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凰盟-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记馄饨铺前,小四带带着小五小六站在街口一起招揽生意。
小六眨了眨眼睛不解地看着身前走过的一辆辆华车和长队,拉着小四的手问道,“小四哥哥,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怎么街上这么多贵人出行?”
小四也满脸不解,滴溜溜的目光在那一辆辆过去的华盖马车上快速划过,然后皱眉道,“看这阵势,感觉是要出大事,但是今天街上没有任何消息。”
话落,老万放下算筹站在万记馄饨铺前喊道,“客人来了,别聊了,快来招呼!”
“是是是,掌柜!”
“走啦,我们赶紧回去了。”
小四拉着小五他们赶紧进了铺子,“客官,要什么吃的?”
“咦,是官爷。”
低头一看,来人正是准备离去的王孙满。
“呵呵,小哥记性好,我这是要走了,所以最后再来你们家吃一次,你们家这馄饨真是美味,等我回了成周,怕是吃不到这味道了!”话落,王孙满一脸可惜。
“官爷,事情这么快办完了?我们郢都可是南方最好的地方,不留下再住一段时间。”小四端起后厨送出的白龙鱼馄饨放在桌上,真真假假地问道。
大王西郊讲武欢迎成周天使的事已经传遍了。
看来这位贵人就是成周的天使了。
王孙满拿起筷子往陶碗中插了一个馄饨,大口地囫囵着,“好吃,真是好吃!”
吃了几个后,才抬头道,“郢都是好啊,可是马上就不好了,所以我得走。”
“天下无不散的吃席吗!”
小四迎迎送送见多了,不过他很快地捕捉到王孙满话外之意,“不过,官爷,我郢都怎么不好了?”
“还记得十九年前的城濮之战吗?”王孙满放下筷子问道。
“城濮之战?没印象,那时候我都还没有出生呢!”小四摇摇头,表示不知,可是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的老万却眉头紧皱,那一战他记得,楚国出动了三十万兵力,基本上倾巢而出,十室九空。
王孙满闻言笑笑,“你不知道正常,我其实也就是听老一辈的人说过一嘴,听说那一战,楚国败给晋国,那叫惨败啊!宛城北上的城门就此被成王给关了。”
小四不解这老黄历的事和今天的事有什么关系,但是他也不好明着打听,吃完馄饨,就将王孙满送了出去,客气地问道,“官爷,还回来吗?”
走出万记馄饨的王孙满登上马车,闻言回望着来了半个月的楚国都城,还有门前车马如水的在这里遇见的一个个人,轻笑一声,“郢都,我一定会再回来的。”
“下次姬满绝不再做鼠辈,苟且行事!”
“客官,原来您不叫王满!”
小四闻言咦道。
“小哥,我姓姬,名满。”
王孙满笑着回道。
“姬,那不是周王室的姓吗!”小四抖着手,没想到他有生之年能接待成周的王孙。
王孙满没有再回答他,只是在其他人的催促下登车挥手离去。
“郢都,再回。”
也许这个时代还没有游说六国破坏六国结盟抗秦的张仪,但是王孙满却下定决心,一定要团结北方,护卫成周这最后六百里的王城。
这一日,有人将要离去,有人将要回来,而来往于若敖氏楚忠堂的车马人流更是彻日不停,且个个身份尊贵。
楚国各大世家门阀为这自城濮之战后,为楚晋的再一次交锋按捺不住,宛城的烽火台上晋人为楚人点起了熊熊燃烧的烽烟,从新郑一路飘向宛城,顺着北风一路南下,将要吹拂过整个荆蛮,直抵楚国的心脏郢都。
晋国的挑衅给了楚国的各大世家贵族们乃至楚王一次一血前齿的机会。
又一场中原霸权争夺的大战在各方利益的争夺和谋划中正在缓缓酝酿。
十九年前,城濮之战。
楚国势力日盛,欲图霸中原,企图北上。
当时楚成王早已放晋文公回国登基,北方晋国实力逐渐恢复,而晋文公得知晓成王图谋,遂先下手为强,与楚国发生战争。
晋、楚两国遂在魏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展开了中原霸权的首次争夺大战。晋文公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对身为楚军三军统帅的成得臣假意以情说之,“当年孤流亡于楚国,得楚相助,曾许下遇楚军“退避三舍”的诺言,今日之战兑现。”于是晋文公令晋军全军后退,避楚军锋芒,退至。
成得臣因贪功,见之大喜,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至此楚军大败,楚国中原霸权的争夺首战止步于魏国,并奠定了晋国中原霸主之位,致使楚军损失惨重,受各家世族门阀谴责,成得臣因此战背负战败之名。
成氏一蹶不振多年,不敢冒进。
而世隔十九年,两代君王,这一战,楚,晋,当世两大南北霸方之国,究竟又谁胜谁负?
