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档一九七八-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默没有先知先觉,几个人都是外行人……结果商议了半天,也没有商议出头绪。

    黄孙他们已经抽不出空,宜乐分厂等于已经开业了,这是分厂,宜乐也没有搞什么庆祝仪式。宜丽实际也等于是半开业了,过几天则要举行开业典礼。两个公司的高层都忙得头昏眼花,李默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给郝立克,让胡用仪先行回国,一边放在宜丽磨砺,一边领手着研发。还有,贷款如今变得很容易,但账目得做清楚,先行得将公司注册起来,用新公司的名义去贷款。

    放下电话,李默说:“这样下去,我慢慢地连书都读不好了,还有几本小说呢……”

    几个人会心地一笑。

    在他们心里,李默写不写小说,实际不重要。

    小说是必须要写的……李默又打电话给比尔盖茨,得感谢人家,没有自己,比尔盖茨知道什么华理大。

    “李,正好,我也要打电话给你。”

    “微软有好消息了?”

    “不是微软的,你说的互联网……”

    “嗯,有什么不妥吗?”

    比尔盖茨将情况说了说,李默说了互联网,李默忠于原词,用了“inteet”这个单词,美国人听了,有人不懂,误认为英特尔的网络。好吧,许多人问英特尔公司,英特尔高层糊涂了,我们做的是处理器,什么网不网?

    聪明人还是有的,有人意会出来,也就是连接计算机的网络,这个美国早就有了,既然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特别是阿帕网,它的研究人员早在十几年前就使用了“inteetwork”,意思是“联系两者之间网络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inteet”,再简称则就是李默所说的“it”。于是这些投资商们挥舞着钞票,纷纷求爷爷拜奶奶地想挤进去。

    李默很早就对比尔盖茨解释了“it”,也说了,这几年技术仍不成熟,成熟时,它就自然出现了。

    看到这些投资商在到处找“互联网”,比尔盖茨坐不住,将乔布斯请出了山,两人也看了阿帕网,但各种失望,各种不行。他们是内行人,懂的,是将计算机连起来了,可李默用了革命一词,显然阿帕网远远做不到的。

    “盖茨,难道微软你还不满足吗?”

    “李,人总想要得更多……”

    也不假,可这个,你真的不能要。李默说:“盖茨,若是你想赚钱,就不要寻找它。若是花钱买一个好名声,而不是谋利,成为互联网的鼻祖,你到魔都来一趟,我们商议商议。”

    “为什么赚不到钱?它是工业革命!”
………………………………

第274章 鼻祖(下)

    也不能说比尔盖茨钻到钱眼里,在他想法里,我公益是公益,做生意是做生意,两码事,这种想法,都有些影响到了李默。

    李默有些急了,哪些投资商们瞎砸钱无所谓,关键比尔盖茨真的不能碰它,况且还有一个乔布斯呢,若想着盈利,互联网完蛋了。

    但他叹了一口气。

    让他主持研发互联网,什么也研发不出来。不过他还有一些记忆,只要将这些记忆说出来,等于有了方向,若是资金足够,若是能请到一个技大牛主持,又请到足够的技术人员,实际成熟的互联网还是能研发出来的。

    可问题,它或多或少离不开阿帕网等相关联的技术,但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的是……在这几年内,国内根本就没有半点让互联网生存的空间。自己又不能阻止人家不研发,算了,索性自己投入一点钱,与比尔盖茨一道做鼻祖吧。

    他说道:“盖茨,这样,我明天飞美国,你再多订几张去瑞士的机票,也带上乔布斯,我们去欧洲原子核研究会粒子试验室去见一个人。”

    “谁?”

    “蒂姆・伯纳斯・李。”

    “李?”

    “不是一个李,我是li,他的是lee,管他姓什么,我们见的是人,不是他的姓。”

    比尔盖茨也不问,他隐隐知道李默喜欢让郝立克搜集各种信息,不是为了做间谍的,而是为了做生意发财的,所以知道一些比较冷门的公司与人,比如思科。不过这次他真猜对了,刘向忠去了瑞士,李默让他顺便打听这个人以及这个人的事迹。

    李默挂了电话,孙红旗问:“欧洲互联网?”

