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档一九七八-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在特区,就是在魔都。
特区太远,不大方便,起始时,李默肯定多少有些儿不放心。
“还有什么疑问?”
“没有了。”一起说。
“那你们回去准备吧,另外,今天见到我的事,以及你们考题的答案,莫要在外界泄露。”
十二个学生一脸奇怪,一脸兴奋地走了出去。
李默也将姐妹两送回乐家,然后回巢市。
期末考试结束,郭紫蓉兴奋地拿着成绩单,瞅了瞅四周没有人,跑到了李默的家。
上了楼后,郭紫蓉说:“我这次成绩比去年考得好。”
李默成绩跟不上去,主要是政治的拖累,郭紫蓉成绩差,主要是英语的拖累。李默有些急,于是想,堵不如疏,便让郭紫蓉抽空来他家,李默手把手地替她补习英语。英语跟上去,郭紫蓉成绩也跟了上去。
郭紫蓉拿着成绩单,献宝似的,她是一个孩子,真正的孩子。
李默顶多与她拉拉手,并没有做什么。
“好,你生日哪天,我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能不能提前说一说。”郭紫蓉撒着娇道。
“提前说了,就不是惊喜了。”
“前天我准备来你家,看到你妈来了,我吓跑了。”
“我妈也不是吃人的老虎,你怕什么。”
“我怎么好意思进来?”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等你我考上大学,我就去你家。”
“你敢。”
“反正你说的算。”
“你在电脑上写什么?”郭紫蓉好奇地看着屏幕问,她的英语虽然跟上来,但看这本小说,依然有些吃力。而且上面的文档不是从头开始的,没头没尾的,更看不明白。
“写小说。”
“你想学李木啊,那可不容易。”
李默捏了一下鼻子,半天才说:“郭紫蓉,等于高考结束吧,到时候我会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
相对于谢雨荷,郭紫蓉更单纯一点。也不是谢雨荷不好,她若载培得当,还真别说,弄不好就是一个合格的ceo。不过从爱人的角度,李默还希望对方更单纯一点,包括家庭也是如此。
“今天的裙子很好看。”
“不是裙子,是裙裤,我妈去魔都出差给我买的,平时我在学校不敢穿。”郭紫蓉拉开裤腿说。其实就是喇叭裤的改良版,若不分开腿,不注意,还真以为是一条裙子。
郭紫蓉这一打扮,已经有了青春少女的气息。可能是因为家庭情况好吧,她发育得比普通女孩子更快,乍一看,就像一个大姑娘了。
她放下英语复习题,准备共同学英语,是她在学……李默偶尔在教。两人这样算不算谈恋爱?李默有些迷糊,反正郭紫蓉认为在谈恋爱就好了。
楼上又传来敲门声。
“别是你妈来了吧?”
“我妈一两个月来一次,她刚走没两天,怎会来?”李默说着准备下楼,郭紫蓉担心,跑到栏杆上看。
“李默,是你家那个洋亲戚来了。”
李默书添个不停,还有许多是外国书,郭紫蓉有些疑惑,还是听大杂院的人说的,说李默有一个洋亲戚,每次过来都要带好多书,或者其他东西过来。
郭紫蓉当真了,不然李默家就是一个种蔬菜的,一个菜农,那有这么多钱?
当然,也是李默最欢喜的地方,最少郭白甜不势利。
李默开了门,郝立克风尘朴朴地从出租车上搬东西下来,不是书,而是一堆报纸与一堆他搜集来的文件资料。
两人将它们搬上了楼,郝立克看着李默:“这个美丽的小姐是谁?”
他怕弄错了身份,用英语问的。
李默也用英语回答:“算是我的女朋友吧,有的你就不要说了,她暂时还不知道我的身份。一是我想保持着这份单纯的感情,二是不想打扰她学习,让她学习分心。我还准备与她一道,共同上一所大学。”
“你们中国的那个什么梅子?”
