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档一九七八-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才是81年,可想公社中学能有什么水平?不但公社的中学,各镇中学,成绩普遍性地差得要死。
不要九十四分了,能平均达到八十分,就能稳居班上前三名。
公社中学的老师也听说过李默的名字,不但大棚蔬菜,还有他的小考全县第一,以及那本作文小集子。
老师们看到李默作文扣掉了四分,也奇怪,于是打开看,就这点小毛病也能扣四分,还有没有天理了?市一中要求得有多严格哪?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七份试卷伤害值那可是满满的。
公社中学的老师也知道两个学校必然有很大的差距,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社初中,一个则集中了四县一市大多数的天才,但十几个老师看着李默母亲,忍不住心想,你是来求教的,还是来刺激我们的?
鲁主任便说:“小梁,这个成绩相当好,只要保持住,大学绝对没有问题,但能不能将这几份试卷赠送给我们?”
“你们要这试卷干吗?”
“给学生做一个榜样。”
“能做榜样?”
鲁主任差一点咽住,他抚了一下胸,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才说:“能,这个成绩确实很好。”
公社中学里还是有几个尖子生的,其他学生无所谓了,有了李默这个成绩,则能让这些尖子生找到追赶的目标。
期末考试到了,李默也不修改小说稿了,开始拼命。
第一名不想,可不能掉到七八名,那样奖状必然没有了,没有了奖状,回家马上就会被挨揍。
但李默这个粉丝真的很强大。
她也不是巢市本地人,来自d县一个小镇上的,从穿着打扮来看,家庭情况也不大好。
小考成绩不错,不然也不可能招进市一中,然而远不及廖全宝,也不及李默,说明她的基础没有李默与廖全宝雄厚。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女孩子,迅速追了上来。
到了期末考试,李默与廖全宝分数缩小到了8分,8分优势仍很明显,可是谢雨荷与廖全宝的分数缩小到了3分,弄不好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将三分抹平。廖全宝看着这个分数,蛋痛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可能踢到他蛋的人不是李默,而是这个原先根本不起眼的谢雨荷。
方老师很满意,有竞争才有动力……最好这些孩子一起变成学习机器,那么一级级地升上去,这届学生在高考时表现才会亮眼。而且这一届比上一届分数平均高了好几分,但他现在不知道的是,随着国家向正常方向扭转,一届会比一届强。
谢雨荷拿着奖状,先是傻笑,然后又不好意思地看着李默,她又将李默踩在脚底下。廖全宝也在看着李默,但他的神情是趾高气扬的,李默也不生气,若是廖全宝知道自己在保持着这个成绩的同时,还在写一篇长达几十万字的,并且科普知识极强的英文小说,估计廖学霸立马会斯巴达了……
………………………………
第六十九章 借钱
李默在孙村前面的马路上下了车,背着沉重的行李往家里走。有换洗衣服,重的还是书……几本资料书是必须要带回来的,还带了几本英语书继续自学,教科书肯定要全部带回来了,因为要做寒假作业。
路两边有许多大棚,李默也没有心情看了,沉重的行李压得他都快喘不过气。
“身体还是不行哪。”
“小默子,回家啦?”李实布从后面冒了出来说道,他是从大队里开会回来的,碰巧遇上。
说完,一把将李默的行李抢下来,搭在自己高大的肩膀上。这个人力气真的大,能将一包七八十斤的稻谷夹在胳膊肘下,就像夹一篮子小菜一般,走上一两里路都不喘气。
“老姨,谢了。”
“谢什么,在市中学得如何?”
“还好吧。”
“听你妈说你只考了第三名。”
“嗯,这次还是第三名,我们那个班天才太多了。”
“还有比你更厉害的?”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李默说道,如果他努力是能继续拿第一的,但莫忘记他是重生的,若是没有这个优势,将李默放在他们那一个班,学习成绩会更惨,即便各方面条件跟上了,包括父母学会理解包容鼓励,他进入后,也只能保持一个中等略偏上的位置,想占到中上等都很难。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将李默送到家。
李广平也略略有些失望。
李默说道:“爸,如果你非得让我考一个省状元的什么,你们肯定失望了。如果你们现实一点,要求我考一个重点大学,那我肯定能保证你们满意,并且这个大学至少是全国前十名的。”
也不要前十名的大学了,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在眼下的公社也是一件轰动的事。
李广平不言语。
“爸,人要学会知足,如果不知足,这一辈子都不会快乐。为什么?比如挣钱吧,你有一万,别人还有一百万。”
“怎么可能有一百万!”