    “不是欧洲互联网,是这个人手上掌握着一些技术,能使互联网迅速问世。今天就到这里吧,丁助理,徐助理,你们先回去。”

    两个助理先离开办公室,李默忽然沉下脸,说:“孙红旗,我为什么说中国是我的母亲,美国是我的妻子?”

    “想做美国人的生意。”

    “知道就好,我爱国,大大方方地我也说了出来,但在横向比较时,千万不能将美国放在中国下面。我也可以大大方方地说出来,我替国家挣外汇,因为国家穷,此外有种种创汇补贴,但不能说一定要坚持中国品牌。”

    “他们是香江人。”彭九甜说。

    “是香江人,刘叔挑选出来的,也应当比较爱国,可香江哪地方,我有时候真的搞不清楚,什么样的人都有。不管是不是香江人,即便是中国人,也不能刻意说出中国很重要,比美国重要得多的话。而且你说的也不理智,我就说新公司母公司置在美国,虽然交了一些税,可有种种便利之处,包括技术,人才,可实际只要生产基地在中国,它就会对国家有着巨大的帮助,比如宜乐拉动了少下游厂家,宜集团每一个企业的诞生,都意味着一步步地带动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使得无数老百姓生活得到改善。另外,只要是宜集团的技术,无论母公司在哪儿,它都是中国人的技术。你说,母公司在哪有区别吗?但切记,这些只能放在心里,你们内心的最深处。”

    这与华为不同的,它赚的多是国内老百姓的钱,可以公开大喊着,我是民族品牌。

    李默能喊吗?

    前面一喊,后面克林顿上台后,立马能将他所有企业撵滚蛋。

    李默飞到洛杉矶,又与乔布斯、比尔盖茨飞向瑞士。

    刚上飞机,两人就忍不住问了。

    简单的一个道理,一项技术想研发出来,就必须得有资金,即便有某个机构或大学资助,想要推广它,也需要资金。

    特别是互联网,可能两人仍有些弄不清楚,但最少需要相关的服务器吧,技术也要不断地研发吧,不盈利,这个互联网如何能生存下去?

    李默大约地说了一下何谓互联网,其实以前,李默在微软总部也说过,不过那时候微软还很弱小呢,自己的摊子都没有弄好,还想什么互联网。

    “你说,这样的平台,还用得着担心资金来源?还有,各个国家允不允许它控制在私人手里?”

    李默这样说,说不通,也说得不合理。

    真正的互联网肯定不是阿帕网这些乱七八糟连起来的“网”,也非是思科的技术。当然,这些都是后来互联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现在缺少的就是打开互联网大门的钥匙。

    最早的钥匙是半把钥匙,是91年明尼苏达大学的paullindner和markmccahill发明的gopher,又叫网际gopher协议。

    技术不是太成熟,只支持文档,不支持图像。

    如比尔盖茨所说的,技术推出来了,我得收费,不然哪来的资金?收费了,也息菜了。

    但李默特能理解,这是八十年代,还没有迎来讲故事,疯狂烧钱的互联网时代,按照传统的思维,无论是比尔盖茨,或是gopher公司都没有想错,也没有做错。

    然而互联网时代到来,这种想法必然会被淘汰。

    接着到了另一个网,万维网,若是不熟悉,看看电脑上的链接,或是http就知道了。发明者蒂姆在欧洲原子核研究会接受了一项任务,为了使欧洲各国的核物理学家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沟通传递信息进行合作研究,研究会委托他开发一个软件,以便使分布在各国各地物理实验室、研究所的最新信息、数据、图像资料可供大家共享

    这个区域网研究成功后,他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建立一个全球范围的信息网?以彻底打破信息存取的壁垒。蒂姆在极其艰苦的研发条件下,到了91年8月6日,终于使万维网正式亮相,93年4月30日,万维网技术完全成熟,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万维网对任何人免费开放,并不收取任何费用。正好两个月之后gopher宣布不再免费,造成大量用户从gopher转向万维网。然后成了互联网的标准。当然,依据着这个开放的免费平台,各个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李默所说的大互联网时代到来了。

