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档一九七八-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一结婚,就要生孩子,公司怎么办?”

    “彭九甜,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几件事。第一件事,宜宝不愁启发资金了,中国区的子公司过年后就会提上议程,除了孙红旗担任ceo,赵永辉你也过去协助孙红旗吧。陈元丽,你则来宜丽协助彭九甜,胡用仪,宜美的研发你继续跟进,赵四年,你们几个人继续学习。不过你们几个人,明年夏天必须一起回国,放在各家公司磨砺,当然,我也不会亏待你们。”

    “宜集团未来还准备上马哪里行业的公司?”季辰昌问。

    “有不少,郝立克他们替我调查,以及其他人筹备的行业就有宜美,日化,还有宜家,超市,宜通,物流,宜安,食品。还可能进军的行业有宜达,自行车与电动车……”

    甚至是未来的汽车行业,这个有点遥远了,李默没有说。

    “还有可能的电子电器行业,家俱行业,甚至遥远的计划里,可能进军饲料、化肥、矿产等行业,那个宜丰与宜富就是与农业有关的。究竟如何,我现在也不敢确定。之所以没有推出来,一是步子不能跨得太大,事实上这一年多来,从宜乐到宜丽,步子已经跨得太大了。其二,我暂时需要更多的资金在风险市场滚动,现在拨出来诚为可惜,而且资金也不够。其三,你们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不能真正将各个企业领手。”

    黄泰任几个人低下了头,即便到现在,他们依然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ceo,当然,比以前好得多了。

    “你们在国内大学里读了三四年的书,又在国外读了好几年的书,从学习上,你们基本上差不多了,眼下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时刻。这些行业,有的只是一个遥远的想法,有的两年三年后差不多就要推出来。这段时间你们在各公司的表现,则是未来宜集团任用你们的标准。不过让我幸慰的是,当初我将你们带到美国,以为你们最少会有四个人跑掉,但只跑了一个。”

    “老板,你这样待我们,让我们跑我们也不跑啊。”赵四年说。

    “不但不跑……国内的情况你们也是知道的,还好我们做的是上游产品,即便未来可能涉及到一些下游产品,也是满足公司需要,进军的一些行业,不需要求人,也不需要太过向国内这些潜规则低头。不过与一些领导或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勾心斗角是避免不了的,但我们之间,必须要怀着赤子之心,谦逊之心。你们中间有的人天赋不是特强,但无妨,我看过许多历史书,有李绩、霍去病这样的天生名将,还有李绩这样慢慢磨砺出来的名将。公司给了你们磨砺的空间,只要你们怀着谦逊之心去学习与反思,早晚都会成为一名合格的ceo。”

    所谓的赤子之心,就是手脚得干净,李默也没有多说,都这么高收入了,手脚还不干净,那还是人吗?

    “老板,可我们宜乐做的是代工产业,若是如你所说的,国内工资与税务早晚会提高,以后岂不是越来越没有前途?”黄泰任说出自己心中的担心。

    “黄泰任,说得好。所以代工厂第一步就是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降低次品率,这是初步的要求。其次,必须注意先进的生产设备,用这些先进的生产设备,使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包括工人的工资也是如此,进入九十年代,全国工资都会上涨了,但那时候,人民币外汇进一步贬值,加上生产效率提高,实际的分红会是眼下分红的三倍,宜丽与宜乐工人收入依然会让其他工厂的工人感到眼红。

    新世纪到来,这种方法又不行了,那时候只好用各种机器人代替工人,先是部分,后是一半,用此来降低生产成本,至于就业……李默是企业家,不好听的说法就是资本家,能顾得了这么多吗?最少比房地产经济好吧。

    但李默也没有多说。

    李默说第二件事:“彭九甜刚才所说的,也可能是宜集团未来一个头痛的问题,必须从现在就解决好。”

    往后去,许多外资都不喜欢用未婚的女青年或没有生孩子的女青年为高管,原因简单,得谈恋爱,得结婚,得生孩子,这些婆婆妈妈的事可不少,一个高管一个人脉关系,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了,也有了许多人脉关系,突然要结婚要生孩子,一个长假请下来,公司的心血全白废掉了。特别像彭九甜这样的ceo,到时候更麻烦。
………………………………

