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阴杀鬼-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只是鸡鸭鹅狗猪等毫无灵智的世间生灵,送到九天之上!”
道心薇本不相信,可是她那心开蔷薇之术,却又能清晰分明的感觉到,呈闲所说,绝不是虚言。而是信心十足。而呈闲又是制造出他所说的那个什么天地阴阳逍遥霹雳雷神子,一听名字就知道是胡诌八扯,没说实话,但威力绝伦的爆炸之物的存在。
道心薇对呈闲道:“既然如此,若是有机会,呈道友可否让我开开眼?”
呈闲笑道:“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本章完)
………………………………
第153章 潜入冰窖
道心薇和呈闲御空飞行,按照鱼修文所给的地图,很快便找到了那案发地点所在之处。小岗上有五名年轻的山民,在山中被杀。这件事情,所大不大,因为不影响莱国如今的大局。但是,说小也不小。毕竟,死了五个人,这小岗上附近的山民,便是人心浮动,整日里惶恐不安。
所以,当地的外服卫,便要按照正规的流程,处理此事,安抚山民,而不是敷衍了事。别的不说,至少长夏规定要走的流程,都要走完。
因此,在此案发生之后,那五具被杀的山民的尸体,便经过了仵作的反复验尸。当然,对于这个时代的仵作来说,和尸体也没什么好验的。毕竟,这五个山民的死因很明显,都是被人用刀杀的。
只是,虽然伤口明确,山民们的死因明确,凶手所使用的凶器也明确。但是,任由仵作们如何验尸,如何勘探现场,就是找不出来这现场,和这五名被杀的山民身上,任何与凶手有关系的蛛丝马迹来!那案发现场,连脚印都没留下半个。
这一来,这桩案子就成了奇案。
当地的外服卫,查案查了半天,原本还想着查出真相来,安抚一下山民。结果,事情越查越让人觉得如坠迷雾之中。结果,越闹动静越大。下的那些小岗山的山民们,白天都不敢出门了。
眼见得这案子就压不住了。
那外服卫将军也不算太笨。知道这案子的关键之处,便在于这五个山民的尸体。有了这五个山民的尸体,才能找到凶手的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所以,自把这五个山民的尸体抬回来之后。
这个外服卫的将军,便下令从冰窖之中,取出那些冬天制成,原本留着准备夏天冰镇酒浆用的冰块,将这五个山民的尸体,用冰块镇住。以免腐坏,最后,甚至直接将这五个山民抬进冰窖之中。
因此,这五个山民虽然死了好几天,但是,尸体保存的还算是完好。
呈闲和道心薇辗转找到这冰窖。绕过守卫,潜入这空无一人,只剩下五具尸体的冰窖之中!
呈闲先检查了一下这五具山民尸体的腐坏程度,发现这些山民尸体的腐坏程度都不大。虽然每一具尸体上都有伤口,但是,却都是清晰可辨。这样的保存程度,仅次于那庞家大院里,那些受了鬼物阴气,才保存下来的尸体。
这样完整的尸体保存程度,基本上已经是这个时代的极限了。
呈闲惊叹了一声,对道心薇道:“这个地方的外服卫将军,倒有些尽职尽责的样子。”
道心薇道:“此人我自会向帝都举荐。”
说话间,呈闲便将这五个山民,尸体上的伤,都查验了一遍,正如鱼修文所说。这五个山民都是死于刀伤。然后,呈闲又用手指轻轻拨弄了几下,这五个山民尸体上的刀伤。脸色逐渐变得严肃凝重起来。
道心薇问呈闲道:“你可看出了什么?”
呈闲对道心薇道:“这五个山民身上的刀伤,共有十三处。平均每个人身上的刀伤有两条半。有的刀伤,并不在要害之处。这说明,杀人的凶手,也不是那么专业。”
“但是,据我判断,这杀人的凶手应该不止一个。而是好几个人。或者,也正因为杀人者是好几个人,所以,才会把现场打扫的干干净净!”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人所用的凶器,应该是大小长度都差不多的制式兵器!也就是说,这些凶手是有组织的!”
