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预定的时候提前了一些,沈宸带着队员终于赶到了预定的伏击地。
没有急着就地布置,沈宸找了个高点的地方,举着望远镜瞭望片刻,才选定地点,向队员们下达命令。
鉴于拉线地雷的可控性,依然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引爆。但沈宸发明了新办法,不再需要亡命徒般的队员去拉绳。
一个特大号的加料地雷被埋在了路旁的巨石边,然后是盖上四下搜集来的碎石冰块,引线拉出,又撒上些浮雪,黑夜里从外表上并看不出什么异样。
一个小号的铁夹子在巨石缝里固定,上面放了块巴掌大的石头,正好把张开的夹子压住。
白色的地雷引线延伸过来,小心地挂在夹子上,又盖上些浮雪。
好了,一个远程控制的起爆装置弄好了。这不仅是沈宸的专利,还可能是他的专用。
因为,在二三百米的距离,也只有他能够击中那块石头。石头一碎或者挪位,夹子弹开,便拽动拉弦,引爆地雷。
这将是给敌人的开胃菜,山寨版跳雷,以及钉子雷,还在后面等着敌人呢!
为了阻遏敌人从野地里迂回,沈宸还让队员们埋了几个雷,使敌人不知虚实,不敢贸然行动。
经过几次地雷战的实践,队员们已经相当熟练。不仅是埋雷的手法,还有伪装的技巧。
工具也多了好几样,除了挖坑的锹、镐,还有掩盖痕迹的大小扫帚……
沈宸虽然是就是那块大石头来布置阵地,但在狙击位置的选择上却不马虎,且和队员们一起动手布置。
林子里就着积雪挖出了一道战壕,虽然不深,但也够隐蔽了。前面射击位置上掏出凹槽,并把雪拍实,以免开枪时会激起雪尘。
沈宸亲自检查,亲自安排队员们的位置,并认真交代战斗爆发时的具体打法。
队员们的枪法可能不太好,可隐蔽的位置都相当不错。而且,不管他们的射击能不能打中敌人,枪声混杂之中,对沈宸也是一种掩护。
为了以防万一,沈宸又让队员们在后面的路上、野地里埋了几个土造地雷。不能指望光靠他的枪法阻遏敌人,以便让队员们快速布雷。
“叶子,一会儿战斗打响,你要跟紧曹队长,撤退时小心脚下。”沈宸对杨叶不是很放心,嘱咐完她,又转向曹小宝。
“队长你放心,我带着杨叶,一定保护好她。”曹小宝心领神会,赶忙保证。
杨叶觉得自尊心有点小受伤,可这个时候是不好逞强,不好分辩的,只好点头表示服从。
沈宸拍了拍杨叶的胳膊,也没多说什么,转身去布置自己的狙击阵位。
在紧锣密鼓的布置中,何家村方向突然响起了枪声、爆炸声,战斗按照计划拉开了帷幕。
那边一打响,大路上闪动的人影很快便消失,队员们先后进入了阵地。
等待有些枯躁,但时间并不长。第一次参加,或者说第一次在沈宸这个小队参加战斗的杨叶,兴奋过后竟有了些紧张。
“枪的保险先关上,小心走火暴露。”曹小宝转过头,低声提醒着。
杨叶伸手安上保险,觉得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咱们小队打仗,主要是靠地雷,还有队长的神枪。”曹小宝象是自言自语,又象是给杨叶在解说,但并没看着她,“一定要隐蔽好,瞄准了再开枪。前面有地雷挡着,敌人冲不过来,也就不用心急紧张。”
杨叶“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撤退时,跟紧我的脚步,小心咱们埋的地雷。”曹小宝又叮嘱道:“虽然有标记,可在夜里,有时看不太清。”
杨叶不由自主舔了下嘴唇,问道:“你看得清哇?”
