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档一九七八-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胞都抱着敌视的态度。但李默带着中行赚了这么多钱,李行长还能说什么?

    李默继续说:“可烧钱最多的是科技研发”

    不仅得将东德这批技术完全消化掉,马上李默还准备从苏联与俄罗斯弄来大量的技术,关键这些技术弄来得消化下去,消化下去后,还得继续投入资金研发升级。

    直到像锂离子电池一样,开始进入投产并且盈利,盈利后还会继续烧钱研发,但不需要李默用别的资金来支持了。

    不过李默就没有说了。

    即便到了这时候,自己说苏联会解体,仍然会让人感到很妖异。

    虽然会将自己绑上试验台,那是笑话,但多少会说不清楚。

    “想要支撑这些花销,靠我眼下这几家公司是无法维持的,还得靠国家支持与帮助,我再将手中的外汇节省下来,继续投资,不过我一直认为这些钱属于高智商的赌博,是不合乎道德的收入。因此我可能顶多在十年内,渐渐将资金解决,然后徐徐彻底撤出风险市场。”

    徐徐撤离风险市场,是指在it产业崩盘时撤离,但也不好撤的,那才是天文数字的财富。

    美国政府准许李默将这些财富带回中国?

    究竟怎么办,李默现在也没有头绪。

    不过也不完全撤出,有一些有前景的it公司,比如谷歌,李默会继续增持。当然,这也很遥远,得到**年后了。

    李行长无法回绝。

    李默所说的四条,条条都需要国家支持与配合的。

    香江那块地皮,是国家劝李默买下来的,买下来后难道不开发吗?况且李默开发沙角,砸下了天文数字,但同时也拉动了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就业机会,从各工程队到建筑材料几乎都是国内提供的。

    扶贫、建设学校,国家不支持与配合吗?即便没有李默,国家也要做这两样事的。

    孤儿院是善举,国家不支持与配合吗?

    这些技术的研发就更不用说了。

    “那好吧”

    两人说了一下贷款的事。

    当然,李默不可能一次性贷下来,当真不付利息?

    两人说的就是贷款数额与时间。

    说完后,李默说:“李行长,你来了,也正好,我还要说一件事呢。”

    李默便将他的分析说了出来。

    “做空石油?”

    “正是做空石油,不过这次做空不能像上次做多那样肆无忌惮了,数额必须掌控好,我也安排了人手去了中东,一旦时机成熟,就必须迅速将空单抛出去。”

    这笔做空可能有点麻烦。

    不过问题不大,前面有中行顶着,至于李默的资金,比如这次做空日经指数与做多油价,李默前前后后砸下了147亿美元。包括他从中行的贷款,原来持有的香江股票套现后的现金。

    几年后罗伯逊自己坦露了一些消息,李默有一部分资金抽到石油多单上了,但实际投入到日本的资金仍比老虎基金多了二十多亿美元。

    当然,人家不是单个基金,是“集团作战”,多家基金公司联合起来的资金,则是李默投入的资金数倍之多。

    不过李默究竟投入了多少钱下去,李默后来也一直不表态,虽然外界一个劲的猜测,它却成了一个谜团。但因为李默用了许多钱,因此在这些资金中,欧洲的与美国的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投资人的资金几乎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五的份额。

    不久等到钱全部拿到手后,李默就要“分红”了,随着这笔激动人心的分红分发下去,李默各个风险投资也会赢得更多的人支持。

    甚至弄不好美国国会有人反对时,都会有议员站起来替李默说话。

    理论上,即便将所有家族与财阀的隐形财富统计在内,李默也足以进入富豪榜的前十位。

    这是指真正的财富,至于福布斯榜单,李默从来就没有当真。

    “小李,我相信司马迁所说的,范蠡就是陶朱公。”

    他是指人聪明到一定地步,可以在军事与政治有所作为,也能用来赚钱,因此范蠡逃到齐国后,迅速成为天下首富。

    实际上让李默利用先知先觉赚一点钱,创办实业还可以,但让他从政,以他的性格,还不知道会死得有多惨。

    “李行长,你过奖了。之所以我能分析到这些,主要是我的位置,正好横跨了中美两国,中不中,美不美,可以说我完全站在了旁观者的立场,又有一些消息来源,所以才能分析出这些,至于范蠡,我哪里敢与他比智慧。”

