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古代当闲人-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他们有所反应,只要他们表态了,这个事情都好办。
毕竟这是自己的封地,收取赋税其实也是自己的一项权力或者说义务。
就好像是地主收租一样,我有权利收租,自然也有权力不收,但是不管我收不收,你都得交租。
这就是万恶的封建社会。
然而现在李航身处这个时间,也只有用这个办法来对付他们。
为啥?
因为这个时候甭管是他还是其他的人都没有办法去应付这个时候的豪强反击,只能够用一种方式先去试探他们,试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收租。
去年这里收税是多少,今年稍微减免一点就是了。至于为什么要王大力去。
至少他能打。
各地的税赋其实并不是什么大收入,按照李航这样一个月两百贯银子来计算,他一年差不多就可以赚取足足足两千多两银子,可以说直逼那些大型的封地收入,至少在这个时代,李航是不需要靠着税赋来活下去的,甚至可以和么说,他一个人就可以将这里的税赋搞定。
可是交不交税,这是一个态度问题,这不是其他的问题。
李航撇了撇嘴,自己则是在这里陪着这些老农开始规划试验田的问题,而王大力则是披星戴月的下去收税去了。
同时跟着去的还有十个全副武装的边军士兵。
想必有他们在,出不了什么问题。
至于说赋税这种事情,在基本上了解了他们的生存状况之后,李航只能说这一次的赋税,基本上都是按照他们的户籍册上所写的来制定的。
所以基本上不会到达苛捐杂税的程度,但是又能保证让他们有点舍不得。
这样子的话,差不多就可以试探他们的态度了。
自己下去的时候他们都会送上户籍册,其实他们也有所准备了才是,至于说是要交税,还是抗税。这个就看他们的了。
至于说那些马匪,十个骑马的专业士兵,足够对付了才是,就算是对付不了,也应该可以跑得掉。
李航捏着下巴,是不是要开始编纂数学了。
其实一开始各种书籍的印制,都是为了这个。
数学、化学、物理,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三样东西可以说就是近代科学的开端。
虽然自己也记得不是很多,但是至少也是能够铺好路子,只要能够将其引导出来,那么以后的发展就得靠其他人了。至于说什么谁来发展推动,李航想新,自己手里的这些人足够将这些学科发展下去,至少能够保证这个学科开始在这些地方流传开来。
李航也不相信自己这么多的徒弟只是能够学一个数学,到时候不管是化学还是物理,都会慢慢的教给他们,到最后再由他们去跟那些各行各业的老师傅学习,然后再从这些老师傅的手里学会真正的实际经验,然后再用自己这一套总结出来相关的技能的专业知识,到时候他们又认字,就又可以将这些东西收拢回来,最终形成一个知识的发展和记录,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将这些知识流传下去。
看着手里新印出来的书本,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佛经,但是这就是他开的作坊弄出来,这就是活字印刷么?
“李航,有了这等印刷术,再少的印刷咱们也可以印,而且这印刷也方便太多了,不用等那些雕刻师来一次一次的雕刻了!这样的话或许重现前朝盛世也不是什么难事了!”赢允兴奋的握住了拳头。
倒是李航一脸奇怪的看着他。“前朝盛世?”
………………………………
第219章 轮种法
“前朝拥有大量的古籍,但是大晋皇帝骄傲自大,觉得的人多了,反叛他的人就会越多,所以他就来了一场针对士人的大屠杀,并且将很多的典籍都烧毁了!”
这不就是另类版本的焚书坑儒么。“难道这个事情就是大赢王朝开始起义的起点和诱因?”李航皱了皱眉头,这件事情看样子还不简单啊。
“嗯!”
“有点意思!”
几天的时间,李航带着家里人几乎是在北平县城走街串巷。
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北平县城也是百废待兴,有一个赢允过来进行大局的主持是最好不过了,加上这个北平县城周围还有很多的平原,可以进行试验田的划分,一个对比实验田,就是一亩地,只要其他的条件都差不太多,那么这件事情就好办了。
几个老农一脸懵逼的看着赢允。
“殿下,您是说您要请我们来种地?”
几个老农的脸上都是皱巴巴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要回去的。
看着赢允也有些迷茫,李航这才站了出来。“是啊,这种对比试验还得靠诸位的本事,当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尽心尽力,尽可能的做到除了我们要求的实验条件不一样,其他的条件都必须一模一样。这样我们方能够得到最准确的数据!”
几个老农有些不解的看着李航。“这一点点的不同,又能够增加一亩地多少谷子啊,我们这样做值得么?”
他们虽然是精于种地,但是这些人几乎是没有人也一个人能够能想到这一点。
“你们一个一个的都是种地能手,或许在你们手里,一亩地多一两斤的谷子不算什么,但是如果像是你这样的老农多一千个,一万个呢?”
