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处于上风的鬼子突然一震,然后无力地倒了下去,使和鬼子周旋的沈排长长出了一口气,汗水流过眼睛,模糊了他的视线。

    沈宸蹲身转向,再次射击。

    在交错击杀中的两个人倒下去了一个鬼子,精神高度紧张的八路军战士还不知觉,又给了这个鬼子一刺刀。

    沈宸没有往人群里冲,就在边上转,但他连续撂倒几个鬼子后,解放出来的战士无疑加重了己方胜利的天平。

    双方士兵的消耗都很快,剩下能捉对厮杀的都是厉害角色。

    混战在一起的双方人数加起来不过几十人,但对于幸存的队员们来说,今天这一仗却是刻骨难忘的

    一个鬼子发现了偷袭的沈宸,叫着冲上来。

    “呯、呯!”沈宸转身下蹲,两枪都钉在这个鬼子的胸上,立时止住了鬼子的脚步。

    赵铁又遇上了对手,这是一个鬼子军官,挥舞着军刀,凶恶又悍不畏死。

    两个人互相瞪视,寒光一闪,赵铁暴喝着率先发起了进攻。鬼子的军刀架开了赵铁的刺刀,挥刀闪电般的向赵铁的头上削去。

    赵铁被这速度吃了一惊,连忙后退。没等他再做好突刺的动作,鬼子又横刀一抡,斜劈下来。

    当,赵铁将枪上举,挡住了军刀,却没提防鬼子踹出一脚,正中他的胸口,他踉跄着后退,差点摔倒。

    鬼子纵前一步,举刀再砍,赵铁还没调整好身体,眼见着十分危险。

    呯、呯!两声枪响,鬼子举刀的姿势瞬间凝固,低头瞅了瞅胸前渗出的鲜血,惊愕且愤怒地瞪视着,却慢慢跪了下去,军刀也无力地垂落。

    呯!沈宸微微猫着腰,盒子炮稳稳地顶在肩上,向着鬼子继续射击。


………………………………

第九十三章 碰撞,胜利

    赵铁看见了沈宸,赶忙调整好身体,紧走几步,端枪立在沈宸身旁,象一尊保护他的门神。

    又有队员赶到沈宸旁边,持枪保护,使沈宸能够更放心地袭杀鬼子。

    这个时候,又显现出沈宸射击的快狠准。

    只是敌我双方格斗交错的短暂时间,他就能迅速捕捉目标,迅速瞄准开枪,击中敌人,却不伤友军。

    沈宸的姿势也很特别,微微弓身,盒子炮顶在肩上,以腰腿为轴,幅度很小地左右转向,覆盖面前很大的角度,并使得重新指向目标的时间变得极短。

    而有了护驾的保镖,沈宸的胆子更大,开始向拼杀的人群中移动。

    鬼子的冲击没有使游击队崩溃,这也多亏一个排的正规军赶来支援,尽管伤亡惨重,但却稳定了游击队的军心,并使鬼子的冲击势头为之一滞。

    而鬼子也在付出伤亡,八路军其他部队也正从两面拼命进攻,战斗再持续下去,被拖在阵地上的敌人将是全军覆没的结果。

    纠合了十来个鬼子,在鬼子指挥官带领下拼命向前冲杀,希望能杀出一条血路,逃出生天。

    别看只有十几个鬼子,可就象一团刺猥,几把刺刀防刺配合,伸缩不定,竟让人难以靠近。

    接连有试图阻挡的战士被刺倒,这伙鬼子横冲直撞,很快就要与游击队接触拼杀。

    正规军挡不住,没经过白刃战锻炼的游击队更不行。别看人多势众,在战场上还真未必管用。

    老周大吼着,一些游击队的骨干,还有一些胆大的愣头青,都聚集过来,准备与这伙鬼子死战。

    沈宸也看见了形势危急,急蹿几步,终于在人群中闪出了空隙,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把驳壳枪内的子弹全部射了出去。

