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宸藏得很好,偷偷地观察着。她相信张成富的经验,压力骤减会很快觉察;她也相信张成富的仗义,否则也不会开枪射杀鬼子军官,替她吸引部分鬼子的注意。
果然,一个鬼子要顾前顾后,终是不能两全。他也不知道对手的位置,不可能把所有角度都防护周到。
“啪勾!”枪声响了,张成富把子弹**了鬼子的后背。
惊惶立刻笼罩了剩下的两个鬼子,两个家伙不敢胡乱移动,因为在黑暗中,对手不知道藏在哪里。两个人只能叫着、提醒着,尽量离得近一些,一人对付一面,用不断的射击来壮胆。
不管你枪法多好,看不见对手也是枉然。但沈宸得承认,鬼子的战斗素质确实很高。两个鬼子的姿势相当标准,伏在瓦砾、残土的凹陷处,“啪勾!”、“啪勾!”地射击,只得看得见半截钢盔和枪口,却看不见他们的身子。
这对于普通士兵来说,不仅打不到鬼子,还很有可能被鬼子击中。可惜两个鬼子面对的是沈宸和张成富,对于他们来说,半截钢盔就足以致人死命。
钢盔的主要作用是在战场用来防止炮弹碎片和流弹的杀伤,还可以对头部进行有效的保护,防止磕碰。但钢盔是不能防御步枪在有效射程内正面射击的,何况当时日本鬼子使用的钢盔前面正中有一个很大的红色星星,非常醒目。
这就简单了,瞄着红星星开火吧!沈宸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悄悄地从残墙后伸出枪口,瞄准,开枪。
子弹疾飞,在空气中发出尖啸,在鬼子听到枪声前已经射穿了钢盔,失衡后的弹头翻滚着砸进鬼子的小脑袋,红的、白的迸溅而出,把鬼子的脑袋打成了烂西瓜。
张成富也瞅准时机向敌人射出一枪,只不过子弹的射入角度有偏差,并没有正面击穿钢盔,但子弹在钢盔上的弹飞显然也吓了鬼子一大跳。而且同伴突然没了声息,也让他意识到情况不妙。
这个鬼子迅速转移,在瓦砾废墟间匍匐爬行,跃进翻滚,想借着地形地势逃跑。可他只能先做横行转移,否则往前往后都会撞上对手。
战场上立刻沉寂下来,张成富追瞄着,却无法跟上这个鬼子在夜色中若隐若现的影子。沈宸也在瞄着,但却加上了预判,把枪口提前停在某处,就等着鬼子来撞。
久久的安静,张成富发出了联络暗号,他以为沈宸也放弃了杀掉这最后一个鬼子。
“啪勾!”突然的一声枪响,逃跑的鬼子一个漂亮的跃进动作只展现了一半,便和射来的子弹亲密接触,尸体借着惯性“扑通”一声落在一堆瓦砾后面,而那堆瓦砾本来是他想跳进去躲藏的地方,
沈宸呼出一口长气,这不仅是预判,还有夜眼,能跟踪到鬼子快速移动、时隐时现的影子。
“啪,啪,啪!”两长一短,沈宸回应了张成富,闪出隐蔽处,快速向前奔去。
………………
动作是利索的,但手却是柔软而轻快的。沈宸还带着她的急救包,重新给张成富上药包扎。
张成富疼得脸上直冒冷汗,但在沈宸面前却要硬充好汉,嘴里抽着冷气儿,却还强笑着说话,只不过象是嘴里有些漏风,“若论枪法,我甘拜下风。打移动目标啊,太难了。再,再说,你是怎么看到鬼子的,一会儿有,一会儿消失,能跟得上,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沈宸淡淡一笑,用力打了个活结,说道:“好了,这下基本不用担心感染了,记得换药就行。”
松紧适中,药的杀劲儿也过去了,张成富感到轻松了许多。
“咦,看你那麻袋片儿!”沈宸一站起来,借着月光,张成富立刻看到麻袋片儿上透出的光亮。
仔细一看,原来是子弹在上面穿了两个眼,如果再偏五六厘米,就要打中沈宸的脖子了。<;/div>;
………………………………
第十三章 残酷巷战
“鬼子的枪法真不错。”沈宸吃了一惊,但很快便恢复正常,还露出了笑容。
“你――一点也不怕死?”张成富不知道该说什么,反倒比沈宸更担心,他甚至不敢想象沈宸中弹后鲜血淋漓的样子。
“越怕死,死得越快。”沈宸收拾着东西,说道:“打仗就是这么怪,你想活得长远,偏偏就有子弹专冲着你来;你要是豁出去了,反倒没事儿。”
张成富连连苦笑,说道:“别说,打仗还真有这样的怪事儿。有些人,子弹就象躲着他似的,我们都管这种人叫‘枪漏儿’。”
沈宸眨着大眼睛,咧嘴一笑,“莫不是说我也是个‘枪漏儿’?”