    李行长喝茶,再喝茶。

    李默所说的不仅是赚钱,这个分析有着极强的政治意义,甚至可以说,李默所预料若是真实发生了,能改变全球政治格局。

    李行长走了。

    李默也走了,他是包机走的。

    德国对李默到来表示了足够的尊重。

    如李默所说的,苏联解体看上去是谓必然,但若是没有天鹅湖突发事件,叶利钦未必能上台,叶利钦不能上台,苏联还会不会解体?

    很早时候,科尔就在推动着两德统一,也做了许多工作。

    然而若是没有李默的推动,柏林墙会不会倒下?柏林墙不倒下,两德会不会统一?谁也说不好了。况且上次默大妈回去后,还带来了李默对两德统一后的分析。

    西德各个高层官员听了默大妈的汇报后,经过认真的分析,认为李默所说的可能性能接近于三分之一。

    李默不是乱说的,不是乱说的,说明李默确实对德国报以很大的善意,尽管他变相地从东德偷走了许多技术,并且无耻地注册了专利,但不可否则李默对德国的贡献与这份善意。再说,李默是商人,商人就是想尽办法赚钱的,东德有这个漏洞,人家钻这个漏洞也颇为正常,若是东德不**,李默上哪儿弄这些技术去。

    最少不能否认的一条,李默鼓动大家推柏林墙那天晚上,李默确实是冒着生命危险,为了德国的前途,连生命都准备搭上,那还能说什么?

    而且李默说得很清楚,若真到了那个糟糕的地步,李默会带着大量资金来支持东德经济的发展。

    所以对于德国的政客来说,占一点便宜就占吧。

    飞机降落在西柏林机场,不但默大妈来迎接了,并且科尔亲自带着几个高官亲自来到机场迎接李默。

    “李,欢迎,欢迎,”科尔远远地就伸出双臂,立马亮起一片闪光灯
………………………………

第475章 尴尬(下)

    观礼即将开始,李默东张西望,然后走到默克尔身边,好奇地问:“默克尔女士,奇怪啊。”

    “奇怪什么?”

    “首脑啊。”

    1990年10月2日,也就是昨天,西德总理科尔和东德总理德梅齐埃分别发表德国统一电视讲话。

    科尔在讲话里分别感谢美英法苏同意和支持德国统一,并表示,统一后的德国愿意做邻国的可靠伙伴与好朋友。同时科尔还感谢为德国统一多方努力的各界政党、人民群众与宗教人士,并且郑重地感谢了李默。

    这让李默有些受宠若惊。

    但李默不知道,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德梅齐埃在讲话中表示,如果没有苏联的新思维和东欧邻国的支持,民主德国是不可能走上今天的道路的。他在谈到统一后面临的问题时说,不是所有的人对未来都没有烦恼。新的货币、新的经济秩序和实行新的政治结构自然会带来许多困难。

    那么德梅齐埃说得对不对呢?

    说的一点也没有错。

    德国统一,实际上李默是跟着历史进程划水的……当然,现在谁都想不到了。

    真正论功臣,第一是科尔,第二便是戈尔巴乔夫。

    后者的功劳并不比前者少多少。

    到了今天上午十一点,于柏林举行两德统一仪式,德国总统魏茨泽克、联邦议院议长聚斯穆特、联邦参议院议长蒙佩尔以及前民主德国人民议院议长贝格曼波尔等讲了话。德国总理科尔、副总理兼外长根舍及其他政府成员、政界要人、教会代表,以及各国驻德外交使节等两千多人出席了庆祝仪式。

    看起来是没有问题,但真出了大问题。

    那就是李默所说的各国首脑呢?

