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阴杀鬼-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驾着滑翔翼离开的速度更是飞快,只是一眨眼之间,便在呈闲的视野之中消失不见,没了踪影。显然,道心薇抱着呈闲从九天之上,万米高空的云朵之间,落到这山巅之上的动作,已经完全突破了她心里所能承受的极限。
否则,也不至于如此。
呈闲在道心薇离去后,看着道心薇离去的方向,轻声一叹。然后,便驾着这滑翔翼,离开这山巅之上,回到了上原关中。
那上原关与青锋关之间,只有这么一条狭小的小路。呈闲和道心薇,在九天之上,看的极为清楚。如今,呈闲带着东夷的卫兵们,伏击了温国众人,动用了无数的檑木滚石,更用了手雷这种超乎这个时代的大杀器,导致峡谷两边的山崖,崩塌掉了一部分。
让那原本就崎岖不平、狭窄难行的山崖两侧之间,塞满了碎石。直接将这条小路给堵塞掉了。后来人若想再走这条小路。除非能够将这山崖之间的碎石,完全清理掉,才有可能。
但是,这便是一个漫长浩大的工程了。若是,日后温国与莱国之间重新交好,那么,动用莱国与温国两国的民夫,挖开这条小道,总共也不过需要三四个月而已。可若是温国想要从这小道经过,再偷袭莱国,却已经是不可能之事了。
时至如今,在温国与莱国数百里漫长的边境线上,能够轻松进入莱国国内的坦途,就只有青锋关和上原关了。
按照呈闲的安排,鱼修文以及许多琉璃宫的弟子,以及那些从东夷而来,支援莱国的东夷卫兵,和少数莱国的卫兵,都集中在这上原关中。而大量的莱国卫兵们,则集中于青锋关。
虽然呈闲知道,经过那峡谷窄道一战之后,东夷和莱国的士气大涨。温国的士气,已经跌落谷底。但是,毕竟他们无法确定那被画皮厉鬼所顶替的温国的卫士亚旅,究竟有没有丧身于这一战之中。
根据道心薇所说,应该是没有。那被厉鬼顶替的温国卫士亚旅,非常小心。每临战事,都是让部下带兵出击。而他自己,则躲在后面,坐镇指挥。如此,无论胜败,都伤不到他。
这一次,似乎也是如此。这些被云雷陷入峡谷陷阱中的温国卫兵之中,并没有发现温国卫士亚旅存在。
因此,在这一战之后,呈闲和莱国众人,仍旧要提高警惕,以防这温国的卫士亚旅,突然带兵出击。偷袭上原关,或者青锋关。
而呈闲的小心,也果然没错,在呈闲带兵,镇守上原关十几日之后,这上原关关外,突然出现了一支温国兵马。而带兵之人,为首的一个,正是那个先前逃走的温国卫士亚旅。而与这温国卫士亚旅并肩而行的,却是那从莱国掖城逃走,与丑将和一众鬼物合作,却一直都没有被捉住的莱国公子莱生。
呈闲看见这公子莱生,叹息道:“果然,无论是哪里,带路档都是不会少的。”
而簇拥在温国卫士亚旅和公子莱生身边的,则是一众经历过血与火洗练,死里逃生的温国卫兵们。
这公子莱生见呈闲带着鱼修文等人站在城头,问呈闲道:“天子副使,身份尊贵。虽然有辅助天子使者,代天巡狩,巡查四方之权。但是,却为何立身不正,偏帮公子莱叶?”
呈闲对公子莱生道:“公子,你应该明白,这一次的争执,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争执!若真的只是人与人之间,权谋上的争执,那么,就算是触犯了些许长夏律法。天子使者也不会出手的。”
“最多也不过就是记录一下实情,然后回禀帝都而已。公子至少有六成的可能,获得莱国侯的位置。可是,这一次的争执,绝非这么简单!其他的细节且不说,你敢说你身边的这个温国卫士亚旅是人么?”
这莱国的卫兵、东夷的卫兵,和琉璃宫中的一众人等,都对这厉鬼入世,扰乱人间一事,多少有些了解。可是,那些温国的卫兵们,却是被全然蒙在鼓里的。根本就听不懂呈闲在说什么。
所以,在呈闲说出真相之时,也是一脸的木然。倒是那温国的卫士亚旅,脸色一变。
温国卫士亚旅对公子莱生使了个眼色,道:“多说无益,迟则生变!今日,我打听的清楚明白。这上原关中,莱国和东夷所有的人手加起来,不到两千!比我们率领的兵马,少了一千多!”
