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阴杀鬼-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个时代,除了类似于庞家这种比较大、比较富裕的家族中,那些嫡系的男性,是从事上层的管理工作。负责指指点点,外带吃喝玩乐以外。其余人等,都是每天除了睡觉吃饭以外,十几个小时劳作不休的。
在长久的劳作之中,身体会留下大量的痕迹。除了肌肉更加强壮,身体更加结实以外。手上也会留下厚厚的茧子。如果说,这衣服还有可能,因为某个人偶然犯神经穿错的话。那这种东西是冒充也冒充不来的。只有长久劳作,才有可能产生。
呈闲再次检查了一番,这些男尸手上的痕迹,发现这些人手上的特征,正如其衣服一般区别明显。那些穿着粗布衣服的人,手上都有厚厚的老茧,无一例外!
而那些穿着华贵的男子,手上虽然并不是完全没有茧子,但是,却比那些终年劳作不休的仆役,手上的茧子少了许多。更加细薄。而且,只集中在几个部位,比如说大拇指和食指的对应位置。
这一看就是写字写多了,才会留下的痕迹。前世呈闲在题海战术中徜徉时,手指头上也有相应的茧子。
这种对应,精准无误。道心薇看着呈闲忙忙碌碌,脸上的神色振奋,问呈闲道:“有什么具体发现么?”
呈闲对道心薇道:“这庞家族谱上记载的庞氏的男丁人数,比这祠堂之中的死尸数量多了一个!”
道心薇道:“也就是说,这庞家还有其他人侥幸不在此处,逃脱此难。不过,就算此人侥幸逃脱此难,他案发之时不在庞家,想来也没法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
呈闲反问道:“你怎知他不在现场?”
道心薇哑然。呈闲道:“现在,这族谱上多出来的这个人,可能有三种解释。一个是如你所言,当日案发时不在现场。一个是当日案发之时,不但在现场,而且也死了。只是尸体消失不见了而已。就如同东夷车正一般。”
“说不得就是被那厉鬼拿去剥皮了。”
“最后一种可能,就是这个人不但当日案发之时在现场,而且,如今还因为什么原因活了下来。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可能。但主要也就是这三种。”
“可若事实是第三种,那中间发生的故事,恐怕就多了!”
(本章完)
………………………………
第111章 动机何在?
道心薇道:“就算这个庞家族谱上的人当日案发时在场,也未必就知道什么。既然已经确定了这件事情,是那些从阴曹地府之中来的鬼物所为,那此人应该也不过就是个人证而已!我听闻这些世家大族,都会为子孙准备一条逃生的密道。日后一旦事情有变,遭遇生死危机,便可通过这条密道逃出生天,留下根脉。”
“当然,这个人证非常重要,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找到。”
呈闲却笑道:“不急,不急!你说这个当日或许在场的庞家族谱上的人是人证,可是,谁能证明,这个在族谱上,却不在祠堂中的人,没有被那阴曹地府中的厉鬼冒名顶替呢?”
“所有的堡垒,从内部攻克的难度远远小于从外部攻克。若是此人在先前便被那画皮厉鬼设法顶替,然后潜入这庞家府邸,并在庞家众人没有什么防备的时候,进行偷袭,岂不是更容易灭掉庞家满门?”
呈闲此言一出,道心薇便是一滞――呈闲所言,很有可能啊!
“而且,鬼物们都是喜欢顶替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如此,才能惑乱天下,颠覆人间。也就是说,这个庞家的子孙,必然不是凡俗之辈。如此,才有被顶替的价值和资格。那么,此人在莱国又究竟是何地位?”
呈闲道:“不过,这也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而已。这个漏网的庞家子孙,也有可能,案发当日,并不在庞氏府邸。”
“只是,我所想的重点,并不是这些。据我所知,那些从阴曹地府之中来的画皮厉鬼,虽然狰狞凶恶,但是,并不是没有灵智之辈。有的还非常狡猾。对于他们来说,并不会为了杀戮而杀戮。”
“也就是说,这些画皮厉鬼,前来灭了这庞氏府邸的满门。必然是因为,这庞氏的府邸之中,可能有什么危及他们的存在。所以,才要灭了庞氏的满门,以防万一走漏消息。”
“那么,这个万一,这个能够对这地府之中的鬼物们,产生威胁的,是不是就是这个存在于族谱上,却并没有躺在这庞氏宗祠里的庞家人呢?”
