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房市见闻录-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少君找木槿聊天——在沈莹看来,孙策对木主管

    “有所企图”,她甚至跑到孙少君那里问他对木槿的感觉。孙少君觉得,自己有必要和木槿保持一下距离,不然,他和木槿之间的

    “兄弟情义”会给双方各自谈恋爱带来困扰。毕竟自己确实像胡亚说的那样,和木槿在一块多数情况只是为了蹭吃蹭喝,并没有

    “升华同事友谊”的打算。想到自己至今还没从木槿那里套问出她的前段感情,孙少君就觉得遗憾——他新文案的创作少了一线灵感。

    找木槿聊天,是打算问一下木槿对Z市房市的整体判断。一线的销售对于市场变动异常敏感,优秀的一线销售对于市场的走向把握甚至可以影响项目的年度决策。

    木槿听完孙少君的问题,她思考了一晚,最后告诉他,2013年的房市可能会变天。

    正如木槿成交的国字脸大哥所说,房价上涨的幅度远远超过收入储蓄,这是透支购房者的征兆,所谓

    “透支购房者”,其实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购房者,因为房价过快上涨,提前做出购房打算,这会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市成交量的降低。

    开发商持续涨价,以期通过购房者的银行贷款获得眼前的资金流,实际上是

    “寅吃卯粮”。2010年至2012年,房市持续火爆,火爆背后其实暗藏危机,2013年,房市很可能会出现转折。

    结合木槿的反馈,加上自己对房地产发展的判断,孙少君为金龙地产所做的提报,建议市中心的项目在2013年开盘时

    “低开高走”,先以低价入市,再谋求逐步涨价。开发商拿走了项目提报,但是再没有提合作的事情,片区总监感觉十分气馁,在和孙少君聊天的时候,谈起未来一年代理项目的困境:房价一路高涨,购房者买涨不买跌,开发商也不会降价,房市透支了未来至少一年的消费者,房市会转冷。

    这样的话,Z市代理项目全体近60员工怎么办?孙少君认为,这是片区总监深得人心的原因;木槿也明白了,后来总监辞职,众多员工相继离职的原因。

    当听说木槿也作出房市转冷的判断时,片区总监鼓动孙少君追求木槿。

    “地产行业眼光长远的女孩,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孙少君在向木槿转述总监说的这句话时,他的内心可能是带着一丝试探的,但是木槿好像没听见。

    木槿把公司的《半月要闻》点开,说地产一线房企如恒太、绿桂园全面布局三四线城市,房市的冷气息到了。

    孙少君伸了个懒腰,提出请学府苑一队吃饭。感情的事,就这么翻篇了……
………………………………

第十五章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见到杜兰,是在一个周五的下午。冬天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下午时分正是晒太阳的好时候。

    木槿和龙伟正在接待中心外面的台阶上站着晒太阳,听着龙伟对胡亚的各种念叨,木槿打趣了一句:“你不会是看上胡亚那姑娘了吧?”龙伟竟然脸红了,原来如此!

    胡亚这孩子大大咧咧,但是对于感情,她很有想法,早在入职之初,她就和木槿说过自己要找的男朋友首先要靠谱,其次有能力,最后才是长的看得过去就行。

    相对于大学里

    “颜值至上”的女孩,和刚毕业对于爱情充满憧憬的女孩,胡亚算得上是眼光长远的。

    婚姻里的柴米油盐会慢慢耗尽爱情里的温柔,不是变得岁月静好,就是变得琐碎争吵,

    “靠谱”这个品质是很难得的。至于能力,就是赚钱养家的实力或者是潜力。

    很多女孩觉得,

    “嫁入豪门”能够少奋斗几十年,但是木槿发现,资质平庸、能力一般的

    “富N代”真的比不过敢想敢拼的

    “创一代”。但潜力股可遇不可求,挑选潜力股也是需要眼光的。至于外表,自己的另一半

    “太美”

    “太帅”,扪心自问,对自己的实力你真的十分自信吗?多年以后,木槿遇到自己的另一半,很多人觉得她老公实在其貌不扬,但是过日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就在龙伟狡辩

