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穿衣下炕,打水洗漱,沈宸做完这些,便回到屋里收拾东西,顺便把枪枝进行一下保养。
枪械保养对于当时的很多人,甚至是正规部队的士兵,都不是很重视,估计也不是太会。
但对于沈宸来说,他追求的是远距离的狙击,便要使枪枝处于最佳的性能和状态。
要知道,长期使用的枪管可能会留下油污,子弹射击后也可能留下火药渣。
而这些东西不及时清理,枪械便容易出故障率。比如枪机卡死,枪栓无法拉动,如果油污凝固堵塞枪管,甚至会造成武器炸膛。
即便不出现什么大故障,能够保证射击也满足不了沈宸的要求。精准度啊,枪膛里灰尘油污就是很少,也会影响到他的狙击效果。
所以,沈宸在缴获中就没忘了放在弹盒里的小油壶,还搜集了三个。
把枪拆卸开,从下护木中取出通条,沈宸坐在小炕桌前,仔细认真地擦拭上油,还准备把一些子弹进行下加工。
魏春儿起得早,就在旁边的屋里和母亲聊天做活儿。看见沈宸起来,便烧了壶开水端过来。
进屋看到沈宸在擦拭枪枝,魏春儿倒上水,坐在旁边很感兴趣地看着,不时问上一两个问题。
沈宸边干活儿边讲解,就是随便聊天说话,也不象是什么正式的教和学。
“刀不磨要生锈,枪不保养维护也会出毛病。”沈宸用通条轻捅着枪膛,以免太过用力损坏膛线,“比如正打仗呢,你的枪不好使了,那可是很要命的事情。”
魏春儿伸手拔弄了一下枪上的防尘盖,问道:“这个是干什么用的,看着好象挺碍事。”
三八大盖上面有个口,用来上子弹和退弹壳的。因为露在外面,也就很容易黏上污垢。那样的话,在拉枪栓运动中,就很容易就会将污垢带进枪膛里。
所以,日本在设计的时候就弄出了个防尘盖。这样就不会把污垢带进枪膛了。
但很多三八大盖到了中国士兵手里,因为他们没认识到防尘盖的重要作用,觉得有这么个零件对瞄准不方便,大部分人就把防尘盖拆掉了。
沈宸笑了笑,说道:“等会儿啊,我把枪组装上,你就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了。”
不是大保养,沈宸对三八大盖只是小拆御,只擦拭清洗了五六个零件,装回去的时候也就很快。
把整枪拿在手中,沈宸拉动枪栓,让魏春儿看着防尘盖随枪机连动,解释道:“看见没,这个盖子是防灰尘、砂土的,没有了它,枪就容易进异物出故障。”
“是这样儿啊!”魏春儿抿嘴笑道:“上回菊子拿着枪来显摆,俺还说这东西拆掉更好呢!”
沈宸笑了起来,说道:“我说菊子怎么问我这东西是干啥用的,幸亏给她讲了,估计是不会拆掉啦!”
魏春儿很羡慕地摸着枪身,有些无奈地说道:“要不是家里有老娘,有弟弟,俺也想扛枪神气一下。”
沈宸开始用小锉刀加工子弹,听到这话停顿了一下,半晌才说道:“那你参加民兵好了,既是民,又是兵。鬼子不来。就在家种地干活儿;鬼子打到家门口,那就操家伙跟它干。”
魏春儿眨了眨眼睛,疑惑地问道:“可以这样吗?那民兵也发枪?”
沈宸不太确定,建议道:“你先报上名,闲的时候跟着训练。枪嘛,总是要给民兵几枝的吧?还能让拿着烧火棍去站岗放哨?”