几个老农有些震惊的看着李航,最后干巴巴的登录十几分钟都没有说出话来,最后才结结巴巴的说了一句话。“这谷贱伤农啊!”
果然是老农,连这个都知道。
李航点了点头,一脸欣慰的看着这些老头。
他们不光是种地,还知道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这个时候的销售量的问题,其实他们就关注到了。
而且他们还很精通。毕竟这么多年都参与到了种植、销售的环节,所以他们对于这些市场规律倒是有一定的认知。
“我有一个想法,所以需要大量的粮食,你们也放心,只要你们能种出来多少,我就能照价全收!”李航说完拿了一张纸交给了赢允。
这是一种作为调控的手段。
所以很多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保证,这个保证就是钱!
像是未来的调控政策,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保证,再强大的仓储技术的前面,在丰年用一个国家收购价格,把多余的粮食全都收购起来,有什么事情,或者是遇到灾年,就可以把这些收购的粮食来投放出去,防止别人投机倒把。
或者说更多的还是一种调控手段。
但是这种手段是建立在国家在参与其中的基础上的。
这种基础要的就是钱!
李航说完把手里的豆腐拿了出来。“殿下,咱们现在要推广的就是这个!”
豆腐是廉价的蛋白质。
这个时候推广廉价的蛋白质,对于边军都有好处。
“为什么?”赢允有些不解的看着他手里的豆腐,虽然很好吃,也卖相很好,但是这玩意真的要大力推广么?
为什么?
自己是皇太孙啊,不是卖食物的啊!
李航指了指豆腐,随后又指了指一旁的猪肉。“猪肉和一般的小麦比起来,主要是多了油脂和一些蛋白质,豆腐就是很好的蛋白质,而我们的边军士兵,甚至是那些军人和练武的人,想要有利器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肌肉,这样才会显得强壮。”
这个年代的人估计都不知道什么叫做蛋白质,但是他们并不需要了解这个概念,他们只需要知道,想要长肉,就必须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就行了。
当然肉食肯定是最好的,但是作为一种无奈的替代视频,豆腐绝对是可以让大豆脱离难吃的玩意的范畴的一种优秀食品。
“我的想法现在倒是有不少,不过总结起来还是得慢慢实现,你也知道我之前说了轮种法的方法。到时候我们花一年两年的时间,验证这个轮种法的效果,能够很好的将这些需要休田的田地利用起来。”在种植了水稻小麦之后,种植大豆养猪用粪便增肥,这些哪怕只有其中一样,都足以增产,何况现在是集合在一起。
到时候只希望这些老农能够把持得住,将这些东西全都拿出来。
一旁那老农皱起了眉头。“李秀才啊,你这个大豆种植出来了,就可以做这个豆腐,还能做什么?”
大豆除了能够做豆腐,还能作别的。
“豆腐、豆腐脑、豆干、豆皮、豆渣、豆油,这些都是大豆可以做的,早餐中餐晚餐甚至是宵夜,你能都吃到大豆做的东西,而且大豆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种植大豆能够让土壤变得肥沃!”
这种是生物书上的,虽然说得很浅显,但是李航却是记住了。
加上这时候自己的作坊要猪,大豆轮中,加上这个养猪的分辨滋润,足够让一个地充满肥力。
赢允听着李航的讲解,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因为这个时候一旦所说的真的成为现实,那么粮食产量不光要增加,还会丰富食物种类。
增产啊!
如果按照他这么说,那么最终限制人口增加的因素也就消失了。
“只要管理得当,就可以增产,我们的这些知识不光是能够让农民受益,最终会惠及各行各业!”
赢允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有些好奇的看这李航。“李航啊,这不像是你啊,你弄出这么大的阵仗,你以前可是死要钱的,你这样帮农民增产,最多也就是皇爷爷给你一些钱吧,这个”
太反常了,实在是太反常了。
“我要掌控封地,就必须要让我的这些徒弟去掌管这些村镇,但是这些地方有豪强,要怎么从他们手里接过这些权力呢?这就是要让他们感觉自己的智商不够用啊!”李航笑的很阴险。
………………………………
第220章 知识就是力量
对于李航的这种构想,赢允只能表示无可奈何,毕竟他家里就是皇族,很多事情其实都要看实质的。
如果李航可以轻松控制封地,那是不是他也可以?
士大夫治理天下,其实这个事情有很多的时代做过,最明显的就是明朝。
因为在这个明朝很明显的就是士大夫治国,但是结果呢?
