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档一九七八-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很难有多大出息的。
“李默,你高考时是省探花吧?”
“是啊,那次高考运气好。中学的领导还慨叹呢,说我离状元只差了七分,能考出那样的成绩,我容易吗?”
“为什么报考华理大?”
省探花哎,什么样的高校去不了?
“我与一个人约定的上同一所大学,她成绩也不错,但比我差一点,我琢磨着,以她的成绩,努力一下,不过只能考中华理大,于是报考了华理大。但也没有想到,包括复大在内,都给我甚至给我同学开了后门,若是知道他们会开后门,说不定我就报考复大或交大了。”
郭紫蓉那么做,确实她不好选择,而且听梁顺华的语气,似乎还有另外的隐情。
但当时李默还是很愤怒,也有些失望与黯然的。
这是这一世的李默,若是换成前世的李默,又是在青年时代发生的事,那会对李默产生重大的打击。
不过终是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许多事也看淡了。
始至今日,李默说起这件事,语气平淡之极,竟然连庞春来都没有听出有任何异样。
庞春来也没有多想,又说:“82年,那时你才多大?”
“运气吧。”李默平淡地说。
如果没有回档一次,如果前世他没有写过网文,查看过许多资料的那段经历,平时又不喜欢看书,那可能有今天的先知先觉。
没有这些先知先觉,他也休想拥有今天的成就。
“运气,你让我们何以情堪?”
“不要多想了,你去了斯坦福,我的一些中学同学李少春、小胖子,还有王小曼他们,以及我干娘家的大女儿乐宜绢全部在哪里读书,呆在异国他乡,你们要学会互相照顾。”
“李默,我懂。”
“还有,相对于外国人,许多中国人性格要内向一点,不擅于表达与交际,各人有各的性格,我不提它好坏,不过想在商业管理上有所作为,这种内向的性格是要不得的。这一条要向外国人学习。以及教育方式,中国的教育方式重理论,缺少动手能力与实践,这一点西方教育恰好反过来了。这两种教育方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你不同,已经经过了数年理论教育,因此去了美国后,得学会实用实践能力上的培养。有可能我明年下半年做出一项决定,给你们每人一百万美元,让你们自己操作投资,以此来进一步培养你们的能力。”
“这可不行哪,万一亏了怎么办?”
“亏了就亏了,只要别装腰包就行。还有,不要在信中或电话里,对班上同学泄露我真正的身份。”
“我明白。”
庞春来还想问什么。
李默说:“去吧。”
然后与他的家人共同将他的行李搬上车,让秦叔载着他们去机场。
李默也去了学校。
张晓雨说:“李默,庞春来去外国留学了。”
“哦。”
“还是斯坦福大学呢。”张晓雨艳羡地说。与能进入宜集团相比,出国留学对班上同学的吸引力无疑更大一些。即便张晓雨家境不错,也免不了这个俗。
“哦。”
“哦什么哦,那是斯坦福大学哎,庞春来怎么进去的?”