    首先说两大“功臣”,西德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很早就提出了“一个民族”“互不为外国”,主张德国统一。

    柏林墙的倒塌后东欧剧变,不过想统一德国,不是推倒柏林墙就能实现的,它最大的拦路虎是苏联。

    科尔数次亲自去了莫斯科,苦口婆心地劝说了戈尔巴乔夫。

    今年七月,科尔与戈尔巴乔夫终于搭成八条谅解协议,包括德国统一后的军事、政治地位、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限额以及不把北约的军事结构扩展到民德等等。

    戈尔巴乔夫为什么答应呢?

    苏联经济陷入困境,他正一心想搞改革,然而继续与西方世界冷战下去,不利于苏联改革。科尔提出的这些承诺,正好掐中了他的心意。

    按照这几条谅解协议,统一后的德国不是冷战的前线,而是成了缓冲区,看上去有利于苏联……反正他是这样认为了,包括美国用兵中东,他也等于变相地默许。

    好像有道理吧……真人的做法若顺着他的思维去分析,好像也有道理。

    戈尔巴乔夫种种做法终于导致苏联解体,甚至也是俄罗斯江河日下的第二大罪人。

    但站在德国的立场,戈尔巴乔夫却无疑是德国统一的功臣。

    况且科尔还给了苏联许多好处,包括150亿美元的欧共体援助,还有西德向苏联提供的50亿马克政府担保的银行信贷。随后西德又同意向苏联提供120亿马克以补偿苏军在东德留驻和撤出的费用,以及30亿马克的直接财政援助。由于苏联国内的经济困难,急需西德和西方的援助,加上这几条谅解协议看似带来的好处,苏联人同意了两德统一。

    这是苏联的立场。

    再到英国的立场……在柏林墙倒塌的前夕,也正是科尔为德国统一四处奔走的时候。

    撒切尔夫人在她的首相官邸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邀请了许多历史学家讨论德国问题。

    这些人在这次秘密会议上提出了诸如“谁是德国人?”“德国人改变了吗?”“德国统一的后果是什么?”等等问题,并且说“为何一个文明的国家可以让自己接受洗脑从而变得野蛮?如果它发生了一次,难道不会发生第二次吗?”

    随后柏林墙倒下,撒切尔夫人还在继续游说,包括打秘密电话给戈尔巴乔夫,明确说,我们不需要一个统一的德国。

    然后到了前几天,她又打电话给白宫,说她不能出席,如果老布什也不参加,她会很高兴,想使德国统一仪式被取消。

    另外就是法国。

    相比于撒切尔夫人的暗中行动,法国更加**裸了。

    柏林墙倒下后,看到两德统一成了大势所趋,密特郎与老布什会谈,强调德国统一进程必须是“和平、民主和渐进的”,主张让科尔放慢统一的步伐。

    拖上三年四年,一旦有什么情况发生变化,德国就休想统一……

    去年年底,密特朗更加大胆地来到东德,公开说东德“可以确信法国同德意志民煮共和国的团结一致”、法国对东德“作为主权国家继续存在感兴趣”。随后又在莱比锡比学发表演讲,说两个德意志国家都是“拥有主权的”。德国统一当然“首先与德国人有关”,但是邻国应该“关注他们的稳定”。

    可他这一番努力不管用,于是又亲自跑到了苏联,游说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说:“德国问题应该在统一欧洲进程的框架内加以考虑,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解决办法。这样会保障欧洲免遭一切大动乱,避免发生动荡。只有这样,德国问题的本身才可以找到一种更为正确的解决途径。人为的加速统一进程应该被排除在外。”

    话外之音,那就是法国小孩子们,俺是拿了许多好处的,如果你们反对德国统一,你们自己去解决,与俺无关。

    最后就是美国的立场。

    美国政府认为德国的统一将加速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崩溃,而且在地缘政治上,一个统一的德国将对苏联起到强有力的遏制作用。

    所以美国时代周刊将李默选为年底风云人物。

    李默带着柏林人推倒了柏林墙,开始时,老布什政府也有些担心西德“合并东德会加剧苏联的政治问题,并诱发苏联国内保守主义的反攻和危及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妨碍美国兵不血刃地在苏联与东欧国内推行“和平演变”。

