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然随心集-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代的社会,女子之美,成了一种时尚,一种生产力,于是,对美的追求已然超越了美本身的范畴,负载了更多的社会价值意义。

    我认为女子之美在美本身,一种美需要负载太多的社会价值意义,美就失去了原汁原味的甘醇。首先美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状态,美是一种感受而绝非一种价值,用价值衡量女子之美,是对女性尊严的亵渎。美,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美是一种心态而绝非一种状态,美和幸福一样,随时随地,无处不在。每一种状态都有其独特的美,只要有一颗热爱美的心,便可化世间腐朽为美妙神奇。

    美,是一种感受,而绝非一种价值。热爱美的最终主旨是热爱生活,滋养生活,女子之美依然如此。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美是独立的,自主的,美,绝对不能屈服于任何权利,或者交换,被禁锢或者亵玩的美,就是去美原本的意味。所以,女子首先是独立的,独立的绽放自己的美,从内而外,身心俱是。

    整容的,络绎不绝,殊不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容貌是父母的恩赐,自然的结晶,造物主给了每个人每一种姿势,每一种个性,可很多女子为了所谓的完美,将自己的本性弄得面目全非,个荡然无存。一种失去个性的美,不在是美,而是愚昧滋长出的傀儡。龚自珍的《病梅馆记》里,鬻梅者,为了卖个好价钱,不惜损坏梅花原本的潇洒之态,得出一堆病梅,而今的整容想来也是这个道理。病态的美,失去美的正滋味,潇洒荡然无存,个性从此泯灭,剩下一堆机器制造出来的产品,人的尊严,女子的天然灵性,何去何从?

    感性和性感,位置颠倒,意义截然不同。感性是高尚的人格修养和艺术素养培养出来的气质,是一种悲怜和人文理想,是人格的范畴。而性感是性别的范畴,我对性感的理解是“女子的温柔善意是性感的,是性别散发出来的给他人的感触,男性的正直潇洒是性感的,这是两性之间独特的美。性感绝对不是一种视觉,而是一种感觉,低俗的娱乐圈和社会风尚,玷污了性感本来的意义。

    爱美,依然要尊崇自然本性。女子的容颜之美固然重要,但不要画蛇添足,把一切化妆品堆砌到脸上。适当的妆容,是表现自我的形式,也要适可而止。血脉的流畅,面容的红润,身心的健康是最高的美,遵循自然之道,修心养性,调理气血,饮食清淡,如此,不仅身体健康,容颜也可光彩四溢。

    性灵之美是女子最动人的美。整部红楼梦就是一部女子美的诠释,林黛玉的弱柳扶风之娇美,史湘云的豪爽豁达之健美,薛宝钗圆融处世之通达,晴雯的冰清玉洁,探春的精明干练,每一个女子,都有其独特的性灵之美,或柔或刚,意味无穷。意思是,通达自己的灵性,守着灵魂里不染尘埃的净土,这样的女子,必然倾国倾城。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

扁豆棚

    老家的丝瓜老了,不好吃了。剩下的五六只丝瓜,依旧垂在丝瓜棚的下面,干落落的。问母亲。为啥不将它们采摘下来?母亲说:还没有晒干。我看见,这些老了的丝瓜,皮是皱了,但依然翠绿着,是确实没有迫近晒干的感觉。母亲看看我说:不急的,这丝瓜小时候长大靠太阳,到老晒干还是靠太阳。

    晒干干什么?

    这是无需多问的。小时候,我们洗澡用的擦身上龌龊的那块东西,就是晒干后,剥了皮,去了仔的丝瓜条。这东西好用、耐用,不伤皮肤,却容易去污垢,父母至今洗浴时还喜欢用它。

    丝瓜吃来清肺润喉,到最后又如此受用于他人,我从心底里佩服。佩服的原因是:丝瓜可以为他人牺牲到这个地步,做人为他人做到这个地步的,很难,因为很难,所以很少,所以生活中自然很少人会见到这样的人的。

    现在丝瓜没有晒干,丝瓜的棚上却已经挤满了扁豆的茎,扁豆的叶。

    和丝瓜一样,扁豆也是藤蔓植物,凡是丝瓜能够攀爬过的地方,它都攀爬上去了,很少留有空隙。但扁豆与丝瓜有点两样,当扁豆的瓜秧攀爬到了棚上以后,它就往棚上的顶上面迅速地爬过去,到最后铺满棚顶,而且绝不把茎垂于棚下的。

