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档一九七八-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亩的,反正我也替你办了绿卡,出国方便了,偶尔出国散散心。”

    “我连英语都不懂,出什么国。”

    “难道你以后不出国吗?你不出国,我出国怎么办?”

    明年还得要陪着李默出国,这是李默与矮脚鸡签订的合同条约之一,必须要遵守。

    “真不行,以后你随王翻译学几句英语吧。”

    “我这么大人,学什么英语。”

    “随你。”

    “过春节,你去你干爹家拜过年吧,”李广平说,他绝不是显摆的:“我今年春天在他家吃饭,他家还是一台小黑白电视机。”

    “行,”过年不去,明年夏天李默也想去,有的话得说清楚了。

    “小默,我家挣这个钱,应当没有关系吧?”李广平有些担心地问。

    大道理他不懂,李默还有意隐瞒了许多消息,但这么多收入,隐隐地也让他感到不安。多一点,那怕是真正的万元户都没有问题,现在却是几十万,几百万,未来弄不好是几千万的财产,他有些不放心。

    “爸,你也想到了啊。”

    “废话,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要多,这么多年,什么风浪没有看到?”

    “有没有领导下来过问我的收入?”

    “公社有领导问过,我就说你岁数哪边的人觉得稀奇,买的人多,哪边的书贵,可能收入不错。”

    “答得好,领导还有没有说什么?”李默又追问一句。
………………………………

第119章 大赢家(上)

    生活着总有一些窝心的事,曹操也不例外,但也有一些让人高兴的事。

    于得财的大儿子结婚了,于家三兄弟,于家老三全家搬到东镇,那什么也不说了,于家老大与于家老二,与李家关系都不错。

    况且都受了李默的恩惠,于得财也强行将李默拉去吃喜酒。

    六斤结婚李默还现在李默也不过隔了一年时间,李默个头冒了一大截,一桌子的人便灌李默的酒。

    李默一看架势不对,按照曹镇的风俗习惯,将筷子放在酒杯上,溜到于得贵家。但他也能理解,曹镇人喝酒比较野蛮,还没有北方人野蛮,他前世跑到内蒙去,内蒙人好客,用大海碗一倒就是一碗,不喝不行,李默酒量算是好的,仅两碗,趴下了。听说更北方的邻居,那群战斗民族喝酒更剽悍,那得喝成什么样子?

    于青梅正在写寒假作业,她成绩一直不错,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不指望像李默这样了,南岗小学的教育环境就这样,软件跟不上去,硬件跟不上去,学生成绩同样也跟不上去。

    于青泉成绩略差一点。

    看到李默来了,于青梅抬起头,将两个羊角辫理在脑后,农村的小女孩现在多是这样,梳着两根大辫子。不但女孩子,有的男孩子也是如此,李默前世小时候同样留着一根大辫子,用李默长大后一句不要脸的话来说,可能俺肾好,头发才乌才浓密。他小时候头发是很好,一根大辫子整长到屁股后面,然后打架时更悲催,其他学生只要将他的辫子抓住,李默立即得投降。

    这一世李默死活也不干了,一上三年级,也就是一上学,就将这根大辫子剪掉。

    他是男孩子,女孩子会留的,这才有了那句有名的歌曲: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到了城里不同,许多女孩子开始留起披肩短发,脑门前再留着一缕刘海,更新潮的,则是烫发,烫着满头的大波浪发型

    不算太漂亮,也不算丑,并且这一个动作,略有些少女青涩单纯的味道,终是长大了一岁。

    她问:“李默,你去美国了吗?”

    “去了。”

    “美国是什么样?”于青梅开始懂得一些道理了,她对外界同样有着向往。

    “就是那样吧,比我们中国略略有些钱,另外人种不一样。上次你不是看过乔治吗?”

    乔治为了替李默办签证,整折腾了一个半月,曹镇许多人看到了乔治和王翻译,相信于青梅也看到了。

    “外国人长得真可怕。”

    “可怕吗?”李默挠了挠后脑勺,狐疑地问。在他眼里,外国人也有漂亮的,英俊的,可能他会带着东方意识去审美,审美观点与西方人不同,但不至于认为外国人长得很可怕。

    “听你爸说,美国家家都有一辆小轿车?”

