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普通的群众,遵不遵守的,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陈鸿可是党员、干部,他可不能为这个破坏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所以,他既是试探,也抱着希望,想听沈宸怎么说。

    沈宸不是很确切知道陈鸿的想法,但也听出他的话里有话,便想着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件事情,断了他的念想。

    “国难当头,个人的事情还是先放到一边吧!”沈宸已经想好了说辞,开口说道:“日本鬼子不打跑,就没个安生日子过,谁还想那些事情?”

    “反正我是绝不会考虑什么婚姻嫁人的,等到抗战胜利再说吧!”沈宸继续说道:“我才十七,再过个十年八年也不老。要我看,鬼子也用不着打那么长时间,五六年应该差不多了。”

    岂止是五六年用不上,沈宸已经知道再过三年,鬼子就投降了。当然,他可不是要急着嫁人。

    “觉悟真高,说得真好。”陈鸿连声赞扬,说道:“个人幸福与国家前途和社会责任就是要这样分得清楚,私事就是要抛在脑后,一门心思地为国家、为民族多做些事情。”

    其实,沈宸的真实想法并不是这样。他觉得个人幸福与国家前途和社会责任并不是那样水火不容。在他想来,即使是一个一心为国的人,也不可能一天到头都在想着伟大的事业吧!

    但他说的话,却是当时的主流思想。

    在国难当头之际,青年们都表现得热血而纯真,愤怒而偏激。

    在他们的言谈中,都认为个人的私事,比如恋爱,比如孝悌,都可以不管,自要能有益于国家,什么都可以放在一旁。

    而牺牲一点个人的幸福,替国家作点事,把眼光放远一些,把争爱人的心去争回被侵略者剥夺的国人的尊严,恰恰是青年们最提倡,也最时兴的。

    理由也很简单,危急的现实没有给个人和作为个人幸福的爱情留下位置。个人已经无足轻重,应该拿出一切,或者抛开所有束缚,去报效国家。

    沈宸尽管不是很同意,可说得很慷慨激昂,再加上陈鸿的称赞,他突然觉得自己瞬间高大起来。

    陈鸿既听到沈宸的心思,又不合适现在向沈宸表白,谈话也就到此为止。

    而第二天的训练结束后,沈宸便马上离开,踏上了归家的路。

    ……………

    春天刚到,地皮化冻,敌人便开始强征劳工,加紧封锁沟、炮楼、公路的施工。

    封锁沟、开阔的射界、高高耸立的炮楼、低矮的碉堡。如果修建起来,就是一把坚固的铁锁。

    而公路就象不断延伸的绳索,既方便敌人快速行动,又能把抗日武装牢牢捆住。

    斥骂、皮鞭、枪托、皮鞋,还有那凶恶的狼狗,修筑据点的民夫汗流浃背也得继续劳作,就是擦擦汗也得趁日伪监工不注意,才敢快抹几下。

    一声枪响过后,众人皆侧目观看。鬼子中队长的目光一闪,对矢村说道:“矢村君,你在试射什么目标?”

    矢村笑了笑,伸手指向远处。

    远处一堆人围拢着,哭嚎声,以及闻声赶过去的日皇协军监工的斥骂殴打声传了过来。

    “这么远?太君真是神枪啊!”一个皇协军军官谄媚地恭维道。

    “枪法如神,这怕是有一里地吧,真是厉害。”另一个皇协军军官也不甘落后,拍着马屁。

    鬼子中队长举起望远镜,计算了下距离,赞赏地点了点头。

    矢村对几个皇协军军官的如潮阿谀不以为意,只是淡淡一笑,将有些热切的目光望向西面,停顿了一下,询问道:“阁下,那个支那神枪手真的是个女人吗?”