“当然,未必有预谋,按照咱们偷看的卷宗上的内容。这些山民本身,并没有太多的钱财,进山也只是为了采药采野果。所以,谋财害命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这五个山民,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并不算亲近。彼此家中,素不相识,素无来往。五个人竟是来自三个地方。”
“其中有两三个人,应该从来没见过面,相互之间,根本不认识。所以,仇杀的可能性也不大。”
道心薇道:“既然如此,有没有可能是他们相互之间彼此仇杀?毕竟,那些证物里,有两把镰刀,而且,都沾了鲜血!”
呈闲道:“根据在门偷看的卷宗,和证物。这五个山民,只有两个人身上带了刀子,但也只是普通的镰刀而已。其余三个,身上连刀子都没有,只有小药锄。那两把刀子上虽然沾染了血迹,但是,无法就此判定这刀子就是凶器!”
“谁知道这些血迹是因为捅人沾染上的,还是这几个山民被砍以后,自己的血沾染上去的?”
道心薇一愣,她还真没想过这个可能。
呈闲道:“而且,最关键的是,伤口不对!这五个山民身上的伤口,根本就不是镰刀能够弄出来的!”
道心薇问呈闲道:“你还能根据伤口辨别凶器?”
道心薇出身的自然道法门,虽然是江湖第一大门派。但是,自幼修行之时,便不曾正经八百的与人争斗过。就算是门派内,师兄弟之间,有切磋比试,也会点到而止。就算是道心薇想要冒险,就算是他人有捅道心薇一刀的心思,自然道法门那些视道心薇为门派未来的长老们还不答应呢!
所以,这个天下第一大派曾经的天才弟子,如今的天才长老道心薇,虽然修行至今已经二百年,虽然已经凌驾于众生之上,虽然也算是武者出身,但还真就没有实打实的见过血。
还不如呈闲这个前世看侦探小说入迷,抱着一本《法医学》研究不休,看那些尸体上刀砍斧剁的伤口照片,毫无恶心之感的人。而这天下承平日久,百姓富足。所以,真正的凶杀案,也发生的不多。那些仵作们,既没有后世书本上那些系统化的经验,经历的案件又少。自然没有办法通过伤口本身看出蛛丝马迹。
呈闲对道心薇道:“其实,通过伤口的形状、长度、深浅,来判断凶器的轮廓与形状,是断案的一门基本功。”
(本章完)
………………………………
第154章 断定凶器
“这五个山民,身上的十三条伤口。这十三条创口,正好囊括切创、砍创,和刺创三大类。”
“所谓的切创,就是用锐器的刃口在人体表面沿长轴移动并施加压力,将身体某些组织切断,而形成的创伤。”
“这种创伤,创角尖锐。创口两边没有牵连,创口周围皮肤无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而且,在切割时,如果力量很大,刃口切及深部,会在骨质上留下线状的切割痕迹。由于切割时的牵扯,所以创口的创缘不很整齐,尸体上会伴有表皮剥脱。”
呈闲指着一个山民尸体上,脖子上的伤口,对道心薇道:“这就是典型的切创。而且,这一刀下去,造成的创口,进刀、出刀都比较重,创底较深,伤痕严重。”
“当然,你或者会怀疑这凶器不是刀。但是,根据这些山民身上,十三条伤口判断。这些凶手用的凶器,一定是刀!”
“在所有的凶器之中,能够同时造成切创、刺创和砍创的,只有刀。”
道心薇一皱眉,问呈闲道:“可你既然说凶手不是一个人,那为何不能是有人拿着其他的凶器,比如说,斧子?”
