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制造-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钟白微微一笑道:“这个不用着急,我有一份有关于特种化肥研发思路的详细纸质记录放在厂里,等我把采购E053A这件事情办好之后,就马上让厂里邮寄到天都来即可。”
这就是纯粹在忽悠童四方了,哪儿有什么详细纸质记录在厂里,它明明白白的就在钟白脑子里,随时都可以拿出纸笔写下来啊!
但童四方现在就想要?那可不行,我的问题还没解决呐!钟白心道。
嘿嘿,我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鬼子不挂弦的人哦。
眼下创新虽然迫在眉睫,但相比一个月内就要提高三倍氮肥产量这个紧急任务,显然还是后者更重要一些,事情也要分个轻重缓急嘛,对不对?
“哦哦,你不说这事儿我都差点给忘了,抱歉。”童四方也露出了笑容。
很明显,这位副教授也是个记吃不记打的角色,明明钟白此次到天都来找他,主要目的就是先把E053A采购工作完成,而童四方却下意识的先为自己考虑,让钟白参与课题,被对方这么一提醒之下才回过神来,要先满足山平县化肥厂的愿望才行嘛!
………………………………
第六十四章 男男搭讪
“那童教授你看……”钟白故意犹豫的问道。
童四方此刻哪儿还不懂对方的心思,立刻拍着胸膛道:“你放心,我下午就先和省计委那边联系一下,确认刘明阳处长回来的具体时间,争取周日找个机会,咱们去会会他,你当面将山平县化肥厂对E053A的需求讲清楚,把这件事办了。”
童四方口中的刘明阳,正是他之前提到的朋友,也是省化工厅的基层处处长,恰好分管基层设施这一块,算是顶顶的对口负责领导。
这就对了嘛!钟白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童四方却望着桌上的野狍子肉,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道:“打着空手去找刘处长恐怕不行,你这野狍子肉……”
钟白立刻回道:“放心,招待所里还有一只,提前准备好了的。”
当然,此刻远在山平的化肥厂办公室主任黄兴志突然打了个喷嚏,只能嘀咕一声“是哪个小王八羔子又在惦记我”了。
“那就成,到时候记得拎上。给刘处长留个好印象,对你没有坏处的。”童四方露出一个“你懂的”表情,微笑道。
不知不觉中,两人已经在办公室扯了快一个半小时,这会儿也到饭点了,童四方便带着钟白下了楼,说是请他在省工业研究员食堂吃个工作餐。
毕竟去山平县化肥厂也胡吃海喝了好多顿饭,好歹也要礼尚往来一下嘛。
于是在去往食堂的路上,有不少人在和童四方打招呼的同时,也饶有兴致的注视着钟白这张年轻而又陌生的面孔。
这童四方看来在研究院的人缘还挺好,怪不得之前许诺给自己弄一个编制的事儿,钟白心道。
省工业研究院的食堂,自然不可和县化肥厂食堂同日而语,不但菜品种类多,而且还采用了前世普遍采用的自助餐形式,倒是让钟白感觉不错,味道也很好,钟白这顿饭吃得算津津有味。
“下午我就去给院领导先把新型化肥这个概念汇报一下,后面就等你的纸质资料了。对了,在等刘处长回来的这两天时间里,你有没有其他行程安排?没有的话就在我们研究院里转一下,我带你到处看看。”童四方喝了一口鱼汤,问道。
钟白赶紧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谢绝了对方的“好意”:“不了童教授,我还要去省图书馆查点资料,顺便回母校一趟办点其他事情,这两天时间正好差不多。”
“行吧,你既然有安排就不勉强了,明天下午下班的时候你再来我办公室一趟,我到时候确认刘处长那边的时间,最好是后天周日就过去把那件事定了,你看怎么样?”
