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剑与诗歌-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章 跳水!以落榜的名义

    华夏国,s市。

    火伞高张了一天,太阳终于落下地平线,大地还在努力的把白天吸收的能量都蒸发掉,热浪依旧。

    此时坐在十米跳台上的李白却是内心寒意不减,因为他在那场被许多人看成是人生转折点的考试中落榜了。

    其实落榜不要紧,条条大路通罗马,大不了复读再来。可是李白不行,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他之所以叫李白,不是其母同样有梦到过金星入怀;也不是出于对华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那位谪仙人的敬仰;而只是因为爹姓李、娘姓白。

    虽然李白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但父母性格差异大、加之各自工作繁忙,慢慢的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感情渐行渐远,对于他们的爱情结晶也是只尽到法律意义上的责任,懂事后就扔到一个贵族私立学校很少过问。

    李白的同学都背景显赫、非富即贵,尽管如此仍有很多同学羡慕他有一对儿做科学家的父母,可又有谁能体会到由童年就在李白心中扎根下的孤独和落寞。

    每逢佳节,万家灯火、阖家团圆之际,李白基本上守着一所大房子独自凌乱。偶然太阳从西边出来,家人团聚,父母礼貌的就像两个陌生人头一次见面,对自己的关心也仅限于学习方面。

    所以李白很小的时候就十分刻苦用功,因为他知道优异的成绩能换来父母吝啬的赞赏,能换来父母脸上轻易看不到的笑容,能换来三人间很少能感到的家庭亲情,尽管很短暂,但李白倍加珍惜。

    后来李白的成绩越来越好,拿回的证书越来越多,可他失望的发现父母对此也越来越置若罔闻,在他们看来自己的高智商遗传给子女是再符合科学规律不过的事情,等到李白十五岁上到高中,就只能见到钱和报纸上关于父母如何如何舍小家顾大家,为祖国做出贡献的报道了。

    这让李白出离的愤怒,全国十好几亿人呢,为什么只单单舍弃了我!加上青春叛逆和疏于督导,李白开始厌学并沾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比如酗酒,比如为了追女孩大把花钱、大打出手,让他从品学兼优的国之栋梁迅速下滑到一个人见人叹的问题少年。

    日子就这么懵懵懂懂,过一天算一天中来到那场命运大考,其实依照李白的天赋和基础,他过关拿到份录取通知书是没问题的。

    只是第一天开考的第一门的最后一道题中,要求考生作出关键词为“家”的文章,李白当时就炸了,内心深处最疼痛的那块伤疤被揭开,让他愤然起身,踢开考桌,离开考场,看得监考老师和同场应试的学子目瞪口呆。

    就在当晚,李白躺在床上,仰望天花板的时候,一通从大洋彼岸打来的电话铃声响起,一个久违又似曾相识的声音传来。

    “儿子,考得怎么样?爸爸已经在a国找到所一流的常青藤大学,只要你够提档线就可以去。后天我回国顺便让你见见mary,你知道爸爸一人在国外很辛苦,需要有人照顾,儿子,你在听吗?喂!喂!嘟……”

    李白很厌烦的挂了电话,藤不藤的反正现在很蛋疼,m不m的跟我毛关系。

    没过一回,电话再次响起,李白这次直接按下免提。

    “儿子,考试第一天感觉如何?别紧张,明天好好考,后天我就回去,带你来e国上牛桥,另外还有一位叔叔要介绍给你……”

    这一次李白挂得更彻底了,只感觉满腔怨气又无处发泄,三日后的父母见面犹如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于头顶,让他恐惧而憋屈。

    恐惧好办,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想要透气,解决憋屈就得找一个少人、景色好的高处来吹吹风了。

    所以李白就把父亲酒柜中的酒一扫而光,驱车来到市郊清秀山上的一所私人高档游泳俱乐部。

    以李白学生的身份是没有资格进入这种场合的,是他从小喜欢游泳、戏水,在一次家庭团聚过后,其父为了摆脱儿子的纠缠,给他办了一张vip卡、扔到游泳池中后,借机跑了。

    也许是还处在大考当中的缘故吧,会所里人员寥寥,李白倒也落得清净,带着一堆瓶瓶罐罐爬上十米高台。

    夜色撩人,凉风习习。

    放眼望去,目极之处,城市灯火与夜空繁星交相辉映,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荡漾着一轮银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也有了当年李太白的那份寂寥和无助。