    不过看到戈尔巴乔夫种种表现后,特别是拿到西德的一点好处与所谓的谅解协议后,居然还支持着德国统一,老布什决心加速德国统一。

    开始几个大国协商解决德国统一时,法国人提议将两德排除在外,即“4十0”方案。

    还有中国呢。

    90年的中国在国际上除了非洲那群兄弟,那有什么话语权。

    然而老布什独持己见,坚持一开始就吸收两德参加,将“40”变成了“42”,由此为两德统一加速大开了绿灯。

    不过为了照顾英法两个小兄弟的情绪,这次统一仪式,老布什没有亲自过来。

    连他都没有来了,其他西方国家元首也不过来了。

    至于苏联与东欧,以及苏联的小兄弟们,默视你们统一就算不错了,还想我们参加你们的统一仪式?

    然后便成了今天尴尬的情况。

    别说奥运会、阅兵典礼的什么,就是中国收回香江,还有许多国家元首发来贺电吧。

    然而这次两德统一,除了各国驻德使节外,什么也没有,李默忽然想到了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其实这也是科尔亲自迎接他,并于昨晚电视讲话刻意感谢李默的原因。

    换谁,遇到这种尴尬的场面,都会想,这是幸好李默这个热血青年外加愣头青来到柏林,还真让他成功地将柏林墙推倒。

    若是柏林墙没有推倒,外部有这么大阻力,两德还能统一吗?虽然李默是商人,商人本性是逐利而行,窃取了东德的一些技术,但站在德国统一上,李默无疑是第一功臣。况且李默虽窍取了一些技术,也能理解,中国科技落后,西方国家又对中国进行了技术封锁,有机会不窍取那还是商人吗,而且李默也表示了足够的“愧意”,不仅冒着生命危险去推柏林墙,也打算未来将投资带到东德地区,加速德国统一的融合进程。对于一名商人,还是中国的商人,还能要求什么?

    “首脑啥,你们中国首脑不是也没有来吗。”

    “我们中国能一样吗,对我们中国实施各种封锁的有哪些国家,也有你们联邦德国!能表示支持就不错了。”

    默克尔语塞。

    李默凝眉想了想。

    各国在两德统一中的表现,大多数是在暗中的,许多情况是过去好些年才一一披露出来。

    眼下各个媒体能报道的消息少之又少。

    不过看到这种局面,李默多少也能猜出一些,他索性给美英法上一点眼药水,说:“默克尔,总之,还要自身强大啊,盟友的什么靠不住。”

    默克尔警惕地说:“李默,我们德国以前犯了错误,但以后不会犯错误。”

    “我说的自身强大,是让你们德国人再做法西斯吗?我不是指军事,而是指经济文化,若是你们德国经济超过了日本,还会不会有这等场面?”

    “李,你说的那些,未来真的会发生?”

    “可能会发生吧。”李默说。

    就是他说了,德国人也束手无策。事实上李默不说,德国人做得也不错。

    两种制度与政治体系,分隔了几十年,那有那么容易融合的?更关键的是东德体量也不小,若是一个城市还好说一点。

    但德国这次统一主要方针是做对了,统一,统一的不仅是国家,还有制度,货币,教育等。虽然有阵痛,不过十几年后,有地域性的排斥外,还有没有人再讨论东德西德?其实这也代表着真正融合在一起了。

    “到时候你真会帮助我们吗?”

    西德有钱,可马上德国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即便有钱,不等于能提供就业,或者像李默墨子基金在美国所做的那样,发钱发食品发衣服,那管什么用?