    “关心师姐很正常”,一位四十岁左右身材高挑的女士停在木槿他们面前。

    “请问,木槿是在这工作吗?”来者正是杜兰。杜兰的手机号是长江给的,她是长江的老乡,也算得上是远房亲戚。

    长江把电话号码告诉木槿的时候,曾经和她说过杜兰的故事。杜兰年轻的时候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心高气傲,到了出嫁的年龄,上门提亲的人很多,但是杜兰都看不上。

    最后,她选择的是一位穷小子——说是穷小子,主要是父母早逝,他白手起家自己做了一点生意,在众多追求者和提亲者之中,这个小子确实显得寒酸。

    杜兰经过了解,觉得这小子有潜力,就不顾父母的反对跟他结婚了。杜兰的眼光确实不错,婚后不到五年,她老公的生意越做越大。

    因为孩子不到三岁,杜兰和老公商量后,慢慢从销售一线退居家庭,用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儿子。

    挣钱多了,圈子大了,生意场上狐朋狗友也就多了——狐朋狗友这个词是长江的原话,杜兰的老公在出差进货的时候,被人多灌了几杯酒,并被塞了个姑娘,结果男人犯了错误。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杜兰在生意伙伴那里听说了这件事,心里过不去这个坎,纠结了几个月决定离婚。

    当时杜兰年近三十,很多人都劝她,女人这个年纪难再嫁,她老公生意兴隆容易再娶,杜兰主意已定,就是离婚。

    不知是听了谁的主意,杜兰的老公称

    “离婚可以。要财产,就别要孩子;要孩子,就别要财产!”这是以孩子要挟杜兰。

    杜兰一咬牙,要了孩子的抚养权,净身出户。离婚后,前夫对儿子心存愧疚,每次都多拿抚养费,但随着再婚加上小儿子出生,前夫听了现任老婆的耳旁风,逐渐减少了抚养费,近三年竟不再拿一分钱。

    杜兰没有回娘家,她来到Z市,找了一份销售工作,白天上班,晚上陪孩子做完作业,再做些外贸手工活。

    不少相中杜兰的人想追求她,但是接受不了她带着十多岁的儿子,杜兰慢慢淡了再婚的念头。

    好在孩子争气,学习好,上进心强,听说从五年级开始,利用寒暑假帮低年级的孩子补课,试着挣钱补贴家用。

    长江说到杜兰的孩子,就觉得这孩子将来一定成器!杜兰近十年一直在孩子的学校附近租房,眼看着房租在涨,房价飞涨,她觉得很有必要买一套房子。

    因为孩子马上就要上初中了,杜兰打算买一套小平米的学区房,陪读使用。

    等到孩子升入高中住校后,她再把房子租出去——小平米的学区房更容易对外出租,而且学区房的租金要比普通房子高一些,这样她就能换一份提供宿舍的工作,所有钱攒下来为孩子将来上大学做准备。

    木槿听完杜兰的打算,觉得这位大姐真的是思虑周全。想当初她的前夫生意能够取得极大发展,应该少不了杜兰这位贤内助的帮助。

    只可惜总有一些人不知珍惜。杜兰十分爽快:“我就想选一套低楼层的,单价低,还不怕停电。将来对外出租的时候,哪怕租客是陪读老年人,我的房子也不愁出租。木槿,你帮我问一下优惠。”段经理听完杜兰的经历,决定先按照周末的活动给杜兰优惠——学府苑一般在周五时制定活动方案,开发商批准通过后,才能在周末按照优惠价格写购房合同。

    木槿有点担心,周末的优惠力度有点大,万一开发商付总不同意,那么杜兰就不能享受优惠了。

    看着木槿担心的眼神,和杜兰期待地眼神,段经理呼了一口气,叫上孙少君,一起去二楼找付总申请周末活动。

    木槿从没有感觉时间这么漫长,她看得出杜兰有点担心,安慰地拍了拍杜兰的肩膀……杜兰选中的是50平米的房子,大开间短进深很亮堂,但是纯北向。

    因为Z市人并不喜欢北向房屋,尽管这个户型比其他户型单价低500元,销售情况依旧不理想。

    段经理为了推销这个户型,专门与孙少君配合出了一版单页,单页标题为

    “首付6万起住优质学区”,并决定在周五为50平米的户型申请

    “每平米直降200元”的优惠。很多人看到多

    “首付N万起”