“或许我的这个猜测是错误的,或许,这庞家的人,只是如你所说,只是一个案发的证人之类。但是,以画皮厉鬼那散而为气,聚而成形的诡异莫测的手段,这个人又怎会从厉鬼的手中逃生呢?就算是有密道,怕也来不及!”
“所以,这种只是证人的可能性不大。我还是认为,此人案发当日,应该并不在现场。而且,那些鬼物就是冲着这个人,或者说这个人的身份来的!”
“也唯有如此,才能解释这些厉鬼,杀人灭口,诛灭满门的动机所在!”
道心薇轻叹一声――虽然她的力量和修为,远胜呈闲。但是,论及这见微知著的推理能力,却和呈闲相距甚远。就像呈闲的修为和她相距甚远一样。
道心薇问道:“既然呈公子有此推断,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呈闲道:“我们要再查探一遍这庞家府邸!刚才咱们只是粗略的在这庞家府邸之中,走马观花的找了一下,那凶手可能有的作案痕迹。结果发现,这凶手来去如风,竟是一丝痕迹都没留下。”
“当然,这也是犯案者乃是从阴曹地府之中来的鬼物的佐证。”
“可是,咱们忘了一件事情――这庞家府邸之中,庞家众人日常起居的诸多细节!这些细节虽然看似不起眼,看似与此案无关,但实际上,却是此案的关键所在。”
“一件案子本身可能悬疑诸多,作案凶手可能会布下许多迷阵。但是,一个家族上百人的日常生活,留下的诸多痕迹,却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如今,也只有这些东西才能让我们确定,这族谱上有,却不在宗祠之中的这个庞家人,在莱国究竟是个什么地位。又为何能获得被鬼物们关注,并狙杀顶替的资格。”
道心薇至此彻底沦为了配角。她虽然在修行一道的天资颇为不错,可在这断案一道上,却远不如前世看了无数侦探悬疑灵异小说,甚至还觉得不过瘾,找来一些真实发生的凶杀案案例,自己琢磨如果自己是警官,该如何像福尔摩斯,又或者少年柯南那般,一路充满逼格的连破血案。
不过,道心薇这个配角,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跟班。她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远比呈闲广阔,可以非常容易的察觉到一些异常。
比如说,呈闲和道心薇在搜检这庞家女眷藏在梳妆匣里的首饰的时候,道心薇便非常惊讶的翻出两件精美至极的金银首饰来。若是这两件金银首饰混在一大堆首饰之中,呈闲是绝对不会发现什么异常的。但是,一旦这两件东西被单独挑拣出来,呈闲便立刻察觉出这两件金银首饰的独特之处。
这两件首饰,一件是一个金银两色的球形香囊。另一件,则是一枚一端有凤凰展翅造型的金银两色簪子。
这两件首饰的工艺,可不是一般的细致。
那金银两色的香囊,外壁用白银打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以子母扣套合。内设两层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
外壁、机环、金盂之间,以铆钉铆接,可自由转动,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总能保持平衡,里面的香料不致洒落。其制作只精巧,让呈闲叹为观止。
这样的一个香囊,制作手法之细腻繁复,怕是也让人叹为观止。在呈闲的前世,也只有华夏文明最鼎盛时的盛唐,才制造出过这么细腻繁复的东西。至于呈家从海市之中换得的那些奇珍异宝,则大多是以原料的珍稀取胜,又哪里有过这么精巧的东西!