“我怎么知道?”李默一摊手说,但他心里在想,难道张晓雨又重新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但渐渐的,李默也无所谓了,因为大家相聚学习的辰光,实际加在一起,可能不过三十来天。
庞春来的出国留学在班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同学纷纷议论。李默则若无其事的带着书本继续乱跑。
然而这天,李默下午又翘课了。
上午放学后,李默就没有去食堂吃饭,而是去浦东。
彼特洛夫、迪米马斯基、科瓦科夫他们带着二十多个苏联军方衙内来到魔都,李默没有让他们去自己的家,而是安排人将他们接到了公司。至于军方的,也是李默的要求。在明年那场风波里,苏联整个权贵群体当中,军方“犯的错误”最少。或者说,在站队过程里,军方群体多站在叶利钦这一方。
均摊起来,特别是民用技术,苏联不及东德。
不过苏联体量大,因此总体上有更多的领域超过了中国,特别是重工业与材料工业方面,有许多李默需要的技术。至于军事,李默是坚决不碰了。
不但是技术,还有人才这个更重要。
因此这个操作过程可能得持续两到三年,所以合作者,必须不能是站错队的群体。
有许多衙内李默不认识,不过彼特洛夫他们与李默打过交道了。
见了面,彼特洛夫给李默来了一个很是热情的拥抱,用不流利的英文说道:“李,我很想念你啊。”
不是想念李默,是想念李默的钱。
柏林墙推倒后,李默继续从卢卡斯他们哪里弄来许多技术。
格拉兹下台,萨宾娜伯格曼普尔当选为东德元首,也是东欧第一位女元首。卢卡斯他们听从李默建议,劝说他们的长辈,将史塔西里面的资料全部焚毁。
随后普尔与科尔协商两德统一事宜,卢卡斯他们又听从李默建议,趁着东德混乱的时机,全部带着资金去了加拿大并且移民加拿大,去了其他国家没有用,只有美国与加拿大能庇护住。但美国为了政治需要,说不定同样那一天,对这些衙内进行清算,或者将他们送回德国。加拿大政治气氛要宽松得多了。
两德统一后,政治清算果然开始。
以李默的观点,认为这种政治清算,实际不利于两德融合的。
但站在西德人的角度,认为这种政治清算,是让东德人认识到东德领导的凶残与丑陋,利于在东德推广民煮制度。
德国人怎么做,与李默没有关系,甚至融合越不顺利越对李默有利。
这些衙内到了加拿大,不但躲过了清算,也开始过上富翁的生活,钱最少的也有几千万美元的家产,这让彼特洛夫他们感到很是羡慕。
李默托人请他们过来,发财来了。实际上他们想反了,李默请他们过来,是李默今年发的第四笔财
………………………………
第493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彼特洛夫一一介绍。
无疑,都是有来头的衙内。
李默心里叹了一口气,人心总是贪婪的,与人种与国籍没有多大的关系。
这些衙内们缺吃缺穿吗?
什么也不缺,并且在苏联享有各种特权,然而还不满足。这让李默忽然想到了明朝末年八大晋商……与他们相比,苏联这些衙内的做法还要更恶劣。
李默不会表露出来的,一个个热情的握手。
介绍完了,李默问:“彼特洛夫,就这些人吗?”
彼特洛夫说:“李,这些人还不够吗?”
“最好人还要更多一点……”
有这么多衙内,想弄一些技术基本上是没有问题了,不过人多了会更安全,也能弄来更多的技术。
彼特洛夫面露难色,人多是更安全,但人多,分钱的人也多了。
李默说:“上我还有一个想法……”
为什么李默拖到这时候,有三个原因,一是等宜美与中电坊水露石出了,不用说,更要等日本这次操作水落石出了。
其次仅是想弄技术,叶利钦上台后,俄罗斯反而更乱,那时候弄技术还要更方便,甚至可以弄来许多科学人才。
但若是早了,未必有那么安全。
东德有史塔西,苏联还有更厉害的克格勃。
虽然苏联现在越来越乱,几乎所有权贵都在想办法捞钱,不过相信还有爱国的人。
所以李默拖到这时候。
这时候戈尔巴乔夫早就推行市场经济了,他这个所谓的市场经济成了催毁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越往后拖,苏联越是人心混乱,高层越是不知怎么办,特别是戈尔巴乔夫听信美国人的话,在10月1号发起的五百天改造苏联的计划……那么李默弄技术,才会平安无事。
还有一个原因,也就是李默要打的主意。
前世时李默听到一个传言,说是印度在八几年欠下苏联一百多亿美元,八几年卢布很值钱的,一度几乎与英磅相等,比美元还要值钱。所以换成卢布,印度欠下不足一百亿的卢布。
