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当国师-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袁谭也想效仿袁绍,再次的依靠渤海郡崛起。
不过成功的路并非那么容易复制的,袁绍之所以能成功,并非袁谭想象的那般简单,这其中有着诸多因素掺杂在一起。
(本章完)
………………………………
第322章 拿下邺城
当然袁谭自认为他能抵挡住刘毅,因为渤海郡下方接着青州,而青州又是他曾经的领地,现在又是曹操的地盘,他可以联络曹操对付刘毅。
就在袁谭展望未来,奔赴渤海郡时,他的兄弟袁尚正被刘毅的大军围城,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
“围而不攻。”刘毅轻吐了一口气道,诸葛亮在一旁听着,刘毅是说给他听的。
邺城城池上,袁尚带着麾下的文臣武将看着城下刘毅的兵马整齐划一的行动,心生畏惧。
“要不我们降了吧。”袁尚有些退缩,他是被刘毅打怕了,心里有阴影。
“不战而降,将军难道想要背负一世骂名吗?”审配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教训道。
“那我们现在人心不稳,兵力又不够,该怎么打?”袁尚反问审配道。“要么就出城跑,待日后再回来同刘毅决一死战。”
“休要再说,老夫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不会做出弃城逃跑这件事。”审配气得浑身发抖的反驳道。
袁尚是什么德行,审配自然清楚,不过这一次审配坚决不让袁尚再当袁跑跑。
而且为了阻止袁尚偷溜,审配还专门派了几名私兵看住袁尚。
接连几日下来,刘毅围而不攻的手段已经被审配察觉,当下审配便组织人手开始冲击刘毅的包围圈。
对此刘毅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摆下战阵,使得审配的几次冲击都无功而返。
围城一月有余,城中因为缺粮已经开始出现各种食人惨剧。
审配为了犒赏将士出城,将他府内的女子全部杀掉做成肉干,连带审配的妻子女儿都没能幸免。
奈何他们依旧冲不破刘毅的包围,袁尚数次偷偷逃跑但是都被审配抓了回来。
围城一个半月,邺城内基本上已经没有抵抗力量,审配押着所有文臣武将连同袁尚上了城墙。
“刘毅小儿,你得到的只有一座死城。”审配一剑就刺死了面前的谋士,同时他的私兵也开始执行审配的命令,将这些文臣武将悉数杀掉。
最后城墙上流了一地的血,审配凄然的跪在地上,面朝袁绍死后所葬的位置,大喊一声之后引颈就戮。
这一幕让袁尚背脊生寒,脸色发白,虽然审配最后一刻凶狠,可是没有对袁尚下手。
审配的私兵也都跟随审配而去,城墙上徒留下袁尚一人。
“哎,何苦来哉。”诸葛亮蔚然长叹一声道。
刘毅也颇为感慨,城墙上的一幕他也看到了,不过却无法阻止,不过眼下仅留袁尚一人独活,倒还是能做些工作的。
“显思,你下来把城门开了,我保你性命无忧。”刘毅扯着嗓子在城下喊道。
袁尚听到刘毅的声音,这才清醒过来,连滚带爬的下了城墙后,便将城门打开。
一股腥臭味从城中飘出,刘毅被这股味道熏得有些反胃。
曾经在非洲执行过任务的刘毅熟知这股味道的来源,那是许多人死以后腐烂的味道。
“子龙你点一千名精壮的士卒随我进城,尽快的将城中尸体处理好,同时将城中的居民迁出来,以免发生瘟疫。”刘毅皱眉说道,邺城被围多日,城中死伤狼藉,若是处理不好恐怕会生出诸多变故。
战争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是有时候却又不得不进行。
“皇叔救我。”袁尚披头散发的从城门的门缝中跑出来,在他后面追着一群两眼发红的饥民,这些人都是已经吃过人肉而且自发的组织在一起猎杀其他人的食人者。