“有啊,美国最有钱的人有好几十亿美元,美元比人民币还要值钱,一美元相当于一块七毛钱。想一想人家有多少个一百万?”
“你瞎说的吧,怎么会有那么多钱?”
“我说的是个人,有的家族钱更多,人家哪边有一个大家族,姓杜邦,财产达到了一百亿美元。”
这是指明年美国最富的家族或个人,第一位就是杜邦家族,财产一百亿美元,第二位是亨特家族,财产是六十六亿美元,第三位是洛克菲勒家族,财产是三十三亿美元,第四位才是个人,海运大亨丹尼尔・路德维格,财产是二十亿美元。
不是说有的财团几万亿美元吗?
谁说的!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沃尔玛家族那么有钱,财产也不过一千多亿美元。几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官员睡不着也想办法,将这个家族或财团的财产瓜分了。当然,财团与家族不一样,还有其他的股东,以及一些隐形的财产,有几个厉害的财团资产确实有好几千亿美元,也就这样了。据传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五十万亿美元,胡说八道!算一算整个美国有多少美元吧,又或者将整个英国买下来?
“美国这么有钱?”
李默叹了一口气,中美差距有多大呢,且看gdp,这一年中国的gdp似乎是两千八百多亿美元,而美国则是三万一千多亿美元,就连小rb都达到了一万一千多亿美元。
莫急!
实际差距更不止,因为现在的人民币汇率太高了,一比一点七几,如果换成后来一比六点几七点几,中国的gdp数据将会更惨!若是按照真实的购买力,美国也相当于中国的二十多倍,但人口却比中国少了好几倍。
二零一几年,李默一个朋友跑到朝鲜哪边回来说,哪边好穷,现在中美之间的差距,比那时候中朝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爸,你想不想争一百亿美元,或者说一百七十亿块钱?”
“你说什么呢!”
“爸,我是说人得知足,你总是想着我要去最好的学校,现在确实是最好的学校,还有更好的,可惜因为户口制度,我上不了。去了最好的学校,又要我考第一。考了第一还不行,必须考全省第一。你不快乐了,我学习也有压力了。”
“爸,人这一辈子呢,首先得吃饱,这是必须的前提,能吃饱吃好,能穿暖和,衣服也不太土气,能有一个差不多的房屋住那就行了……当然,我家这个房屋肯定不行了。其实人这一辈子不是非要住多大的房屋,穿多好的衣服,吃多珍贵的菜肴,而是如何使一家人开心起来。就算住了洋房,一家人不开心,住着有什么意思?”
“小默,我打算明年盖房子。”
“爸,怎么又来了。”
“这不能怪你爸,”李默母亲说。
这回还真的不能怪李广平,责任田两年了,但责任田不是万能**,一执行,马上农民就过上好日子。其实责任田最大的作用,便是通过前后的对比,让上面进一步地放宽政策。它本身的作用十分有限,仅仅能保障包产到户后,农民种田更认真负责,产量增加,渐渐向温饱进军。
然而除了吃饱外,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普通一点的,治办一些农具,高级一点的就是盖瓦房,有极少数人都开始盖起砖墙瓦房,还有生老病死,婚嫁丧娶,摊到其中一件事,就会用很多钱。
许多农民日子过得依然紧绷绷的,包括李默家的一些亲戚。缺钱用了,不是每一个人都像李家这样,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不求人。
一些亲戚便找上了门,李家人除了不喜求人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知道如何拒绝人……
能不能借呢?
