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并肩王-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不否认李成林的想法很理想,然而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理想很丰腴、现实很露骨。李成林并未想过叶知秋会在帝国内战的关键时刻赶回来、并高举勤王旗号。
事实上,无论是李成林还是李成明,他们心中都清楚帝国内战的局势关键看叶知秋的站队,叶知秋将全力支持谁,谁便能取得帝国内战的最后胜利。
或许正是印证了那句古话:有得必有失。
………………………………
第一零一三章 利益共同体
“甄玄桑,不管你之前有着怎样的心态,我从跟你的沟通中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你是一个很有才能、也很有想法的人,只要你真心实意的跟着大人后面做事,大人绝对不会亏待你的。”从甄玄桑对沈言的称呼中感受到了甄玄桑的心思,马仕超的嘴角浮现出一抹淡然的笑容,望了甄玄桑一眼,缓缓说道。
马仕超的脸上虽然很平静,然而内心中的思潮却犹如滔滔江水一般波澜起伏,沈言一番攻心之语让甄玄桑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击的余地,也正是如此甄玄桑的心理防线才被沈言成功的撬开,虽然沈言之前曾经成功的说服了自己加入到他的麾下,然而那一次的感触远远没有这一次的深刻,经历了这一次,马仕超有一种感觉,今后一定誓死效忠沈言,绝对不会有二心,因为一旦自己暴露了二心,很有可能,自己还没有开展任何的行动,已然被沈言碾成粉碎。
“甄玄桑,之前你背负着长公主驸马府的使命,我不怪你用这样的一个心态来跟我面对,然而,你现在做了全新的选择,不管是否告诉你藏在心中的话语,我希望你今后用心做事,陵南还缺一个锦衣校佐领,只要你有这个心,我给你这个位置又何妨。”沈言的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微微打量了甄玄桑一眼,接过马仕超的话语,轻声的说道。
“不过想要做陵南佐领这个位置,你还需要通过我和锦衣校的一些考核,只要你通过了,陵南佐领这个职位立即生效。”沈言给了甄玄桑足够的希望和信心,然而甄玄桑想要坐上这个位置,从某个层面上,甄玄桑还是要将藏在心中的话语说出来,然后再通过沈言的考核。
“请大人放心,属下知道该怎么做。”听到沈言和马仕超的话语,甄玄桑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内心中做了很长时间的挣扎和酝酿,随即终于做出这个选择来。
甄玄桑心中很清楚,沈言通过锦衣校都知道当初给消除户籍那一位官员的存在,自己心中的这些话语或许在沈言的心中已然不再是什么秘密,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那么固执的再坚持着这个差不多已经不再是秘密的话语,况且正如沈言所言,告诉了沈言,这个责任和使命将会交给沈言来处理,或者说交给沈言来翻案,而自己可以彻底的松懈了下来。
还有一点也十分的关键,如果自己主动告诉了沈言关于藏在自己心中的话,就等同于自己主动向沈言提供了一份投名状,是自己的主动,这个根沈言通过锦衣校知道的性质并不相同。想明白了这其中的玄机和微妙之处,甄玄桑也就不再那么刻板的坚持着一直承担的使命。
“老师,您这么着急的将学生叫来,不知老师有什么吩咐?”李允皓的眼眸中写满了疑惑和惊讶,以自己对姚孟宪的了解,姚孟宪从来没有如此急切的唤过自己,这一次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发生一般。
