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档一九七八-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还要有带头销售的人。

    到时候李默肯定亲自上阵了,但他也只是带着大家跑两趟,熟悉了,还得必须交给各人处理。这几个人十分重要,因此一个月得拿出一些钱来补贴。先小人后君子,丑话得讲在前面,否则到时候不是互助组,而是撕逼组。

    “你说怎么办吧?”银保笑着问,但它确实也是一个问题。

    “补贴就按一个月五块钱补贴吧,反正它时间不是太长,前后几个月,吃亏占便宜的不会太计较。组长由实布老姨来当,会计由李强老姨来当,至于销售的人……六斤大哥,还是你来负责吧。”

    李实布块头大,做事比较公正,当组长是没关系的。李强本来就是生产队长,识字,会算账,当会计也是没关系的。不过轮到了六斤,他沉默着不说话。

    李默懂的:“六斤大哥,不是天天有的卖,即便去了石头城,黄蟮也可以照样卖,至少不会比省城价格低,这部分收入还是算你的。”

    那还说什么呢。

    也无奈了,实际六斤也不合格,但没有合适的人选,只好在矮子里选将军。

    李强上报到公社,果然引起公社重视,居然派出张干事亲自陪他们去石头城考察。

    但张干事在汽车站前,看着这几户领头的人……

    他就站在哪里彻底蒙逼了。
………………………………

第三十五章 一顶一百

    “你们这是儿戏!”张干事最后愤怒道。

    “张干事,这是我们村的小神童,我们村钓黑鱼甲鱼黄蟮,就是他从书上看来的,而且学习成绩特别好,上四年级了,门门课几乎考了一百分。这个大棚蔬菜就是他发起来的,”李强说道。

    “读书聪明,与种蔬菜有什么关系,他这么一点大,就算从娘胎里读书,又能读多少书?”

    李默也头痛,咱们只想挣一个小钱,怎么弄来了一个大神仙。

    也不完全是坏事,这说明公社比他想的还要重视。

    他无奈地解释:“张干事,读书是为了什么?应用它们的知识。会读不行,读多少不行,还得会想会用,为什么大棚蔬菜产量高?”

    张干事哪里知道?

    “知道光合作用吗?植被能将二氧化碳与硫化氢、水转化为自己生长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大棚有塑料薄膜笼罩着,等于与外界产生了局部隔绝,二氧化碳浓度高,利于植物光合作用,植物又通过光合作用,转为自己生长所需要的种种营养,因此大棚蔬菜产量比较高。书上没有写塑料薄膜做大棚,但写了光合作用。会想,就想到了。”

    这个……

    张干事确实又蒙住了。

    其实大棚蔬菜高产,还有一个原因,生长期延长,整个收获期能长达三四个月,但这一条李默没有说。

    “我也没有那么聪明,古时候就有了反季蔬菜,大约汉朝就有了,唐太宗征高句丽,回来得晚,那时候没有棉衣,于是冻死了不少士兵,这让唐太宗感到很难过。正好易州司马陈元璹为了拍他的马屁,让百姓于地室蓄炎种植温室蔬菜进献,唐太宗一怒之下,将他罢了官。”

    实际还有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唐太宗崇尚节俭,即便不是为了拍马屁,他也不喜这种反季蔬菜。

    另一个例子就是宋仁宗,他下诏将巴蜀的桑树砍掉,以使大家少穿丝绸,恢复节俭的作风,而且他自己确实做到了。不过这种做法是违反市场规律的。

    李默也不会多说,说多了,弄不好会被过度解读,反而成了坏事。

    “有这回事?”

    “不相信,你去看《资治通鉴》。”

    “你能看懂《资治通鉴》?”

    “我还能写英语呢,不相信,我将这张证明翻译成英语,你到石头城拿给会英语的人看看,看我翻译得对不对?”

    李默掏出笔,书写起来。

    不管对不对,看着李默书写着流利的英语,张干事再次蒙逼,结果弄得他稀里糊涂地上了长途汽车。

    蒙逼的还在后面。

    曹镇没有直接到石头城的长途汽车,必须在a县转一下。

    来到石头城,即便张干事也有些拘束,但李默却如鱼得水。

    李默先买了一包烟,说:“六斤大哥,知道为什么水产公司为难你吗?”