    “日供几十元起”的宣传单页,其实是开发商选择楼盘的小户型作为宣传噱头,吸引市场上购房者的关注——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图便宜,但是这种心理正是房地产营销推广时被反复利用的。

    长江听杜兰说想买小户型的房子,正好学府苑有且价格不高,加上发单员们进楼里实际看过这个户型,长江就建议杜兰找木槿去看看房子。

    木槿的成交客户中,有人从事室内设计工作,之前给木槿发过这套50平米户型的设计图,木槿感觉不错就存到了手机上。

    杜兰看完设计图,感觉户型的利用率很高,决定买一套3层的房子。木槿和杜兰等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等到了优惠申请成功的消息。

    杜兰非常高兴地交下定金,然后约定三天后交齐首付和贷款资料。三天后,木槿见到了杜兰的儿子,小男孩13岁,个头很高,见人待物很有风范。

    木槿不禁感叹杜兰的家庭教育做的真好。等到为长江颁发出单奖的时候,木槿说杜兰的孩子很有家教,为人很有风度。

    长江听后很感慨:“杜兰当时离婚,身上没多少钱。来市里的时候,还是她娘家哥哥背着嫂子给她一万块钱。当时我老伴遇到她的时候,建议她租个便宜房子节省开支,但是杜兰说必须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我们租的是城乡结合部的平房,她租的祥和园的小户型。房租贵是贵了点,但是那小区里很多老师,杜兰的孩子和院里小孩们待久了,从小就懂礼貌!”木槿听到这,点点头,杜兰懂得

    “孟母三迁”,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想法。长江摇摇头:“就是苦了杜兰自己了。刚开始,她白天打三份工,就为了倒出空来照顾孩子。等孩子上小学了,她才找了份销售的工作。挣得也不少呢!”周舟在旁边听了,说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龙伟忽然好奇地问了一句,杜兰的前夫怎样了。

    木槿想着长江这么久没回县里,加上那男人毕竟是杜兰的前夫了,长江应该不知道情况。

    谁知长江很解气地说:“报应!新娶的媳妇就知道买买买,不知道好好教育孩子。男人忙生意也顾不上管孩子,小儿子成了混世魔王,11岁捅了人,现在在少管所关着呢……”龙伟点点头:“娶媳妇儿得娶贤惠的!”长江应和了一句:“娶妻娶贤,这老话不假!”
………………………………

第十六章 房子的“楼层禁忌”

    徐春的发单员徒弟

    “水仙”帮他带回来一个客户电话,徐春打通后,没两分钟就郁闷的挂掉电话。

    木槿去桌上拿计算器的时候正好看到,就好奇地问了一句:“怎么了?”徐春指着自己的追电本(追访客户电话的本子)上的一个电话说:“一个大姨,想买50平米的户型。刚才问我,楼盘在哪,我说桥东区,结果大姨说现在在桥西区住。又问我,小户型现在几层最便宜,我说四层,结果大姨又说,四层不吉利!又问我价格多少,我说一房一价,结果大姨说我不实在,然后就挂了电话。你说,水仙在哪要了个神仙大姨的电话?”水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非常爱聊天,但是带回来的客户不多,留下的客户电话倒是不少。

    木槿在徐春旁边坐下,觉得有必要开导一下这个大男孩。

    “这个大姨是有意向买房的,但是你的思维‘先入为主’认为她不会买房。”徐春争辩了一句:“我没有先入为主!”木槿笑了笑:“咱们经理之前说过,桥东的人从来不去桥西区买房,Z市人安土重迁。但是你听完后,就心理暗示自己,桥西区的人也不会来桥东买房!但是你看,咱们的成交客户分析表上,有不少桥西区的人买了学府苑的房子!其实桥东区配套齐全,是新城区,所以人们愿意住在桥东。”被说中了想法,徐春挠挠头。

    木槿敲了他的手一下:“小毛病,不专业!那大姨问了楼层,问了价格,很明显是关注低价,尤其是小户型的低价。你想想,咱们扫盘这么久,市面上除了学府苑,还有低价小户型吗?”说到这里,木槿其实是在为徐春做心理暗示了。

    目前市场上开发区有小户型的房源,但是价格贵。木槿这样说,是让徐春确认

    “房源唯一性”。果然,徐春点点头:“对啊,目前适合的也就是学府苑了!我这就给她补发一条短信。约她下午来看房子。”木槿感叹,徐春果然年轻容易被引导!

