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接着,《申报》以美商哥伦比亚出版公司名义复刊出版,一再强调“主和即汉奸”,“媾和即灭亡”的抗日观点。<;/div>;
………………………………

第一百章 巧遇,以一敌众

    在洋旗报崛起的同时,其他各类抗日刊物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版,主要有《华美》周刊、《上海妇女》、《杂志》、《文摘》、《译报周刊》、《公论丛刊》、《文献》月刊、《良友》画报、《职业生活》、《导报增刊》等。

    在这些打着外商名号的报纸上,当时的人们得以获知时局的真实情况,还能读到一些暗杀事件的始末。

    与此同时,日伪特务也开始针对舆论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恐怖活动。

    一九三八年一月初,暴徒向《华美晚报》报馆投掷一枚“锤形手榴弹”,炸伤三人。

    二月十日,一个暴徒闯入《文汇报》报馆,投掷了一枚手榴弹,炸伤三人,其中发行科职员陈桐轩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仅一月至五月,日伪特工就向抗日报馆,投掷炸弹八次,受害报馆除了上面提到的《华美晚报》和《文汇报》,还有《每日译报》、《导报》、《大美晚报》等。

    这时,上海的新闻人们才意识到,一场针对当时新闻人的白色恐怖正悄然拉开帷幕。

    沈宸得到了张成富打听到的一个情报,日伪特务要对《中美日报》和《大美晚报》进行打砸。

    尽管这里不是沈宸的管辖巡逻区,但他完全可以说是碰巧遇上了。而且,这还可以衬托出他业余时间也忠于职守,不愧为一个好巡捕的品格。

    《大美晚报》馆位于法租界爱多亚路十九号,该报前门是公共租界,后门是法租界。而马路对面公共租界内,则是《中美日报》报馆。

    这个地理位置真是很有意思,不管是打砸哪家,找一家街边的咖啡馆,便都能兼顾到。

    已经是第三天了,沈宸却一点也不厌倦。下班之后,换成便衣,便开车去了爱多亚路。

    沈宸在一家西餐馆的玻璃窗外停了下来,煞有介事地整理了下衣服。透过玻璃的反光,他观察了一下身后,以便确认没有跟踪者。

    可没等他再迈动脚步,餐馆的门一开,黛妮伸出头来,热情地招呼着他。

    “嗨,沈先生。好久不见,喝杯咖啡,聊聊天。”面对黛妮的邀请,沈宸稍犹豫了一下,便迈步走了进去。

    这个座位不错,对着门口,透过大玻璃,可以看见外面的情形。

    只是,沈宸稍有些意外地发现黛妮并不是一个人,还有一个洋人在那里坐着,同样很热情地起身和沈宸握手。

    “这位是英商华美电台的记者奥尔科特先生,这位是巡捕房的沈宸沈探长。”黛妮给两人做着介绍。

    “久仰,久仰,英勇的沈探长。”奥尔科特竟然认识沈宸,这让沈宸稍有些意外。

    当然,沈宸也听说过这个奥尔科特,被誉为是华美电台在远东最有影响的英语播音员。

    但沈宸不知道奥尔科特也是特工人员,是同盟国在上海宣传的喉舌。

    在内部情报上,奥尔科特被英美称为“我们在上海最有用的宣传家”,他在华美电台的言论,后来把日本人激怒得竟要使用海军的无线电台进行干扰。

    当时,上海是各国在远东的主要宣传阵地。例如法国电台、大东电台(日本)、意大利电台、苏联电台、德国时光电台等。

    其中,亲同盟国的电台则是英商华美电台(xmha)和英国广播电台(x)。

    尽管沈宸不知道这些内幕,但等聊上几句后,他就意识到这个奥尔科特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记者。

    他瘦高的身材,金黄的头发,精力旺盛,透着富有阅历的干练和精明,既谙熟当时的形势,又那么随便自如。

    当然,这是次要的,主要的是沈宸在奥尔科特身上闻到了一股同行的气息。

    “我已经与奥尔科特先生说好,明天就去华美电台做实习记者。”黛妮带着欢快的表情,告诉沈宸这个好消息。

    “干杯,庆祝一下。”沈宸举杯,笑了与黛妮和奥尔科特碰了一下,抿了一口酒之后,便拿起刀叉,切割牛排,吃了起来。

    熟练、自如,没有什么生疏的感觉。奥尔科特看着沈宸的就餐动作,暗中做着评价。

    虽然这并不能判断出什么,也许是沈宸苦练过西餐礼仪,但奥尔科特却觉得通过这一点,似乎能认为沈宸确实是崇尚欧美的。

    “沈探长在巡捕房,肯定会有很多内幕的消息。”奥尔科特很巧妙地说道:“我们需要很多信息,既是在新闻上领先,也能来保障自身的安全,做到有效的预防。如果沈探长能热心地提供帮助,我们也将对您提供相应的――庇护。”

