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阴杀鬼-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此人也绝非鲁莽之辈。出手之后,选择用这种不留痕迹的方式离开,想来也是在担心咱们派出的这两个同伴,会是东夷当地大族的子弟。或许,家族或者门派中,还有什么高手。虽然此人未必会怕别人寻仇,但总会怕麻烦。”

    “综上,此人或许当是这长夏游历四方的游侠儿。虽然不知道是哪个,但总归是就此而去,不会再找你我的麻烦。”

    (本章完)
………………………………

第61章 查与不查

    这两个画皮厉鬼并不知道他们的推断全然跑偏。更加不知,这世界上还有滑翔翼这种东西。只觉得自己见微知著,也算值得自傲。而呈闲却已经准备好了当朝发难。

    这一日,又是朝会。距离上一次不过半个月而已。这长夏的朝会半个月一开,节奏比呈闲前世最清闲的公司节奏还要缓慢。原本算不得什么苦差事。

    可是,这半个月中,东夷国中流言纷扰。东夷车正一案的突然翻案,让这东夷国人心生疑惑,更不知此案的庐山真面目,究竟如何。普通东夷国人,包括许多东夷国高层在内,都不知道有厉鬼入世,惊扰世人此节,只觉得这个杀人凶手杀人剥皮的做法,实在是挑战底线,泯灭人性。让人心中不得不生忌惮。

    到如今,流言纷纷。几乎卷入了每一个朝臣。其中,更以东夷兽正为甚。一时间,竟是没人知道此僚究竟死了没有。那以车正墓地为诱饵击杀的那个人,究竟是不是凶手。

    这些流言,在市井之中传的纷纷扬扬,这些朝堂之上的诸公,自然也有耳闻。

    这个时代虽然不是呈闲前世那个信息化的时代,可是,也讲究个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能站在这东夷侯国朝堂之上的诸公,便没有一个是简单角色。这些人四处安插派遣人手收集各种消息,都是寻常之事。

    正所谓,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些在民间流传的流言蜚语,虽然大多不可信。但是,却总有那么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若是不知道这些起于细微的情报。估计哪天被人搞死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当然,这些流言蜚语中的消息,也可以用来搞死别人。至少这些朝堂上的大佬们,就没少干这事儿。今日,在这些朝堂上的大佬们看来,又是一个关口。

    这几日,东夷国流言传的厉害。不但一到入夜街上一个人都没有,就连白天的集市上,人也少了很多,许多人都怕被那个杀人剥皮的鬼物盯上。成为下一个目标。而民间的怨愤之大,已经到了不得不用手段平息压抑的时候。

    而这些流言,几乎牵扯到朝堂之上,每一个大佬。

    在这些东夷国的属官眼中,今日东夷侯的脸色果然不太好。而那个被东夷侯看中,许以查案之权的少年,呈家的公子呈闲,也到了朝堂之上。想来,此案是又有了什么进展。

    今日东夷的一众属官,并没有什么插科打诨的心思。虽然脸上也还都带着笑,并且神情轻松。但是,很快便安静了下来。东夷侯开口,问一众东夷侯侯府的属官道:“诸位,近日咱们东夷国中,并不算太平,那个东夷车正的案子,又被翻了出来,而且,还添油加醋的凭空生出许多流言。如今,已经民怨沸腾。诸位说,该如何是好?”

    东夷一众属官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答。沉默片刻后,掌管贵族子弟教化的东夷国国老站出来,对东夷侯道:“回禀侯爷,不如先抚慰民心,平息民怨。”

    东夷侯问道:“抚慰民心,平息民怨?可以啊!却不知本侯应该怎么做?”

    东夷国老道:“这很简单!这几日,流言过耳,老臣也听了不少民间流言。可是,老臣觉得这些流言都不伤我东夷根本。如今民心之所以动摇,不过是因为有许多不知情之人,以为此事是我东夷国朝堂上人所做。以为那个杀人剥皮的凶手,就在这朝堂诸公之中。”

    “既然如此,我等不妨用釜底抽薪之计!”

    东夷侯:“如何釜底抽薪?”