袁尚下来开城门的时候被他们发现,因为守城的士卒都是审配的私兵,在审配自杀以后,这些人全都自杀陪葬,同时城中也有数处地方燃起大火。
这些食人者挥舞着兵器,兴奋的在袁尚身后追赶,在他们的眼里袁尚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团会移动的肉。
马蹄声响起,刘毅带着赵云还有一千轻骑冲到城门口。
环首刀闪现,那几名追逐着袁尚的食人者被刘毅劈死。
“把袁公子带去军营中好生安置了。”刘毅对许褚说道。
许褚立即拨转马头,将慌不择路逃跑的袁尚揪起来夹在腋下回头跑去。
刘毅则进入城中,除去留守城门的人之外,所有人都随刘毅进城。
“有活着的愿意走的,全部带走。”刘毅下令道。“以最快的速度带去军营,先安排在校场,隔离起来。”
“喏。”赵云高声应道。
邺城的街道上飘散着一股挥散不去的腐臭味,街道上随处可见饿毙的百姓尸首,同时还有人趴在地上啃尸体,讲究一些的则一脸漠然的用火烤肉。
俨然一副末日景象,这些人对于刘毅的军队来临没有丝毫反应,直到刘毅麾下的士卒说要带他们走,这才惊醒。
一开始还有人想要攻击刘毅麾下的士卒,抢夺兵器或者是干粮,不过在被劈杀了几人之后,这些幸存者也都学乖了,不再反抗。
在刘毅麾下士卒的搜寻下,邺城当中残存的人都开始从躲藏的地方出来,按照指示开始出城。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放弃底线,所以有些人就躲起来,吃一些不能消化的东西,亦或者有些富人家中有余粮和私兵,所以也能幸存到这会儿。
约莫半天工夫,邺城内的活人基本上都出城了,城中的几处火势也被控制住,刘毅便开始下令清理尸体。
“子龙你带人去城外去挖一个坑,到时候可以用。”刘毅让赵云去城外挖坑。
如此多的尸体,若是处理不善的话,极容易引发瘟疫,换做后世的专业术语便是容易导致细菌或者病毒感染。
所以一旦一个地方发生大的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过多,必须要及时的将尸体处理掉。
是夜,邺城内的尸体基本已经被清理掉,赵云在城外挖得坑中已经堆满尸体。
在浇上火油后,刘毅下令点火,熊熊的火焰升空,混杂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
“天下乱,百姓苦。”刘毅颇为感慨的说道,都说百姓苦,其实每个人都是百姓,生逢乱世,谁都不容易。
刘毅并不想用这种方式夺城,但是用强攻的方式死得人也不会少,而且己方攻城之后,难免就会出现劫掠或者屠杀事件。
(本章完)
………………………………
第323章 谋夺司州
不过相较来说刘毅已经算是诸侯中的‘温和派’了。
因为其他诸侯不是屠城就是拿人肉做干粮,而且这事曹操和刘备都做过,当然还有像孙权这样的用铸造钱币来盘剥百姓的,性质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只不过是吃人不吐骨头罢了。
当然乱世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乱象,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刘毅耗费了数日时间将邺城的街道清理了一遍,同时用热水消毒,彻底的打扫来杜绝瘟疫的爆发。
在这期间,袁尚是胡吃海喝,根本没有身为阶下囚的觉悟。
同时刘毅也得知了袁谭的小动作,对于袁谭想要借渤海郡东山再起的想法,刘毅并没有理会。
冀州这块地方刘毅想要吃透还需要一些时间,所以暂时不想理会其他。
而吃透冀州,最主要的便是冀州内残存的袁氏余孽。
刘毅因为要回蓟城规划吞并司州的事情,所以他就把冀州留给诸葛亮和赵云,由诸葛亮主持冀州的收服工作。
“子龙你在此协助孔明,一切听从他的安排。”刘毅临走前对赵云交待道。“记住,要保证孔明的安全。”
“喏。”赵云轻声应道,刘毅这才带着其他人一起离去。