………………………………
第七十六章 王图霸业(感谢考拉薇薇的月票)
楚宫的正门闻声洞开,数不尽的华车宝马穿过宫门,向着渚宫前的千人广场而来。
夏日天光大亮的早,金色的晨光随着金殿洞开的三十六道朱门洒在青石铺就的青云路上,一路金光铺成金毯延伸向最接近九级白玉阶之上,而玉阶之上有些阴暗,重重金帘之后隐约可见一张金色的九尾风王座,高坐在金殿之上。
一时间,宽敞无比的千人广场都是从宫外涌来的文臣武将纷纷下车落马,渚宫金殿之外有禁军重兵把守,来自各司各尹的众臣们并不慌乱,极有秩序地拾阶而上,登上九九八十一级玉石阶,对于周造如狼似虎的目光却视而不见。
三百年来,有别于北方中原正统。
楚人在学习北方的礼仪之时,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秩序。
每一个姓氏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古老的氏族,以及氏族身后盘根错节的派系,北伐之事重大,所以今日就连一些致仕的老人都出来了,每一位都是动一动脚都会动摇楚国的首脑人物,往日里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都在这朝堂之外,轻易不展现他们的风雷于人前。
走在众人之前的。
当然是若敖氏的第一人。
今年伊始,令尹子般就已经将大部分权利下放到身为驸马兼左徒的若敖子琰手中,所以令尹子般已经很少在朝堂上发表意见,只是最后拍板,但让众臣更震惊的是怎么一直在上书房的潘太师怎么也出来了,还有致仕后退出朝堂在家休养的成老也出来了,看样子还病着在,居然都出来,而有些时日都甩手不管的令尹子般也亲临朝堂了,这是要发生什么大事不成。
众小吏纷纷缩着脖子,低头咂舌。
“潘太师,今日上朝了?”
令尹子般打量着久未出来走动的潘太师,若敖子良也跟他在身后笑着向他见礼,“太师,多年不见,看着还是那么键朗啊!”
潘崇微眯着还有点惺忪的双眼打量着若敖氏如今的两大话语人,一捋颌下白须,与令尹子般并肩一道,见礼道,“子琰放出这么大的消息,我这个作老师的能不出来听听吗?哈哈”
令尹子般微微颌首。
可是眼中难掩自豪。
“这小子,从小就不声不响,主意极大,没想到已经布了这么一大手,也着实这一次把我惊讶到了。”
潘老师扭头,一双睿智而深远的目光落在被禁军扶着登上玉阶的成得臣身上,缓声说道,“成老,当年城濮之战看来还是没有释怀?”
成得臣扶着禁军的手摇头叹道,“这一辈子啊想我成得臣都不会释怀,除非有生之年,我能亲眼得见我楚国大胜晋国,以报当年之恨。”还要亲眼见到成氏以血当年之败。
令尹子般闻言抬手指着他连连摇头。
“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活了大半辈子了吧,什么荣辱生死没有见过,这胜败不过兵家常事,你啊听我一句,放宽心,把这些事情交给年轻人。”
潘崇闻言颌首,“正是。”
成得臣一连摇头,十分执着,二人见此也不再多劝,说到城濮之战,也许不仅成得臣介怀,还有人一直介怀,一声如雷的大喊声回荡在三人背后,“驸马呢?驸马在哪?”
众臣面面相觑,结舌回道,“孙侯,驸马还没有来呢!”
