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铁心头一畅,不由得哈哈大笑,说道:“要是不看俺们那狼狈样儿,还真象是诱敌深入呢!”

    “不装得象一些,怎么能把敌人引进来?”老周停顿了一下,以商量的口吻问道:“接下来,咱们是回村休息,还是也转移进山?要不,把进山的都叫回来?”

    赵铁想了想,有些拿不定主意。

    如果只是他们这些人,能打能跑,那倒好办。警戒哨放好,就在村里吃饭睡觉休息,也不会有大问题。

    那些干部群众呢,还有很多拖家带口、大包小裹的村民。

    要知道,非战斗人员,特别是老百姓,转移起来不好组织,缓慢拖延。谁知道敌人还会不会来,这进山、回村的折腾,想起来就头痛。

    老周和赵铁也是差不多的想法,虽然村里肯定住着舒服,虽然有很多伤病员在山里会很难过,但少折腾,对他们也是好的。

    “我看,暂时别去通知大家回村,看看敌人的动静再说。”赵铁苦笑着看着老周。

    老周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这是稳妥办法,我赞成。咱们就留下来,充当警戒,并向山里通风报信儿,你看怎么样?”

    “我同意。”赵铁笑了笑,说道:“现在的游击队呀,多些战斗经验总是好的。大梅虽厉害,也不能老指望她一个。”

    老周深以为然,微微转头,伸手一指,笑道:“看,大梅过来了。旁边的那个――好象是菊子。”

    赵铁回身看了看,借着落日的最后一抹余晖,看见了那个不紧不慢走过来的身影。

    …………

    寒风吹起一阵,雪尘在空中飘着,扑在人的脸上、身上。连月亮似乎也感到了冷,躲进了云朵后。

    凌晨四点多钟,正是人感觉最迟钝、最困倦的时候,也是最容易麻痹的时候。加上村口、房顶都有哨兵监视,村子里的伪军们的警惕性很低,都在呼呼大睡。

    村口的篝火闪烁着,照亮了伪军哨兵的身影,这个家伙缩着脖子来回走动着,不时跺一跺冻得麻木的脚。

    吃饱睡足的沈宸已经潜近张庄,冷冷地瞄准了目标。

    根据赵铁等人的侦察,发现伪军们在张庄落脚歇息。是准备天亮后大举出动,还是仓惶撤退,却是看不出来。

    按照沈宸的猜测,没有鬼子督促压阵,伪军直接撤退的概率有七八成。

    之所以没有连夜逃跑,可能是基于两个原因。

    一来是伪军们虽吃了大亏,也发现对手的人数不多,火力不强;其次则是他们不擅长于夜间行动,不管是夜战,还是摸黑逃跑。

    沈宸觉得不打跑这股敌人,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睛,便向老周和赵铁提出建议,并获得了同意。

    计划确定下来,大家便在村中吃饭休息。一直睡到后半夜,才简单喝了点热面汤,带着准备好的东西整装出发。

    作战还是以沈宸为主;老周带着人绕过张庄,在路上设伏;赵铁带人在沈宸后面接应,帮着制造声势,并在伪军逃出庄子后作势追击,加剧敌人的混乱。

    沈宸瞄准良久,轻轻扣动了板机。

    啪勾!枪声在寂静的夜里分外刺耳,村口的哨兵捂着肚子倒了下去。

    停顿了一会儿,伪军的其他哨兵才清醒过来,乱喊乱叫着,向村外乱打着枪。

    赵铁等人在远处也闹腾起来,向着庄里打了两阵排枪,又点燃了一挂鞭炮,扔到铁桶里象爆豆似的响着。

    胆小如鼠的伪军们蒙了,真以为遭到了进攻,更加乱营,连架在高处的机关枪也响个不停,四下乱射。

    沈宸隐蔽得好好的,冷冷地观察着,终于又找到了机会。

    他的呼吸平静下来,手臂稳定下来,盯着晃动的人影,手指扣上了板机,眯起了眼睛。

    “啪勾!”清脆的枪声在沉静的黑夜里分外刺耳,沈宸凭着夜眼看到高处的人影晃动了一下,摔了下去。

    庄子里更加热闹起来,人喊马嘶,各处不时闪现出射击的火焰,打得凶狠,却射得盲目。

    沈宸慢慢向后移动,把身体藏在一块石头后面,冷静地观察着敌人,等待着下一次出手的机会。

    好半天,枪声和人声才稍微平静下来。伪军能够根据枪声判断出敌人所在的方向,但却无法知道狙击手的准确位置。

    而且,在黑夜里,伪军也不敢轻举妄动,唯恐出了庄子就遭到埋伏。

    耐心的等待,沈宸潜伏不动。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身后赵铁等人,在负责保护他的队员以外,似乎还有冥冥之中的护佑。