诸葛亮看着刘毅远去的身影,目光中有些许不舍。
他从被刘毅请出来之后,对刘毅最熟悉,同时也是最信任的人,这会儿冀州的收服工作需要耗费一些时间。
一段时间见不到刘毅,诸葛亮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刘毅之所以要将诸葛亮留在冀州,目的也是想让诸葛亮尽快的提升,以便日后回朝能顺利的接受总幕府的职位。
蓟城,刘毅的归来很低调,不过朝中得到刘毅收复冀州的消息也是一片欢呼,当然刘协的脸色却是更为的苦恼。
刘毅获得的威望越高,刘协的威胁就越大,而且刘毅还挂着皇叔的名号,取而代之也更为顺利。
对此,刘协也开始私下里接触各种人物,刘毅自然是知晓的,不过他也没有刻意限制刘协。
原本贾诩是提议让刘毅管控刘协,不过现行阶段如此做会引起保皇党的反弹,后方不稳也是大忌。
刘毅想着让这些原本就有些蠢蠢欲动的人主动跳出来,到时候一块收拾,这样会方便一些。
这一次回来,刘毅休息了一晚之后便在第二日清晨上朝。
清晨的天色还有些微凉,刘毅穿着流红色的曲裾禅衣在大殿内踱着步子,一干文武百官都鸦雀无声,他们没有想到刘毅会来上朝。
唯独站在右边的一群官员聚在一起窃窃私语,领头的正是太中大夫孔融。
刘毅瞥了一眼孔融后,发现在孔融的身边有多了几个人,面孔有些生疏,不过官衔应该不小。
“小人得志。”孔融斜着眼看刘毅,怎么看怎么不爽。“德祖你写一份折子给陛下,到时候我给你推荐一二。”
“谢孔大夫关照。”跟在一旁的年轻人喜笑颜开的对孔融说道。
就在这时,刘毅听到小黄门扯着嗓子喊,刘协慢悠悠的走过来。
原本刘协是想慢慢的走过来,毕竟他这个皇帝每天上朝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真正的大事轮不到他来做主。
只能给人封封官,盖盖章而已。
“皇叔来啦。”不过在看到刘毅之后,刘协的脚步明显加快了许多,同时也变得局促和紧张起来。
刘毅冲刘协点了点头,心中也感慨无限,原本他以为刘协是一个老实忠厚的孩子,志不在帝位,这样一来他便可以大展拳脚去做事情了。
可是没想到经过一阵稳定之后,刘协的野心暴涨,即便刘毅引导他学习医术也不能断绝刘协对权力的渴望。
现如今刘协已经自建了一个小团体,可以说是无法再回头。
这种感觉让刘毅有些唏嘘感慨,同样的感觉也出现在刘协身上,原本刘协对刘毅是充满感激。
因为是刘毅救他出火海,使他有了一个稳定的居所,又修建宫殿,同时恢复了朝廷的礼仪,在有一段时间里,刘协还真的想放弃一切就这样过一辈子的傀儡生活。
奈何,刘协想要安分,可是他身边的人却不愿意,朝中那些保皇党不愿意。
于是刘协便开始走上同刘毅对立的道路,而且越陷越深,他对刘毅的感情也从感激变成敌视。
“陛下,臣有个提议,想请陛下过目。”刘毅从袖子里摸出一份奏章递给面前的小黄门道。
刚刚坐稳龙椅的刘协心中一颤,他似乎有些猜到刘毅想要做什么。
接过小黄门递过来的奏章,刘协粗略的一翻看,心头猛的一沉。
“此事干系重大,需同诸位商议方可。”刘协深吸了一口气,并没有马上答应刘毅。
刘毅早料到刘协会有如此反应,当即也不出声,对贾诩使了一个眼色,老谋深算的贾诩暗自点头,表示他已经安排妥当。
历史上有许多权臣都是嚣张跋扈,甚至自拟圣旨,直接上来拿皇印来盖,但是刘毅却不想这样做。
如此做的后果就是损了朝廷的威严,自己还落得一个骂名,根本没有任何好处。
“皇叔提议让皇甫将军回归朝廷,另派一人前去镇守司州,不知诸位爱卿可有其他意见?”刘协把目光放在了孔融身上。
“臣以为此事不妥。”孔融第一时间跳了出来。“皇甫将军德高望重,又是将门之后,唯有他才可镇守司州,换了其他人怕是难以服从,到时候出了乱子,百姓受苦,我等可就成了罪人。”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群人跟着附和,显然是默契一致。