    酒场有云:一大杯白酒加上一小杯啤酒,那叫潜水艇;

    一大杯啤酒加上一小杯白酒,那叫深水炸弹;

    意思就是说混合酒容易醉人,自觉海量的人拼酒都这么来。

    当然也有想快速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的人喝混合酒的,比如今天的李白。

    李白不是简单的两种酒混合,也不是简单的中国酒混合,而是中西合壁。什么茅台、五粮液、老白干;什么巴卡第、伏特加、芝华士;怎么开心怎么来、怎么醉得快怎么来。

    几年来酗酒的经历也没有让李白能多喝上几杯这种疯狂烈酒,加上微风拂面,很快他就烂醉如泥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李白一伸腿,一个空酒瓶被踢飞,自由落体,飞速而下。

    “噗通!”

    酒瓶钻进了水中的月亮里,阵阵涟漪过后,倒影恢复如初。

    李白搓搓脸,稍微缓过神来,望着带来的这许多酒没有喝下去多少,他打算来个反身翻腾两周半,跳入水中,清醒一下,接茬儿喝。

    “噗通!”

    这次的声音大了好多。

    李白入水后就发现周围温差的急剧变化造成了身体痉挛,四肢无力,不受控制。

    更可怕的是,李白下意识的挣扎,让水吸入肺内和喉挛,有了窒息的感觉,换言之他溺水了。

    身体的麻痹却让李白头脑异常清醒,他拼命的拍打着水,想要呼喊出声,却让他更快的向下沉。

    “额。”李白的嘴中不知何时多了一口水草,他向周围的水里望去,居然还有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鱼在游动。

    “我去,还特么还是顶级的、一年十好几万会费的俱乐部,就拿鱼塘来糊弄会员!”

    这也许是传说中的回光返照吧。

    上一刻还义愤填膺的李白,转眼意识就开始模糊。

    就在这时,一只手抓在李白的胸膛,把他拽出了水面,脱离了死神怀抱。同时一道声音传来。

    “太白贤弟,不就是个金科不中吗?不至于如此罔顾轻生吧。”
………………………………

第2章 醒来!诗星牌醒酒汤

    李白喷出嘴里的水草,环顾四周,还是那个黑夜,还是皓月繁星,可是高级会所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涌动的河水、近处的岸树和远地的群山,他自己双臂也趴在一条竹筏的边缘。

    “这特么到底是怎么回事?”昏昏噩噩的李白大叫着,他记得清秀山一代只有涓涓细流,没有滔滔大江。

    “真没想到我的一句江清人近月会引起贤弟如此大的共鸣,以你李太白的雄才和胸襟是不会因为小小的进士落榜而自寻短见的。”船上之人再接再厉,把李白拉上来。

    李白躺在竹筏上,头疼欲裂,随口嚷道:“你小学毕业了嘛?明明是江清月近人。”

    短暂的沉默后!

    “说得对!当日我夜游建德江时,船动月停,看似人在逐月;而现在我们泊于玄江之上,确为月在近人,一字之差,意境高下立判,改得好,改得好。”

    “我去,宿建德江?诗星孟浩然!”李白猛得坐起,腰不算了、背不疼了、腿也不抽筋了。

    “正是山人孟浩然,贤弟酒醒了?”

    李白这才想起仔细看看,救自己的所谓何人。

    先说打扮,头戴四角幞头,身着圆领袍衫,近膝处还加有一道横遥В畎字勒馐翘瞥湫褪咳顺7钆洌'衫。

    再瞧长相,相貌儒雅,风神散朗,颇有书本上看到的陶渊明、竹林七贤那样的隐士风采。

    “穿越了!”李白一个激灵,醉意全无,内心无比震撼:“经历了上千年的时光,到头来还是相同落榜的结局,哪说理去!”

    他低头借着月光,看水中倒影的自己的容颜,风神俊朗、目光炯炯,气质飘逸,衣着与孟浩然大同小异,这不就是书本上李白画像的再现吗?