    “基本上是吧。”

    “真厉害。”

    “还行吧”李默不知如何解释了,为什么西方人厉害,一是他们科技进程确实比较早,二是殖民时代获得了第一桶金,那怕是美帝,在清朝末年也获得了许多好处,三是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看看美国的邻居,再看看中国的邻居,但说这些,于青梅根本就不懂。

    “要是能去美国看看就好了”

    李默差一点说出一句,你若是想看,以后我带你去看,不过他没有说,女孩子这个年龄正是半懂不懂之时,既然自己决定了结束前世那段青涩的想法,没有必要撩拨人家。

    包括郭白甜与谢雨荷,别看郭白甜动不动在后面掐他,实际两人也谈不上亲蜜的交往,是蜜,不是密,也就是有恋爱倾向的密切交往,没有。

    他坐了坐,一会儿跑回家吃饭去,酒席是不敢回去了。然而跑得早上,跑不了晚上,晚上于得财又将李默拖了过去,李默将筷子放在酒杯上请假,请假也不行,一大群人拼命地灌着李默的酒。

    李默看着老爸,心想,老头,你快来救我。

    李广平只是笑盈盈的,不但不以为意,反而认为一村子的人看得起他们父子。李默还有一手绝活,划拳,可以这么说吧,整个塘湾村三十来户,不论老幼,论划拳,没有一个是他对头的。

    前世他在酒桌上打通关,也就是摆一个喜碟,喜碟里放上三个牛眼杯,一杯倒一半,然后打“通关”,三拳,温柔一点三拳两败喝一杯,狂野一点,三拳,输一拳喝一杯,输三拳喝三杯。

    一桌十个人,人人得划拳,不会划拳的找人代拳,真不行,鸡虫老虎扛子

    别看这个打通关,拳艺不精,往往一个温柔一点的通关打下来,最少喝上六七杯半杯酒,二两多老烧下肚了。

    但别急,这是后面的把戏,前面三大杯满杯酒是必须喝下的,只要坐上来,那怕是小孩子妇女都要喝。然后是相互敬酒,喝到中途放鞭炮,才开始打通关,都喝得差不多了,一个通关酒,喝得不好,立马得趴。

    特别是塘湾村老一辈,喝酒那才叫狂野,李义家的女儿出嫁,仅是一群半大的毛头小子与一些小姑娘,整喝倒了两个酒司令负责倒酒散烟劝酒的夫家人,第三个酒司令上来,首先拱手求饶,姑奶奶们,大少爷们,你们喝好就行,俺不劝也不敢陪。

    真的不能小看妇女半边天,前世李默有一个玩得不错的人,是“下大圩”一个村子的,他老婆喝酒就茶杯喝,一杯一杯地喝,据说酒量是两斤半,那时候李默正是年青力壮,酒量很好的时候,面对这夫妻两,一个一斤半,一个两斤半,李默也怂了。

    不过李默打通关时,很是厉害,往往与九个人行拳下来,他顶多输两三拳。

    但按照风俗来,还没有到划拳打通关的时候,李默拳划得再好,这时不能划拳,然后一杯一杯地灌,一会儿,李默灌趴下了。是那个人将他扶回家的,他都记不起来。

    迷迷糊糊地,李默醒过来,就听到他爸与他妈在吵。

    他妈抱怨他爸不管,听任一村子人灌儿子的酒。

    他爸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是男人,不喝酒能行吗?

    喝,喝,喝死你,李默老妈大怒地说。

    按道理,李默老妈说得对,但李默这一世,想不喝酒不行了,不喝酒,以后能办好事吗?李默清楚地记得他的三表姐夫,也就是娶了他舅舅家天三表姐的老公,年青时十分腼腆,喝酒也不行。办了工厂后,几年磨练下来,酒量高得吓人。

    李广平夫妇还在争,李默跑起来,喝了一大口冰凉的冷水,跑到床上,又迷迷糊糊地睡着。

    83年的春节就到了。

    李默难得地到处拜年,拜完了梁村几个血亲的年,又拜了河港村一大群亲戚的年,包括他第一个干爹干妈因为这一年,使得他想起了许多事。有人认为亲戚不重要,我落难了,也没有看到几个亲戚过来帮忙这样想,多少有些心态不对,地球不是围着你转的,凡人都有些势利眼,只是轻重不同。真有事,想找人帮助,亲戚朋友总比普通人更要可靠一点。就像李默家前世情况不大好,闻听破圩了,一大群亲戚立即赶过来,替李家抢救财产。不是亲戚,犯得着渡河,跑,是跑着,跑十里路过来帮忙吗?