    真正有帮助的得替未来的东德地区创造就业机会。

    一般人不行了。

    然而德国上下没有人敢怀疑李默的,李默有智慧,手中也有实业,并且这些实业很成功,李默也有资金,这次在日本,李默还不知捞了多少钱。

    李默微微一笑,说:“马上你们的魏茨泽克总统与科尔总理阁下会很忙碌了,不过可以替我代一句话给他们。”

    “之所以做出这个承诺,就是大婶你逼的。”

    默克尔抿嘴一乐。

    科尔曾在内部会议上说过一句话,若不是默克尔逼迫,李默不会犯险,即便他是小青年,往往会做出一些热血冲动的举动,但是人,况且是一个百亿富翁,都会怕死。因此,你们不要小看了小默克尔的贡献。

    因此默克尔对李默感情很复杂,她是痛恨李默窍取技术,还无耻地注册了专利。不过也感谢李默替德国所做的贡献,若是没有李默,她也不可能进入科尔的视线,从个人角度来说,李默同样是她的恩人。

    “你们德国人严谨勤奋守纪律,办事认真,这恰恰是你们德国能屡屡成功的原因。相比你们德国,英国人保守,法国人太过懒散,可以这么说,德国统一后,未来你们德国会成为欧洲中心。作为一家企业,也需要这样的员工。也就是你们德国人的民族个性,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理由。”

    这句话夸得默克尔心中更是大慰,她木木的脸上又露出笑容。

    这一幕瞒不了台下的各国记者,又纷纷拍摄下来,就不知道这两人在说什么了。

    “我注册了一些专利,你们德国人没有计较,相反昨天晚上科尔总理在电视上还夸奖了我,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以德报德,你们德国人尊重我,我必须给予足够的回报,这样才能问心无愧。这些,就是我帮助你们的理由。”

    “问心无愧……谢谢,谢谢。”

    德国这次统一仪式在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元首,也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祝福下,尴尬的结束了。

    当然仪式与李默无关,他只是一个被邀请过来的观礼贵宾,不过李默也达到了他的目的,最少换来许多德国政客的友谊。

    不过仪式结束后,李默也没有走掉,他被一群记者包围了。

    虽然不可能轮到他在仪式上讲话,不过谁也不敢否认李默在德国统一进程里所扮演的角色。

    就包括观礼的排位,他也是被德国人安排到最前面的贵宾位置上的。

    李默“饱含深情”地说:“推倒柏林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德国人民的意志,包括前东德政府的默许,否则我想,我今天不是站在这里与你们说话,而是成了一名烈士。”

    “说我不怕死,实际我真的怕死,不但我怕死,当时参与的柏林百姓也都怕死,但我们成功不是侥幸,这是大势所趋,是当时两德政府的英明选择。”

    “对所谓的民煮与**,我一直是持着保留态度的,当时推倒柏林墙想的也只是结束这堵墙所产生的悲剧,至于两德统一,我认为是各国政府特别是科尔总理努力的结果,我不敢剽窃这个功劳。”

    “今天是十月三号,也正好是我们中国的中秋节。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是举家举国团圆的好日子。在此,我衷心地祝愿统一后的德国团团圆圆,合家美满,也衷心地祝愿所有分裂的家庭,所有分裂的国家,包括我们中国,也能团圆也能统一,更祝福所有国家、所有的家庭远离分裂,远离战火,世世代代和平美满的生存下去。”

    和平,肯定是好的。

    而且李默也足够的谦虚。

    各个记者,特别是德国记者纷纷拍起了巴掌。

    李默上了车,又登上飞机,返回魔都。

    五号,李默继续上学。

    张晓雨气呼呼地找到他,斥责道:“李默,虽然你花了钱,可这么大的活动,你总得要参加吧,难不成你这几天忙着国家大事?”

    李默说:“还真有点,德国统一了,邀请我去观礼,你说我该不该去。”

    德国统一,可以说是90年头等国际大事,各国媒体也纷纷报道了,其他国家随着德国统一,又将李默去年所做所为翻将出来,纷纷报道,还长篇大论地诠释了李默的那几句祝福,甚至有媒体又将李默那部记录片的祈祷翻将出来。

    虽然李默是人人愤慨的对冲基金商人,但看着这首歌词,也不能否认李默善良的一面。

    当然,也议论到了中国的格局,德国统一了,中国还远没有统一呢。

    有的媒体开玩笑地说,李默有能力将柏林墙推倒了,但李默没有能力将那片海峡给推倒,想来以李默的智商,也望洋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