“成。”
这倒不是钟白临时起意,而是他的既定安排。
去省图书馆,是为了查阅一些华国土壤的相关资料,尤其是西南边境地区的,这也是为之后的新型化肥创新提前做准备。
而去省化工技校,则是因为钟白觉得搞这个课题,如果除了自己全都是童四方这边找人的话,那就显得太假了一点,到时候怕不是要弄巧成拙,自己想要低调反而最后成了高调,还是自己也找点人来打掩护更好。
就这样,心情愉快的钟白走到了省化工研究院门口,准备离开。
“小同志,事情办完了?”门口的保安见钟白脸色愉快的离开,忍不住问了一句。
“办完了,隔天我还要来的,到时候就不用再检查一遍了吧,谢谢。”
还要来?咱们研究院办事效率已经这么高了么?保安不禁有些纳闷。
在保安哑口无言的情况下,钟白感觉很舒服,甚至在路上还哼起了小曲儿。
天都,这座自己现在的身体曾经待过三年的地方,重回这儿,钟白也感到了一股莫名的熟悉。
今天下午他不准备去图书馆,而是先悄然来到大街小巷和公园广场里随便转转。
一个是为了好好停下来,看看这个年代的天都,另一个也是想观察一下,现在的天都年轻人,时尚的程度够不够?是不是真如自己记忆般的那样,蛤蟆镜和喇叭裤已经流行起来了,顺便做个市场调查。
来到城市正中心的人民广场,虽然是周五下午,还是工作时间,但这里依旧有不少烫了头发的男女青年,戴着夸张的蛤蟆镜,学着这年头港片里的主角,很时髦的走来走去。
钟白没有这个年代年轻人的羞涩,看准了一个还比较面善、戴着蛤蟆镜的男青年走了过去。
他从怀里掏出一包刚刚用差旅费购买的红塔山,主动拆开递了一支给对方,开口问道:“哥们,你这蛤蟆镜哪儿买的?多少钱?”
这种男男搭讪的场面,不要说在80年代了,就是在2019年也不是主流,但对方愣是被这支正宗的红塔山给吸引了,先接过来然后上下打量了一番钟白,这才点燃香烟抽了一口,拽拽的反问道:“你学生吧?还想买蛤蟆镜?”
钟白并没有解释,而是点了点头道:“嗯,我是化工技校的学生,瞧着哥们的蛤蟆镜很不错,也想买一副,就是找不到路子。”
“冲在你这根红塔山的面子上,我就告诉你。”小青年明显很得意:“不过你怕是买不起,我这是沪上那边运过来的正宗MD进口货,八一街龙口商店买的,一副十八块!”
“哇,这么厉害呀!哥们能不能取下来让我细看一下?买不起也要过过瘾嘛!”钟白夸张的回答道。
“拿去,别给我弄坏了。”小青年二胡不说将蛤蟆镜摘下来递给钟白。
拿到手中仔细打量了一下,钟白心中不禁暗笑。
无论做工还是材质都能看出来,这尼玛哪儿是什么正宗的MD货,明明就是海外的二档仿制品嘛!
钟白装模作样的戴了两下,脸上露出羡慕与满足的表情后,才将蛤蟆镜还给了对方。
“一个穷学生就别想着追星了,好好学习吧!”
看着钟白离去的背影,小青年不禁抽了一口手中的红塔山,得意的喊道。
………………………………
第六十五章 高价的原因
学习?我学习的时候你还不知道有没有从一个单细胞开始分裂呢!