“不过,因为有城墙阻隔,所以,若是强行攻击的话,我们并不占太多的优势,胜负只在五五之间。”
公子莱生点点头道:“卫士亚旅大人,所言极是!”
说话间,公子莱生对身周的这些温国卫兵道:“莱国公子莱叶,毒杀莱国侯,欺辱同族血亲,为得莱国侯侯位,驱逐幼弟!今日,温国帮我莱国征讨叛逆,本公子许诺的条件,自然作数!”
“此战胜后,我等便可直入莱国,只要诸位将士奋勇杀敌,那些叛逆的不义之财,便尽归诸位温国将士所有!”
这些温国的卫兵,等的就是公子莱生的这句话。听公子莱生如此说,齐声道:“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公子贤明!公子贤明!”
呈闲听到公子莱生鼓动温国卫兵们的话,长叹一声道:“果然如此!”
在呈闲见到这公子莱生与温国的卫士亚旅,搅在一起时,便明白了这温国的卫士亚旅,何以迅速的重组军队,凝聚军心了。
根据丑将的记忆,当年那些画皮厉鬼们,为了能够博得公子莱生的信任与合作,告诉了公子莱生,丑将筹谋的大部分计划。
……这公子莱生,在当日宫变失败后,怕是连想都没想,就直奔那温国而去。
(本章完)
………………………………
第189章 强弓
经过呈闲改进之后的箭矢与弓弩,有效射程,要比寻常的弓弩与箭矢,强上不少。这个时代的弩是稀罕物,因为其机关零件的制作,都是由手工打制。而且,报废率特别高。也就是说,生产的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的原材料。
而有这个工夫,还不如制作一些成功率比较高,工艺要求相对简单的长弓。所以,在这个世界的这个时代,长弓是最多的远距离武器。
不过,以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来说,长夏大部分的长弓,最大的射程,也不过就是一百几十米左右。而有效射程,也就是可以对于对手,有着有效杀伤的射程,也就是一百米左右!
这样的弓,就算能射出一百米以上的距离,也不会对一百米以外的敌人,产生什么杀伤力。最大的可能性,是连甲欧射不穿。
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个距离,也基本上够了。因为这个时代的轻兵器战斗,基本都是在五十米左右甚至以内的距离上进行的。即便是呈闲前世,两次世界大战之中,轻兵器的普遍交火距离也没有超过二百五十米,只不过是提高了火力密度和精度仅此而已。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呈闲并不需要提高这些弓的性能。
呈闲发现,这个时代人们所用的弓,也不过就是普通的长弓而已。与呈闲前世古代流传闲来的英国长弓的结构相似。这种弓虽然不错,但是与呈闲前世华夏冷兵器巅峰的杰作清弓相比,却差了一些。
而且是普遍的差异。
呈闲前世,英国长弓和华夏清弓的区别在于,英国长弓属于单体弓,而华夏的清弓,则属于复合弓。英格兰长弓的弓体结构很简单,本质上就是一根棍,外加一根线而已。这种结构,自然不会赋予这种长弓太强的性能。
因为英格兰长弓的弹性、储能密度是恒定的,想再提高射杀威力,只有靠增加拉距这一条路。
因此,英格兰长弓的弓体必须非常长,所以,传统的英格兰长弓的长度,几乎一人多高,但即便如此,英格兰长弓的拉距,也已经到了极限。不可能再有所提高。
虽然这种结构的弓,也有一石两石的强弱之分。但是,这样结构的弓,却明显不是弓类兵器的极限。
而呈闲前世华夏的清弓,其特点则是稍头是向前翘,中间有个弦垫。结构更加合理,而制作工艺也更加复杂一些。这种弓,弓臂与朝弦相反的方向弯曲。上弦后,弓臂移动到箭座;拉开弦、放箭后,弓臂和弦的震动更快,对射出的箭反作用力会更大。