    “很简单――查!只要侯爷下定决心,下一道命令,从民间选几个精明能干之人,和中府卫兵、后府侍卫一同调查那些流言蜚语之中,曾多次提及的东夷属官,包括臣等在内。那么,便可查清事实真相。然后,将这事实真相公诸于众,那么,民心自然安稳,民怨自然平息。”

    东夷兽正和朝堂上的一些东夷属官听到这东夷国老如此说,脸色一变,却又觉得正常。一般来说,一个诸侯国中,被长夏考察、提拔、派遣到诸侯国中,担当教育一方诸侯国贵族子弟的国老,必然是刚正之辈。道德上,少有瑕疵。

    所以,一国国老一般来说是不怕被查的。可是,其他那些满身烂事儿的东夷国属官,可就不好说了。特别是东夷兽正。

    这个东夷兽正听了东夷国老此言,便急忙从东夷属官的阵列之中走了出来,对东夷侯道:“侯爷,不可如此!”

    东夷侯问道:“为何如此?”

    东夷兽正道:“额……呃……这个,原因很简单!按照长夏律法,诸侯国中的属官,若有罪责,当先问明事情原委经过,有过失之处,才能调查。如今,我东夷国的诸位属官,都并无过错。只凭着民间的一些流言蜚语,便要将我一众东夷国属官调查一番,是不是有些太过?”

    东夷兽正此言一出,其他几个东夷国的属官,也连声附和道:“是啊!侯爷,小臣并无过错,并无过错啊!”

    其中一个还多说了一句:“就算是国老大人刚正不阿,一身清白,怕是也不愿意无端被查吧?”

    东夷国老却是一声怒哼,道:“没有过错?何谓没有过错?我等在东夷任职,受长夏官服官印,得侯爷恩典身穿紫袍,做的可不仅仅是分内之事。我等的职责,本就是保境安民,让这万民安居乐业!”

    “如今,我东夷车正被杀一案扑朔迷离,疑点诸多。到如今也未曾有个定论。民间流言纷飞,民心不稳,民怨沸腾。到如今,连我东夷国市集上的生意都影响了。闹到这个地步,百姓何以为生?”

    “若是这个情况再继续下去,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大变动!到时候,本官怕是你们这几个承担不起!若是如此失职,还不算是有什么过错的话,那你告诉本官,如何才算是有过错?”

    今日理顺一下思路,一更!

    (本章完)
………………………………

第62章 此案已破

    东夷兽正听东夷国老此言,却也是一声冷哼:“国老说的轻松容易!可是,民不聊生我等固然应该管,可是若无这满朝东夷属官的尽心经营,又何来东夷国如今的繁盛?百姓之难固然该体恤,我东夷百官之难,难道就不该被体恤?就该在有流言之时,为了平息流言,而拿我等作为替罪羊不成?”

    这东夷兽正,也是厮混朝堂已久的。虽然其威望远没有东夷国老来得高。但是,这一番话,却是连消带打,将东夷百官全都牵连上了。东夷国老若说要调查百官,就算是将这东夷国的一众属官,上上下下全都得罪了!

    按照东夷兽正的谋算,就算是这东夷国老威望再高,难道还能一个人单挑东夷百官不成?这东夷国老,若是知道轻重,就该有所退避!

    东夷国老听了东夷兽正此言,却是一笑道:“若这话是其他东夷属官说的,本国老还真要体恤一二。可是,如果本官没记错的话,兽正大人才是这次流言之中,风头最盛的那个人。与车正大人又有旧怨。流言虽然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但却鞭辟入里,说的头头是道。”

    “说不得,就是有知情者害怕兽正大人报复,只能用流言的方式,来吐露实情。兽正大人听本官建言侯爷要查一查百官,为何会如此紧张?莫非,这流言之中所说,还真是实情?所以兽正大人才害怕?”

    “兽正大人也莫要牵连到我东夷上百属官,只要东夷兽正大人愿意接受调查,本官即便是陪绑又能如何?身正不怕影子斜,本官尽可接受一切相关调查!若侯爷想查,尽管查便是,本官绝无怨言和异议!”

    “又或者,先查本官,再查这兽正大人也可。本官只问一句――兽正大人,你敢是不敢?”

    东夷兽正被这东夷国老的话气的七窍生烟。不过,旋即又想起上朝之前,呈闲对他的嘱托――这朝堂之上,若是有人借机攻讦兽正大人,那么此人虽然未必就是那个背后谋划的厉鬼,但也总有几分嫌疑。这些厉鬼的目标,便是转移视线,大人切莫上当!关键的时候,把话题引到我身上便是!

