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档一九七八-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缘份这东西,谁能说得清楚?

    弄不好以后,这事儿还真成了。

    李默又想到了两人的性格……不成还好,成了,先为小胖子默哀三分钟吧。

    报名了。

    谢雨荷拦住李默:“李默,谢谢你家人与杜伯。”

    “你妈病看好啦?”

    “看好了,上个月才出的院,但你们两家的钱……”

    这看了很久,将近大半年时间,不过相对于她妈这个病,也不算太慢,李默说:“钱不急,更不能为了钱,急着出院,这种病弄不好会复发的。”

    “大夫说了,我妈能出院了,我爸才将她接出院,还多亏你家亲戚寄来的药,不然花再多的钱,也未必能看好,美国人真厉害。”

    李默听了这一句,心情有点不大好,然而他也无法否认,现在美国各方面都比中国厉害,包括医学。

    “有的赶了……”他心中想,真正能超过美国,弄不好他这一辈子都看不到,虽然中国追起来也快。

    “康愈了就好,记住,金钱有价,人命无价。”

    “嗯。”谢雨荷重重地点头。

    李默也没有多说话,走进教室。

    新的一学期开始。

    李默摸了摸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心中有些慨然,又长大了半岁。

    这个年龄将他坑苦了,办什么事都不方便。

    郭紫蓉悄悄地拽了他后面的衣角,李默扭过头。

    小胖子就装作未看到,李默与郭紫蓉最好能“勾搭”起来,谢雨荷才不会分心,这一回,小胖子真想多了。

    “李默,你知道吗,那个赵成忠。”

    “知道,他不是进去了吗?难道还能放出来?”

    “不是,他有一个姐姐,这次风声紧,似乎弄不好赵成忠会被判死刑。”

    李默早就料到了,无他,看看赵成忠家里的哪些高档家俱,彩电,得做了多少恶事,才能变出这笔钱?

    “她老公不是被撤职了吗?”

    “是撤职了,但她丈夫原来与我爸是同事,相互能认识,她便找到我爸来求情,希望我爸找人,对她弟弟轻判。”

    “你爸是什么态度?”李默好奇地问,她爸果如李默所料,下去磨砺一段时间,回来就升了官。

    “你说我爸会不会同意?”郭紫蓉轻蔑地说。

    若不是李默与小胖子出手相助,弄不好郭紫蓉去年还真会有些危险,这些小混混才不管你是不是未成年少女呢。

    “李默,我对你说一件事哦。”

    “什么事?”

    “李默,我们一中可能有一个大人物?”

    “校长?”

    “不是校长与主任哪,可能是来头很大的人物。”

    “哦,是谁?”李默有些不解,有这样的大人物吗?自己怎么未听说过。

    “这个大人物十分低调,他有很大的背景,说不定在上上面还有着关系,但他始终不说出来。正是因为他看不下去了,这才出的手。不然你与杜正伟上半年还真会有些麻烦。”

    “原来是这个大人物啊?”李默脸色变得古怪起来:“那你爸知道他是谁吗?”

    “谁敢调查?”

    “为什么不敢调查?”李默捉狎地问。

    “那是通天的大人物,你去查啊?”

    “通天,我没有看到那一个人像是通天的样子,你爸也不敢查啊?”

    “得,你胆子大敢查,我爸没这胆子。”

    “看你爸也是一个贪生怕死的领导。”

    郭紫蓉知道他在开玩笑,不过也气了,将李默一只手捉上来,按在桌子上,用两只胳膊挡着其他人的视线,用力地掐。

    “姑奶奶,我投降。”

    “看你敢不敢说我爸的坏话。”郭紫蓉得意地说。

    李默实际心中好笑,不知道若干年后,这些领导知道真相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是啼笑皆非呢,还是怒火万丈呢。班上的其他同学,也在议论这次严打。

    但李默看法很客观,归根结底,国家经济得发展。为什么许多国家都重视失业率,失业率一高,则意味着国家必然产生许多麻烦。后来的城管也是这样产生的。

    这是浅一层的理解,深一层,就是经济,也就是李默所想的,没有国这个大家,就没有家这个小家。但没有千万个幸福安定的小家,大家也别想安定!

