不妙?
它当然妙!
根据唯物主义哲学观,这句话可以适用于多个方面,就比如钟白刚刚提到的如何对待生产和管理这两方面的关系。
当然,这已经是钟白第二次不经意间说出邓爷爷的经典指示了,他当然不会承认这是自己说的。
但童四方毕竟不是穿越过来的,虽然不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和它的特殊历史背景,可毕竟文化素质摆在那儿,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小钟啊,我之前还只觉得你在技术上特别厉害,但没想到你对一个单位的运行以及发展规律,都能看得这么透彻!这还哪儿像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怎么感觉比省化工厅那些领导看得还透彻?”童四方忍不住赞叹道。
这话钟白可接不动,赶紧摆摆手道:“您可别夸我,化工厅领导们那是高瞻远瞩,我这话……只不过是接地气罢了。”
童四方刚想说这话“很贴合基层实际”,但听到钟白“接地气”这个说法,又忍不住赞叹道:“接地气,接地气,这个词儿也好!我以前咋就没想到这个说法呢?这又是哪里冒出来的?”
钟白没想到后世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用语居然能让这老教授再度震惊,知道自己无意间又说漏嘴了。
看来,以后还得管管自己这张嘴,不能下意识的就把前世的某些说法给带出来,要不然想解释又要花半天功夫。
“这是宿舍里一名北方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好像他们老家很流行。”钟白赶紧转移话题:“童教授,您不是说让单科长先执笔写报告吗?没什么其他事情的话,我先回办公室去给单科长打下手了。”
说完,钟白就起身欲走,却被童四方给叫住了。
“等一下!”
“童教授,还有什么事儿?”钟白只好站住脚步,无奈的转头望着老头。
童四方突然望着他问道:“嗯……小钟,这次调查结束后,你想不想跟我一块儿回省城天都?”
“回省城?回省城干嘛?我刚刚才从学校毕业,这不离开省城到基层工作了么?”钟白觉得有些奇怪。
“不不,不是让你回学校。”童四方摆了摆手:“我意思是……之前我不是提过,硫磷铝锶矿石研究立项的事儿吗?与其找本科生来配合研究,不如让你这个更加熟练的技校生参与!你有没有兴趣?”
钟白闻言,愣住了。
什么鬼?怎么自己重生没两天时间,又碰到一个上门来挖角的?
而且还是让自己去省城配合老头搞研究?
别开玩笑了,硫磷铝锶矿石研究的结论自己早就背得滚瓜烂熟,对小化肥产业生产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毕竟不是每个厂都会出现山平县化肥厂这种错误。
当然,为什么山平县化肥厂犯了这个错,他钟白现在也不清楚。
而硫磷铝锶矿石研究最重要的方向,自然是如何提炼其中蕴含的大量稀土元素以投入国家的军工、钻床、合金等产业中,这个也不是现阶段能搞出来的。
说白了,搞工业,不是光有技术就行,还得看基础条件。
没有小RB现在那么高精度的机床和一系列仪器,研究这玩意儿无异于痴人说梦,理论不能用于实践,恰恰是一个国家工业告诉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尴尬局面了。
就在钟白思考该如何给童四方解释,那个课题其实是个无用功的时候,童四方还以为对方被自己这么直接的说法给惊喜得说不出话来了,于是摆出一副**湖的模样,摸了摸稀疏的胡子说道。
“小钟,我可是认真的。你现在到厂里,应该就是普工或者以工代干吧?跟我回省城,在研究院先给你弄个临时工的身份,把这个研究项目弄好,我再去找化工厅的领导,想办法给你搞个研究院的正式编制,怎么样?”
自己这也算是很有诚意了,钟白这小子聪明、知识更新快,而且最重要的思维很敏捷,随时随地都能抓住事情的重点,把他弄成自己的项目助手,那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
看到钟白愣在原地说不出话来,童四方还以为对方被自己这么优厚的条件给吓傻了,于是哈哈一笑道:“哈哈,小钟你怎么不说话?是不是觉得天下哪儿有这么好的事情?但我告诉你,就是有这么好的事!而且只有你这种人才,才能碰到这么好的事儿!”