    扁豆是靠茎来攀爬的,它的茎红色的居多,少许是绿色的,有些是一段红一段绿,很有看头的。茎上长出了叶,又支撑着叶,叶又连着叶,叶上透着筋脉,这叶在棚顶的上面稳稳健健地生长着,叶滚圆,很嫩相,片片向上张开着,组成一片晃动的绿色,招摇着,向我们无声地显示出绿色的心意,也向我们透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量。

    扁豆要结出豆荚,先要开好花。扁豆开得花特别多。花的样子有点像那些半大不小的蝴蝶,颜色也像蝴蝶的颜色。这些花都簇拥在叶子的上下与左右。静心凝神后看去,觉得花中有叶,叶中有花,分不清的。清风划过,豆叶轻轻地抖动,发出唏嘘的声音,像是叶与花的对话。我们在棚下,也能够听见它们细碎的碰击声音,这声音就像孩子的呢喃之声,柔柔的、糯糯的。

    有时,叶上会飞过一些蜜蜂,蜜蜂看见花朵,嗡嗡声后就在花上停留了下来,有时也用刺儿吸吮着花里的汁儿,有时也会叼走花卉上的花粉。蜜蜂飞走后,花朵儿开始向外张开,开始喷香。那时,你如果嗅嗅鼻子,一定能在扁豆棚里闻到一股淡雅的青草味道,还有花朵宁静的气息,很舒心,很静谧,也很珍贵。

    扁豆一边开着花朵,一边结着豆荚。扁豆的豆荚成团状,是一溜一溜地长的,它们挤在一块儿。豆荚有长有短,有厚有薄的,有直有弯的。豆荚里面的豆豆大小不一,成型的就滚圆的了。颜色也有不同的,成型的居多是紫红色,难得有酱红色的,还有的是青玉色的,淡紫色的。它们一律挂在花朵的位置上,有的挂在上面些,有的在下面些,从不离开这个这地方去瞎长豆荚,豆荚知道自己生命的来源与归宿,即使长大了,依旧依偎在花的身旁不离不弃。

    从七月到十月,到秋霜初降的日子,这扁豆会不停地开花,不停地结荚。一期豆荚刚采摘到了我们的篮里,碗里,又有一批新豆荚成大成熟了。无声无息日夜生长,天天奉献,真不知道在它纤细的茎蔓里有多少的能量,能够给豆荚输送如此源源不断的琼浆。

    有一天,扁豆的叶子枯黄了,但是它的身上还挂着青嫩的豆荚,这是扁豆给予人类的最后的馈赠。而那些有意留下的老的豆荚,则在太阳底下,在寒风中开始逐渐干枯,最后变成石头般坚硬。

    坚硬犹如石头般的豆荚,只要放点水,浸在水里一个晚上,明天又可以成为我们桌上的另一种佳肴。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

花事迷情

    三月春来,花事盛开。

    一朵花,究竟可以美到什么样子呢?

    我们流连春天,煦欢的清风,倾尽了天下花色,在每一处落红亭,在每一段时光中,也要将春日的靡丽,幻变为缤纷迷蒙。

    一朵花翻越季节的旅程,那些绽放的艳,飘摇的香,消失的殇,在花儿初蓓的烂漫时光,已是暗潜伏笔,掩藏了日后的花样风景。

    滚滚红尘,我们已习惯了行意匆匆。于是早春仲春暮春,就草草走尽了花的一生。梅粉褪残妆,新红上海棠。慵懒的黄昏雨后,荼靡一路淋漓,花事已是酣畅。

    我们不知道,一朵花的沉默,一朵花的世界,才是那个春天真正的主题。

    一曲柳笛歇,吹乱了一朵桃花在枝头的心跳。唤醒了,一枝桃夭诗雅里的千年睡意。娇娆花态,经不起春风的鼓动,遂成两情缱绻,缠绵了整个春天。

    玉兰木笔,雏朵耿枝。一支秀管,以天地为笺,蘸自来清风,写下了谁人的驻足守望?细述着何时的岁月沧桑?及至绽露盛放,我们可曾在意过,一朵花,会开的如此有力量!