张成富笑了两声,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但无疑有默认的意味。
两个人收拾齐整,每个身上都带着缴获的急救包、子弹盒、手雷,才向着国*军的阵地潜行返回。
已经是凌晨了,再过一两个小时,天就亮了。沈宸这回并没有执拗地要求继续留下来战斗,因为她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今晚有这么大的收获,除了狙击技能外,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继承而来的夜眼。等到天亮,虽然在枪法上,她或许还有优势,但在观察上,却与鬼子处在了同一条水平线上。寡不敌众,她虽然漠视生死,却不会蛮干。
“你为什么那么喜欢杀鬼子?”路上,张成富实在抑制不住心头的疑惑,低声问了一句。
沈宸的脚步停顿了一下,又继续前进,好半晌才幽幽地说了一句张成富并不懂的话,“杀鬼子,比较爽。而且,我想会有个希望中的将来。”
*********************************************************************
日军的炮火再次发威,国*军阵地被猛烈的炮火所笼罩,大片大片的泥土、木屑、石块飞上半空。
远远的,一个日军军官拔出指挥刀一声狼嚎,趴在地上的士兵立刻爬起来弯着腰冲锋。只是一会儿工夫,那个日军军官突然就象一根木头一样摔倒了下去,其麾下的士兵没了指挥官,队形开始骚乱起来。
瞄着星星开火!沈宸、张成富,以及其他国*军特等射手,隐藏在各自的阵位内,向着进攻的鬼子射出了一颗颗仇恨的子弹。
战斗还在街巷中进行着,残酷而激烈。日军在增兵,国*军也在增兵,双方较上了劲,展开着血腥搏杀。
巷战,一般也被人们称为“城市战”,这是因为巷战是在街巷之间逐街、逐屋进行的争夺战,发生的地点通常都是在城市或大型村庄内。
因为特定的环境使巷战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是敌我短兵相接、贴身肉搏,残酷性大。由于战斗几乎都是以步兵轻火力突击为主,又都在视距内进行,地形复杂莫测,因此在巷战中,重武器没有用武之地。
而且,不同于野战的广阔空间,在巷战中,部队的机动性受到严重制约;视野局限,使得观察、射击、协同非常不便,很多情况下部队战斗队形被割裂,只好分散成各个单元**作战。
其二,是敌我彼此混杂、犬牙交错,危险性强。由于没有一条清晰的战线,敌我混杂,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胶着状态,而进攻一方在明处,抵御一方躲在暗处,则更增加了巷战这种军事行动所具有的难度和风险。
而高大的建筑物和构筑在地下的掩体正是藏匿狙击手的好地方,“在别人向你射击前,你根本不知道敌人是谁,子弹来自何处”。出其不意的伏击与防不胜防的狙击,常常使进攻者胆颤心惊,陷入惊惶不安的恐惧魔影中而不能自拔。
巷战对于国*军来说,并不熟悉,而日军对于巷战也并不擅长。或者可以这么说,巷战对任何一支现代化军队来说都是噩梦,因为两军交织在一起,视野受阻,重火力全部派不上用场。人拼人,轻武器对轻武器,谁的人多,地形熟悉、工事巧妙就占优势。
即便是在后世武器大大进步了,巷战依然残酷而血腥,防守一方依然有利。以格罗兹尼巷战为例,据统计这是越战以后最残酷最血腥的巷战。俄罗斯军队与车臣非法武装从一九九四年开始,先后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爆发两次较大规模的巷战。
因为格罗兹尼当初建城时即是按照作战要塞的要求来设计,故而城内堡垒星罗棋布,密如蛛网。俄军入城恍若进了迷宫,摸不着北,空有优势武器和装备却无从发挥。而车臣武装的狙击手却可以凭借熟悉的地形,藏在暗处像练习射击一样,逐一射杀目标。
一九九五年第一次巷战结束时,据说突入该市的俄军一个千余人的团,仅剩一名军官和十名士兵活着离开。
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发生在一九九九年,俄军更是尸横遍野,一千多名士兵死亡,甚至俄军前线总指挥马洛费耶夫少将也被狙击手射杀。这个弹丸小城,成为俄罗斯军人心中永远的痛。
从上述所叙来看,国*军在巷战中凭借着顽强和人数上的优势,还能与日军激烈战斗,反复争夺。但整个大局的逆转却不在这片战场,而是在外围,在鬼子行将登陆的金山卫。
沈宸拉动枪栓,退壳上弹,瞄准了鬼子,射出必杀的一枪。血在她的身子里变成了流动的火炭,瞄准、击发、拉枪栓……再瞄准、再击发、再拉枪栓……
杀戮的快感也抵不过对战局逆转的担忧,但沈宸知道她现在除了多杀鬼子,并不能改变什么大局。人微言轻,谁会相信她所说的呢?
