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档一九七八-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邮政局几个工作人员,看着李默用英语打电话给美国人,一个个全站在哪里发傻。
这是那家妖异的孩子?
李默付了六十多块钱电话费,现在国际长途太贵了。
但李默已经熬过初期创业艰难时间,即便长途电话贵,他也不会在乎。
下午上课前,小胖低声地对李默说:“我回去后对我爸说了,我爸说,谢雨荷家真缺钱,他愿意拿出一千块钱出来,帮助她家。”
“你爸真这么说的?”李默惊讶地问。
老杜家生意还不错,可面价这么便宜,利润是有限的,将杂七杂八的开支扣除了,老杜家一年能赚上三千块钱就登天了。一千块钱,对于老杜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我爸是这么说的,他下午就去银行取钱,你问一下谢雨荷,她什么时候要,我爸什么时候就拿出来给她。”
“好。”
李默第二天去了市农行,找到了邢主任,说:“邢主任,过几天,可能有两万美元汇过来,我就在一中上学,租了一间房子。钱到账了,星期天我在家里,余下时间,你可以下午放学后找我。”
李默拿出笔,写下苏家的地址。
“原来你就在一中上学啊,我儿子也在一中上学,在读高一。哦,我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出版了一本作文集的小神童。”邢主任拍着脑门子说。
不但这本作文集,方老师也做了一个承诺,如果李默能保持这个成绩,初中毕业后,他会与学校的各个老师,从他写出来的作文中,挑选一百来篇作文,再次结集出版。
即便放在初中,李默有许多作文依然让人眼前一亮。学校曾动员李默参加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但被李默以学习为借口,果断拒绝。
至于要这个荣誉吗?
想要荣誉,将前段时间,美国各个报纸带回国内,可能校长看了这些报纸后,都会跪了。
“厉害,厉害。”邢主任连连说。
出作文集算什么,人家连美元都挣了,还是以万计数的。
“邢主任,我有言在先,你必须替我保密,一旦泄露,我休想安心学习了。今年下半年,我拼了命一般,才考了全班第二名。”
“神童啊……”邢主任几乎要仰天长叹,在一中班上能考第二名,放在其他学校,可能就是全校第一名。但看人家是什么想法?邢主任还不知道的是,李默的班,是尖子班。
“小神童,你放心,我一定替你保密好。”
“谢谢邢主任。”李默施了一礼,走出农行。
这个时间不算慢,虽然中国很落后,但不是非洲哪些国家,两个大国之间的转账,速度也算是比较快的。并且是市农行,不是李默老家的乡镇信用社,又能快上两三天。
六天后,邢主任找到李默。
他先是看了一眼房间,随后讶然……好多书。
李默上学的教科书、复习资料的什么,那就不要说了,另外还有他陆续买回来的资料书,近两百本,大半都是比较厚的大部头资料书,落起来就像小山一般。
并且还是英文字母,他翻了翻:“李默,你看的全是英文书啊。”
“不这样,我如何用英语写作?”
“全国的神童,你最牛,”邢主任憋了大半天,才说出这一句。
“邢主任,你别夸,真比起来,我不如科大少年班那群天才,真要牛,我再举一个例子,美国有一个华裔叫秦志……斌,”李默想了一下才说道,这也是他从一份美国报纸上看来的消息,因为记者将他与秦志斌两人放在一起做了比较。但在记者心中,秦志斌还是远远不如他。那份报纸也不是为了比较,而是想说明另一件事。
英国有一个叫林恩的教授,他看到rb经济腾飞,然后研究rb人的智慧,得出一个结论,rb人的人均智商达到了105。然后他又对中国人智商产生了兴趣,经过研究,中国人的平均智商也是105。之后排位是欧洲人(100),爱斯基摩人(91),东南亚人包括印度人(87),美洲本土印第安人(87),太平洋诸岛土著居民(85),南亚及北非人(84),撒哈拉非洲人(67),澳大利亚原著民(62)。而人种智商最低地区是南非沙漠高原的丛林人和刚果雨林地区的俾格米人,平均智商为54。
这一研究遭到许多西方人的批评,认为林恩是在搞种族差异,另外若是东亚人种智商最高,为何世界为西方人种控制?苏联也是西方人种!
