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档一九七八-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次看看还好一点,但天天看,甚至一天得看到好几次,都将王小曼看得呕吐了。
其他产品也是如此。
“你不懂,这叫洗脑式营销。”李默说。
眼下国内各个企业对广告还不是太重视,从电视台到各个电台,收费也便宜到了极点,因此外商入驻后,迅将国内企业杀得溃不成军。等到国内企业渐渐重视广告时,收费却哗啦啦涨了起来,成本越高就是越高。
广告有没有用,且看宜安的订单就知道了。
而且随着销售额的扩大,短短一个月,宜安已经将在其他省市扩大分公司的计划提上了议程。
王小曼又说:“那个姓郭的倒霉了吧?”
“姓郭……”李默恍然大悟。
难怪,郭紫蓉父亲,与那个孙市长查出来的数字,实际并不多,不多,则意味着动静不大,不易被别人现。李默还琢磨着,可能是那个孙市长得罪了什么人。毕竟郭紫蓉父亲才去翼省不久。
原来是王小曼她家那个大杂院的几个长者出的手,那没问题也查出问题了。况且从现在起,有几个官员能经得住调查的?
查就查吧。
即便不查,以郭紫蓉父亲现在的心性,以及滑落的度,早晚会越陷越深。不查是幸运,一旦到时有人调查,出的事更大,到时候自己将钱填补上,也休想假释出来。
不过李默不喜,说:“我的事,你少管。”
“我没管啊,只是我爷爷问了你一些情况,我与我哥哥也说了你一些情况,说到了势利的郭县长,我爷爷恼了,才对其他长辈说了,让人下去查一查。这些官员不应当受处罚吗?”
“不要说得大义凛然,若查,你哥哥同样不经查。还有,这学期我可能真做一个样子了,期末考度更不会参加了,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工作。”
“我哥哥怎么啦,怎么啦?虽然他占了你一点便宜,但替你摆平了多少麻烦,你知道吗?”王小曼傲娇地说。
她指的是新东方。
新东方与宜丽一个样,得于各地铺设新学校,若是没有王昌平他们的股份,挂着外资也不行,弄不好又会有一些分校停摆下去。
但在王昌平这几个人奔波下,麻烦一一得以解决。
这是付出,不过回报也丰厚。新东方用李默的话来说,在这十年内是休想分红了,虽然不分红,可它的资产是在迅膨胀的。
新东方虽然不能迅分红,可宜安顶多到明年年底就能分到一些红利,后年便会正式分红。
而王昌平几个衙内只出了一小部分的本钱,即便是这些本钱,大多数还是从银行套来的。
意义也不同,这是正儿八经的投资,而不像原来,当真倒卖批文是合法的?
“好,好,你哥立了大功,我说错了还不行吗,姐。”李默无奈地说。
但不久,李默再次开始请假。
刘向忠打来电话,说是东德有好几个衙内对李默的以物资换技术,产生了兴趣。
这是李默想出来的借口,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不是要互相帮助?当然,也不能无偿帮助,东德拿出了相关的技术,甚至生产设备与生产线,李默必须支付东德现在紧缺的各种轻工业品,特别是各种轻纺工业品,主要就是衣服鞋帽箱包。
这样,即便史塔西调查到了,问题也不大。
毕竟暂时是同一战线的,而且中国与西方世界也开始交恶了。
但是这几个衙内,对李默更感兴趣。
经他们一说,随同刘向忠过来的几个苏联衙内,对李默也动了兴趣。
虽然这几个国家消息同样是封闭的,不过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妨碍,照样能了解到外面的世界。
刘向忠没有答应。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李默在中国随便怎么跳问题不大,但到了其他国家,可能就是两样了,什么情况都能生。
李默想了想说:“对他们说一声,我们在贝尔格莱德见面。”
贝尔格莱德是南斯拉夫的都,冷战时候,斯大林对东欧国家就像使唤小伙计一样,这让铁托不满,甚至斯大林一度曾准备安排杀手刺杀铁托。于是在铁托带领下,与中国一样,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脱离于华约之外。
美国借机大献殷勤,提供经济援助,开放市场,使得南斯拉夫迅成为小康国家。但与对付中国一样,虽然拉拢着铁托,可一直蛊惑着南斯拉夫也实行多党执政。
南斯拉夫没有同意,西方国家达不到目标,于是撕开伪善的面纱,外部实行经济制裁,内部蛊惑一些人成为带路党,配合着西方人主动分化瓦解着南斯拉夫,加上铁托去世,后面领导人控制不了局面,南斯拉夫每况愈下了。
提到了贝尔格莱德,李默不得不承认美国人的外交手段确实很厉害。
实际上前段时间中国同样地危险,差一点就成了第二个南斯拉夫!