况且,沈宸对国*军的指挥官越来越感到失望。他们的能力实在是够呛,却还刚愎自用,不懂变通。
在战场上见过中国士兵战斗的人,谁也不会怀疑他们的勇敢。但指挥官却在无益地浪费这种勇敢,使旁观者为之伤心。
淞沪会战的总指挥是张治中,但他是以政治头脑而不是军事才能著称。将部队逐次投入的人海战术可能是来源于中国落后的内战实践,是缺少重武器、运输车辆和现代化装备的中国*军队的传统战术。<;/div>;
………………………………
第十四章 勇士
但一方面重任在肩,一方面还要把心思花在南京的官场政治和人事关系上,致使广大官兵英勇战斗,许多将士付出生命鲜血的惨重代价,却始终没能消灭盘踞在据点里的一小股顽敌。
与之相反,右翼军张发奎一介武夫,头脑简单,一心一意打仗少有别的心思,因此居然打了不少胜仗。但是由于他常常与蒋介石作对,所以不能被委以重任,只好摆在浦东敲边鼓。
“文白虽庸,然忠心不贰!”这就是蒋公重用张治中的原因所在。蒋公又惯于远远地发号施令、遥控指挥,其军事才能姑且不论,光是不了解实地战况、不能抓住战场上稍瞬即逝的变化,便足以使国*军丧失一些扭转的机会。
而到了最后阶段,蒋公又深陷于列强干涉制止日本侵略的希望中,撤退、坚守命令反复矛盾,终于使几十万国*军由大撤退演变成大溃退,不仅损失惨重,更为南京失守埋下的祸根。
没有办法,但沈宸却在尽自己的全力,与周围忠勇的中国士兵一起,直面中华民族历史危机的挑战,见证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抵抗。当然,她还有隐在心底的、有待证实的梦。
战场上,厮杀惨烈,血肉横飞。上海八月的灼热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硝烟味,还有难闻的血腥和腐臭。
沈宸足以骄傲,因为她正经历着惊天动地的历史。装备虽然低劣,但她和周围的国*军士兵有着视死如归的英勇作战精神,有着保家卫国的民族意志,以血肉之躯对抗暴雨倾盆的钢铁炸弹,用身体筑成拒敌的巍然长城。
十几门炮发射着炮弹,由东到西,那地平线上,约莫有两三里路长,一阵阵红光闪动,轰隆轰隆的声音,像连续不断的猛雷。弹道在黑暗的长空里,带出了一道火光,向这里成着抛物线射来。
有些是散榴弹,在长空里爆裂出无数条光线,象征了战争的死神,伸出了几丈长的魔爪,向阵地按抓下来。
炮弹落到阵地前后左右。一簇簇焰火上涌,浓厚的硫磺气味,不但袭进了鼻孔,而且笼罩了全身。突然,一声怪叫破空而来,轰隆一下巨响,火焰和尘土、碎石猛地升起,激起了几丈高。
即便离主阵地还有些距离,即便是蹲着,沈宸也觉得象身处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下起伏,胸腹中阵阵作呕。
炮击刚停,机枪、步枪的声音又密集地响了起来。战车掩护着一群妖魔鬼怪,冲了上来。
沈宸扯掉了灰扑扑的口罩,即便是这点阻碍,也让她感觉到呼吸的不畅。瞄准、射击,她率先开枪,将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
轰,轰!鬼子的战车转动着炮塔,喷吐着火焰,掀翻了国*军的机枪工事,零件、破布、血肉飞腾而起。
轰!一个**包被拉响,鬼子的战车歪倒,履带哗啦啦地垮下来。爆炸的烟尘未散,工事后、弹坑内几个身影猛然跃起,投掷出燃烧瓶。
火光、爆炸,阵地前烟雾升腾,敌我双方拼死地战斗着。
啪勾,啪勾,啪勾!沈宸机械地射击着,连地方也很少更换,这已经不是狙击手则的要求,完全是一个普通战士的反应。身处在这种狂热而残酷的战斗中,她完全受到了感染。
一波鬼子攻击失败,又是一波,鬼子的这次进攻相当猛烈。终于,鬼子突破了国*军的阵地,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肉搏。
在厮杀拼打中,双方士兵都失去了理智,兽化了。他们疯狂地叫着,在战火中扑跌腾跃,满是烟尘灰黑的脸上只有发光的凶狠的眼睛。