第314章 天作之合

    “真是唉,”胡用仪沮丧地说。

    这批人当中,有四个女生,钱季霞跑掉了,还有三个女生,都是未婚青年。

    “这是女人的麻烦,但与古代女人的地位相比较起来,你们现在很乐观了,”李默打趣道。也不算是打趣,比如这些手工活,女人就比男人更适合,甚至李默惊讶地发现,即便是宜宝以后代工,招女工都比招男工好。

    特别是随着几千万光棍的诞生,女人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非要做上帝……谁也不是上帝,宜丽宜乐也不是上帝。

    “关于女性高管招募时,这一条同样会是宜集团的准则,免不了俗。你们几个人是特例,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随着公司的扩大,不是开始,而且你们以后也不可能实行双ceo制度,这是眼下的,将来你们思想成熟,各有各的不同的想法,也不能说哪一条就是对的,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怕走东路,也不怕走西路,最怕的就是两种想法所带来的分歧。所以接下来,无论宜丽或宜乐、宜宝都会实行一ceo与双总裁制度。真到了你们有特殊情况时,一定要注意这个权利与人际、业务的转接,不能耽搁公司的正常发展。彭九甜、孙红旗、黄泰任、周国庆,你们几个人是最清楚不过的。”

    李默指的就是这一百多人开除或抓了起来,对两家公司所带来的影响。

    如今不愁人才,随着两家公司名声在外,也比较好招募人才了,就不知道招来的或挖来的是不是人才。

    关键就是这个承接没有做好,给两家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与业务上的混乱。

    但就是有损失,这次整顿也是必须的。

    没有这次阵痛,两家公司未来会越来越混乱。

    彭九甜听出来了,婚照结,娃照生,不过在遇到这些事时,必须将权利与手中的资源交给其中的一个总裁,以便让公司顺利渡过。问题是若是某个总裁表现得好,娃生完后,回到公司,自己说话还能算话吗?

    相信在不影响公司的前提下,李默还巴不得公司出现这样残酷的竞争。

    “彭九甜,打铁还须自身硬,”李默说了一句颇有意味的话。

    随后扭过头,看着孙红旗说:“孙红旗,过年后,你要先去宜宝总部实习,我说两年事,生意是生意,国家是国家。本来国家就不富强,若是强行带着国家意识去办事,会给公司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实际随着宜集团的壮大,本身就是属于让国家走上富强之路的一部分,养活了大量下游企业,并且也利用宜集团的人气,替他们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与生产线,以及每天来参观的各个代表,让他们看到了先进的管理模式,还有税务,就业,以及外汇等等。”

    “老板,我知道,上次我说得是不知轻重。”

    “嗯,还有你的未来上司是日本人,不管中日有什么恩怨,你要记住的,这个民族确实有许多优点,一人家比较团结,二人家工作更勤奋更认真更吃苦,有一个例子,我们中国人做菜,全部凭大厨感觉拿调料,人家调料是上秤称的。若不是岛国地域狭小,这个民族可能要往天堂上发展了。”

    美国打压中国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让中国有超过他们的机会,另外就是对人种的歧视。

    周边各个国家情况复杂了,东南亚一些岛国是不满意南海的九段线,还有他们国家的财富大多数被勤奋肯吃苦的华人掌控,以及宗教因素。

    越南与中国的恩恩怨怨是历史因素。

    印度不仅是巴基斯坦,人家也是宇宙派,天下第一大国,第一大国了,臧省就是他们的,只要他们垂诞臧省,中印关系是好不起来了。况且还恶心地占着中国的几万平公里的土地呢。

    外萌更是莫名其妙,他们是成吉思汗子孙吗?真心的不是。严格地说蒙古人在宋朝时起初是乌古敌烈部的乌古部,后来是萌古部,内蒙那块的。外萌的则是宋朝的阻卜人,又叫鞑靼人。

    都过去了那么久,他们还抱着一种可怕可悲的想法,认为汉人还像是元朝哪样,是低等民族,是他们的奴隶,所以也搞不好了。

    韩国表面上看,是与哪道三八线有关,其实就是没有这道线,以他们无耻的精神,想垂诞整个东北,甚至垂诞整个长江以北。因此搞不好的内核就是他们不要脸,中国越软越搞不好,也就是一个不识好歹的国家!

