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档一九七八-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百人的大公司,千头万绪的事务纷至沓来,一起都乱掉了。他们经过了实习,可那是实习,是观摩,到自己领手则是两样的。
随后又扩招了两百余名工人,公司更乱。
不仅乱,成品合格率也比较低。若不是利润跟上,公司能直接出现亏损……只要绒德克将产品的价格卖得与美国同类产品价格差不多,虽质量提高了,但就会产生极大的利润空间。
还有,大伙又缺少谈判与交际经验,甚至因为要求严格,与好几个下游厂家关系日益紧张。
所以布雷迪说他们将公司管理得像一团狗屎。
又说,幸好绒德克接的订单足够多,以至扩招后,订单都排到了明年,这种情况下,刘向忠也不敢接外包业务了。
不接外包业务,李默投资的哪些股票放在哪里长期持有,刘向忠便将团队也带到了宜乐公司来协助。与绒德克无关,绒德克的高层也忙疯了,是调来了一些技术人员,那是技术人员,非是管理人员。主要就是刘向忠来的团队,这才将宜乐公司粗粗地稳定下来。
但就是这一团布雷迪眼中的狗屎,也让黄岗看傻了眼。
“外国公司有这么厉害吗?”
黄泰任想了想,又点了点头。
他们主要就在两家公司实习过,一是微软,it产业,与实业产业有点不同,不过里面的程序员十分自觉。
其次是在老绒德克公司,不能说美国工人有多少好,但他们首先对生产程序很熟悉,即便宜乐公司的工人再磨上一两年,恐怕还是赶不上他们。
也许这是小老板半军事化管理公司的原因吧。
在他眼里,三个高层中布雷迪说话最难听,刘向忠说话虽委婉一点,说得也不客气,你们两人的能力,若是放在我手中,不要说ceo,连一个小部门的经理,都不会让你们担任。
李默说话是让他们最舒服的。
不要怕,只要利润能跟上,能发得起高工资,公司就不会有大事。自己再用一点心,才开始我不怪你们,但争取一年后,能粗粗地将宜乐公司接手起来。
大量的不合格产品,也让公司利润迅速下降,宜乐公司开了一个会,年前就算了,大家都是新手。年后,大伙熟悉起来,进行工作调整,有的手不巧,只好让他做笨重活。若是没有那么多笨重活,到了年底,则择出一些名单,给一笔钱……主要就是保险费用,让他们回家去吧。
李默听后,也在电话里同意了这项决定。
不仅是玩具公司,服装公司也一样,讲的就是手巧。高工资,必须配之高要求,人是需要有一定慈悲心的,但将这个慈悲心带到公司来,公司则不好了。
李默也在通过这家公司,在看,在学习,只是他暂时隐身于幕后罢了。
冬天就来了,一天比一天冷。
郭紫蓉在门口叫他,反正都知道了,郭白甜“没羞没臊”,每天早上来叫他,让李默骑着自行车将她带到学校。
黄老师看到后,担心地将李默叫到办公室问:“你与郭紫蓉在谈恋爱?”
这真的不能说实话,说了,马上黄老师就会喊两家家长来开会了。李默说:“黄老师,我们没有谈恋爱,若是谈恋爱了,郭紫蓉的成绩还能上升吗?就是谈恋爱,我们也要上大学后才能谈恋爱。”
在老师的眼里,只要一早恋,学生的成绩准会变坏。事实只要早恋了,成绩十之**,都会下降。
黄老师居然相信了,说:“大学也是学习的地方,不能早恋,你才多大点?”
李默不屑,大学确实是进一步深造的地方,可有多少大学生当真了,一半学生到了大学,不是在上学,而是进了天堂。即便这时,一大半大学生也开始谈恋爱的,有不少胆大的人,同样开始滚床单了。
只有半年时间,李默也不想在学校引起什么风波,十分乖巧地答道:“是的。”
黄老师也不大相信,有没有早恋,他没有资格“审讯”,可有一个办法能甄别出来,那就是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
李默戴上了手套,是郭紫蓉用毛线打的露指手套,郭紫蓉坐在后面,说:“李默,我爸马上要调到北方工作了。”
“什么官?”