    两者是相对的,但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生的关系。

    李默忽然眼睛一亮,未来他的财富,会有麻烦,在国内会有一些二代找上门来。但不急,国外的更麻烦,在国内虽有一些二代来瓜分果实,只要处理得好,以后不犯事的,吃相不太难看的,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他分了果实,就会主动地替你看果园子。其实只要吃相不难看,以后就不会犯事。麻烦肯定会有,但在美国一样,看到果子长成熟了,有人想吃几个苹果,有人则是想连你果园子一起兜走,更恶心的弄不好还会冠之法律之名义。

    这几年他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想了开曼群岛,想到了克林顿……的好色,想到了慈善,还有他的学音乐,都不是一个办法。

    比如克林顿好色,好对付吧,花钱喊一些漂亮女人让他舒服一下可以,但真要留下什么证据……呵呵,李默还要不要命了?

    直到这时,李默才豁然开朗……(未完待续。)
………………………………

第136章 水调歌头(上)

    他回去后打了一个电话给郝立克:“郝立克,帮我查一下你们国家,需要很多工作人员的行业,并且将相关行业资料整理出来,到时候带给我看。”

    郝立克想了一下意会:“李,你真认为微软有几千倍的回报?”

    “不是微软,我还看中了好几个行业,可能会看错,但大多数回报率不会太差。”

    这个说起来很早,美国为了保护国内产业,早在50就制订了一个“艾克森…弗罗里奥规定(theexon…florioprovision)”,大约就是美国政府有权监督与评估外国在美国的投资与并购美国企业,视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程度,授权进行相关调查,并视情况上报总统,由总统最终决定阻止相关的外资并购,并且做出最后决定。

    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多家企业收购美国或欧洲的企业,美国正是根据这条规定,阻止了中国企业的并购。不是说中国保护一些企业不好吗?为什么美国也要这么做?当真啊,不过有一些人当真了。

    但有一条,必须要美国总统签字才行,因此李默一想,就想到了美国各个总统。

    到了88年,美国又制定订了更森严的“奥里巴斯贸易和竞争法案”,又叫美国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不仅是保护美国重要的企业,还有许多其他的规定,涉及贸易待遇,包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互惠待遇、普遍优惠待遇、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进口救济与贸易秩序,包括反倾销法、反补贴法、保障措施、调整援助、市场扰乱、不公平贸易做法和非经济原因的进口管制;出口促进与管制,包括301条款制度和贸易促进、出口管制。

    不过开始不是针对中国来的,而是针对日本与韩国,主要就是针对日本,八十年代末日本人太嚣张了,不但贸易顺差让其他国家眼红,还挥舞着钞票买买买,几乎快要买下大半个美国。

    所以才出台了这则厚达一千多页的法案。

    直到98年,美国议员charlesschumer根据这个法案,向国会提议,说是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虽议案最终没有得到通过,但从那时起,这个法案便成了中国最大的拦路虎。

    07年美国又出台了“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进一步强化了审查程序,外国投资变得更困难,至少红色中国的投资想进入美国会变得很困难。并购可以,若是并购哪些持术含量低,效益又不好的企业,或者自己带技术过来,美国政府会举双手欢迎,若是投资有前景的,或者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企业,至少中国投资简直难如上青天。

    孙正义呢?一日本就是美国人养的狗,二日本那时已开始衰落,不足对美国产生伤害。就是这样,孙正义还不停地向美国示好与巴结……这样一对比,哪一个国家更放得开更宽容?