之所以选择贝尔格莱德,是因为以前南斯拉夫虽与苏联交恶,后来赫鲁乔夫上台后,两国关系开始缓和。这些衙内能来南斯拉夫,但虽缓和了,苏联仍不能控制南斯拉夫。
此外,南斯拉夫与中国关系一直很不错,虽然后来欧洲各国多投了赞成票,但提议中国进联合国的23个国家中,只有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与南斯拉夫这三个国家。
毕竟是初次见面,最好还是选择一个安全的地点。
贝尔格莱德,恰好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地点,并且对李默很有利的会面地点。
并且李默对这次会面,内心也十分期盼,未来几件大事,可能就是从这次会面开始……
………………………………
第412章 大买卖(上)
李默看了一眼世界地图,他选择在贝尔格莱德会面,还有一个原因。
想要将货物从中国发往东德,只有三条路,好望角是不可能了,绕得太远。
必须得走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第一条路,出了苏伊士运河,走地中海,直布罗陀,再沿着在大西洋的西岸,穿过英吉利海峡,北海,再顺着丹麦的上方,直下民主德国的维斯马港,或瓦尔讷明德港、罗斯托克港。兜得很远,好处便是不需要顺着铁路在各国绕来绕去,若是大船,不急着抢时,实际是节约成本的。
这条路李默肯定不会选择了。
不但绕得远,速度慢了,沿途许多地区是西欧,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条路是出了苏伊士运河,向东北而去,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海峡穿到黑海,黑海东北是亚速海,亚速海东部是俄罗斯地区,西部则是乌克兰地区,暂时还没有分家。
黑海的北部是乌克兰的敖德萨港,西北则是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
罗马尼亚与中国的关系也不错,可问题中间有一个土耳其……
所以李默选择了第三条路。
船只出了苏伊士运河,直接北上,进入亚得里亚海,停靠在南斯拉夫的斯普利特港,货物卸下后,运向贝尔格莱德,向北进入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进入东德。或者凡匈牙利或罗马尼亚进入乌克兰,俄罗斯。
这也是南斯拉夫悲催的原因。
在西方国家的构想中,南斯拉夫倒向西方阵营,土耳其控制住伊斯坦布尔海峡,俄罗斯的黑海之路就会完全堵死。在西方的“和平”演变下,91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宣布独立。随着波黑宣布独立,只有塞尔维亚与黑山这两个联盟国,不过其地理位置还是一个样,阿尔巴尼亚上方的黑山紧靠着亚得里亚海,上面的塞尔维亚隔壁就是匈牙利、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并且坚持不倒向西方阵营。
软的不行,直接来硬的,科索沃的什么,就别当真了,要的不是科索沃,而是一个出兵的借口。
南斯拉夫彻底肢解。
但土耳其这道海峡似乎也没有派上什么战略用场,到是又再次狠狠恶心了中国一回。
李默打了一个电话给彭九甜。
这项交易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物资“换”技术与设备。
物资是轻工产品,说具体一点,是轻工类的轻纺产品,以及一些食品。
正常情况下,甚至不需要刻意开工……因为自去抢购风过后,中国整个商品市场陷入低谷,各家企业都囤积着大量卖不掉的产品,包括服饰鞋帽,烟酒食品。
但李默为了不招别人抱怨,不管是用什么手段,最少提供的商品质量得有保证,不能袜子一天穿下来,大脚指头就在外面了,鞋子穿上两天,前面张开了大嘴巴,因此会刷下来大量不合格的产品。
第二,这次需要量会非常的大,究竟有多少,李默眼下也估计不出来。
再次生产肯定是谓必然,但这次还必须要在很快的速度内,就将各个需要的商品生产好,及时地送到东德。
所以李默让彭九甜提前便将各个业务谈判好了,现在李默通知,也就是各个企业可以正式投产了。若是产量高于供量,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当然,宁肯多一点,也必须在这段时间,将所有商品生产出来,并且装船送到东德。
这些早就安排下去,李默也没有多说,随后他邀请了几家高校六十多名教授,他们也是各个行业的精英。
随后包机去了南斯拉夫。
飞机于贝尔格莱德机场降落,中国驻南大使馆的几个官员带着南斯拉夫的一些官员亲自来接机。
李默小声地问其中的一个工作人员:“国内通知你们了?”