“又来了,不是官,是主管经济的副县长。”郭紫蓉又说了县名字:“因为离我老家很近,我爸立即就同意了。”
李默却听出很多信息。
不是立即同意,而是她爸可能找了一些关系,包括去年回老家的拜年……
从级别上,是平级调动,都是副处级官员,但郭紫蓉老爸这个官,在巢市只是一个闲职,实权不多。主管经济的副县长,则拥有许多实权,若做得出色,也容易进一步升迁。
另外,郭家老家是在北方,许多关系也在北方,种种迹象来看,郭紫蓉老爸不是一个简单角色,也是一个有能力的领导,再有了更多的人脉关系,上位会更快。
不能说龌龊,自己在美国所做的也是一样的道理,想办法拉拢一些认为很管用的人,编织起一张保护网,一个是为当高官谋划的,一个是为了拥有更多财富谋划的。
李默也不说,淡淡说了一句:“郭紫蓉,这是好事,是实职官,你爸做得好,会升得更快。”
“可我爸让我回北方读书。”
“这时候转学?”
“他将我转到了当地的县中,听说教育质量不比我们一中差。”
李默继续骑着自行车,也没有多想,说:“那就转吧,他们是父母,调到北方,你一个人留在巢市,他们也不放心。”
“可是……”
“别可是了,我们不是约定好了吗?一道考理工大。若是你老爸有其他什么想法,我们在大学就将床单滚了。”
“什么将床单滚了?”
“到大学,我教你如何滚床单,那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滚床单,有什么意思?”
“一个人滚,当然没意思,但两人滚,就有意思了。”
郭紫蓉终于听懂了,在背后又拼命地掐李默。
两人来到学校,看到门口围着一大堆学生,李默与郭紫蓉停好自行车,也挤过去看。不但他们,包括李少春他们也在围观。
李默拉着郭紫蓉的手好不容易挤进去,看到地上有一个女婴,长得还很漂亮的,被厚厚的糨褓包着,看样子,才三四个月大,她正在糨褓里哇哇大哭着。
一大群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
这种情况现在也渐渐多了起来,有“头脑”的,则先到医院做b超,怀的是女孩子,则立即流产,是男孩子,则立即想方设法保胎。
大多数父母则舍不得,不管是男是女,都是身上的亲骨肉,将他或她生了下来。
真生下了女儿,还真会面临许多问题,在家里可能会受到歧视,若是遇到恶毒的邻里,在闹矛盾时,他们能公开说你家没有做好事,这才绝八代的。有的人便一狠心,将女儿扔掉……
李默的干娘黄小月还要好一点,婆婆虽想孙子,没有想到了,也就不说了,丈夫更没有说什么,然而黄小月却一直以为自己是犯了罪,不能挺直腰杆做人,然后带着这种心理在单位里做事,时不时犯错误是必然了,于是多少年过去,还是单位里的一个小副科长。
李默琢磨了一下,可能孩子父母也是如此,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正好计划生育的人还没有找上门,乘早将她丢掉。可丢又舍不得丢,便将她丢到学校门口。
学生不可能捡了,能抱养的只能是学校的老师。可这时候造原子弹的都不如卖茶叶蛋的,老师能有多少收入?而且他们一直在这所中学教书,想跑都跑不了。万一将她养大了,亲生父母上门来要女儿,到时候怎么办?自己也是文化人吧,难不成与人家上法院打官司?
李默东张西望。
“你在看什么?”
“一般这种情况下,她的父母一定在不远处观察,看是谁抱走了自己的女儿。”
“他们还有脸观察?”郭紫蓉怒了,她大声喊:“是谁家的女儿,你们真狠心将她丢在这里不管吗?看她哭成什么样了?”
没有人理睬她,包括一些围观的路人。
李默正要往最里面挤,一个中年农村妇女拼命地挤了进来,说:“我的儿,娘错了。”
“这才对嘛,”郭紫蓉骄傲地说。
“别急,李少春……”正好周围还有几个班上的同学,或者是隔壁班上的同学,李默将他们的名字一一点出来,又从书包里掏出作文本,撕了一张纸下来,又说:“将她堵住。”
几个男同学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可能会是不好的事,立即听话地挤过去,将那个妇女围住。李默带着郭紫蓉也围了过去,他看着妇女,又看了看周围的百姓,心想,她的父母真狠心,居然真不管不问走了……
他问:“大嫂,这是你的孩子?”