童四方心想着,这样的条件,对于一名刚刚技校毕业,在县城化肥厂工作的小青年来说,几乎是天上掉馅饼,无法拒绝的!
你想想看,一个省城研究院的正式编制!鬼鬼,就是省城那些有关系有门路的家庭,也得花一番大功夫好不?
更不要提一个县城的青年了,童四方实在想不出对方拒绝它的理由!
所以,钟白现在呆愣的模样在他看来,也是完全正常的反应嘛。
但童四方哪里知道……
钟白压根就没有这个心思!
自己前世的岁月,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国家研究院度过的。
在那里搞理论、搞顶层设计,正是钟白的强项,也是让他有时候感觉到有些感叹的时光。
是啊,搞理论固然好,但很多理论和项目,都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大规模的推广开来。
那适合二十一世纪的华国。
而并不适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华国!
这年头,正是刚刚改革开放的大好年景!
可以这么说,人们干劲热火朝天,跟着中央走的愿望从未如此迫切过。
如果还是按照前世那种不温不火的节奏搞研究,看上去的确起点高了,但真正对这个社会的工业发展,又能带来多少正影响?
还远不如自己现在在基层,轰轰烈烈的从下而上打造出一个样本企业,亲手投身于这场浪潮中,并且成为一个风向标,更让钟白动心!
于是,就在钟白终于组织好语言准备开口,而童四方也早就等待着他预定的回答之时,钟白却来了这么一句……
“不,童教授,我不想搞理论研究,我现在只想踏踏实实在这里干事!”
………………………………
第三十四章 真的没兴趣
“啥?”童四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你想在这里干事?干什么事?”
“当然是在技术科,把咱们厂的技术搞起来!”钟白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童四方立刻一脸黑线的表情。
这小子难道听不懂人话?
自己都说得那么直白了,要给他想办法以后解决一个研究院正式编制的事儿,这小子偏偏表态要扎根基层?
喂,这可不是十年前只会高喊口号的年代了,现在改革开放,大家也都想谋个好前途,还有这种思想古板的青年存在?
“钟白,你难道还信不过我这个老头子的话?”童四方感觉对方是不相信自己:“省研究院的正式编制!”
“对不起童教授,我对编制真的没有兴趣。现在我就有编制,是集体企业的正式编制。”钟白认真的回答道。
“你……”
童四方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你竟然拿一个集体企业的工人编制来和省研究院的正式编制相提并论?
童四方表示自己的思维实在是不够用了,只好再度问道:“你真的不考虑考虑?”
“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我真的是想留在化肥厂好好做事。”钟白露出了一个青年人应有的朝气微笑:“没别的事情的话,我先回办公室了。”
说完,也不等童四方回答,钟白便转身离开了厂招待所。
……
技术科办公室内,单建平还趴在桌上认认真真的用钢笔写着报告。
他一抬头发现钟白回来了,马上停下手中的笔:“小钟,你可算回来了。这里硫元素对游离磷酸的具体影响值在哪个区间范围内?”
听到单建平第一个问题竟然是这个,而不是自己被童教授喊去谈了些什么的时候,钟白就知道自己这位技术科长还真是个“技术”科长,一点都不关心除了技术之外的事情,只好走过去给他耐心解释道。
“这里是有一个公式的,套入公式就可以大致算出影响值的区间范围,我给你把公式写下来。”
“注意,这里取值只取到小数点后四位数,再精确对于我们目前的生产规模没有更多意义……”
钟白接过单建平的钢笔,抓起桌上一张白纸,熟练的在上面唰唰唰写出一串公式,然后连比带划的给对方解释起来。
“原来是这样的比例关系!”
“这个公式以前没见过啊?哪本书上看到的?”