魏春儿眼睛一亮,连忙点头,说道:“那敢情是好,俺一会儿就去。”
正说着,院子里有人在说话,魏春儿赶忙开门出去。
不一会儿,陈鸿拎着一袋粮食走了进来。魏春儿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个大碗,里面是几个鸡蛋。
“陈书记――”沈宸坐在炕里,抬头看着陈鸿,不知道什么事情,露出迷惑的神情,作势要下来。
陈鸿赶忙伸手向下按了按,笑道:“不用下来,就坐着说几句话。”说着,陈鸿坐在炕沿上,打量了一下沈宸。
沈宸外表是个女人,可思维习惯还是男人,花袄什么的是不穿的。一件白衬衣,外面是日军的98式冬装,出门则再穿上那件呢子大衣。
头发还是老样子,甚至连马尾都懒得扎,就那么披散在后面。
就是这样随意,或者说是另类的打扮,让陈鸿的眼睛亮了起来。
在他看来,那白色的衬衣领子映得沈宸的脸庞白中透红,不施粉黛也显得既明艳动人又比较含蓄。
沈宸把锉刀和子弹放下,看着陈鸿,等着他说明来意。
陈鸿意识到目光的注视,轻咳了一声,说道:“周指导员向区委会做了汇报,嗯,主要是你和两名队员连续战斗,解救被抓妇女,又消灭了不少敌人的英雄事迹。”
沈宸嘿嘿一笑,说道:“没那么夸张,只是一场遭遇战。”
陈鸿笑道:“不用谦虚,俘虏的口供,缴获的枪枝弹药,都说明了你的英勇。只是现在条件所限,正式的嘉奖还要等段时间。”
嘉奖?!不知道是什么规格?沈宸微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并不如何期待。
“因为游击队又扩大了,祠堂便显得狭小,你和常春玲又是女同志,和男队员们在一起吃饭,有一些不便。”
陈鸿笑了起来,继续说道:“我是看过他们吃饭的,你俩肯定抢不过他们。所以,我提出建议,把你俩的口粮送来,先在借宿的老乡家里吃。”
哦,沈宸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也好,就是要麻烦老乡了。”
“不麻烦,一点也不麻烦。”站在旁边的魏春儿说道:“俺家要不是没多少粮食,早就留你们在这里吃了。”
陈鸿冲着魏春儿点了点头,说道:“扫荡还未结束,乡亲们都很困难,区委会决定,从公粮中取出一部分,对乡亲们进行救济,很快就会通知你们去领。”
“那太好了。”魏春儿笑着说道:“那俺先给晓宸,还有春玲同志做饭去。这眼瞅着就到中午了。”
“把家里人的饭都做出来,先用这口粮。”沈宸赶忙叫住魏春儿,说道:“别费劲儿做两次饭哪!等救济粮领回来,再补上不就成了。”
魏春儿有些迟疑,陈鸿觉得这样做才通人情,对沈宸的灵活又高看了一眼,笑道:“就是这个道理,分得那么清,哪还有军民鱼水情。”
陈鸿也这么说,魏春儿才赧然一笑,转身走了出去。
“这鸡蛋――”陈鸿指了指大碗,笑道:“是我个人从老乡那里买来的,慰劳一下你这个女英雄。”
沈宸表示了感谢,说道:“陈书记,以后可别破费了。要是想吃什么,我也有钱,自己去买好了。”
“几个鸡蛋,哪谈得上破费?”陈鸿摆了摆手,看着沈宸说道:“就是正规部队上,对妇女同志,还有神枪手,也是有特殊照顾的。我看,你的水平,神枪手是当之无愧。”
八路军确实有对神枪手的特殊照顾,因为他们的战绩能够提振士气,鼓舞民心。不仅是在宣传上,还有弹药、伙食,甚至有给神枪手专门派人随身保护的例子。
“神枪手?”沈宸沉吟了一下,笑道:“算是吧!”
在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和日军实际上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手,称之为神枪手也没有问题。
虽然日本鬼子战斗力很强,而且大多射击技术精湛,但直到战争结束,他们依然没有完备的狙击战术,更提不上反狙击对策了。
从枪械上来看,日军更是落后。战争后期,虽然日军也装备了一些三八式狙击步枪,但一来其数量少,二来其瞄准镜质量较差。
所以,总体来说,日军自以为的“狙击战”打得一点也不出彩。在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只是尤如昙花一现般的灿烂了一下。
当然,沈宸觉得对字眼较真儿完全没有必要。什么神枪手、狙击手,对他来说,根本没有关系。
就象大梅、晓宸,只不过是个代号,丝毫也不影响他自己的人生轨迹,也不会对他的杀戮生涯有什么改变。
………………………………
第四十七章 行动之前
陈鸿当然也不知道神枪手和狙击手的区别,听沈宸承认得有点勉强,还以为是谦虚。
“区委会对目前的形势和情况进行了商议研究,初步决定加大力度发展地方武装,比如区中队、村小队,以分担游击队的工作,解放游击队的手脚。”
陈鸿看着沈宸,停顿了一下,笑着说道:“晓宸同志,到时候还要请你帮助训练,提高地方部队的战斗力呢!”