呈闲道:“斧刃形成的砍创,创口长度不超过刃长,创口两边的血肉,光滑平直。”
“而且,因为斧头的形状,斧刃全都砍入人体时,两创角较钝。一端砍入则一钝一锐,呈楔形。创底在创角钝的一端较深,锐的一端较浅。”
“因为斧头的重量,斧刃在砍击颅骨时,轻者形成条状砍痕,重者呈舟状凹陷性骨折或孔状骨折,创角常伴有延伸性骨裂纹。斧刃一端砍入颅骨,形成三角形孔状骨折。”
“可是,你看看这些伤口,全然没有相应的痕迹。就算是这条脑袋上的砍伤,也是如此。所以,基本上可以判定,造成这些砍创和切创的是刀。”
道心薇虽然没有见过后世网络上那些法医学的照片,但是,听呈闲所言,也觉得有理。便同意了呈闲所说。
呈闲接着道:“刀这种东西,比斧头还要常见。而且还更好用。用来做凶器,再适合不过。而且,刀刃具有刃长而薄,重量较轻的特点,既可以砍,又可以切。”
“一般来说,刀刃创伤都比较较长,创口呈直线形,创角尖锐,创口两边整齐,无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
说话之间,呈闲对道心薇比划着这五个山民尸体上的几条长长的伤口,道:“你看这些创伤,是不是非常符合刀刃伤的特征?”
道心薇看着这伤口的长度恍然――这绝对不是斧头留下来的伤口!
呈闲对道心薇道:“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正因为刀刃薄,容易缺损,所以在砍人的时候,也会在骨质砍痕创口内,留下一点遗留的、残缺的刀刃断片!”
说话间,呈闲在一条巨大的、血肉模糊的伤口内,掏出一丝与头发丝一般细的金属来!这一线金属残片,实在太小。藏在这模糊的血肉深处,一般人根本找不到。这才瞒过了那些仵作的眼睛。
当然,也有可能是那些仵作根本就意识到这一丝金属残片的意义所在!
道心薇看着这一丝金属残片,眼中现出一丝精芒。对呈闲道:“有了这一丝线索在,若是以后再遇到相似金属质地的刀具。我应该能认得出来!”
“不过,无论是这砍创,还是切创,都不只是刀可以做出来的,为什么就不能是剑呢?这盘古大陆上,用刀的人多一些,但是,高手一般都是用剑的!这五个山民,也有可能是某个用剑的高手所杀!”
呈闲道:“至于用刀还是用剑,其关键,不在于砍创和切创。而在于刺创!”
呈闲一指那五个山民身上,几个开口不大,却极为深入的创伤,对道心薇道:“只要用长而尖的锐器刺入人体,就会形成刺创。”
“但是,这刺创于刺创又不相同。刀剑之类的兵器,既有尖端,又有刃口,具有刺和刺切的功能,入体后,便会使人体皮肤、肌肉组织断离。但是,如鱼叉、铁锥之类的武器,却不能。”
“看这伤口的样子,造成这伤口的,必然是刀剑一流。”
“刺创的特征是体表创口小,刺入组织深,破坏性大。而利器一旦刺入人体,就会形成刺入口、刺创道。”
“而刺创的刺入口形态,与锐器刺入部分横断面形态有密切关系。有单刃的锐器,如刀之类,刺入口的形状,则呈三角形,创角一钝一锐。”
“但是,如剑之类的双刃锐器,刺入人身体,则会呈现出菱形!”
呈闲一指这些山民身上的那几道刺创,对道心薇道:“你看,这些山民身上的刺创,刺入口的形态,都是呈三角形,创角一钝一锐!”
“也就是说,这些山民身上的伤口,都是由刀所为,而不是剑!”
道心薇听呈闲所说,心服口服。
呈闲对道心薇道:“这些凶手,自以为聪明,但其实笨的很。杀人之后,居然也不知道毁尸灭迹。却不知道,这尸体,也是会说话的,而且,从不说谎言!”
呈闲一边扒拉着这尸体上的伤口,从血肉模糊之中,观察着那骨骼,然后描画着这些刺创的深浅一边对道心薇道:“锐器入体后,造成的刺创道的深浅,一般与锐器刺入人体的长度相当,据此,可以推断锐器的长度!而刺创道受锐器的长短、刺入力道的强弱,以及刺入部位的组织结构,都会影响到伤口的形态!”
“所以,根据伤口的形态!我们也可以推断出,这凶器的大体长短与形状!比如说,这两刀刺穿身体。而其长度,都不过三寸。也就是说,那些刀的宽度,怕是也只有三寸而已!”
“甚至,我们可以根据伤口的深度、种类,和痕迹,还原出现场!这刺创道与刺入锐器方向一致。依据刺创道的方向,咱们就可以推测凶手作案之时,与这几个山民的空间位置关系!”