    其实这是中华文明能延续的最好纽带。

    正是对家、家族与血亲的认同,才会对祖先与血脉认同,正是对祖先与血脉认同,才会对整个民族认同。

    有了这种认同,即便清朝野蛮的政策,也没有抹掉汉文明。家与国,不仅写在古代前贤的典籍里,也无声无息地写在了所有百姓的血液里。

    当然,计划生育后,都是独生子女,这种纽带越来越淡薄。

    转了一圈,到了初五,李默这才去石头城。

    不是他有意耽搁,因为到了初五,长途班车才陆续开通。

    来到乐家,乐老太太,乐烝罩,黄小月,以及几个“妹妹”都十分高兴。

    黄阿姨抱怨道:“你现在成绩好了,忘记干娘了。”

    “干娘,我哪里敢啊,前几年确实很忙。”李默没有说假话,为什么抢在去年出版那本书,并且将电影版权卖出。因为耽搁到今年春天,微软业务迅猛增涨,他再想插一脚,那不大可能了。

    其实去年插那一脚,他也付出高昂的代价,放在前年,他拿出三百多万美元,还有那几张纸上的诱惑,不是118股份,而最少是158的股份,当然,有这个股份,李默也心满意足了。

    若是股份再多,以比尔盖茨的背景,反而说不定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

    “你能忙什么?”黄阿姨继续抱怨。

    李默这本书在美国出版,是八月初才被曹镇人知道的,但塘湾人也只有上半年卖蔬菜时,才会来石头城,黄阿姨暂时还真的不知道。

    “干娘,一会儿再说,娟儿妹妹,还不给哥倒一杯水。”

    绢儿是乐家的大女儿,比李默小一岁,她听着李默老气横秋的话,很不满地说:“倒就倒,不就是比我大一岁吗。”

    乐家老三口皆是笑,这样好,才像是“一家人”。

    李默喝着绢儿倒来的茶水,看了看,惊讶地问:“干娘,你气色不大好啊。”

    黄阿姨恼火地说:“好才怪。”
………………………………

第120章 大赢家(下)

    事情是计划生育引起的。

    城里的消息肯定比农村更灵通,特别是石头城这样的大城市。

    其实在80年,国家就有了类似的风声放出,至少有一些口号传出来了。乐家两口子拼命地造人,前年造出了李默第四个“妹妹”,他们替她起了一个名字,叫招儿。从男儿到招儿这想法,几乎是赤、裸裸地。

    效率也很高,乐家要的不是这个效率,但生男生女,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于是再次拼命造人,去年黄小月再次怀孕,但不久上面下达了相关命令,不是号召性计划生育,而是强制性计划生育。

    黄小月大小是一个领导,你不带头谁带头?

    整个单位的大小领导来到乐家做乐家人的思想工作,黄小月逼得没办法,到了医院,先流产,后结扎。

    流就流呗,扎就扎呗,黄小月在医院也有一些关系,无意中就听到她流下的正是一个男婴。不知道便罢,知道了,乐家三口子,全部气得想吐血,特别是乐老太太,差一点心脏病发作。

    这种心情下,黄小月真的病倒了,到现在都没有康愈,好在单位听到消息后,也蛮是感到愧疚的,准她请了长假。

    曹镇也开始了。

    前世时,大队干部来到李家,二话不说,将李家的大桌子等,一起往大队部搬,搬完了,才对李广平夫妇说,小梁,你得结扎,不然下一次就要拆你家的房屋。

    这一世,大队干部对李家要文明许多,李广平夫妇也没有给大队为难,自家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要那么多孩子干嘛,李默母亲便到医院做了结扎手术。