    五发子弹击中了两个鬼子,侧面出现了破绽,鬼子赶忙补位,抵挡住了几把捅过来的刺刀,冲击的速度为之一挫。

    转眼之间,又有两个战士被刺倒,鬼子在军官的嚎叫声中重振声势,准备再往前冲杀。

    沈宸来不及更换弹匣,也不想浪费时间,盒子炮一扔,右手在大腿上一探一抓,便抽出了勃朗宁手枪。

    双手持枪,收拢至胸前,沈宸以最快的速度调整了姿势,向着十几米外的敌人扣动了板机。

    “呯!”第一枪就打中了一个鬼子的胸腹部,狰狞的表情立刻凝固,“呀呀呀”的声音也戛然而止,象黄绿色的大虫子丑陋地萎顿下去。

    “呯!”稍微移动枪口,沈宸再次击发。

    为确保每一颗子弹都发挥作用,沈宸没有采取两枪连击,或是三枪连击。在人数上,己方占有优势,只要把鬼子击伤就够了,不必非得击杀当场。

    双手持枪的稳定性,距离又近,手腕、手臂的协调控制,虽然射击速度不是最快,但却使沈宸保持了弹无虚发的命中率。

    两个鬼子的眼睛都红了,从斜刺里冲出来,想要捅死这个可恶又狠毒的敌人。

    赵铁和两个队员挺身上前,用刺刀格挡招架,尽最大力量保护着沈宸。

    呯!沈宸转移枪口,将一个鬼子击倒,解放出了两个队员。赵铁得到支援,与鬼子周旋也就不落下风。

    呯,呯,呯!沈宸以一秒一枪的频率稳定射击,打光弹匣后,向前冲击的鬼子只剩下了四五个人。

    “呀,呀,呀!”一个鬼子愤怒如狂,连续拔打开两把刺刀,猛地冲向了沈宸。

    换弹匣是来不及了,沈宸看着鬼子凶恶的样子,也有点心慌。但他还不致于手足无措,手往后一拉,再往前猛地一甩,把手枪当石头,狠狠砸向了鬼子。

    这个鬼子一心想把这可恶的家伙捅死,竟没提防这一招“撒手枪”。距离又近,铁家伙正砸在他的鼻子和嘴上。

    剧痛传来,满嘴的血腥味,更倒霉的是眼泪竟刷地流了出来,模糊了他的视线。

    沈宸使完“撒手枪”便向侧跳了两步,避开了鬼子将要冲击的直线,并就势在地上翻滚了一下,顺手捡起了地上的一枝长枪。

    鬼子气极败坏地叫着,仓促地抬起右臂,抹了把脸上的泪水和鲜血。等他再端枪而立,寻找对手的时候,发现一把刺刀正狠狠地捅过来。

    咔的一声碰撞,鬼子反应很快,侧移一步,竟然挡住了沈宸的偷袭。

    这也是沈宸捡起的枪是枝汉阳造,上面虽然有刺刀,可比三八大盖却短了一截,就差那么点距离,就没刺中鬼子。

    而在力量上,沈宸远没有达到昔日巅峰状态,两枪碰撞的时候,他就感觉出来了。顺着枪被荡开的力道,他转身又蹿又跳,拉开了和鬼子的距离。

    鬼子愣了一下,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对手,偷袭不成转身就跑。嚎叫着,鬼子迈步上前,追杀沈宸。