钟白没有理会小青年,而是径直朝着八一街赶去。
倒了两路公交车,花了半个小时,见路边那块铁制白色路标上写着的“八一街》”几个汉字出现在眼帘之后,钟白下车后眯着眼睛看了一下街道口,一股熟悉的小商品城的雏形立刻涌现在他的眼中。
从街道口的人流量就能看出,刚刚改革开放的华国基层人民对于各式各样的商品需求量那是一点都不小。
而八一街算是八十年代初期天都市有名的批发市场,全省大大小小的小商品几乎都集中在这长度不超过六百米的街道上。
现在就已经能看到有些老板穿金戴银,一副暴发户模样的节奏在店里大咧咧的面对客户谈价了,这倒是让钟白略微感到有些意外。
不过想想也对,现在虽然还没有提出来那句经典的“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带动其他人致富”,但客观规律不容改变,这也是华国在80年代就开始慢慢走向经济腾飞的一种具体表现而已。
来到小青年口中的“龙口商店”,见钟白进门,一个中年模样的老板立刻迎了上来,不过打量了他两眼之后,脸色倒是没显得有多亲热,反而冷冰冰的说道。
“哪里来的年轻人,没事别往店里闲逛。”
显然,这又是一个看自己面孔年轻所以说话才如此冷漠的老板。
但钟白丝毫不介意,因为自己今天反正是来调查市场行情的,受点白眼无所谓,只要能得到有用的信息就好。
再加上天都人对本地人亲热,对外地人冷漠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对下面地区和县份上来的人,可以说从心态上就一直高人一等,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于是他立刻操起一口熟练的天都话,问道:“同志,我听朋友说你们这里有最新潮的蛤蟆镜卖,不知道多少钱一副?我想带点到下面地区去卖。”
一听钟白这口熟练的天都话,老板的脸色一下就由阴转晴,呵呵笑了一声道:“呵呵,你不说话我还以为你是那些外地来天都读书的年轻人呢。怎么,家里有人当个体户了?想学个体户贩东西赚钱?”
怎么我和你谈生意,你一上来反而和我拉家常啊?
钟白有点纳闷,不过很快就释怀了。
因为这年头,个体户本来就是凤毛麟角一般珍稀的存在,而且往往是一些三无人员才选择主动当个体户,基本年纪都不小,哪儿有他这么年轻的?
所以人老板这么一问倒也正常。
钟白立刻顺着对方的话往下说,点点头道:“对啊,我小叔就在平阳地区当个体户,我今年刚好技校毕业,分配到县里工厂我瞧不上,小叔说让我和他一块儿做生意可赚钱了,又听说蛤蟆镜最近挺流行的,毕竟小叔他都好多年没回天都了,就让我在天都打听打听,合适的话我就帮他进货,下平阳地区卖去。”
“怪不得,我就说你一个好好的天都娃娃,怎么愿意跑平阳地区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做生意?原来是家里有亲戚啊。”老板恍然大悟道:“这蛤蟆镜天都的确流行,我一天零售都能卖出去一两副,不过都是悄悄卖的。”
“悄悄卖?”钟白皱眉问道。
老板压低声音,用一副指点江山的口气道:“一看你就没做过生意。天都不比平阳那种小地方,上面管得可严了,政策现在都还没明确,这些蛤蟆镜又都是从外国弄来的,你以为随随便便就能拿到街上去卖啊?”
“啥政策没有明确?叔,这个我还真不懂。”钟白半认真的将对方称呼为“叔”,这也是天都人对陌生年长者常见的称呼,问道。
老板显然一副好为人师的节奏:“你这算是问对人了,其他家估计不会给你说这个。整个天都现在卖的蛤蟆镜都是从香江那边过来的货,这些东西可是用美元才能买到的,美元!国家对外汇的管理很严,外汇不是用来购买这些玩意儿的,而是用来买那些机器、技术的,所以上面管着,知道不?”
“还有这个说法?”钟白一副很配合的模样,假装反问道。
原来对方说的是这个,钟白其实很懂。
虽然这老板有点故弄玄虚,但大体上他的话是没什么错的。
81年的华国,外汇储备非常有限,国家讲究集中大钱办大事,绝大部分的外汇储备都用于从外国进口大量的工业机器、技术,只有极少量用于购买轻工业品和蛤蟆镜这种连生活必需品都算不上的商品。
这也是为什么正版的MD蛤蟆镜能在国内卖出高价的原因,因为它们绝大多数来源并不是钟白口中提到的岭南广府,而是和它一条香江之隔的另外一个国际金融中心——HK。
说到HK,81年它还依然是YG的殖民地,要直到16年之后,才会按照两国的约定回归华国,所以从目前从HK进口的很多外国商品,其实走的并非正规渠道。
这个现象的存在确实是因为这段历史所造就的特殊现象,但任何现象都有两面性,一方面它的确让华国流失了部分外汇,不过数量不多;但另外一方面,这些外国商品通过HK这条特殊的渠道进入广大的华国内地,倒也满足了人民群众一部分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是啊,这也是华国目前不够强大的原因,若是堂堂正正的从MD进口,就算加上关税这些蛤蟆镜又能贵到哪儿去?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华国目前的工业不够强大,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若是我们国家的工业强大了,国家不需要花那么多外汇从外国购买那些被他们淘汰掉的工业机器、设备,不就有更多的钱能够用于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需要了吗?