首先这时候借钱给别人,又或多或少沾上亲戚关系,是不会有利息的。问题是人民币一直在贬值,比如现在魔都与巢市等地区的大米是一毛几分钱一斤,淮北一些地区是三毛钱一斤大米,计划经济的产物,出现这样古怪的差价不稀奇,那么它的实际价格大米在两毛出头,几年后,大米变成了四毛钱一斤。
现在借出去一百块钱,几年后还一百块钱,实际等于是只还了五十块钱。
这一条不是父母亲所能想得到的。
其次是借钱容易讨钱难,借出去了,借钱的人开心地回去。但到要钱时,马上就会变脸色。往往人情未做,反而弄得反目成仇。
父母最担心的就是这一条,第二条他们还是想着盖房子,到盖房子时候,万一这些钱要不回来怎么办?
李默想了一下,借还是能借的。
他的第一桶金真的关键,没有钓甲鱼黑鱼的钱,李默就不能去鸠城购买大量资料书回来,这本小说也没有办法写了,甚至英语都没有办法自学。家里没有这笔钱,也没有本钱上马大棚蔬菜。
大棚蔬菜是第二桶金,有了这个收入,他一家就不会像前世那样,一天三小吵,三天一大吵,即便他成绩再好,吵着吵着,自己就成了池鱼之殃,也休想有一个好的学习写作环境。
有了这笔钱,父母才会同意自己在市中上学,只有市一中这个学习环境,他才能做到学习与写作两边都能兼顾着,否则在镇中学或乡中学嘈杂的环境里读书,要么只能写作,要么只能学习,其他的不说,就说谷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去上市中也值得了。
在不缺钱的情况下,救济一下亲戚实际也是可以的,不过也不是什么亲戚都可以救济……李默说道:“爸,妈,借也可以借,不要什么人都能借。真正血亲能借,与我家来往密切的亲戚也能借,就像你们在河港村两个干亲家。至于偏远的亲戚,看人了,能领情的也能借一借,不能领情的,反正借出去以后,多半还会交恶,不如不借。不指望着借这个钱让他们领情吧,也不能到最后好像我家上辈子欠他们一样。”
“借什么借,以后盖房子怎么办?”李母说。
“妈,放心,我不是说过一年半吗,现在变成了一年,顶多一年时间,你们就会看到更多的收入。为什么非要到后年冬天才让你们盖房子,我是想让我家将房子一次性盖到位,省得你们以后天天说房子房子。”
李默说着,从书包里拿出一张图纸:“这是我画的,它就是我后年年低打算盖的房屋。”
啪!
看着图纸,李广平又是一个大巴掌打在李默后背上。
………………………………
第七十章 喝喜酒
“爸,你为什么又要打我!”
“你说你找不找打!”
李默图纸上是一栋中式别墅,中式别墅与西式别墅区别很简单,中式别墅更着重私隐性,一般都有院墙,另外有大量的黛瓦飞檐,更好一点的中式别墅还会有假山水池亭台水榭……那不是园林吗?中的,好的中式别墅确实就是在向园林进军。
李默图纸上的这套中式别墅也可以看成微型的园林。
其实无论中式别墅或是西式别墅,只要设计效果好,舍得花钱,都能修建得美轮美奂。之所以李默选择中式别墅,完全是他的民族情结作祟了,与其他的别无关系。
房子漂亮是漂亮,这得花多少钱!
一万,十万也不够!
所以李广平又给了李默一巴掌。
“爸,我不骗你,后年你就知道了,我不但保证能将这套房子修起来,还不会让家里欠下半点债务。”
“小默,你整天在瞎想什么?”
“妈,我不瞎想,我家能过上好日子吗?不但我家,连带着整个塘湾村日子都开始变好了。”
“那是你碰巧。”
“爸,当真是碰巧?”