“childhoodsweetheart。”李默说,不过这样翻译,李默也觉得没有将青梅竹马这一成语味道翻译出来。但没办法,不要说汉翻英了,有一些英语名著,想翻译成汉语,同样很困难。
“对,就是它。”
“郭紫蓉,给郝立克倒一杯茶。”
“好来,”郭紫蓉喜滋滋地说,是外国人,她懂的,作风比较开放,她也不用害羞,这是李默将她没有当外人,才吩咐的。
李默翻看着这些报纸。
通过这些报纸,他了解到美国有一个重大的背景。在八十年代初,美国经济不是很好。里根上台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从81年到86年,陆续地降低个人所得税,李默也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这两年他所交纳的个税越来越少。
用此来刺激大家消费,别忘记了,消费又会减税……
另外一个政策,便是拨出大量军费投入到军事当中,一为了与苏联冷战,消耗苏联的财富,二也是为了进一步刺激经济。
随着又陆续出台企业减税政策,鼓励企业与个人向银行贷款消费。
大量热钱的流动,又带动了股票市场和奢侈品市场的繁荣。
这个世界不是孤立的,美国人的消费增涨大于制造业的增涨,因此美国贸易逆差越来越严重。
还有一个背景,77年卡特政府以日本与联邦德的贸易顺差为理由,想通过美元贬值来刺激美国的出口,消息传出,美元与日元的汇率从1:290一下子跌到了1:170,这样狂迭的后果十分严重了。尽管卡特提出一揽子拯求美元计划,还是导致了美国经济萎缩。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又使得美国能源价格上升,美国开始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这才有了里根的一系列政策。
但这个政策同样开始产生了负面效应,政府预算渐渐失去平衡,贸易继续逆差,于是美国政府提高国内利息,希望引进国外的资本来发展经济,然而大量外来资本的到来,反而导致美元不断升值,出口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里根与他的幕僚们抓破了头皮,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国内想不出办法,只好从国外想办法了……
报纸上已经看到相关评论的文章,只是还没有说得很清楚。
李默翻了一会报纸,又翻看郝立克带过来的资料。
超市行业还不急着进入,它所需的资本太大。
游戏行业有着巨大的前景,可是李默对八十年代的游戏产业不是很清楚,成本也不小,可以先放一放,之所以让郝立克带这些资料,李默要的也只是做一个提前了解。
接下来则是玩具行业,后来中国制造的玩具有多厉害,李默心中是很清楚的,只要将生产基地搬到中国,人力成本,足以对美国任何一个玩具企业进行辗杀。
更关键的是,美国对现在的中国不排斥,更不会喊什么******喊了,也没有人相信。
郭紫蓉好奇地看着他们两人,她现在的眼力,看不出两人上下级关系,但也不像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
李默终于翻开郝立所带查找的各个小型基金与投资公司的资料。
这种小型基金在美国多如牛毛,即便香江也有不少。
李默要求很简单,只要有几个傻瓜式的操盘手就行了,郝立克在洛杉矶便找到十几家符合李默条件的基金公司。
李默仔细地看着,有两家基金公司让他产生了兴趣。一家叫豪尔斯(halls)的基金,或者译为大厅基金,可能老板取了这个名字,也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他的基金公司以后能拥有一个庞大的大厅,若成功的话,无论他的基金变成了庞然大物。
后来这个基金传回国内,有人又将它译成好事基金。
第二个基金则是哥罗福德(crawford)基金,这个名字有点奇怪,李默翻着下面的资料,才知道其老板是来自一个叫哥罗福德小镇上的人。