“是啊。”
若是正常跑,随着在东欧哪个国家,上面都不会担心的。
关键李默这次动静可不小,先是从中行派人陆续提出大量外汇,汇到各个企业账户上,接着又支取了一笔天文数字,汇到了瑞士银行,又邀请了那么多教授与专家,还有李默很早就提出研发芯片技术计划……不知道的人永远不知道,知道的人早就知道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李默飞机都飞出中国领空了,于是上面打了电话,让驻南大使馆的人关照南斯拉夫,尽量地保护李默。
李默本身也不想会隐瞒很久,并且他还打算利用这件事,做下一件事。
知道就知道吧。
南斯拉夫安排了车子,将他们一行接到一家酒店。
刘向忠接到电话,匆匆赶来,又将李默带到贝尔格莱德郊外的一栋庄园里。
南斯拉夫也有一些谍报人员,于是这些衙内、还有南斯拉夫两个二代,合伙买了这栋庄园,便于在不监督的情况下谈事情。这是在南斯拉夫的,若是在罗马尼亚,有苏联这几个二代出面,什么麻烦都不用担心。
到了别墅,里面有三十几个人,包括十几名二代,有的三十多岁,有的才二十来岁,还有一些翻译以及他们请过来的谈判助理。但两个南斯拉夫二代今天主动回避了,并不在这里。
刘向忠一一做了介绍。
语言有点乱,有德语,有俄语,还有汉语。
李默也不是聋子,朱慧这次终于派上了用场。李默也努力地记着他们的名字,特别是他们父亲的官职。
东德的则是无序了,苏联的则是清一色的军官后代,这也是李默的吩咐,因为苏联解体时,叶利钦最终能获得胜利,主要就是军方的支持。苏联的派系,李默真不知道,那么意味着刘向忠带回来的情报,无法做参考,选择军方,便成了李默最佳的选择。
这些衙内也好奇地看着李默,他们在脑海里已经无法想象,李默这个年龄,是如何挣到若大家业的。
介绍完了,杨叔他们又到处查了查,判断出没有任何监控录音设备后,开始谈正事。
李默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瑞士银行的支票,每张支票上都是一百万美元的面额。
它仅仅是见面礼。
“霍,霍。”
十七名衙内一起不淡定了,气氛也变得热烈起来。不过与这次谈判的金额相比,它连开胃小菜都算不上。
彼得洛夫问:“李,听说你与美国的关系很要好?”
