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阴杀鬼-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丧服,适用的范围包括——子为父、未嫁之女为父、嫁后因故复从父居之女为父,嗣子为所嗣之父、承重孙为祖父,妻妾为夫,父为长子。

    而这套斩衰之服的一整套,极为繁重,而且丑陋。取的便是以丑恶而掩哀思的意味。这一整套的斩衰裳,包括苴绖、杖、菅屦。穿起来,全然没有电视剧上,那些演员们要想俏一身孝好看。

    按照长夏仪制,斩衰裳用每幅三升或三升半的最粗的生麻布制作,连边都不缝。简陋粗糙至极。不过,这长夏仪制,也有略通人性之处。这粗糙至极的斩衰裳并非贴身穿着,而是内衬白色的孝衣,总算是穿的舒服了一些。

    至于苴绖,则是用已结子的雌麻纤维织成的粗麻布带子,一共两条,一为腰绖,用作腰带,一为首绖,用以围发固冠,有绳缨下垂。杖,就是呈闲手里拿着的竹子制成的哭丧棒。菅屦,则是用菅草编成的草鞋,为了取以丑陋而寄哀思之意,也是编织的极为粗糙。不但难看到没边了,而且穿着极为难受。

    这一套东西,都是东夷侯在当着东夷满朝属官的面,答应帮呈闲操办呈家的丧事后,让人赶制出来的。呈闲穿上,怎么穿怎么别扭。再看铜镜中的自己,一身衣服歪七扭八。粗陋不堪。那气质,直接从一介翩翩佳公子,变成了乡野间骑着水牛放牛的牧童。

    看的东夷侯和侍卫武官亚等人忍不住想发笑。想到呈闲家中死了百余口,笑出来实在太过失礼。这才强行忍住。按照长夏的仪制和东夷国的习俗——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

    也就是说,穿着斩衰之服的呈闲,理论上应该服的丧期是三年。不过这三年并非三整年。就算是第一年只服一个月,第三年也只服一个月,也算是三年。但若是呈闲不想被人挑出毛病来,影响以后的仕途,那最好还是按照惯例,服两个周年外加第三个周年的头一个月的丧。也就是二十五个月。

    也就是说,按照长夏的规定,呈闲必须穿这么丑的衣服,连穿二十五个月,然后才能换上正常衣服,去东夷侯那里报道上班。不过,如今呈闲已经是东夷侯内定的东夷属官了,而且是呈家的独苗。所以,便也不需要完全遵守一些迂腐的规制。

    比如说,穿上斩衰之后,需要绝食三天,在百日卒哭之前只能喝米粥。又或者一年以后才能吃水果,两年以后才能吃用油盐酱醋做的菜,服丧完毕才能吃肉。又或者,睡觉不准睡床,住屋子不准住能挡住风的。而且二十五个月里只能待在这一个地方……

    这些长夏仪制,都是家族中的长辈用来约束晚辈的。能在长夏帝都,或者诸侯国中担任属官的,以及长夏各家族的族长,就没一个这么干的。要是这么干,三年下来,就全都完蛋了。就算有修为在身,也非要饿的骨瘦如柴不可。

    这些仪制,毕竟也只是长夏帝都,妫氏王朝用来统御万民的利器。怎么执行,最终的解释权,还在长夏帝都和各国诸侯的手中。呈闲被东夷侯看重,自然便不会受这礼仪制约。而且,东夷侯还向用这丧葬之礼,来笼络呈闲,以示恩惠!

    所以,也就操办的格外卖力。有了东夷侯的嘱托,侍卫武官亚的落力帮忙,和东夷地头蛇玄冰门众人的暗中协助。呈府的讣文,一时间传遍东夷国。

    按照礼仪,若家中有过过世。家中人当派人手,向逝者的同僚上司、自家血亲和生前好友报丧。并以丧主的名义用书面形式发出。自称孤哀子。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办起来却极难。

    对于一些人丁兴旺的大家来说,找出十几或者几十个跑腿的人,四处去请家中逝者的同僚上司、自家血亲和生前好友,还算是比较好办。但是,像那种家中人丁不旺,又或者,呈府这种一次死了一百多口人。产业上只有几个老人在苦苦支撑,而家中只有呈闲一人在勉力维持的。