    这下李白明白了,刚才就是一幕捉月而亡,是那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浪漫辞世之法;同时那个实际并不想死,只是借酒浇愁的问题少年,溺亡后借尸还魂,在诗人李白身体上穿越、重生。

    酒是诗人李白一生的挚爱、一生的精神寄托、一生的创作源泉,生命终结之刻,又是通过酒把另一位爱酒少年复活,开启了另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

    “不对呀!”李白思索起来,他对诗人李白的生平有一定了解。

    十八岁时的李白应该还没有岀蜀,更不会结交孟浩然。并且由于身份的特殊性,终生没有参加科举的机会,他想要入仕,只有干谒高官进而被推举进朝这一条路可以走。

    “哪里不对?贤弟的才思是不是又如展翅的大鹏一般,扶摇直上九万里了。”看着也很年轻的孟浩然笑道,并不以李白的失态为忤。

    “浩然兄,这里是古代的唐朝?”李白不得不接受穿越的现实了,想要活下去起码得知道自己活在哪吧。

    “古代?你若是修道,等千百年过后,回过头来或许可以称现在,称此时此刻我们对话的这个时候为古代。”孟浩然笑道:“贤弟今天是真喝多了,连心心念念、想要为之效力的玄唐也简化成唐了,要知道这一玄字是代表了我们脚下的母亲河,玄江。”

    “不应该是长江吗?”这一次李白是在心中暗忖,不然就彻底颠覆了自己在孟浩然心目中的形象。

    孟浩然见李白无动于衷,还以为后者的酒后癫狂模式又显,别再又跳水了,赶紧劝道:“还不信?看看前面的大山,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天门山,我们饮酒不少,但佳作不多。今晨登山,我们再比。”

    “望天门山!”李白不由自主的吟道。

    天门中断玄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哈哈,贤弟还是那个不激将不才思泉涌的性格。好诗!”孟浩然十分高兴,又转过头对船尾掌舵的船家说道:“艄公,撑起帆,我们争取在明日太阳升起前到达天门山。”

    ……

    身边的孟浩然已鼾声如雷,李白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时不时打出的酒嗝还带着洋酒味呢,怎么进水出水的功夫就穿越了,还跑偏到一个叫玄唐的地方。

    渐渐的酒劲上头,李白也沉沉睡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清晨的阳光照到身上泛起的阵阵暖意,让睡梦中的李白美美的翻了个身,他梦见自己在老师、同学的鼓掌欢呼中;在父母、亲朋的含泪注视中;迈上了主席台接过了印有“状元”两个金色大字的证书,从此开启了一家人幸福美满的生活。

    “说好的把我们送到山脚,这离天门山还有百十里路,山路崎岖,你让我们如何到达?”

    “孟公子,我还是劝你和这位李公子不要去天门山,这里是修士修道之所,尚武之风浓厚,连带周围的村庄镇店也民风彪悍,打家劫舍时有发生,我是真不敢向前划了。”

    “艄手小哥,你是收了钱的,可不能言而无信。”

    “我把钱还你还不成吗?怪就怪我贪心。”

    越来越激烈的争吵声让李白好梦难延,坐起身,烦躁不已。

    “开船!不就是些山匪吗?如果有我来收拾。”

    “救命啊!有匪徒打劫!”

    这一声女子的呼救在这个万物还未醒来的清晨,格外炸耳。

    孟浩然和艄公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李白,那眼神分明是在说:老兄你这是神嘴啊,说什么来什么。

    艄公一摆撑杆,竹筏轻巧的挑头,没几下就来到了岸边,对着李白做出个请的手势:“李公子,小的在这等您。”