(本章完)
………………………………
第155章 制式刀具
呈闲对道心薇道:“你的修行比我高了许多。按照你的推断,如果杀死这五个山民的凶手,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那么依照这山民身上的伤口的方位,大小,深度、种类,和刺创道的方向。”
“杀死这些山民的,至少有几人?至多有几人?都是从什么方向进行的攻击?”
道心薇闭上眼睛,按照人体搏斗时的规律计算了起来。根据伤口看来,杀死五个山民的存在。绝不是什么高手。
否则,即便这些山民的身上不留任何创伤,也会在受到气劲袭击后,直接毙命。没有反应和挣扎的时间。
而根据这些山民的伤口上刺创道的方向看来,这些山民恐怕也是在没有太多防备下,被人杀死,所以,身上并没有什么挣扎后留下的痕迹,这些伤口,这些刀痕,都是干净利落的。直入身体深处。
按照这些人的身手,和这些山民尸体上的伤口来看,也正如呈闲所说的,动手的是几个人,或者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
道心薇计算了一会儿,对呈闲道:“按照凶手的身手计算,想要在一瞬之间,用偷袭的方式,杀死这几个山民。至少需要五个人。当然,既然是十三条伤口。那么,很有可能出手的就是十三个人。”
“当然,人数也有可能更多。就算是有一百个人,杀这五个山民,恐怕出手的最多也不过只有十几个人而已。否则,只是浪费人力。”
“所以,这种人手上的估量,有意义么?”
呈闲道:“当然有意义!”
“首先,人数的多少,决定了被发现的难易程度。如果是上百人进山的话,那么,在小岗山这种地势不高,树林不密,只是由几座山头,连绵不过数里,周围还有不少人家的山中,即便是隐藏的再好,怕是也很容易被人发现的!”
“根本瞒不了人。在这种情况下,外服卫将军一定会出面盘问这些人。”
“所以,想要潜入小岗山,以山上的树林和高低地势作为掩护。暗中经过此地,避开此地的外服卫将军,那么,人数就一定不能多。至少,不能多于百人。换言之,这些人最多也就是几十个而已。”
“当然,他们既然能被这五个聚在一起采药摘野果的山民们发现,说明人数也不会太少。正如你说的,几个十几个是肯定有。”
“但是,最有可能的,还是二十到三十个人,这种数量。”
道心薇问道:“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呈闲对道心薇道:“这说明,这件事情绝不简单!”
“这些人,且不论数量和目的,根据山民们身上的伤口判断,他们本身用的兵器,都大体相同,也就是说,都是制式兵器!那么,这莱国有能够一次性生产几十把刀的地方么?”
“而且,还是大小长短都差不多、质量也很不错的刀!”
道心薇听呈闲如此一说,便恍然道:“哦,我明白了,你说的是莱国百工司!你的意思是,这些刀很有可能来源于莱国百工司之中!”
呈闲道:“正是!这莱国虽然比东夷产的粮食多,但是,这莱国的百工司之中,外流出来的物件,质量还没有东夷百工司的好。民间的一些作坊,炼制一些普通的农具还行。但是,如你手中的那一丝质量不错的铁质,炼成的刀具,却根本没有办法打造出来!”
“而且,就算是打造出来,每一把刀的大小事样都不一样。即便是出自同一个师傅之手,也是如此。想要制式的刀具,而且要几十把刀的大小尺寸都差不多。也只有莱国的百工司,才能出产了。毕竟,兵器这个东西,一般来说都是自己合用最好。”
“每一个人最适合的兵刃,长短,重量,大小,种类,都不一样。这些制式的刀,一般最适宜的,并不是如今的武道搏杀,而是战阵上的阵列争斗。有了式样尺寸相同的制式兵器,才能做到行军时整齐划一。征战时,如臂使指。”
“最关键的是,按照长夏的规制,不一样的军队。彼此之间,用的制式兵器也不一样。”
道心薇从没想过呈闲居然对战阵之道,也有了解。应了一声道:“说的正是。所以,这些刀具,九成九就是莱国百工司流出来的东西。我们只要潜入这莱国百工司之中,找到一些相似的制式刀具,那么,就可以推断出这些刀具的使用者是什么人。最近的行军调度情况等等。”
“顺藤摸瓜,找到真凶!”