面对这类问题,钟白现在已经习惯成自然的回答道:“不是书上看的,是京城那位老学者讲课的时候我记笔记记下来的。”
“这么复杂的公式,你现在不翻笔记也记得住?”单建平有些不敢相信。
钟白心道还是年代不同啊,前世这种公式只能算是偏简单的,但对于现在一名堂堂技术科长来说都觉得有些复杂,只能说自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吧。
于是他只好耸耸肩道:“昨天晚上我回去恰好看了笔记,不翻肯定记不住的。”
“哦,这还差不多。”单建平兴致勃勃的带入公式,再拿起旁边的算盘噼里啪啦很快就算出了结果。
他将数值填入留好的空格中,这才抬起头来对钟白说道:“对了小钟,办公室黄主任刚刚又来了一趟,叫你抓紧时间把报到证找到送过去,要不然很多事情没办法弄。”
钟白见单建平写报告有点便秘的节奏,还正想辅助他一把呢,结果听到这事儿才想起来好像刚才在化验室的时候对方也强调过一遍。
看来不把报到证送到办公室,这黄兴志就会像个鬼魂一样天天缠着自己。
钟白不大喜欢和这种人打交道,但对方纠缠这事儿也算得上是有正当理由,还是得赶紧去找找报到证才行。
他正好也准备去县城一趟,调查一下那家新风牛肉面里的味精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于是马上对单建平道:“单科长,我在宿舍里找过没有,报到证可能掉在来的路上了,现在给你请个假去火车站那边找找看。”
“行。”单建平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表:“已经下午三点半了,按照厂里的规定,半天以内不用给办公室写假条,科室批准就可以,你去吧,记得下午回来的时候赶到食堂陪童教授吃饭啊。”
“啊?晚上还要我陪啊?我就不用去了吧……”钟白没想到单建平还记着这事儿。
“楚厂长都说了你要陪,童教授好像也挺喜欢你的,怎么,你还不乐意了?”单建平眉头一皱道。
怎么这会儿单科长就这么懂人情世故了?
钟白只好无奈的说道:“火车站很远,一来一回,我又是前天丢的报到证,还要加上找的时间,晚上我尽量,但不保证能按时到,还麻烦单科长到时候帮我解释一下。”
“那好吧,我尽量。”单建平看了看手里的报告:“其实我也不想去陪酒,可这是规矩,没办法的事儿,我还想着今天加班把这个报告给弄出来。”
钟白一听这话有了主意:“那这样单科长,报告你就不用管了,我不管什么时候回来,今天晚上都把它弄好,你就放心按时去陪童教授和楚厂长他们吃饭吧,行不?”
“这个……那你工作量是不是太大了一点?”单建平拿起报告,认真的说道:“我这才写了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内容……”
“没事没事,这些工作交给我就好。我会又好又快完成它的。”钟白马上接过话来,生怕对方反悔。
“这个工作可开不得玩笑,小钟。要上领导班子会,给厂长他们看的,办公室还要以此为基础,写综合报告报给县里,责任重大啊。”单建平一本正经的说道。
擦,不就是一个县化肥厂的报告么?
别说写给县里,以前就是写给工业部的报告,自己执笔的不说有一百份,起码也有好几十份了,难道还拿不下这个?
但钟白也不想表现得过于自信,以免给单建平一个轻佻的感觉,毕竟低调才是王道,嗯。
于是他老老实实的点头道:“我明白了,单科长,请放心,写完之后我会交给你检查一遍再给童教授看的。”
单建平一挥手道:“那就行,你抓紧时间去吧。”
就在钟白走到门口的时候,单建平又叫住了他。
“小钟,你会骑自行车吗?如果会的话,我把自行车借给你,这样赶路就快多了。”单建平忽然说道。
………………………………
第三十五章 我叫宋小丽
钟白楞了一下,借自行车?
还有这种操作?
他突然才意识到好像这年头的确没什么共享单车,县城里除了走路,就属骑自行车赶路最快了。
毕竟没有公交车,小汽车也不是一般人能坐上的,这几公里路要是走路,还真得花上不少时间。
“我会,那就麻烦单科长了。”钟白也不客气,点点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