    至于经费,这个开放性的平台,还愁经费?想得太多了。

    李默叹息的不是万维网,实际万维网的出现,对中国的帮助作用不比对美国的帮助作用小,让他叹息的是那十几台根服务器。

    听到刘向忠打听来的相关消息后,李默也没有干涉,让它自然出现就好了。

    没有想到比尔盖茨与乔布斯两人同时对这个互联网产生了兴趣,要命的是这两人都是技术大拿,乔布斯软硬件都擅长,不要以为有多难,在这两人联手下,实际真的没有那么难。

    各方面的技术也到了差不多成熟的时候,李默很是担心两人成立一个什么公司,开始正式进军互联网。更要命的是因为自己是纽带,这两人关系远比前世还要亲密,两人疯狂起来,只要联手,又不缺少资金与技术人员,几年后,九成把握提前将互相网捣鼓出来,并且又注册了相关的专利,将蒂姆的研发道路堵死。

    没有一个开放的免费平台……几年后的互联网会繁荣,但也就那么一回事,反正李默是休想从互联网股市捞上一大笔钱。

    李默这才匆匆忙忙地赶到美国,阻止比尔盖茨与乔布斯继续找下去,以及用它来谋利的想法。

    李默也知道自己这种说法讲不通,他又继续解释免费的开放平台意义。

    “盖茨,没有这种免费的开放平台,大时代则不会到来,微软则不能辉煌。”

    “也是啊……”

    一旦李默所说的大时代到来,无疑,pc机会更加畅销,pc机畅销了,微软的操作软件则能卖得更多。

    “难怪当初你看中了我们的公司,李,那时你才多点大。”

    “不管我有多大,盖茨,乔布斯,你们想一想,它的出现,对我们生活将会产生多大的改变,但是从我们手中变出来的,到时候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荣誉?微软赚钱,我的基金也在赚钱,不过若是我们将这个平台变出来,无论赚多少钱,心中也有了底细,因为我们对人类有了贡献。”

    这样一诠释,则能讲得通了。

    即便乔布斯听了也感到热血沸腾。

    “为什么找这个蒂姆・李?”

    “唐风基金的刘你是知道的,他去东欧招聘了一些模特,曾打听到他的一些消息,他正在研发一个大型的区域网,实际上在这个大型区域网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就是全球平台。”

    人家有了大量的技术积累,不要与蒂姆争了。说不定等到微软与乔布斯还没有将技术研发出来,人家早就研发出来了。名没有争到,钱还糟蹋了。

    可能会领先一步,万一领先不了呢?

    “这么说,是要见一见。”

    李默这才定下一颗心,不怕时间因为他而提前,十二年多后那场股灾爆发,提前一年半年又有何妨?反正他记不起来具体日期。

    虽然花点钱,这个钱花得不太多,若不是害怕比尔盖茨与乔布斯会在家瞎捣鼓,李默仅仅支持雪国列车电影票房的分红,便基本能满足蒂姆的研发资金的需要。

    技术成熟,还需要李默再支持研发资金吗?

    想再投资金下去,也会有人不乐意,干吗,这个平台,你还想占为己有?

    花的钱不多,但成了互联网的鼻祖之一,对于李默,意义才是无可想象。

    来到日内瓦,比较好找,几个人迅速找到了欧洲原子核研究会,又找到了粒子试验室。

    眼下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比尔盖茨、乔布斯,甚至李默都比他们的名气大得多。

    不过粒子试验室的人得用到很多计算机,对三人皆很熟悉,乔布斯是苹果的创始人之一,严格上来说,也算是pc机的鼻祖之一,比尔盖茨是微软的操作系统,李默更不用说了,而且也是微软的股东之一。

    接待的人立即将他们带到会客厅,又去通知蒂姆。

    蒂姆听后兴冲冲地跑出来,向李默冲来:“李,我正准备去见你,没有想到你居然亲自来,太好了,太好了。”