    鬼子中队长的眼睛闪了一下,射出满怀恨意的光,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很想跟她较量一下吧?或许要等段时间了。”

    矢村轻轻抚摸着手里的枪,眯起了眼睛。他是个很狂傲的人,特别是得到上面拔调的狙击步枪后,与对手较量的欲望更强了。

    这就象一个出色的演员,却只能在小孩子面前表演简单而幼稚的戏剧,完全没有激情。他要找到一个好对手,越是有挑战性,越能让他感到兴奋和期待

    而矢村手中的狙击步枪,就是在二战中,鬼子唯一装备的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97式。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段时间里面,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仍然坚持设计新型的狙击步枪,日本便是其中之一。

    一九三七年,日本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九七式狙击步枪。

    因为三八式步枪本身射击精度较高,九七式狙击步枪在设计时就没有作多大的改动,仅为其配上放大倍率为2。5倍的瞄准镜,并加装由粗铁丝制成的单脚架。

    其实,由于瞄准镜的放大倍率太低,九七式狙击步枪只适合对出现在三百米以内的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另外,用粗铁丝制成的单脚架实用价值不大,因为它的强度不足以稳定枪身,且十分容易损坏。

    尽管九七式与其他国家的狙击步枪相比,并不算先进,但资源有限,在中国战场上使用得却很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无题

    矢村因为得到了狙击步枪而信心增强,还有射击技术与他相差仿佛的助手——宫本上等兵,也让他对胜利有着很高的期待。

    可他却不知道,真正的狙击手并不完全体现在枪法上,那是综合的素质。

    一个狙击手可能只为了开一枪而爬行一整天,有时还可能什么也找不到,你是否能一枪不发而放弃任务?

    有时你见到目标而开枪的机会只有三秒钟,假如你在做白日梦,吃饭又或者其他无关事情,你便失败了。

    你必须了解你的任务、位置并等待目标出现。你可能要整天保持不动以避免敌人的发现,这听来十分容易,但其实十分困难。

    一个初学钓鱼者,要将鱼线留在水面以下超过三分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总想要把鱼钩提上来看看。

    如果你有打猎的经验。你会知道在猎物面前保持不动是如何艰难。更何况,你将要面对的猎物,是一看见你,就会向你开枪的人呢?

    所以,对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来说,细心和耐性就是他的一切,而且影响着他的决定。

    其实,单是细心已经可以令一个狙击手成功。行动前,狙击手必须决定要身处哪里,怎么走,怎么去,带什么装备,用什么伪装,如何通讯,行动时如遇紧急情况应该如何,任务完成如何撤退,无法完成又怎样避免损失?

    一个狙击手必须由开始到结束详细思考所有程序,其武器及子弹补给、装备配置才会产生效果,而射击技术只是最后的要素。

    而象矢村这样,用平民来炫耀枪法,得到了谄媚奉承,却已经在心志上落了下乘。

    当然,狙击手的对决并不是那么容易。什么下战书之类的,根本不会有用。要在相同的时间、地点上碰面,除了巧合,那就只有一方埋伏等待另一方了。

    沈宸不知道鬼子有了狙击步枪,正憋着劲儿要跟他一决生死。他结束了区中队的训练,便赶回了王家洼,开始了三天的假期生活。

    万物复苏的季节,小小的王家洼也热闹起来。

    春耕生产可是大事,关系到一年的吃食,各机关动员了干部,连主力部队也抽调出部分士兵分赴各村,帮着劳动。

    村外的田野中,一个士兵一手扶着犁把,向外倾斜着身子,断续的吆喝着牲口。大黑骡子向前走着,明亮的铧板上翻起的潮湿的泥土,齐整的象春天小河的浪头,雕匠刻出的纹路。

    “这位同志干起农活真是一把好手,耕出的地,比墨线打着还直哩!”孙洪山停下铁锹,不由得夸奖道:“我掏炭掏了十多年,这耕地倒手生了。”

    二旦用力扔出一块黑湿的土块,又翻过铁锹,用力把土块拍碎,嘴上说道:“要说还是跑车拉脚轻快,这种地怪累人的。”

    “不种地哪来的吃喝?”孙洪山笑道:“辛苦是辛苦一些,可比掏炭强多了。最起码,不用担心冒顶跑水,也没有柜头克扣勒索。”

    二旦又干了一会儿,汗气从头顶升起,围绕着就像云雾笼罩着山峰。他停下铁锹,对叔叔说道:“叔,你别忘了给俺打猎枪,这可都有些日子了。”