    于是蜂蝶拥来,蕊香成浆。

    是桃色诱人?是花心甜香?是经霜苦寒酝就的花酿,吸引了贪婪的心肠,于是惹蜂蝶掠粉夺香?挥颌抡齿,铁嘴钢牙,欢享着这一场饕餮的花宴。蚁后蜂皇,可是渔利着脂黄?坐收了膏粮?

    一晌落花风,吹起凄凉。

    掠夺者享足了蕊底的琼芳,便是花事的殒命残亡。天涯的角落,明月的枝头,渐次响起了唤归的晚歌,在春暮的瘦风里,温慰着一颗春心的飘零和寂寞。

    此时,心事已成迷。

    可是楚江天远,我们的心意,无法攀爬千年的樊篱,去捡拾一瓣珞珈山下的残红?还是邑尘的风烟,迷乱了行途,我们终是难以追溯锦城的繁美?一夜春雨后,依然无法折下,那一枝驿舍的青柳。

    我们的眼睛,浮躁了春天,我们的辨知,肤浅了自己。看不透,望不穿,这其实是属于一朵花,属于一片叶的季节。我们以为,花开花落的迭起生灭,曲水岸边的踏歌而行,就可以将千古的春愁尽情传唱。却不知晓,是这每一朵花的微弱身躯,成就了浩浩荡荡的富贵春光。

    花儿,蝼蚁蜉蝣般的运命,请让我为你歌唱。

    失去花朵的枝桠,季节将在这里,结茧成疤。习惯了无义可守的我们,很快,会去追逐下一季的清凉。此时眼前的哀伤,不久便是心底的遗忘。那么,花儿们,谁会将你们深深的珍藏?

    可容许我,煮一炉旧岁的茶,在你泥落的树下,筑起花冢。流霞为棺,轻风成椁,我酾茶做酒,在笛声幽咽的城,将你的伤痛,在花影重叠的深处埋葬?

    风起,一抹光阴的暖,一盏清茶的香,也许能温润我,此时的冰冷恨怅。茶烟中的鬓发,牵记着过往斑剝的年华,我不理朝夕,合衣睡下……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

让文字之光照耀

    我说,文字会发光——

    这或明亮或微弱的光穿过遥远的时空,行至今日此处此时,给我们温暖;它们就像一颗颗闪闪烁烁的星星,也许是一个个飘忽不定的萤火虫。一个个文字总会连缀成行成篇,那光芒就是太阳,就是月亮。

    灿烂无穷的力量,宁静悠远的澹泊,始终照耀抚慰着我们的每一个白昼与夜晚。

    感谢文字,也衷心向那些将这些宝石或珍珠的文字串联成行、交织成篇的巧匠致敬——正是他们,用自己独特而无所不包的智慧让那些或暗淡或短暂的闪光聚合成太阳月亮,高悬于九天之上,照亮我们那曾经幽暗而孱弱的心灵。

    光彩熠熠,一个个挺拔的身影向我们从容地走来。坚毅的面孔,博大而深沉的胸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绿草如茵的大河之畔,美人美心美貌。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那个峨冠博带的老者,他问天的指尖一下就戳透了两千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绣口一张,豪气干云,那孤傲长成一棵巨树,枝干遒劲婆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沉静镇定如参天大竹,耸立岩上,笑对乌云冷雨,“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有时冷峻也许是一种更明亮的光芒,它闪动于温暖之上,让人体会到一种更深层次的东西。

    “不错,到达生活中真实愉悦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关于生活的手段,睿智的托翁如是说,别具一格,让我们在微微一笑中欣然会心。

    “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自己同样地简单,也许我可以说,同样地纯洁无瑕。”一颗心,直如深邃的湖水般纯净。

    “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在美好的文字前,只是暂作停留,思考吧,体悟吧,让那些闪着光并且充满了生命力的文字融入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的思想在纯净的文字中沐浴。

    再一次感谢文字吧!让我们——读者与作者——共同高呼。正因为这些闪着光彩的精灵们,才让彼此的心灵相遇,这是一种真正的万年之缘!