(本章完)
………………………………
第112章 鬼神经
这样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怕也是极为少见,那道心薇虽然号称是修身养性,虽然号称是体悟天道,但是,对于这香囊的喜爱之情,却是瞎子都能看明白。
而那凤簪也不同寻常。其造型独特,神气活现,凤尾弯竖翘起,配合振翅欲飞状,整体线条优美。全身羽毛纹理柔婉纤细,错落有致。其玲珑细巧之处,剔透华美,若是女子带上,当益显其妩媚秀雅。
这金丝和银线巧妙的编织结构在一起,丝毫不乱,而且,衔接的自然而然。更难得的是,这金丝银线的纤细程度,非同一般。仿佛真如丝线一般。
道心薇有些惊讶,对呈闲道:“这两件东西,真的不一般!这金银丝凤簪的技艺,极为繁杂,非要是纍丝和掐丝两样工艺达到巅峰的大匠,才能制成。这簪子用金银两色丝线,却并不是因为用不起全金的丝。而是因为要彰显匠人的手艺。这金银两色丝线编织成的凤簪,其手工费,便在这些金银丝线之上。”
“不过,这却是这几年,在长夏帝都安流行的款式。以白银为骨,以金丝为羽,更显这展翅凤凰的真实华彩。”
“而那金银丝编织而成的香囊,则很有可能是长夏帝都中的权贵之家流出来的东西。要制作此物,不但需要达到巅峰的工艺,还需要对这天地之间的一些法则,有所观察和领悟才行。制作此物的匠人,修为必然在四阳以上!那身价,根本不是普通人,或者小权贵能请的动,用得起的。”
“只此两个物件,怕是就能值上千两雪花银!比庞家府邸所在的这处地皮还要值钱!看来,这庞家人,是在藏拙啊!我先前还真是小瞧了这一家!”
道心薇对呈闲道:“你说得对!这家必然有人在朝中!至少也应该是在这莱国的朝堂之中,否则,根本就弄不到,用不起这些东西。”
呈闲对道心薇之言,不置可否。和道心薇再把这庞家的府邸转了一遍,却不再是一掠而过。而是翻箱倒柜的,把这庞家府邸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箱子,每一个柜子,都翻了个底朝天。
其间,道心薇还真发现了一个密室。只是,这密室之中却并没有道心薇原先预料的密道。只是一个储藏金银的所在。不过,这间密室中的金银,也足以庞家将自家的府邸,再扩大数倍了。这庞家之富,果然不是外人可以预料。更不是表现上显现出来的样子。低调的令人发指。
而呈闲则将庞家书房里,所有的竹简和书籍,都大体翻看了一遍,发现除了一些这个时代流行的典籍文章,长夏的律令法典,以及庞家人和一些邻里亲朋之间的往来信件之外。
居然还有不少关于鬼神祝祷的书籍。其中的三本书,居然是以绢布为书写材料,明显是一套精装。而这套书上,分明写着几个字——鬼神经!
翻开这书卷,但见上面记载着《金光神咒》、《净香咒》、《祝香神咒》等等莫名其妙的咒语。
其中《净天地神咒》曰:“天地自然,秽气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令,普告九天;乾啰嗒哪恒那,洞罡太元;斩妖缚邪,度人杀鬼万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诵一遍,卻病延年;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手;侍卫我轩,凶秽消散,道气长存。急急如律令。”
呈闲并没有看过这套书。叫来正在清点其他物品的道心薇,问道:“你出身自然道法门,可见过这《鬼神经》?”
道心薇接过呈闲手中的《鬼神经》,有些惊讶道:“《鬼神经》,敬鬼神!”
“这本书,可不是这世间修行者的道法!而是修行香火一道的清灵之鬼们修行的典籍,也是长夏和各诸侯国的祝,必须背诵熟练,熟极而流的典籍!”
“若是没有了这《鬼神经》,这各国的祝,又如何能与这庙宇之中的清灵之鬼沟通,用香火贡奉,让其滋养壮大,并感知这各个诸侯国的诸侯,可有私自培养清灵之鬼!”
呈闲道:“那这东西,对于修行者来说,就完全没用么?”