    李默其他投资郝立克猜不出来,但从微软上升的势头,最少微软这个投资回报率勿用置疑了。那么如何保护好,或者守住这些投资,同样很关键。当然,郝立克没有李默那样谨慎,更低估了李默未来的收益,不过凡事终是稳妥一点为妙。

    他意会,说:“李,放心,过几个月我就会将相关资料带给你。”

    “不用那么急,最少在这两年内都不用急……”李默说,不但在这两年不会急,在93年前,都不会急,尽管克林顿是92年上台的。

    他原本想说一句,郝立克,你替我调查一个叫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的州长,话到嘴边,他又忍了回去,有的即便是郝立克,也不能乱说的。

    李默开始催老妈回去了。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特别是婆婆与媳妇之间的相处。

    比如说姑夫,他偏向了自家的老爸老妈,结果姑姑受了一肚子气,气极自杀。

    在农村妇女地位更重要,那是真正的半边天,姑姑一死,尽管姑夫一表人才,后半生也就那样了。

    舅舅做得很好,李默外婆不是姑夫的爸妈,比较省事,舅母也被舅舅压制着,可结果舅母不高兴,李默老妈也认为舅舅对外婆不大好。

    轮到李家,一家大权被李默老妈掌控,平衡稳住了,不过李默奶奶就没有话语权了……

    但李默都没有想到,父亲一走,失去了父亲这个平衡点,母亲与奶奶吵得更厉害。

    李默没办法,还是让老妈快点回去吧。

    “你长大了,挣钱了,嫌弃我了?”

    “老妈,我是从你肚子里生出来的,能嫌弃你吗?马上要运材料了,得请人帮忙吧。请人帮忙,要不要招待人?你不回去,以老爸的性格,会是如何?会不会天天将人带到小馆子里吃饭喝酒?会不会吃多?那还要不要干活了?”

    “你老爸早晚一天得喝死。”

    “妈,真的不能乱说,”李默吓了一大跳,老爸晚年的冠心病确实就是喝酒喝出来的。

    “小美,你替我将你哥看好了,特别有外国人过来,他们若是给你哥钱,必须对我汇报。”

    李默母亲坚决反对李家有任何小金库,不管老的小的,挣得钱必须统统上交。

    但她这一招,渐渐不管用。

    在李默暗中的小动作下,奶奶有了小金库,李默老爸也有了小金库,连同他小妹也有了小金库,开始被李默老妈搜了几次,后来小妹越来越聪明,也将钱藏了起来,李默老妈找不到,李默也找不到。

    至于李默的小金库更隐蔽了,他将书架后面两块砖拿下来,然后做了一个小箱子,存折、银行卡与他的笔记本全部放在里面,再将两块砖头削一半下来,重新填进去,并且还刻意上下置了两块水泥砂浆块,不趴到墙壁上一块块地辨认,即便将书架推走,也察觉不到。

    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叮嘱了,小妹性子野,再加上严打之下,城市治安变得好起来,一家人根本不担心她会吃亏。

    奶奶还没有到真正年老体弱之时,接送两个弟弟去幼儿园,是不存在问题的。

    也需要这样,毕竟李默自己忙得不行,真要是弟弟妹妹都不在,奶奶在巢市未必过得开心。这样,生活充实了,在李默“大手大脚”下,奶奶与小妹弟弟,特别是奶奶的身体也得到了调养。

    李默母亲回去了。

    李默又开始了安静的学习。

    不过有了奶奶照料,李默也不用去外面买着吃。

    眨眼之间,元旦就快到了。

    这天傍晚,李默准备回去吃晚饭,郭紫蓉将李默拦住。

    李默瞅了瞅她,今天她穿着一条踩蹬裤,这种裤子才开始出来,“正经人”一般不敢穿,可没多久,忽然大规模地泛滥起来,从学校的小学生,到工厂的女工,菜市场的大妈,人人都有一套踩蹬裤。

    它是一个前兆,没几年,牛仔裤、直筒裤、牛筋裤、喇叭裤、老板裤、萝卜裤、夹克衫、蝙蝠衫、皮大衣、西装、晚礼服、休闲装、喇叭裙、一步裙、a字裙,甚至超短裙、迷你裙一一开始流行,并且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甚至“正经人”也大着胆子穿迷你裙……

