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档一九七八-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得好,在我说出办法之前,请喊我呼喊三次,我们属于一个民族,我们属于一个民族,我们属于一个民族。”
大伙还真跟他喊了三次,其实李默就是让他们这股劲不能消下去,喊完了,李默说:“今天这个机会千古难逢,你们休想下一次再有这机会了,为什么不趁热打铁,将这面墙推倒?东柏林的人们,西柏林的人们,请你们听好了,拿起你们的铁锤,举起你们的榔头,开起你们的铲车,为了日耳曼,为了德意志,为了你们的亲人,为了团圆,为了不让犯罪继续下去,为了和平,为了同一个民族,将这两面该死的墙推倒吧。”
“我会在勃兰登堡门前等着你们,等着你们的墙砖,我在此郑重的承诺,不管是谁,每带回一块这个该死的墙砖,我给你们每人五美元,或者十联邦德国的马克,若是带回一千块这个该死的墙砖,我会给五千美元,或者一万联邦德国的马克。若是明天你们能集齐一千万块墙砖,我再给大家一个承诺,未来三天,不管是东柏林,还是西柏林,你们尽情畅饮欢呼吧,我会为你们买下所有啤酒的单。”
整个柏林墙能拆多少墙砖,那可能是一个天数字,但大家有点冷场,过来是一回事,拆墙又是另外一回事。
轮到默克尔了,她站了出来说:“你们大老爷们,怕了吗?”
说着,向附近一户居住借来了大铁锤,朝墙上用力砸去。
………………………………
第422章 焦点
若是默克尔,给她一个月时间,也敲不下这面墙的一块砖头。但她能敲多少,其实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她的带头作用。
德国人素以冷静著称,但越是冷静的人发起疯来才越是可怕……月黑风高时,正是杀人夜,月有点黑,可是灯火通明,风也不太大,但终是夜晚。夜晚又纵张了大伙的胆量。
不仅东德人,西柏林的人更痛恨这面墙。
四周墙围起来了,近两百万人口就围在这四百八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嗯……其情形就像后来的一部电影,移动迷宫的第一部。
生活在这个大号牢笼里的人得多恨这面墙?
关键他们还不知道东德发生了什么事,只看到一批又一批的东德百姓闯过博恩霍尔默检查站,涌上博恩霍尔默桥,又涌到了西柏林这边。可能东德发生了什么变故,如李默所说的,这个机会难得啊,于是纷纷拿起工具,向这面墙砸去。还有人奔走相告,这里隔着施普雷河,想要过来,还必须从这道桥上过来。然而其他几个检查站,有的没有隔着施普雷河……至于地雷,两个柏林,特别是东柏林有的是军工厂,有的是会排雷的技术工人,至少趁着这个混乱的夜晚,将各个检查站通道两边的几百米地雷排掉还是能办到的。
耶格苦逼着接着各个瞭望塔送来的情报。
他越是不敢下令,就越是不能下令。
因为他的犹豫,现在最少有近万人加入了拆墙大军。
甚至有胆大的跑到他这边拆墙了,他敢下令吗?只要前面一射击,弄不好就会引起东西方大战,甚至世界大战。
他只好打电话给上面。
这时,每延迟一分钟,情况都会变得更激烈。
因为他这个检查站放行了,其他几个检查站在愤涌的民意下,也全部放行了,允许人们过境。
只是因为李默这个变数,先是过境,后来一起改为拆墙。
东德的几个首脑只好立即开会。
若是几个月前,军队会立即开赴过去,不射杀百姓,但可以将百姓强地抓捕阻止吧。
可这时候……包括东德总理汉斯·莫德罗在内,同样都对这面墙产生了反感,认为拆掉是一件好事。两派先是辨论,辨着辨着争吵起来。吵到快天亮时,意见还没有统一,然而这时候拆墙大军已经达到了几十万人。
看到大局已定,默克尔用英语问李默:“李默,你真准备拿出那笔钱?”
“你会英语啊?”
“会英语很了不起吗?”
“你会英语你早说,我何必让朱慧一句一句地翻译着?”