林恩不服气,又经过研究,认为是寒冷的气候让人类得到了更大的脑容量,比如东亚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416cc,欧洲人的脑容量为1367cc,而撒哈拉地区的非洲人脑容量为1282cc。
但大家还是认为他在胡说八道,换李默,李默也不相信,比如中国的南方人,难道比北方人笨吗?
反正前些天,围绕着李默,出现了许多荒谬的议论,连外星人都出来了,就不要说智商论了。
这个叫秦志斌的华裔今年才十五岁,但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考上了剑桥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也引起了一番小小的轰动。
邢主任听后瞠目结舌:“一山比一山高啊。”
是研究生,不是考上大学,而且是剑桥大学的研究生,这个姓秦的孩子太猛了。
两人随意聊了聊,邢主任说:“你的钱到账了,没有扣税,三万八千六百三十二块钱,你抽空去看看,对了,要带上你家的户口本。”
“户口本就在我手上。”
“行,也不要将它乱花掉,这不是少钱。”
“邢主任,我这个钱,一是打算在巢市买一栋房子。”
“也是,”邢主任说。李默租的这间房子面积不算小,可摆了这么多书,就略有些拥挤。有这么多钱,什么样的房子买不来,治办家产也是中国人传统的习惯。
“另外,我有一个同学,她妈生了肺部肿瘤,要一万多块钱医疗费,所以汇了这笔款子过来。但这是第一笔,明年还有一笔更大的,我家要盖房子,我读书的小学太破烂不堪了……”
“你真是一个好同学。”
好同学?好同学也不能当饭吃,只能说自己在能力的情况下,能帮助就帮助吧。
第二天,李默低声对谢雨荷说:“谢雨荷,钱我已经替你弄到了,你妈看病要多少钱?”
谢雨荷暴怒:“你还拿我开玩笑!”
“不仅是我的钱,还有小胖老爸的钱,难道小胖老爸也与你开玩笑?”
“是真的?”
………………………………
第110章 首富(二)
“你说呢?你妈到底需要多少钱?”
“医生说要最少要准备一万一千多块钱。”
谢雨荷家庭情况不大好,实际上医院说出这个数字,等于对谢雨荷老爸说,你就不要救你老婆了因为你拿不出这个钱!
“好,下午放学后,我们一道去小胖家,另外,你最好向老师请一个假,让你爸过来,不然你带着这么多钱回去,路上不安全。”
“李默,你真的没有开玩笑?”
“开不开玩笑,下午放学你不就知道了。”
结果整个下午,谢雨荷都没有心情听课,放学后,李默与小胖,将谢雨荷带到老杜面馆。
老杜带着他们到了房间,拿出一万三千五百块钱现金。
谢雨荷要下跪,李默在边上一把将她扶住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女子膝下也有黄金,以后不准跪。”
“杜叔,真的谢谢你。”
“谢同学,你不用谢我,我只拿了一千五百块钱,余下的全是李默拿的。”
“李默,你家怎么有这么多钱?”
李默也不想解释了。
“李默,以后我一定会将这个钱还给你。”
“也不要还了,以后我开办工厂,你呢,努力上学,然后来我工厂上班,我将这个钱从你的工资里扣下来。”
“你又开玩笑。”
李默无语。
但真的不是开玩笑,以谢雨荷的学习能力,以后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是很容易的,在大学里学习一段时间,若是李默有心载培,再花点钱让她出国留学几年,回来后就是一个顶尖的人才。
就不知道谢雨荷擅长哪一方面,李默也没有想过,现在更不可能看得出来。并且在他心中,小胖地位还比谢雨荷更重要,小胖若是培养得当,以后才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交际天才。
第二天谢雨荷向老师请了假,迅速回去,下午下了第二堂课,她带着一对中年夫妇来到学校,妇女确实带着满脸的病容。中年男子来到李默面前说:“李默同学”
“谢叔,什么都不要说,我也不想引起轰动,今天我能帮助你家,明天又会有其他人求我,到时候我帮不帮?”