    沈宸将疑惑的目光转向黛妮,黛妮却很无辜地摊了摊手,坦白又天真地说道:“如果方便的话,我觉得对沈先生也没有什么害处。是吧?”

    傻洋妞,你没听出那微妙的字眼――庇护吗?再说,作为英美的喉舌,奥尔科特又有什么消息需要自己从巡捕房打听呢?

    沈宸笑了笑,沉吟着说道:“恐怕我的权职有限,打听到的消息对奥尔科特先生根本没用。你只需向工部局打个电话,就比我费力打听得到的详细。”

    “不完全是这样。”奥尔科特摇了摇头,说道:“现在还说不好,只是在需要沈探长帮助的时候,希望你不要推却。”

    “当然,如果有悖于沈探长的原则,比如爱国者的底线,那自然是可以拒绝的。”奥尔科特又补充道:“对于日本人的暴行,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感到愤慨。”

    这话说得有些不连贯,但沈宸却能明白。

    奥尔科特显然把自己与日本人作对,归到朴素的爱国者,以及崇拜英美这一类。至于以后的什么帮助,或许有,或许没有,只不过是预先打个招呼。

    沈宸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有原则、有底线的合作,我可以答应。”

    奥尔科特举杯,象是庆祝了一下,又看似真诚地说道:“我们美国有句话:欲使别人相信自己,首先要相信别人。我对沈探长是坦诚相见,希望你也如此。”

    “那是当然。”沈宸的表情同样毫不作伪,他向沙发上靠了靠,这种放松的姿态似乎让奥尔科特感到很满意。

    接下来,三人闲聊着,并不太涉及过深的事情。

    吃过饭,上了咖啡,沈宸慢慢地喝着,目光不时透过玻璃窗,向外面扫上一两眼。

    入夜了,吃过饭了,特务们也该出动了。如果再过半小时,还是没有动静,沈宸就决定离开。

    “沈探长好象在等什么人?”奥尔科特好象有所觉察,还不十分确定,只是礼貌地问了一句。

    沈宸笑了笑,说道:“职业习惯罢了,倒不是等什么人。”

    奥尔科特点了点头,说道:“沈探长前番遭遇刺杀,想必是要谨慎小心,多观察可疑人物,也是应该的。”

    黛妮却还不知道此事,瞪大了眼睛,好奇地询问经过。

    沈宸拗不过,在再三询问下,只是轻描淡写地叙述了一下。既不惊险,也不生动。

    “沈探长实在是谦虚。”奥尔科特在旁说道:“要是把沈探长的经历写出来,不亚于一本惊险,肯定畅销。”

    黛妮虽然并不这样认为,但好奇心也提了起来,又问其他的事情。

    沈宸嘴上谦虚着,眼光一扫,立刻警觉起来。

    两辆汽车闪着灯光疾驰而至,猛地停在《大美晚报》门前。车门一开,几个大汉跳了下来,手中都有武器,叫嚣着向报馆冲去。

    沈宸微眯眼睛,伸手入怀,握住了手枪。

    之前的《大美晚报》便受到过恐吓和炸弹袭击,为此加装了铁门,增加了保安。保安的反应也算是快,关死了铁门,躲在里面不出来。

    特务们又砸又拉,却打不开铁门,情急之下还开了一枪,却无济于事。于是,他们转头直扑对面的《中美日报》馆。

    沈宸已经起身向外走,别看有七八个特务,却是乌合之众,他却是并不畏惧。

    同时,他也判断,没有被日本人收买控制的巡捕配合,这些特务怎么敢如此大胆?