    东夷兽正此时,无法反驳东夷国老,不过心中却疑云顿起――他可是玄冰门门主的师弟,当日玄冰门门主跟踪国老府管家,和那个疑似东夷国老的人的事情,玄冰门门主已经告诉他了。虽然没有告诉他跟踪之时到底调查出来什么没有。不过,却也能证明这个东夷国老,也有两分嫌疑。

    一开始,东夷兽正还真没把这回事儿当真。毕竟,那几天他一起急,便不惜血本,将自己的人脉全都动了起来。跟踪的人,可不只是国老府的管家和那个疑似东夷国老的人。那份可疑名单上的人,除了国老府上的可疑人员,被呈闲推断是重点人物,是由呈闲和玄冰门门主负责跟踪监视的以外。

    名单上其余可疑的人,都是由东夷兽正带着人一起跟踪的。而有的跟踪不是那么专业,还被人发现了,一时间闹得鸡飞狗跳。

    如今看来,这个呈闲说的没错。这东夷国老,果然就是最可疑的那个!

    东夷兽正冷笑一声,对这东夷国老道:“国老真是会转移话题,避重就轻。却不知,如此作为,可是因为做贼心虚?”

    “说到底,这民怨沸腾,流言纷飞与我等并没有直接关系。东夷国的民众,要的也不是调查我等,而是要一个这件案子的真相!只要真相查明,一切流言蜚语,动荡民心,都会回归平静!”

    “本官听闻,这半个月之间,被侯爷许以探案之权的呈闲呈公子,调查此案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不妨请呈公子说说此案的进展。说不得,有些人的真实嘴脸,便会大白于天下!”

    东夷兽正此话一出,满朝众人,便都把目光落到了呈闲的身上。呈闲神情淡然。

    东夷侯道:“呈闲,既然朝中诸位大人问起此事,那此案如今的进展究竟如何,你可否给朝中的诸位大人一个明确的答复?”

    呈闲躬身一礼,对东夷诸位属官笑道:“诸位大人,此案如今已经破了!”

    呈闲此话一出,这朝堂之上大大小小的官员先是一片寂静,旋即有喧哗起来。东夷兽正也满脸惊讶之色,问呈闲道:“此案……果真已经破了?”

    呈闲点头笑道:“那自然是破了。否则,我可担不起欺瞒侯爷的罪名。”说话之间,呈闲对东夷兽正丢了个你放心的眼色。

    东夷兽正大喜过望。再回头看了一眼同办此案的同门师兄,东夷的侍卫武官亚。发现这侍卫武官亚也是一片淡然之色,神情之中,惊讶不多,倒是有些紧张的意味。心中便知道,这案子看来是真的破了。

    满朝的东夷属官吵吵嚷嚷,都不知道这消息是真是假。七嘴八舌的询问起来。

    “呈公子,既然你破了此案,那此案那杀人剥皮的凶手,究竟是谁?”

    “那凶手如今可否抓获?关押在何处?”

    “呈公子,本官不是怀疑你。你究竟是如何破获此案的?又是怎样找到凶手的?”

    “……”

    在东夷一众属官的吵嚷询问声中,东夷侯却拍了拍椅子扶手,对这群吵吵嚷嚷中,仿佛从未见过世面的东夷属官道:“肃静!你们这成什么样子!这呈爱卿既然破了此案,那就听呈爱卿说!”

    东夷侯虽然平素有些不太着调,但是,在这东夷国中,却是说一不二的主。按照法理,在这盘古大陆,也是除了长夏帝都的命令以外,谁的话都不用听的主。平日里,这东夷侯虽然和善。可是,真要板下脸来。却也是群臣俯首,绝不敢出大气。

    呈闲则开口道:“上一次朝会,在下曾经对诸位说过,曾经在现场找到了一根紫色的麻线。虽然说,这根麻线在现场,并不一定就是那凶手带过去的,那么一个细小的麻线,若是机缘巧合,也是有可能被风吹过去的。”

    (本章完)
………………………………

第63章 没说的线索

    “不过,在下为了能尽快破案而不打草惊蛇,并没有向诸位大人说明另外一个线索,还请诸位大人见谅!”

