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制造-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余东峰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海报,在钟白面前打开。

    看到这张海报,钟白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这赚快钱的法子,不是来了么?
………………………………

第三十八章 蛤蟆镜商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华国人从影视作品中开始窥见了外面的世界。

    最先吸引人们眼球的是西方人的穿衣打扮和生活方式。西施蹙眉,东施效颦,模仿人家的穿戴就成了一些新潮青年的时尚。

    1980年,电视里播出了一部MD电视连续剧《大西洋底下来的人》,剧中主人公麦克·哈里斯经常戴着一副蛤蟆镜。

    而余东峰打开的这张海报,正是这部大热连续剧《大西洋底下来的人》主演麦克·哈里斯的经典形象!

    钟白立刻想起记忆中八零年代初,席卷全国的“蛤蟆镜”热来!

    剧中主演麦克身材彪悍,表情严肃,配上一副蛤蟆镜,显得威风凛凛,酷味儿十足,一时间成了不少华国青年热烈追捧的对象,用现在的话来说,成了麦克的“粉丝”。

    由追星热掀起的爱屋及乌,让大家热衷于模仿心目中的偶像。

    身体是爸妈给的,自己虽然做不到麦克那种彪悍的身材,但弄一副麦克脸上的墨镜戴着,好歹也有了那么点时髦的味道。

    于是,不少大江南北的青年想方设法,一定要弄一副蛤蟆镜戴上,而且那时候人们戴的蛤蟆镜,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上面贴的商标不能揭下来,以显示那是正宗的“舶来品”,招摇过市,因为商标上那两行外国字母多少能满足他们小小的虚荣心。

    其实,当年的蛤蟆镜极少有真正进口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厂家仿造的,而最主要的批发集散地,则是集中在华国东南的广府,那个具有千年商贸历史的名城。

    钟白想的这个赚快钱的点子,正是和蛤蟆镜有关!

    眼下这部剧才播出不到一年,真正大火要等到1982年,也就是明年。

    那个时候,满大街的县城青年,几乎人人都已经拥有了一副蛤蟆镜。

    而现在?谁能搞到一副蛤蟆镜,那无异于走在了时尚的最前端!

    时间不等人,机会稍纵即逝,如果能提前在今年弄一批蛤蟆镜回来卖,绝对要发财!

    “喂,你小子怎么不说话了?这海报可是我好不容易从我哥那儿搞回来的,好歹也评论两句啊!”余东峰见钟白盯着海报出神,立刻朝他喊道。

    钟白这才回过神来,马上点头道:“噢,帅!帅!没想到你还这么喜欢外国明星啊?”

    听钟白提起这个,余东峰脸上露出了骄傲的表情:“你还不知道这位外国明星是谁吧?他主演的电视剧在大城市早就火了,也就咱们山平县这破不拉机的地方还不流行,瞧瞧这造型,多特别!”

    “那是。”钟白马上顺着对方的话,指着海报上戴着大大蛤蟆镜的麦克说道:“他这造型主要就是靠那副蛤蟆镜呗!谁戴上看起来都特别。”

    “那可不是?我听我哥说,省城那边已经开始流行戴蛤蟆镜了,有点钱的小青年哪个不是想方设法弄一副戴着?”余东峰的口气很羡慕。

    “我看你对这明星崇拜得紧,咋不想办法弄一副来戴戴?”钟白试探性的问道。

    余东峰叹了口气:“这不是贵么?听说要二十块钱一副,都差不多抵一个月工资了!再说咱山平县也没卖的,要买,至少也得到省城去。”

    余东峰突然又想起什么:“你不是刚从省城毕业下来么,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

    钟白立刻反驳道:“我当然知道!只不过不清楚你还好这一口。这明星不就是MD的麦克·哈里斯么?”

    “嘿,算你识货,连名字都背下来了,我还以为你啥都不懂,只会看书呢。”余东峰笑道。

    见余东峰有点兴趣了,钟白立刻引入话题:“对了,你不是说厂里待遇不好么?这会儿有个挣钱的好路子,你想不想听?”

    “啥好路子你倒是说啊,别藏着掖着的。”余东峰倒是心直口快。

    钟白马上指了指那张海报:“这不就在你眼前么?”

    “这个?”