沈宸很痛快地点头,说道:“别的不敢说,射击这块,我还是能教授一二的。”
虽然陈鸿很想让沈宸从游击队转到区中队,但也不好说得太直接。况且,他也不一定就会担任区中队的领导。
所以,先试探一下,再看以后发展,陈鸿也就没继续再往下说。
眼看着魏春儿还没做好饭,陈鸿也想多坐一会儿,多和沈宸说说话,借机增进些感情。
陈鸿看着小炕桌上的子弹和小锉刀,既是找话题,又略有些好奇,开口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子弹还要加工改造吗?”
沈宸拿起一颗子弹,用手指在上面摩挲两下,说道:“子弹看着光滑,可有的上面有毛刺,特别是弹头和弹壳的衔接部分。用小锉磨掉,子弹更圆滑,射击就更精准。”
别说当时,就是再往后延几十年,专用的高精度狙击子弹也没有出现。就说这三八大盖吧,虽然弹道平直、射击精度很高,可也不是专业的狙击步枪。
所以,要想保证远距离的高精度狙击,就必须使枪械保持在最佳状态,把子弹的小毛病尽量去除。
这在别人眼里可能是多此一举,他们不会想到,就算是微小的毛病,子弹飞出几百米后也会产生较大的差距。
陈鸿拿起一颗子弹摸挲,感觉沈宸的要求有些苛刻,或许是女人固有的细心,就象洁癖一样。
沈宸见没什么事儿了,就继续加工子弹,干起活儿他可是专心致志的。
陈鸿看着沈宸那灵活的手指把子弹转来转去,象绣花般把每一点能看到、感觉到的小暇疵都处理掉,再轻巧地摆放在一边。
没有山野丫头的粗糙、毛躁,眼睛偶尔眨动,长睫毛就忽扇一下,专心的样子好象在捧书默读。
陈鸿张了张嘴,没有再说话。感觉打断人家,自己都过意不去。
沈宸又处理好一颗子弹,放在一旁,才抬头看了看陈鸿,挑了挑眉毛,说道:“还有别的事情嘛,陈书记。”
“没有了。”陈鸿摆了摆手,笑道:“看你专心认真的样子,我连声儿都不敢出,生怕打扰到你。”
沈宸笑了笑,说道:“那倒不至于。好不容易有了点闲空儿,我就想多加工些子弹。”
陈鸿起身,说道:“那我就先走了,有什么需要的话,你可以直接到区委会找我,也可以向赵队长和周指导员提出来。”
沈宸点头答应,下炕趿跶着鞋,送到门口。
……………
吃过午饭,沈宸便去了祠堂找赵铁和老周。
把审问俘虏的事情甩给别人,关于敌人据点的情况,沈宸自己还不是很清楚呢!
到了祠堂的时候,队员们刚训练回来,还没有开饭。沈宸看到了常春玲,便告诉她口粮发到了魏春儿家,让她回去吃。
在小屋里,沈宸找到了赵铁和老周。老周正向赵铁讲述汇报工作的情况,以及区委会的初步决定。
沈宸进了屋便坐在炕边,闷声不响地听着。
老周又说了一会儿,觉得沈宸应该有什么事情,便停下来,转向沈宸说道:“大——晓宸啊,吃过饭了?”