    想要抽出人手来做这件事情,却是很难。若是要请旁人代劳跑腿。又要花不少的银子。毕竟,报丧这种事情,不但晦气,而且容易犯忌讳。危险性不小。

    可这事儿一被东夷侯、侍卫武官亚和玄冰门众人揽下,那可就不一样了!谁要是嫌晦气,直接说一句,这是我家门主和侯爷一同吩咐下来的。东夷国中,便无人再敢多嘴。

    而报丧的范围,东夷侯和侍卫武官亚扩大了又扩大。把呈家以前的仇家和亲朋好友全都请来。而且,东夷侯还打算在吊唁之日,亲自到场,让侍卫武官亚找人帮着维持秩序。明打明的告诉这些人——呈府可是我东夷侯罩着的,你们别打歪主意……

    (本章完)
………………………………

第83章 吊唁之人

    吊唁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并不只是一种礼节。葬礼之上,逝者的一切过往,一切恩怨情仇,以及逝者家族的一切人脉地位,都会具体而微的展现出来。如果说这丧葬之礼的前半段和后半段,还只是家中人对于逝者的心意,那这吊唁之日,所有的一切,便不只是为了逝者。

    呈府满门,除了呈闲一人,尽皆殒命。只剩下独苗一根。就算还有几个仍旧念及旧主,不愿离去的老人,也总撑不起来。最是好欺负。虽然说吊唁之事,乃是生死大事。即便是仇家一般来说,也不愿意做的太过。免得真把人惹急了。

    可是,只要暗中使一些绊子,呈家这只有呈闲一人支撑的吊唁之礼,就会变得左支右绌,笑话百出。保准呈家和呈闲以后在这东夷国中抬不起头来。若是呈闲做的纰漏大一些,说不得,还能有人就此挑出呈闲礼法仪制上的疏漏来。

    若是如此,那呈闲和呈家可就不只被人笑话了。而是会被长夏的礼仪法度惩处。一旦被官方定性为不孝,或者俞制,呈闲这下半辈子就算是完了。别说是被东夷侯征辟做官,就算是做生意都会收人歧视,没人搭理。

    东夷侯继承侯爵之前,也曾与兄弟们有过一些明争暗斗,也就是这长夏礼法,对于这嫡长子继承制严苛到了一个变态的地步。东夷侯这才有惊无险的坐上了这东夷侯位。所以,东夷侯自然明白人心鬼蜮。

    平常可以装糊涂,但是今日,却装不得糊涂。否则,呈闲深合他口味的臣子,非被人给坑了不行。东夷侯于是便带上东夷侯府的后府侍卫,中府卫兵,侍卫武官亚。一起往呈府而来。

    既然东夷侯这个顶头上司,东夷侯爷都出动了。那东夷侯国的一众属官们,又哪有不长眼色的道理。就算是他们和呈闲素来全无交情,甚至看着呈闲有点不顺眼,这一次也非来不可。至少要让东夷侯看到自己才行。

    而呈闲的才华,东夷侯国的一众属官,也不是不知道。知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守孝二十五个月后,便会是自己的同僚。提前攀一攀交情,有益而无损。特别是在一众东夷属官们,知道呈闲如今年纪不过十五岁,两年守孝后也不过十七岁。而呈鱼并没有给呈闲定下亲事后。

    一众东夷属官们都是眼前一亮。这呈闲日后的前途光明,至不济,也是个东夷侯国的属官。也算是一人之下,几十万人之上。而他年纪如此年轻,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说不得还能再进一步。若是能被长夏帝都看中,直接征辟,那可是一步登天!

    所以,许多家中有同龄未嫁女儿的,便动起了心思。若是能与呈闲攀一门亲家,那日后的好处,简直不要太多!

    这一众东夷属官也都自愿自觉的,跟着东夷侯一行,到呈府来吊唁。

    呈闲在呈家满门被灭后,便算是呈家的家主。呈闲等呈家最后一支船队从海上归来,停靠港口之后,开始整顿人手。呈府这一次损失惨重。核心的那些老人,十步存一。所有的加起来,也只剩下七个。

    而其余人手,听说呈家出了事,则各怀鬼胎。有的是害怕呈家脱着不给工钱。有的则是直接起了歪心思。想着既然呈家如此落魄,不妨占些便宜再走。也幸亏呈闲和侍卫武官亚,与玄冰门之间的关系密切,又深得东夷侯的器重。

    消息传了出来。这才让一众心怀异心的人手,暂时停了动作。呈闲也懒得打理他们。每人发了一点遣散费,便打发这些既无忠心,又无能力的人手离开。倒是给这几个年纪已经足以当他爷爷的老人,加了一倍的薪酬。到如今,呈家也只剩下呈闲,和这七个老人了。