曹小宝嘿嘿笑了两声,说道:“不是全看得清,可我能记住哪里埋了雷。”
这么厉害?杨叶看了一眼曹小宝,见他并没转头,估计不是在骗她。
“来了!”曹小宝的声音突然一紧,使杨叶也不由得心里一缩。
前方影影绰绰出现了晃动的人影,沿着大路向这边快速奔来。
沈宸举着望远镜,认真观察着,估算着敌人的数量。
在凄冷的月光下,三十多个皇协军在前,差不多同样数量的鬼子在后,以跑步的速度前来增援何家村。
回起来倒是超过了一个小队,可沈宸并不把皇协军看在眼里。他眯了下眼睛,放下望远镜,轻轻推枪而出,认真地瞄准着那块会掀起血雨腥风的小石头。
敌人越来越近,沉重的脚步声让沈宸都有些担心那块石头会不会被震落。好在这样倒霉的事情的没有发生,一切都在按着他的设计在发展。
“啪勾!”沈宸轻轻扣动了板机。
借助超强的视力和夜眼的犀利,沈宸看见他击中了那块石头,甚至能看见张开的夹子猛地收起。
“轰”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无数碎石头冲天而起,横扫着挡在前面的一切障碍。
由于一面有坚固的巨石,爆炸起来很有些定向雷的味道。
这些激飞的碎石头的威力,甚至远远超过了十几枝霰*弹枪的齐射,数不清的尖利石头激射而出,将正经过的鬼子象稻草人一样毫不费力地击倒、抛起。
跑在前面的皇协军被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抱着脑袋卧倒,或是向路边躲避。
皇协军军官趴在地上,耳边传来的,一声接一声的石头落在地面上的响声,就象敲击在他的心灵深处。
硝烟和灰尘慢慢散去,呈现在远处的队员,以及皇协军面前的是极为血腥的一幕。
受伤的鬼子在地上哀嚎惨叫,十几具残缺不全的尸体倒在破烂的武器和碎石当中。
有些鬼子尸体成了马蜂窝、麻布袋,残肢断臂抛得到处都是,鲜血和脑浆混合着在地上流淌。
这一下子就几乎报销了一半的鬼子,连沈宸都没想到这加料大地雷竟有如此威力。
不过,他很快收起震惊,向敌人瞄准,准备射击。
鬼子军曹晃晃悠悠地从地上爬起,大爆炸震得他耳朵嗡嗡作响,左臂剧痛,已经受了伤。
“啪勾!”枪声响了起来,鬼子军曹还没从晕头转向中清醒过来,子弹已经击中了他的胸膛。
枪声乱三绞四地响了起来,幸存的鬼子,还有惊魂未散的皇协军,胡乱打着枪,喊叫着、惊呼着。
只凭枪声,便要找到隐藏的狙击手,在现实中是很困难的。
而狙击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在同一个地方连续射击,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在敌人也有狙击手,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情况下。
沈宸觉得自己藏得很好,敌人的射击是慌乱的,无目的的。所以,他再次推弹上膛,冷静地寻找目标。
鬼子的歪把子机枪响了起来,闪着射击的火光。
沈宸也找到了目标,瞄准、击发……
………………………………
第九十章 猛烈而凶狠
主攻、牵制,沈宸对自己和手下有着明确的定义。但如何掌握,却还需要临机的判断,适时地行动。
几次行动下来,曹小宝对沈宸的行动特点和规律比较了解。虽然不是如臂使指,可也让沈宸感到满意。
“准备开火!”曹小宝觉得差不多了,沉声下达命令。
队员们纷纷打开保险,向着远处的敌人瞄准。杨叶也作着同样的操作,虽然她还有些迷惑,不知道这种打法是什么原因,队长又躲在哪里去了?
由于歪把子机枪的两脚架过长,火线过高,导致射手的战场生存能力弱。
而火线偏高,又使歪把子机枪对打仰角射击有利,但对打平射特别是打俯角射击就极为不利。射手往往要把上半身探出老高,才能构成瞄准线。
或许火线高出十厘米,在几百米的距离并算不得什么,可对于沈宸来说,狙击的命中率又何止增加一倍?
