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先生这是获得嘉奖了,升迁之喜,得干一杯。”罗教授和周侨都注意到了沈宸制服上的两道杠,借着这个引子,酒便开始喝了起来。
沈宸喝得不多,很有节制,说话也有分寸。既让别人知道自己加入了特别巡逻队,主要是加强打击租界内的恐怖活动,可也没透露出太多的信息。
“恐怖活动啊,确实很猖獗,人头都挂了好几个呢!”银行职员喝了口酒,似乎在给自己压惊,停顿了一下,又说不出什么,只是摇了摇头。
“用这种卑劣残忍的流氓手段想阻止住抗日爱国宣传,真是痴心妄想。”罗教授虽是文人,流露出的却不是恐惧,而是愤慨。
小经理张了张嘴,却没说什么,苦笑着叹了口气。
周侨暗中观察着沈宸,故意开口问道:“沈先生,工部局成立特别巡逻队,想必对打击恐怖活动,已经有了计划吧?”
沈宸想了想,说道:“计划吗,我看用处不大。明知道背后有日本人纵容指使,可隔着苏州河,也没办法去捕人侦缉。”
耸耸肩膀,沈宸有些无奈,“而且,有关黄道会的资料太少,暴徒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租界,却没人认识。要等到他们作案,可就有些晚了。”
其实,也不全是沈宸嘴上说的那样。困难当然是有,可他还是有些想法的,但却不能告诉这些人。
罗教授深以为然,连连点头,说道:“租界内人口太多,想从中辨别出暴徒,确实很困难。”
周侨也觉得沈宸分析得很有道理,可见其心思比较细密,但他从中还是听出了些东西。<;/div>;
………………………………
第三十九章 第一次刺杀
黄道会,没错,工部局已经认定了这个恐怖组织,打击的也肯定是黄道会。如果――
说说谈谈,从恐怖案件又到其他琐事,直到酒干菜空,几个男人才带着几分酒意,各回各家。
沈宸回到楼上,微醺地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了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
…………
暗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如果从各个阶段来分析,反倒是事前的准备更耗时、费力。比如侦察、踩点,跟踪、计时等等。
这就需要付出很多人力,耗费很长时间,才能够整理出目标的作息规律和准确时间,身边的保安情况,才能够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展开行动。
而且,情报的搜集也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应该是由一个或几个组织才能拥有的实力。
这不是楚娇要求过高,而确实是力不所及。即便是随机作案,也不能满街乱晃瞎撞,见到日本人或汉奸拔枪就杀吧?
好在张鲁的行踪终于被打听清楚了,关键是他这段时间给季云卿当司机。
而季云卿的活动很有规律,一个成名的大佬,自然不必东奔西跑地劳累,自有徒子徒孙做事。
季云卿虽然当了汉奸,但并不亲历亲为,都是介绍徒弟为日本人做事。
他的徒弟李士群,后来做了76号汪伪特工总部的头子。他的徒弟张鲁,先是给日本人跑腿儿,后来则是76号汪伪特工行动队的一员。
季云卿还有个保镖兼司机,是他的干女婿,绰号“马立司小四宝”的家伙,便是日后凶名满上海、76号第一杀手、警卫总队队长吴四宝。
只不过,这些日子吴四宝有些事情要处理,所以,又换成了张鲁当司机。
等赵有才终于侦察清楚,楚娇决定行动。
经过商议后,两人准备在玉津池附近狙击张鲁,而同坐车上的季云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把张鲁和季云卿本末倒置,估计也只有楚娇会这样做。
要说不能得罪女人呢!楚娇要杀奸抗日的同时,可还记着张鲁在剧院抢座位的事情。