几年后,卢比成了草纸,印度开始还债,是连本带息一起还掉了,但等于只还了几百万美元……
所以后来的俄罗斯拼命宰印度。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苏联解体,叶利钦采用休克疗法,两大原因,导致卢布狂跌,不仅是印度,许多人在这个过程里捞了便宜。有印度,有西方的各个资本家,还有苏联内部的权贵,包括叶利钦时代几大石油巨头。只有一个国家没有受益,那就是中国,央行不但没有得利,反而傻呼呼地持着大量卢比,亏得一塌糊涂。
之所以宰印度,以印度那德性,除了圣人中国外,没有一个国家不想宰的。
俄罗斯宰了印度,美国、法国、以色列,只要印度上门买军火,都宰过印度。
能不能打苏联、或者说俄罗斯的主意,李默是反复考虑过的。
从国家角度考虑,一,苏联解体后,老布什没有将矛头对准中国,相反的,在92年与中国关系渐渐变得缓和。克林顿上台后,中美关系才迅速恶化……但作为国家战略角度,美国确实希望俄罗斯与中国同时衰落,这两个国家衰落了,再无其他的国家危胁美国霸主地位。因此美国打压中国的同时,也继续打压俄罗斯。
这才逼得中俄两国抱团,这个抱团不仅对中国有利,对俄罗斯也有利。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
苏联成立后,哈萨克斯坦成为加盟国,但境内俄罗斯人太少,于是苏联将一大块不属于哈斯克斯坦的地盘划给了哈萨克斯坦,因为这块地盘上有很多俄罗斯人。
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将这块地盘上的俄罗斯人全部送了回去,至于土地,则笑纳了。
但为了战略因素,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这一趁火打劫的行为表示了沉默。
二,历史因素不提了,不要说俄罗斯侵占的中国领土是不可能收回来,李默认为连印度侵占的臧南那几万平方公里同样也收不回来了。李默不知道上面是不是在“下大棋”,若不是,那么往后去连宋朝都不如,至少宋朝还陆续开拓了河湟。如果不是女真人突然崛起,宋朝拿下了西夏后,说不定就能完成一个华丽的转身。
领土与历史问题不用去考虑,李默考虑的是俄罗斯对中国的真正想法。
两国确实是抱团关系,但不是盟友关系,更不是战略伙伴关系。
具体的从俄罗斯两大元首去分析,一是叶利钦时代,准确地说叶利钦不是亲华派,而是亲西派,因此94年在美国发起的,对中国封锁更严厉的瓦森纳协定中,俄罗斯热烈响应,并且带着乌克兰等小弟,成为瓦森纳会员国。
后来碰了一鼻子灰后,才渐渐与西方拉开距离,也迫于经济之故,卖了一些武器与技术给了中国,然而皆不是先进的武器与技术。
然后进入普京时代。
普京的硬汉精神,让许多中国人佩服,李默也佩服。
但他不是亲西派,同样不是亲中派,也没有卖多少先进的武器与技术给中国。与中国的山寨没有多大关系,实际还是他对中国有着防范心理。所以中越交恶时,俄罗斯反而卖了一些先进武器给了越南。
在这个抱团的过程中,中国对俄罗斯的态度应当比俄罗斯对中国的态度更加诚恳,包括各种支持,特别是石油天燃汽价格大跌时,中国送上了宝贵的大礼包。
准确地说,对中国帮助作用最大的国家,不是俄罗斯,而是乌克兰。
因此从这两个因素考虑,李默占了一些俄罗斯的便宜,但不会破坏中俄关系。
这也要想的,若是因为他,未来这个抱团没有了,固然俄罗斯日子更难过,中国日子也不好过。没有国,就没有家。中国一旦失去这十几年宝贵的崛起时机,李默的日子也休想好过。
然后从个人考虑。
暂时宜集团与苏联没有什么商业往来,未来,是进大于出,对宜集团应当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李默又借这些衙内,绕了一道关系,也就是吃相不是那么太难看。
另外,李默还打算在几年后,若是俄罗斯有所表示下,李默不妨伸出手帮助他们一下,“将功折罪”,但在这个过程里,对李默也是有利的。如木材,俄罗斯能在最困难的时候获得更多的外汇,李默则能以很低的价格购买大量木材。
“什么想法?”这些衙内好奇地问道。
“你们回国后成立一家商业银行,用高利息吸纳百姓存款。具体的……四年时间吧,客户每存一百卢布,四年后则偿还三百卢布的利息。”
“李,不行哪。”彼特洛夫尖叫起来。
虽说卢布总体趋势上是下跌的,但这个利息太惊人了,等于每年支付给客户75的利息,比高利贷的利息还要高。只要推出这个利息,李默所说的银行能迅速吸纳无数存款,弄不好是以百亿计算。但四年后,用什么来偿还?