“小同学,我不扔她了,将她抱回家,难道不行吗?”
“行,她长得真可爱,”李默在她脸上亲了一下,说:“大嫂,能让抱一抱吗?”
妇女本想拒绝,可看着几个中学生将她围住,不想惹麻烦,说:“只能抱一下,我还要回家喂奶。”
“好的,”李默将女婴抱过来,顺手就将他从作文本上撕下的一张纸头撕到糨褓里,故作惊讶地问:“大嫂,你还留了一张纸头啊。”
………………………………
第212章 小哑巴
“什么纸……快给我,我还要带她回家喂奶,”那个妇女更心虚。
李默故意看着纸,说:“你说她是你的女儿,她叫什么名字?”
几个同学反映过来了,立即逼近了一步,不过这个妇女老奸巨滑,力气还很大,看到不好,拼命地向外挤去。关健人多,有许多人没有反应过来,尽管李默在后面已经叫了起来:“抓住她。”
还是让这个妇人跑出去了,然后跳上一辆摩托车,车子前面还有一个男人,载着她,迅速地逃走。
郭紫蓉问:“她是什么人?”
“人贩子。”
“现在谁还要女婴?”郭紫蓉又莫名其妙地问。
“谁说没有人要?”李默讥讽道。
有三个去处,一是流向外国,有的夫妇没有生育能力,于是有的组织从中国合法或非法“领走”大量婴孩,交给他们哺养。这是所有结局中最好的结局,尽管也会遇到一些变态的人,那终是少数。
还有一种,被一些非法组织弄到各个妓院,这些女孩子长大后,说不定能成为一名童妓。
第二个去处,被弄到一些极度贫困的山区,成为童养媳,这个结局也不算糟,至少她们能平安长大。
第三个去处,则被卖给了洪七公,若是舵主心好的,虽然不给他们或她们吃得饱穿得好睡得暖,但至少还能保全他们四肢。遇到心狠的“舵主”,直接将小孩子腿脚打断,让他们出去乞讨。
只要在火车站或汽车站看到这群小孩子,背后都有一名心狠手辣的“丐帮舵主”。
“这些人真可恶,李少春,你们真没有用,抓一个妇女都没有抓住。”
“郭紫蓉,不要怪他们,这些人贩子逃跑的能力天下无双,抓不住就抓不住吧,就是抓住了,派出所查不到证据,顶多关上几个月就释放了。”
“要严打。”
严打是好,可多少人被误“打”了?
“李默,你怎么知道她就是人贩子?”
“你看这糨褓,布料做工都是比较好的,再看那个人贩子什么打扮?我有些怀疑,所以才撕了一张作文本纸,来试探她。”
“农村也有坏人哪。”
“哪里都一样,有好人有坏人,但人贩子也不仅是农村人,他们即便不是农村人也会打扮成农村人,这样才不会引人注意。”
其实李默的心没有郭紫蓉想的那么热,这种现象往后去越来越多,甚至有胆大的人贩子公开抢小孩子,也包括弃婴,往后去越来越多。各地政府不得不成立一些收养弃婴的机构,可在一切向钱看的情况下,这些慈善机构也有的变了味道,有的公开与人贩子联手,将孩子弄到机构里,向政府骗钱,再将孩子以外国人收养的名义,重新卖给人贩子。
公安部门也查,至少会做一个样子,可只要有了买方市场,加上制度不完善,包括贫富分化,计划生育,领养制度的不合理……等等,这种情况就杜绝不了。
李默本来不想管的,不过看到了,也就是一种缘分,他家也不缺这个钱,正准备将她抱起来送医院呢,这个女人贩子过来了,她若是什么也不说,直接抱走,李默又不会干预。
也不是个个都是人贩子,也有好心人的,即便是农村人,只要抱养了,至少能活着吧。
但她说了一句,我的儿,娘错了。
李默产生怀疑了。
另外就是现在人贩子暂时还不是太多,即便有,都缺少“经验”,胆子小。
不知道是无意中这对人贩子路过的,还是就住在这附近,听到了消息赶过来的,看到人多,他们有些犹豫不决,直到郭紫蓉大喊了一声,还没有动静,女人贩子才走入场中,将婴儿抱起来。因为经验还不丰富,做贼心虚地喊了一声,我的儿。否则大大方方地将婴儿抱走,李默又不会多想了。
孩子还在哭,李默想了想说:“李少春,你骑车载着我与她到医院去,郭紫蓉,你到黄老师哪里替我们说一声。”
“她生病了?”