    这些东夷属官听了呈闲此言,那叫一脸懵逼。这个只有十五岁的少年,看起来一股稚嫩,看起来很是老实,但居然把他们这些朝堂之上的老油条都给耍了。

    东夷兽正则非常配合的问道:“是何线索?”

    呈闲对这些东夷国的属官道:“弓箭!”

    呈闲此话一出,朝堂之上,有几个人的神色,便是微微一动。旋即又恢复如常。

    呈闲道:“在下说过――原本,那个被困在火海之中凶手,绝对逃不脱侯爷事先布下的天罗地网,总会重伤成擒。却不料,就在这个凶手快要被抓住的时候,夜色之中,突然间射出一支箭来!”

    “而那支箭直奔在下而来,在下当时都吓傻了。还是侍卫武官亚大人把在下及时推开。那支箭才没有射中在下。可是那支箭却仍旧没有落空,在与在下擦肩而过后,直接将那个凶手钉死在火海之中。”

    “由此可见,那一支箭是经过角度计算的,如此,才能一箭双雕。在击杀在下不成后,将那个凶手灭口。而且,这支箭射的这么用心,绝对不会是无意而为,那个射箭的人,也绝对不会是闲来无事,才在夜半跑到这坟茔之间去射箭。”

    “此人,绝对是那个杀人剥皮者的同伙。而第二日,在下和侍卫武官亚大人再次勘察了现场。找到了那个凶手同伙放冷箭的所在。并且,在那放冷箭的地方,找到了一个非常浅的鞋印,以及一根紫色的麻线!”

    “可无论是鞋印、身高、年龄,还是那紫色的麻线,线索都太过普通。没有任何一个线索可以直接指向凶手。无论那一个线索,包含的集合都太广泛。包含的偶然性都太多。若是以此查下去,根本不可能找到凶手的具体特征。”

    “所以,我等便将主意打到了那支箭上。那支箭,是槐木箭。这槐木箭并不是早就已经制备好的。做工并不算精制,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粗糙。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临时赶制的。”

    东夷国老听呈闲说到此处,打断道:“那却不知,这支槐木箭,如今何在?”

    呈闲道:“如今这支槐木箭已经交给了侯爷保管。以防出什么意外。”

    东夷国老道:“呈公子的聪颖机智,和探案之心是好的。可是,隐瞒线索,不通报我等东夷属官,却是有些不妥。既有违长夏法度,也不是君子所为。不过,这一次看在呈公子是破案心切,我就不必计较了。”

    呈闲笑道:“多谢国老。”

    然后,呈闲接着道:“而根据这样一支粗制滥造的槐木箭推断,那一箭既然能射的又快又准,就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这射手必须要有极为精湛的箭术,二是这射手需要有一张强弓,至少要有两石以上的强弓才行,三是这射手的修为,必须要达到一定境界,并且,要向这槐木箭内,灌注气劲,这支制造并不算合格的槐木箭,才能射的又快又准。”

    “而想要以自身的修为和气劲射出这样的一支箭,那么这射箭者的修为,就绝对不能低于三阳,而在射箭的过程中,这个射箭者也会有意无意之间,向这强弓和箭支内灌注自身的气劲。”

    “而两石以上的强弓,需要的材料之多,制作工艺之复杂,绝对不是普通人可以仿制的。也就是说,这张两石弓有很大可能,并不是民间制造的,而是从我东夷的百工司中流出去的。”

    “如此一来,在下便和侍卫武官亚大人请了侯爷的旨意,一起去了咱们东夷百工司,还把这东夷百工司中所有两石以上的强弓都翻了个底朝天。终于,我和侍卫武官亚大人在一张两石弓内,感应到了那一股与槐木箭中残留气劲属性相似的气劲!”

    “也就是说,我和侍卫武官亚大人,找到了这个凶手射出那一箭时使用的凶器!”

    东夷一众属官听呈闲如此说,一阵惊讶!即便他们并不以探案和推理专长,也知道,把一件头绪并不多的案件顺藤摸瓜进行到这个地步有多么的不容易。

    不过,这张强弓的来处,居然是东夷百工司,却是这些东夷属官们从来都没想到过的。有几个脾气急的,开口便问道:“如此凶器,如何会由东夷百工司流出?”