鬼子的机枪手歪倒下去,机关枪哑巴了。
“啪勾!”又是迸现的杀机,鬼子的副射手刚推开同伴抓起机关枪,一颗子弹穿透了他的脑袋。
鬼子的机关枪停顿下来,曹小宝也猛地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二十多枝长枪发出一次猛烈的齐射,声势倒也很是惊人。
更关键的是,突然爆发出排子枪,一下子扰乱了敌人的注意力,使很多敌人转移了目标,开始转向射击。
沈宸所处的位置几乎是垂直于大道,距离也很远;他所带的小队则埋伏在路旁的树林里,与敌人形成一个很小的夹角。
这样的位置设定,就有对敌人形成夹击的态势。而敌人想走野地向沈宸,或者向小队进攻,便会把侧面暴露给另一方。
沈宸这么布置,也是尽量在保护队员的安全。有他这一杆枪,敌人暴露侧面,向小队进攻,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是难以行动。
敌人打着枪,也作出了调整。他们没敢进入野地,而是命令着皇协军沿着大路继续前进,以便逼近小队藏身的树林。
在鬼子的嚎叫和逼迫下,皇协军胆战心惊地从地上爬起,打着枪,猫着腰向前推进。
沈宸暂时停止了射击,他悄悄地更换了狙击阵位,重新推出枪,寻找着暴露出来的鬼子。
在他看来,鬼子少一个,比皇协军少十个都顶用。而每杀死一个鬼子,甚至都可以称得上为整个抗日事业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虽然鬼子是可以补充的,但补充进来的新兵,无论在战斗素质,还是战斗精神上,都是欠缺和不足的。
而鬼子的战斗力在抗战后期大幅下降,也是因为兵员匮乏,导致大量新兵的补充,甚至是娃娃兵充斥。
沈宸在等待着,曹小宝和埋雷的队员也瞪大了眼睛,咬紧了牙,等着那新式地雷的登场亮相。
皇协军战战兢兢地挪动脚步,敌人的枪声突然稀疏下来,让他们很是惊疑费解。
“哎呀!”一个皇协军脚下踩到了夹子,不由得发出惊叫。
“轰!”的一声,在这个皇协军身后十余米处,地面发出了一次爆炸,声音并不响,但五六颗手榴弹却被崩起,接连迸射出耀眼的亮光。
在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弹片四下激飞,横扫着挡在面前的一切生物。
这颗土制跳雷的爆发是如此猛烈,即便有反应快的皇协军迅速卧倒,也没有躲开几乎没有死角的伤害。烟雾中,皇协军连死带伤,连哭带叫。
尽管实验过,但却不难设置得非常精确。
所以,手榴弹飞起的高度不一,引线的延时不一,有的在空中爆炸,有的飞起又落下,在地上爆炸。
如此令人震撼的爆炸,带来的恐惧是巨大的。
敌人不仅伤亡惨重,更不知道碰上了什么高科技武器,被严重打击的士气和信心才是致命的。
即便是后面残存的鬼子,也完全被这接连的两次打击所震慑,嚎叫声没有了。
在爆炸声中掩护下,沈宸轻轻扣动了板机,一个猫着腰的鬼子象被人狠踢了一脚,身体猛地晃了一下,翻身摔倒。
“啪勾!”又一个鬼子的侧肋迸出一朵血花,他瞪着不甘的眼睛,不敢置信地看了下,便颓然扑到在地,激起了一片雪尘。
枪声又密集起来,曹小宝指挥着队员,向着敌人猛烈射击。
一阵寒风刮过,地上的雪尘被卷起来,打着旋,扑到人的脸上,让人喘气都觉得困难。
跑得冒汗的敌人一停下来,又趴在冰冷的地上,更觉得冰冷刺骨。
遭到袭击的敌人,从最初的惊惶失措中渐渐清醒过来。总这么趴着也不是对策,一个老鬼子大声嚎叫着,又指挥着十几个士兵扑向野地,向着冷枪射来的方向冲过去。
如果能够杀死或击退这个阴险的家伙,还能够向另一边的敌人形成迂回进攻。老鬼子的想法还是有道理的,可他却没想到这是寻死的开始。
用冷枪袭击的家伙难道跑了?敌人猫着腰冲了一段距离,对面也没有射击,不由得有些迟疑。
“啪勾!”冷冷的一声枪响,老鬼子稍微直起了点身子,子弹便象长了眼睛一样击中了他,他便象根木头一样直挺挺地摔倒在地。
“啪勾!”端着机关枪的鬼子胸前迸出血花,仰面摔倒。
原来,沈宸是故意把敌人放近一些才突施杀手的。野地里积雪几乎没到膝盖,前进费力,想跑回去也同样很慢。
而这些穿着黄绿色军装的敌人,行动缓慢,在雪地里笨拙得象狗熊,简直成了最好的靶子。
“啪勾!”“啪勾!”……冷枪在不断响着。
沈宸以敏捷的动作或匍匐,或跃进,或从雪壕掏出的凹处射击,或从树后只露出枪管和小半边脸,或从枯草丛中伸出枪口……