“彼特洛夫,听我说,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你我共同聘请一些律师,我将我能做主的各个股票与各个公司的股份等资产拿出来,让双方的律师团做一个估值。第三步,无论吸纳多少存款,一半属于你们的净利润,余下的由我来偿还。”
几十名衙内听傻掉了,这等于李默得在未来偿还六倍的利息,不是75,而是150的年利息。
“李……”
“彼特洛夫,正常情况下,我肯定是亏掉了。但听我往下说,我肯定不会要你们苏联的卢布,存款的一半归你们所得,余下一半,你们用它们在你们苏联购买黄金、钻石与各种宝石。然后分批交给我。我呢,再与你们将我这些资产做一个公证,你们分批将黄金钻石与各种宝石运给我,我分批将这些资产相关的产权证书或股票存入瑞士银行当抵押。四年后,我每偿还一批本息,则赎回一批产权证书或股票,若是偿还不了,那么这些资产按照公证的估值与合同,则是属于你们的。相信,以你们的渠道很容易打听到我的相关消息,应当也打听过了。那么也知道我名下各个资金的收益与增涨情况,四年后我不敢说它们能翻上十几倍,但翻上好几倍。”
这些衙内一个个沉思。
首先是李默的资产增涨情况。
据他们了解,82年李默第一桶金便是那本小说的稿费与电影版权费。李默现有多少资产,他们同样也不大清楚,但应当不低于两百亿美元,也就是八年多点时间,李默的财富膨胀了近五百倍!
那么四年后,膨胀几倍是很容易的。
那能这样想呢,随着李默财富越来越多,增涨的势头也越来越缓慢。四年后,能翻上一倍,都能让李默开怀大笑了。除非李默将各个公司上市去圈钱,用股票的虚价将财富抬高,但这是不可能的。
不过李默名下各公司发展势头确实都还不错。
然后是李默能抵押出多少财富,若是两百亿美元,那等于他们能落上一百亿美元……
有这样的好事吗?
看着这些衙内狐疑的眼神,李默说:“不要怀疑,我先说卢布,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深化改革,卢布会贬值得更快,说不定未来能贬值好几倍,十几倍,最少的四年后也能贬值四五倍。”
“不会贬值那么多吧?”
“欠看我们中国的人民币,与八十年代初相比,几乎贬值了三倍多。但我们中国没有完全实施市场经济,一旦像你们苏联那样全面放开,换成黑市汇率是多少?将会贬值七倍!这是卢布的贬值,其次是黄金钻石一直在升值,最后是这些黄金钻石,我又可以抵押给其他银行,用抵押出来的现金进行再投资。有这三道保险,四年后,我的收益就不止六倍了。”
论黄金产量,苏联不是世界最多的国家,而是南非、美国与澳大利亚,当然,苏联黄金产量也可以,不过世界上钻石产量与储藏量最多的国家不是非洲的一些国家,而是苏联。
并且在一些比较珍贵的宝石上,苏联产量也十分可观。
这些衙内又在沉思。
去年因为苏联抛售了许多黄金,导致黄金价格下跌,从每盎司(2835克)八百多美元,下跌到不足四百美元。但总体上,黄金价格还是在上涨的,七十年代初,每盎司黄金甚至都不足一百美元。
以后金价会上涨吗?