旧上海流行一句老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指的是本地一些闲人早上登茶楼吃茶,茶水灌满肚子,成了皮包水;下午或晚上孵混堂,泡在浴池里逍遥自在,人间烦恼全洗尽,又成了水包皮。
季云卿呢,也有这种爱好。而他钟意的浴池是位于法租界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的玉津池汽水盆汤浴室。
这里的设备用具都从欧美进口,有定造的汽水机炉和装有冷热自来水龙头的瓷浴盆和淋浴器,是租界内一家非常高档的浴室。
浴池门口人多眼杂,且又是下午,楚娇和赵有才决定在路上拦车暗杀。
…………
战争似乎发生在天边,上海依旧是繁华的,尽管人们把它称之为“畸形”的繁华。
铺就的电轨,直立的电线杆,巨型的明星海报,小汽车、人力车、自行车,叮当作响的电车,交汇在街面上。
张鲁驾驶着汽车,沿着街道向前行驶。季云卿坐在后面,眼睛似睁似闭,仿佛睡着了。
汽车刚拐上公馆马路没走多远,便从一条里弄斜着窜出了一辆自行车,骑车人似乎想躲避,却手忙脚乱,晃着倒在了车前。
“妈*的,哪来的赤佬?”张鲁骂着,踩着刹车。
摔倒的人在地上哼哼唧唧地似乎爬不起来,张鲁的头歪出车窗,大声骂着。
季云卿睁开了眼睛,有些不悦地皱起了眉头。这两人的注意力被吸引,没注意到路旁的楚娇正快步靠近。
张鲁骂骂咧咧,伸手打开车门,想出去用拳脚来解决挡道的家伙。
楚娇三步两步到了车前,她戴着有薄纱遮脸的女式帽,身穿一件半大衣,手上是薄纱手套。
伸手猛地拉开前车门,她的右手已从大衣兜里掏出了带着消音器的点三二左轮手枪,向着转头看过来的张鲁扣动了板机。
一个女人走来,打开车门,张鲁用眼睛的余光看到了,他以为是某个等车的女人看错了车。
但转头却看到一支乌洞洞的枪口指向他,两声闷响过后,他便再没有了思想,带着满头污血趴在了方向盘上。
楚娇向车里一钻,从前座伸出枪,指向后面的季云卿。
季云卿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眼睛还是直的,嘴唇动了动,只迸出“你,你”不成句的话。
看着季云卿鬓发斑白的老人模样,楚娇犹豫了,迟疑了,但终于还是咬紧牙,扣动了板机。
季云卿惊恐的嘟囔声,立刻被沉闷的枪声堵进了喉咙。
楚娇缩身退出汽车,手枪揣进大衣兜,再拿出来时,已经掏出了一张白纸,随手一团,扔进了汽车,转身便向旁边的胡同里走去。
赵有才见楚娇得手撤离,他的动作也利索起来,飞快站起,扶起自行车,飞身而上,载着阿娇就走。
马上要出了昏暗的胡同了,也看到了那辆停在旁边的自行车。楚娇跳下车,摘掉帽子,把额前的头上拉了拉,脱掉大衣,和帽子一起裹包,放进了自行车筐里。
跳上自行车,她紧蹬了几下,象一个时髦的年轻女学生一样,穿出胡同,沿着马路飞快骑远。
刺杀,准确来说应该叫暗杀。本就不必弄得枪弹横飞,惊天动地。攻其不备,疾速奇袭,这才是暗杀的精髓。
尽管由沈宸来品评的话,这次暗杀的布置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在楚娇看来,却是一次相当完美的暗杀。
而行动的成功,得益于带有消音器的手枪,得益于此时上海的恐怖暗杀还没有开始,得益于季云卿和张鲁的毫无防备……
不管你贫穷还是富贵,不管你是大佬还是小瘪三,生命都是一样,在真正的杀手面前只值几颗冰冷的子弹。
并不是说因为季云卿是青帮大亨,张鲁的身手也不错,便肯定会多费手脚,多费周折。
“下回让我动手吧!”当赵有才和楚娇在约定地方会合后,自行车已经存放在赵有才新租的住处,两人正坐着汽车向修车行而去。<;/div>;
………………………………
第四十章 无题
楚娇对赵有才的提议只是嘿嘿一笑,说道:“根据实际情况,谁方便就谁动手,这没什么好争的。”
赵有才无奈地点了点头。
本来的计划是两人分工,他对付下车的张鲁,楚娇则负责干掉季云卿。
可张鲁懒得很,又骂又吓,坐在车里迟迟不出来,楚娇也只能随机应变,连杀两人了。
“下一个是谁?”赵有才很有些期待地问道。