“是,是,但这个钱我以后会还给你。”
“不急。”
“我爸还能报销一部分。”谢雨荷在边上说。
“谢雨荷,真的不急,医院说最少一万一千多块钱,是最少,想看好,最后谁也不知道花多少钱。”李默摆摆手说。
看来谢雨荷父母也是县小镇上的职工,但从谢雨荷平时的穿着花销来看,他们单位效益很不好,如今职工是能报销大部分医疗费的,然而他们单位能拿得出这个钱么?
谢父还要表示感谢。
“谢叔,真的不用谢,别人是做好事不留姓名,我是真心怕烦,更想考一个班上第一名,谢雨荷,打倒廖全宝,是不是?”
谢雨荷腼腆地笑了。
谢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他还要赶火车,去魔都,带着老婆看病。
小胖好奇地问:“你家是做什么的?”
“听真话还是听假话,听真话呢,这就是我写书赚的钱,听假话呢,则是我老爸在家种大棚蔬菜,赚了不少钱。”
“你爸不错。”小胖说,显然他相信了李默的假话。
“你爸也不错,”李默真心地说,老杜听到情况后,又加了五百块钱。让李默拿出一万多块钱,真的不算什么,然而老杜拿出一千五百块钱,弄不好,半年就白辛苦了。
两人对视一眼,相互一笑。
有点友情的味道。
虽然李默与于青梅、于青泉关系不错,可他们姐弟两岁数还太小了,又困在农村,见识有限,只能说是发不能说是朋友。
天渐渐冷了下来。
到了星期天,李默正在家里写东西,苏老太在门口喊道:“小李,你家亲戚又来了。”
不是乔治来了,而是郝立克来了,但老太太有些脸盲,两人明显长得不一样,可老太太却将郝立克当成了乔治。
李默也不解释,来到门口,乔治不但将李默父子的绿卡带了过来,还将李默买的书一起带了过来。
但他与李默父子不同,反正收入很高了,虽然他带来的书更多更沉重,一路上小费给个不停,甚至都没有让他动手,就运到了魔都,到了魔都,他是外宾,更方便,直接花了四百多美元,喊了一部正规的出租车,一下子将他载到了巢市。
李默也可以这么做,但李广平会同意么?
李默帮他将书从出租车上搬了下来,然后将郝立克请到屋子里坐。
“你们这里真落后啊。”郝立克说。
李默没好气地翻了一下眼睛,心想,巢市还算好的,你到我家,那才叫落后。
他给郝立克倒了一杯茶:“郝立克,我这里没有咖啡,只好喝茶了。”
“没关系,没关系。”
小老板倒的茶,就是倒白开水,也不会介意的。
“李,你知道你这本书发行了多少册?”
“不是一百万册吗?”
“,矮脚鸡又加印了一百一十万册,包括十万册纪念版。”
“这么多?”李默有些诧异,前世侏罗纪公园发行了两亿多册,那是全球二十多年发行数量的累积总和,这中间电影最少起到了八成加成作用。若是没有电影出来,全球三四千万册就登天了,也就是没有电影的加成,美国几十年的总和,发行数量也不过几百万册。显然,这个发行数量明显有些不对。
“李,你在书里写了一个叫手机的东西?”