李默瞥了他一眼,刚才朱慧在翻译,刘向忠在边上做着补充介绍,刘向忠说他父亲是一名中将,在北高加索军区担任着要职。
当然,能被刘向忠请过来的衙内,家世都不是会差的。
要知道这两年,李默在他们身上用了不少钱。
但这个问题有点不大好回答。
李默想了一下,索性大大方方地说:“我是一名商人,哪里能赚钱,我必然会对哪里示好,当然,若是你们国家能让我赚钱,我对你们国家会更好,用我们中国的话来说,这叫亲上加亲。”
彼得洛夫点头,表示认可。
李默也不想在这些问题上多说,说多了,反而说不清楚。他向李叔努了一下嘴,李叔与秦叔、蒋叔、杨叔、小李叔五个人出去,将车子后备箱打开,从里面提出几个大箱子。
几个箱子里装来的就是各类商品的样品,以便让这些人有一个实物对比。李默又从箱子里拿出几本厚厚的相册,里面是各类商品的照片,下面还有各个商品的参数介绍,最重要的便是这些商品的价格,李默已经安排了人,将它们变成了东德马克。不是用这些商品来换东德马克,而是让这些衙内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才便于接下来的交易。
交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便是各种技术的所有试验数据与技术参数。
东德曾号称十大工业国之一,但多与苏联很相似,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另外总体上是以量取胜,而不是以质取胜,位于巅峰的顶尖科技并不多。
有一条可以证明,德国统一后,顶尖的企业如西门子、菲尼克斯、皮尔兹、倍福、赫思曼、巴鲁夫、易福门、久茂、罗普、菲索、依哈格、德图、耐格、威卡、科宝、施克、莱驰、博恩斯坦、斯派克、美翠trel、豪思派克hos、krohne、h克尔顿等等,多在西德境内。
但还有一些科技,是李默与中国所需要的。
虽然尖端科技比较少,然而对中国来说是正正好,若是差距大了,以中国现在的科技水平,未必能顺利消化下去。
李默给的清单上交易的技术项目可不少。
首先是必须交易的,就是民主德国的卡尔・蔡司光学公司相关技术。
后来荷兰asl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刻机生产商,其重要的两个技术来源,一是渐渐快要淘汰下去的美国干涉测量系统,二就是卡尔・蔡司的光学镜组技术。
没有后面的技术,李默想在中国发展光刻机,根本不可能。没有好的光刻机,西方又封锁着不向中国销售光刻机,在国内想制造芯片,同样根本不可能。
当然,不仅是光刻机,还有晶圆,除了这两样,还涉及到其他许多方面的技术,不过有了这两样,其他的技术相对而言,要好办得多了。
不仅是光学镜,卡尔・蔡司光学公司还生产各种镜头,包括各种照相机、摄像机、太空望远镜镜头,也包括各种光学镜头与微距镜头、变焦镜头。
有了这些技术,该公司顺其自然地也就生产出各种先进的显微镜、检查测量仪器、测象仪器、测量仪器、天文仪器、医学仪器及电子计算机等。同时它还有一家子公司,宾塔康公司,生产各种规格的照相机、幻灯机、微型胶片照相机、换用镜头、电影摄影机、电影放映机及照相机附件等产品。
可以说眼下这段时间乃是最关键的时间,民主德国正是最混乱的时候,捞钱的捞钱,想统一的在搞统一大业,想换路线的也在疲于奔命,乱蓬蓬的一团。早了,只要前面交易,后面就会被史塔西送入监狱,晚了,两德统一,什么毛也休想得到,李默只能望洋兴叹了。
这些又离不开特种玻璃,耶拿一些企业的玻璃技术同样闻名于世。
可以说耶拿的光学技术与玻璃技术乃是民主德国工业体系上最耀眼的皇冠。
耶拿位于后来德国的图林根州,图林根还有着一些比较发达的制陶工业、微电子、机械工业。光有玻璃,没有微电子,是支撑不起来卡尔・蔡司的光学技术,这个微电子技术同样是李默必须要得到的。
还有制陶,中国以陶瓷闻名于世,可现在陶瓷工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比光刻机的差距还要大。
这个技术能拿下来最好,拿不下来,李默也不怪。
然后又是一条重要的技术来了,机床。