“允浩,你是老夫晚年收的比较得意的弟子,你的那些师兄早已经有了出身,唯独你的出身老夫心中一直放不下。”瞧见李允皓真切的关怀眼神,姚孟宪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慈祥的笑容,李允皓虽然出身贫寒,却也十分的聪慧,否则,姚孟宪也不会收李允皓为弟子。
要知道,姚孟宪这一辈教书育人者不知凡几,然而真正被收为弟子的人并不多,金陵学院中的那些学子虽然都算是姚孟宪的学生,可真正得到姚孟宪悉心教导的弟子也不多,而这些弟子没有一个掩埋了他们的学识和才能,一旦离开金陵书院后,每一个人都有了非凡的成就,这当中唯一的例外便是眼前的李允皓。
这倒不是说李允皓不够出色,而是李允皓有着自己的追求,他的内心中一直想着通过科举中第,仿佛只有通过科举中第方能光耀门楣。当然,对于李允皓的想法和追求,姚孟宪从来没有排斥或反对过,相反,姚孟宪一直给予了无上的支持。
因为姚孟宪心中很清楚,对于贫寒学子,科举似乎成为他们出人头地的唯一选择。
然而,命运似乎跟李允皓一再的开玩笑,以李允皓的学识,想要通过科举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或者说,李允皓想要中前三名或许有一定的难度,但想要通过科举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李允皓已经参加了三次的科举,可每一次都是名落孙山。
就算如此,姚孟宪也从来没有给过李允皓任何的冷眼,反而通过一些旁敲侧击不断的给李允皓鼓舞打气,而李允皓也算是难能可贵,就算每次都没有中第,李允皓的士气从来没有被打击到过,或许李允皓心中很清楚,科举是自己唯一的选择,或许是李允皓内心世界十分的强大。
姚孟宪尽管给了李允皓足够的支持,然而上次沈言在书信中希望姚孟宪能为他举荐一些人才,那个时候姚孟宪想到的第一个人选便是眼前的李允皓,为此,姚孟宪也跟李允浩做了一个深层次的交流,可惜,李允浩似乎还是认定了想要走科举这一条路。
姚孟宪虽然没有得到李允浩的肯定答复,但是姚孟宪并没有生李允浩的气,也没有将李允皓置之不理,而是不断的寻找机会想要说服李允浩,让他选择出仕。
如果换到别人的麾下做事,姚孟宪或许不这么热情的举荐李允皓,然而这个对象是沈言,先不说沈言的文采如何,也不说沈言的官声如何,最关键的一点是沈言在某些方面的做法深得姚孟宪的心思,除了这个,还有一个便是姚孟宪和沈言已然成为了利益共同体,成为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对象。
针对沈言严重缺人的情况,姚孟宪当然第一个想到便是眼前的李允皓,可惜,李允皓似乎还没有开窍。
………………………………
第一零一四章 不孝
“允浩,上次老师曾跟你提过要你出仕到沈言的麾下出任地方官员,由于你还想着通过科举中第,故而为师并没有再向沈言举荐你,然而,沈言麾下很缺文官体系,你这个时候加入到沈言麾下,随着沈言的发展,你便会有更多的舞台和平台来展现你的才能,这个或许比你通过科举更有价值和意义,其影响力也会更大。”姚孟宪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犹豫,随即嘴角浮现出一抹无奈的笑容,带着一丝淡淡的鼓励,望了李允皓一眼,轻声的说道。
姚孟宪心中也很清楚李允皓当初为何会选择拒绝自己的举荐,而非要通过科举中第,这不是说李允皓过于清高和自大,凡是清高自大之辈,自己又怎么会收其为徒,李允皓的做法是体现了他的傲骨,读书人的傲骨,或者说清寒学子的傲骨。
“老师,莫非沈言又找了您?”听到姚孟宪再一次提到这个话题,李允皓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讶然,这个沈言似乎还真的有股韧性,被自己拒绝了,却还来找姚孟宪说情,难不成自己真的有那么重要?