他们又被李默迷惑了。
李默想的可不是金价上涨,而是用最小的代价,将这些硬通货从苏联套出来。
其实往后去,在这几年内金价上涨幅度并不大,真正上涨得快的,不是黄金,而是钻石与各种宝石,特别是翡翠,若是李默能套出这些硬通货,那么会抽出一部分现金储存翡翠,以后用珠宝连锁店的形式,再将它们化为现金。若是套不出来这些硬通货,李默也犯不着投资翡翠。
但就是不上涨又如何,李默说得很清楚,不是一个方面,而是三道“保险”。
于是这些衙内渐渐心动。
“李,你有多少资产?”
“不是我有多少资产,而是我能做主的资产,有的资产我是不能做主的,比如宜丽公司的美泰股份。彼特洛夫,你可以用笔记下来。微软142的股份,思科的126股份……”
思科可不止这些股份,波萨克夫妇的股份,以及流通股,两者合计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几,但这些股份在这几年内则是消失了。即便未来套现,李默也不会以他的身份去套现。
当然,也犯不着因小失大的将它们拿出来抵押。
“还有最近一段时间几家基金公司在美国收购的各it公司股票,其中近半股票我有权能拿出来抵押。宜丽公司70股份,宜乐60股份,绒德克全部,爱奥全部,宜宝60股份,新东方70股份,宜安60股份,宜美70股份,中电坊大约是65股份,以及香江的那块地。”
还有,宜富,不过宜富眼下是在烧钱,没办法估值。同理的,包括宜华、高通、台积电与华硕,都没有办法估值,李默也就不将它们拿出来抵押了。至于开发区若是抵押,即便李默开始大肆建设,抵押出来的金额也不会太多。
不到03年,是没有办法看出它的真正价值。
但还有,李默持有的大量香江股票,也不能说是香江股票,在恒生证券公司上市的可不仅是香江股票,还有其他一些国家与地区的股票。
李默没有说,前面的也足够了。
还是不够,这些股票也能拿出来抵押,真不行,提前将俄罗斯哪边的本息提前偿还了,然后再套现。虽然收益会少些,但同样的可观。
“李,它们全是你的吗?”
“一半多是我的,还有一些不是我的,但我能做主。”李默撒了一个小谎。
反正他是不想将他真正的财富曝光出来了。
李默与彼特洛夫在交流时,彼特洛夫也一边用俄语翻译给各个衙内听。
如李默所说的,来之前,他们也打听过李默许多消息,包括李默的各个资产。
然后他们在心中盘算了一下,若是如此,会比卖技术收益更可观。
看着他们的表情,李默又说:“彼特洛夫,若是成功的话,我能赚到一些钱,当然,我能赚多少,现在不大好说。你们同样能赚到不少钱,但这些钱,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否则这些黄金钻石……”
李默要的不是卢布,而是这些硬通货,那么先得将它们从苏联各个矿产企业收购下来,然后还要运出国。
这么大数量的黄金钻石宝石的收购,又将它们运出国,送到李默手中,必然引人瞩目。
这是李默拖到现在的第三个原因。
也是李默所说的,需要更多衙内参与的原因。
只有更多的衙内参与,形成一个巨大的保护伞,才能顺利地完成这次操作。
但李默在心中想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一个国家那有那么简单的,况且是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
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想当然的治理苏联,那有李默这次操作的机会?
可与未来苏联或俄罗斯的损失相比,李默这笔收益,顶多是在苏联人身上割下一块不起眼的小肉。正因为戈尔巴乔夫的想当然,导致了一个超级帝国的轰然瓦解,这才是苏联最大的损失。
当然,这些衙内超级**,不过他们不是傻子。
李默的意思,他们立即就会意出来。
参与的人多了,分钱的人多了。但有了这两笔巨大的收益,每一个人分的钱还是十分地可观。
不过他们迅速的想到了一件可怕的事……
………………………………
第494章 富贵心
一个小胡子问:“李,你说未来卢布会大幅度的贬值?”
他是用俄语问的,彼特洛夫用英语翻译。
李默点点头。
他想了想又说:“你们也不用担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