“还没想好。”楚娇笑了笑,说道:“走吧,找个宽敞点的地方,先把驾驶技术练熟。”
“是啊,小姐当司机,保镖倒是在后面坐着,也真是不太象话啊!”赵有才也笑了,语气中带着调侃。
“你觉得我在乎这个吗?”楚娇笑道:“对了,租的那个房子住得还习惯吗?缺啥少啥的,你自己增补,钱不够就说话。”
“有水、有电,三间房子,我一个人住都觉得浪费了。”赵有才似乎有些感慨,“没当兵打仗前,我在北平的家也没这么好。”
“自己做饭吃比较麻烦,要不就雇个女佣?”楚娇放慢了车速,这里比较僻静人稀,比较适合练车。
“还是不要麻烦了。”赵有才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外人终是不放心,咱们干的事情可是半点疏忽也不能有的。”
“想找自己放心的帮手,很难啊!”楚娇叹了口气,伸手拉开车门。
赵有才也下车,两人调换位置,分别坐在驾驶和副驾驶位置上,开始练车。
………………
沈宸是第二天黄昏才知道暗杀的事情的,在电话中,楚娇炫耀并得意地只说了两三句,就被沈宸打断了。
“最近消停点,很快有大行动,我会找你帮忙的。”撂下这句话,沈宸便挂了电话。
立在电话亭前,他皱着眉头左思右想,直到一根烟吸完,他才转身离去。
楚娇暗杀张鲁和季云卿,实在是出乎沈宸的意料。他没想到这家伙竟这么大胆,不就是有了消音器嘛,倒好象成了绝世高手一样。
后悔给了楚娇图纸吗?那倒不是。沈宸相信楚娇已经变了,即便没有消音器,也不会放弃行动。现在,第一次暗杀没露马脚,还不多亏他的帮助。
况且,沈宸也想要楚娇的帮助,造出专业级的消音器,方便以后的行动。也就是说,在沈宸知道楚娇已经改变后,两人早晚会有交集和接触。
而沈宸所说的大行动,也不是虚词。计划已经有了,但沈宸发现要独自一人完成,确实有困难。帮手,没错,就是需要帮手,需要可靠的帮手。
当然,要使计划顺利实行,沈宸还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今天晚上,他便要开始进行其中的一项――搞枪。
虽然沈宸抢了几支枪,但都不合意,或者说与专业级的消音器不能最好地配合使用。
现在,借着夜色,沈宸来到了兴隆洋行的附近。这是一家德国洋行,主要经营染料。但沈宸知道,这家洋行里便有他需要的手枪。
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近代以来,德国便是中国枪械的主要来源自,经上海、天津等地的洋行舶来,通过洋行或买办销售。如礼和、禅臣、世昌、增茂、兴隆等,都曾经把机械和军火作为主要生意。
选择兴隆洋行下手,自然是沈宸从巡捕房听来的消息。经过观察,他也认定能够达到目的。因为,洋行的警卫便佩戴着他想要的那种手枪――鲁格p08。
鲁格p08手枪在一九零八被德军选作制式武器,是当时最具魅力的半自动手枪。
它造型优雅,生产工艺要求高,零部件较多,成本也较高。从类型上分,有短、中、长枪管三种,其中长枪管的p08还可以装配木制枪托,进行抵肩射击。
在外形上,鲁格p08与日本简化仿制的“王八盒子”非常相似,但性能却远远地超乎其上。
在中国,因为鲁格p08开锁时前肘节通过铰链轴带动向上拱起,突出在机槽上方,就象是枪身上方长了一个“罗锅”(驼背),又被称为“罗锅撸子”。
沈宸为什么选择鲁格p08,自然有他的考虑。
首先,鲁格p08的闭锁比左轮好,枪声也就要小;其次,枪管与左轮类似,不象其他手枪,套筒对安装消音器是个大难题;最后一点,工作可靠,精度高,射速也能接受。
尽管鲁格p08因为使用了过多容易遗失的细小零件,战场上的泥泞,砂土杂物什么的,更是这把”精密瑞士钟表枪”的头号敌人,以致风评不佳。
但沈宸所要使用的环境,却没有这么恶劣,也就不需要太多的担心。
夜深了,沈宸悄悄地靠近了洋行的后围墙,来到墙角,向里面扔了块石头,没有动静。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手掌慢慢撑到墙壁上,手脚并用顺着墙角慢慢地爬了上去。