    李白能安全返回,就证明有抵抗山匪的能力,那继续前行没有问题;如果回不来或者不敢去,就更省事了,调头离开;艄公果是好算计。

    李白的酒意还未完全消散,好梦被搅、余怒尚在,加上被艄公狠狠鄙视,一气之下,跃起上岸。

    “贤弟,回来!”孟浩然左右为难,最终狠下心来,跟在李白身后朝呼救声奔去。

    不管是喜好学习与否,李白都没忘记体育锻炼,因此健步如飞的他很快就穿过一小段竹林,来到一处宽阔的山路上。

    这把后面追赶的孟浩然越拉越远,到最后连呼唤的力气都没有,只能都用来喘气了。

    “李太白什么时候这么能跑了,他的速度本不如我呀!”孟浩然边走在后面吃力的踱步,边想着。

    映入李白眼中的是十几个破衣烂衫的匪徒,围着两女一男。

    呼救的是两女中年岁稍大的那位,她正和那个仆人打扮的男子挡在年轻女孩的身前。三人都吓得不轻,瑟瑟发抖,慌乱无措。
………………………………

第3章 救人!能动手不吵吵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看着眼前这在影视剧中经常能见到的一幕,李白有种很好笑的感觉,没想到穿越到玄唐让自己见到现场直播了。

    “喂!那边的酸书生,你那表情是瞧不起我们吗?”

    “老大,应该是被这老妈子叫声吸引来想要英雄救美的,结果被吓尿了。”

    “别说这老妈子的声音喊起来还是很酥麻的,也许在床上更受用,哈哈。”

    不能忍,被党和国家教育了多年,李白觉得眼前的事不能忍,尽管他身上带有问题青年的标签,可自己最多也就是喝喝酒,追追校花,还上升不到一帮青年调戏一位中年妇人的无耻高度。

    李白出手了!

    校花周围自然是少不了护花使者,为了脱颖而出,李白可是煞费苦心,三年来他从跆拳道白带到黑带四段,连破了好多市里记录,甚至有专业运动队邀请他加入,只是被李白婉言谢绝,当然练跆拳道也是耽误他学业的一个主要原因。

    没曾想,穿越后的第二天,爱好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场的打架经验告诉李白,这些所谓的山匪就是帮乌合之众,只有老大和说自己吓尿那两个山匪拿着柴刀一样的武器还算是个铁家伙,有几个举着现砍下来的竹子,甚至还有空着手的。

    拜托!打劫也是个有技术含量的活,这么随心所欲可不好。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眼前的打劫都不如李白平常打架的阵仗,根本吓不着他,他借着较高的地势,左脚蹬地,向下俯冲的同时右腿抬起,右脚过头脚尖勾起,快到老大身前时,右脚放松、脚面崩平下压击打,力量在空中快速爆发。

    “啊,打!”

    李白此时李小龙附体,却用的是跆拳道的下劈腿,一脚直接把山匪老大干晕了。

    “小白脸有两下,你们三个右边,你们四个左边,你……”另一个柴刀男还在吵吵指挥呢,李白的后续进攻接踵而至。

    这就是一场跆拳道show,这就是一场李白宣告重生的华丽转身。

    伴随着激情呐喊,李白施展出一个个跆拳道经典动作,侧踢、勾踢、后踢、后旋踢、单腿连踢、双腿连踢,一身白衣的李白,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修长的双腿配合干净利落的腿法,没有一个山匪能在他面前走上一个回合。那一节节竹竿就是元修脚下的表演板。

    二十一世纪的智慧、二十一世纪的速度,别说是这帮的山匪,就算身后三个见过世面的和更远处饱读诗书的孟浩然都看得惊心动魄,他的太白贤弟这一刻是战神附体呀。

    “啊!”一地昏厥的人让李白把胸中的郁闷发泄出来,顿时感觉轻松了很多。

    李白恐怖的表现让其救下的三人不敢上前,倒是孟浩然气喘吁吁的走过来,看着李白如同初次相识般。

    “太白贤弟,就知道你有一肚子锦绣文章,何时身手也如此了得了?”

    “酒壮诗人胆,路见不平一声吼;能动手就不吵吵。”李白拽道,现在的他正好与孟浩然的评价相反,腿脚还行,作诗可就稀松平常了。

    “好个路见不平一声吼,这位公子能文能武,蝶儿快来谢谢救命恩人。”中年妇人搀着她口中的蝶儿还有那个男仆一起过来感谢李白。

    “不用客气,叫我李白就行,其实是他们哥几个运气不佳,正碰上我心情不爽。”李白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瞥见了弯腰作揖的男仆背上的长剑,问道:“你有武器在身,刚才怎么不上?”