刘协正想趁机拍板时,贾诩不紧不慢的说道:“文举此言差矣,皇甫将军年事已高,近年来更是一年不如一年,我听闻他已经闭门不出多日,若是不趁早安排镇守司州的人手,恐怕会有变故,到时候生出的乱子会更大。”
“司州旁边可是有凉州的人马在盯着,臣觉得陛下应当尽快决断,安排新的将领去镇守司州。”
“臣附议。”
“臣附议。”
……贾诩言毕,朝堂上应者云集,声音震得大殿的瓦片都有些颤动,刘协更是心中一惊,眼中闪过一丝惊慌。
(本章完)
………………………………
第324章 孙权
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就凝重起来,始作俑者的刘毅反倒是泰然自若的站着一言不发。
刘协的脸色有些难看,这朝堂之上的表现就充分的说明了现行掌控朝政的是谁。
“既然如此,那就依皇叔所言,再委派一人去坐镇司州。”刘协的话音一落,孔融的脸色瞬间就白了。
“陛……。”孔融一个开头还没说出来,刘协就甩着袖子走了。
刘毅倒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看了一眼孔融后便转身离去。
在退朝后,刘毅第一时间就召集麾下的文臣武将,最终确定由张绣前往司州接替皇甫嵩。
而且为了稳妥起见,刘毅还让郭嘉随行,顺便也能让郭嘉离开蓟城一段时间,出去散散心。
刘协很配合的在第二日就拟好圣旨交由张绣和郭嘉,两人一起出发。
此行刘毅拨付了五千轻骑给张绣,同时还有一些随军的粮草和财帛。
粮草不必说,财帛是为了张绣他们在进驻司州的时候可以收买人心之用。
在张绣和郭嘉进入司州后,并没有引起皇甫嵩的反弹,因为皇甫嵩已经奄奄一息,根本无力主持司州的政务。
现在的司州暂时由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接管。
相较于老牌的军阀皇甫嵩,他儿子皇甫坚寿就逊色许多,司州已经渐显乱象,各郡县中的野心家也蠢蠢欲动。
对此,皇甫坚寿似乎十分欢迎张绣和郭嘉的到来。
巧得是,皇甫嵩在张绣他们来到司州之后没几日便溘然长逝,似乎印证了新旧交替的说法。
表面上看,张绣和郭嘉两人在第一时间就掌握了司州的军政大权,同时麾下的郡县也都表示臣服。
这一消息传回蓟城,自然是上下一片称好,刘毅更是放宽了心,着手推进下一步的工作。
凉州的马腾和韩遂暂时安分下来,司州有张绣和郭嘉镇守,冀州由诸葛亮和赵云坚守,刘毅觉得他要把目光放在青州、徐州、兖州等地。
这些地方都是曹操所占据,对此刘毅也想在做好充分准备以后再动手。
没想到就在刘毅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从江东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小霸王孙策死了。
孙策的死法基本上同历史上如出一辙,他因为在征服江东地区时用的手段过于激进,导致了一些士人的反弹。
而且孙策自恃勇武,经常独自一人出去打猎,最终被他一名仇人的门客围堵之后刺杀,虽然没有当场死亡,但是却重创了孙策。
尔后孙策因为伤口恶化,最终一命呜呼,留下江东一片基业给十来岁的孙权接管。
对此情况曹操是第一个准备动手的诸侯,毕竟江东就挨着他的地盘。
接着便是荆州刘表,可以说刘表和孙策的孙氏一族是死敌,因为孙坚就是被刘表的部下杀的,双方是互有仇怨,无法调和。
而得之消息的刘毅则是唏嘘感慨,孙策的死让刘毅心里有些害怕,他在担心历史会不会重新被某种力量纳入轨道,那样一来的话,曹操应该会一统北方,司马氏窃取最终的果实,那么他刘毅又该如何自处?
恰巧孙权派了使者来蓟城,说是要面见刘毅。
刘毅便在州牧府接见了这位孙权的使者。
来的是一名一副严肃脸的中年男子,此人穿着青衣长衫,头戴纶巾,看上去像一名文人墨客多过一位使者,同时在这名中年男子身上又可见一股举手抬足间的威严。
刘毅仔细的打量了一番后,笑着说道:“想必阁下并非是寻常使者,不知如何称呼?”