明朝被玩死不说,这个时候的士大夫完全就是满嘴的之乎者也,真正的科学被西方赶超。
李航看着面前的赢允,一脸的高深的笑意。“皇太孙殿下,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个由世家把持着的天下,那么就只需要等待就好了,但是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个真正的强大的大赢朝,你现在就得开始努力了。”
这几天在搞试验田选了好几处相同条件的田地,几个老农还在管理这件事情,加上周围的肥料的堆积和各种各样的条件的选择。
这种时候还必须要好好的规划大小和管理区域。
这样一个老农就可以对比几个试验田进行照顾。
而且这些试验田的附近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让普通人没有办法去打扰这种实验,正好用来进行调整。
李航很清楚这个时候要怎么做。
这个时候自己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潜能全都激发出来!
这个时候他们这些人能做什么?
他们一旦完成这个对比试验,他们就可以成为下一步计划的主要参与者。
这一项长期工程李航也打算做下去。
要知道,这种时代很多的人都没有这个意识,或者说只是被动的在这么做。
这种时候要做好种子优选计划,还有自己准备好的作物杂交计划。
这些老农就是最好的实验实施者。
“你想想看,当这些书推行到这些地方的时候会有什么效果。”
赢允略微思考了一会,就连一旁的赢禄也停下了笔。
稍微想了一会立马就惊叫了起来。“我知道了,很多的农民根本就看不懂!”
“没有错!”
李航点了点头,一旁的赢允也跟着点了点头。这个时候甭说别的,光是一个识字,就可以将百分之九十的人拒之门外。
“识字率是一个硬伤,别说那些农民了,就连很多做账房的账房先生,也未必能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字,估计做到三十多才会逐渐的熟悉。”
一听到李航这么说,这一下子赢允就急了。
“这岂不是说没有人认字的花,岂不就会搁浅?”赢允的脸色顿时一变。
如果出一本书却是没有人看只是束之高阁,那有什么意思,何况这种书如果真的受到了皇爷爷的喜欢,又不能用那有有毛用啊!
“所以我有一个计划!”
制度的改革从来都是从基层开始的,而这种制度改革不免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利益。
这种利益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这个时代的利益阶层是谁。
这时候不光是赢允,就连一旁的赢禄都露出了一脸茫然的模样。“这个计划有几步,第一步是把书发出去,并且鼓励学子下乡讲学!若是谁能做的好的话,可以直接进入专管农桑的部门。这样鼓励学生下乡讲书,第二步就是鼓励他们在此期间开办私塾,教授学生识字,并不需要讲多么高深的东西,如果他们能够让那些村子里的小孩子全都识字,那便是大功一件,日后可以直接进入专管教育的部门!”
这样子的直接升任的做法,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若是你能够下乡讲学,能让那里的人都能够了解这种新式的东西,那么就相当于你了解了当地的情况,在当地做一个小官那叫做绰绰有余,何况一旦了解了这些基层的情况,以后随着他们在官场上的一路晋升,就可以一路扎扎实实的走上去,这种比起那些直接考取功名,直接到金陵的那些人要好很多,而且这些人绝对有足够的力量,但是他们绝对没有从下头爬上来的那些人成熟,所以甭管有多少的势力,他们只要是从基层爬上来的,他们就有足够的经验。
李航笑眯眯的说着。
这是政治的事情,也是体制的问题,这个事情轮不到他的插手,而且这样做的话,估计那些官员都回来找麻烦,不过这样子的事情可以由赢允来做。
“这样子的话,他们在下面已经跟着那些人一起做事情一起发展农桑,了解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即便是换一个地方,有过实际经验,也可以马上跟进,这样子他们的优势就会很大啊!”赢允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立马就明白了过来,但是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危险的。
“若是这样做的话,世家的力量又会增强了。”
赢允看得很透彻,因为这个时候世家本来就是控制了基层的,若是他们这个时候真的这么做的话,那么这个事情就大条了。
也就是说世家在基层的声望将会无限的增强,并且还会让这个时候世家对基层的控制力增强。
正因为这样所以他才更不想提这个。
“有舍有得,基层反正把持不住的话,那么就不如让他们去做这个,等到所有人都识字略通算数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让技术发展的时候,而且这个时候只要下面的东西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就好了,反正现在基层也插不去手,反倒不如让开这个盘子,让他们去普及识字,到时候人越来越多寒门子弟也可以的时候,那就不是他们能管的了,只要他们管不了这个,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东西对他们的人进行更换,尤其是一些不懂文字的力量的士绅,这样朝廷就可以完成这个更换的过程,然后朝廷通过控制这些学府,来控制这些基层的权力,到时候人一多,他们就不可能完全控制了。”
只要人一多,皇权就有更多人可以用,而自己就可以彻底的打破这些世家和一些地方豪强对于基层的把控。
“想法倒是真的很好!”秦政叹了口气,一脸无奈的看着皇太孙赢允,这个想法真的很好,但是那些豪强的反抗可不是那么好解决的,要是一个不好,怕是会受伤。
“我们并不去跟他们去硬磕,而是让这些读过书的人去给他们帮忙!”李航嘿嘿一笑,这个时候根本就不需要硬碰硬,而是只需要好心的去帮忙就行了,到时候只要慢慢的让人自然而然的接受有知识就连种地都能多产出一点的概念,人们的学习热情自然会很高,到时候不用学习之乎者也,只需要让他们认个字就行了。这样的难度比起书院来说要简单多了。
………………………………
第221章 稳赚不赔的生意
这个时候就算是赢允也知道了,这个李航的意图。
识字么?