传到国内,有人又将它译为高发达。
反正是音译,只要不差得离谱,也无所谓,而且好事与靠发达这两个名字还十分地吉祥,李默也就默认了国内的称呼。李默又翻了翻,翻来翻去,又继续盯上了这两家基金公司。这两公司规模很小,小得离谱,一家只有六个人,一家只有七个人,并且因为接不到什么业务,两家老板还欠了一屁股债。就是这样的两家烂公司,李默反而看上了。(未完待续。)
………………………………
第161章 飞龙在田(三)
郝立克说:“李,这两家小公司确实不错。”
李默的用意很简单,收购两家小公司,专门为他一个人服务,或者用它们的名义收购其他公司,或者用来炒股与炒期货,再通过几个离岸公司的相互持股,达到避税与减少别人注意的目的。
后来比尔盖茨也成立了一个类似的封闭式基金公司,专门为他几百亿美元财富服务。
但若是注册,那就麻烦了。
想注册,必须将情况交代清楚,可这正是李默最不希望的。
还要寻找相关的人才。
没有这个必要,收购两家效益不好的小公司,什么麻烦都解决了。
这两家公司规模小,但李默所需要的两三个操盘手,两家公司里都有,另外各有一个会计。余下的人当中,再选一个经理,余下的,该走人的就走人了。
当然,在美国收购公司后踢走原来的老板容易,踢走员工比较困难,但这恰是郝立克最擅长的。
更让两人欢喜的是这两家小公司的老板为了吸引顾客,虽欠了一屁股债,挂在自己名头上,没有挂在公司名头上,又省得扯皮。同时外界的业务也不多,一旦李默收购了,这些外界业务会逐一取消。
李默也可以用一些高息,吸引一些外部资金为他所用,可李默不想那样,太过招摇,不符合他未来闷头大发财的精神。也就是将这些外界业务取缔后,这两家公司则会完全封密起来。
“郝立克,这段时间辛苦了。”
郝立克不仅替他搜集材料,还要替那十二个学生办理签证,甚至护照。别看有了两家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若是没有郝立克帮忙,有的学生还办理不下来。
“你再发一份电报给他们,让他们八月一号,于石头城集合,我提前将他们送到微软。”
“好的。”郝立克也会意。
按理说这些学生得学习三四年时间,可李默不可能等三四年,说不定明年就会从中挑选一两个人任用,必须尽快让他们成长起来。
郝立克又匆匆走了。
“李默,你似乎与你家这个亲戚很古怪。”
“不古怪,以后你就知道原因了。”李默说。
两人坐下,李默在改稿子,郭紫蓉在做英语复习题。
不过天气热了,偶尔时不时有阵阵少女的香味……不是体香,而是香脂的味道,传入李默鼻子中,让李默一颗平静的心荡起了道道涟漪,李默心中想,这身体终于到了“骚动不安”的时候。
八月一号到了。
李默又赶到了石头城。
还是在金宁饭店见的面。
除了十二个学生,还有随行的几十个家长。儿行千里母担扰,况且是去美国。
这些家长,就没有进去了。只一个房间,往哪儿站?
他们站在外面的马路上,有的人站着,有的人蹲着。以前他们都不认识,不过从现在起开始认识了,一起相互聊着天。有一个中年人一边散香烟,一边操着生硬的普通话问候着大家。
若是没有弄错的话,这个中年人大约就是彭九甜的父亲,资料上写着,他在家里开了一个小作坊,妻子则是镇上的一个小领导。折省人办小作坊,再正常不过。
从他的穿着,从彭九甜的穿着来看,他这个小作坊效益还不错,散的也是好几块钱一包的双喜香烟。
李默没有惊动他们,从侧面溜进饭店。又有保安来阻拦,不过边上一个服务员一把将他拉住,这个服务员还认识李默。李默也不气了,大环境都是这样。
李默进了房间,十二个学生与郝立克正在等他。
李默让他们就着床坐下,说:“那六道试题就是我出的,有的你们基本都答出来了。比如心安处即故乡,放在你们身上,那是不对的。一个连故乡都不热爱的人,如何做到爱国呢?可有的,你们也很迷糊,我只说三个问题。一是民营企业,国家未来最担扰的地方不是民营企业……”
是什么呢,也不是集权所产生的一些权贵经济,总体还好吧。说公平,哪儿都不公平。想想微软崛起过程中,利用财富碾死了多少小公司,哪些小公司不憋屈吗?