    “对,蛤蟆镜!”钟白终于刨完了最后一口饭,这才走过去指着海报上麦克·哈里斯那一副大大的蛤蟆镜说道:“这玩意儿要是现在能弄一些回来卖,保证赚大钱!”

    “我也知道弄回来卖能赚大钱呐!可说得轻巧,去哪儿找?省城都不一定买得着,再说二十块买回来,谁出更高的钱买?”余东峰瞥了一眼钟白,感觉对方的说法不靠谱。

    “这个我当然知道。”钟白故弄玄虚的说道:“眼下的问题是,进货需要资金,还要人亲自跑一趟,这两样我都办不到。”

    余东峰一听这话立刻来了兴致,急切的问道:“钟白,哪儿有卖的?资金需要多少?要人,我自个儿请假跑不就得了!”

    见余东峰果然上道,也没白费自己刚才说那么多,钟白立刻压低声音说道。

    “我有个同学,是岭南那边的人,他说他知道广府一个批发市场里已经出现了很多蛤蟆镜的仿制品,价格比较便宜,而且质量也差不多,那边最近生产过剩,正好找不到销路,你要是想做这事儿,那就准备好资金,我再告诉你。”

    见钟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余东峰也不管那么多了,马上把钟白的胳膊一拉过来:“好兄弟,我平时待你不薄吧?刚刚你肚子不舒服我帮你打饭不说,还把自己珍藏的藿香正气水都给你喝了,这事儿你要是不拉着兄弟我发财,那就不够意思了!”

    “哈哈,发财那是一定的,但你现在没有进货资金,我就是告诉你也没用啊,对不对?”钟白笑道。

    余东峰咬咬牙:“需要多少钱,你说!”

    钟白想了想:“钱当然是越多越好,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挣这个钱一定要抓住机会,等到明年人人都想心思弄它,那就赚不了几个了。”

    “我告诉你,我同学说那边的仿制蛤蟆镜批发价只要三块钱一副,要多少有多少!你只要进回来,一副卖他个十五块,这就是整整五倍的差价!一副蛤蟆镜至少能赚十块钱!”

    鬼鬼,听到这个数字,余东峰直接愣住不说话了。

    一副蛤蟆镜能赚十块钱?

    十块钱在这个年代是个什么概念?

    一名一级工接近一个月的基本工资!

    要知道,车站餐厅售卖热腾腾的肉包子,一个才一毛钱!

    一碗红汤油亮、菜叶青翠、牛肉厚实的新风牛肉面,还是加了味精的超鲜口味,一碗才一毛五!

    而从广府进一副蛤蟆镜就能赚十块!

    余东峰立刻开始掰着指头计算自己现在能在最短时间内搞到多少资金了。

    “我自己的存款有四十块,家里找我妈开口,应该能凑到两百块,按照你说的三块钱一副的批发价,这就能进八十副!”

    “八十副蛤蟆镜,一副十块利润,这就是整整八百块!快抵上我两年工资奖金的收入了!”

    余东峰不敢置信的说道。

    “咳咳,你小子也太不厚道了,有了利润就把兄弟我抛到一边,一个人独吞了?”钟白慢悠悠的提醒了他一句:“这供销信息费,总不能一毛钱都不分给我吧?”
………………………………

第三十九章 十天后才有票

    “给给给,当然要给!”余东峰马上一拍胸脯道:“我余东峰是那么自私不顾兄弟的人么?只要能赚钱,利润分多少比例你说就是!”

    这小子还挺实诚,分成比例居然让自己提?

    毕竟自己只仗着记忆提供了一条信息,具体筹集进货资金、跑去岭南广府进货、再倒腾回来销售这一系列的事情都需要余东峰自己想办法,钟白倒也没想狮子大开口,而是在默默思索到底要多少比较合适。

    15%?20%?25%?

    就在钟白低头思考的时候,余东峰这个急性子见他一直闷头不吭声,还以为钟白要反悔,马上重重一拍桌子喊道:“你还考虑个啥啊?我说了不会亏待你,利润五五分,等你一句话!”

    啥?

    利润五五分?

    麻蛋的,钟白差点没把嘴巴给笑咧!