“你号称与爱因斯坦一样聪明的人,为什么不能问一声?”
“那也看聪明在什么地方,爱因斯坦能做到无所不能吗?得,宁招小人,不得罪女人,我不与你争辨了,这个钱你也放心,我一向很守信诺的。”
“那可不是少钱。”
“默克尔,我分两个方面说一下。一,我再次申明我不是偷技术,是交易,你与绍尔先生都是科学家,应当知道稀土的价值,但为什么让西方国家以各种手段,让中国企业以白菜价卖给了他们。一是中国现在什么都不懂,二是中国需要外汇。虽然不公平,但在规则之内,是合法的交易。两者性质是一个样。二,如你所说的,我是一个资本家,资本家就是要赚钱的,实际我的心肠还算是不错的,否则会以更小的代价,便能拿到贵国许多技术,根本就不会考虑普通工人,包括你们这些大学的教授与研究人员。赚钱是我的任务,可我另一个身份还是一个有名的慈善家,钱赚来是要花的,虽然明天会花很多钱,但我认为是值得的。就这么简单,千万不要以小人与女人之心度好人之腹。”
绍尔在边上说:“默克尔,这次李先生的作为,我们东德人民应当永远感谢。”
“你们和我不一样,过犹不及,还是早点回去吧,若是有人问你们,你们就说,受我的蛊惑,这才发动学生,配合我,让检查站放行去西柏林探亲的百姓。其他的,一律不知道。”
实际绍尔与默克尔也是这么对学生说的。
李默煽动百姓时,检查站前的战士与警卫必然会被百姓堵起来了。可是东柏林还有许多警察,以及史塔西,李默在演讲时,必须前面得有一道“肉盾”。
于是李默让绍尔与默克尔用这条理由,将洪堡大学里一些思想激进的学生叫出来,关键时候做他的肉盾。
绍尔有些忧心仲仲,李默说:“绍尔,不用担心,知道我们打开了一扇什么窗户吗?德国的统一。”
“是吗,是吗?”默克尔兴奋地说。
“我们是一个民族……”李默说。
好了,什么都不要解释了,并且一旦这种大势鼓作起来,东德政府也不敢处理绍尔与默克尔。
李默去了勃兰登堡门。
不算太远,勃兰登堡门对面不远处就是洪堡大学,不过隔着一道墙,那怕再近,也如隔天涯。
此外这里还有许多西方国家的领事馆,包括英国的法国的美国的。
除了领事馆外,还有许多情报机构,并且不断地上演着一场古怪的闹剧。东西柏林可以说是冷战的最前沿地区,因此各国派驻了许多情报人员过来,当然,这些人脑子很好使,但他们可没有007的能力,因此经常被对方抓住。于是双方会选择一条过境通道进行谈判,我抓了你七个人,你抓了我五个人,那么我用五个人去换你五个人,余下的两个人先关押起来,等到下次凑数再交换。
然而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了,几乎各个情报机构的电话都打爆了,也没有问到来龙去脉。
李默在这里见到了刘向忠。
若是将时间推前到六号,所有人当中,也只有刘向忠知道得最多,可李默具体怎么操作,他依然也不清楚。
刘向忠仍有些不相信:“这就成了?”