    没追几步,沈宸突然回头,手臂一甩,作势向鬼子又要投掷什么暗器。

    鬼子吓得脚步一顿,凝神注视,却发现什么也没有。而可恶的对手又跑开了两步,还猫腰象是从地上捡起了什么东西。

    还待再追,赵铁已经快步赶来,大吼着向鬼子展开进攻。

    赵铁和两个队员配合,终于找到了空当,刺死了当面的鬼子。可有一个队员倒了下去,连赵铁的胳膊也受了伤。

    两下交锋,一个鼻口流血,一个胳膊带伤,进攻都很谨慎,转着圈,谁也不敢放开动作拼杀。

    可刺刀、枪枝碰撞了几下后,鬼子开始发力,将赵铁逼得步步后退,险象环生。

    噗!的一声闷响,鬼子的动作立刻停了下来,他低头看了看,一把匕首正插在他的胸口。

    鬼子缓缓抬头,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目光看见了那个可恶的家伙。

    张了张豁牙染血的嘴,鬼子可能是想咒骂,可赵铁的刺刀已经捅了过来。鲜血喷溅如血色的鸡冠花,鬼子大瞪着死不瞑目的眼睛,倒了下去。

    沈宸终于吐出一口长气,拿起手中的汉阳造看了看,里面竟然还有三发子弹。

    在拼刺刀的时候,鬼子通常要退掉子弹。这是因为拼刺时握枪的位置不适合开枪,以及子弹穿透性太强,容易误伤。

    而中国*军队则没有这些条例和讲究,反倒是会特意在枪里留下子弹。在拼刺刀之前,有时还会打出一排子弹,再冲上去格斗。

    沈宸也来不及去捡回自己的手枪,再装弹匣去战斗。这汉阳造有三发子弹,对他来说,也顶不少事。

    招呼了赵铁一声,沈宸便向还在激战的一团人影跑去。

    五个鬼子背靠背围成了一个小圈,被游击队的队员们围在当中,刺刀吞吐、杀声震耳。

    仗着人多,也是沈宸干掉了大部分的鬼子,使得老周能组织起人马,挡住了鬼子突围的道路。

    虽然已经把这五个鬼子围在当中,可想用刺刀解决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反倒是这五个鬼子结成了阵势,前冲后突,把包围的队员们压得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又前进。

    队员们也知道自己水平不行,就这么围着,怒骂吼叫,挺着刺刀也不轻易进攻,摆出把鬼子拖死的架势。

    呯!的一声枪响,一个鬼子刚作出突刺的动作,却戛然而止,凝固了一瞬之后扑通倒地。

    枪栓拉动的声音之后,又是一声近在咫尺的枪响,又一个鬼子倒了下去。

    呯!沈宸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了一个象是小官的鬼子,鬼子晃了晃,挂着小膏药旗的长枪松手落地,随后他也象一根木头般栽倒在雪地上。

    只剩下两个鬼子,背靠着背,眼中闪烁着恐惧和仇恨的光,嘴里发出绝望而愤怒的低吼。

    队员们士气大振,从各个方向试探着捅刺,并不时大声吼叫以吓唬鬼子。

    终于,一个鬼子抵挡住了前方的几把刺刀,却防不住从侧面杀来的刺刀,肋下被捅个血窟窿。

    最后一个鬼子只来得及回头看了一眼,便又手忙脚乱地招架。很快,后背上挨了两刺刀,他缓缓跪倒,头勉强抬了抬,便一下子扎进了雪里。

    战场上,还有一小团一小团的战斗。但敌人已经完全陷入了包围,垂死的挣扎和顽抗,也改变不了他们被全歼的命运。

    游击队没有急于冲上去,正规军正在进行最后的战斗,他们只要守住阵地,就是胜利。

    作为地方部队,今天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是足以自豪了。虽然伤亡很大,粗略统证之下,便有十几个队员阵亡,受伤的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数量。

    但这是必然要经历的成长过程,除非以后也不与鬼子对阵,只搞些偷偷摸摸的偷袭和骚扰。

    老周和赵铁重新组织队员,布置好防守,这才稍微松了口气。赵铁也有了时间,让常春玲给他包扎伤口。

    “多亏了大梅。”赵铁擦着额头上沁出的汗珠,有些欣慰,又有些后怕地说道:“要不是她用手枪一通急射,干掉了十来个鬼子,我看这局面就悬了。”

    老周点了点头,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是啊,咱们游击队没打过这样的硬仗,准备也不足,差点就被冲垮了。”

    赵铁沉吟了一下,苦笑道:“伤亡太大了,损失了几乎一个小队。以后啊,这种硬仗还是尽量避免。”

    老周没有应声,也许是表示赞成,也许还有别的想法。

    “那是大梅吧?”赵铁抬头看见几个人影走过来,其中就有一个熟悉的。

    沈宸在余保根和两个队员的陪同下,走了过来。盒子炮是被别的队员给拣了,可勃朗宁手枪却没了。

    “不是咱们的队员拣走的。”沈宸把事情向老周和赵铁讲了一遍,说道:“肯定是正规部队的人顺手拿走了。”

    老周轻轻颌首,说道:“别着急,到时候帮你要回来。”

    赵铁打心眼里赞赏沈宸的勇敢和能力,可嘴上还调侃道:“看你,打仗打得枪都打没了,也真是少见。”

    沈宸翻了翻眼睛,说道:“来不及换弹匣,拿在手里就是废铁。形势那么危急,我还象宝贝似的握着?你没看我那一下子,把鬼子砸得鼻口窜血呢!”