    不过“多姿多彩”的生活还没有正式到来,许多学生到了冬天,依然穿着大棉袄,包括李默也是,不是他没钱买皮茄克或羽绒服,而是他不想特别的引人关注,某种程度上,他似乎颇得朱熹的中庸真味,是朱熹的中庸……后人所说的中庸往往都陷入误区,其实真正的中庸,中是适中适度恰好,庸是大智慧,也就是用大智慧把握好各种事物的尺度。比如严酷的政治,就像秦朝哪样,一二三亡了。松驰的政治,就如东汉,豪强兼并,作威作福,也长不了多久。

    它是从孔子一些“三分”思想延伸来的。

    但经过朱熹的演说,变成了装平庸,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并且渐渐还成了后来中国人相处相交之道的核心思想。

    郭紫蓉这时穿踩蹬裤,已经不算是太新潮,另外就是上身穿了一件皮茄克。

    她爸是领导干部,现在官职不小了,大家都知道,没有必要掩饰。

    在皮茄克里面是一件鹅黄色的毛线衣,因为她正在发育时期,身体长得快,衣服可能略有些紧,胸口便有两团物事突出起来。

    “不准到处乱看,”郭紫蓉羞道。

    “我看了什么,衣服!”李默理直气壮地说。

    “你就是一个坏小孩。”

    坏小孩,你每年还主动坐在我后面?李默脸上笑意更浓。

    “你也不准笑,”郭紫蓉说。

    “好,我不笑,你将我拦住了,是想见我家上人吗?”

    巢市一带的风俗,男女关系确实下来,往往双方都会拜见对方的家长,这叫“见上人”。

    郭紫蓉更羞恼了,又要掐李默。

    “停,停,说吧,拦住我,有什么事吗?”

    “元旦晚会……”

    “元旦晚会,你与廖全宝不是组织得很不错吗?找我有什么用?再说,我与廖全宝平时也不对付。”

    八十年代,各个班级也有一些小活动,比如春节郊游,元旦前一夜各班级自己举办一些文艺活动。一中学习紧张,活动不多,不过到了元旦前,也有一场元旦晚会的。

    前两年组织者,郭紫蓉有背景,成绩好,长得漂亮,而且歌唱得好,因此由她与廖学霸来组织了。

    至于李默,都想“中庸”了,自然不参与的,不但不参与,也没有表演任何节目,晚会那天,他就干坐在哪里看,若是那个同学表演得好,也会拍拍巴掌。

    “不行,你今年必须表演一个节目?”

    “为什么想到了我?”

    “我在你家听到你弹琴的。”

    “你还跟踪我啊,难道你真想以后进我家的门……”

    李默还没有说完呢,他耳朵被郭紫蓉揪了起来,李默无奈,只好说:“行,行,我回去准备一个节目,让你长脸的节目。”

    郭紫蓉这才放开他,但没有多久,她又反应过来,为什么李默表演节目,她长脸?但找人,李默早跑走了。

    其实李默也只是开开玩笑。

    到了月末,元旦晚会开始。

    李默抱着一团东西进了教室,上面蒙着布,好几个同学围过来问是什么。李默只说,马上你们就看到了。

    反正时间也不长,没有同学去强行揭开。

    第一个节目就是万春红唱歌,她唱的是《我的祖国》。

    李默听着这首歌,他的心思却飘到了很远的地方……(未完待续。)
………………………………

第137章 水调歌头(下)

    这时候中国太落后,太穷了,有多少热血人士希望能看到这睡狮能醒过来,能看到国家有繁荣富强的一天……可是国家渐渐繁荣富强了,大家连爱国都不敢说了!因为爱国有罪!

    原因也简单,与不公平无关,美国不公平的情况更多。确实有不少领导做法让人失望,还有一些有心人在带路,在洗地。

    不过不代表着大家不爱国,只是有很多人将这一词埋藏在心底很深很深的地方,上面又盖上了岩浆、熔岩、山峦、泥土、树木,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就像这时代的许多流行歌曲,但再过几十年,有几个人知道,相反的,这首《我的祖国》唱了又唱,与洗脑无关,真的有人喜欢听!

    万春红唱完,李默站了起来,用力地拍着巴掌。

    廖全宝用一双大眼睛看着李默,李默干嘛这么兴奋?万春红唱得好吗?