三人闻声回头驻足,只见孙侯火急火燎地从战马上翻身下马,一身黑色寒甲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而身后跟着三百铁卫军的黑甲铁骑打马奔来,人还没有上到千人广场,这大嗓门已经吸引了众臣的耳朵,纷纷侧目回头。
“哈哈,说到对晋之战,这十九年,全赖孙侯一家老小守着我楚国北门,让晋人不敢南下。”
潘太师道,众人皆颌首。
孙侯的独子和妻子死在晋人的刀下,人被挂在城墙上示众一月,死后又被弃到乱葬岗,连一个完整的尸身都找不到。太女的母后孙王后就不用说了,因为她的“牺牲”奠定了楚王夺嫡的坚实基础。
孙家的愚忠之名才让楚王最为放心。
“走吧,我们先进去,让这家伙就这急性子,如果不冷一冷,就直接出了郢都回宛城打晋国去了。”令尹子般笑着大手一挥,邀请着众人进殿,三人一同迈入金殿之上。
众臣皆以若敖氏,成氏马首是瞻,见令尹子般与成得臣,潘崇同行,赶紧向他们三人一一见礼,跟在他们的身后汇入金殿之中。
不过众臣十分不解,只是一场外朝庭议,为什么今日若敖氏会如此慎重,就连成老爷子,潘太师这些久不出门的人物都出来了。
众人暗地里,不断以目光相互交流,就连消息最灵通的李老,今日也一无所知,齐齐猜不透这上面的上几位的心思,却隐隐觉得这刚刚风调雨顺却在这溪云初起日沉阁之时,隐着一丝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
外朝的钟声。
三响三落。
众臣依着尊卑位分依序而站,山呼万岁撑地叩拜。
一早听闻成周天使灰溜溜地溜了的消息的楚王难得地起了个大早,高兴地拍着大腿坐在九级玉阶之上的王座之上,大笑道,“今日真是个好日子,这成周的狗屁天使一声不响地溜了,而太师居然上朝了,今日看来真是有喜事啊!”
“呵呵,不然怎么说大王的寝殿外的那棵老藤开花,枝头上还立了一只喜鹊叽喳喳地叫呢!”
赵常侍笑微微地说道。
群臣闻言纷纷直呼。
“天佑大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天助大楚,政通人和,社稷安宁!
天曜大楚,一举克晋,图霸天下!”
楚王听了自然各种心情舒泰,今天的起床气也舒坦了,甚至看见若敖子琰还没有到也没有一点生气,反而和下面的潘太师一直续着旧情,感谢太师当年教导有方,才有他今时今日,潘太师一直谨守有礼,含笑回道,“这都是天择明主,大王之所作所为当的起我楚国之主。”
楚王闻言更加放声大笑。
当年他为了王位,逼宫轼父杀兄弟,晃一晃,时间过了十九年了,那一年成王刚刚兵败城濮,归来之后不知为何心生易储之念,要为楚国择一贤君明主,私下再三对其长姐说道:楚穆王眼似胡蜂,为人凶狠,不宜为君。
时,楚人打措于山林之中对于山鬼异兽十分相信,更认定相由心生。
楚成王对楚王这一语和令尹子般对若敖越椒的评价,到是不谋而合。
所以某种程度上,虽然令尹子般不喜越椒,可是楚王却对越椒心生几分同情之心,重用至今。
渚宫金殿之上,难得一片和睦之象。
令尹子般稳稳立于众臣之首,双眼微眯看向殿外旭旭升起的红日洒下道道金光,在众人身上拉出一道道黑影,落在青石砖身之上,上朝之前,他就已经接到若敖子琰的通知,转而他又通知了几个重要的老鬼,孙侯见楚王半天没有提北伐之事,急道:“大王,这都晋人围攻郑国了,你什么时候放我回宛城!”
楚王闻言一愣。
这事还没有人跟他说啊!
就在这时,殿外响起一声通报,“左徒大人到!”
令尹子般看出楚王的疑惑,在若敖子琰一身戎装进来前解释了今早若敖子琰送来的郑国消息,“如今郑国被围,晋国这是想要南下先占据郑国,同时会扈之盟联合陈国,卫国,宋国等国,准备攻打我楚国做准备。”
楚王闻言立即大怒,“可恶的晋国!当年城濮之战如是,如今也是,他们自诩天下霸主,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处处压制我楚人!”