    东夷侯许诺的船队,还只是个口头的许诺,要等到塞进人手去,才能搭起架子来。

    这场吊唁之礼,便是由呈闲和这七个老人一起筹办的。此时,呈府正堂前西阶用百余根竹竿,挑起一片密密麻麻的细条状的明旌。这些明旌密密麻麻垂下,每一条便是呈家人的一条性命。如此密密麻麻的层叠而去,便是密密麻麻的百十条人命。看起来实在让人心中压抑。

    许多人也只敢在呈府大门吊唁一番。倒不是说呈闲不愿意请这些人进门。可是,任谁在门口看到呈府偌大的院落中,停着密密麻麻,一个接一个的棺材,都会心中一跳。背后发凉,手心出汗。这一百多口棺材,就是一百多个私人。

    而按照这个世界的习俗,吊唁也不仅仅是憋着脸哭两声,就算是进到了心意。收到了讣文,并且来吊唁的人,除了满面悲容之外,还需要准备下一定的钱财礼品。作为资助之意。而主家却只需要准备好一口饭食即可。

    有了东夷侯、侍卫武官亚和玄冰门众人的推动,呈府的吊唁之礼,不但来的人络绎不绝,比呈府七个老人预计的多出许多倍。而且,每个人的出手还都不寒酸。这吊唁之礼进行过半,呈闲受到的金银铜币,就能堆满一箱子了。

    而此时,东夷侯带着东夷侍卫武官亚,以及东夷的满朝属官施施然而来。

    呈闲按照丧葬礼仪,谢过东夷侯,侍卫武官亚和东夷的满朝属官。惹来一片称赞之声:“呈公子果然不凡!”

    “就是,看着礼数,这待人接物,多周到!他日定非池中之物!”

    还有人道:“哎呀!呈公子,我都有些妒忌了!我等当年穿这斩衰之时,那是一身的丑陋不堪啊!可看人家呈公子,即便身披重孝,也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果然不凡!果然不凡啊!”

    “不知道,呈公子可有亲事在身?可有侍妾在侧?我家有一小女,年方十二……”

    东夷的这一众属官,七嘴八舌,说的呈闲满头黑线。东夷侯也全无哭丧着脸的表情。

    (本章完)
………………………………

第84章 家有嫡女

    东夷侯对呈闲道:“呈闲啊!你还年轻,凡事需要节哀顺变!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看上咱东夷国的那个女子,尽管跟本侯说。本侯不算你违反丧葬之仪!”

    “本侯膝下,正好有个年纪与你相仿的嫡出郡主!长的正是花容月貌,我见犹怜。而且,心性温和自守,绝不是那种不知廉耻之辈。待你娶过门了便知。你放心,本侯爷风花雪月,也自然不会委屈了你,自然会给你配足十几个花容月貌的媵妾当做陪嫁……”

    东夷侯这么一说,呈闲和东夷满朝属官都哑火了。今日毕竟是吊唁,而不是相亲大会现场。不过,此时东夷侯和东夷满朝属官说这话,也不算是违了礼仪。这世界的红白喜事,不过是男女大雨,生息繁衍而已。

    这个原始的世界中,冲喜之类的事情,司空见惯。在丧葬之礼,吊唁之中,如果说一些风花雪月。算是亵渎逝者。但是,若是说一些堂堂正正的婚姻嫁娶之事,却是用喜气,冲了这晦气。代表着主家绵延有续,香火有传,代代不息。不但不是冒犯,而且是天大的好事。

    只不过,一般没人愿意拿自家闺女来冲这一番晦气。东夷侯这番话,对于呈闲来说,便算是礼遇极重。若是呈闲真的娶了东夷侯的郡主,那以后便是东夷侯府的女婿。这东夷侯一脉,虽然不得长夏帝都一脉的重视,还经常被打压,却也姓妫!和当今皇族妫氏一族,是同一个祖宗!

    而且,东夷侯许下的,可不是什么东夷侯府的庶出女子,而是东夷侯府的嫡出郡主!这样的郡主,一般都只嫁其他诸侯国国侯的嫡子。就连嫁给庶子,按照礼法来讲,也算是下嫁。

    东夷侯让侍卫武官亚密切注意这东夷侯国的各种消息,特别是呈闲所说的,那种死状奇特之人的消息。可是,侍卫武官亚撒下人去,看到各种传回来的情报,却发现到处都是有人张罗着给呈闲找老婆。

    侍卫武官亚自然知道东夷侯对呈闲的关注程度。于是便把这事儿报了上去。却不料,东夷侯一看到消息便急了起来。这呈闲的能力,他可是一清二楚。若是就此被人拐了去,他岂不是亏大了?