“你以为呢?”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就有人带着砖头过来了。
后来柏林砖稍大比较完整的一块,能价值好几十美元,即便小块不完整的,也能卖好几美元。
李默主要还是为了拆墙,不是为了投资,当然,小的不完整的,不可能从李默这里拿到钱了。
另外,不可能用手抱过来的,不过无论东德还是西德,许多人家都有车子,不管再小的车子,总会有后备箱,里面放几十块砖头是不存在问题的。
各条通道的警卫与战士面对着密密麻麻的人群,也一起傻眼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两边跑,而且墙也拆到了东德哪边,有的人便将车子开过来,开始搬砖头到勃兰登堡门。
西柏林的百姓还好一点,他们只是为了拆墙,东柏林的百姓则不一样,他们比中国还缺少外汇,可能有的人家中情况也比较好,但是东德马克,不是西德马克,到西德买不到东西。
并且到处都是拆下来的砖头,弯着腰搬一搬,再用车子开一小会,便能换来几百美元,有几个人不动心,甚至为争砖头,都开始互殴起来。还有……在一起有“远见”的人带领下,真有人在“排雷”。在各国领事馆的楼顶上,各国大使看着这一幕,几乎个个目瞪口呆。一名美国官员喃喃地说,太tmd壮观了,简直堪比看好莱坞大片。
这些人将砖头运过来,西柏林有许多家银行,刘向忠带着几名手下,也将钱早取出来了,先是数砖头,接着发钱。
真发钱啊,这些德国人立即欢呼胜利万岁,又兴高采烈地继续回去搬砖头。
几个衙内也发疯似地冲过来,找到李默。
来了正好,若不来,李默还准备联系他们,让他们过来呢。
李默说:“各位,我们的交易,你们国家知不知道?若是换一个与你们长辈敌对的人上台,你们会有什么下场?今天晚上这件事发生后,会有两种情况,逼得你们东德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加民煮开放。”
其实他在心里说,也就是像苏联一样,更加**。
“那样,你们平安无事了。还有一种,说不定能促进你们两个国家统一,完全的自由与民煮了,那你们更不用担心,可以放心大胆挥霍享受这笔钱了。”
几个衙内忽信忽疑地看着李默,不是太相信。
李默又说道:“不过有一条,若是有人提议两德统一,并且这种意见占据上风时,你们必须规劝你们长辈立即做一件事,将史塔西的所有资料焚烧一空,不然以后就是清算的把柄。”
“会统一吗?”
“民心所向,你们东德能强行镇压多少?切记,切记。”
几个衙内悚然一惊。
史塔西的各种资料真落到西德人手里,还真有点不大好说了,甚至包括他们与李默的交易,在史塔西里都有许多很详细的记载。不焚烧掉,李默顶多落人一些话柄,但他们可悲催了。
他们想错了,若是这些资料不烧掉,李默到时候同样会很头痛。
几个衙内心神不定地回去。
但他们胆子真大,即便这件事过后,他们又继续弄了许多技术资料,向李默交换了美元。
看到他们没入东德哪边,李默对刘向忠说道:“刘叔,这里就交给你了。”
刘向忠点点头,并不算太艰难的任务,就是数砖头发钱了……身在西柏林,有什么危险的?
李默以防万一,还是留下了朱慧与十几个杨叔他们请来的“安保”,他自己则去了西柏林机场。
在冷战的最高峰时,苏联曾经一度让东德封锁了所有西柏林通往西德的公路与铁路,逼得西德只好利用飞机与这个机场,向西柏林送来食物与饮用水。
现在这个机场又方便了李默,李默坐着这架大客机飞向西德,又从西德飞向中国。
天渐渐亮了,仅是大半夜时间,即便两个柏林所有百姓一起上,也不可能拆掉这两面墙的,可一夜过来,确实拆掉了不少地方。
东德派出军队喊话,只要东德百姓有迫切的理由出境,东德政府保证两天内便将签证签发下来,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因此让各人速速回去,这里不仅是墙,还有地雷与密密麻麻的电网,弄不好,就会死人的。
然而没有老百姓听他们喊话,电网怕啥,咱们将它剪断,雷区怕啥,俺们只拆外面的墙,又不是去中间的隔离地带。
你们的话我们不相信了,有种将枪举起来,对着我胸膛开枪。
主要是现在人多啊,两边最少有几十万人在拆墙,谁怕谁啊!况且勃兰登堡门还有大把大把联邦马克与美元在等着他们呢。
喊话不管用,拆墙在继续。
东德继续开会,又打电话给中国,你们是啥意思,我们东德对你们中国不差,你们中国就是这样回报我们东德的?