    这年头的人,果然是实诚得不行了。

    即使在前世那种信息极其重要的社会里,一条供销信息产生的利润也没有五五分账的道理。

    但余东峰偏偏就主动开口提出对半分了。

    余东峰这个看似无脑的举动无疑让钟白对他有些刮目相看,信任也多了几分。

    以后想要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光凭自己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还需要很多帮手和伙伴。

    能力不行可以慢慢提升,但品德不行的人,钟白一直是看不上的。

    而从这件事情来看,余东峰恰恰是一个舍得吃亏、行动力又强的帮手!

    对待这种帮手,自己可不能一开始就吃干抹净,于是钟白思考片刻之后,回道。

    “五五分账你太吃亏了,毕竟我一分本钱都没出。这样,三七开,我三你七。”

    余东峰没想到钟白思考后竟然没有答应自己的条件不说,还提出了更有利于自己的说法,有些走神的喃喃道:“钟白,你……真的愿意三七开?”

    钟白抬起头露出一副无害的微笑:“当然,你敢相信我的说法这本来就冒了很大的风险,更何况筹集本钱、跑那么远进货这些事儿都得你做,我充其量等货回来之后帮忙销售,拿三成已经很占你便宜,这还算是你吃亏了呢。”

    “哈哈,我这个人不怕吃亏。”余东峰爽朗的大笑起来:“就怕被骗!只要你的话是真的,你信不信我明天就敢给厂里请长假,去岭南?”

    “我信。不过我倒是很好奇,你是怎么这么容易就相信我的?还有,赚到了这笔钱之后,你准备做什么?”钟白在经历过刚才的兴奋之后,也慢慢冷静了下来,反问道。

    这个问题很关键,余东峰虽然平时经常嚷嚷着厂里待遇不好,想要自己发财什么的,但喜欢嚷嚷和真正能动手去做,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儿。

    另外,1981年可不比2019年,现在连个体户都被歧视,能在有编制的单位上班成为整个社会共识的情况下,这小子胆子怎么就那么大,敢为了自己轻轻一句话就做出决定?

    不了解余东峰做出决定的原因之前,钟白也不敢说以后到底能不能真让他搭上自己事业的班车,毕竟两人认识的时间不长,只不过因为同一个宿舍的缘故才亲近了一些。

    “有啥不敢相信的?想想你刚进厂没几天,立刻就成了咱们县化肥厂里的厉害人物,每个部门都争着抢着要你,连县办秘书科借调你都不去,还不信你有真本事么?”

    余东峰意犹未尽的抓起桌上的水杯,咕嘟嘟一大口凉开水灌下去之后接着说道:“这年头,在单位上班拿死工资也没啥意思,说实话我早就想自己做点事情却一直找不到路子,你今天这路子我觉得行!只要蛤蟆镜真的能赚到钱,我到时候让我爸给楚厂长说一说,给我半个停薪留职好好当一把‘倒爷’!”

    说这番话的时候,余东峰显得十分意气风发,半点没有这个时代绝大部分青年那种唯唯诺诺小心谨慎的模样,倒是让钟白忍不住为他鼓起掌来。

    看来余东峰不只是一时冲动,而是长久以来就有当“倒爷”的想法,这的确让钟白喜出望外。

    他最怕的就是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年轻人,一开始嘴巴里干劲足,干着干着就没了激情,又想回到自己的舒适圈。

    再加上从余东峰的说法来看,甚至连下一步停薪留职接着干的想法都抛出来了,显然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有后续规划的。

    “好!既然你有这番决心敢相信我,那咱们就好好来做这件事儿!”钟白马上问道:“你什么时候有时间请到假去岭南广府?”

    听到这个问题,余东峰才坐了下来,疑惑的望着钟白反问道:“啥叫我什么时候有时间?天天都有!但去岭南广府可不是我有时间就行的!”

    “为什么?”钟白一头雾水的问道。

    余东峰轻轻的推了一把钟白,笑道:“你这是在专门和我开玩笑呐?谁不知道咱山平县的长途火车票难买得和啥一样的,别说去岭南广府了,就算去省城天都,每天也不过只有三十张坐票、两张硬卧票。去广府的火车票一天怕是只有一两张,没票,你打算让我走着去?”