民主德国机床技术还行,与瑞士、西德,称为欧洲三个机床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并且这三个国家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数控机床技术的积累,并且推广到了大型、精密与大量产生的机床上使用。
具体的有四个联合机床企业,二弗里茨・黑克特联合企业,主要生产加工箱形零件的机床和大型机床,如撞铣床、铣床及柔性加工单元(fc)、柔性制造系统(fs)等。
十分七日机床联合企业,主要生产加工旋转体零件的机床。其产品有齿轮加工机床、车床、内外圆磨床、fc及fs。
海尔伯特・瓦尔克机床联合企业,主要生产板材加工设备、注塑机械、生产线及fs等。
施码尔・卡尔登联合企业,主要生产各种刀具,机动工具,手动工具,风动工具与模具。
机床是工业之母,这些技术同样是李默势在必得的,而且每一家技术都必须势在必得。当然,就是全部得到了,并且将技术吃透,也未必能在中国立即生产,因为材料工艺,中国依然跟不上。
还有钟表工艺,东德的朗格表和格拉苏蒂表同样是世界最顶尖的名表。
汽车工艺,东德拥有特拉贝特、阿维茨、ew(二战后宝马被一切为二,西德的还叫宝马,但不批准生产汽车,东德的则叫ew)、依发卡车、瓦尔特堡牌汽车。后者的历史比大众、奥迪、宝马还要悠久,不过两德统一后,因东德人不喜其生产的汽车,于91年关闭。
实际相比于这些技术,李默更垂涎的是这些公司里面的科学家,技工,但是不可能得到了,如今中德之间的差距太大太大。
还有莱比锡的化工技术,勃兰登堡的能源、化工、生物技术、和航天宇航技术,航天的什么不管了,可前面三者,都是李默想要的。
另外东德北部,以罗斯托克为中心,还有比较完整的造船业,总体上不是太先进,顶多比中国强那么一点点。若是代价不高,李默也不妨将它们带回国内,交给魔都造船厂,正好与国内的造船技术形成很好的互补作用。
有先进的机床,有发达的光学技术,无疑,东德在材料学上,也有一些能拿得出手的。
所以刘向忠将这份清单拿出来后,德国十一个衙内连叫你们小老板疯掉了。
敢情这是想将民主德国能拿得出来的工业体系一起搬到中国去。
这还不是发疯的,到了第二条,李默的意思除了将所有试验与技术的数据一起换到手后,最好,能让这些企业签上授权书,特别是卡尔・蔡司的光学技术,若是他们有人授权,不管是谁授权的,李默可以在谈好的价码上,另加50的价钱,当然,授权证明都签了,无疑后面会很悲催,那么李默承诺,将这个主要的负责人,转移到国外去。
这是换技术吗,还授权……几个衙内听后一起无语了。
………………………………
第413章 大买卖(下)
授权的意义,就是防止以后会有专利纠纷,不管是谁签的字,只要是负责的人,到时候就可以扯皮。
最后一条,便是实物。
大到机床等成品,小到各个部件,每样必须提供三到五件给李默,以便当成参考。
民主德国“不需要”的生产线生产设备与一些仪器,也可以换给李默。
刘向忠可能没有调查出来的一些技术,也可以兜售给李默,这也是李默将这几十名教授请过来的原因,各种技术资料运过来,但是真是假,李默判断不出来。
国内有没有相关的技术与之重合,李默同样也不清楚。还有仪器、设备的好坏,新旧,同样需要这些专家一一甄别察看。
至于酬劳,他们几乎提都没有提,相反的,听到李默将这些技术一一报出来,一个个眼睛都绿掉了。
这也是李默选择在南斯拉夫的原因,在这边谈判,察看,会比较安全。即便报港上船,以南斯拉夫与中国的友谊,多半到时候会将眼睛闭上,装作看不见。
李默说:“这次交易一共分为两部分,这些轻工业品,是让你们分配给各个企业的,用它们来交换相关的技术与设备,即便以后有人追问,是交易,而不是其他。当然,我舍得,你们也要舍得,这部分,与你们不相干了,也不要去有意的克扣。还有一部分,便是我给你们的酬劳。”
李默将他瑞士账户的存折拿出来:“你们替我弄来的技术越多,我给的酬劳就越多,若是能将刘叔所说的各种技术一起弄来,它们就全部是你们的。”
他知道实际想将这些技术、仪器与设备弄出来,即便这些衙内,即便眼下东德很混乱,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