“这一次沈言倒不是来找老夫,而是老夫知道沈言回到了金陵。”姚孟宪淡淡的笑了笑,轻轻的说道。
“沈言这一次是携功而归,不出意外,皇上一定会重赏沈言,而沈言也将会借势而起。”
“沈言确实有着非凡的能力,淮北郡白莲教的局势可谓是如火如荼,十分的猖獗,然而朝廷却没有足够的人手去灭掉白莲教,沈言当初只带着不到五千的兵力前往淮北郡与白莲教展开厮杀,当时的整个金陵,不管是文人学子还是武夫将领,都觉得沈言是有去无回,谁知,沈言硬是在没有任何可能的前提下厮杀出一条生路来。”提到沈言,李允皓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当初望江楼的第一次碰面,那个时候,李允皓怎么也没有想到沈言会有今天的这番成就。
当时李允皓还觉得沈言跟他差不多,都是贫寒学子中的一员,本来詹士晖想要通过沈言提出的楹联来刁难沈言施,李允皓还想着怎么劝说詹士晖给沈言一些颜面,没曾想,沈言的那副楹联竟然成了绝对,即便到了现在,满金陵的学子依然对不上来,光是沈言的这一份才华就让李允皓觉得钦佩不已。
而后来,沈言的表现更让人惊讶不已,或者说瞠目结舌,沈言竟然放弃了如此优越的文采而选择了军事生涯,一手组建大夏皇家军。说实话,那个时候以自己为代表的贫寒学子,和以詹士晖为代表的官宦学子,包括那些世家或大族学子,都觉得沈言这完全是本末倒置,或者说沈言膨胀到极致,而选择了军事生涯。
谁曾想,沈言的表现再一次让自己等人感到震撼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些敬佩,组建不久的大夏皇家军竟然在陵南多次击败了数倍于大夏皇家军兵力的白莲教,从而让朝廷的某些势力代表觉得白莲教也不过如此,为此还产生了自大的心理,认为自己率领一支雄狮就可以轻易的碾压白莲教,获得大功劳。
可这份自大随着金陵前军在前线的失败而传到金陵后彻底成为了金陵某些圈子的笑话,金陵前军的实力如此,李允皓等人圈子都十分的清楚,而这样一个实力的一支军队就轻易的败给了白莲教,这其中或许还夹杂着其他的原因,然而事实便是如此。
通过沈言的胜利和金陵前军的失败做一对比,李允皓等有识之士便意识到沈言的军事才能到底有多强,否则沈言不可能凭借着才组建的大夏皇家军就能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
而沈言第二次率军进入淮北郡后,尽管李允皓等人觉得沈言终于出了一次昏招,可是,当沈言再一次传来胜利的消息后,李允皓等人似乎完全颠覆了某些固有的认知层面,后来一再传来沈言获胜的消息几乎都让李允皓等人感到了麻木。
但就算沈言如此的厉害,有着非凡的成就和才能,可是要让李允皓放弃科举而选择加入到沈言的麾下效命,李允皓从骨子里还是做不到这一点。
“沈言这一次立下的功劳虽然还谈不上有多么的奇大,可大夏朝这么多年来几乎没有一次像样的军事行动,也没有一次重大的胜利,除了三十多年前,皇上对北胡的那一战除外,所以,沈言击败了声势浩大的白莲教,为皇上和朝廷争得了颜面,皇上一定会重赏沈言,可老师,这是皇上对沈言的认可,并不代表这学生就要加入到沈言的麾下效命。”李允皓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拒绝而让姚孟宪下不了台。
“话说这么说,可你有没有想过,下一次科举是什么时候,万一在科举中出现了什么变故,你难道还想要再等个三年,你能等得起,老夫也可以陪着你等,可你想过没有,你那年迈的父母还能再等吗?”姚孟宪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李允皓确实有着卓越的才能和文采,可惜科举的命运不济,三次科举都失败,否则,以李允皓的学识,再加上自己的关照以及他的那些师兄们的照顾,现在虽然不敢说做到了三品总督,起码可以做一个府的知府。
可惜,李允皓的傲骨太强,想要让李允皓轻易的低头似乎不太可能,就算是文采和实力跟李允皓几乎不相上下的詹士晖,李允皓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被对方差在那里,有时候虽然在表面上让詹士晖觉得李允皓不如对方,那也只不过是面子上的事,如果真正涉及到核心利益,李允皓绝对不会拱手让人。
“父母?”听到姚孟宪提到了年迈的父母,李允皓的眼眸中闪现出一层水雾,自己竟然一直让年迈的父母为自己科举失败买单,这何尝不是一种不孝的表现。
………………………………
第一零一五章 务实