    “负责保管这强弓的是谁?呈公子可否查过?”

    还有人冷笑道:“王老头,这件事情不会就是你做的吧?”

    东夷百工司的王老头也在这朝堂之上,听呈闲如此说,吓的脸都白了。连连摆手,对呈闲道:“呈公子,你可别害我啊!”

    东夷侯看着眼前东夷属官们吵吵嚷嚷的样子,觉得心烦意乱,又拍了拍桌案道:“让呈闲接着说!你们嚷嚷什么?”

    东夷一众属官于是闭嘴不言。

    呈闲则对这朝堂之上东夷的一众属官道:“做此案的自然不会是我东夷百工司的王大人。”

    “这槐木箭和两石强弓内残留的气劲,阴寒无比。恍非人间气象。绝对不是王大人为了冶炼金属才修炼的,那种气息偏于阳刚的气劲!而且,咱们这个王大人,也不是什么修炼奇才,修行了一世至今,修为也不过就是一阳九转,连二阳的瓶颈都没有踏过去。”

    “种种细节,太不符合。此事,又怎么可能是王大人做的呢?”

    朝堂上的一众东夷属官听呈闲如此奚落那平日里傲气凌人,总感觉自己怀才不遇的王老头,而这被呈闲奚落了两句,却也摆脱了怀疑的王老头,却连回嘴的余地都没有,不由得大笑起来。

    这王老头知道呈闲对他不是恶意,帮他洗清了嫌疑。白眼一翻,对着呈闲摆出一副我不认识你的样子。

    而东夷兽正问道:“既然如此,那呈公子知道这凶手究竟是谁么?”

    (本章完)
………………………………

第64章 阴曹地府

    呈闲并没有直接回答东夷兽正的问题,而是话锋一转,对朝堂上的一众东夷属官道:“诸位大人,可愿意听我讲个故事?”

    东夷朝堂上的众人听呈闲话锋突转,稍微一愣。却知道,这个看着年轻的呈家公子,绝非哗众取宠之辈。思路缜密清晰之处,还要胜过这朝堂上的诸公。这个故事绝对不是无的放矢,应该和此案之间有莫大的关系。

    便都肃静了下来。

    呈闲对这东夷朝堂之上的诸公道:“家父在世之时,知道在下喜欢看这世间的诸多典籍,便不惜钱财,费心收集。也幸赖家父苦心,在下才有了了解我长夏,了解这天地,了解这人间的机会。同时,也算是知道了一些旁人不知道的世间隐秘。”

    “这天地之内,四海之间,日月高悬,浩瀚无边。看似无边无际,可是诸公可知,这天地之外,还有其他的天地?这世界之外,还有其他的世界?”

    “诸位可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呈闲所问,乃是地球上,先秦之时,在人类的科技发展还处在萌芽时期,在人类对于世界的了解,还处于蒙昧之时,屈原所写的一篇《天问》。这开头的数据,直指时空日月,天地变化之根本,又经过屈原这个华夏文明诗句之鼻祖加工。这几句一出,东夷朝堂之上的人,便觉得有一股洪荒浩渺之气扑面而来。

    一时之间倒吸了一口冷气。谁也没有想到,这呈闲居然有如此大才!

    这长夏一朝,在海清河晏之后,虽然还保留着对于高阶修士的贡奉,以保持长夏帝都对于其余诸侯,绝对的武力优势。可是由低阶修行者和普通人组成的军队,却解散了不少。朝堂之上,到如今武将们已经没了基本的发言权。

    朝堂之上,都是由文士把控。而文士选材、举荐和征辟,看的便不是修为和勇武,而是这文章辞藻,理意清晰。若有一片华文能如这朝堂上诸公的眼,此人怕是会一步登天。而呈闲随口借用的这几句,虽然无意。但却已经有了一飞冲天的资本。

    而今日朝会,百官和东夷侯,以及满堂的侍卫卫兵皆在,呈闲信口拈来的这几句雄文,却是他们无论如何也剽窃不了的。听着这篇雄文,这东夷朝堂上的满朝属官便都知道,眼前的这个少年,既然有此才具,那距离一飞冲天,便也只有一步之遥。

    呈闲接着道:“**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然则亦有不侍神灵而生,不待阴阳而形,不待日月而明,不待杀戳而夭,不待将迎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