    这是今年的,大多数老实巴交的百姓,都配合政府做了结扎手术。但还有一些“刺头”没有做结扎手术,像李庄前成的孙村,有一户人家,生了八个女儿,还不甘心,想继续生,政府抓得紧,夫妻两跑到外面去。大队干部带着派出所的人过来,一二三将他家房子全部拆掉,可怜两个老人在家里,带着一大群孙女,房子也没有了,稍稍贵重的财产没收了,生活那才叫可怜。

    夫妻两为了生儿子,死活躲在外面不回来,生了小九后,不知道怎么被大队的人找到,铐上手铐押了回来,强行做了结扎手术。

    现在曹镇那怕是过春节,还在为此事闹腾着。

    这种粗暴的手段真管用,计划生育迅速在全国落实。

    不久后,一系列名词出现,丈母娘经济,三千万光棍,拐卖妇女,跨国婚姻,小皇帝,弃婴,人口老龄化,气管炎如果是皇汉主义者,则更加担忧。

    当然,计划生育是必要的,不仅是大家都能生,还有一个原因,国家统一,没有战乱,寿命延长,从人均寿命四十多岁,一下子延长到七十多岁,这本身就等于会使人口膨胀近两倍。中国虽大,抛去崇山峻岭,高原雪域,沙漠戈壁外,真正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不足国土的三分之一面积,养育这么多人口,确实有着压力。

    但两胎政策放开得太晚,中间又没有适当的政策进行良性调整,如明知道三千万光棍,一旦有涉外婚姻,婚姻证比国籍证还要难办,更可笑的是,男娶外籍女难如上青天,女嫁外籍男却是易如反掌,还傻逼似的将一批批已生儿育女的外籍妇女遣返回去

    所以李默对计划生育政策持着中性的看法,虽赞同,可一直认为有许多地方没有做好。

    “干娘,你以后就等着偷笑吧。”

    “我为什么会偷笑。”

    “干娘,我在巢市也听到一些风声,有的人已经打算利用超技术,一旦怀上女婴,立即流掉,什么时候怀男婴,什么时候养下来。”

    可能乐家知道,可能不知道,但不管知道不知道,乐家已经有了四个女儿,都要结扎。

    “干娘,你想一想,以后全是男孩子,女孩子会有多金贵。到时候丈母娘的话会比自家亲妈的话都管用。往后去,丈母娘才是大赢家。”

    “就是如此,那又如何,难道让孩子姓乐吗?”黄小月郁郁寡欢地说。

    李默很想说一句,你姓黄,可不是姓乐,怎么也说出这种话?

    绢儿剽悍地说:“妈,真不行,我以后替你招一个上门女婿。”

    李默有些傻

    有一个笑话,说石头城不是苏省的省会,而是晚东南的省会。苏省江北许多地区离石头城太远,对石头城不认同。苏东南锡城苏城等地区虽离石头城近,可经济发达,特别是语言,石头城方言依然是江淮话系,与曹镇人说话差不多,但锡城苏城属于吴越话系,性格也不同,锡苏一带的百姓感情更细腻,而石头城的百姓感情更粗犷,各方面格格不融,导致这些地区对石头城更不认同。

    到是与晚省东南一带,比如钢城、鸠城、滁城、巢市等地区,无论生活习惯,语言特征,性格,十分吻合,经济上也差不多,因此对这些地区有着巨大的凝聚力,这才出现了这种玩笑话。

    “你胡说什么!”乐烝罩喝道,乐家两口子都是知识分子,这种严厉的喝斥,算是最严厉的批评了。绢儿吓得吐吐舌头,老实地站在一边。

    李默终于惊醒,他也笑了起来,说:“绢儿妹妹,也不是不能哦。”

    “就是。”

    乐烝罩又瞪眼睛,绢儿没有再说下去。

    黄阿姨难得地开心起来,这种胡闹,才是一家人,才是亲近,她说道:“我还经常用你来教育你几个妹妹,你也陪着她胡闹,这可要不得的。”

    “干娘,真的,我来就是说一件事的。”

    “什么事?”