    赵铁轻抚额头,苦笑道:“你厉害,真厉害。今天哪,还真是多亏了你。否则,咱们游击队的损失就大了。”

    沈宸“嗯”了一声,沉声道:“游击队又不是正规部队,没练过白刃格斗,也没见识过。在这么血腥残酷的场面下,没溃败就很不错了。”

    停顿了一下,沈宸又说道:“游击队嘛,也不能对咱们要求过高不是。和鬼子硬碰硬地打,咱们以后也不会这么干。”

    老周叹了口气,说道:“有很多队员都不知道鬼子的厉害,经常在一块儿议论,说鬼子那三寸钉的锉子,咋就能把中国欺负成那样?经过这一战,估计就不会有这种思想了。”

    沈宸对此是同意的。平常他也经常向队员们灌输鬼子很厉害,别与鬼子正面交锋,也不要与鬼子硬碰,但很多队员是不以为然的,他都能看得出来。

    而游击队经过今天这一战,对鬼子不仅会有重新的认识,还经历的真正的残酷战斗的考验。

    一支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部队,就根本算不上厉害,称不上顽强。起码在以后,游击队不会是能够轻易溃败的人马。

    反正,与鬼子打过这一仗,对游击队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今天在布置上,游击队还是有些疏漏和不足,教训要吸取。

    战场上,各处的战斗逐渐结束,枪声、爆炸声渐渐停息下来。

    一个八路军的通信兵跑过来,向赵铁和老周报告,部队正在打扫战场,准备撤退了。

    “那咱们也收拾收拾,快点撤退。”老周打发走了通信兵,开始布置打扫战场,并抽出一个小队,护卫着伤员先行撤退。

    鬼子全军覆没,皇协军的伤亡也不小,都是在开始的时候,被鬼子威逼冲锋所造成的。

    等到突围受挫,八路军又猛烈攻击,皇协军的斗志便被完全摧毁,投降的越来越多。

    最后,竟然有三十多个俘虏,还有一些伤员。若是与鬼子几乎全部战死相比,可见皇协军的懦弱无能、贪生怕死。


………………………………

第九十四章 要枪

    即便如此,消灭这一个小队的鬼子,八路军和游击队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伤亡比几乎达到了一比二。

    而这还是在伏击,在有部分预设阵地的情况下。如果不是这样,恐怕八路军两个连,再加上游击队这百八十人,也不敢轻易攻击。

    说起来有些令人沮丧,但当时的抗日战场就是这种状况。

    中国*军队几乎就是以人来和侵略者拼杀,两个换一个,三个换一个,甚至五六个换一个,是相当常见的。

    没办法,战斗素质在那摆着呢!日本鬼子在训练中打多少子弹,中国*军人在上阵前,又能有几发实弹射击的机会?

    在二百米内,鬼子的命中率已经很高;一百米之内,就已经称得上惊人了。

    反过来呢,能在百米左右击中胸靶,在八路军和游击队中已经算是好枪法;能达到二百米的射击距离,在部队里也是优等或特等射手。

    再加上八路军和游击队的战士在战术动作上也不如鬼子干净利索,打起仗来,就是有阵地依托,在鬼子的准确射击下,伤亡较大也是难以避免的。

    沈宸早就意识到了鬼子的厉害,就在一二百米的距离,鬼子的枪法和他也差不了多少,威胁很大。

    所以,沈宸尽量采用更远距离的狙击,以拉开和鬼子的差距。同时,他的伪装和隐蔽更加厉害。这一点,鬼子和他差得更远。

    战斗结束了,也是一场胜利,还是很大的胜利。但对于正规军和游击队来说,气氛却是截然不同。

    对于正规部队,仗打得频繁,人员伤亡也是司空见惯。到现在,一个连队可能都换了几茬人。

    所以,暂时的悲痛过后,该庆祝胜利就庆祝胜利,该招兵买马就补充人员,很快就能恢复到生气蓬勃的状态。

    说起来可能令人不太舒服,但战争年代的军人就是这样。在血与火的锤炼中,情感都被包裹上了一层坚硬的外壳。

    而一支笼罩在悲伤失落的阴霾下的军队,一支死气沉沉的的部队,又怎么能裹好伤口,继续战斗。

    但游击队没经历过这么大的损失,阵亡了十几个,还有不少的伤员。

    前天、昨天还在一起吃饭、说笑的战友,一下子就再也看不到了。对年轻的队员们来说,一时半会又哪能适应得过来?