“是啊。”
“哇。”郝立克将原因说了一下。
第一部手机就是大哥大,早在七几年摩托罗拉就在研究它,不过相关消息是保密的。经过十年研制,直到83年,摩托罗拉才正式发行第一部手机,重两磅,通话时间是半个小时,售价3995美元,是名副其实的最昂贵的砖头。
李默这本书正在畅销,许多人也同时在诠解,有人无意中就发现了李默写的手机,便猜测它会不会实现。
摩托罗拉公司就知道了,他们听后吓了一大跳,连忙询问是谁走露了消息。
查来查去,外面根本就不知道摩托罗拉在研发大哥大,况且李默人在中国,更不可能听说这件事。
摩托罗拉只好匆匆忙忙地将相关技术注册了专利,这时候大哥大也快研发成功了,于是他们招开了一次记者发布会,主持发布会的正是摩托罗拉通讯系统部门总经理,也就是主持研发大哥大的工程师马丁库帕。
马丁库帕介绍了大哥大,然后夸奖李默的大脑,能与爱因斯坦相媲美,甚至库帕怀疑李默的大脑智商,可能超过了爱因斯坦。否则不可能就这么一点大,呆在贫困的中国,坐在家中瞎想,就想出来了手机。
哇哦,哇哦。
下面的记者一片惊呼,不知道是为这大哥大技术惊呼,还是为李默的想象力而惊呼。
其实摩托罗拉摆明了,就是借助这本小说的火热,替他们的产品做宣传。
他们也没有想到,他们这次宣传,同样带动了这本小说的畅销。矮脚鸡是印出了六十万册,可短短时间内,许多书店又卖光了。
卖得越火,议论的人越多。
李默回国许久,美国还有许多电视台有人在讨论这件事。
矮脚鸡的高层笑得合不拢嘴,他们赚大了。派拉蒙与环球的人同样笑得合不拢嘴,若是再晚一个月,他们最少得多付一百万美元,才能将这本书的三部曲电影版权拿到手。
李默微微一笑,他说的手机,可不是大哥大,而且在插图上画了出来。
等到真正手机出来,恐怕又要火上一回。
郝立克又说:“李,你与矮脚鸡签订的合同有问题。”
………………………………
第111章 首富(三)
李默也知道有问题,但弱势的一方不是自己,而是矮脚鸡。况且以这本书的走红程度,分成又是那么低,李默用不着担心。
郝立克是闲得蛋痛,拿了高薪,得向雇主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他替李默起草了一份完善的新合同,分成不能动了,不过其他方面都完善了。李默看了看说:“行,你就拿这份合同与矮脚鸡图书公司去谈判。”
“李,有几个欧洲图书公司想拿下它的图书版权”
“矮脚鸡图书公司不是属于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吗?”
“贝塔斯曼集团虽在欧洲拥有多家出版社,不过语言不同,必须派人翻译后才能出版,性质则是两样。是授权,还是继续分成?若是继续版费分成,又是多少?如果吊死在贝塔斯曼这棵树上,不利于价格的谈判。”
“郝立克,你看着办吧。但记住一句话,适中就好,我终是一个中国人。”
郝立克想说一句,为什么不移民呢。可李默在美国就说得很清楚,宁**头,不做凤尾,他只好叹息地说:“李,我查看了一下微软的账薄。”
李默将投票权交给了比尔盖茨,等于退出了管理层,但不是一点权利都没有,做为公司的第三大股东,公司的重大举措,股份变更等,必须要通知李默。
李默不在美国,那么要通知李默的律师,也就是郝立克。李默也拥有查看账目的权利,这是微软现在规模很小的,否则李默有权利派一个财务代表过去监督微软的财务。
也是必须的,今年还好一点,到了明年,微软营收迅速涨上去,放任自流后,李默就看着微软打赏一点给他了。
“他们财务如何?”
“收入还可以,就是支出庞大,净收入很微薄,这是他们的收支账目报表”郝立克从公文包里拿出几张财务报表,递到李默手中说:“李,我觉得你这笔投资还是很不划算啊。”
“郝立克,你小看了这家公司,他们依照我那几张纸上的方案去经营,未来这笔投资说不定会给我带来几千倍,甚至上万倍的回报。财务你看好就行了,最主要的就是替我看好股份,不能让他们变着法子将我的股份稀释掉。”
这笔投资收益有多大,李默心中很清楚的。但不能麻痹大意,在上市前,股份得守住,一旦上市,等于上了正规化,股份则没有多大问题了。然而随着微软市值迅猛的增加,会不会有人逼着自己将这些股份出售?套现后,能不能顺利将这庞大的资金带回国内?