    钟白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想起现在还是1981年,和2019年那个全华国几乎所有中东部地级城市都通高铁的发达交通状况完全不同,这年头的火车票可不是那么容易搞到的,尤其是长途火车票。

    平山县到广府的火车每天只有一趟,是从省城天都首发的,山平县每一天只有两张硬座票、一张硬卧票的份额不说,想当天买票当天走完全不可能,因为这些票几乎都被有关系的人提前预定了。

    钟白马上一拍脑门笑道:“呵呵,我的我的,差点都把火车票这事儿给忘记了!那咱们赶快去火车站问问有票没。”

    于是下午刚刚才从火车站归来的钟白,不得不坐上了余东峰的自行车后座,再度前往山平县火车站。

    作为这年代几乎唯一一处24小时营业的场所,即使是晚上八点时分,火车站依旧有不少人员出入。

    两位小厂青年急匆匆的跑去售票窗口一问,心情瞬间凉了半截!

    “两位同志,去广府的站票最近的只有十天后的一张,票价十八块五毛,要买吗?”
………………………………

第四十章 你居然跑来看电影?

    只有站票,而且还要等十天?

    票价还要十八块五毛,这么贵?

    余东峰不禁有些沮丧,下意识的望着钟白:“怎么办?要等十天,而且是站票!”

    钟白抬头看了看售票大厅里挂在墙上的塑料列车时刻表,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山平…广府 运行时间52小时38分”!

    绿皮火车从山平到广府,竟然要开整整两天多时间不说,还买不到坐票?还是十天后的站票?

    这未免也太现实了点。

    十天,还要在绿皮火车站两天多时间,钟白感觉太坑余东峰了,于是对售票员说道:“不买了,谢谢。”

    两人垂头丧气的往外走,余东峰不禁嘟囔道:“这火车票也忒难买了点,我又不认识火车站的熟人……”

    “熟人?有熟人就能买到这两天的票么?”钟白无意中听到余东峰的嘟囔,不禁眼睛一亮,反问道。

    余东峰点点头:“对啊,听说这种长途车票火车站都是留着的,一般不卖给普通人,要是什么大单位的领导打招呼,或者认识火车站的熟人内部问一问就能买到最近几天的票。”

    找单位领导打招呼这事儿不可能,毕竟是自己偷偷做生意,想隐瞒都来不及怎么还会找单位出面?

    但认识火车站的熟人这一点上嘛,嘿嘿……

    不好意思我还真就刚刚认识了一个!

    钟白瞥了一眼外面不远处的车站餐厅,脑中立刻有了主意。

    找宋小丽不就成了么!

    于是他拍了拍有些郁闷的余东峰,问道:“东峰,能给我借十块钱么?”

    “没问题。”余东峰本来就打算今天买票的,足足揣了二十块巨款,听到钟白要借钱,毫不犹豫的从里面抓出一张大团结,顺手递了过去。

    “谢了,那你先骑自行车回去,我在这边找个熟人看看能不能提前弄到票。”

    “啥?你在火车站还有熟人?谁?”余东峰马上追问道。

    钟白神秘的笑了笑:“这个你就甭管了。呐,借你这十块钱就是我用来打点的,放心,以后这成本从我的分成里扣就是。”

    “没事,钱的事情以后再说,那我就先回家一趟管我妈要钱去。”余东峰也不纠结,说完就骑着自行车闪人了。

    而有了这十块钱壮胆的钟白,这才深呼吸一口朝着车站餐厅快步走去。

    说好了要请宋小丽看电影的,要是没钱自己还敢去找她另外帮忙买车票么!

    反正帮一次忙也是帮,帮两次忙也是帮,大不了就请对方看两次电影嘛。

    车站餐厅因为是24小时营业的,宋小丽今天排的第二班,晚上九点正准备下班回家,没想到又看到熟悉的钟白朝她走了过来。

    “喂,你不是回厂里了吗?怎么这个点还在火车站转悠啊?”宋小丽疑惑的问道。

    “我早就回去了,晚上又跑火车站来可不是瞎转悠的。”钟白顿了顿,拿出手中那张十元的大团结冲着宋小丽一扬,微笑道:“这不是专门来请你看电影的么?”

    “啊?”宋小丽不禁惊呼着捂住了嘴巴。

    他是不是疯了?

    这么晚了还拿着十块钱跑到火车站来,就为了专门请自己看电影?