在呈闲前世,冷兵器已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业余爱好者的健身器具之后。曾经有弓箭爱好者,复原了英格兰长弓和华夏清弓。并进行了实地测量。
复原以后的英格兰长弓,上弦后弓体长度约一米八,而复原后的华夏清弓,也不过有一米五五而已。
而这两种弓的箭速通过测速仪实测,发现英格兰长弓的最高箭速为三十九米每秒左右。而华夏的清弓,射速则为四十五米每秒左右。显然,作为复合弓的华夏清弓,更胜一筹。
当然,呈闲在赋予莱国和东夷这些士兵以更加强大弓箭的同时,也不会忘了,赋予手下士兵们,更加强大的防护能力。正如矛与盾的相辅相成。
用英格兰式结构长弓,作为进攻方,进行测试,同时射击呈闲前世最著名的两种铠甲――古代北欧维京人的锁子甲,与华夏由铁片组成的铁札甲。
在相同的射击条件下,英格兰的长弓,完全可以穿透锁子甲。但是,却并没有办法穿透铁札甲。最好的射击效果,也不过就是射穿一张厚办毫米左右的铁札甲甲片而已。
唯一的麻烦之处,就在于无论是铁札甲,还是清弓,因为限于工艺和材料的原因,即便是东夷和莱国两国的百工司,就算是拼命的加班生产,也没生产出多少来。
那铁札甲的甲片,厚度厚薄不一。大小不等,所幸这个世界上的铁矿石含硫量比较少,质量还真不低。质量倒是没有下降多少。可就算如此,铁札甲也没生产出几十套来。
至于清弓倒是生产的不少。不过,这清弓的制作工艺更加复杂!
制作的多,完全是因为呈闲早已经将相应的制作方法,在闲聊的时候,跟东夷百工司那个王老头提起过。这王老头还真就制作了出来。而且,在试用之后,发现了其性能优越之处后,便又接二连三的制造了许多。以此作为磨炼自己机关制器之术技巧的方式。
而真论及呈闲前世,华夏清弓的制造工艺,则繁杂无比――首先,要选优质竹子做弓胎,均匀劈成四根,每根修正为五厘米宽,放到炭火上烘烤杀青。
――然后是做梢子,也就是弓的反曲两头。打磨牛角贴在弓体上,增加弓臂的回弹力。最后就是组胎,用鱼泡熬制鱼胶黏合,要对弓体和牛角刷胶,晾干后再刷,反反复复至少需要二三十遍!
所以,费工费力!这样的弓,也只有那些鱼胶不缺的东夷和莱国之类的沿海诸侯国,才能大量制造。否则,光是那鱼胶的费用,就会让成本高到天上去。
东夷百工司和莱国百工司,能够赶在交战之前制好一批这样的弓。绝对是尽力了。
也正因为如此费时费力费工,所以,才会有一份付出,一分收获。才会让其功能,比那用单一木料制造的英格兰长弓强不少。
这样的华夏清弓射出来的箭,自然极为强劲。那温国攻城的军队,也并非没有弓箭铠甲。毕竟,温国也是个大国。论实力,其实比东夷和莱国都强。
但是,在呈闲和温国的卫士亚旅,同呼一声:“放!”
之后,这弓箭造成的杀伤可是全然不同。那些手持新弓的东夷卫兵们,射出箭矢之后,只要是准头不差,并在有效射程之内,这箭矢便定然会洞穿温国卫兵们的血肉之躯。
(本章完)
………………………………
第190章 攻城
而在温国卫兵们射出的箭矢,且不说有许多射到东夷卫兵身上之时,已经超过了有效射程。
而且,即便是在有效射程之内,射出的箭矢,大多也只是洞穿了这些守城的东夷卫兵们,身上的铁片层叠的铁札甲的一个甲片而已,虽然箭矢看起来是扎在甲胄之上,但实际上,却根本就没有伤到人,并不影响东夷卫兵们的战斗力!
于是,让温国卫兵们心惊胆战的一幕出现了――在第一轮弓箭互射之后。温国的卫兵们,纷纷中箭倒地。原本,防护力极强的铠甲,如今竟是没了丝毫的作用。
而温国卫兵们射出的箭矢,有一些射到了东夷卫兵们的身上,却居然没有偷家而入,而是非常无力的在那东夷卫兵的甲胄上面,轻轻的弹了一下,便跌落尘埃!