“李,会有这么高的回报?”
事实上,李默前世比尔盖茨到了96年,看到微软股票涨疯掉了,他也不自信。于是每年不断地减持套现,不然比尔盖茨在微股市值最高峰时,财产能达到两千七百亿美元。即便到了2000年,互联网股票崩盘,比尔盖茨财产也不低于一千亿美元。但比尔盖茨虽多年坐在首富榜上,实际财产从未超过一千亿美元。
“我很看好这项产业的前景,请相信我这里”李默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那好吧,还有什么要我做的?”
这也太清闲了,闲得郝立克都不好意思拿这份年薪。
“没有了,如果让你做,就是这几年乘着清闲,多看一些法律方面的书籍,增涨你的知识。到了85年后,可能你就会越来越忙碌。”
“85年?”
“因为到了那一年,相关计算机各方的技术会出现爆炸性的进步,还有一件事大约也要水落石出。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计算机产品会出现爆炸性的进步,难道现在进步还不够快吗?
郝立克有些茫然。
实际是李默没有说老实话,防一手是必须的。
“李,为什么你还要租房?”
美国房税确实有点多,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多。
各州有各州的政策,房税低的州,百分之一都占不到,房税贵的州也不过百分之一点几,只有极少数几个州超过了百分之二。另外要看各自的情况,总之,就是杀富济贫,商业房与一些豪宅可能征的房税要多一点,平民房征的税又会少一点。而且美国房产税很大一部分用于房产所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拨款,是负担也是福利,房税越多的小区,小区环境会越好,学校教育质量也会越好。就看各人怎么想了。
落在后来的中国身上,确实是会出大事,像京都魔都一套不像样子的房子,动不动五六百万,一年交六七万房税,外加房贷。一半人能买得起,供不起了。楼市会迅速像一个气球一样,啪,炸得一干二净。所以房税提出来后,没有人敢执行。
以美国人的收入,这个房税能承担得起的。真不行,自己有汽车,为什么不能买偏远一点的住宅,十万美元便能买到一栋象样的房子,一千美元的房税支付不起?
在这上面,李默想法十分地公正,人家有长处的地方,就得承认,不得乱说。也就是,美国的房价、房税与人均收入相比,总体上比后来的中国更加合理。
另外美国的房租真的很贵,所以尽管有比较高的房税,依然有不少人投资房产。虽然美国不像中国,你没有房子,俺不将女儿嫁给你了,但有钱的人,一般还是买房子,而不是租房子,房租逼的,租房子更不划算。
“我正在托人买,”李默说道,有卖房子的人,不过符合李默条件的就不多了,老杜正在托人打听着。
李默说完,看着两张绿卡。
上次为了能尽快替李默父子签证,差一点将乔治逼疯了。
李默不得不办了两张绿卡,也未必是好事。有了绿卡,若再有很多钱,说不定美国政府到时候就会派人对李默进行“感化”,那时,也有的烦。
老杜终于替李默找好了一家房子。
一大早李默起来,院子里杂草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苏老太太正在弯腰捡鸡蛋,看到李默起床了,又夸道:“李默,你家这两只鸡真厉害,几乎天天下蛋。”
眼下鸡蛋仍是一个稀罕物,1987年4月10日日报头版,醒目刊出大标题如今,城里人,平均一天一个鸡蛋。
也就是四年半后,能不能时常吃上鸡蛋,还是京都人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此老太太偶尔煮一个鸡蛋,放在米粥里,给李默吃,让李默十分感动,要知道老太太自己都舍不得吃,余下的一起留给她孙子吃了。
好人未必有好报,遇到李默这样的,则不同。就像那台电视机,李默就生生替她小儿子省了好几百块钱。
三年后,苏老太太的大儿子想买一台彩电,那时李默依然在巢市读书,听说后,二话不说,立马替他又买了一台彩电,而且“特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