沈宸点了点头,说道:“俘虏审讯得还顺利吧,什么情况啊,我想了解了解。”
老周挠了挠头,说道:“记录呢,留在区委会了,他们还要研究商议。”
沈宸站起身,说道:“那我直接去问俘虏,让他们再说一遍。”
赵铁伸手向下压了压,说道:“你先坐下。”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情况我可以给你介绍,俘虏呢,你也别折腾他们了。”
老周说道:“那几个家伙可是怕你怕得要死,管你叫女大王呢!你呀,以后别那么凶,容易违反俘虏政策。”
沈宸一哂,坐下来说道:“我这么做是有道理的,你们根本不懂。”
“嘿,还有理呢?”赵铁用手指敲了下桌子,说道:“那你说说,连打带骂,是个什么道理。”
沈宸哼了一声,说道:“首先是他们可恨,当汉奸,帮着鬼子欺侮同胞,死有余辜;其次,我是个女的,不装出凶样子,不粗着嗓子喊‘缴枪不杀’,没准他们就会觉得好对付,会起坏心思;最后呢,这帮软骨头就怕来硬的,吓唬他们很管用。”
老周眨了眨眼睛,无奈地说道:“你这丫头,还一二三地说出好几条?真是,你这脑袋还挺能想的。”
“看,说得有道理吧!”沈宸得意地一笑,说道:“你都反驳不了。”
老周再挠头,还真被沈宸说中了,道理说得明白,他还真无话可说。
赵铁想了一会儿,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女人嘛,肯定会让敌人产生轻视心理。听俘虏的口供,他们原先也不知道对手就三个人,还有一个是女的。
在押解途中,俘虏也是被沈宸的凶恶镇住了。否则,谁知道会不会产生反抗心理?
毕竟是作恶的伪军俘虏,也毕竟不是正规部队,赵铁觉得提醒是对的,但老说就令人不快了。
赵铁苦笑着摇了摇头,甩开了这个话题,说道:“既然你想了解情况,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好了。”
沈宸坐好,认真地听赵铁情况介绍。
祖旺的敌人有一个班的鬼子,将近两百的伪军。因为老百姓跑反,敌人没抓到什么民伕修筑太完备的工事,但依托村镇建筑,攻坚依然是不可能的任务。
别说攻坚,就游击队现在的人马,四十多人,连靠近祖旺也不在考虑之中。赵铁和老周倒是想把前哨放到陈村,扩大警戒范围,可也只是防范而已。
“敌人依托祖旺,派人四下掠夺,主要是抓捕群众、抢粮抢物。”赵铁叹了口气,最后说道:“而且,已经抓住了部分群众。看来,敌人是有意长期占据祖旺,把它作为楔入根据地的一个钉子。”
老周点了点头,说道:“我向区委会提出了建议,游击队出动,到陈村等地。就算保护不了乡亲们,也为他们提供预警,骚扰迟滞一下出动的敌人,为他们争取撤退的时间。”
在抗战期间,跑反的老百姓被敌人扑住并不罕见。
正规军也好,游击队也好,都没有保护老百姓的实力,也不可能派出过多的部队去保护老百姓。
所以,更多的情况下便是通风报信,帮助并组织老百姓转移。至于转移后的老百姓能不能躲开敌人的搜抓,显然超出了他们的能力所及。
群众被鬼子抓住,在抗战期间是平常的事情,尽管沈宸心里感到难过,但这不是他能改变的事情,甚至连救出那些群众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再想想敌占区的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你又能救多少。
尽管心里难过,在那种环境下,人们似乎也习惯了这种事情。
战斗还在继续,当你对别人无能为力的时候,唯一的选择便是战斗,以血还血,以命还命。
“我觉得游击队出动是对的。”沈宸想了想,说道:“虽然训练还不够,但对伪军的话,还是有机会的。鬼子呢,一个班十二三个人吧,已经被我打死了几个,也剩下不多了。”
停顿了一下,沈宸继续说道:“敌人要是再出动抢掠,要是人少的话,咱们可以骚扰袭击,甚至可以伏击他们。”
赵铁看着沈宸,笑了笑,说道:“鬼子嘛,我看也只能交给你来对付。他们的战斗力,我和老周是清楚的。就算是你,也要加上一百倍的小心才行。”
“这就对了。”沈宸笑得自信而得意,伸手点了点赵铁,说道:“足够的重视,算你有那么点眼光。放心吧,几个小鬼子,我去对付他们。当然,除了重视,我还有条件。”
在二战中对狙击手给予足够重视,并且给狙击手在行动中的自主权,还创造了令人咋舌的战绩的国家以德国和苏联最为出色。
只要查看一下著名狙击手的排名,便可以清楚的明白。