就算是那些透甲而入的箭支,插在那些东夷卫兵的们的身上时,也丝毫看不出东夷卫兵有受伤流血的迹象!甚至连行动能力都不受丝毫影响。
那些被箭矢射中的东夷卫兵,有的身上被射了十几支箭,好像刺猬一般,居然还跟个没事儿人一样。大呼酣战。
更有甚者,箭壶之中的箭矢,在射完之后,发现手中已经没有了箭支,便拔下那些原本插在甲胄上的箭支,弯弓搭箭,朝着温国的卫兵们射了回来!
别看英格兰式的简单长弓,与华夏的清弓之间,就差了七米的射速。但是,在战场上,一些看似微小的因素,也能导致胜败易手。有了这清弓与英格兰长弓之间的普遍差异。
温国的卫兵们,有许多还没有进入自家弓箭的有效攻击射程,就被射翻在地。
当然,那温国的卫士亚旅和莱国的公子莱生,也并不是完全的草包。见到自家兵卒与东夷兵卒之间的伤亡不成比例,便立刻全军压上,集中力量。准备突破城墙。并且,换了攻击方式。
这一次,射击上原关的,就不再是温国卫兵手中的弓箭了。
呈闲这才惊讶的发现,虽然温国卫士亚旅和公子莱生并没有带什么像样的攻城器械,但是,却并非全无常识和计谋。大号的木盾之类的东西,温国卫士亚旅和公子莱生,还是带了一些。
一些温国的卫兵们,一同举着这巨大的木盾,缓缓的朝着上原关的城墙挪动而去。身形压得很低,并且,不再露头。既然呈闲这一方弓箭强悍,公子莱生和温国卫士亚旅,便打算避开弓弩箭矢。和呈闲用其他的方式比拼。
呈闲对于这种攻击的方式,一时间,也没有太好的应对方法,只能下令让所有人一齐释放弓箭。试图以强大的火力,压制这些躲在硕大木盾后面,缓缓前行,却又不太过迫近,让檑木滚石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兵马推进方法。
幸亏这几日之间,呈闲带人赶制了一些结构非常简单,使用起来非常渐变的人力投石机!
投石机的完整版本,结构复杂。却是冷兵器时代,最佳的攻城器械。所到之处,一切固若金汤的城墙,都会土崩瓦解。但是,若要用来守城,那么,这种巨大的机械,便暂时用不上了。
反而不如最原始、最简单的人力投石机。
呈闲前世华夏,醉倒的投石机,出现在春秋战国时。如今,却正好拿来使用。
这种投石机,有一个架在木架上,一头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另一头系以许多条绳索,方便人力拉拽的炮梢。使用时,用人力在远离投石器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上的这个炮梢,然后松手,就可以将石弹抛出。
而炮梢可以同时存在多个。一次发射多枚石弹。这些石弹,砸在那些木盾上,便会让那木盾破碎。有的可以将那木盾,连人带木盾一起砸碎。有的,却只能暂时砸碎木盾。不过,那些藏身于木盾后面的温国卫兵们,仍旧难逃一死。
只可惜,这原始的人力投石器,很难瞄准。所以,攻击的效率低下。那些温国的卫兵们,仍旧带着木盾,逐渐逼近了上原关的城墙。
而此时,在人力所能及的投掷范围内,一个个被点燃的火把。从木盾后面扔了出来,直接扔进了城墙之中。在遇到可燃物之时,便瞬间腾起火焰来!呈闲和东夷卫兵们,不得不暂缓了阻击的势头,分出一部分人手来灭火。
这一来,温国的卫兵们,便趁机推进到了城头之下。并搭起长长的云梯来。
虽然说,上原关和青锋关,都莱国与温国之间的边境关隘之地。
但是,由于许久不曾发生战争,所以,这上原关和青锋关的关隘城墙,都不高。最多也不过就是十米左右而已。按照呈闲前世建筑物的参照测量,也不过就是普通楼房四层高而已。
一些身手敏捷的小偷,都能沿着防盗的鸟笼子爬上去。更遑论这个世界上,多多少少有些修为,在呈闲前世个个可以被称为气功大师的卫兵们了。
而且,这些城墙本身年久失修。一些砖石突兀之处,最好落脚。所以,这样十米高的所在,即便是没有什么鸟笼子,一些身手敏捷的普通人,也能攀援上下。
这样的城墙,又怎么可能有强大的防御能力?