白色的伪装服使沈宸象鬼魅一般,即便是视力很好的敌人,也只能偶尔看见一个影子稍闪即逝。
一个个敌人沉重地摔倒,而他们距离目标地却还有二三百米。脚下是深厚的雪,踩下去如同陷入泥沼,拔出来再向前,又是一脚的沉重。
更可怕的还是对面的家伙,不知道是一个,还是两个三个。总之,就这么点人,却枪枪狠辣,几乎是弹无虚发。
最后一个鬼子是在机枪旁被击毙的,子弹斜着射进了他的脑袋,几乎掀掉了他的天灵盖。
这股敌人完全被打蒙了,崩溃的迹象也越来越明显。没有了鬼子的嚎叫督阵,残存的几个皇协军连伤员也顾不得,纷纷往后撤退。
大路上的鬼子也萌生退意,也知道踩着没膝的积雪去进攻几百米外的敌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趁着短暂的停歇,沈宸横向移动了一小段距离,再次换了阵位,以便封锁更宽阔的一段大路。
路上人影绰绰,敌人开始撤退了。但沈宸已经有了击中敌人的射界,他的首选目标还是鬼子,便并不着急地寻找着,瞄准着。
“啪勾!”一个搀扶着伤员的鬼子身体一震,倒了下去。他的手还没松,把伤员也摔了个跟斗。
最后一挺歪把子机枪又架了起来,向着枪响的方向扫射,又转向曹小宝等队员的埋伏地,射出一串子弹进行压制,以便掩护撤退。
有这短暂的空当,沈宸已经出枪瞄准。他甚至看见了鬼子射手的脸,在枪口的火焰下一明一暗,狰狞可恨。
鬼子机枪手再转方向,副射手忙着压子弹。
歪把子机枪的最大的特征是使用弹斗供弹原理,子弹是可以现装的。理论上来讲,只要副射手不停地压弹夹,“歪把子”就能持续射击。
但在实际操作中,除非副射手具有非常高超的装弹技巧,否则很难在夜间或射击时补充子弹。
所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对付日军歪把子机枪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专等装弹机枪弹打完,立刻反击过去一个“排子枪”,甚至手榴弹。
因为歪把子机枪与三八式步枪虽然使用一样的枪弹,但打起来枪声却比三八式步枪响得多,加上它射速不快,易于辨别。
因此,常常成为抗日军民判断战场情况和态势,巧用兵力的一个要素。
而此时,歪把子机枪的缺陷:火线高、装弹慢、射速低,在沈宸面前暴露无遗。
一声枪响,鬼子副射手象触电般地脑袋一震,趴倒在机枪上,污血迸溅,弄了正射手半边脸上都是。
鬼子机枪手抹了一把脸,才意识到同伴儿已经被冷枪击毙,不由得忿恨地咒骂,伸手自己去装子弹。
“啪勾!”又是冷冷的一枪,就在听到枪声之前,鬼子机枪手的脸上开了花。子弹从鼻梁射进去,带着碎骨钻进了脑袋。
机枪的哑火,接连的死伤,使敌人惊惶恐惧。
当机枪旁倒下了第四个鬼子,当皇协军的军官被击毙后,残存的几个鬼子已经无法控制皇协军,溃败逃窜已经不可遏止。
还击的枪弹越来越少,沈宸也越来越大胆,越来越得心应手,把精准枪法和超强的视力,以及犀利的夜眼,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逃跑的敌人把后背和侧面完全暴露出来,只顾着仓惶撤退时。他们不会想到,就在这视线模糊的黑夜,没有了顾忌的沈宸,冷酷的狙击就象打活靶子一样。
赵铁和老周曾经说过沈宸的进步惊人,其实并不完全正确。
沈宸确实长进了,但称之为升级更为准确。五百米,这是他达到的新的水淮。
这不是偶尔能击中的距离,而是把握很大;尽管还不敢说弹无虚发,但十有七八中,就已经是非常惊人了。
枪声不紧不慢地响着,敌人在一个个倒下。
放眼望去,是远得不敢相信敌人就在其中的黑乎乎的林子,再就是白茫茫的雪地。敌人不知道对手藏在哪里,乱枪要是能够蒙中,连他们也不敢相信。
沈宸也不是没有打空枪的时候,距离是问题的,但目标却是移动的。除了考虑风速、风向的影响,还要再计算敌人逃跑的速度。
即便如此,在敌人逃出他的射击范围之后,他也打光了三个弹夹,十五发子弹至少会有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命中率。
曹小宝站起身,连着下达命令。他带着几个队员上前打扫战场,又派几个队员重新布雷,剩下的原地不动。
杨叶下意识地跟着曹小宝,她的脑袋还有些晕乎乎的。不是紧张,不是害怕,而是觉得不可思议。
打仗就是这个样子?两个地雷就几乎消灭了三分之一的敌人,其他倒在战场上的尸体或伤员,难道都是大梅干掉的?