    六斤摇了摇头。

    “出门办事,得带一包香烟,但香烟也不是乱买的。特别便宜的不能买,那散了还不如不散。特别贵的也不能买,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想法,两三毛钱三四毛钱一包烟就刚刚好。这是普通人的,一人散一支,若是领导,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能散一支,而是给一包。那么就好办事了。”

    “小默子,不要乱说,”李广平急了,人家干部还站在边上呢。

    李强几个人一起低下头闷笑。

    李默开始表演。

    现在收购蔬菜的单位有很多,多是蔬菜公司的各个经营部,还不是一个经营部,以及各个经营部置立的副食品公司,并且不在一起。石头城就更头痛了,有省里的,有市里的,即便是本地人都未必能搞得清楚。

    李默先行打听蔬菜局在哪里,打算从上往下梳理。乘着公交车,来到蔬菜局门口,李默让其他人在外面等着,包括张干事在内,凭什么人家让你进去?

    李默自己儿溜了进去,门卫也不在意,还以为是单位同事的那家孩子。李默在里面转了转,转到一个大办公室,看到里面有十几个人在开会。这时候会特别多,当领导的一半时间都在开会。

    他闯了进去,先是鞠躬,说:“各位叔叔阿姨好。”

    十几个领导一起莫名其妙,这是那家的孩子?

    李默又是作揖,又是卖萌:“各位叔叔阿姨千万不要赶我走啊,你们为石头城绣了一幅天下最美丽的锦布,我听说后,替各位送一朵鲜花来了。”

    十几个人一起笑了,不就是锦上添花嘛。但经过李默这一拆,一曲解,怎么听怎么舒服。

    李默也无奈,不然真的派人将自己拎出大门外,这一行就无法完成任务。

    其中一个中年人级别不低,是副局长。

    怎么说呢,虽然现在的干部真正关心百姓的不多,大多数只顾着做表面工作,但十分恶劣的人同样也不多。

    李默说得也有趣,至于开会,整天的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吗,那个副局长便说:“小朋友,你说说你会给我们送什么花。”

    好了,能给自己说的机会就行了。

    李默将详细情况大约说了一下,时不时地卖弄一下自己的博学。

    “小朋友,你懂得真多啊。”一个女同志爱心泛滥了。

    “美丽的阿姨,那是当然了,我可聪明啦,现在读四年级,在班上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女同志,谁不喜欢听人夸她美丽,一个美丽的阿姨让她笑得合不拢嘴。若不美丽怎么办,有气质的阿姨,没气质有学问有本事吧,想夸人岂不是太简单。局里的其他几个人看着她在发花痴、自恋,一个个哭笑不得,不过在座的几个真正的领导沉思了。

    若真的能成功,开春时市场上就能出现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这样的时鲜蔬菜,想一想百姓会多开心多惊奇,这也是政绩。

    不要问岭南的蔬菜,要知道这些蔬菜只有几分钱一斤,在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从岭南将蔬菜运过来,成本也不止五毛钱,而且说不定有一半会腐烂,最少不新鲜了,一般蔬菜还是就着附近各县城取材。当然,几年后默认了市场经济,价格也涨了上来,那时各方能人异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岭南菜也过来了。

    “你们公社领导与互助组的村民呢?”