    就算呈闲娶得是他东夷侯国属官的女子,东夷侯也觉得这件事情不妥。毕竟,呈闲一旦娶亲,便有了牵绊。且不说呈闲会不会因此尽心给他办事。若是有一天,这些东夷属官,和他这东夷侯起了龃龉,想要坑他这个侯爷一把。那么呈闲会不会出谋划策呢?会不会被这枕边风吹晕呢?

    东夷侯想到此处,不寒而栗。这会破案的人,怎么可能不会作案?若是呈闲想要设计他,他怕是有九条命都没用!

    所以,东夷侯感叹一声――看来本侯拉拢的还是不够彻底啊!

    只给这呈闲官位是不够的,还是连老婆一块给了,把呈闲彻底帮到自己这条船上,让呈闲欠着自己的为好。所以,这给老婆还不能只给庶女,而是要给嫡女。如此一来,这人情才大!

    反正他这东夷国狭小,也没其他诸侯能看得上他这东夷侯的嫡女。联姻的收获,实在是太小了……

    前几代东夷侯的嫡女,都之能嫁给临近几个诸侯国的庶子。过的都很不如意。东夷侯没了联姻和扩张势力的打算,又心疼自家的宝贝女儿。还不如给自家闺女找一个品貌相当、才学过人、知情识趣、前途无量的。

    反正,有了他东夷侯推荐,这呈闲说不得还能进入长夏帝都的眼内。去长夏帝都任职。

    呈闲和随之而来的东夷满朝属官,包括侍卫武官亚在内,都被东夷侯突如其来的提亲,弄得惊讶非常。东夷的满朝属官知道,这东夷侯一开口,这件事情,就算是成了。他们家中的那些女子,便再也没有配给呈闲的机会。估计连当媵妾的资格都没有。

    而呈闲也没有断然拒绝。他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一个诸侯国诸侯的嫡女,许配给自己,自己在没有婚约的情况下,还要拒绝,这明显不合常理!而且,听说这东夷侯的嫡女,共有三人,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那个,正是年龄最长的那个嫡女,名为妫湮。外界人称湮郡主。乃是这东夷侯侯府中,最得东夷侯宠爱的一个。

    生的自然是花容月貌。传说,才学也是不凡。虽然呈闲未曾见过,但想来绝非庸脂俗粉。娶了她,不但可以少奋斗二十年,而且呈闲若想让呈家维持不倒,并且发展壮大,这便是最便捷的一条途径。

    如此财色兼收之事,呈闲也不是很抗拒。至于合适与否,呈闲不觉得是个问题。夫妻之道,不在于性格全然相投,而在于懂得经营,相互忍让。正如呈闲前世的一部电视剧中所言,但凡是那些愿意为对方做些改变和忍让的夫妻,日子都在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过得有滋有味。

    而那些坚持要独立特行,打死不改的,一辈子估计也就只能当个吃狗粮的单身狗了。

    而这个时代,囿于礼法的女子,全然并无后世的嚣张跋扈。即便是长夏帝都的公主出嫁,嫁人后也要讲三从四德。想来,这个时代的女子比前世会容易相处许多。

    所以呈闲对东夷侯道:“侯爷的美意,呈闲知道。可是,呈闲如今仍在戴孝。就算是如今答应了侯爷,怕一时也无法迎娶郡主……”

    东夷侯则大笑道:“应下就好!应下就好!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当着我东夷国满朝属官的面,呈闲,你可不许反悔!”

    然后,东夷侯道了一声:“抬进来!”

    呈府门外,便有那大队的卫兵和侍卫,抬着一个一个沉重的大箱子,往呈府里面搬。

    呈闲问道:“侯爷,这是何意?”

    东夷侯道:“自然是我来吊唁送的礼物。”

    呈闲哑然,这一个个沉重的箱子表面雕龙刻凤,镂金错玉,还镶嵌着彩贝。虽然没有什么不合礼数的颜色,但是怎么看怎么像是嫁妆……

    (本章完)
………………………………

第85章 莱国啬

    东夷侯的吊唁之礼,一送就是十八箱,看的东夷满朝属官们一脸惊讶。这东夷侯究竟打算让自家闺女倒贴多少?这十八箱金银珠宝,海中奇珍,足够让上百人一世衣食无忧了。这些东西,别说呈家只是办一次丧葬之礼,就算是办一百次丧葬之礼,也足够花用!