几个保镖而已,沈宸对此有信心。当然,他还带着手枪,如果迫不得已,他也不殚杀人。
…………
早晨,上海的天空有些灰暗,并不是阴天,而是雾气未散。
叮叮咚,叮叮咚,钢琴的声音在客厅里奏响,楚娇正笑得开心,坐在沙发上看着玲儿在弹小星星。
倒不是欣慰玲儿弹得好,而是心情畅快,看啥、听啥都觉得顺眼。
沙发前的大茶几上,扔着几份报纸,其中一份露在上面的醒目的标题说明了楚娇高兴的原因。
“上海滩惊现血案,振民心抗日除奸”,标题的左边是季云卿、张鲁被杀死在车内的现场照片。
因为这次事件,在上海的地下抗日组织都还没有做出任何回应,报道中便有颇多猜测成分。
甚至有人怀疑扔在车内的纸条是掩人耳目,抗日除奸也是误导,这场血案很可能是江湖仇杀。
楚娇并不因此而感到郁闷,觉得扔在现场的“抗日除奸”字条没有起到作用。
在她看来,这样胡乱猜测反倒证明她和赵有才干得利索,没留下什么有用的线索和痕迹。
只是一次,两次,三次吗?楚娇当然不是只打算干一回,早晚会让人们明白,“抗日除奸”才是真正的目的。<;/div>;
………………………………
第四十一章 再访孤军营
哼,这下那个家伙该刮目相看了吧?
对了,他说有大行动,却是一定要见识下的。不让参加都不行,楚娇暗暗下着决心。
电话铃响了,楚娇心情好,上前便接了起来。还真是找她的,是何晓燕打来的电话。
原来,孤军营的问题经过国府与租界当局的交涉,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解决。
以后由中国政府按国*军待遇,拨给每人每月九元伙食费,汇至租界工部局,由工部局派人安排伙食等生活。
另外,由于孤军营的斗争,以及上海各界的声援,工部局还作出了让步,允许外界人士入内参观慰问,只要谢团官兵能安心待在营里,他们甚至可以升旗。
何晓燕告诉楚娇,她们那个团体组织大家去参观“孤军营”,已经从工部局申领了通行证,询问楚娇去不去。
楚娇只犹豫了一下,便痛快地答应,问清了会合的地点,她便挂了电话。
参观孤军营对楚娇来说可有可无,因为在她的意识中,自己是高手哦,什么纪念会、撒传单、贴标语这样的层次,哪是自己该干的?
何况,那样无谓的抛头露面,反倒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但有一件事情一直梗在楚娇心里,那就是在孤军营外看到的似乎是张成富的疑问。她要得到确认,这次参观慰问难道不是一次机会?
……………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重新撒下来,挺风和日丽的。
松江女中的初中学生们排着队,唱着歌,打着条幅,沿着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走了过来。
到胶州路口向北转,再沿着胶州路走到胶州公园北面,就看到两排高高的围墙,一排延伸到海防路口向西转弯,另一排就是胶州公园的后墙。
看到了孤军营,学生们都兴奋起来,说话声也大了起来。
已经在女中当实习老师的何晓燕脸上笑容灿烂,她看到的是来参观慰问的不只是她们这一个团体,欣慰的是人们没有忘记这些抗日的英雄。
“人心不死,抗日必胜!”
何晓燕身旁是她的大学同学,同样义务到迁移到租界的松江女中去教学的梁仲春,很感慨地望着前面,“今天真是一堂很好的爱国抗日教育课。”
何晓燕点了点头,四下张望,想找到楚娇。
“虽然我对楚娇很有些意见,但你叫她来,让她感受一下,也是很好的办法。”梁仲春看了何晓燕一眼,委婉地说道。
何晓燕微微一笑,明白这是梁仲春主动为刚刚的争吵表示了退让和妥协。
沉吟了一下,她缓缓说道:“阿娇变了好多,但我觉得她并不是因为受伤而害怕畏缩了。她的家庭,她所处的环境,使她不能象咱们那样自由自在,可不能说她没有爱国热情,不关心抗日。只有多接触,多引导,才能使她的思想有所转变,而不是将她拒之千里。”
梁仲春轻轻点头,说道:“我是有些求全责备了,你说得很有道理,咱们看日后吧!”