曹小宝带着队员走进血腥的战场,还没意识到杨叶跟着他,他也忘了让杨叶留在原地。
皇协军伤员在令人厌恶地哼唧着、呻吟着,曹小宝带人把他们的武器先收走,却不忙着给他们救治。
在曹小宝等人看来,这些汉奸都该死。兴许拖延一会儿,就能咽气,倒省了麻烦。
对于倒在地上的鬼子尸体和伤员,曹小宝等人则不管死活,先补枪再靠近。这也是沈宸的严令,更是见识到鬼子疯狂之后的谨慎小心。
“曹队长。”杨叶跟着跟着,觉得不太对劲,便开口说道:“我们有政策,要优待俘虏的。”
曹小宝愣了一下,转头去看,才发现杨叶跟在后面。皱眉一想,她是在机械地执行命令——跟紧自己。
“是咱们自己人的命重要,还是鬼子的命重要?”曹小宝对一个女的不好发火,但说话的语气还是有些生硬。
杨叶没领会曹小宝的意思,很快就回答道:“当然是自己人的命重要啦,这还用说嘛?”
曹小宝对这个回答比较满意,口气也缓和了一些,说道:“鬼子的疯狂是你所不知道的。伤兵往往会爆响手榴弹,与对手同归于尽;有些鬼子还会装死,等你不防备,一靠近就突然暴起伤人。”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孙队长就经历过这事,要不是她反应快,就要被鬼子伤兵抱住,手榴弹一响,后果真是想都不敢想。”
。。。。。。。。。。。。。。。。。。。。。。
………………………………
第九十一章 伏击
杨叶听得张大了嘴巴,由衷地为沈宸感到后怕,对战友们违反俘虏政策的嫌疑也抛之脑后。
“你先回去,这个工作由我们来干。”曹小宝见杨叶似乎明白了,可也不想她再跟在后面唠叨,便打发她回去。
杨叶摇头拒绝,说道:“我就跟着你们,不添乱还不行啊?”
曹小宝眨了眨眼睛,无奈地点头答应,让杨叶跟在他后面,还要加倍小心。
枪枝、弹药、军服、钢盔、皮带、水壶、子弹盒……甚至是枪械零件和子弹壳,队员们都收拣起来,说不定以后都会有用。
最令曹小宝等队员感到振奋和惊喜的是,在雪地里被抛下的那挺歪把子机枪。
横七竖八的尸体散布在周围,五六个鬼子全部被击毙,还有皇协军的。向着沈宸埋伏地方向冲击的这股敌人,只有几个皇协军得以逃窜幸免。
寒风吹着,空气中的硝烟味已经很淡,但还能够嗅闻得到。
残破的武器和肢体,满是鲜血的雪地,各种各样的尸体,当活生生的呈现在杨叶面前时,她差点要闭上眼睛惊叫起来。
这就是战场,充满血腥的战场,她强迫自己不表现出异样,装作拉领口掩住了小嘴,紧跟着曹小宝向前走着。
敌人多数是被两个大地雷炸死的,特别是碎石雷,造成的死状尤其显得血腥恐怖。
杨叶甚至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了,但她的出现,已经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这个时候可不能出糗,让人瞧不起。
“看,那肯定是队长打的。”曹小宝指着一具脑袋上穿了个弹洞的尸体说道。
“要是枪打的,那就肯定是。”一个队员煞有介事的点着头,“小鬼子今天可被炸得够呛,咱们的枪法,估计也打不中。”
杨叶咧了咧嘴,眼睛转到两个正在每个鬼子尸体上不断掏掏摸摸的队员身上。
“呵呵,是杨叶呀!”余保根一眼看见杨叶,笑着站了起来。
“是,是余大哥呀!”杨叶笑了笑,问道:“余大哥,你们在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