“不知道哎,先去医院看一下再说吧。”
李少春性子也顽劣,喜欢搞怪开玩笑,不过心肠还是不错的,这也叫臭味相投,与李默能裹在一起,并裹了那么久的同学,一般心地都还好。
小孩子都抱起来了,不能不管,于是骑着自行车将他们拉到医院。
医院大夫问了问情况,也没有表扬,特别是这种大医院,这样类似的事例更多,国家都管不的,他们能管得了吗?
当然,也不会批评,替婴儿量了量体温,做了一番检查后,一个大夫说:“不是生病,是饿了。”
“这是哪家的父母,就是丢掉不要,也要给小孩子吃一个饱吧。”李少春斥责道。
“不好说,也许是她的爷爷奶奶丢的,又不知道丢在哪里,满城市的转,转到快天亮了,索性丢到我们中学门口来了,婴儿饿了……”李默也在瞎猜,然后他也在转,来到一个正在抱着婴儿的少妇面前,将情况说了一说,并且从兜里拿出十块钱,让这个少妇喂这个婴儿喂一点奶水。至于李少春,一张脸早就胀得红红的,扭过头。
“李少春,你还是清纯大男孩啊,替我看着她,我去买一点东西回来。”
李默先是回家拿了一点钱,又跑到商场里买了一大堆尿布、婴儿的衣服、奶粉、几个奶瓶与两卷卫生纸与一个大包,回到医院,然后看到李少春正抱着小孩子,还缓缓地抖动着,加上吃饱了,婴儿居然睡了起来。
“李少春,行啊,看来你以后一定是一个好父亲。”
“李默,你不要开玩笑了,这个孩子你打算怎么办?”
“我们先回学校,向黄老师请一个假,然后将她送到我家,让我爸妈养着她。”
“你爸妈同意吗?”
“有什么不同意的,再说我家也不穷,多一个人吃饭无所谓。”
“那好吧。”
李默接着婴儿,李少春又骑着车子载着他们回到学校,学校正在上课。李默看了看手表,说:“黄老师正在隔壁班讲课,我们不能再等了,否则会误了上午去我们镇上的班车。”
又将婴儿交到李少春手上,两人小心地上了教学楼,但还有一些学生好奇地从窗子看着他们。来到隔壁班上,站在门口,李默喊道:“报到。”
郭紫蓉说了,黄老师也知道了。他停止讲课,问:“李默,你将这个孩子抱了,打算怎么办?”
“黄老师,我正要向你请一个假,准备将她抱回家,交给我父母养。”
“你父母同意吗?”
“我家人丁比较单,我妈又信佛,他们一定会同意的。”李默刚说着,婴儿醒了,又开始哇哇哭了起来。
李少春眼巴巴地问:“李默,她又怎么啦?”
“可能撒尿了,你将尿布拉开看一看。”
李少春拉开了尿布,不是撒尿,是拉了一小堆耙耙,差一点将他看吐了。可李少春是一个捉狎鬼,他看着一大群好奇的学生,说:“快给我一张尿布。”
李默放下大包,从里面拿出一张尿布,李少春将沾满耙耙的尿布撕下来。一个班的学生都轰动了,有几个胃口差的学生,直接跑出了教室。
“李少春,你在做什么。”黄老师喝道,又冲外面喝道:“你们跑什么跑,难道你们没有从这个阶段过来吗?”