    “沈探长,打电话报警,别,别出去,危险啊!”奥尔科特似乎拦阻,却被沈宸轻轻闪开。

    “沈,不要出去啊!”黛妮花容失色,也想拉住沈宸。

    “伏在桌下面,不要露头。”沈宸快速嘱咐了一句,便头也不回地推门冲了出去。

    特务们已经打开了《中美日报》的大门,冲进去几个,一阵打砸声、叫骂声响了起来,其中还夹杂着几声枪响。

    沈宸也不喊“住手”、“我是巡捕”之类的话,出了门便贴身在墙边,迅速观察,确定了战术。

    街上行人正在惊呼着四处逃散,沈宸趁着乱劲儿,飞快跑过街道,又猫着腰,拐弯小跑着向特务们停在《大美晚报》门前的汽车靠近。

    “啪,啪,啪!”沈宸双手举枪,借着小跑的停顿,开枪射击,车旁的两个特务应声倒地。

    不到二十米的距离,对于沈宸来说,不敢说能枪枪爆头,也敢说能弹无虚发。

    何况,沈宸已经有意地掩饰自己的射击习惯,尽量往特务们的躯干开枪。这样,目标更大,命中率更高。

    击倒第一辆汽车旁的特务后,沈宸立刻掉转枪口,向马路对面的《中美日报》再次射击。

    一个站在门口的望风的特务连中两枪,沉重地摔倒在地。

    第二辆汽车旁还有一名特务在望风,因为有一辆汽车遮挡视线,他听到枪声却并未马上发现沈宸。

    等到看见靠近的身影,这个特务才举枪射击,沈宸已经一晃身,躲到了汽车后面。

    这个特务显然是经验不足,举着枪移动脚步,想找到躲藏的对手再次开枪。

    “啪,啪!”两颗子弹连续射来,这个特务象被电击,身体猛烈地颤抖了两下,仰面摔倒在地。

    原来,沈宸躲到车后却并未移动,而是做了个侧躺倒地的姿势,在汽车的阴影下探出身子,连射两枪。

    “啪,啪,啪……”子弹乱七八糟地射过来,冲进《中美日报》的特务有两个闻声冲了出来。

    沈宸打死望风守车的特务后,便就地一滚,利用汽车作掩护,与马路对面的敌人形成了新的战斗局面。

    迅速更换弹夹,沈宸轻轻拉开一侧的车门,突然闪出,连续射击。

    在枪口喷射的火焰中,另一侧的车玻璃被击碎,一个特务象跳舞似的扭动、战栗,颓然倒在马路上。

    另一个特务慌忙移动枪口,开枪射击,沈宸已经闪身隐蔽,又突然从车下射出一枪,击中了特务的小腿。

    特务发出惨叫,倒在地上。迎面又是两发低平枪,子弹射中了他的胸膛、肚子。

    两辆汽车,八个特务,现在只剩下了两个。急急忙忙地从报馆冲出来,迎面便是一片弹雨,两个特务还没看清对手,便倒了下去。

    “巡捕!放下武器!”沈宸这才喊了起来,并把捡起的驳壳枪别在了后腰。

    这家伙的威力还真不小,十发子弹转眼便射了出去,直接报销了最后两个特务。

    沈宸知道驳壳枪不是租界巡捕的佩枪,只能是特务们从别的地方搞来的,也就不会有什么弹道资料。

    所以,他昧下这把枪,以后行动中尽可使用。况且,即便有巡捕赶来,亮出身份,也绝不会搜他的身上。

    战斗前前后后也不过十几分钟,凭借灵活的战术动作,准确的枪法,沈宸以一对八,大获全胜。

    这些打砸的特务说是乌合之众,并不为过。都是七十六号网罗的地痞流氓、帮派无赖,拿着枪吓唬人可以,要真的打起来,就草鸡了。

    曾经有两个七十六号的特务在租界行凶,被一英籍巡官追赶,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枪战。

    结果呢,两名特务的子弹都打光了,也未伤到对手分毫,反倒因为弹尽而被抓获。

    如果让沈宸评价,肯定是要极度鄙视。什么素质啊,能不能专业一些,至少象个特工的样子嘛!