    “李公子还真是特立独行,我朝天子马上得天下,整个玄唐尚武气息浓厚,因此上至王公贵胄、下至贩夫走卒外出行走时都喜好佩戴武器,而武器中尤以宝剑最受欢迎。文随就是这种情况。”美妇对着李白笑道,半老徐娘、风韵犹存。

    李白心中暗惊,唐朝是华夏历史上封建王朝的顶峰;同时兼达天下,开放程度也很高;看样子这玄唐的风气还有过之,这位美妇不会是看上自己了吧。

    “呵呵,柳姨莫要唐突。”银铃般的笑容从蝶儿口中传出:“不知恩公哪里高就,所来何事?”

    这下可问住了李白,捉月而亡以前的事他不知道,万一说的偏差大必然会更加引起孟浩然的怀疑。

    好在孟浩然还处在恩公挚友的亢奋状态中,并没有注意李白的神情,李白停顿他自然而然的接过话茬:“在下襄阳孟浩然,与李白应试落第,心情郁闷就结伴游玄江,到此想登天门山,这不偶遇三位,才出手相助。”

    “没想到恩公还文武双全,进士及第本就是万里挑一,李公子不要灰心丧气。”蝶儿说道。

    “文武双全不敢当,我对入仕已心灰意冷,刚才的交战让我有了弃文从武的念头。”李白这句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显然他所处的玄唐非华夏文明上的唐朝,也给了自己这个李白走出与那位李太白截然不同道路的机会,他再自负、再觉得有文采,写诗著词方面也很难达到诗仙的高度;

    但练武就不同了,首先这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其次他可以借此甩开原先的文人圈子、熟人朋友;在陌生的环境中开启全新的生活,比如眼前一脸不可置信神情的孟浩然。

    “太白贤弟,三思而后行啊!十年寒窗苦读,你能如此心甘情愿的放弃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确为我曾经的梦想,但我觉得自己之于天子而言就像是文随身上的宝剑,摆设而已,纵然锋利却无用武之地。再者我也很想看看千年后的时光。”李白对于唐朝李太白的遭遇可是太清楚了。

    从小便聪慧好学,年纪轻轻便闻名四川;二十五岁岀蜀,一路游历、一路干谒、一路碰壁,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穷困潦倒,除获得一个谪仙人的名头外,生活到最后都要靠亲戚朋友救济;直到四十三岁,终得召翰林供奉,其实就是御陪玄宗、嫔妃于宫中行乐,渐渐的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远,至此便重新开启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直至生命尽头。

    万一自己继续学文,逃不开历史的宿命呢?

    孟浩然愣住了,他没想到贤弟的决心如此之大,眼前此人还是自己认识的李白吗?
………………………………

第4章 修士向左、诗人向右

    “李公子若想修行,可有准备?”蝶儿想给自己的恩公出出主意。

    “什么准备?想去就去喽。”李白还以为跟他刷卡进出会所那样简单。

    “呵呵,难怪孟公子如此惊愕表情,看来修行确实是你临时起意的想法,我来跟李公子说说吧。”蝶儿微微一笑,显出两个浅浅酒窝:“我玄唐地域广大,修行的教派众多,主要有释、道、儒三大主干,其下又有很多分支;鉴于公子是弃文从武,我建议你师从儒家,既可以一窥修行之貌又不之于完全荒废掉满腹经纶。”

    李白心里一震,他没想到修炼还有这么多学问。

    释:即佛祖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从古至今就是武技昌盛之地;

    道:就是供奉老子并据《道德经》创立的道教,飞天遁地是他们的强项。可李白对道教的理解还是从武侠小说上看来的丘处机和全真教,不过那都是宋朝的事,不知能否和这玄唐扯上关系;

    至于说儒,李白就有些不解了,儒家不应该是读书人聚集的场所,什么时候这帮人也孔夫子挂腰刀了?

    “自古有云:一心不可二用,这儒家又学文又习武的,恐怕都难有所成就吧?”李白说出担忧。

    “知道你会这么问,这个儒不是儒家而是儒门,是有很多像公子这样厌倦仕途又有修炼潜质的学子组建的。”蝶儿仿佛是李白的新手助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