    “他们没出息,怯场,老的不行小的来了。”

    十几个人又大笑起来。

    副局长笑完后,说:“你将他们叫上来吧。”

    成了。

    李默将张干事与父亲他们叫上来,这也是必须的,不能听一个小孩子忽悠啊。但最后还是得听李默的,因为张干事与李强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李默仔细解释了原理。

    “你怎么懂得这么多啊?”那个女同志问。

    “美丽的阿姨,我记性可能有点好吧,但天赋好不努力学习不行的,我也很努力学习哦。”

    李强他们立即做了证明。

    在李默主导下,又时不时卖一个萌,事情顺利办成,再拿着局里的证明到各单位,李默继续卖嘴甜,卖萌,卖天真,卖天赋,卖成绩……

    几乎所有领导都被惊动过来看稀奇,有的女同志索性在自己单位里拿来大把大把的糖果、蜜饯等零食,塞给李默吃。

    当然,也顺利地拿到了好几家单位的证明。

    有了这些证明,即便跨省也没有多大关系。不要小看了这些证明,有了它们,在未来几年内会减少许多麻烦。当然,上面公开认可了市场经济的合法性后,则不需要这些证明了。

    并且有的领导直接说要李默下回过来将成绩单带给他们看。价格未谈,但不用说,到时候好商量了。

    张干事看着李默的表演,先是震惊,最后是麻木。

    真的不能看人家小啊,一人能顶十个人,不对,是顶一百个人。一百个人过来,也未必能这么顺利地将问题解决。
………………………………

第三十六章 礼物

    就到了下午。

    来不及回去,不是天色来不及,而是没有回去的班车。

    大家只好找了一个小旅馆住下,找好后,几个人还要继续跑。

    书不贵,得先买回来。

    其他的材料,也要打听一下。

    跑到天快黑了,大家才返回旅馆,

    张干事对李广平说:“你家儿子是一条小龙啊。”

    “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一个早熟的孩子。”

    张干事态度好,李默也高兴。

    不管怎么说,在政策不是太明朗的情况下,有公社支持与无公社支持终是两样的。

    李默又拿出一大袋糖果,现在蔬菜与副食品多不分家,几个单位能拿出来的,都是不错的糖果,大多数是在曹镇买不到的。几户人家都有孩子,包括张干事,李默一人分了一点,对了,张干事家的儿子,还是李默前世中学的同学。

    不但张干事,公社还有一个干事的女儿也是李默的同学,因为老婆是回族人,所以她不吃猪肉,还让前世的李默不解了许久。申秘书的孩子同样是李默的同学,关系还不错,他办公室里开了一张床,有几晚上与他同学在他办公室自学,学完了就睡在申秘书的床上。

    说恶也不恶。包括他们家的孩子在读书时,照样被大同学揍,也未见那个人到学校评理。但说作为也没有多大作为,可能没有发现那一个人带了头吧。后人有不少人发了财,但是在外地发财的,他们鞭长莫及了。

    余下的则是李默自己的,但李默也没有吃,说带回家给奶奶小妹吃。大家更开心,连说李默人心鬼大,聪明懂事。

    也必须得这样做,万事开头难,一切可能会让大家不齐心的阴影,皆必须扼杀在萌芽里。

    第二天一行人返回曹镇。

    李默说他们需要一个具体的实例,其实就是政绩。

    几户乡亲需要钱,他们需要政绩,这才一拍即合。

    但困难太多了,不过大方向已经摆平,张干事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李默在学校门口下了车,李母替他请了半天假,不过书包送到了学校。

    张干事则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他得回到公社汇报,然后就说了李默妖异的表演。

    十几个公社领导也听傻了眼。

    有一个人想了起来:“曹书记,我是想起来了,据传镇边上有一个小神童,读书成绩好,能背许多诗,他父亲钓甲鱼,为了替他父亲卖掉甲鱼,他便说吃甲鱼会使孩子聪明,可怜我老婆也相信了,买了好几只甲鱼给我儿子吃,也未看到我儿子有多聪明。大约就是这个小家伙。”

    几个领导听后,一起捧着茶杯笑了起来。

    “就是他,而且这个钓甲鱼的方法,就是他从书上想出来的,又教给了他父亲。”张干事道:“你们不知道啊,石头城那些个大领导,都给他骗得滴溜溜地转。有的女同志爱心泛滥,就差一点想从他爸手中将他抢回家。”