    赵铁和老周做了很多工作,可人心却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安定平稳下来的。

    “啪!”的一声,赶车的余保根打了个响鞭,可听起来却是有气无力、没精打采。

    赵铁和老周互视一眼,都不由得苦笑摇头。

    沈宸也坐在车上,伸手推了一下余保根,说道:“打起精神来,这才哪到哪呀,以后还打不打鬼子了?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我都想一脚把你踢下去。”

    余保根是沈宸手下的队员,也是最早跟着他跑跑颠颠的,两人已经很熟,沈宸才会这么随便,说话也不用太考虑。

    嘿嘿,余保根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随即又是一副苦相。

    沈宸叫停了车,跳下来直奔路边的小树林,在树后隐没不见。

    老周和赵铁也知道她去干什么了,便随便地聊天。

    “大梅的心很硬啊!”老周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好事儿,沉吟着说道:“按说,这样的队员才算合格,可是——”

    赵铁想了想,说道:“她的心是热的,只不过外面是包了层硬壳。”

    余保根叹了口气,插嘴道:“我们队长说了,要是她——那个了,不许大家掉眼泪。谁要是哭了,她晚上就从棺材里爬出来,把哭的人掐死。”

    老周猛地哽了一下,这实在有点吓人,对于那些农民出身,脑袋里还有封建迷信的队员来说,更是如此。

    赵铁听得直翻眼睛,可实在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吭哧了一会儿,才憋出一句,“这丫头,真是没治了。”

    老周抬头看见沈宸正走过来,赶忙摆了摆手,说道:“没治就没治吧,你怎么地,还想治服她呀?”

    赵铁苦笑,觉得这个难度不比打鬼子低。

    不到中午,赵铁等人已经赶到了蒋连长他们驻扎的小榆树村。

    取得了伏击战的胜利,消灭了祖旺据点的过半敌人,照例是要庆祝一下的。

    区委也想着借此机会款待一下回来的主力部队,并扩大宣传,提升根据地的民心士气。

    赵铁和老周赶过来,便是想和主力部队一起搞庆祝活动,也扫除一下游击队那阴霾的气氛。当然,还有把沈宸的手枪要回去这件事情。

    因为定下的群众明天来慰问,部队把村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净整洁,衣服也整理利索,战士们一个个看起来就透着精神。

    尽管蒋连因为增援游击队,伤亡更大一些,但短短的一天过去后,部队便又生气蓬勃,训练时口号震天,杀声激昂,令人振奋。

    几个人过了岗哨,直接来到连部,在哨兵的引领下,迈步走了进去。

    进到屋里的时候,蒋连长正坐在桌前,桌上是拆卸开的枪械,正在用一块粗布蘸着润滑油擦枪。

    沈宸眼尖,一眼便看清是自己的那支“八音子”,也就是勃朗宁M1900半自动手枪。

    刚想上前,赵铁有意无意地侧步挡了他一下,并悄悄地做了个手势,示意他稍安勿躁。

    见赵铁和老周进屋,蒋连长赶忙放下手中的零件,起身笑着打招呼。

    与赵铁和老周握手寒喧,蒋连长又把目光投向沈宸,赵铁赶忙给做了介绍。

    “原来是击毙鬼子少佐的女英雄啊!”蒋连长哈哈笑着,与沈宸握了握手,说道:“早就听老周和赵队说起过,今天算是见着了,看着就英姿飒爽,不同凡响。”

    沈宸只是笑了笑,简单地打了招呼,“蒋连长,你好。”

    蒋连长伸手示意,热情地相让,“坐,都请坐。”

    众人坐下之后,赵铁和老周便把游击队想与蒋连一起联欢,庆祝胜利的事情说了一下。

    蒋连长倒是满口答应,又叫通讯兵去找杨指导员。这种慰问、联欢,做政治工作的指导员更拿手,蒋连长看来是不太管。

    说完这事,便该是要枪了。

    赵铁犹豫着,还是硬着头皮开口说道:“还有一件事情,要麻烦蒋连长。”

    蒋连长不知道什么事情,痛快地说道:“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说得这么客气。”

    赵铁讪讪地笑了,虽说来时打了保票,可枪在人家手里,看起来还很珍重的样子,他还真不太好意思开口。

    他不好开口,沈宸倒嫌他墨叽,直接说道:“蒋连长,你桌上的那把枪,是我的。”

    一个勤务兵进来给众人倒水,正好听到沈宸说话,不禁狐疑地看向他。

    蒋连长也是一愣,眨了眨眼睛,笑着说道:“原来是大梅同志遗落在战场上的。三排长上缴的时候,我还纳闷呢,没见过鬼子用这种枪啊,还以为是哪个皇协军佩戴的呢!既然是你的,那就拿回去吧!”

    勤务兵听着直撇嘴,他知道蒋连长是很喜爱这把手枪,怎么人家一说就要还回去呢?

    “这打仗可真是怪啊,连枪都能丢!”勤务兵不敢直接反对,便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