    所以,现在这个结果也并不意外。别说沈宸穿着防弹衣,就是凭他的快速移动,估计特务们也很难打中他。<;/div>;
………………………………

第一百零一章 影响,津贴,演戏

    等到巡捕闻声赶来,事情已经完全结束。七死一重伤,这就是特务们的下场。而《中美日报》的排字房被毁坏,排字工死伤各一名。

    沈宸还真不知道自己已经很有名,至少在巡捕房确是有一号的。

    亮明身份,沈宸看到的是敬畏的目光。

    不管这些巡捕中有没有被收买控制的,倒在地上的血淋淋的尸体,以及毫发无伤的沈宸,带来的威压和震撼都是巨大的。

    奥尔科特和黛妮的感觉也是一样,黛妮的表现更明显和夸张。

    “沈探长,你,你简直太厉害了。”黛妮说话时不知是激动,还是余悸未消,竟有些结巴,“比电影里的英雄还厉害。”

    奥尔科特觉得确实要刮目相看了,这个姓沈的探长在身手上简直骇人听闻。而且胆子大得出奇,面对一群暴徒或特务,只身便敢出去迎战。

    沈宸却很谦虚,敷衍了几句,把收尾工作交给其他巡捕,便开车离去。

    …………

    第二天早上,日伪特务打砸报馆,却被偶然在附近的沈宸所挫败的消息便登上了报纸,并在华美电台由奥尔科特进行了广播。

    奥尔科特以当事人的身份,还有同样经历其事的实习记者黛妮,把整个事件进行了全部还原,并进行了艺术加工,听起来象是在看电影一样。

    无疑,这次对特务的打击是异常沉重的。

    当时,七十六号刚刚成立,组织还不够庞大,还没达到令上海人闻名色变的地步。

    本来是想通过打砸报馆,散布一下恐怖气氛,也算是壮壮七十六号的声势,让日本干爹高兴高兴。

    可谁想到,出去八个,竟是全军覆没,还搭进去两台车。而且,这对七十六号的士气更是严重挫伤。

    起先,李士君建立的间谍窝是在大西路67号,以原中统分子丁默屯、唐惠民﹑茅子明、马啸天﹑杨杰﹑翦建午﹑章正范等人作为最初班底。

    这些中统内部离心离德的野心家和阴谋家,大多数甚至是“主动汉奸”。

    所谓“主动汉奸”,是指不受任何外来威吓的情况下,主动进行危害国家民族的犯罪勾当的家伙。

    相对于意志不坚定者,或受不住折磨而屈服当了汉奸的,“主动汉奸”尤为可恨。

    就是现在,李士君、丁默屯等人还是在大西路67号密谋策划。

    只是由于已被干掉的季云卿的干女婿吴四宝,以及其手下的张国震、顾宝林等一票帮会兄弟的加入,67号太小,便又租下忆定盘路95弄10号,对外则以“中华扬子江轮船公司”的名义为掩护。

    日本人拔付的三十万经费,几十枝枪,再加上乌七八糟的一帮家伙,这便是后来臭名昭著、凶名满上海的七十六号魔窟的现状。

    说到底,七十六号能最后做大,还是中统、军统内部有问题,落水当汉奸的太多。

    从这也可以看出,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这句话确实是非常正确的。

    ……………

    大西路67号内,一片愁云惨雾。

    “这个家伙——”丁默屯将资料推到李士君跟前,皱眉摇头。

    李士君翻开资料,仔细看过之后,也皱起了眉头,沉声说道:“姓沈的确实很厉害,是个很难对付的家伙。”

    “难对付?那是没碰上我。”一个身材高大、满脸横肉的家伙不服不忿地叫了起来,“交给我,保管让他见阎王。”

    丁默屯摇了摇头,说道:“世宝,你可不要小瞧他。从资料上看,他的枪法和身手都是很厉害的。日本人也不是没对他下过手,非但没成功,几个杀手也是全部被杀。”

    李士君点头表示赞同,用手点了点桌上的资料,说道:“他经常去靶场练枪,再结合其他资料,可以看出他是个神枪手。”

    “神枪手啊,我就比他差吗?”吴世宝脸上的横肉动了两下,并不服气。

    上海有家汽车修理行是吴世宝的南通同乡开的,有车床设备,什么零件都可以车出来。

    吴世宝对车床兴趣很浓厚。那时季云卿手下青帮徒众私藏各式手枪或盒子炮,凡是损坏了,季云卿都交给吴世宝去办,吴便转交给同乡的汽车修理行去修整。每次枪修好之后,吴世宝都到郊外试枪验收。