    日本人是“务实”的梦想,想要强大,必须拥有更多的土地,不可能跑到美国去了,只有往中国身上打主意,有了这个梦想,也永远搞不好了。

    敢情都将中国当成了一块肥肉。

    不过抛开这些国家层次的因素外,李默不得不承认日本的顽强吃苦的精神十分地可怕。

    商人就不爱国吗?没有一个强大富裕发展的国家,如何有一王二马?

    明朝是怎么灭亡的?亡于李自成。凭什么李自成这个王八糕子能将明朝灭掉?是因为小冰河。为什么明朝不赈灾,因为把持朝政的文臣不愿意让南方商人多摊派税务,而将国家沉重的支出全部压在北方所有贫困百姓身上,导致官逼民反。

    清朝来了,各种屠,哪些商人呢?多半也屠掉了。

    李默知道这些,却不能说出来,特别是他的这些企业,更不能当着横井军平的面说出来。

    他回到家,还要见几个人。

    秦叔带来三个人,一个也姓李,还有一个姓杨,一个姓蒋,三个人都是从特种部队退伍下来的,不仅身手特好,而且三人还会一些特殊的本领,比如说小李叔不但驾驶技术好,还会修各种车子,坦克也会修……杨叔擅长一些电子仪器知识与爆破,蒋叔则是一名高级狙击手,反侦察专家,但没有办法,因为经济的压力,在这一次次裁军大潮下,许多人才也陆续裁出军队。

    李默看着三人,表示很满意,迅速签订了合同。

    三人立即工作,首先蒋叔就对李默这个环境很不满意。

    院子大,房子大,还有许多花草树木,风景是好了,可不利于安全,有一个人潜入进来,根本就不易察觉。特别是李默一大家子全部走了,只有李默与刘婶在这里,外加一个安保值班,更加防不胜防。

    在蒋叔的提议下,李默托刘向忠的手下,立即从香江买来大量摄像头,这玩意在欧美很普及了,不过在国内想买到好的民用摄像头,依然很困难。

    然后让他们立即乘最快的一班飞机,带到魔都,紧急安装。

    李默听着他们的对话,以及蒋叔熟练地报道各个仪器的名字,他有些狐疑了,将秦叔拉到边上问:“秦叔,他们是你找来的?”

    “是我托人找来的。”

    “不是上面派来的吧?”

    “不会吧……”秦叔也有些不确定了,为了李默的安全,他只好托原先军队的领导,找相关的退役特种兵,各个领导找来找去,向他推荐了这三个“退役兵”。秦叔看着他们的介绍与简历,感觉很满意,便带了过来。但人肯定不是他面当面直接找到的。

    “不管了,反正我也不想叛国……也是开工资的,由他们去。”

    三个安保还不知道,正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商议着余下的布置。

    李默看不下去,说:“小李叔,杨叔,蒋叔,你们想将我的家变成军事基地啊?这是在魔都。”

    “越是安全的地方越不能松懈,”蒋叔说。

    “那我上学,在学校怎么办?”

    “学校人多,又不是半夜熟睡之时。”

    “好,由你们吧。”李默无语地说。

    “boss,他们也确实为着你安全着想。”

    “别要以后我连一个门都不能出……”李默摇头地走上楼,继续码字去。

    第二天,李叔与秦叔将几个老表接了过来。

    李默也在收拾行李,但没有带电脑,这次过年回去,李默是准备狠狠心,玩上几天,让大脑好好放松一下。

    二老表很老实地说:“小默,这次是我们几个老表疏忽,公司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我们都没有注意。”

    “公司发生了什么大事?”