    孙洪山无奈地点了点头,倒不是打造费劲,而是他不希望这小子因为有了猎枪而不务正业。

    要知道,光看见打猎的有肉吃,可也危险,要养家糊口,更是不容易。

    孙洪山也是庄户人出身,他还是觉得土地是最可靠的,你付出辛苦和汗水,秋天就有收获,就能让家人吃上饭。

    “等我练成俺姐那样的枪法,天天让家里吃上肉。”二旦见叔叔又答应了,心里高兴,就又憧憬起来。

    孙洪山虽然觉得侄女在外面是跑野了,可有了名声,那也是他的骄傲。

    听二旦这么说,他不由得笑了起来,说道:“那可是不容易。多少天天扛着枪的兵,也没你姐厉害。这个呀,还得看天分,看悟性。就象,就象……”

    孙洪山还没想好例子,二旦已经接口说道:“让俺姐多教教我,肯定能成。有些窍门啥的,他还不告诉我这个亲弟弟?”

    孙洪山见战士已经赶轰着牲口耕到地头,赶忙跑过去接班,让战士坐在地边上的小柳树下面抽着烟歇口气。

    其实比较大块的耕地就这么两三分左右,还是村上照顾孙洪山一家,也是对沈宸突出贡献的一点奖励。

    耕完这块地并没有费多长时间,眼看着还没到中午,这个战士又主动要求去干别的地块。

    别的地块就离得远了,牲口也上不去,只有孙洪山和这个战士两个人,沿着一条小路爬上山。小路绕着山腰转,越转越高,低头一看,村庄已经在很远的下面了。

    在一处小小的山坳里,向阳的山坡上,有几段梯田,这就是孙洪山家的地了。

    这几段梯田,最下面的一块有炕那样大,最上面的一块比锅台还小,一层层的边缘都要用石块垒起,上面的土铺平,才能耕种。

    举目远望,山坡上星星点点的是村民们用石块砌堰,并且平整出来的土地。

    虽然每块土地都不大,都不规整,有尖形的,有半圆形的,有梯形的,但积少成多,总量加起来不亚于又开垦了几亩或几十亩田地。

    土是现成的,从地下挖出来,再背上去的;庄户人是勤劳的,是能吃苦的。

    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不怕吃苦,不怕劳累的人们用石头垒起的一小块一小块的梯田,有的要垒丈把高,再一篮一筐地把土从山下背上来填成平地。

    在这高高低低的梯田里,会种上高粱、谷子、豆子、玉米,还有萝卜、蔓菁,不能种庄稼的沟里则要种上柿子树、枣树和栗子树。

    “赵同志,我看你种地很内行啊!”孙洪山和这个战士一起耠着地,一边开口问道:“在家里也是干这个?”

    这个战士有二十多岁的年纪,却已经有了两年的兵龄,显得很成熟稳重,笑着回答道:“除了地主老财,还不都是土里刨食儿吃。”

    山坡上耠地有点费劲,因为地头太短,把耠子插到地那头,走不了几步,两人就得跳到石垒外面去,才能把耠子拉到地这头。

    这么干活儿,赵同志有些不适应,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俺是从平地过来的,那里土地可真多,可交租也交得重。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减租减息,要是有,就好了。”

    孙洪山点着头,说道:“平地我去过,这点田地可赶不上那里的一个地头地角。你说得也对,地出产得少,这公粮也交得少,还没有地租,比以前应该是强多了。”

    抗战之后,在根据地内便进行了减租减息运动。

    而所谓的减租减息就是“挤牛奶”,今天挤一点,明天挤一点,贫苦农民的生活可以得到改善,对封建剥削势力也暂时没有根本消灭,农民高兴,地主、富农也可以接受。

    所以,广大的贫苦百姓对此政策是拥护和支持的。原来地租五成、六成,甚至达到七成,对于佃户来说,确实过于沉重。

    其实,减租减息的政策最早提出来的并不是*****,而是国*民*政府。

    当时的国*民*党也意识到了农民和地主的紧张关系,在粮食部的施政报告中表明:“农民终rì辛苦所得,大部分要供给地主,这是最不公平的。就最严重的地方来说,农民所纳田租,最高的竟达收获量的七成三。其他各地大概有六成归地主。”

    但制定了好的法令,却不能贯彻实施,只是一个画饼,不能不说是国*民*政府的无能和失败。

    而*****能将这个政策推行下去,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将组织建立到最基层,认真地监督、宣传、实行。

    而且,与地主阶层利益的先天距离,也是*****能够将减租减息政策充分落实的一个根本原因。

    在王家洼,连仅有的一个小地主也跑掉了,减租减息就更不用说了。只交公粮,不纳地租,虽然土地少而贫瘠,百姓们的生活比以前还是大有改善。

    说着、聊着、劳作着,眼瞅着就快中午了,二旦也把饭送来了。

    小米粥、贴饼子、咸萝卜条。

    “吃吧同志。”孙洪山热情地让着,“可别嫌饭食不好,等我侄女回来,兴许能打到野物,让你吃顿肉呢!”