    由于吴世宝在张宗昌手下当过兵,本来善射,又有如此练枪机会,他枪法据说也达到百发百中的地步。在圈子里,他也有神枪手之称。

    李士君对吴世宝的不服气,并不想贬低他,尽管心里认为他肯定不是沈宸的对手。

    “目前暂且不要行动的好。”李士君用征询的目光望向丁默屯,开口说道:“也不要声张,等姓沈的放松警惕,咱们再寻机下手。”

    丁默屯心领神会,点头赞同。

    这么丢脸的事情,谁肯张扬出去?要是叫嚣着报复,那不是让所有人都知道是他们干的,却栽了个大跟斗。

    特别是日本人,刚刚体现出大力扶持的热情,要是改了主意,可就全完了。

    吴世宝争辩了几句,却被丁李二人强行压下。并且告诉他,要有行动也不要搞大的,且先避开公共租界,在法租界比较好。

    丁、李是通过钱人龙和潘达收买租界巡捕,“十兄弟”被杀,算是个重大损失。

    但相对来讲,还有钱人龙发展的一些低级巡捕,在法租界行动,比公共租界更有利一些。

    当然,丁李倒也不是怕了沈宸,只是不想在此时再触霉头。

    毕竟,沈宸只是一个人。而且,这次失手怎么看都象是倒霉催的,正好被沈宸赶上了。

    …………

    沧州饭店内,沈宸正与一个“陌生人”在交谈。

    所谓陌生,是沈宸本不应该认识马名宇,马名宇自然也是第一次与沈宸见面。

    但吊诡的是,沈宸认出了简单化装的对面人,而马名宇却根本不知道。

    看着马名宇故作神秘地掩饰身份,听着模糊又能听出端倪的讲述,沈宸有些憋不住想笑。

    我还不知道个你,装什么大尾巴狼呢?

    不过,让沈宸感到欣慰的是马名宇递给他的一个信封。只是用手一捏,沈宸就知道是什么。

    咱也是能领津贴的人啦!虽然有些晚,但这也是自己挣来的,对得起自己的辛苦和冒险。

    “我只是个小探长,恐怕帮不上贵方什么忙啊?”沈宸嘴上谦虚着,钱却没还回去。

    马名宇笑着说道:“只要力所能及,我们对沈先生就感激不尽了。之前沈先生便做了很多,兄弟现在表示感激,都算是来得晚了。”

    “感谢倒不至于,我只是尽职尽责,顺便尽到一个中国人的本分罢了。”沈宸淡淡一笑,说道:“贵方可以透露些情报,我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白拿你们的酬谢。”

    “些许钱财,只是略表心意。”马名宇想了想,说道:“至于情报,当然会时常透露,特别是关系沈先生的。”

    买好吗?也算是种威胁吧!

    沈宸却是一点都不害怕,你不给我相关情报,老子也这么混过来了。

    “如果沈先生有什么不好办的事情,我们也会尽力帮助。”马名宇看沈宸满不在乎的神情,又加上了些筹码。

    沈宸点了点头,说道:“现在还暂时没有,以后嘛,也不会多。你们还是把情报工作搞好,日、伪汉奸的照片资料什么的,越全对你们越有好处。”

    好大的口气!

    马名宇倒很深沉,脸上神色不变,点头答应。

    见没有了事情,沈宸也酒足饭饱,便起身告辞,开车离去。

    其实,对于马名宇来找自己,沈宸是有些预料的。是他向楚娇透露,********在法租界并不十分安全,到公共租界的话,相对要好一些。

    当然,沈宸不会全职保护,都是特工,也不需要他如此。所谓力所能及,也就是求到他头上,或者他赶上了,才会帮忙。

    此时天色尚早,又赶上休息日,沈宸便没急着回家,而是开车去了职妇会。

    楚娇拜托他留意,拖了这么长时间,他觉得多少去看一眼,也算有个交代。

    上海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的会所设在南京路120号三楼,前些日子以救济难民的名义,组织了“物品慈善义卖会”。

    现在又与各救亡团体一起,正在发起“劝募寒衣联合大公演”。同时,她们借“大陆电台”举行平剧大会唱。

    如果说活跃,那肯定算得上,引起日伪特务机关的注意也就不意外了。

    沈宸把车停在路旁,并没有下车,而是在不远的距离观察着周围。

    特务脑门上没贴字条,可如果经验不足,达不到训练有素的地步,在行动上就会有些异常。

    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