    既然东夷侯以吊唁之名送出了这么多东西,那么他们这些在东夷侯手下打工的东夷属官,自然也不能小气了。即便他们如今已经没了和呈闲攀亲家的机会,原本准备下的礼物,却还是要送的。

    而这东夷的满朝属官,那一个不是家财不菲,出手虽有分寸。但是这百余东夷属官送的礼物累积起来,也是一笔足以让普通人眼红心跳的财富。

    待呈闲带着呈府的七个老人把东夷侯和东夷的满朝属官送走。呈府的家财产业,不但没有因为办这此丧葬之礼有所减少,而且,还着实翻了一番!呈闲却不由得苦笑,他明白东夷侯的意思。

    这些东西虽然名义上是东夷侯送的吊唁之礼,但实际上就是嫁妆。如今的这些财物,既然已经收了。他呈闲便绝无反悔的机会。这门亲事,虽然还未进入正式的程序,但是已经定下了。这些钱,便算是他呈闲的卖身钱。

    呈闲暗自感叹一声,这前世的时候,身为草根中的草根,根本没机会去接触白富美。到如今,他本来没有泡白富美的心思,却居然被人硬生生的塞了一个白富美的老婆。而且,这白富美还属于这东夷国最顶尖的那种。

    眼见得,下半辈子便要大口大口的吃上软饭。而且是最香最软的那种软饭。心中却并没有太多征服白富美,当上ceo,走上人生巅峰的成就感。倒是那些来吊唁之人,大部分都明白东夷侯的意思。知道这呈闲不日即将走上人生巅峰,一时间,即便是和呈鱼用过过节,和呈家有过恩怨的人,也都放下了恩怨。脸上堆笑,对呈闲恭敬无比。

    而呈家的七个忠心耿耿,连姓氏都改了的老人,在东夷侯送的十八口装满金银珠宝海中奇珍的箱子抬进来之后,更是觉得与有荣焉!一时间,都不由得喜极而泣――自家的公子,居然要和东夷侯侯府的嫡女结亲了!

    这吊唁之礼进行了大半,呈家府邸上,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笑意。再无一丝阴森之气。呈闲看了呈鱼的牌位一眼,心道――或者,自家的老爹呈鱼,会更喜欢看到这个喜气洋洋的样子。而不是他一个人伤心的凄凄凉凉。

    呈闲正胡思乱想间,忽听得门外有一个呈府的老人唱名道:“莱国使臣莱国啬大人致哀!”

    说话之间,一个年纪大约有五六十岁的老头,出现在呈闲的面前。呈闲在东夷的朝堂上,见过这个老头。原本以为是东夷的哪个属官,如今才知道,此人居然并非是东夷的属官,而是东夷的邻国,莱国的属官莱国啬。

    诸侯国中,啬这个职位,是掌管粮食收藏的官位。只要是能入口的东西,都归啬这个职位的官员掌管。所以,东夷有东夷啬,莱国有莱国啬。

    而东夷和莱国,属于邻国。莱国在东夷国的北方。因为两国都靠海,所以,都算是富庶之地。莱国的面积,虽然是东夷国的几倍大,人口更是东夷国的十几倍多。但是却也并没有冻饿之虞。

    两国经济上的交集,在于东夷国有莱国没有的天然良港。莱国想要出海,去往万岛汪洋中的海市,最佳的选择,并不是通过自家海岸线上的小港口出海,而是通过东夷国那优良的大海港出海。

    毕竟,也只有东夷国天然的巨大海港中,才能同时容纳一支有数百条大船的船队。而且,不惧风浪。纵然狂风暴雨来袭,也无法危及这海港之中停泊的船只。

    东夷国的土地面积狭小,适合耕种的土地更少,经商的人也远比种地的多。这一来,粮食问题,便成了大问题。所以,东夷国便需要从莱国、甘国这些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丰富的地方进口粮食!而且是低价、大量的进口。

    而东夷国获得大量低价粮食的先决条件,就是允许这些对于海市有幻想的诸侯国,借用东夷国的天然良港!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交集,所以这掌管莱国粮食的莱国啬,便会时常出使这东夷国。商讨莱国出口给东夷国的粮食价格的问题。而因为此事关系到国际民生,以及东夷兽正,所以,有些事情,东夷啬也无权决断。只能是两国的粮食官在朝会之前草拟一个纲要,在朝会时,当面禀报东夷侯。由东夷侯和东夷的满朝属官决断。

    只不过,这长夏规定的,各国诸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