    宋小丽瞪着眼睛问道:“你是认真的?”

    钟白点点头:“当然认真,你几点钟下班?”

    “已经下班了。”

    “那还磨蹭什么,走吧。”钟白马上冲着宋小丽一挥手,不过这才意识到自己并不知道电影院在哪儿,于是顺口问道:“咱山平县的电影院在什么地方?”

    宋小丽见钟白的样子不是开玩笑,回答道:“在大澡堂子旁边,离火车站要走二十分钟路。那你先等一下,我把工作服换了。”

    钟白调侃道:“你这身就挺漂亮,我还以为就是自己带的衣服呢,没想到只是工作服?”

    “贫嘴!”宋小丽不知不觉脸已经红了,啐了一口赶紧匆匆跑向后面。

    等她再度出现的时候,已经换好了一身衣服。

    虽然只是普通的衬衣和裤子,但是看上去就是挺特别,说白了就是人漂亮身材好,穿什么衣服都显得舒服呗。

    由宋小丽带路,两人一边走一边打开了话匣子。

    “你这个人还真挺有意思的,下午说要等这个月工资到手才请看电影,怎么晚上就巴巴的跑来了?难道你们今天下午刚发的工资?”

    “哪有那么快,我才到厂里几天而已,这是专门找舍友借的钱请你。”

    “那我可有点承受不起。”宋小丽听到这话马上停下了脚步。

    钟白立刻解释道:“别,其实我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想请你帮忙的,所以才今晚跑来,这就算是另外一件事情的感谢吧,至于之前说好的那场电影,你放心我后面肯定不会赖账。”

    宋小丽被钟白认真的样子逗笑了:“呵,你这话搞得好像我一直惦记着你请客一样,别搞那么复杂,两件事请一次电影就够了。说吧,什么事儿?”

    钟白见宋小丽这么大方,也就直接把想找她帮忙买一张山平到广府的火车票这事儿直接说了出来。

    “这两天到广府的火车票?越快越好?你要去广府?”宋小丽听完不禁惊讶起来。

    “不是我,是我那个舍友要去,要不人怎么肯给我拿这十块钱呢。”

    “那我得回家问问我爸去,明天才能告诉你。”

    “没问题。”

    见宋小丽没多纠缠就答应了这件事,钟白总算松了一口气。

    能让余东峰早一天去广府,这赚钱的事儿就能早一天搞定。

    虽说现在还没听说山平县里有卖蛤蟆镜的,但这种事情自然是越快越好,谁知道这个时空会不会有所改变,倒售蛤蟆镜的时间点会提前呢?

    这东西就是卖个新鲜,等货物供应一上来,小青年们也买得七七八八的时候,那就没有利润了。

    来到县电影院,正好上演一部名叫《海港风云》的剧情片,这年头也没什么分场选片的说法,就一个大场,时间和片子都是排好的,你爱看不看。

    于是钟白在问了宋小丽的意见后,马上掏钱买了两张票,花了八毛钱。

    就在两人走到检票员那里刚刚检完票准备往里走的时候,钟白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女声。

    “钟白!你居然跑来看电影?”
………………………………

第四十一章 两女会面

    钟白和宋小丽闻言立刻双双转头,和发出声音的那个女生来了个对视。

    当钟白看清楚对方的面貌之后,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这不是楚娟吗?

    他还正想着怎么和对方打招呼的时候,楚娟却已经快步走上前来,扫视了一番站在钟白身旁那漂亮的宋小丽后,开始啧啧惊叹起来。

    “啧啧……这才一天不见,你就约上异性朋友来看电影了?”

    楚娟这语气可不是普通的调侃,里面还带有了一丝丝嫉妒的成分。

    她的话听上去又有些让人浮想联翩,什么“这才一天不见”、“异性朋友”这种话,显然另有其意。

    “这是哪位?”还没等钟白开口,宋小丽却抢先问了一句。

    “这是我们单位办公室的楚娟……同志。”钟白想了想,还是在称呼后面加上了“同志”二字,显得正式了许多。

    “还叫我同志,这么见外呐?”楚娟马上纠正了钟白的说法:“下班之后,难道咱们不是朋友吗?你还不赶紧给我介绍一下这位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