    下午三点左右,一位50岁左右的阿姨背着手走进了学府苑接待中心。

    等到李彩让她做访客登记的时候,阿姨拿出手机:“我找徐春,徐春让我来的。”徐春就开始为阿姨介绍房子。

    原来,桥西区有一片民居要拆迁,阿姨想要买一套小平米的现房。虽然儿子儿媳的房子足够大,但是老夫妻俩还是愿意单独住,省得给孩子们添麻烦。

    徐春听到这里,连连称赞阿姨体贴孩子,然后开始针对阿姨提到的

    “小平米”

    “现房”需求,解决她在买房中的

    “拆迁”问题。市容市貌改造过程中,拆迁容易,但是安置不容易。从拆迁令颁布,到居民签署拆迁合同,再到拿到拆迁款,或者最后到入住新民居,这个周期至少需要三五年,更有长达十年八年的。

    在此期间,有不少居民会选择租房或者是买房子。租房子还好说,麻烦的一点也就是孩子划分片区上学;买房子,如果赶上手头没钱,一心等到拆迁款分到手中,这其中的曲折可就多了。

    木槿有一位女客户,从2008年就开始看房,但是手头没钱,到今年拆迁款终于拿齐了,市面房价翻了一番,她一直后悔没有没有早早定房。

    徐春强调完

    “拆迁必须买房”后,开始进行楼盘对比,强调学府苑时整个Z市北城区唯一拥有50平米现房的楼盘。

    话说到这,木槿提示徐春,去楼里看一下户型。就在他们去看房的时候,一位大叔来到接待中心,说是老伴在这里看房子,询问清楚后,木槿赶紧带着大叔去看户型。

    下午时分,阳光照射在楼栋的玻璃上,阳光折射进户型里,50平米的户型格外亮堂。

    老夫妻看完户型,觉得房子方方正正利用率很高,虽然是北向的房子,但是

    “非常豁亮”,老夫妻在前面商量房子的事情,木槿点了点徐春,说出四个字

    “学区租房”——这是要增加客户的印象分,徐春会意点头!在谈客桌上,徐春向老夫妻强调,等他们的拆迁安置房分派下来装修完毕,学府苑的房子正好可以租出去,毕竟学校周边最不缺乏的就是陪读的家长们,他们为了孩子上学,有的干脆四五个家庭合租房子,家长按周轮流来陪读。

    听到这,阿姨明显心动了,毕竟这是退休之后的一笔不错的收入。徐春趁热打铁:“就算您不往外出租,自己住也行啊。您看,我们这离中心医院就一路之遥,很多老人选择学府苑,就是为了养老医疗呢!”阿姨拍了一下大腿:“就定4层吧!”阿姨想要4层因为这个楼层是目前所有50平米的房源中价格最低的。

    但是叔叔就在纠结楼层,他觉得

    “4”不吉利,不如

    “6”层

    “8”层。木槿笑着对他们说,自己的房子也选择的是4层,在音乐中

    “4”的发音是

    “发”,和

    “八”的

    “发财”的意思是一样的。徐春赶紧接着说:“大家觉得‘8’好,但是还有人觉得‘七上八下’呢,点明就要七层!楼层号,其实就是一个数字……”经过一番劝解,老人最终定下了4层50平米的户型。

    就在解决完大叔他们的4层楼层问题,木槿注意到龙伟在和一个大哥拍桌子。

    “介绍房子竟然还吵起来了?”木槿很奇怪,但是又一想,龙伟一般是遇到和他性格相似的客户才这么

    “得意忘形”。木槿刚要上前,李彩就朝她招了招手,小声告诉她:“木主管,龙伟的客户不想要18层。”龙伟之所以强烈推荐18层,是因为开发商付总还没同意新增房源,其他楼层还没有放出来。

    好吧,又是一位纠结楼层的客户!在中国的传说中有

    “十八层地狱”,有的客户不喜欢18层,觉得不好听,一些开发商为了迎合客户甚至把18层标志为

    “17A”层;但是有的客户不在乎,一些生意人还会专门挑选18层,因为发音是

    “要发”,图个吉利!其实,楼层号只是一个数字而已,至于楼层号的寓意,只是大家的偏好,甚至是个人联想。

    木槿走到龙伟身边坐下,朝着客户笑了笑:“18只是一个楼层代号而已!您为什么不喜欢18层?”那大哥看到木槿,倒是客气:“因为18层地狱啊!谁愿意生活在地狱里?”木槿笑着说:“照您这么说,1层、2层、3层也不能住人了啊!”大哥好奇地问了一句:“为什么?”木槿歪了一下头:“没有1、2、3层,怎么数到第18层呢?”龙伟一激灵,自己的师傅竟然卖萌?