“呆着别动。”赵有才端起步枪,冲了出去。
沈宸一枪击倒了一个显眼的挥舞指挥刀的鬼子军官,然后停顿了半晌也没发再发枪射击。
敌我混杂,她不敢轻易开枪。因为三八大盖的穿透力强,她虽然也有把握击中鬼子,但子弹穿透后很容易误伤第二个目标。
而且,子弹在穿过第一个目标后,速度就慢了,还会翻滚、变形,万一再打中第二个目标,杀伤力反倒会大大增强。而现在往人堆里开枪,打中的第二个目标有很大概率是自己人。
沈宸犹豫了一下,把步枪单挎上肩,掏出手枪,向着前面奔去。
肉搏战血腥而残酷,刺刀、枪枝的撞击声,喊杀声、惨叫声,响成了一片。
一个大个子国*军端着刺刀豁了牙的中正式,与鬼子周旋着。仗着身高臂长,虽然刺杀技术还不是很熟练,但他显然有国术底子,力量也大,枪抡起来一阵风,把鬼子吓得连退几步。不料,地上障碍物太多,鬼子脚下打了个绊,大个子趁机上前,一刀扎进了鬼子的肋下。
赵有才的拼刺技术也一般,但他精通国术,腕力、臂力、速度都超过常人。猛地荡开鬼子的刺刀,一个突刺捅倒了一个鬼子。旁边一把刺刀眼看刺到他身上,他一个闪腾,胳膊肘一甩,枪托唰地抡过去,“咔”地砸在了对手的钢盔上,对手被砸晕了,他接着一刺刀,挑了对手的肚子。
象赵有才和大个子这样的猛男,在国*军中并不多,在肉搏战中国*军倒下的比鬼子更多。
大个子连砸带捅,干掉了三个鬼子,力气消耗很大,出枪已经不那么有劲了。一个鬼子军曹敦实孔武,一下子把他刺刀拨开,接着一个反刺,刺中了他的右胸,血立时就染透了他的衣裳。他忍痛咬牙,整个身子向前扑,用前扑的惯性,把刺刀扎进了鬼子的小腹。
又有两把刺刀刺中了他的身体,大个子手中的枪掉在了地上,但还是伸手抓住鬼子的枪头,口喷鲜血,大瞪着怒目,骂着:“狗、狗日的――”硬挺着不倒,鬼子竟然一下子没拔出刺刀来。
奔到跟前的沈宸只觉得喉头一热,鼻子发酸,眼泪差点要流出来了。她举起了手枪,啪,啪,两枪结果了拔刺刀的鬼子,大个子的身躯慢慢软倒,双眼大瞪,凝视着祖国的天空。
赵有才被三个鬼子成半圆型围住了,他跳来闪去,几个回合过去后,大口喘着气。头有些发晕,脚步有些踉跄了,有些撑不住了。<;/div>;
………………………………
第十五章 血火厮杀
啪,啪!两声枪响,两个鬼子应声而倒,沈宸出现在赵有才身后,手枪向最后一个鬼子指去。
王八盒子其实就是“十四年”式手枪,是日本军队配发的制式武器。
当时日本侵华的关东军不适应东北严寒的气候,所以,日本军事生产部门在原来“十四年”式的基础上,作了两次改进:一是扩大扳机护围,使关东军戴上棉手套也可以将手指伸入扳机护围;二是手枪座上增加一个用钢皮做的弹簧卡住,以防止弹夹掉下来。
尽管王八盒子有击针易断(1932年,南部武器公司重新改进设计的击针才全部取代了早期的击针,部分解决了此问题)、弹匣易落、射程近等缺点,但也并不象普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什么“最垃圾的手枪”呀,“最丑陋的手枪”,“连自杀都打不死人的手枪”。
特别是在近距离的肉搏战中,王八盒子其实是一款很实用的武器。因为它的重心基本处于掌心的位置,非常的稳定,利于迅速改变枪口的指向。
简单地说,该枪的反应速度很快,指向性好,射击时可以直接用枪口指向敌人概略瞄准后迅速射击。这种设计对于近战中使用的手枪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该枪近距离的杀伤力很强。这主要是源自于该枪使用的南部式9毫米手枪弹。该手枪弹在近距离内有着相当的杀伤力。子弹射中身体会产生类似达姆弹一样的变形和翻转,造成人体的严重伤害。
啪!最后一个鬼子晃了一下身体,恶狠狠且不甘心地瞪着沈宸,倒了下去。
赵有才大口喘着粗气,拼力挺起刺刀,咬牙走了几步,把沈宸挡在身后。
啪,啪,啪!沈宸用王八盒子向近距离的鬼子接连射击,十几、二十几米的距离,指哪打哪!