    主要是信息闭塞,大家更不知道卖萌一词。

    “走,我们去他家看看,”曹书记大手一挥说道。

    也不能说扰民吧,这也不是一件小事,领导总要表示适当关心的。

    一大群人全部跑到李家看热闹,弄得李默不胜其烦,但有一门好处,看到李默表现妖异后,贷款迅速就拨了下来,九户人家,信用社共放贷五千块钱。

    五千块钱,即便对于公社,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资金问题解决了,如果有门路能借到钱,或者手中有一些余钱,也可以扩大规模。不过暂时还没有人敢这么做,说实话,未看到成果之前,大伙心里面还是有些发毛。

    化肥也解决了。

    这年头化肥是凭借化肥票限量供应的,即便有钱有门路,也未必能买到多少化肥。

    想要蔬菜长势好,得需要大量的化肥,没有李默这一次惊动公社干部,还不知几户人家得费多少口舌,跑多少冤枉路。要么托人买黑市化肥,那得花多少冤枉钱?

    九户人家又聚在一起商议。

    有了资料,也有了相关材料的价格,能大约地计算出一亩成本会花费多少。

    李广平家的最多,准备将换来的那块一亩四分地全部用来做大棚蔬菜,这也是李默鼓动的结果,李广平脑子一热便答应下来。

    是李默提议的,李家也确实要先行带起这个头。他家都没有信心了,让其他八家如何有信心。

    其次是六斤,得到卖黄蟮的好处,不但六斤相信李默,连他爸也相信李默,计划种植一亩二分地。

    其他几家也打算种一亩地左右,不过银保、陈篾匠与于得贵三家种得少,只打算种七八分地。

    银保与陈篾匠家太穷了,虽有了公社贷款,当真这个贷款不还?

    其他几家亏了,用不了两年就能偿还清的,自己家亏掉了,得还到那一年?

    于得贵家有些例外,他自己在上班,妻子带着几个孩子在老家,大女儿与二女儿算是半个劳力,妻子更能算得上大半个劳动力。不过都是一群女子,终是两样的,只计划着种了八分田。

    正好,三家多出来的贷款,李默一起讨来了。不然李家经济马上就变得紧张。

    “小默子,这件事若成了,大伙都要感谢你啊。”于得贵说。

    其他八户人家还好一点,他家情况有些例外,一群娘子兵,若不是有李默,换其他人家,这件事肯定没有他家的份,所以于得贵十分感谢。

    他们以为外部因素解决了,就没有问题了,余下的就是产量与价格。

    实际想错了,那只是外部因素,蔬菜本身还会有各种瘟病、虫害,再加上它巨大的成本,若不小心,照样会亏本。

    李默同样不能说了,现在是需要打气的时候,而不是说出种种困难的时候。

    商议好了,还要准备去石头城。

    李母说道:“你们要准备一些礼物。”

    农村人朴素的观念,他们可不知道贿赂一词,只知道求人家办事,必须要送礼。

    “是啊,送什么礼是好呢?”李强想道。

    挂钩的是各个蔬菜单位,如今蔬菜与副食品没有分家,什么样的农村产品没有?

    不要说农村的草鸡什么,都是草鸡!

    李默也在想。

    不能当真直接的送烟酒,如今干部还没有真的堕落到这地步,贪小便宜的领导可以收下一包烟,若是一条烟,不但不敢收,弄不好会骂人。

    李默想了一下,说:“有了,这个礼物我来准备吧,你们不用管了。”

    “那怎么行?”几户人家一起不同意,这怎么好意思?说实话,这是没有看到收获的,否则大伙一起会内疚了。

    “花不了几个钱,而且这礼物虽简单,你们还真弄不来。”

    “什么礼物?”

    “几天后去石头城,你们就知道了。”

    李默喜欢卖关子,塘湾村的人也知道了,戏文上不是时常有一幕,来一个锦囊妙计,不到时候千万不能拆开

    敢情是这样联想的。

    但这种闭塞的环境,李默也喜欢,至少在这几年,甚至十年内,他不希望过度的曝光。若是放在几十年后,互联网发达了,弄不好他各种妖异表现就被人弄成视屏,传上网上引起轰动。真那样,李默反而不喜。

    第二个星期天,大伙再度出发。

    不能再耽搁了。

    杂七杂八地,最少将播种时间耽搁了二十天,延迟了二十天,明年则可能意味着出现不小的损失。

    这次不是每户都派一个人去的,毕竟现在出行成本太高,就像上次,车费、旅馆、吃喝外加香烟,每人花了近十块钱,太浪费了。

    九户人家只派了李实布、李强与六斤与李默一道出行,同时还有张干事,不提政绩,就是那五千块钱贷款,公社也要随时跟进的。

    李强问:“小默子,礼物呢?”