“在那儿呢!”何晓燕伸手一指,楚娇正从不远处的汽车里钻出来,向她招手。
两个女孩见面,拉手挽臂,说不出的亲热。
“你眼睛怎么了?”何晓燕很是诧异地指了指楚娇戴的平光眼镜。
“是不是显得很成熟稳重?”楚娇笑道:“特意去买的。怎么样,象老师吗?”
“老是搞怪。”何晓燕笑不可抑,“你就和学生们混在一起又有什么,你比她们能大几岁?”
“大一岁也是大呀!”楚娇冲着梁仲春礼貌地点了点头,说道:“是吧,学长。”
“对,大一个月,大一天,那也得叫哥哥或姐姐。”梁仲春笑着打趣,转而问道:“阿娇,最近在忙什么,同学们几次组织活动,你都没参加。晓燕可是很惦记你的。”
“瞎忙呗!”楚娇随口敷衍着,东张西望了一下,说道:“人很多嘛,是不是该进去了?”
梁仲春看着何晓燕苦笑了一下,何晓燕轻轻摇头,和几个老师组织着学生们排队。
楚娇装模作样地混在老师当中,和学生们走到海防路口,转弯往西不远,就看到四个白俄兵背着步枪,守在一个不大的门口站岗。
梁仲春上前拿出了工部局开的通行证,白俄兵只是随便地看了一眼,便清点人数,然后摆了摆手,让他们排队进门了。
两个多月没来了,孤军营的变化很大,楚娇左看右看,很是惊讶。
对着营门的是一条土路,路的右边是一排排用芦席盖顶、粗毛竹支撑、泥土砌墙的营房。
营房没有窗子,墙上等距离分布着一个个正方形的洞,由竹竿将一片芦席向外支撑着,由此透进亮光和空气。这就是“窗子”了。
天黑或下雨即将竹竿撤下,芦席就把洞口遮上了。
墙的下部,从地面到离地一丈左右高的部位,刷上了雪白的石灰,看上去很整洁。
走近些,便看见墙上贴满了各种颜色的纸,用毛笔写着醒目的抗日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同仇敌忾,誓雪国耻!”
石子路的左边,有一个大操场,有简单的单杠、双杠、沙坑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操场近海防路的一侧,有一座升旗台,高高的旗杆上,中华民国的国旗在随风飘扬。
进来便能看到一座最高大的营房,那是孤军将士们自建的大礼堂,同样是用芦席、竹竿、泥土、石灰修建的。
礼堂里是一排排可以并坐十个人左右的长条凳,中间有一条走道,两边靠墙也各有一条稍窄些的走道,都通向前台。
前台底座是用砖头砌成的,上面铺着厚厚的木板。台上,面对观众有一个讲台,讲台后壁上挂着孙zs先生的遗像,遗像左右分别是国旗和党旗。
大礼堂没有窗子,也是用竹竿支着芦席片以通风透光。礼堂四周墙上,布满着抗日的标语和漫画。
整个礼堂的设备虽然简陋,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庄严肃穆的。<;/div>;
………………………………
第四十二章 再遇战友
礼堂里人坐满后,谢团长和几个军官上台简单致辞,对前来慰问的团体和个人表示感谢,并表示了抗日的决心和意志。
何晓燕带领学生们热烈鼓掌,心情十分激动。
看到久违的国旗飘扬,听到慷慨的抗日誓言,她感觉血管里的血液都沸腾起来。
只不过——何晓燕突然发现楚娇并不在身边,四下看了看,也没找到。
不知什么时候,楚娇已经离开了队伍,擅自行动了。
这家伙,跑哪去了?何晓燕心中疑惑,可也没惊慌失措,她以为楚娇看到了什么别的新鲜东西,自己就跑去看了。
人不少啊!此时的楚娇正在孤军营里晃悠,前来参观的大多是各学校、工厂组织来参观的年轻人,谁也没注意到她。
而她只是往有士兵的地方走,仔细看各人的相貌,希望找到那个熟悉的张成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