八发八中,立刻使这一小范围的战斗发生了逆转,解脱出来的国*军士兵在赵有才的率领下,稍作整顿,又喊杀着向另外的战斗区域冲去。
沈宸按下弹匣扣,弹匣向下脱出,即被弹匣防落簧阻止,不再继续向外脱出。这也是王八盒子的缺点之一,不能单手退出弹匣,必须用另一只手帮忙,将弹匣拔出。
换上备用弹匣,沈宸也冲了上去。不过,她并不混在人群中间,而是在拼杀的人群边上晃来溜去,象个偷鸡的小贼。看准了,抬手就是一枪,枪响必然撂倒一个。
咔的一声,枪机后退并停在后方位置。这是一个假的“空仓挂机”,充其量只起到了一个提示作用,告诉射手“该换弹匣了”。
沈宸已经打光了两个弹匣,十六发子弹,手中的王八盒子成了一块废铁。更倒霉的是一个鬼子发现了她这个可恶的偷袭者,甩开对手,追了上来。
这下可有些麻烦了。沈宸自知技巧虽有,却无法利用现在的身体施展出来,力量更是不如。所以,她连连后退,躲闪着,不料脚下一绊,一屁股坐在后面的瓦砾堆上。
眼瞅着鬼子追近,她把手里的“废铁”猛地砸了过去。鬼子一偏身子,躲开了,吼叫一声,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又冲近了几步。
“嗖”的一声,赵有才瞟见沈宸危险,砸开对面鬼子的刺刀,转身跳腾着追过来,把手中的枪当作标枪飞掷而出。
噗的一声闷响,“标枪”扎穿了鬼子的身体,带着惯性,这个鬼子一头扑倒在地,背后竖起的枪还在摇晃。
赵有才解了沈宸的危急,他却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被甩掉的鬼子追了上来,他两手空空,只能围着瓦砾、土堆打转,眼瞅着便要被追上。
“啪勾!”一声枪响,正追赶赵有才的鬼子身体一震,胸口绽放出血花,他低头瞅了瞅,张了张嘴巴,扑通栽倒。
赵有才歪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沈宸正收枪而起,这么近的距离,又脱离了人群,她终于用上了身上的长枪。
喊杀声骤然响起,比刚才响了数倍,增援的友军上来了。
……………
一场惨烈的厮杀,鬼子的进攻被击退了。而田团长也阵亡了,由陈副团长接替指挥;一批士兵或阵亡或受伤后撤,另一批新面孔又补充上来……
“多少了?”陈副团长象个文弱书生,吊着胳膊巡视着阵地,冲着正在擦枪上油的沈宸露出了笑容。
沈宸和他们已经是老熟人了,虽然时间不算太长,但在战火中结下的情谊是那么深厚。
老团的人剩下的寥寥无几,可都已经把沈宸视为他们的一分子,视为他们的骄傲,甚至有意忽略了她的性别和身份,尽量保护她,照顾她,并有意地替她掩护,避开了阿四等人的再次寻找。
反戴着帽子,口罩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头发上也尽是尘灰,没有了原来的光泽。但沈宸的眼睛还是黑亮的,眨动起来灵光四射。
她摘下口罩,笑着摇头。杀了多少鬼子,她早已经不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