    而此时此刻,在不知道的远方,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也还有人在与侵略者战斗。

    有人受伤,有人牺牲,也正是这大小战斗的集合,才汇聚成抗战不屈的交响乐。

    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分钟,沈宸又找到了机会,他缓缓出枪,慢慢瞄准,冷冷施射。

    骚动,混乱,庄子里又是一片鸡飞狗跳。

    子弹纷乱在空中穿射,打在地上发出啾啾、噗噗的响声。

    沈宸躲在隐蔽处,屈伸着手指,眼睑开合之间,寒气并未消减。

    乱枪声中的冷冷一击,混杂着,使伪军并没有十足的惊惧,但却在某个地方又倒下了一具尸休。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小时。

    沈宸换了三个阵位,打死打伤了七八个伪军,不断的伤亡,终于使伪军感到了最大的恐惧。

    苍茫的曙色开始出现,不断响起的枪声才终于停息。

    敌人的盲目射击停了下来,他们在仔细地搜索周围,在观察情况,准备天亮后就逃出庄子。

    时间在流逝,耐心者总会得到上天的回报。沈宸找到了目标。他仔细瞄准之后,轻轻扣动了板机。

    在又一次的混乱、骚动中,天空开始朦胧地透出亮光,看上去象是一块拧过的、潮湿的淡蓝画布。

    沈宸缓慢而隐蔽地开始了后撤,退入了庄外的树林,与赵铁等人会合。

    不管是日本鬼子,还是伪军,沈宸只要有机会,就不想放过。

    因为,伪军是汉奸,尽管他们或许是迫于外来强权的压力,不得不成为强权摆布的棋子。

    但抛开其他种种方面的原因,伪军和汉奸就是一群为虎作伥的民族败类。

    不管是为了养家糊口,或是为了升官发财,随着外来侵略者对自己同胞进行迫害和杀戮,便是不可饶恕的。

    为鬼子抢粮逼款,为鬼子迫害乡亲,为鬼子强征妇女……你说,这样的伪军,这样的汉奸,该不该杀。

    晨光来临了,黎明的玫瑰色彩显现出来。

    惊魂未定的伪军也发现,袭击者已经远去,只能看见远处的人影。

    “长官,长官,在那边。”一个伪军伸手指着,向军官报告。

    伪军军官举着望远镜看了看,根本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而是紧催着赶紧吃饭,好趁着天色大亮跑回去。

    “报告长官,伤亡数字出来了。”又一个伪军跑上来报告,“阵亡了六人,重伤两人。”

    伪军军官摆了摆手,心中郁闷恐惧,也觉得自己的隐忍决定是正确的。

    昨天的损失,再加上晚上的袭击,让伪军军官不敢再重蹈覆辙。追上去,没准就死在路上了。

    眼见着袭击者没了踪影,伪军们多少松了一口气。饭一做好,便争抢着往肚里填。

    等太阳照亮了大地,伪军们觉得视野清楚,不太怕袭击者悄悄靠近后,便开出庄子,向据点方向行进。

    而伪军们行了不远,后队便发现袭击者又出现了,在射程之外不慌不忙地跟着。

    伪军军官得到报告,除了命令后队加紧戒备外,也不想再节外生枝。

    跟着就跟着吧,反正谁也伤不到谁,要是追过去,恐怕才是正中敌人的诡计。

    时间一长,伪军的队列也渐渐起了变化。原来还算整齐的队伍拉长了,也变得松垮起来。

    归师勿遏,兵书上是有这样的话。意思是说,急于撤退的队伍,最好不要去硬堵,会逼着他们拼命的。

    但伪军只注意到了身后的几个袭击者,却不知道打击在前面也有。虽然不是阻击性质的,可一样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伤害。