到了六斤家,李默才知道父亲为什么又想盖房子。
六斤结婚了,他爸硬将李默父子一起拖过去,李广平是要去的,村子里的人都拿了“份子钱”,那么必须要每家每户请吃喜酒。别以为在农村办喜酒省钱,不是那回事。成亲前天,娘家会让许多人抬着嫁妆过来,曹镇的说法叫铺嫁妆,这些人必须要招待的。
第二天是正席,请的是男客,早上一顿,晚上一顿,菜肴大鱼大肉是避免不了的,另外酒水还要畅开供应,同时还不断地散香烟,李默记得后来档次越来越高,先是散香烟,后是一人一包烟外加散香烟,而且香烟档次越来越高,先是五块钱一包的香烟,然后是红塔山,随后是玉溪,有的人开始升为四十多块钱一包的中华。
到第三天还要请女客,也是早一顿,晚一顿,女客也散香烟,她们不抽,可以带回家给自家男人抽。
菜肴更是越来越离谱,先是八大菜,后来是十八大菜,二十八大菜,三十八大菜……菜肯定是吃不完的,那就倒呗!岂不是太浪费,不浪费不行哪,人家是三十几个菜,你家只有十几个菜,虽然宾客也能吃饱,可别人就在背后笑话你了。
现在还好一点,也有“八大菜”了,就是八大盆荤菜,当然,若真是八大盆菜,虽花了一点钱,不至于浪费。
李默来到六斤家门口,看到了。
六斤家秋后盖了瓦房,并且是砖墙瓦房。
区别就是“开斗子”的砖墙,也就是墙壁是用砖头交错砌上去的,中间会有大量空心,这样会节省许多砖块。往后去渐渐改成“石腊墙”,完全是实心墙壁,砖头用得多,但会更结实。
很普通的三大间砖墙瓦屋,但李广平看得一脸的艳羡。
“爸,别眼红,想想我画的那个房子。”
“你又在哄老子!”
“爸,我敢哄你吗,我不怕你抽我吗?”
“我打你几下,你还要记仇了。”
好吧,李默立马停止这个不愉快的讨论。不是一万块钱,李广平还多少有些相信,李默这个饼画得有点大了,李广平这才重新产生了疑心。
李默继续看着六斤家的新房子。
村里子现在条件最好的恐怕就是六斤了,若是正常发展,将瓦房也算成资产,六斤顶多到后年,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元户。不过后年哪……这是开斗子的墙,大水到来,一下子浸入水中,再来一个曹河水呀浪打浪,这房子还能保得住吗?
李默是不会有什么坏心的,关键后年的破圩原因他都不清楚,如何补救?
不会有其他人知道的。
到了新郎倌敬酒之时,新娘没有出来,按照眼下曹镇农村的风俗,今天,新娘子必须由娘家人陪着,一整天呆在洞房里。但李默听母亲说,新娘子长得很漂亮。
六斤老婆长得漂亮吗?
李默越想越感到画风不对。
他只能感慨蝴蝶效应的神奇,自己只是稍稍扇动了一下小翅膀,便给这么多人带来命运的改变。
六斤先敬一席,也就是娘家人坐的那一桌子,今天他们最大。
一桌四方坐着十个人,一方敬一杯,不可能人人都敬一杯,那样,酒量再高,几桌子敬下来,人也喝趴下了。
但有人不停地反敬酒,就是想将六斤喝趴下的……
六斤到了李默坐的这一桌时,明显喝高了,舌头都在打卷,话也说得不清楚,敬了四方后,刻意满满地倒上一杯酒说:“小默,哥感谢你。”
“六斤大哥,不用谢,这是你劳动所得。”
“劳动个屁,哥劳动了十几年,家中越劳越穷,如果不是你指点哥,哥连婚也结不起。”
那还说什么?
喝吧。
不问成年人能不能喝酒,中国没有这条法律!
而且六斤连敬了三杯,这可是五十多度的老白干,将李默呛得似乎连喉咙嗓都在冒火了。
六斤踉踉跄跄地继续向后面桌子敬酒。
银保担心地说:“都喝成这样了,今天晚上还闹不闹洞房?”