在被云梯搭上之后,这样的城墙,就更是一片坦途了。已经有不少温国卫兵,沿着梯子,开始往城头上攀爬。眼见得,便要爬到城头之上,短兵相接了!
呈闲知道事情紧急。于是下令道:“放檑木滚石!撒石灰包!推云梯!”
这几道命令,都是针对攻城的温国卫兵们而发。东夷卫兵们听呈闲下令,便纷纷用钩子将那些搭在城头上的云梯,推的倾侧下去。与此同时,那些包了石灰粉尘,专门用来迷人双眼的灰包。专门用来砸人的檑木滚石,也纷纷被东夷卫兵们从城头上,照着那些攀爬上来的人,砸落下去!一时间,搭在城头的云梯,倾倒断裂无数!
(本章完)
………………………………
第191章 守城之道
那些顺着云梯往上爬的温国卫兵们,在一瞬之间,就受到了多重攻击。
那些檑木滚石且不说,一个个的如同大号的板砖一般,只要砸下去,就是砸倒一片。而且,那些云梯,正好作为这些檑木滚石之类,依靠重量和地心引力获得威力的武器的滑道。
只要东夷的卫兵们,沿着这搭在城头的云梯,把檑木和滚石扔下去,就能一砸一大片!如同冰糖葫芦一般,变成一串血葫芦。就算是有的檑木滚石因为有所阻碍,在半路偏离了方向,那些从云梯上落下的人,也会成为后来者的阻碍。
对于一个身在半空中的人来说,受到同伴尸体的一击,和受到檑木滚石的一击,差别不大。都只有嗝屁这一条途径。
而除了檑木滚石之外,那些石灰包之类的东西,也颇为建工。到了战场上,呈闲才知道,那些江湖之中的争斗,真的只是小打小闹。像撒石灰这种事情,只要到了生死搏杀的战场上,都会变得名正言顺,光明正大无比。
那些被扔下去的石灰包,在半空之中,那些睁着眼睛往城头上攀爬的温国卫兵们,根本就没有任何躲避的机会。一些见机快的,还能及时的低下头闭上眼,可是,一些见机慢的,就会被迷住眼睛。
眼睛之中痛楚不已,往上爬也爬不得。往下退更是妄想。一个云梯上,前后至少有七八个人。他下面还有人,又怎么能往下退?
所以,在石灰包撒下去后,这一条云梯上的人的行动力,就算是废了。只有等着檑木与滚石先后加身的份儿。
呈闲见此,不由得舒了一口气。想起前世所看的《武经总要》中的一句话:“守城之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攻也。”
若不是时间太短,呈闲真想把前世号称战术战略以及各种兵器宝典的《武经总要》上,许多记载的兵器,都一一复原重现出来。
若是有这些冷兵器时代的兵器杰作在,呈闲别说带着手下的这不到两千人守住上原关不成问题。就算是反攻温国,攻城拔寨,也不算什么难事儿。
而被呈闲手下兵卒们推落倾倒的那些云梯,以及云梯上落下来的那些活着或者死了的温国卫兵们,砸在那些随后而来的温国卫兵的身上,以及其推在身前的巨大木盾上,也砸伤了不少人。
而更重要的是心理威慑。正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这些原本的心理素质和军事素质不怎么样的温国卫兵们,能够受得了这个才怪。
可是,此时,温国的卫士亚旅,却派人在阵后督战道:“后退者斩!先登上城头的,官升三级,赏白银一千两!本侯保证其一世荣华富贵!”
这些温国卫兵们,回头看了那些督战卫兵手中巨大锋利,刀刃上银光闪闪的鬼头刀一眼,不由得有些心惊胆战。向后,就是死路一条。虽然向前也很危险。但是,却还总有一线生机。甚至,还能获得荣华富贵!
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后退!就算是不向前,也绝对不能后退!
胡思乱想之间,那些心生畏惧的温国卫兵们,便不再拼命的搭云梯,往城头上爬。就算是搭上云梯,试图往城头上爬的温国卫兵,也寥寥无几。
反倒是将事先准备好的那些火把与油弹点燃,一个一个往上原关的城头上抛。这些东西,虽然威力不大,但也总有些威力。至少,可以表现出一个进攻的姿态来。保住自己好不容易长出来,自打出生时,便只有一个的脑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