苏联是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吃了芬兰狙击手的大亏,伤亡巨大,所以苏军非常重视狙击战术的研究和狙击手的培养。
仅在1939年一年,前苏联就生产了八万多枝莫干纳辛式狙击步枪。这些狙击手在卫国战争中的城市战中大显身手,涌现出瓦西里等一大批高手。
除了苏德战争中苏联狙击手绽放光采外,在进攻东北时,号称精锐的关东军也为之闻风丧胆,那些幸存者每每想起都觉得毛骨悚然。
而德国的狙击手,则在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中让盟军真正认识到了他们的可怕。
从诺曼底高大茂密的灌木丛到亚平宁半岛崎岖的山地,到处晃动着德国狙击手幽灵般的影子。
他们躲在一个个隐蔽的角落射杀盟军登陆的军官、士官、观察员、炮兵和传令兵等重要目标。使得盟军部队行进速度变得异常缓慢,并且造成巨大的恐慌。
尽管盟军不断采取新战术以减少狙击手造成的损失,但是这些看不见的魔鬼仍然顽强地对盟军实施骚扰。
直到第三帝国轰然倒地,纳粹德军狙击手的幽灵才彻底从欧洲大陆消失,永远成为了历史。
反观日本鬼子,尽管很多士兵枪法准确,但狙击手的其他素质和要求,却基本上没有。
而狙击手如果只比枪法的准确,以及射击距离的远近,也就没有那流传后世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了。
以智取胜,才是最重要的。
“需要一个或两个帮手——”赵铁微微颌首,看向老周,得到了肯定的表示,开口说道:“这个可以答应,你说说具体的条件。”
沈宸抿嘴一笑,说道:“条件吧,也不算严格。经过基本训练,身强力壮,能背能跑。如果熟悉这附近的地形地势,就更好了。”
老周笑道:“说说你的理由。”
沈宸理所当然地说道:“基本训练和身强力壮不用说了吧,累赘和病怏子谁会要呢?能背能跑呢,就是要在关键时候,比如我万一受伤,他能背动我,兴许还要背着跑个几里地,才能不让鬼子抓住啊!”
赵铁笑了起来,对老周说道:“那个大洪怎么样,听他说,以前赶集的背着头猪都不带歇脚的。”
老周凑趣地点头,说道:“叫他来问问,那猪是大的是小的,有多少斤哪?”
沈宸
沈宸翻翻白眼,就这点能耐,我才不生气呢!
他做了几次深呼吸,开口说道:“好啊,叫大洪过来,让他先背着我跑五里地,跑得下来就算合格。要不,把大家都叫来,让他们挨个试试。我想,这差不多也能到陈村了吧?”
“哈哈哈哈。”老周大笑起来,赵铁也无奈,笑着摇头。
“得了,跟这丫头斗嘴,咱俩绑在一起也不是个儿。”老周笑完,摆了摆手,说道:“行,这条件有道理,答应了。”
沈宸呵呵一笑,说道:“我还有几个建议,你们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也没关系。反正都是有道理的,对游击队好的。”
“你听听。”赵铁伸手点了点沈宸,说道:“又有道理,又对游击队好,我们还能不听?你能不能好好说话,别老把人顶在墙上转不了身。”
老周笑着说道:“那你快说,这肚子可都饿了。”
沈宸挪到炕桌旁,示意赵铁坐在里面,随手拿过张纸,又不客气地抽过老周手里的钢笔,在纸上写划起来。
边写划,沈宸边解释道:“我发现啊,这个伪军很胆小,特别怕爆炸。如果有机关枪,给他们一梭子,估计也要炸窝。哦,咱们先说这个爆炸哈……”
………………………………
第四十八章 地雷战序幕,野地演练
地雷因为便于制造、廉价高效,又被称为穷人的武器。
而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地雷也曾经大放异采,并形成了一种重要的作战方法。
特别是对于民兵,因为装备差劲,容易制造的地雷自然会成为打击敌人的主要武器。
但直到一九四一年,地雷战才形成战术;而以地雷战闻名的海阳民兵,则是在一九四三年以后才开始接触地雷,并由此揭开地雷战的序幕。
所以,现在沈宸把地雷这个武器提前展现在赵铁和老周面前,并描述了使用之后的前景,立时让赵铁和老周眼睛发光,意识到对敌作战又有了一种新战术。
而之前在阻挡伪军追击的时候,游击队也曾使用过手榴弹作为地雷,只不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手榴弹也有本身的缺陷。
“手榴弹的延时对于投掷是安全的,但要用于地雷,就给了敌人反应时间,杀伤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