    “这两年,你们让我过来,我说没空过来,是真的没空,一是学习不能放松,二是为了写一本小说。”

    “哦,我上次听你说过,小说出版没?”黄阿姨没有当真,以开玩笑的语气问。

    “出版了,美国矮脚鸡图书公司出版的,它是美国第二大畅销书出版公司。”

    “真的假的?”黄阿姨蒙住了。

    “哥哥,不能开玩笑哦,”娟儿与静儿一起打趣地说。

    “干爹,干娘,绢儿妹妹,静儿妹妹,乐奶奶,我下面说的,你们不要对外乱传,弄不好引起轰动,记者来采访,我以后休想有安静的学习环境了。”

    “行,你说吧。”

    “这本书是去年国庆节前发行的,虽然只几个月时间,已经发行了三版,一共发行了两百一十万册,弄不好,夏天还会发行一百万册。”

    “李默,你不能学着撒谎啊,”乐烝罩语重心长地说。

    “干爹,我没有撒谎,还有两个月,大棚蔬菜上市,我们老家的人过来,也会说这件事。当然,有很多我是隐瞒着的,比如它真正的发行量与收入,我没有对外公布。不过矮脚鸡图书公司为了签合同,还有为了让我出国替他们宣传,派人过来帮助我办出国签证,已经几乎将整个公社的人都惊动了。”

    “你写了什么书?”乐家三口终于相信,问题这个发行量太恐怖了,它不是新华字典,以亿为单位计算,一般在国内,能发行十万册正版书,就算是畅销书了。

    像李默那本守护,还是巢市教育局支持的,发行数量不过数万册。

    “一本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

    “瞎想瞎写的,说是有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将恐龙克隆出来,然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它就卖了几百万本?”

    “不是几百万本,它一共是三部曲,这才是第一部,我已经将电影版权卖给了派拉蒙与环球,在电影的刺激下,这三本书最终发行量可能超过一亿册。不过北美地区以外,因为语言或关税等问题,必须要授权发行,那个收益不会有多少了。但相信,三册书在北美地区,最后的总销量不会低于三千万册,纸质版权扣除税赋外,也不会低于一千万美元。”

    “怎么这么多?”黄阿姨被这个数字吓坏了。

    她与乐烝罩工资皆涨了,也是必然,物价上涨,工资不上涨,日子怎么过?

    但夫妻两每月工资,加上福利,合在一起,不过一百三四十块钱,在石头城算是比较高的工资了。一千万美元,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

    李默也苦笑,不然上面也不会派人找他谈心连京都都惊动了,况且是普通人的小心肝。

    夫妻两呆若木鸡,乐老太太也不好,绢儿与静儿一个上四年级,一个上三年级,两个小丫头用手指头掰着算,一千万得掰几个手指头。

    “这是我从美国给绢儿妹妹,静儿妹妹、男儿妹妹买回来的衣服,权当是拜年礼物。”李默这才打开包裹说。

    “你干吗破”乐烝罩想说你干吗破费,话说到口,又忍了回去。

    李默一直也在暗中观察着他们的表情,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这笔财富太多,李默多少也有些担心。

    “这没什么,干爹,干娘,你说,你们还用得着担心绢儿妹妹她们未来的前途吗?”

    这才是真正的肉戏,仅是稿费问题,那也没有什么,微软这笔投资也与稿费没有多大关系,那是电影版权但问题是,这笔稿费,李默暂时想压下来,留作未来的投资。当然,未来会如实地将稿费分出一半,然而万一在这笔巨大的财富面前迷失了自己,连自己投资的收益也要分一半,到时候两家没有做成亲戚,弄不好还成了仇人。这样的事例,可不少的!
………………………………

第121章 姐妹

    乐烝罩夫妇醒悟过来,乐烝罩很不高兴地说:“李默,以后不能这样说。”

    “干爹,你马上赶我走,以后这一半稿费我也会分给四个妹妹,不是分给你们的,你们就不赶我,多余的,也与四个小妹没有半点关系。”

    “你这孩子,说什么呢?再说我真恼了。”黄小月道。

    “干娘,四个人分摊,其实也不多,你看这几年物价涨得多厉害啊。”

    这到是说中了黄小月心坎去,改革开放了,百姓收入增加了,物价也开始大踏步上涨,如果乐家四姐妹长大后不会理财,即便分了不少钱,有可能将来,在石头城只能买一栋比较好的房子,就不会有余下的钱。

    “干娘,我想说的是,这笔钱,我暂时挪用一下。”

    “你真不能再说。”

    “干娘,你听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