呈闲笑道:“正是如此!”
事到如今,道心薇的心中,也算是有了底气。把这五个山民的尸体恢复原状之后,道心薇带着呈闲,潜出这地下冰窖,御空而行。不一会儿,又飞回莱国都城掖城之中。悄无声息的潜入莱国侯府,前府的莱国百工司之中。
这莱国百工司在莱国的地位和在侯府之中的位置,都和东夷侯府前府的东夷百工司差不多。甚至比东夷侯府,还要破败一些。道心薇带着呈闲,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钱付了这莱国侯府前府的莱国百工司之中。
而这莱国百工司之中,各种兵器物件的摆放,比东夷百工司还要更乱一些。这百工司中的工匠们,也更懒一些。这百工司的仓库之中,和仓库之外,连个人都没有。想来,是长久没有人敢偷莱国侯的东西,这些看守府库的人,早已经懈怠了。
道心薇和呈闲,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找到了这莱国百工司。然后,一头扎进那仓库中,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里面。开始拼命的翻找。最后,终于从一堆已经久置不用,完全生锈的刀剑之中,找出了百十把已经有了锈迹、式样、大小重量等等,都差不多的制式刀具来。
这百十把制式刀具,刀刃长三尺,前端不算宽,只有三寸左右,刀刃与刀柄的接口处最窄。但也有两寸的宽度。
(本章完)
………………………………
第156章 暗中的队伍
这三尺长刀,拎在手中,也算是合手。其长短宽窄,都与那些山民身上的十三条创口所显露出来的痕迹,非常吻合。
与呈闲相比,道心薇才是武道的大行家。道心薇拿起一柄生锈的刀来,挥舞了一下。试了试其重心所在。根据记忆比量了一下。
道心薇对呈闲肯定道:“没错!就是这把刀了!”
说这话的时候,道心薇还把呈闲从那五个山民其中一个山民血肉模糊的伤口之中,找到的一丝金属断片,拿到手中,仔细打量着手中这一丝金属断片,和她另一只手手中刀刃的金属质地。
然后发现,这一丝金属断片,和她手中的这把刀的金属质地,基本吻合。全无异议。
而呈闲则找出一大堆账簿来。并依照这把刀的形状,和刀柄上刻着的记号。寻找着这一批次的刀,登记在账本上的记录。
道心薇也帮着呈闲查找。片刻之后,呈闲惊咦一声。一指某一本账簿上记录着的明细,对道心薇道:“你看,这一条是不是记载的这把刀?”
道心薇仔细比对了刀柄上刻画的痕迹符号,对照了片刻,终于确定下来:“没错!这一条记得就是这些刀!”
呈闲和道心薇但见这账簿上,用白纸黑字写着:“舍天三年秋九月,初七,未时,前有侍卫武官亚订一百柄三尺月刃于百工司。今因后府侍卫换装,暂存之。”
这条记录,只是有关于三尺月刃记录的最后一条。从这条记录往前,有关于三尺月刃的记录,就变得频繁了起来。呈闲和道心薇这才知道,原来,这三尺月刃,乃是几十年前,上一代的莱国侯,上一代的莱国侯府后府的贴身侍卫们,曾经用过的制式兵器。
只是因为更换了一次装备。原本订下,并且已经制作好了的一百柄三尺月刃,那些后府侍卫们便不要了。暂存于这莱国百工司之中,这一存,便是不知道多少岁月。
舍天三年,按照年号算。至今应该有三十余年的时间了!
虽然不知道这三十年中发生了什么,但是,根据这莱国百工司上三十多年前的出入库账簿可以得知。如今,最值得怀疑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莱国执掌护卫莱国侯之责的侍卫武官亚!
如今的莱国侯,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坐了三十余年。而长夏所有诸侯国的诸侯,征辟人才,特别是给自己寻找侍卫武官之时,都会给自己找一个陪着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最贴心、最忠心,同时聪明能干,武艺有不错的人。
如今,莱国的这个侍卫武官亚,也正是三十余年前,原本的莱国侯过世之后,如今的莱国侯,继承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