    说着,就给李默来了一个热情洋益的亲密拥抱。

    比尔盖茨与乔布斯对视一眼,有点苦笑,李默说互相网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大约是人家与李默有了共鸣点,所以一看到李默来了,才有了这种激动的样子……
………………………………

第275章 姐(上)

    蒂姆又与比尔盖茨、乔布斯握手。

    仅是礼节了,毕竟比尔盖茨这时还不是世界首富,乔布斯更悲催,跑到了皮克斯制作动画片。

    “李,乔布斯,盖茨,我们出去说话。”

    “好,”李默三人点头,这里是保密的研究单位,不适宜三人久呆。

    几人走了出来,蒂姆说:“我们去酒吧……李,你还没有成年吧。”

    乔布斯与比尔盖斯大笑,他更是拼命地揉李默的头发,直到李默的头发成了一堆乱稻草般,才放下手。

    传言说这三人关系很好,看来确实不假,蒂姆心想。

    也明白了,于是他将三人带到一家酒店。

    开好房间,蒂姆说:“李,你的法律顾问曾说过那段it的话让我着迷,它真的能形成新的工业革命吗?”

    互联网算不算工业革命呢?有人说不是,有人说是,不过若是加上未来可能接踵而来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包括无人操作、智能工厂、真正的智慧城市)、虚拟现实,那不管是谁,都要承认这是一场由互联网大潮引发的工业革命。

    “是的,而且各项技术渐渐接近成熟,所差的就是一把钥匙。”

    “钥匙?”

    “我称它为平台,或者这样说吧,比如各家公司,因为没有证券交易市场,只好各自为战,一是各种的不规范,二是不能很好的募得资金。如今与it相关的产业就是这种状况,一旦有了一个平台,整个it产业,都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你说的inteet?”

    “就是它,但不是因特尔的网,拆开是指多者联系的网络。”

    “我明白你们为什么找我了,听到你的法律顾问那段话后,我也有一些想法,就是模模糊糊地看不清前面的方向。”

    这就是科研者的烦恼之处。

    就像李默穿过来之前,走在前端的科技公司都在寻找下一个突破口,比如无人驾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更远的,则在打着太空的主意,太空远航、太空捕捉小行星采矿,还有生物科技术,比如说长寿,改造移民火星,当然,那个还有点遥远,人类自己连癌症与爱滋都没有战胜,沙漠化也没有解决好呢。

    以及各方利益的冲突。

    比如对电商的攻击,许多人说它对制造业形成严重的伤害,no……其实对制造业伤害并没有那么大,它伤害最大的是房地产商,特别是对商品房的伤害,次之就是银行业。不然在商品房的拉动下,房地产商还能有好几年好日子过。

    一旦无人驾驶技术成熟,甚至无人工厂技术成熟,那产生的利益冲突将会更大。

    一是看不到具体的前景,但每一项研究都要花费不菲的资金,甚至有的人走到门边上,眼看轻轻一推,门就推开了,但因为种种的困难,他又退了回去。

    二更看不清楚会有什么利害关系。

    比尔盖茨与乔布斯能理解,特别是乔布斯,他是受其伤害最深的一个。

    李默开始与蒂姆正式交流沟通,他考的就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虽然上学的时间很少,但平时并没有放下课本知识,临来时还做了一些准备,现在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外行汉。

    随着交流的深入,蒂姆所说的,李默不能完全听得懂,可能听得懂一部分,至少能让他继续“装神弄鬼”。

    蒂姆至今那个区域网还没有研究成功,不过已经产生了许多技术积累,许多方面就差那么临门一脚,李默说得似是非是的,但听到他耳朵里则不一样了,李默说的许多,都让他感到振聋发聩。

    他站了起来,立即打电话给服务台,让服务生送上来纸与笔,李默说的一些,对于他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比尔盖茨与乔布斯对视一眼,即便李默上了大学,仍不是技术专家……他们也能理解,李默涉及的东西太多,太过博杂,想专也没有办法专,不过这种前瞻性委实厉害。

    两人也是内行人,随着李默与蒂姆的沟通,他们也渐渐加入进来讨论。

    一个有先知先觉,另外三个都是最顶尖的技术狂人,随着交流,都获益非浅。

    “难怪要找合作伙伴……”蒂姆感慨道。

    李默心中好笑,这样的合作伙伴,可不大容易找。

    天就黑了,三人吃了晚饭,继续。

    讨论了好一会,蒂姆才放下记录的笔,说:“李,乔布斯,盖茨,你们不仅是前来交流技术的吧?”