    天!谁受得了?果然,那大哥哈哈大笑:“你这姑娘说的倒是在理!好吧,那就选18层吧!”龙伟拍了一下桌面:“我就说吧,楼层没问题!实在不行,等交房的时候,我爬到你们楼层,单独给你贴个门牌,就叫‘王哥层’!”龙伟这句玩笑话再次逗得大哥大笑……一队的两单轻松加愉快得签定了。

    卢本雨有点郁闷地说:“木槿,周舟卖14层的时候你怎么不帮忙谈客呢?”木槿送给他一个白眼:“你才是二队的队长行不行?”卢本雨

    “瘫”在沙发上,叹了一口气:“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嘴笨!”木槿小队签单心情好,开玩笑说了一句:“把14层改成‘15…1’层就好了啊!”卢本雨坐直身子:“这主意不错!”龙伟送走客户,回到接待大厅,称请木槿吃饭,徐春附和说

    “同请”,听到吃饭消息的孙少君喊了一句

    “陪同”!好吧,蹭吃喝的又来了……
………………………………

第十七章 抵账房风波

    临近年关,沈莹觉得售楼处的

    “奇怪”客户多了起来。客户之所以奇怪,就是因为他们不像买房的,到了接待大厅不作登记,听到有置业顾问在为客户介绍房子就站在旁边听,不明情况的还以为他们是客户家属。

    和经理一说,经理和木槿对视一眼,这些人是向开发商要账的!好像是从2009年或者更早,开发商给自己的供货商例如玻璃商、钢筋商等,结账时不再拿现钱或者转账,而是用房子抵账。

    关于抵账房,房市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最普遍的说法就是比售楼处的房子卖的便宜,但是办理贷款比较麻烦!

    木槿之前并不了解其中曲折,直到遇到一个大叔,和他闲聊时才发现开发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竟然有如此”斗智斗勇

    “的情节。木槿在紫御华府工作时,有一次售楼处来了一个大叔,正值夏天那大叔光着膀子,因为胖,肚子上的肉肉随着步伐一步三颤,到了谈客桌旁边他自己就坐下了。秘书不敢上前接待,那大叔环顾售楼处后,喊了一声:”人呢?

    “木槿当时刚送走一批客户,进到售楼处的时候,所有人都看着她,秘书小声说:”木主管,你去谈这批客户吧?

    “在他们眼里,”能者多劳

    “其实很多时候是忽悠人解决问题的借口。木槿就开始和大叔闲聊,毕竟木槿曾经因为和客户闲聊,让好几位不太着急买房的客户都定了房子。当问到大叔的工作时,大叔看了一眼木槿:”我是搞养殖的。

    在海边,我承包了700亩的地来养虾。平时也做一些砂石料的生意。

    “木槿好奇地问了一句:”按理来说您家应该不缺房子啊?

    “大叔笑了笑:”说实话,你们郝总欠了我100多万,她让我来这挑两套房。

    我进售楼处的时候,你们这的人都怕我,不敢和我说话。也就你胆子还大一些。

    “木槿不好意思地笑一笑,大叔接着问了一句:”你们这有没有十层左右的房子?

    “木槿想了想:”最低楼层也得17层了。

    “大叔叹了一口气:”那就不要了,楼层太高了也不好卖!

    “木槿问道:”您可以直接去找郝总要房源啊?

    “大叔就开始吐槽,讲述了开发商和供应商之间的”房源纠纷始末

    “。最开始,开发商结算供应商的钱都痛快,直接给支票或者转账;后来也不知道听谁说的,都开始拿房子抵账,抵账一开始还让供应商挑户型选房源;后来开发商变聪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