    “轰,轰,轰……”连续的爆炸突然响起,火光闪现,惨叫连连。弹片飞舞激射,雪和着泥土翻腾起来,伪军在倒下,在乱跑,在惊呼,在惨叫。
………………………………

第三十五章 溃逃,回村

    “唏溜溜”一声暴叫,被弹片击伤的马匹猛地扬起了前腿,然后向前狂奔,并甩下了马背上的军官,引起了伪军队伍中更大的混乱。

    爆炸声未停,枪声便响了起来,从路旁的树林里,子弹不断飞出,向着敌人射去。

    放过前面打尾巴,这就是制定的作战计划。正是根据伪军怕死、军心涣散的特点,判断其不敢返身死战。

    在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和枪声中,伪军陷入了混乱。是袭击,是包围?伪军们胡乱打枪,四下乱窜,惊呼、惨叫又使他们产生了更大的恐慌和错觉。

    这个时候,如果有军官进行组织,伪军虽遭受打击,还不至于溃败。冷静下来后,他们会从枪声判断出敌人并不多。

    但这队伪军的指挥官却做出了出人意料,或者又是情理之中的举动。

    听到后面爆炸、枪声响成一片,这个家伙只是回头看了看,看到的是火光、烟尘,是伪军四散乱窜。他一夹马肚子,竟然转头向前窜了出去。

    当官儿的带头,还不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谁还顾得上增援后面的同伴?

    其他伪军也是发足狂奔,紧随长官身后逃窜而去。

    走在队伍后面的二十多个伪军可倒了霉,被埋在路上的连环手榴弹一顿猛炸,已经伤亡大半。硝烟还未散去,乱七八糟的子弹又射了过来。

    不说射击的效果,这声势却造得很足。等看到前面的人马正乱哄哄地逃跑,他们已经是被甩下的累赘,幸存的伪军也是战心全无。

    沈宸和赵铁等人快步奔跑,很快接近了战场,与道旁树林中的老周等人,对残存的伪军形成了两面夹击。

    本来就没有打着全歼的主意,连伪军的如此不堪也出乎预料,几个伪军仓惶逃离,也没有遭到狠命的追击,侥幸成了漏网之鱼。

    “啪勾!”沈宸追了几步,以跪姿持枪,扣动板机,一个伪军身子晃了一下,象根木头般直挺挺摔在地上。

    再次拉动枪栓,推弹上膛,沈宸瞄准敌人,又射出一枪,伪军踉跄了一下,只受了轻伤,鬼嚎着继续逃跑。

    沈宸摇了摇头,这个距离不是很把握了,他不想浪费子弹,就让那几个怕死鬼逃命去吧!

    老周带着人冲出了树林,没有什么呐喊冲锋,他们面对的只是横七竖八的尸体,一片狼籍的战场。

    地上一个受伤的伪军正痛苦地叫唤,二虎子跑过去狠狠一脚踢在这家伙脸上,嘴里还骂着,“狗日的,让你当汉奸!”

    “住手。”老周跑过来,高声制止了二虎子的继续施暴,“咱们优待俘虏,你要违反纪律呀!”

    沈宸撇了撇嘴,走到一旁,从一具伪军尸体上解下血染的花布包袱。里面是抢掠的财物。趁别人不注意,他拿了几块银元和一个银镯子飞快地揣进兜里。

    倒不是全是贪财,可毕竟有钱会很方便。而且,沈宸还想着叔叔一家,就算不搬出日占区,生活也总要花钱的。

    有机会就搜刮,沈宸已经积攒了不少钱财,完全算得上一个小富人,或者说是小富婆了。

    沈宸把注意力又转移到了弹药上,拿起一条子弹带,就把里面的六五子弹往弹盒里装。

    “哎,缴获要归公的。”赵铁背着几条枪走了过来,听语气倒象是在调侃。

    沈宸才不管呢,翻了翻眼睛,先把子弹盒装满,再把子弹带抛给赵铁,“好啊,归公啦!”