    停顿了一下,孙洪山又叹了口气,“她呀,性子太倔,一个人跑深山老林里打猎,让人真是担心。”

    “孙叔你太客气了。”赵同志也没客气,拿起饼子大口地吃着,边吃边说道:“我知道,您侄女是孙大梅同志,那可是个女英雄,在俺们部队还讲过射击课呢!”

    孙洪山愣了一下,问道:“她给你们讲课?”

    只知道自己侄女成了啥英雄,孙洪山还真不知道具体的事迹。在他想来,扛枪打仗的女人不多,兴许就是为了树个榜样啥的,才把侄女抬高起来的。

    赵同志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大梅同志的枪法可是非常厉害,杀敌数量更是多得令人不敢相信。游击队里面,她可是顶梁柱呢!”

    孙洪山慢慢眨着眼睛,被颠覆的想法让他一时适应不过来。

    赵同志没注意到孙洪山的异样,喝了两口粥,继续说道:“不光是游击队,连我们这个营,都很佩服她。原来不服气的老兵,见识了她的枪法,也是心服口服。”

    哦!孙洪山下意识地应了一声,却并没有什么骄傲自豪的神情。

    ……………

    月光经过鞍形的山脊射出来,林木、岩石、山峰的黑影,被月光烘托得分外黑,分外浓。

    不知是出了汗还是由于云雾的抚摸,沈宸的脸上有些润湿,他感到闷得慌,就把衣领的纽扣解开,让凉风吹进怀里,长长舒了口气。

    这条路是他跟着王大爷和菊子打猎时走过的,沈宸记性极好,并不担心有迷路的危险。

    一声惨厉的猫头鹰嚎叫骤然传来,沈宸不自禁地打个冷颤,他握着枪,警觉地向四周看看,见没有别的动静,又继续向前走。

    在朦胧的月色里,他一个人顺着山路快步走着,除了自己沙沙的脚步声一阵阵风的呼啸和树枝的刷刷声,几乎什么声音也没有。

    倾斜的山坡越走越高,也越感到吃力,来到了坡顶,沈宸在一块岩石旁停了下来,想稍作休息。

    这里视野广阔,他可以看到很远的距离,很是安全。而且在这大岩石底下,冒出细细的可是很有劲力的泉水,正好给他解渴。

    从身上的小布袋里拿出饼干,沈宸慢慢吃着,眼睛和耳朵却没闲着,边听边看,时刻注意着周围的状况。

    离村子已经不是太远了,沈宸估摸着时间,大概有一个半小时就能回村到家了。

    突然,远处一阵狼嚎让沈宸瞪圆了眼睛,闪出警觉的光芒。

    王大爷好象说过,这附近有狼出没,还是好几只。

    沈宸想了想,将长枪短枪再检查了一遍,都放在合手的位置,身上也收拾得干净利索,然后继续沿着山道向前赶去。

    ………………

    三四头狼呲着牙,发出低沉的嘶吼,围着一个山洞。

    一个粗壮的身影手中拿着猎枪,瞪大着眼睛,守在洞口,并不敢轻易开枪。

    如果是一头狼,那就好办了,瞄准了就一枪打过去。可这是好几头,一枪打过,重新装药的时间没有,他还不被狼撕成碎片?