    “就在这里面,”李默拍了拍布袋子说道。

    “什么礼物?”

    “几小时候你们就看到了,也许你们不稀奇,但它们可能会管用。”
………………………………

第三十八章 干娘

    李实布块头大,力气大,有震慑力。

    李强识字,会算账。

    六斤去省城卖过一段时间黄蟮,有见识。

    至少在塘湾四个村子,他们是最优秀的人才。

    事实上他们能完全领手后,李默就会退到幕后了。而且时间多宝贵啊,他已经为了这个大棚蔬菜浪费了许多时间。

    加上张干事与李默,四大一小又来到石头城。

    一行人直接去了市蔬菜局,主要是为了钾肥、硼肥、农用薄膜与一些稀缺的农药。他们也带了不少现金过来,问题是有钱不行,得有票。即便李默也未必有把握弄到这些物资,还得去蔬菜局想办法。

    到了蔬菜局,李默先行打开布袋子,拿出成绩单,各个期中期末的考试卷,耳听为虚,眼见为识,得看看这个早熟的小家伙到底考了多少分?

    “哇,哇,”一大群领导看着绩单绩,发出惊叹声。

    这是苏省的省城,大城市,许多成绩好的孩子也经常考出来九十多分,数学考满分的孩子同样大有人在。

    但他们都是领导,知道农村的教育水平,况且李默还跳了两级。

    果然聪明的孩子成绩也必然好……

    “张局长,你看他这个字写得多好啊。”

    “作文也不错,老气横秋的,果然是小大人写的作文……”

    “数学更好,次次一百分,竟然没有一回做错的。”

    一群人越看越是喜欢。

    李默又说道:“各位领导,你们都是大领导,承蒙你们不嫌弃我们这些农民,给了我们一次劳动致富的机会。互助组几户人家都不知道怎么感谢,我也不知道怎么感谢,于是画了一些画,送给各位领导。”

    这就是李默准备的礼物。

    画得也不算太好,不过李默本身就没有想当个画家。

    虽不是特别好的画,但对于他这个年龄,这些画就不简单了。

    不但画得萌哒哒的,边上还合着画意配上精美的温馨诗句或励志名言。

    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如“少年不努力,老大空伤悲。”

    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画好写好后,李默又让父亲锯了一些木棍,请木匠刨光,漆上漆,就着画子边缘的空白处,简单地裱了起来。

    心意可能是有价的,也可能是无价的。

    至少这些领导基本上都很喜欢,别的不说吧,将它们带回家挂在儿子的房中,无疑是替儿子树立了一个好好读书的最佳目标,用钱买都买不到。

    那个美丽的黄阿姨更心痛,说:“李默啊,你现在小,不要忙着挣钱,要努力读书。”

    “美丽的黄阿姨,我知道的,岳飞就说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时候不努力,长大后想应用知识时,就后悔了。不过我家哪边的农村真的很穷,饭都吃不上,你看我现在这个样子,就是营养不良的。今年还好一点,去年更惨,连衣服都没得穿。小时候可能我早熟吧,竟然很小时候就识了许多字,也读了书,许多书是能看懂的,不过有的书我还是看不懂,特别是高中以上的书,我看得头痛了。”

    “李默,你还看高中书啊?”李局长好笑地说,不过懂事,又乖又聪明又可怜,他眼中也闪过一丝怜爱。

    “嗯,有时候也看的,就是看得半懂不懂,然后看到一家人生活贫困,包括乡亲们同样贫困,我就在想啊,学知识看书是干什么的?是学以致用,那么能不能从书本上找出使一家人生活变好的办法。去年我懂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