最大的担扰便是集体所产生的领导**。
比如后世所产生的种种质量问题,怪企业吗?如果质监部门执法公平公正严格,这些企业敢不敢胡来?
但集权也有集权的好处。
非要说一个所以然来,恐怕孔子来了,都说不清楚。
这话眼下说有点大逆不道,李默没有说:“我就拿苏省、折省与晚省相比较。论地形苏省最好,离海近,多是平原地区,水陆交通发达。其次是晚省,离海也不远,有大江大河,有铁路公路,一半以上是平原地区。最后是折省,虽离海近,可多是山区。然而未来经济最好的将是折省,其次是苏省,晚省可能会沦为全国的贫困省。为何,领导思想僵化,一个傻子瓜子,能折腾到中央去。这个跑马圈地的机会错过去了,以后想追赶,会很困难。也就是未来哪个省民营企业越多,哪个省的经济就会最发达最活沃。”
这得说清楚,总体,现在许多人对个体户,对民营企业,都有些看不起来,甚至有抵触心理。
“我给你们一年时间,你们在这一年时间里,除了学习,还有观察微软的运营,为什么那么小的一家公司,市值能超过我们一个县的gdp?然后我再说到国家,为什么我赞同你们选择a或b,道理很简单,郝立克,华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
“华人……很安静,很勤劳,聪明,对了,不是太团结,”郝立克一边想着一边说。
“不团结问题不大,有一个强力的政府带着他们,不团结也得听命令了。安静、勤奋、聪明,它们就是这个民族的最大特征,有了十几亿安静勤奋聪明的人,只要政策走上正轨,国家就会高度发展起来,这也是中国文明在古代多数时候站在世界巅峰的最大奥秘。虽然想赶上美国太难,不过国家未来会迅速地发展。”
“最后便是民煮问题,赵四年,让你喝一瓶上千块钱的葡萄酒,你舍不舍得?”
“李默,我家哪有钱喝这种酒?”
“民煮就是这种酒,西方国家民煮机制执行得很好,因为他们经济发达,有这个资本挥霍。若是发展中国家,想普及民煮,一个国家能很快变成一团散沙。也不是民煮不好……具体的,你们去了国外,眼见会更开阔,看看李加坡的体制,你们就知道了。最后一句话,我希望你们不要被美国的繁荣迷花了眼睛,也不要被人家的体制迷昏了头脑,努力学习,不是你们在学校里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而是开动大脑,看看人家如何运作商业,管理公司的。”
“这个家很穷,穷不怕,但我们可以一道努力将这个家园变得更富裕起来。”
其实说来说去,李默还是怕他们跑。跑掉一两个不要紧,就怕跑掉一大半,那会让他大大失望的。
李默说完,与他们一一握手。
算是辞行,不算是告别,因为八月下旬,他也要去美国。
十二个学生下楼。
虽然李默说了简短的几句,还是给他们不小的震撼。
各自的家长围了过来,纷纷问:“那个郝立克呢。”
“他还在楼上,他的老板来了。”
“就是那个李木?”
“就是那个李木。”
“我刚才似乎看到了一个小孩,进了金宁饭店。”季辰昌的父亲说。
“有多大?”孙红旗的父亲问。
“十三四岁,十四五岁样子吧,反正很小,我也没有太注意。”
“真的有这种天才……”孙红旗的父亲呆呆地说,他是干省人,儿子能考入n大,不用说儿子上学成绩很好的,他平时也以儿子为骄傲。但这一比,将他打击了。
“爸,不要与他比……”孙红旗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样的人,一个国家恐怕只出了几个。”
“他说了什么?”
孙红旗犹豫了一会,但想了想,不管怎么说,李默是爱国的,有了这个前提,即便传出去,也不要紧,说不定还会让上面更多的领导反思呢。再说,都是这批同学的家长,怕什么,他便将李默的话复述一遍。
王伟国不相信地说:“未来晚省最落后,还成了全国的贫困省,这不大可能吧。”
现在三个省差不多,可能相比起来,苏省会略好一点,不过悬差不是很大。
黄泰任大大咧咧地说:“道理简单了,就像是原来农村的大农活,都是集体,谁愿意做事?结果大家一起饿得七死八活。责任田后,划为自家了,一个个拼命了。企业也是,国企是国家的,是一个超级大集体,都不愿意做事,还养着一大堆闲人,效益哪里能好得起来。”
他老子勃然大怒:“我也是闲人了?”