所谓的闹洞房,也就是一大群小青年排着长队,领头的人说好,有“好辞”,就是祝贺新人的口水诗,说好的人每背出一句,后面的人大声说一声好,说完了,新娘将洞房门打开,给这些说好的小青年散香烟、喜糖,后来更开放一点,也不过拿一个苹果,让新郎新娘共同吃这个苹果之类的活动,比较文明。这样闹一闹,婚礼则会变得更喜庆。
反正李默在网上看到的那些很黄很暴力的闹洞房行为,前后几十年,李默也没有在家乡看到过。也没有人敢这么做,即便做了,弄不好会被村民们活活抽死!那怕你是大明星,在古板的农村也照样抽。
李强低声对李默说:“小默,整个村子的人都吃上你送的红烧肉。”
“老姨,我只是卖一张嘴,这些财富还是乡亲们自己用双手创造出来的。”
“小默,你也不用谦虚,我们心中都有数。没有你指导,大伙双手再勤快,也挣不出这个钱。我问你啊,你说红烧肉上面还有什么山珍海味……?”
李强声音说得小,但他前面说完,后面这一桌子人全部安静下来,包括李广平在内。李默在乡亲们面前只说过一次,而且听的人不多,只有李强他们几户人家在场,可李默在李广平面前说了很多次,一年挣一万元!
这可是两个概念。
“是有这么一回事,不过眼下政策还不行,必须进一步放开,另外就是,大家最好让自己的孩子多读书。吃红烧肉难度不高,普通人都可以吃的。但想吃更好的,则会有许多要求了。”
李默重生以来,说过不少瞎话,不然怎么办,当真被捉走切片?
不过在信诺上,他从来都没有说过半句假话。
从农业角度分析,有了大棚蔬菜,实际土地价值已经基本发挥到了极致。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不是农业了,而是工商业。不说他没有钱,就是有钱,现在国家准许私人办工厂吗?那还早着呢。
………………………………
第七十一章 进一步
公社领导也听到了“山珍海味”,他们真的相信。
首先今年大棚蔬菜面积扩大了近三百亩,在公社的推动下,公社近两千亩的水面被陆续承包出去。为此,他们得到了县里的嘉奖。这是今年的,到了明年这几百户人家有了收获,到时候会更加轰动。并且相信明年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会更多了。
这些,都是满满的政绩。
曹书记看着李默,先是说:“这几个月过好了。”
李默对吃喝不是太讲究,但知道这个身体急需要营养。在市中这近四个月内,每天早上还是普通的点心,包子馒头花卷油条,外加一杯豆浆。晚上则在杜小胖家面馆吃了。中午则在学校食堂吃饭,学校食堂饭菜,大家都懂的。
是不好吃,但营养并没有减少,李默有意搭配着各种菜肴打来吃,好吃不好吃问题不大,再不好吃,难道比开始时天天臭咸菜难吃吗?主要得吃得饱吃得全面。
不能说几个月时间李默身体就强壮了,但至少从一根绿豆芽变成了一根黄豆芽。
李默笑笑。
“听李会计说你还有什么山珍海味?”
李会计便是李强,刚刚调到大队做会计了。
“那是我的一个想法,现在政策不允许,只能等以后政策放开,才能实施。曹书记,我认为山珍海味对公社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棚蔬菜。别的不说,到了明年,一个汽车就会让人头痛吧。”
“是啊,我们也在想办法呢。”曹书记说道。
现在整个中国也没有多少辆汽车,一个曹镇大大小小十几家企业,才几辆汽车,马上开春后,汽车运输就让人头痛了。
明年开春还好一点,一旦大棚蔬菜面积再增加,曹镇的汽车根本不够用了,那时候才麻烦。
这是曹镇的汽车,下半夜吃点苦,将汽车停在马路边上,农民将蔬菜搬上汽车,如果去的是石头城,速度快,还能赶回家吃一个中午饭。但从县里的其他地方请求支援,必须先将汽车开到曹镇,送好了蔬菜还要开到曹镇,将菜筐搬下来后才能回家。到时候连司机自己也不乐意了。
“曹书记,有路没有汽车,还是等于零。到时候蔬菜运不走,才是大麻烦呢。以我之见,不如鼓励百姓贷款,先对他们进行驾驶培训,再让他们买汽车,这才是长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