中国没有在柏林派驻什么情报人员,不过有大使馆,也才刚刚得到消息,一个个一头雾水,于是只好也开会……
接着无数记者涌向了西柏林,有胆子大的,居然跨过通道,来到东柏林境内拍照采访。
西德总理戈尔也来了,接着许多国家,主要是西欧国家,美国还有点远,他们各自派了官员紧急赶往西柏林。
东德迫于形势,只好派人联系戈尔,你们得将刘向忠阻止住。戈尔不傻,说,这两面墙确实要拆了,只要你们东德承诺一个拆卸的时间,我立即派人阻止他们。
继续开会,东德官员终于同意,几天后就开始拆墙,也必须得有几天时间准备,不能像这些“暴民”胡乱地拆墙,也不安全。戈尔这才带人劝刘向忠,首先得表示感谢,这面墙,不仅东德有人恨,西德恨的人更多了,包括里根、肯尼迪过来,都叹息良久,居然让李默这么恶搞似的,就拆掉了。
其次才劝刘向忠,你们是好心,可这两面墙太危险了,东德政府也答应几天后就拆,得让他们派出专业人士来拆,这也是为了两个柏林百姓安全着想的,相信你们老板也会盼望着这个结果。
刘向忠想了想同意了,停止收购,又让东柏林的百姓带信回去,未来三天,李默会买掉未来三天所有酒吧啤酒的账单,不但东柏林,西柏林也一样,大家尽情地欢呼着。
好吧,所有人一起载歌载舞地回去喝啤酒了,然后继续着,许多记者采访刘向忠,刘向忠始终咬紧牙关,翻来覆去就是那句话,我是属下的员工,听从老板的安排,究竟发生了什么,我真的不知道。
不知道也要问,这些记者找不到李默,于是继续围着刘向忠死追乱缠。
一时间,李默与柏林墙成为全球的焦点。
李默回到魔都。
刚到家,几个领导便找上门,李默这事做得太荒唐,太胡闹了,以至让上面好几个大佬气得直跳脚。
………………………………
第423章 民意
面对着他们的责问,李默不好说,我要找一个窟,不得这样。 壹 看书 书・1kanshu・而且美国政府很厉害,往后去,在高层可是培养了许多间谍。别看这是**,实际到了九三,那才叫糟糕呢。
共和党一直是叫声大的狗,至少不大会真咬中国。民煮党才是狠角色,别看他们每次上台温声细语,然而咬起中国特厉害,每一口都会见血。
从现在起,就得为九三准备了。
李默说:“武主任,还有各位领**,你们相信人民的力量吗?”
“相信。”
“那就好,无论是东德还是西德的百姓,他们如今的民意就是统一,任何人也阻挡不了这种民意。若是没有这种民意支持,那天晚上我也不会成功。可能因为性格之故,我是没有办法从政的。但在分析上,我比较擅长,若是没有这个擅长,我便不可能一次次从股市与期货上获益。”
几个领**哑口无言。
他们都想到了香江,做空与下套汇丰是一回事,但根本原因还是李默早在一年前便看到了中国几个月前那场凶局。
武主任长叹道:“我相信三国演义了。”
现实里就有这种神人,而且就坐在他面前了。
“也没有那么神奇,一是我位于局外,旁观者清,二是我是70年后,因为家庭的贫困,所以一直想挣更多的钱,可能功利心更重一点,不过因此,我的心思放在成功失败上了,不像你们,得考虑一个路线问题。我还是说东德,正是这种民意,所以我有意地去了东德。然而我去东德时,示威游行结束了。正当我一愁莫展之时,又迎来了一个机会,这才有了九号那天晚上的行动。于是我有意地推动了一下,这样做,会让西方对我的身份更认同。武主任,到了你这位置上,应当明白这世间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从我个人的角度看,至少在这十几年内,不能与西方关系恶化。从国家角度来看,也需要我游走在东西方之间。至于我给中国带了什么……相信,不需要让我来一个自我表功吧。不要责怪我,相信我,实际我也比你们很多领**做得更好,对国家贡献更大。”
“但有一个组织吧。”一个领**不服气地说。
“组织?”李默气乐了:“不要再问了,相信顶多一年,快则半年,德国就会统一,国家还早点做准备吧。特别是现在,中国与西方关系恶化,难以打开突破口。德国就是一个最好的突破口,而且我已经替国家扫平了大半的障碍。”
“东德民心到了这地步?”