见钟白呆呆的站在原地不说话,老板还以为把对方给镇住了,用手戳了戳他的胳膊道:“小伙子,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了,政策又不是咱小老百姓能改变的,聊聊生意吧,你小叔准备进多少钱的货?”
“呃,叔……我还是先看一下货再说吧,要不然货都没看我咋敢乱说话呢?”钟白没有接招,而是反问了一句。
………………………………
第六十六章 优势在哪里
老板马上回道:“想看货是吧?行,先压五十块定金在这儿,我就去给你拿。”
一听这话钟白不由得有点愣神,擦,我还没说要买只是先看个货,你就要我压五十块巨款?
自己身上差旅费倒是剩着几十块钱,可接下来在天都还有事情,全压这儿了那后面喝西北风去?
于是钟白只能装傻道:“叔,我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身上哪儿那么多钱,再说只是看货又不是订货,看一眼又不会有事儿,我小叔还等我看完了去邮局给他拍电报汇报情况哩。”
“要不是看在你年纪小,我还真不愿意。”老板嘟嘟囔囔显得有点不情愿的模样道:“那待会儿你看的时候不要自己上手啊,我拿着你看就成。”
“好的,叔。”
老板转身从后面的小房间里抱出一个大纸箱,又走到店门口把卷帘门给半拉上,打开灯光,这才打开纸箱,又从里面拿出一个包装好的塑料袋,抽出了一副崭新的蛤蟆镜来,上面还带着贴着英文的标签,放在了玻璃柜台上。
“喏,你看看,正宗的MD货,标签什么都是齐全的。”老板的语气很得意。
但钟白只看了一眼内心就哑然失笑了。
这特么哪儿是什么正宗的MD货?合着之前这老板满口都是谎话啊。
刚刚在人民广场小青年脸上看到的那副蛤蟆镜,的确是正宗MD货没错,但眼前的这副眼镜嘛就……
标签上就看到了两处英文单词错误,再看看眼镜脚上那细微的塑料裂痕,钟白几乎可以100%肯定,这绝对是不知道哪个国家流进来的冒牌货!
我当你是个生意人,你却当我是个凯子,用冒牌货来骗?
但钟白脸上不动声色,任由老板不停摆弄吹嘘着那副蛤蟆镜的优点,在对方夸夸其谈足足有半分钟之后才冷不丁的问了一句:“叔,这蛤蟆镜零售价多少钱一副?批发价呢?”
老板得意的说道:“零售价对外八十元一副,一分钱都不能少。批发价的话……要看量大量小,还有,我这儿不赊账,先收钱半个月内发货。”
看来那个小青年说的八十元一副的零售价倒是没乱讲,不过这老板敢用冒牌劣质货来忽悠自己也想八十元一副,那就太小瞧自己了。
钟白不动声色的继续问道:“一次性进货五十副的批发价是多少,能便宜点不?”
“五十副的话……”老板没想到眼前这个小青年一开口就是五十副,沉吟片刻道:“算你七十元一副好了,但必须先收钱。”
七十?有病吧。
钟白很清楚,这种质量的货色,在广府那边余东峰绝对能以十五元一副的价格妥妥拿下!
虽然不知道这老板的进货成本是多少,但一开口就是七十元一副还必须先全款,恐怕只有傻子才会答应。
自己的信息也调查得差不多了,钟白故意摇摇头道:“这个价太贵了,估计我小叔答应不了……不过今天还是谢谢叔,那我就先去邮局拍电报了啊。”
说完钟白就转身欲走,也不知道老板是不是听出了他语气中的不满之意,立刻用手抓住他的袖子:“年轻人,这做生意都是讲究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只要你小叔真想进货的话,价格可以再谈嘛,何必这么急着走?”