    “食堂啊。”

    “没事。”

    大老表说:“小默,不是我说你,你花高价请的哪些领导能干什么?除了贪污,余下的是吃干饭的,五几年的教训忘记了吗?以为亩产万斤,粮食随意糟蹋,最后都没得吃了。”

    “大表哥,这话说得不对了,对了,你与表嫂今年挣了多少钱?”

    “五千块钱吧。”

    “这么少,不会吧。”

    “平常要用一点。”

    “我指的是公司发给你们的工资、奖金、加班费、分红与红包,不是指你花完了还剩下来的钱。”

    “那有**千块钱吧。”

    “知道全国去年平均工资有多少吗?”

    “不知道。”

    “去年全国人均月工资加上补助的什么,不过超过一百五十块钱,可能只有一百二三十块钱,也就是夫妻两人全部上班,所挣的不过三千块钱左右。之所以这么做,便是让员工感恩,替公司更好的做事。也包括伙食,当真逼得公司无路可走了?公司早就知道了,也有很多办法对付。比如工人倒饭菜,看到一次就罚款十块钱,看有人没有人敢倒。食堂时常派人查账,看有没有人敢贪。之所以拖到年底才解决,就是看看某些人能作到什么地步,好一把将他们开除。不要小看了公司的高层,他们可不是会说英语这么简单。去年我在日本挖了一个人,花了六千多万美元,但我认为还是很便宜的,因为他未来能替我带来无法想象的收入。所以不要将这次公司整顿,与五几年哪次情况相比较。”

    这是李默替自己盖着说的。

    确实他这件事办得有些理想化。

    但谁不犯错误呢?

    “我就是说一说……”

    “公司的高层,我一直在看着,他们没有能力,我会让他们自动下来的。而且人……”李默没有说下去,因为电话铃响了。

    是乔布斯打来的电话。

    “李,你那广告我与卢卡斯替你弄好了。”

    “谢了,乔布斯。”

    “这次真得谢谢我们,为了替你抢时间,皮克斯工作室与工业光魔的人,这段时间可忙坏了。”

    “今年请你们去看奥运会。”

    “我对奥运会不感兴趣,李,我问你,你要老实地回答。”

    李默忍着笑说:“行,我老实地交代。”

    “李,你是不是想进军pc机?”

    “为什么有这一问?”李默奇怪地问道。

    “你与比尔盖茨很早就签订了一份协议……还有,戴尔电脑估计也快上市了。”

    “乔布斯,我就是进军pc机,也不敢给你开一亿五千万年薪。”

    “李,我说的是正经话,你别幽默了。”

    “乔布斯,我也说的是正经话,若是不能给你开出这个年薪,我绝对不会提请你这两个词。”

    “好,我也不提这年薪,咱合伙研发pc机如何,你看,我有技术,你有创意,简直是天作之合。”

    李默醒悟了,这是老乔听到戴尔电脑快上市的消息后,终于在皮克斯呆不住,便将主意打到自己身上,至少从合作角度来看,自己是一个很不错的合作伙伴。
………………………………

第315章 勾引

    “乔布斯,没有这么简单”李默说。

    说起机,这时肯定与东芝、索尼、联想、华硕、宏基的没有什么关系,尽管东芝已经进入机市场,但现在还没有引起多大轰动当然,这家企业不可小视,它们本来就是世界第三大芯片生产商,追赶起来会很快。

    这也是李默要说的。

    与王安电脑也无关,王安是企业机,非是机,而且马上也快要关门了。

    机主要五大王牌就是,最厉害的就是它,九十年代它仍然很厉害,新世纪初渐渐也不行了,然后卖给了联想。

    其次就是康柏、惠普、戴尔与苹果,苹果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不过八十年代末依然还是一匹没有老死的骆驼,九十年代以后,它才迅速地每况愈下,也不是李默要说的,再说,还是乔布斯的老东家呢。

    他说的就是戴尔与康柏。

    戴尔的成功得益于的托大,以为只要我进入了机市,就等于美国大兵杀入了中东,纵横无敌。于是开放了源代码,为机树立了行业标准,其核心构成是微处理器和微软的操作系统。要么跟我混,将苹果给绞死,要么就是我的敌人。