“老师,难道真的要让学生放弃心中的那份科举梦想而加入到沈言的麾下效命吗?”李允皓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不甘,夹杂着一丝浓烈的无奈,这个世界能让李允皓改变主意的人不多,眼前的姚孟宪虽然是李允皓的老师,可在某些方面还是无法改变李允皓的思想和主意,唯独年迈的父母仿佛是李允皓心中隐藏的一份无法消除的痛,只要提到为年迈父母着想,李允皓不得不低下他那极具傲骨的头颅。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管自己选择了哪一条路都应该要具有大无畏的精神,科举固然可以让你扬名立万,然而除却科举外,你依然还有许多的路可以选择,比如老夫向你举荐的这一条路,要知道许多人想要走这一条路,可惜要么没有门路,要么没有这份机缘。”瞧见李允皓的神色,姚孟宪的眼眸中闪现出一丝不忍,可一想到这个更李允皓的前程相比,姚孟宪觉得自己身为李允皓的老师就应该借此机会来点醒他,而不是任由他追着那份固执的梦。
姚孟宪的心中并不是认为李允皓不适合走科举这条路,然而李允皓已经在科举之路上折戟三次了,如果李允皓有着充足的家境,或者说得到了某些人的支持,而不是绝大部分靠着年迈的父母,姚孟宪也不会想要劝说李允皓选择放弃科举,而转投沈言的麾下效命。
不过话说回来,李允皓即便投到沈言的麾下效命也不是一件差事,更不会辱没了李允皓的名声和才学,甚至可以这么说,投靠到沈言麾下效命的李允皓将会如鱼得水,两者是相得益彰,相互扶持,或许还能碰撞出文采的火花来。
“老夫如此的举荐你,不是因为你在科举上无望,而是从实际出发,以你现在的文采想要通过科举应该不是难事,可让老夫也感到十分郁闷和诧异的是,你却无法通过科举,为此,老夫也曾动用一些私人关系私下询问,结果却让老夫有些瞠目结舌。”姚孟宪本来不想告诉李允皓他无法通过科举的真相,而是让你在继续走着科举这条通道上,可望着李允皓那双充满执着的眼眸,想到了他年迈的父母,姚孟宪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老师,莫非这其中含有什么猫腻不成?”听到姚孟宪的话语,李允皓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讶然,以自己对姚孟宪的了解,姚孟宪应该不会对自己藏着掖着,可眼下姚孟宪的态度很明显,姚孟宪的内心中有些纠结,不知道该不该跟自己直言。
“这其中是否有其他的内幕,老夫不得而知,不过老夫却知道你当初来到金陵时曾得罪了一个你不应该得罪,或者说你得罪不起的人,而这个人知道你想要通过科举中第,所以这个人跟某些人打了招呼,让你永远不通过科举,或者说直接断了你的科举之路,这也正是为何以你的文采而无法中第的一个重要原因。”姚孟宪心中虽然有些犹豫,但想来一下,事情到了现在,或许是应该告诉李允皓了,同时,通过这件事也可以让李允皓心中更加的清楚,能做选择的除了科举这一条路外,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更得罪不起的人?”听到姚孟宪的话语,李允皓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沉思和回忆,想要弄明白自己当初刚来到金陵时到底得罪了谁。
“好好回忆一下,毕竟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快十年了,这十年来虽然你一直都很勤奋,可再好的文采也耐不住有人按着。”姚孟宪的嘴角浮现出一抹无奈的笑容,这个事实虽然有些让人无法接受,然而这个情况仿佛已然成为了一种潜在的规则,有人好办事,一旦遭到某个大人物的压制或者说没有进入这个大人物的法眼,想要获得更大更高的位置,几乎不太可能,即便这个人的才能通天,事实便是,这个人的才能越大,受到的打压就会越强。
有的人承受不住这个打压便选择了变节,不,不能用变节这个词来形容,而是说这个人迫于现实的无奈,最终选择了放弃或者说妥协。而有的人依然奉行着心中的那一套做法,结果可能是物是人非,也可能会是家破人亡。
姚孟宪虽然是金陵书院的院长,一个学究派的代表人物,更是士林中清流的代表人物,可这并不意味着姚孟宪的思想就是那么的固执,不懂得变通,不懂得务实。
或者说,姚孟宪年轻的时候确实不懂得怎么务实,而是觉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姚孟宪逐渐意识到了一个人的学问再大,如果不懂得务实,如果只是一个学究派的人,或许对世人的影响不是特别的大,毕竟他要么写点带着他浓烈色彩的书籍啥的,这个虽然会有影响,但影响相对有限,要么就教书育人,这个影响相对会比较大一些,可这个也会受到一定的地域的限制,甚至会受到当地一些大族中的学子的辩论和攻讦。