    接下来,各个同学又陆续地表演了几个节目,有唱歌的,有跳舞的,还有表演乐器的,比如口琴。

    轮到李默表演。

    大家很好奇地看着他,与李默几年不表演无关,有的表演得好,有的表演得差,也有的不表演,很正常。

    让他们好奇的是李默带来的乐器。

    李默揭开布,同学们一起围过来,有的问:“筝?”

    “瑟?”

    “古琴?”

    如今学校最常见的乐器是手风琴,音乐老师就是用它来教学生音乐课的。一中也有两台钢琴,但不常搬出来弹。

    学生常用的乐器则是口琴。

    至于民间的乐器,常见的是二胡、笛子,但许多学生分不清短笛、长笛,也不知道还有风笛、直笛、陶笛,甚至有人能将箫也当成了笛子。

    小提琴与大提琴容易分辨,可多数学生同样见都没有见过。

    非是一中没有这个条件,而是一中将音乐课、美术课与体育课看得很低,没有在上面投入。

    至于古琴、古筝则更少见了,许多乐器与乐谱都在破四旧中,毁掉了。

    这把古琴是李默托郝立克从香江买过来的,否则在国内,还真不易能买到。

    李默说道:“它叫古琴,今天我表演的是一曲伴唱,也是一首美好的祝愿。在整个巢市,我们这个班可以说是高处不胜寒,但也是我们的骄傲。我希望明年这时候,我们所有学生,依然在这里能欢聚一堂。”

    明年就要初中毕业了,大多数学生肯定留了下来。但经过三年的学习,极少数学生也挪了下去,有的连继续在一中读高中的资格都失去了。有的即便继续在一中读高中,也因为成绩不是太突出,可能分配到其他班里。

    李默这确实是一个美好的祝福,所有学能明年还能在一起取聚一堂,也就是所有学生中考时都能考出高分。

    方老师带头拍起了巴掌。

    李默坐了下来,开始弹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是王非的那首《明月几时有》。

    李默照着她那首明月几时有唱了出来,朱教授想了半天,摇头,因为不易用古琴伴奏王非那首明月几时有。

    总体古琴与古筝不同的,它比较高雅洪亮,节奏也慢了一点。王非那首明月几时有,节奏太快了,偶尔插入古琴在里面弹几个音节和鸣一下是可以的,但整首歌用古琴伴琴,很难能做得到。朱教授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古琴是所有乐器中优雅而清高的隐士,你多会见过隐士做事慌里慌张,走路跑得气喘吁吁的?

    两人一同合计着,主要是朱教授提议,李默在边上唱,于是出现了这首朱李版《明月几时有》。

    略慢一点,另外有一些越剧风。

    想它以后有多流行,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只要弹出来,唱出来,就会是满满地逼格,甚至《我的祖国》都没有它的逼格高。

    反正一教室学生,包括方老师在内,都被李默震得一愣一愣的。

    李默唱完了最后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各个同学都有些小伤感。

    李默准备抱琴退下,许多同学又哄闹着,让李默再来一首。李默想了想,说道:“那我就再来一首,但只这一首了。”

    复又坐下,他没有弹琴,先是用尖锐的声音吟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共潮生。”

    第二个共潮生时他才开始弹琴,一边弹一边唱:“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也是他与朱教授根据《春江花月夜》捣鼓出来的,乐谱还没有定下来,乐器也不足,想要效果好,最好还要有人在边上用小提琴、长笛、埙、琵琶配合着古琴和奏,唱的人也最好是一个中年人,用中年人特有的低中音唱出来,才能唱出这首长诗的味道。

    反正也不是上电视台,无所谓了。

    而且因为不熟练,李默还弹错了好几个音调,可是各个同学皆没有察觉。

    他们已经被古琴的逼格震得都说不出话。

    表演完了,李默死活也不继续表演。

    李少春抚着胸口,对李默说道:“李默,你吓死我了。”

    “小技,小技,弹得再好,中考与高考也不会考音乐。”

    也考,艺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