    乔布斯被逼着,将他那台不成熟的机匆匆忙忙推向市场,然后下台。很快也击败了苹果,占据了行业龙头。你都开放了源代码,就不怪我们山寨了,19岁的大学生迈克尔戴尔于1984年创办将的机全部克隆,从内存、调制解调器、格式化硬盘和驱动盘全部山寨下来。

    继续托大,他们自己也说了,我们将所有源代码开放,能怪人家这么做吗?但一山寨,得省去多少成本?于是戴尔的价格比的价格整便宜了40。

    才开始质量确实没有好,或者说,在市场上它就是一个劣质货的代言词。不过它便宜啊,总归有人买的。

    随后戴尔发明了鼎鼎大名的戴尔模式,就是直销模式。

    但与宜丽的直销不同,宜丽所购的店铺都是最顶尖的商铺,即便在八十年代,近八成是银行贷款,美国的每间商铺从装璜到首付,平均起来也达到**百万美元。戴尔则不需要了,甚至真不行,可以租房子。它的特点是省却中间的批发、分销和零售渠道,实现与客户的直接对接。这种直销的模式使戴尔公司响应客户订单时间大大缩短,并大大降低了库存,节省了运营成本。

    到了新世纪初,虽然戴尔得付房租的什么,也会付营业员的工资,可是它的运营成本只占销售收入的10,而同期惠普却占到21,因为惠普的利润多被代销商拿走了,并且还不尽心。

    后来苹果、宏基都这么做了。

    到了99年戴尔便超越了康柏成为计算机第一制造商,虽然因为后来的股灾,一度被迫退市,它的实际销售额还是在继续增涨着,而到了02年,康伯被惠普一口吞掉,不得不将部门卖给了联想。

    几年后,戴尔这种模式渐渐不行了,没有知识产权,设计创新能力的不足,给人以低端的印象它的研发成本只占13,而微软和英特尔占15,或者这样说吧,它就是美国版的中国山寨货。

    因为零件都是外包商生产的,没有自己专门生产的零件,无论调教得再好,也容易出现问题,比如戴尔的电池门事件。

    直销店不能满足消费者货比三家的需求。

    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芯片等核心部件成本下降迅速,其库存成本的相对重要性也随之降低。

    惠普与宏基等竞争对手也在学习戴尔模式,更重要的是这些厂家有自己的核心配件生产部门,也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戴尔迅速被惠普与联想反超至于联想,是中国制造,那是真便宜然后戴尔不得不艰难的转型。

    教训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与专利,最好的例子就是后来迅速崛起的东芝电脑与笔记本,有许多中国人将它认为是最好的个人电脑。然而因为对中国消费者搞歧视,还有安倍君的功劳,中国消费者越来越不喜欢。往后去,疏忽或歧视中国市场的实体制造业,想继续扩张,几乎没有多少,特别是日本。

    东芝的什么,还要再过几年。

    眼下还有一个品牌,康柏。

    康柏是82年成立,84年推出第一款机。

    还是的托大成全了康柏,去年英特尔发布32位元处理器,认定32位元是大型电脑领域,如果发展386电脑,则会影响大型电脑市场,因此他们试图以16位元个人电脑作为连接大型电脑的基本终端权,拒绝采用386芯片。

    康柏乘虚而入,推出了第一台采用由英特尔公司设计的新一代86系列中的第一种32位处理器80386机。往后去,康柏又陆续推出更好的文件与打印服务器,低价商用机、应用服务器、中程服务器、职业工作站和超级服务器。

    在九十年代初,康柏是又便宜质量又好的机的代言人,由是在2000年达到年营收达到了500亿美元,并且雄心勃勃地进军大型计算机领域,将矛头直指公司。

    为此,康柏于98年以9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数字设备公司,是仅次于的全美国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公司。

    表面上看这次收购是没有错误的,有技术有专利,还有优秀的研究、开发部门和规模庞大的生产工厂。

    问题是这两家截然不同的企业,康柏做的是跑量生意,做的是大客户生意,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