金殿上也顿时爆发出一片议论声,有惊慌的,有害怕的,有激动的,有凝重的,有深思的,有盘算的
但是当先若敖氏,成氏,潘氏的第一人物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任楚王发泄着他积郁多年的怨气。
走进来的若敖子琰闻言什么都没有说,一身金色铠甲披风一抖,直接单膝跪在了楚王的九级玉阶之下,叉着腰间宝剑第一个上前求战,“儿臣恳请父王允我带领八万新军,三万若敖氏部众,与孙侯一起出征北上,灭郑,陈,卫,宋四小国,为父王打通北上所有通路,完成十年之内灭晋的不世功勋,成就我楚国的帝王霸业!”
“对!天无二日,九州无二主,成就我楚国王图霸业的时候来了!”
楚王闻言热血点燃,坐在王座上拍案而起,他的目光如炬看着底下的若敖子琰和大臣大声命道,“来人,孤要授驸马三军统帅之职,总领北伐所有军务。”
若敖子琰闻言稷首到底,“谢父王,儿臣定不负父王之信赖,三月之内,拿下四国让我楚国的疆土直接和晋国接壤!”
楚穆王,十九年七月初二,渚宫颁下战书,公告天下诸侯:
“陈,卫,宋诸国,多年来饥荒之时受我大楚恩惠,却不尊我大楚,会扈之盟联合晋人攻楚,同时围攻郑国,是为不信不义,天下共知。
今我大楚统军十一万,遣若敖子琰为三军统帅,孙侯为副帅,振军北上,严饬三国,讨伐其罪行,将此通谕天下知之。
钦此。”
………………………………
第七十七章 没有机会
楚王的诏令一出。
成得臣当场第一个反对。
他气喘嘘嘘,歪歪倒倒地走出来,双膝一弯,伏地颤声说道,“大王,我成氏也请求出战!请给我成氏一次一血前耻的机会。”
楚王坐在王座上昏花的老眼打量着如今连走路都要人扶着的成得臣,再看了看铠甲鲜亮年轻力壮的若敖子琰,眉头皱了皱,挥了挥手,劝道,“成老,孤知道你和寡人一样对于当年城濮一战心中不平,但是你这副身子骨”
成得臣闻言立即膝行至楚王玉阶之下,继续跪地请求道,“大王,老臣明白,老臣老了,可是老臣还有儿子,我们成氏都可以打晋人!”话毕就“碰碰”地跪地磕头。
李老见了,弯着腰拉着他劝道,“成老,你说我们都一大把年纪了,何必呢!”
众臣也纷纷劝说,“成老,大王明白你的一片忠心。”
“只是成左尹,成右徒都还没有回京”
“咦,成左尹,成右徒治水还没有回来?”
楚王多日没有上朝,听他们一言才发现成嘉,成大心兄弟二人也未曾上朝,遂开口问道。
李老站在边上开口回道,“成右徒他们应该还在回京的路上,这大军赶着出征解郑国之围,怕是不可能等着成左尹,成右徒赶回来啊”
成得臣在旁边连连挥手,“大王,不!不!他们一定会赶回来的。”
“这样啊”
楚王不听成得臣之言,大手一挥,“这样好了,子琰要走了,这郢都的朝庭之事,总还要人处置,成右徒这次把我这大江的水治理通顺了,孤已经从子般这里耳闻,是个人才,哈哈,等他回来就帮着子般处理国事吧!成老,下次吧,下次,孤一定保证让你两个儿子去。”
上赶着要为他打天下,楚王自然不会说反对,但是事有轻重缓急,军情紧急,哪等的了。
话毕就直接命赵常侍宣布退朝。
“大王!大王!他们赶的回来的!”
“一定赶的回来的!”
“您宽限两日!”
成得臣一直追在楚王身后,跌倒了又叫人扶他起来继续追,可是楚王却不再理会,眼见着楚王越走越远,潘崇拉着他,“成老,别追了,听我一句话,大王诏令已下,无可更改,下次吧!还有机会,和晋人这一战不会就此结束的”
众臣也连连苦劝。
成得臣捂着胸口呼吸不畅,“没有机会了没有机会了”然后两眼一翻,一口气没提上来,晕厥在金殿之上。
金殿上顿时响起一阵惊呼声。
“成老!成老!”
“成老晕倒了!”
“快传御医!”