    赵铁手里捏了捏,里面还剩下几颗,不由得苦笑摇头,说道:“等队伍壮大了,可不能这样啦!你不遵守纪律,别人有样学样儿,可不管了。”

    沈宸嘿嘿一笑,说道:“行,到时候就先归公,你再偷偷发给我好了。”

    赵铁很无奈,这丫头打仗是厉害,可就不好摆弄,可有老主意了。

    又打了胜仗,又有了缴获,除了三个哼唧呼痛的伪军伤员,沈宸觉得都挺完美。

    而她的目的也算是基本达到,使这支新生的游击队形成了基本的战斗模式,就是以她为中心,围绕她的狙击展开的战术打法。

    这一点很重要,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日后外行领导内行瞎指挥,他又不得不执行命令的被动局面。

    打扫完战场,众人回到了张庄,虽然被伪军糟蹋了一通,好在没放火烧房,住人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警戒哨能放在张庄外,消息树或者是烟雾预警建起来,王家洼的安全系数便提高了数个层次。

    老周和赵铁决定暂时驻扎在张庄,并派人进山通知,让那里的人们回到王家洼休息。

    沈宸觉得还是在王大娘家住得舒服,就跟着进山报信的队员回了王家洼。

    尽管老周和赵铁在张庄对队员们进行军事训练,但沈宸觉得已经把射击要领讲完了,剩下的就是苦练。至于什么卧倒、匍匐等战术动作,却是用不着他教。

    回到王家洼的时候,已经是日近黄昏。来到王大娘家,沈宸发现这一家子都回来了。

    原来,王家老夫妇进山不久就发现菊子偷偷溜走了。不用想,肯定是回去村里了。担心女儿的安全,老夫妇俩便冒险回来。

    沈宸这一回来,倒是给菊子解了围。王大娘也不好再数落闺女,反正人和家都没事儿,心里也高兴。

    “大梅呀,这炕刚烧上,你在灶旁先坐一会儿,这里暖和。”王大娘热情地招呼着沈宸。

    她听了菊子的讲述,虽然将信将疑,但这女娃能跟着男人们扛枪打仗,就很了不起。

    “大娘,我没那么娇贵。”沈宸婉拒了王大娘,还是回到他那屋里,想把身上的东西都收拾利索。

    菊子却前后脚地跟了进来,拿着张狼皮铺在炕上,缠着让沈宸教她打枪。

    学会开枪是容易的,菊子得到枪后,沈宸就教会她了。现在的菊子要沈宸教的是枪法,她觉得沈宸打得那么准,肯定有什么窍门。

    “窍门嘛,肯定是有。”沈宸被缠不过,只好耐心地解释道:“但现在告诉你也没用,你先得练好基本功,比如持枪的稳定性,测量距离的准确性等等。”

    “那你说咋练,咱们现在就开始嘛!”菊子对枪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除了摆弄枪,好象对啥也不感兴趣。

    沈宸无奈地耸耸肩膀,说道:“那你会数学嘛,就是算数。”

    菊子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道:“俺跟着爹到集上卖过山货、皮子,倒是会算点小账。”

    “那,也算吧!”沈宸知道不能要求太高,会算个小账,如果加上死记硬背的话,用跳眼法测距还是能够掌握的。

    所谓的跳眼法,就是用手指和眼睛测距的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两瞳孔的间隔约为自己臂长的十分之一,将测得实地物体的宽度乘以十,就得出了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

    也就是说,要使用跳眼法,必须能够估测出被测物体的大小(高度或宽度等),从而才能估测出被测物体到大拇指所指位置的横向距离。

    所以,使用跳眼法,除了会基本的数学,还必须熟悉常见物体的尺寸。比如:汽车的长度,人的身高,楼房的层高等等。

    对于菊子,甚至是其他的队员,沈宸也没有培养出狙击手的奢望。能在百八十米击中目标,按照当时的标准,就已经是非常厉害的战士了。

    这样仔细一想,沈宸觉得跳眼法都没有必要学,能大概判断出百米左右的距离也就够了。

    而且,菊子现在所使用的三八大盖是立框表尺,有一个优点:就是当射距在五十米至一百米左右时,可以竖起表尺框,并把目标与准星同时套在立框之中,作概略瞄准快速射击。

    象沈宸这样的水平,如果不追求爆头,在百米距离内枪枪打中是不成问题的。

    天已经黑下来了,估测距离的训练只好明天开始。

    沈宸便教了菊子最常见的卧姿无依托射击,并反复纠正指导,确认她已经能够通过双臂的架设与枪支构成较稳定的三点支撑,才把菊子打发走。

    临时的训练场――火炕终于腾出来了,沈宸往上面四仰巴叉地一躺,身下暖暖地烙着,舒服得直哼哼。

    吃过晚饭,沈宸就回到屋里休息。现在,明显感到王大娘一家对他的态度更加热情亲近,可沈宸放松下来,便觉得疲累。

    也难怪,连着几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又跑又颠,又是战斗打仗的。

    沈宸把东西都装进缴获的一只帆布背包里,再出去的时候,身上就不用零零碎碎的影响行动。

    坐在暖炕上,沈宸拿着锉和小刀,在油灯下仔细处理着子弹。

    只弄好了二十多颗,困意便袭了上来。他收好东西,吹熄灯火,往炕上一躺,被子一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也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沈宸被外面的嘈杂纷乱所惊醒。