    还是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这些闪着奇异光彩的文字吧。

    真正的文字是纯粹的啊,它的光可能暗淡,但却永远无比洁净。古人云“开卷有益”,今人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两种说法看似有理,却“细思极恐”——“有益”与“高贵”总沾些名利之气,一旦与些许名利沾边儿,文字还纯粹吗?纯净的光芒容不下丝毫的沾染。

    纯粹就是纯粹,文字就是文字,阅读就是阅读。文字来了,我来了,我读了,我思了。“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足矣。

    让闪着纯净之光的文字飞过我们,我们也必将飞过文字。

    洁白整齐的纸张,淡雅柔软的墨香;清新爽口的淡淡茶味;一段慵懒而氤氲着幸福的时光……

    就在这宁静的语言之海上漫无目的地漂吧,浮浮沉沉地荡吧,温暖柔和的光轻轻笼罩着你,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始终总会有一只巨手轻轻地托扶着……

    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这就是读书,这就是生活……

    我说,让这文字之光永远照耀吧!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

正文卷


………………………………

正文卷


………………………………

老家的水稻

    老家的水稻与老家的人一样,讲不来漂亮话,决心也表不来,但心里却喜欢谦恭。水稻呀,从谷粒浸种开始就一生紧贴土地,不离不弃,始终以一种匍匐的姿态行进在老家黄里带黑的土地上,不声张,不招摇。下种了,从几寸长的秧苗到茁壮的稻干,从稻干到稻穗,从稻穗到谷粒,一生都矗立在田间,无怨无悔,深固难徙,不蔓不枝,喜欢与风雨同行,喜欢和日月相伴,心里只有将来,只知道贡献果粒的责任,只知道淡淡飘香的美丽,也知道水稻播种者心中的期待。

    老家的水稻根牢固实,不浮夸,不娇柔,不炫耀。从栽入泥土的那一刻起,水稻就插一处在一处,在一处就长在一处,一味向上,从不旁逸斜出。水稻总是以前进的方式,无声无息,向着土地的深处慢慢地伸展出根须,蔓延成长,像一张网,直至扎牢土地。水稻清楚:只有自己的劳动付出,只有自己的主动与谦虚,土地才会接纳自己,并且善待自己,最终才能让自己成为一株坚挺的苗,一株挺拔的干,一株长果的树,成为广袤大地的一处风景,成就大地一处美丽的丰收。

    老家的人是守时守信的人,水稻也是。五月天是朗润的天,好天好心情。老家人开始耕田播种,他们来到田间,田野就人影攒动、绰约。不多时,田块里马上就会布满点点的绿色,从不拖时,那些绿点就像是天幕上缀满的星牙,养眼又怡神。绿色是有生命的,也有着顽强的意志。不管是一夜雨露,还是一天阳光,田间里就会出现一块绿茸茸的幕布,酥软地平放着。风轻轻掠过,绿色成了绿浪,逶迤着,散发着青草的气味,四处漂浮着,向着庄稼人亲切地禀告着成长的消息。

    盛夏一到,绿色很快换了新装,水光如月光,薄薄地盖住了无边的稻田,也罩没了狭小的田埂。蹲坐绿茵茵的田埂,你无需侧耳,无需静心,你就听见了水稻清脆、悦耳的长节声音,就像是淡妆的女子,着一袭绿裙,裙衩拖地的稀碎声音,好听;晚霞一出来,西边就姹紫嫣红了,走进稻田就像走进霓虹的世界,满眼风光。水稻的中间、上下、枝枝间,蚂蚱在跳跃,蝴蝶在曼舞,飞虫在嗡鸣,一派活力。丰盈的稻田,此起彼伏,活像一位俊俏的孕妇,满身满脸都是喜庆的欢欣。

    老家的土地开始板结了,垄沟的沟底没有了清水,粗壮的稻干由青变绿,由绿泛黄,但依旧根根笔直。黄色盖住了田野的每一处,好像是刹那间的时间。稻穗饱满了,很壮实,很沉。稻干是无惧的,依然支撑着穗头的重量,就像托举一种希望,一种幸福一样,没有半点吃力的意思。稻穗都是一株株的,都是金黄的,都是沉甸甸的。无数的稻穗,像无数的网线,铸成了一张淡黄的大网,齐整、平坦、厚实,悄无声息地匀匀地网住了田地里所有的丰收,网住了播种人全部的希望。

    水稻的一生都在生长,先是给人绿色的享受,怡人怡神,到了最后给了人类以粮食,温饱人间。即使变成稻柴也要盖屋修房,变成砻糠也是猪的美味,变成猪塮也是田间的养料,一生奉献如水稻的不多。但水稻从未苛求过人什么,这是水稻的胸怀,是老家人的气韵,更是老家人的功德。面对水稻,看着谷粒,闻着谷香,我常想起老家的人,人的一生,应该也像一株水稻,穗头饱满的时候就要低头。低头真好,低头了,就能看到身子底下的那片肥沃的土地;土地真好,有了它才有我。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