楚王听闻后更加不喜。
一个女儿参加个田猎大会也能失踪,而成得臣人老更是老糊涂了,像赶苍蝇一样命人将他送回成府。
“好好的日子,真是晦气!来人,把成老送回府,叫他没事在家好好休息,都一大把年纪了,争来争去!平白急出病来,值当吗?”
潘崇见此连连摇头,蹲在倒地不起的成得臣,眼神悲怜地看着他道,“成老,你这又是何苦呢!”
他岂能不知成得臣这一趟出来就是为了争得这十九年来第一场抗晋的头功,挽回十九年前成氏的失败,可是啊
有些事情就是命。
你再努力也改变不了已经既成的事实。
他们虽然有翻云覆雨的手段,却没有未卜先知逆转乾坤的能力。
不过凡人罢了。
而且谁又知道这次大战,成氏真要是跟去了。
会发生什么
大战在即,两大世家,争夺兵权?
而郢都王城内部空虚。
会不会被人趁虚而入。
即使半昏厥过去,眼前影影幢幢,一片模糊,连人都看不清,成得臣的嘴还不断上下开阖地念着,“北上伐晋我成氏一定要北上”
若敖子琰上前看了一眼晕倒在地的成得臣,皱了皱眉,然后递了一份名册给小正子冷然命道,“传郑院首,将成老送回府去,好生医治!然后接下来根据这张名单,凡是点到名字的官员,一炷香内全部到议事殿集合开会!”
“是,驸马!”
小正子闻言赶紧命人安排。
等在千人广场外的阿朱眼见成得臣站着进去,躺着被人用担架抬了出来,焦急地和管家迎上问道,“我家大人这是怎么了?”
“是啊,好好的人进去,怎么躺着出来的?”
管家上前看着躺在担架上的成得臣,急地不知如何是好,“我家公子要是回来,老奴怎么给两位公子交待啊!”
郑院首一路跟了出来,闻言摇头说道,“我也不知,等我去的时候就听闻成老触怒了大王,然后自己晕倒了!其他大人怎么劝都不听,大王还连呼‘晦气’!”
管家闻言害怕。
“那那郑院首赶紧跟我去府上吧!千万一定要想办法保住我家大人”
郑院首闻言心底没底,低头看着躺在担架上的成得臣什么也听不到,两眼涣散,眼神发直,脸色白的犹如金纸,口角歪斜不能言语,全身无法动弹,出气更是比进气少,这么热的天,却满头手心皆是冷汗,手脚僵硬发冷,一脸魔怔的神情,就像油尽灯枯的样子。
周围一些众臣也围在周造,摇头长嘘短叹。
“唉成老这是时运不济啊!”
“二子,成右徒才立了这么大一功,楚晋这一战若是再晚几日,定又能赶上个好时机,再立一功。”
“到时候成氏就能洗涮城濮之败的罪名了!”
“可惜啊”
议事殿外重兵把守,不准任何人随意走动靠近,否则当作窃听情报的敌国间客处置,殿中所有与会的文臣武将全部按照位份坐在各自的长案或者各自的阵营之中,纷纷交头接耳。
李老轻抚下颌花白的胡子一笑。
“令尹大人,晋国攻郑的消息,可瞒着我们好苦啊!”
“是啊,李老!”
“我们还说一早上怎么连潘太师都出来走动了哈哈”
令尹子般一声沉吟坐在最上首,不过他的面上并没有多少忧色,反而是胜券在握地一笑,“等了十九年,快二十年,我们楚国终于要还击了。”
“这一战,我们一定要把北方的土地,人口也纳入我楚国的版国之中。”
王尹笑道,“这绝对是我楚国建国八世以来,最大的功业。”
众臣的谈笑声中早已经忘记了刚刚倒下去的成得臣,眼中都是对这一战的期待之情还有偶尔眼中闪过的谋算。
………………………………
第七十八章 楚国中兴(感谢软兔子yimi500打赏)
潘太师坐在令尹子般身边,静静喝着茶对于周造的各种歌功称颂之声置若枉闻,睿智的双眼含着一丝笑意,只是转头看着身旁并肩而坐的令尹子般开口道,“子般,我看时间不早,不如言归正传,这样子琰和孙侯这边也好早作准备整军出发,毕竟军情紧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