    三人对视一眼,乔布斯说:“是这样的,自从李说了it与互联网之后,我与比尔盖茨都产生了兴趣,便在美国寻找相关的网,皆不如意,盖茨便打电话给李。恰好李的经济人曾在瑞士设了一家经济人公司,从东欧招聘模特,在瑞士正好听到一些有关你的消息。李便约我们一道前来瑞士,商议如何完善这把钥匙,以及如何使用它。”

    “哦,李,你认为如何使用它?”

    “蒂姆,我认为首先的条件,将它当成一个开放性的免费平台。”

    “运行资金从哪里来?”蒂姆显然想都没有想过,按照眼下的思维,无疑不收费,即便研发成功了,也无法推广与运行。

    “蒂姆,我们刚才说到各种网站,你认为这些网站放在这个平台上,还有那么多的机构在这个平台上交流,嗯,会缺少经费吗?只有免费的开放性平台,才能迅速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到来。我们所做的,不是为了利,而是为了名,说不定我们四人以后能铭记于史册。”

    比尔盖茨与乔布斯则关注于蒂姆的表情,毕竟这时候说免费的开放性平台,换成一般人,都不会接受。

    主要也是李默藏了拙,他只是大约地描述了一下未来互联网的前景,如果讲得细,则都能接受了,然而李默敢说么?弄不好,又让比尔盖茨与乔布斯产生新的兴趣,他又不得不苦逼的露面出来扑火。

    蒂姆都没有想到盈利,即便在另一个时空的93年,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后来互联网会这么繁荣,研发的资金又不是他出的,加上各种矛盾,于是索性将它当成免费的开放性平台吧。这个无意插柳之举,造就了互联网盛世的到来。

    这时也一样,虽然李默说了许多……至于比尔盖茨与乔布斯的插话,可能有提示作用,但在他心里,作用并不大;也让他醍醐灌顶,不过只是开阔了他的思路,想要实现,还要走很漫长的道路。

    他不假思索地说:“那是以后,眼下必须要相关的研发资金。”

    “这就是我要说的……”李默说出来意。

    发明出来,必须有四人的署名权,不是你一个人发明的了,不过有了三人帮助,能得到更多技术与资金的支持,这一世,蒂姆研发时不会像前世那么苦逼。

    发明后的成果,必须四人共享,实际对于乔布斯与比尔盖茨可能没有什么帮助作用,但对于李默,可能会产生一些帮助作用。

    三人会派一些技术人员过来支持,此外,从88年起,实际上就是一个月后,三人每年打一百万美元资金过来,供蒂姆当成研发资金,一直提供到92年,应当那时技术早就研发成熟了。

    “要不了这么多。”蒂姆很老实地说。

    前世他研发出万维网,费用不足一百万美元,即便有三人支持,奢侈地用钱,几百万也足够了。李默却郑重地说:“我们支持了资金,其他人或机构不会再支持你资金了,我们也不希望有其他资金的注入。”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点头,他们已经被李默说服,图的就是名,其他资金进入,算作怎么一回事?

    “即便研究成熟,还需要购买大量硬件,才能维持它的动行,只有等它运行一段时间后,许多客户与机构离不开它时,那时才不需要我们三人再注入经费,因此我们必须做更多的预算。”

    “也是……”蒂姆没有拒绝,反正这三人似乎都是不差钱的主,人家也说清楚了,图的就是名,那还在乎钱吗?不过想了一想:“一千五百万,你们真舍得。”

    “蒂姆,勿要介意,李看好的东西,一向很舍得,他当初看好我们微软,生生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