说着,又弯下腰,将婴儿的屁股擦干净,耐心的换上尿布,说:“李默,你们回去,快点回去,糨褓也湿了,天冷,小孩子容易生病。”
又将卫生纸与尿布打成一个小包说:“将它也丢到楼下拉圾筐里。”
看来黄老师在家也是一个模范丈夫……
两人在无数学生与老师观注中,离开中学,又去了汽车站,刚好,再晚几分钟,去曹镇的汽车就走了。
到了柳叶圩,李少春说:“你们这儿真富。”
他眼中富的标准,就是村村都有人盖起了楼房,这时候的晚省农村楼房,不亚于后世的上百万豪车,虽有,但极少极少。
至于柳叶圩之外的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初步的打工潮,不仅是妇女出去做保姆,许多人也出去了,有的做烤鸭的,有的做豆腐的,有的在卖菜,有的在收破烂,有的在替别人装璜,还有的在一些家俱厂上班。头脑灵活的一年也能挣好几千块钱带回来,头脑不灵活的,连吃饭都是问题。
还有更恐怖的暂住证制度。
想办暂住证,必须要持当地的证明,在指定的时间去派出所办理暂住证,错过了时间,或没有当地的证明,就办不了暂住证,成为三无人员,又叫盲流。有的初来乍到,挣不到钱,要吃要喝要租房子,舍不得交纳每月暂住证的暂住费用,即便有乡里开的证明,也是盲流。
有的领导将这些人视为洪水猛兽,认为这些人不在农村安心种地,一起来到城里,成为了城市生活与工作的不稳定因素。这种歧视,义务兵也能看到,农村的兵从哪里来必须到哪里去,城市兵一转业基本上就有工作。
所以李默从来不认为有平等的存在,往后去是富人与穷人之间的不平等,但往前去,是城市与农村的极度不平等,当然……像某个大姐那样,认为农村人是下等人,那什么也不要说了。
办了暂住证,各种不必要的开支,比如租房子,交暂住费,还有各种排挤受气与瞧不起。不办暂住证,则是盲流,一旦抓住了遣送……可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样遣送。
一般下半夜,各个联防来查出租房,千万不要无证同居,那样准得是非法同居罪……轻则劳教,重则判刑。没有暂住证的,得遣送,但不是将你送回家,先押到某个地方集结,也就是拘留,或者劳教,送去修铁路的啥,修上几个月或几年再将你送回家,治安人员更会上来拳打脚踢,还放狗咬。反正只有抓住了,不管多久能健康地回到家里,算是很幸运的,极少数人更惨,有的被打死,有的病死,有的被活活吓死。若是不了解,电影里清末哪些被贩卖到外国的华人是什么样子,这些被遣送的盲流就是什么样子……直到特区一个知识分子也被这些治安人员弄死了,才引起上面的重视。
眼下,什么都不能怪,要怪就怪你投错了胎,不当投成一个农民。
那个王书记为什么排斥宜乐公司的招工,也是这个大环境的产物,不但他,还有市里的一些领导对宜乐公司这种做法十分排斥,幸好被上面压了下来。
当然,宜乐公司也老老实实地替工人办暂住证,尽管哪些治安人员不敢深更半夜来宜乐公司查盲流。
两人来到李家,李家的房子在83年十分突兀,不过到了86年年底,要好得多了,李少春也不惊讶,他隐隐听说了似乎李默家种大棚蔬菜赚了一些钱,还有一个有钱的外国亲戚。
李默母亲担心地说:“小默,她不是有病吧。”
“我们去医院检查过,她一切健康。”
“唉,作孽,作孽,”李默奶奶说。
既然没有病,李默父母也就同意收留她了,就是李默母亲抱怨了几句,这不是替我找麻烦吗。然后取名字,李默说:“叫小宝吧,别人当她是一根草,我们当她是一个宝。”
“小名得贱,就像你小时候,三岁还不能说话,都以为你是哑巴,然后将你小名改成小默,说你是小哑巴了,不久你就会开口说话了。”李默母亲反对道。
“原来你这个小默,是小哑巴啊。”李少春哈哈乐道。
………………………………
第213章 俯视
两人吃了饭,李默又立即去乡政府,不要以为能随便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