“是的,不像中国,周边各国只有日本最发达,可日本隔着海,于是所有百姓听能听着你们忽悠。”
“这怎么说的。”
“难道我说得不对吗,忽悠也未必是坏事,美国同样也在用一些手段,对他们的国民进行洗脑,但关键还是一句话,堵不如疏。东德则惨掉了,只隔着一道墙,一道铁丝网,差距那么大,他们岂能看不到?忽悠都不行了,所以统一是谓必然。”
李默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了湾湾。
一群青蛙让民进党忽悠得简直不知天南地北,所以才传出许多笑话,说中国人连茶叶蛋也吃不起,有人吃方便面,几十个人过来围观。 要 看书 ww w・1kanshu・
然而能说民进党做得不对吗?
人家只想着毒,不想着统,所以只好洗脑了。不然看到大陆不断地进步着,民心所向之下,同样也会像东西德一样,自己儿就实现统一了。只有将老百姓洗得连他爹妈都认不识,这样才不会走向统一,他们才能继续大权在握。
“德国真会统一吗?”
“一年后,若是不统一,我将浦东这摊子所有属于我的股份,一起上交给国家。若讲仁义呢,上面可以与他们敷衍几句。若是不讲仁义呢,连敷衍都免了。想一想,都统一了,都归西德接管了,你们还要考虑他们想法吗?那为什么,你们不承认锡金王室对锡金拥有主权?”
“你……真是一个生意人!”
“不是生意人,而是必须的,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与外国打了许多交道,有几次交道是占了便宜的?你们每吃一次亏,都等于是在糟蹋无数百姓的血汗钱。这是十亿人的血汗钱供你们挥霍的,若是公司,像你们这样挥霍,一千家公司也早破产了。”
反正李默对所谓的外交部门,他简直想不通了。
“国家也有友谊。”一个领**说。
“是啊,援助朝鲜换来了友谊,援助越南换来了友谊……”
一个领**还想说话,李默直接拿出一本史书,翻出隋炀帝那段笑话给他看。看了,嘴巴闭上了。
不要笑话隋炀帝,这时候中国照样干了许多好大喜功的事,所以晚省的领**才责问李默,说他自曝家丑。
几个领**走了。
如果李默提前预判德国统一成真的话,那就要从现在着想考虑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李默又打电话给刘向忠。
刘向忠回了电话,他买了不少柏林砖,大约有两千多万块,也依照顾李默的嘱咐,准备将它们运到香江。以后仿照柏林墙,用这些砖头修建两道墙,里面会有许多不通电的电网,假地雷等等,反正外观尽量与柏林墙一个样,供游客参观,让它成为一个开发区的景点。还有一些小的不完整的砖头,将它们保存起来,等到大家看到它们的价值时,李默会每一个股东寄上一块,给他们当一个纪念品。
当然,刘向忠一时半会还不能走,李默承诺的三天狂欢,狂欢后,刘向忠还要替李默买单。
两个柏林狂欢已经开始,不但男的,有不少妇女都跑到酒吧里讨啤酒喝,一是高兴,二是不让他们付账,于是喝得醉醺醺的,有的在大街上耍酒疯,唱歌跳舞喊口号,有的直接睡马路了。
这事还没有完,在民意群涌下,科尔与莫德罗提前到了11月14号,于勃兰登堡门前会聚,两人握手,然后宣布,从今天起,两国共同努力,将这两面墙与隔离区陆续拆除,同时勃兰登堡门重新开放。
消息传出,两个柏林的大半百姓涌到勃兰登堡门两边的大街上,有的大喊,我们是同一个民族,有的居然大喊统一,统一。
莫德罗听着这些口号,脸色很是尴尬,科尔则是如沐春风。
无疑,这次握手再次引起全球媒体的关注。
许多人跑到中国来到处找李默,有的跑到香江开发区哪边,有的跑到魔都那几家工厂,有的居然跑到煌县,至于中国有什么想法,谁管呢。这时候谁能拿到第一手资料谁才是最大的赢家。
吓得李默都不敢上学去了,只好闷在家中。
当然,在中国有意保护下,他们是找不到李默的。找不到李默,于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