道心薇道:“也不是全然无用。这东西,虽然不能让活人成就清灵之鬼,但是,其中的有些咒语却可以让修行者的心思凝定,神魂澄澈。”
“比如这《净心神咒》——太上太清,永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急急如律令。”
“便有此效。而且,此书除了有敬鬼神之用,还有惊鬼神之用。所以,虽然这盘古大陆的顶阶存在,都知道有这么一部典籍存在。但是,看过这本书的人,却并不太多。长夏对于此书的管制极为严格。每个诸侯国中,只有一本正本!由历代的祝保管传承,决不允许外借。一旦出了什么纰漏,就会一查到底!正本除非遗失,否则不会再次誊抄下发。”
“而且,只要长夏发现何处有此书肆意流传,必然想办法将其收拢销毁。”
“那些盘古大陆的顶尖存在,知道这长夏妫氏的忌讳。都不愿意和这长夏妫氏撕破脸。此书的流传,便只限于这大陆的上层,别处少有流传。更极少见到这绢布秘制的正本。”
道心薇对呈闲肃容道:“这个庞家,确实有些诡异的地方!这种秘本,庞家人是如何搞到手的?搞到手以后,又是做什么用?而这又和庞家被鬼物灭了满门有何关系?就算庞家在朝中有人,那这个人又为何直到如今不出面?这个人又是怎么搞到这本书的?”
道心薇但觉得这真相难寻,处处都是谜团。
而呈闲听了道心薇的所言,眼前却陡然一亮!脑中灵光一现,想到一种似乎是绝不可能的可能!
呈闲对道心薇道:“既然这《鬼神经》只有各诸侯国的祝,才能阅读传承,那这庞家族谱上的那个人,会不会就是莱国祝?”
(本章完)
………………………………
第113章 漏洞太多
道心薇摇摇头,对呈闲道:“这个绝无可能!在到莱国之前,我便早已经打听明白了这莱国朝中,诸多属官的姓氏名讳。这莱国祝,姓王而不姓旁。怎么可能是这族谱上记载的这个庞家的嫡系血亲呢?”
呈闲却对道心薇道:“如果按照正常的事情发展流程,这莱国祝自然当是王家人,而不是庞家人。但是,如果是李代桃僵呢?”
道心薇问道:“如何李代桃僵?呈公子如此推测,又有什么证据?”
呈闲道:“证据没有,但是,却有几个疑点!”
道心薇一时之间,是真的想不明白了。这件事情,为何会有和莱国祝有关的疑点。话说,莱国祝和这件事情,根本就不搭界好嘛!这庞家的府邸之中,也没有任何东西指向莱国祝。虽然这《鬼神经》的出现,和刚才那两件精美至极的金银丝首饰的出现,确实可疑,可上面也没写着莱国祝的名字!呈闲所谓的疑点,究竟从何而来?
道心薇蹙眉,问呈闲道:“有何疑点?”
呈闲对道心薇道:“如今,我们能够确定的、或者说基本确定的事情,一共有三件,第一件是这庞家满门,是被从阴曹地府之中来的厉鬼所杀!第二件是,这庞家,必然有一个人在朝堂之中,身居高位,并且对于这些从阴曹地府来的厉鬼来说,极有作用,因此,才会被灭满门。”
“第三件是,这个身居高位的人,与祝祷一职,怕是脱不开关系。”
“以此为前提,如果庞家的这个人,是以自己的名字,自己真实的身份混迹于朝堂,那为何这些查案的莱国众人与此人都并没有交集?如果说,朝堂之中,确有这么一个人,那么,这个庞家的子嗣,在自家满门被灭后,又为何不出现?”
“这便与咱们现在的所知相悖。如果想要同时让这两件事顺理成章。那么,就只有这个庞家人虽然身在朝堂之中,与庞家的关系藕断丝连,但是,却并没有用真实身份在朝为官这一个解释!”
“若是以此为推论,那么,这个人或许是在莱国为官,或许,是在其他诸侯国为官。但是,根据这些金银宝物,以及这些书简来看,此人应该就是在莱国为官!因为,一旦距离太远的话,这些东西就很难及时运回庞家。运输之间,走漏消息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而且,这些东西的取用,也就不会那么方便。”
“这部《鬼神经》,若是不知道是哪个诸侯国遗失的东西还好说,但若是本就属于莱国祝的东西,那么,岂不是可以直接证明莱国祝就是这庞家人?否则,这部《鬼神经》又是怎么来的?”