真正影响深远或者说破坏力大的是这个人做了官,而且还是为政一方的官员,这样的官员管一县就会拖垮一县的发展,治理一府就会让这一府的水平滞后,不是说他的才能不够,而是他一切抛弃了务实这个最重要的基石。
姚孟宪如果不务实,或许他根本就不可能跟沈言走到一起来,更不可能跟沈言成为利益的共同体,也不可能将金陵书院经营的这么出色。
李允皓现在还不明白姚孟宪这么务实的原因以及务实带来的影响,他的骨子里还有一些脱离务实轨迹的思想,不过,这个思想还无法对李允皓形成重要的影响,否则,李允皓即便是姚孟宪的学生,也不可能跟姚孟宪谈论投靠沈言麾下效命的事情。
………………………………
第一零一六章 真相
“老师,学识似乎一时之间还真的想不起来当初到底得罪谁?学生现在是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还望老师明示。”李允皓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无奈的神色,自己真的这么背吗,自己的科举之路竟然受到某个大人物的打压,这个结果实在让李允皓有些无法接受。
“你现在想不起来,说明你从来就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而对方却牢牢的记在心中,这一番对比,不得不说那个人的心胸是多么的狭窄。”听到李允皓的话语,姚孟宪的嘴角泛起一股莫名的嘲讽,这样的一个人竟然是夺嫡的热门人选,幸好皇上到现在还没有立储,或者说立他为储君,否则大夏还真的不知道会变成怎样的一个发展结果。
同样,不幸的也正是皇上到现在还没有立储,如果一早立储了,只要不是他,或许他心中依然有着那个想法,可一定会有所收敛,否则的,即便皇上不怪罪,储君也有一颗宽宏的心,可储君阵营中必定有人会充当急先锋跳出来咬住他不放,虽然不能一下子将他彻底的打下来,可起码也会让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荣耀不可能跟随人的一生,综观整个历史走向,基本上都是盛极而衰。
既然有这些因素的存在,自己就不得不为叶家所有人想好出路,正所谓人无伤虎心、虎有伤人意。
自己虽没什么大的野心或者说雄心壮志,可不管怎么样,自己也不会甘心情愿的交出自己辛苦带出来的兵,成为别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即便他们是工具,也是我叶知秋的工具。
任何战略部署都有漏洞,也会有泄密的时刻,而叶知秋早已部署暗夜分队负责此方面的工作,若叶知秋获知铁真的战略部署,又岂会轻易给铁真机会,届时使用引蛇出洞计谋也好、离间计也罢,实在不行亦可采取毙敌锋芒、选择各个突破等战术。
诚然,叶知秋能取得眼前的功勋,与他的经历有关,可何尝不与他时刻关注战局、思考着战局的最新变化而拟定相应的战术有关?而这正是帝国其它将领所欠缺的,两相对比方显示出叶知秋迅速崛起的光环。
试想:一名统帅若能时刻关注战局的变化、时刻思考自己制定的战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又怎么能不获得成功。先不说成功离不开麾下将士的英勇奋战,光是能当众说出自己的不足就需要莫大的勇气,要知道这与当众打自己耳光没多大区别。事
实上,帝国很多将领于战争中已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可就是没有勇气当面弥补而造成整个战局的失利。
一个人能在顺境中做到不动声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逆境中仍然能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如此之人肯定能做出一番成就。
“原来大自然的美妙真的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心境。”许成宗跟在叶帅身后在酒兰城附近转悠了半天,心情彻底放松了下来,原本压抑的心情也变得如春天般春光明媚、灿烂。
心情变得好转,许成宗已然明白这是叶帅对自己的一番良苦用心,说实话,没有叶帅这番良苦用心、带自己出外散心、浏览大自然的美妙,自己的心境又如何能得到舒缓,或许自己会有所调整,可并非眼前,或许还会在自己的心中留下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心结。
最关键的一点则是:自己这半天跟随叶帅身后,潜移默化中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