他是一个小厂的厂委书记,准确地说,就是闲人!
不但闲,还“诱骗”儿子,不要上李默的当,留学结束后,有了这个文凭,他托关系,替儿子找一家好单位。
彭九甜的父亲对李默的话深以为然,特别是这两年,严打还没有结束。他办了一个袜子作坊,每天活在心惊胆战之中。但别看他这个作坊小,一年收益能达到两三万。一般镇上的小单位,都没有他的效益好。
总之,这群人来到好几个省,什么样的身份都有,什么样的想法也有。
李默伏在窗前,看着下面,这些家长有什么心理状态,他是知道的,但管不了。或者这样说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扭过头,对郝立克说:“郝立克,你不是一直担心我资金问题吗?”
“确实是……”郝立克支吾道。
李默确实有钱,只要微软一上市,李默手中的资产能膨胀到好几千万。可李默胃口太大,那个小公司也就算了,郝立克查了一下,连皮包公司都不如,不知道李默从哪张报纸上看到的信息,并且又看好它?可还有两部电影的投资,又对玩具、游戏与超市行业产生了兴趣。这得需要多少资本?
“你不用担心,这次投资结束后,资本问题就解决了。”
“什么投资?”
“郝立克,你不要问,但应当时间不会太久……”(未完待续。)
………………………………
第162章 飞龙在田(四)
“盖茨,微软马上要路演了?”
“快了。”
其实两人也时不时通一个电话,在纽约时差隔了十三个小时,相互通电话有点困难,不过西雅图与洛杉矶基本在一个时区,相差九个小时,打起电话比较方便。李默中午打,哪边才是晚上九点钟左右,还没有入睡。
但这时的中国电话线路都存在着严重问题,时不时给你来一个串号、盲音的啥,以至比尔盖茨忍不住地对中国吐槽,李默想辨都没有办法辨,只好默默听着。
比尔盖茨说得不对吗,每一个月都因为这些原因,他平均起来得多交二三十块钱的电话费。
“李,你就是外星人,就是上帝。”
“盖茨,你别折损我啊。”李默看着他火热的眼神,被萌娃吓着。
“李,苹果真的让你说中了。”
“我什么时候说过苹果?”
“不是你说苹果,而是技术……”比尔盖茨说了原因。
在八十年代,电脑软件行业不是太吃香,甚至都没有人在乎。可是硬件,许多人都十分重视,包括通信行业、pc机,如苹果电脑、天迪公司、泰乐公司、王安电脑公司、福莱姆电脑公司、洛姆公司、mci等。惠普、康柏、戴尔等品牌崛起,是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期的故事了。
早在75年乔布斯与技术天才沃兹尼艾克便成立了苹果公司,76年苹果公司向市场推出第一台只有一块主板的pc机,售价666美元,但销量只有一百台。乔布斯便找到了英特尔前市场经理迈克・马库拉,后者投资了91000美元到苹果公司,三人各持30%的股份,余下则是员工配股。
第二年,乔布斯重新给pc机定义:显示器,键盘,驱动器,主板插槽,电源机箱。
不管对苹果有什么看法,但李默对乔布斯绝对是持着肯定的态度,这种智商与想象力,不亚于“教主”,无论是pc机,还是后来的智能手机,乔布斯最少得占据三成的功劳。
根据他这个定义,沃兹尼艾克花了两周时间设计了软盘驱动器,苹果二代出现,并且大获成功,短短三年销售额就达到了一亿美元。
李默以前没有说苹果,但说过硬件技术跟不上来,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不但说了,在那十几张纸头上刻意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