    对峙了片刻,吼,头狼似乎发出了指令,几头狼突然分开,呈扇面慢慢向前逼近。男人嘴里发出呼喝,端枪瞄准,既是给自己壮胆,又是向狼群示威。

    呼,一头狼猛地向前扑了上来,另一边的狼则不声不响地继续靠近。

    轰,王大爷开枪击中了前扑的狼,而另一头狼则无声地扑了过来,带着腥臭味的大嘴咬向他的脖子。

    王大爷猛地抡起猎枪,猛然一击,将扑来的狼凌空打了个跟斗。狼发出一声低叫,在地上打了个滚,向着他露出白森森的尖牙。

    虽然击退了两条狼的进攻,王大爷心中却是一沉。


………………………………

第一百三十二章 除害

    年岁大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本来想得好好的,专打狼的腰和腿,可抡起的棍子总是差那么一点。看来,今天恐怕要葬身于这几条畜生的嘴下了,

    试探性的进攻结束,头狼亲自出马了,它占据了扇形中间的位置,带着其它的狼逼近了,看来这是一次总攻,总要击倒这个对手。

    王大爷有些绝望地看着几条眼睛放着绿光的畜生缓缓前进,咧着的大嘴里流出了口涎,他咬住了嘴唇,掏出了猎刀,额头上冒出了汗珠。

    突然,头狼停下了脚步,警觉地转头向后面看了看,吼了几声,两头狼转身跑开。

    一对绿莹莹的亮点突然出现在沈宸的左前方,他停下脚步,将装好木盒的驳壳枪抵在肩窝。

    听着狼嚎,他判断出不是一头,距离也不是很远。用步枪的话,射速太慢,远距离射击也没有那个条件,还是用驳壳枪的连射更好。

    又是一对绿莹莹的亮点出现,两头狼开始向着沈宸靠近过来。

    先发制人,不能让它们太过靠近,而距离只有二三十米,已经不远了。沈宸立刻端枪瞄准,然后扣动了板机。

    嗷的一声惨嚎,随着枪响,一条狼被击中,在地上打着滚。另一头狼明显被吓了一跳,停下了脚步。

    呯!沈宸再次击发,又有一条狼惨嚎着倒了下去。

    从这一点来看,狼比人的生命力要顽强。沈宸杀人可以不让人出声,可杀狼,却没有那个把握。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狼临死的嚎叫,似乎是向头狼报告情况,传递信息。

    没等沈宸再度靠近,面对王大爷的头狼突然一转身,夹着尾巴就跑,边跑边发出呜呜的叫声。

    跑了,头狼逃跑了!王大爷心中一松,但还保持着戒备。直到一个人影转过岩石,向这边走了过来。见到有人,他才松了一口气。

    月光淡淡地照在沈宸的脸上,王大爷立刻认了出来,大声说道:“是大梅吧?在外面看见狼了吗?”

    沈宸听出了是王大爷的声音,更加走近了一些,回答道:“王大爷,我打死了两头狼,这里还有啊?”

    “没了,狼刚刚跑了。”王大爷垂下猎枪,这下是彻底放松了,“多亏了你这丫头,你大爷我差点变成狼粪哪!”

    被这老头儿的幽默给逗乐了,沈宸笑道:“您老身子骨这么硬实,那狼可啃不动啊!”

    王大爷哈哈一笑,伸手点了点沈宸,“你这丫头,没大没小。”停顿了一下,又关切地问道:“怎么,你一个人进的山?胆子也太大了吧?”

    沈宸抿嘴笑道:“您老的胆子不是更大,我才这么一回。”

    王大爷翻了下眼睛,坐在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一边给猎枪里填药装弹,一边有些遗憾地说道:“还是让那头老狼跑了。它倒是见机得快,要不准栽在你手里。”

    “那下回再打它。”沈宸并没有太在意,一头老狼而已。

    王大爷嘿了一声,说道:“这头老狼可狡滑,可厉害啦。这山林附近的人家都知道它,也有不少猎人要除了这个祸害,可这么多年了,谁也没干成。”

    顿了一下,王大爷有些无奈地说道:“时不时的,它还召集几头狼,敢跑到离村子很近的地方撒野,弄得女人小孩都不敢走远。可等组织好人手去打它,它又钻进山林个把月不见影子。”

    老狼也会游击战啊?!沈宸挠了挠头,觉得这样就不好对付了。你不能花太多时间跟一头狼耗上吧,它神出鬼没的,可比鬼子难打多了。

    “大爷,您以后进山打猎带上菊子吧!”沈宸想了一下,建议道:“她的枪法还不错啦,百八十米的,都差不离。多个人多个照应,您别一个人冒险。再说,她的枪也比您的好,要不您拿着她的枪进山。”

    王大爷装好枪,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