“在下张昭,伯符的长吏。”张昭坦然自若的回应道,在他身后有一名身穿仆人服饰的年轻人正拿眼睛偷瞄刘毅。
对此刘毅也好奇的看了一眼张昭身后的年轻人,发现这名年轻人眉目间有些像孙策,可是又有不同,孙策长得一副霸王面貌,而此人则是沉稳风格,看上去更为内敛一些。
当下刘毅心里也有些明了,不过他也没有点明,他想看看这张昭会有什么说法。
因为刘毅只知道孙权和周瑜,这个张昭他还真没听说过,可是实际上张昭和周瑜是孙权初始接管江东以后最为重要地两名孙策的托孤忠臣。
可以说是这两人在背后鼎力相助,才有了后面的孙权。
否则的话,单靠孙权是很难降服孙策原有麾下的将领。
“张长吏来此有何要事,只需直言,在下洗耳恭听。”刘毅也懒得和张昭绕弯子,开始就让张昭把话说透。
“在下来此,只有一件事要告诉将军。”张昭端坐之后,神色淡然道。“我们小将军愿为你效力。”
“仲谋恳请皇叔怜悯。”一直站在张昭身后的少年忽然拜服在地,高呼一声道。“听闻长兄曾谈及皇叔勇武,令仲谋向往不已,今日一见仲谋更是确认皇叔乃这乱局中的顶梁柱,为此仲谋愿为皇叔马前卒,扫平一切障碍,助皇叔成就大业。”
他真是孙权!他怎么会如此?刘毅看了一眼拜服在席子上的孙权,心头冒出了两个想法。
不过随后一思索,刘毅也释然了,孙权本来就是一名会隐忍的成熟政客,现行阶段能与曹操和刘表相抗衡的也就他了,孙权不找自己找谁?
况且历史上孙权也曾数次摇摆,接受过曹操的册封,而后又反悔,同刘备的关系也是如此。
“你先起来吧。”刘毅上前扶起孙权道。“孙伯符有弟如此,江东基业可以稳住矣。”
“我会让陛下给你一道圣旨,同时也会给你一定的支持,不过事在人为,江东之事还须尔等自行解决。”
刘毅也不想和孙权再啰嗦,当即就把他的态度表明,该帮的忙他不会赖,但是也别奢望他会倾囊相助。
“多谢皇叔。”孙权暗松了一口气道:“此次我带了两位绝色美姬,还望皇叔笑纳。”
“胡闹。”刘毅有些恼怒的训斥道:“我在你们眼中难道就是一名好色之徒?”
(本章完)
………………………………
第325章 难升米
面对刘毅的呵斥,孙权并没有退缩,而是自言自语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将他们送给其他人算了。”
这句话让刘毅听得直皱眉,他虽然已经部分适应了这个时代,可是一听到孙权要把女人像送礼物般送给别人,心中就有些不忍。
“哎,既然带来了,就留在这里吧。”刘毅叫住孙权道。
“皇叔仁厚,仲谋拍马不及。”孙权一脸认真的说道。“仲谋在此立誓,以后都不再将女子送人。”
原本还有些不快的刘毅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孙权,他没想到孙权会立下如此誓言。
“好,既然你如此有心,明日我便带你上朝,把你推荐给陛下。”刘毅微微一笑道,投桃报李,既然孙权如此上道,那他也不能没有表示。
别看刘协在朝堂上没有掌控力,可是身为诸侯的孙权却需要他的认同,否则的话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江东地区的士人会不服孙氏的统治,就连孙策的旧部也会有所质疑。
张昭之所以会在孙策尸骨未寒的时候就带孙权来蓟城,为的就是讨要一个名头,以便他辅佐孙权上位。
要不然孙权这个十几岁的毛孩子,一没威望,二没声誉,再没有一个朝廷认可的名头,想要接受江东基业,难度可想而知。
现在刘毅不但要给孙权封个名号,还要给带他上朝,这样一来孙权回去之后至少不会在正统性的问题上被人质疑。
随后孙权和张昭两人便告退离去,临走前孙权去府外把他要送的女子叫进来。
“奴家见过皇叔。”两名女子进来之后齐声喊道,声音十分的酥麻,想必是经过训练。
“你们两个既然来这里了,就好好的生活。”刘毅没有兴趣在这两名女子身上耗。“待会我会让人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你们只要在哪里好好工作,以后我会放你们自由的。”
“工作?”两名女子明显楞了一下,不过她们来之前就经过培训,所以这会儿也没有任何意见,只是表示疑惑而已。
“就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