    尽管没人叫他,没有枪声预警,他还是骨碌一下爬起,飞快地穿好衣服,背上背包,提着枪就冲了出去。

    院子里,王大娘披着棉袄,刚把院门打开,身后的门一响,回头看时,便看见沈宸全副武装地奔了出来。

    就要迈步进院的村长,还有王大娘都愣住了,村长身后的几个人也看见了,说话声一下子没有了。

    “怎么这么乱,是敌人来了吗?”沈宸端着枪,皱着眉问道。

    啊,啊!王大娘从愣怔中醒来,赶忙摆手道:“没事儿啊,大梅。是山里的乡亲和同志们回来了,把你惊着了吧?”

    村长倒是见过沈宸两回,不是很熟,可看他的穿着打扮,看赵铁等人对他的态度,大概也知道这丫头不简单。

    此时见沈宸如临大敌的样子,赶忙解释道:“大梅同志啊,这几位是区妇救会的同志,想和你挤一下。村子小,从山里回来的同志们又多,房子实在是不够用。”

    说话挺客气,这事儿本来应该是房东说了错的嘛!

    沈宸收起枪,知道村长说得是实话,女人嘛,挤在一起睡才正常。如果实在没地方,战争年代,男女在一起,恐怕也讲究不了太多。

    见王大娘也望着自己,沈宸觉得自己倒象个主事儿的。他赧然地笑了笑,说道:“这是王大娘家的房子,她老人家同意就行,你们不用问我。”

    王大娘犹豫了一下,还没等开口说话,菊子从另一间屋里钻了出来,说道:“大梅姐,你和俺挤一间屋,让那些同志住那间屋好了。”

    说着,不等沈宸表态,菊子已经上前拉他,显是极喜欢和他在一起的,这下可有了机会。

    沈宸点了点头,笑道:“那好啊,我该背的背,该拿的拿,连收拾都免了。”

    这一下子算是解了围,王大娘笑得开心,热情地招呼着妇救会的女同志赶紧进屋暖和,又让菊子去烧水。

    好家伙,呼呼啦啦过来有十几个女人,在院门外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背行李卷的,挎书包的,有中年的,有年轻的,有几个看起来还象个学生。虽然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也有,那就是掩不住的疲惫。

    沈宸看着她们,她们也好奇地看着沈宸。虽然面带好奇,但还是很友好,有冲着沈宸笑的,有向着他打招呼,还有的向他说着歉意打扰的话。

    菊子把火点着,又跑出来,把沈宸拉到她那屋里。

    这间屋子小多了,一铺小炕,但睡两个人却并不嫌挤。

    “大梅姐,你先休息。”菊子殷勤地帮沈宸把背包取下,拍着被窝说道:“里面还热乎着呢!俺忙完就回来。”

    沈宸觉得也没自己啥事,不过是换个屋子睡,比那些挤大炕的待遇可要好多了。

    菊子忙活几下,又出屋去添柴看火,屋里只剩下了沈宸一个人。

    被这么一惊,沈宸的睡意全消,脱衣上炕,躺了半天,才又睡着。

    菊子却还在外面忙着,一大锅开水端进屋,那些女人们你一碗我一茶缸,转眼就喝光了。

    热水热炕驱散了身上的寒意,虽然疲惫不堪,但睡意却不浓,女人们还说着话。
………………………………

第三十六章 无题

    “已经大半夜了,大家说话小点声,别吵着了老乡休息。”一个女干部提醒道:“赶快收拾一下,抓紧时间休息吧!”

    菊子见水喝光了,转身拎起壶,又要去烧。

    “老乡,我们去添柴烧水,你回屋休息吧!”女干部带着另一个女人跟了出来。

    菊子摇头道:“别事儿,你们到了俺家,就是客人,哪有让你们伸手干活儿的道理。”

    “那我们来帮你。”女干部不肯走,跟着菊子进了灶房,往锅里添水,又往灶下加柴。

    菊子出去抱了捆柴禾回来,女干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