“而依照长夏的法度,各诸侯以及妫氏皇族,要征辟一人,总要考察其祖上三代,人品相貌。等一切落实无误,这才能正式征辟。而有一些诸侯国,朝中的职位,却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有人在位。”
“有一些严苛的诸侯,在征辟属官之前,会先向民间发出通告。然后定下日子,统一考试。最终,按照成绩、家世、样貌之类的条件,择优录取。而这莱国侯,便是这么一位诸侯。”
“这样的手段,虽然也算是严苛。但是,却并非没有冒名顶替的法子!”
道心薇瞥了呈闲一眼道:“这话若是旁人说,我定然不信,但若是呈公子说,我却是会信的。对于破案如此精通,对于人情世故如此了解,于见微知著一道如此精深的呈公子,又怎会不知道怎么犯下一桩惊天大案呢?”
呈闲道:“这也不是什么惊天大案。我见过东夷国属官当年被征辟时候的文书。那文书虽然极为精美,但是,描述却极为简单,对于一个人的叙述,不过是诸如――面白、无须,身高七尺,容颜俊朗。如此而已。”
“这样的描述也太过简单。若是找个容貌相似,身高相同的人,就会很容易将正主顶替掉。毕竟,发文书的人,和验证文书的人根本不是同一个。那个验证文书的人,根本就没有见过这文书上所描述的人的容貌,又如何能断定当面的是不是文书上所描述的那个人?”
道心薇对呈闲道:“可是,那文书上大略还有画影图形。”
呈闲反问道:“那你觉得这些文书上的画影图形,和正主有几分像呢?”
道心薇哑然,那些文书上的画影图形,与真人的相似程度,平心而论,也不过就是三四成而已。想要在人群之中找一个人冒名顶替一下,确实不算太难。只不过,从来都没有人敢这么干过!
长夏对于各诸侯国的监察,也算是严格。各诸侯国中的属官,在被征辟后,不但要严查祖宗三代,甚至是更加往上的血脉传承。而且,若是这些被征辟了的各诸侯国中的属官,出现了一些难以解释的异样。也会被暗中查探。
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想要冒充长夏官员,难度实在不小。
呈闲对道心薇道:“我自然知道长夏对于各诸侯国,以及各诸侯国中的属官控制严格。但是,若这冒名顶替,是在这正式征辟之前呢?”
呈闲经历过前世那信息爆炸,和各种监管越来越严格的时代。自然知道,什么样的流程,是周密的,什么样的流程,是有疏漏的。别的不说,那些属官的告身文书上的画影图形,虽然原理和前世华夏那身份证件上的照片作用相似。但实际上,却差了太远。
后世的那些制度和流程,未必就是尽善尽美,也未必会被人理解。但是,从某个方面来说,却是改了又改,调整了再调整之后,得出的一些漏洞较少,相对严密的制度。
呈闲想要找出这个时代,长夏这个国家运转体系中的漏洞,简直就是再简单不过。他只要想想后世那些制度,是在这个时代没有的。就可以在这个时代的种种制度中,找到一个又一个的漏洞!
(本章完)
………………………………
第114章 李代桃僵
道心薇蹙眉道:“正式征辟之前?这怎么顶替?既然是征辟之前,那用原来的身份去应征就好了,又何必冒名顶替?”
呈闲叹息一声,对道心薇道:“若是这莱国对于人才的征辟,是一对一的。那么,这种冒名顶替,鸠占鹊巢之事,自然不会行得通。”
“可是,这莱国侯对于人才的征辟,却是应征考试制度。这一来,漏洞就大了!”
道心薇问道:“是何漏洞?”
呈闲道:“不如这样,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道心薇道:“洗耳恭听!”
呈闲道:“在莱国,有一个人名叫张三,自幼家贫。父母双亡。依靠自家的兄长和嫂子抚养成人。但是,才学出众。只是因为一心读书识字,借阅典籍,而耽误了平常的干活挣钱。养牛养的不好,种地种的也不好,收入并不多。”
“所以,一直被自家嫂子认为是个吃白饭的。”
“而在莱国的另一处所在,也有一个年纪与张三相仿的人,名叫李四。家中并不欠缺钱财。但是,却欠缺朝野之中的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