识字率是一个很可怕的玩意。
早在玩维多利亚的时候,李航就见识过大清果的识字率不足百分之十开化的困难程度。
这里说的开化也不是说什么蛮夷学礼仪,而是指的学习现代的科技。
这种开化速度就很慢,因为大家都不识字。
正所谓书同文车同轨,这年头一统了之后,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可以铺开这个学习。
这年头最大的麻烦在于学习是耽误劳动时间,并且还有一个坑爹的的费用在里头,一旦真正的费用起来了,估计没有大量的钱,是搞不定的。
尤其是那些古文典籍,要学会这些还得要钱的。
“我们现在还得整理出来常用的两千字的文本,用来给他们进行学习,大约一两年就可以学会人字,大约每天一个时辰这样安排就行了,不求他们能够熟读古文经书,只要求他们能认字,能做好加减乘除就好了。”
这就是李航对他们的最低的要求。
这些给一般人时间去学习他们也没有资料,但是如果跟着这些农桑的书开始下去,他们那些书生势必要在一个村子里待一阵子,这个时候甭管他们多么的不情愿,在村子里能够开一个私塾的话,只要能够教出来不少的识字的儿童,就一样可以领取奖金,这样的话下乡教学,这就非常的简单了。
毕竟如果只是让他们下去宣传一个农村种地的方法,这未免有点浪费,所以只要开一个私塾,能够让这些小孩子识字,也可以让朝廷给他们拨款一点,这就当成是教育基金了。
这种政策在李航看来那是想当的实用的,在这个古代的人未必会愿意用这政策,因为这是用国家的钱在补贴教育。
这样子的政策在现代人看来绝对是一个好政策,但是在古代,这种做法其实很危险,因为在这种年代,这种需要到基层去执行的政策,很大一部分是靠着这些世家和一些地方豪强在进行执行。
如果这种政策是要削弱他们的,那么这就很难执行下去。
“这个恐怕很难。”就连赢禄也知道这事情的难度,可是他也没有办法戏说,因为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可能细说。
“这个没有关系,我会现在我的封地内进行测试先,还要看看在我的这块小地方能不能推行下去,如果推行下去了,我们就可以开始上报朝廷!这就叫做试点!”后世的这种经验其实不算是什么很麻烦的事情,后世这种试点其实就是用来进行一些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的政策的,这种推行也是小范围的进行实验。
李航现在只是想要借助这种政策,用来推行夺权而已,至于说能不能在其他地方进行推广,李航也懒得管。
只要说识字能给人带来好处,让他们真正的看得到的好处,他们就一定会去做。
一旦亩产能够上涨个百来斤,他们估计死活都想要认字了。
何况这个时候李航还不止一个增产的手段,一旦真正的用上,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变现在的局面。
这年头虽然很多人已经开始堆肥了,但是实际上都只是口口相传,并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最好而且也没有见识过这个时候的各种发酵。
至少现在他们的堆肥还是很原始的。
李航提出来的这个,主要就是用来提升产量的。
提升产量丰富食物种类,大豆、菜都可以种植,这样一年四季产出的东西都有所不同,并且还能够让这些人吃上不同搞得食物,若是算上这个时候还能对猪肉和肥膘的利用,可以说只要自己的封地内的人按照自己编纂的那些书上的内容来,他们就可以跟着赚到不少的钱,至于说其他的,李航并不是很在意,这年头最重要的就是赚钱。
“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只要你能带领他们赚到钱,他们就会跟着你干。”
李航也没有去反驳什么,他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自然比赢允和赢禄这种富家子弟更加了解基层。
这么多年的时间,基层都没有任何的变化,而且这个时候谁都清楚,这本书一旦宣扬出去,那绝对是可以让这些农民增产的。
李航看着自己身边的这些徒弟们,或许他们也可以担任这个职责。
但是想要让他们承担起这个责任,自己还真没这个勇气,毕竟首先他们还是孩子,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这种参考的斗争,所以很大程度上,他们都只是一些乖宝宝,想要让他们去争权夺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李航的手里能够担任这几个职责的,就只有三个人,一个就是赢禄,还有两个就是当初朱正恒送来的那两个人,一个商人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