爱晨雾

    有人喜欢雪,喜欢它的洁白无瑕,有人喜欢露,喜欢它的晶莹剔透,而我独爱晨雾,爱它的变幻莫测、爱它的扑朔迷离。

    晨钟还未破晓,乳白色的晨雾,就如一张庞大的网,铺天盖地地笼罩着世间万物。一团团,一缕缕,在百花丛中盘旋缭绕,在山川寂寥间收敛凝聚。缥缥缈缈,缠缠绕绕,如行云流水般,滋润着大地,沐浴着青山,擦拭着绿树,表现出慈母般的殷切关怀。

    晨起,走在清冷寂静的小路上,雾茫茫,心也茫茫。置身于这晨雾弥漫的世界,首先感到一阵清凉,这弥漫的晨雾刺激了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雾水迷糊了双眼,看不清路的模样,看不清是否有人正迎面走来。周遭的一切,仿佛都还沉浸在睡梦中,浩浩宇宙,只剩下自己在摸索着方向。雾气渐浓,不停地汹涌翻滚着,越是迷茫,越是要寻找方向。试图用手拨开云雾,却摸不着碰不到,只能感受到些许清凉。若是受不了寒,只能冷不丁地打上个哈欠,再不济,便要裹紧外套,颤颤发抖。只是,衣服也是潮湿的。别说,这雾气,比细雨还要任性,趁你不注意,在你衣服上偷偷歇下脚,顺便漫个步。眯着眼仰望天空,一片迷蒙,低头探看大地,只隐隐约约见得自己的脚步声。越往前走,越让人胆寒心战。盼望有幸能碰见个同路之人,于是张嘴叫唤,但喉咙像被雨雾卡住了一般,发不出声音来。一阵清脆的鸟鸣声传到耳边,于是伸出手,但始终拨不开云雾,自然见不着鸟儿的身影,也触碰不到任何人。百般无奈,只能作罢,看来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在迷雾中的旅行。在被“雾”笼罩着的日子里,你会感到迷茫,感到害怕,但一定不要惊慌失措,要相信,“雾”不是永远的,它迟早会散去。

    在迷雾漫漫的旅途中,寒气难免模糊眼睛,冷意难免入侵心灵。这时,就一定要擦亮眼睛,洗涤心灵,倒掉脑海中的畏惧,代之以坚强乐观。把每一次冷气的侵袭,都当做激发灵感的药剂,把每一个踏错的脚步,都当做劫后重生的教训。受困、挣脱、自得、然后再迷失、彷徨、坚定不移,最后终得以拨开云雾见青天。既然是自己的人生之旅,便注定要独自面对云迷雾锁,才能看得见最蔚蓝的天空。

    “独自”,并不是说,永远不能接受任何人的帮助,若是渴了,还是可以讨杯水喝的,若是遇到同心同路之人,也是可以并肩同行的,只是很多时候,依靠的还得是自己的刚毅不屈。

    我不敢想象,如果人生中再也没有雾霭茫茫,那将是怎样的平淡无奇?我很庆幸,自己喜欢晨雾,喜欢它的变幻莫测、扑朔迷离。要我说,这人,就该在晨雾中走一遭,去享受追逐梦想的乐趣。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

时光渐消逝

    叶子由绿意的延伸,迈向凄凉的陨落;花儿由娇艳的展现,步入绚烂的凋零;烟火由美丽的初绽,走向绝美的消逝。

    千百年的风吹雨打,石头化为了飞沙,消散在风中。古老的城墙传来悲鸣,一点点崩塌,湮没在现代的洪流中,再也禁不起一次风雨。古城的古色古香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流中,现存的只有浓浓的腐朽的商业气息。一门门传统手艺已经失传,一件件文物在消失,再也寻不到。千百年的岁月,古老的传承已被人们遗忘,历史的见证也已毁在人类的手中。现在残存的还有什么呢?残存的不过是一堆堆的复制品。它们的美丽,定格在了历史之中。

    曾经,不知名的野花铺满了整个山坡,随着风舒展自己的腰肢;林中的鸟儿婉转鸣啼,在天空自由地翱翔,到处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