呵呵,你都把我当傻子忽悠了,关键还拿仿制品来冒充这我都不走,那岂不是有精神病么?
钟白用手轻轻将对方的手指拨开,淡淡的留下一句:“真想做生意,叔你又何必拿这种仿制品出来当正宗货卖呢?走了。”
在老板惊愕的眼神和涨红的面皮下,钟白离开了。
老板怎么也没想明白,就连自己学会鉴定蛤蟆镜品质都学了整整一个月才搞明白,这个技校毕业的小年轻怎么就看了两眼,甚至连摸都没摸一下就整明白了?
“哎……没想到碰到个识货的,今天真是被大雁啄了眼……”老板喃喃道。
钟白没有理会这老板的感受,他趁着下午下班前,又耐心的把整个八一街里有蛤蟆镜售卖的店铺打听了个遍。
当然,这中间还花了不少功夫,大部分店家都是很警惕的,而且本来敢卖蛤蟆镜的店铺就少,钟白到最后也一共只发现了三家。
除了有一家给他看的货是正宗的之外,其余两家的货色都和之前那家“龙口商店”的一模一样,属于仿制品强行当做正品卖的,而且价格最低批发也要四十五元一副。
至于那家正宗货?
价格就更是高得没谱了,零售价九十元一副一分钱不少不说,即使批发,也要八十五元,而且第一次必须给全款,最多只给十副眼镜让你批发,显然存货不足。
不过在这过程中,钟白倒是亲眼看到有人上门偷偷摸摸来,直接掏钱买蛤蟆镜的,交易挺爽快一分钟就完事儿了。
从八一街出来,钟白对蛤蟆镜一事的结论也清晰了不少。
偌大的天都市也一共只有四家批发商,而且只有一家有正品卖,价格又是天价的情况下,依然有人上门购买。
这几家老板都强调自己的货是从HK那边来的,看来,蛤蟆镜不但市场需求大、供货渠道少,最关键的是,至少在天都市自己还没有发现广府货的影子。
天都市都没有,那就更不要说下面的平阳地区,甚至山平县了。
你要知道,1981年做生意,讲究的根本不是什么资金实力、货物种类。
这仿制品都能堂而皇之的拿出来卖高价,还一副不缺买家的节奏,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年头做生意最讲究的是自己从哪里进货,有没有货!
要不为什么说80年代是华国做生意的黄金时期呢?很多前世的大老板,都是通过在80年代做小生意拿到自己的第一桶金之后,才慢慢开始发家致富的。
天都市做生意的人可不少,但为什么仅仅只有三家店铺里有蛤蟆镜卖?
就是因为他们知道从哪儿进货!
但这个优势对于自己这个重生后的华国好青年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因为钟白很清楚的知道,相比起HK货,这年头的广府货有多么大的优势!
甚至,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
第六十七章 退休的副厅长
回到招待所,钟白开始静静的思考起来。
天都市的蛤蟆镜市场是让钟白没有想到的,他原本已经认为这里的市场已经饱和、进货销货渠道很多,但现在看来似乎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比起总人口只有区区数十万、城镇人口不超过两万人的小县城山平县,天都市完全是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存在。
坐拥三区八县,总人口七百八十万,城镇人口在81年接近一百二十万的规模,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
蛤蟆镜在可以预期的两年中,绝对有极大的销售潜力,只要在天都市做好了这个事业,别说几千块钱了,就是几十万元的资金也可以赚到!
而如果在这年头拥有了几十万元的启动资金……鬼鬼,几十万即使在前世的2019年也不算是个小数字了,更何况是在一个肉包子只卖一毛钱的1981年?
钟白现在感觉自己最遗憾的事情就是,麻蛋的为什么我穿越的时候,自己银行里还买了一百万的理财基金没有带过来当本钱?
做生意的人都知道有了钱之后,钱生钱是最容易的。
不过,最初的一笔大钱极难赚到,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生意这条路上“第一桶金”非常重要的原因。
如果要靠余东峰那二百四十元的本钱从头开始慢慢进货当“倒爷”,倒也的确能把资金积累起来。
但现在可不是资讯和运输发达的几十年后,光余东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