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系统之欧陆女皇-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阳雅君眼神示意,梅宪英微微点点头,她伸出手把信件递给了丞相梅安道。
梅安道接过信件之后,他迅速浏览了一遍信件中的内容,当梅安道看完之后,他的脸色变得阴沉万分。
“嘣!”
梅安道怒火中烧的用力拍了下桌子,然后把信件递给了吏部尚书,吏部尚书结果信件看完之后,他的脸色也变得不好了。
一段时间之后,书房之中的各个官员全部都把锦衣卫传来关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皇帝巴西尔。马其顿撕毁盟约的内容看完了。
这时候礼部尚书李学儒站出来对高阳雅君拱手说道:“陛下,那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巴西尔。马其顿实在是太过分了。
我华夏帝国既然和他们缔结盟约,他们咱怎么能够翻脸不认人撕毁盟约呢?
他们罗马人甚至西方那些人不是都认为盟约是神圣的么?怎么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可以这样肆无忌惮的撕毁盟约?
而且他居然还和与我华夏帝国敌对的保加尔汗国和库曼汗国结盟,巴西尔。马其顿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时丞相梅安道喝了口茶,阴沉着脸的说道:“什么意思?还能是什么意思?背后捅刀子呗,东罗马拜占庭帝国那老皇帝还真是打得一手如意算盘啊!”
海陆上将伊瑜点点头闭着眼睛认真的分析道:“是啊!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可还真是打得一手如意算盘啊!
想必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皇帝巴西尔。马其顿一定是得知了我华夏帝国发兵攻打北方。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一定是认为等我们征服北方之后,可以回过头来攻打东罗马拜占庭帝国。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为了要阻止我们继续攻打北方,而且他又想捞一些好处,所以他才撕毁了盟约。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那个皇帝巴西尔。马其顿可还真是一个老奸巨猾的老家伙啊!”
当听到海陆上将伊瑜的话之后,纵横部尚书林昂皱着眉头对高阳雅君拱手作揖问道:“陛下,东罗马拜占庭帝国不日就要和咱们华夏帝国开战,然而我儿还在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境内啊!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会不会对我儿不利?”
伊瑜听到林昂的话,他对林昂抱拳安慰着说道:“呵呵,林公放心吧,我和林安认识那么久了,我相信他不可能会在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境内发生意外的。
林公你这个关心则易乱啊!你难道忘记了么?林安可是镇**的统帅,他麾下镇**可是有四五万将士的啊!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怎么可能轻易的把林安收拾了!你放心吧!我相信林安不会出事的!”
听到伊瑜的话,林昂这才拍拍脑袋,林昂不得不承认自己刚才是关心则易乱了。
伊瑜说得没错,林安虽然看似在东罗马拜占庭帝国之中很危险,可是林安麾下却有着华夏帝国的精锐军队镇**的啊!
如果是当年的话,恐怕就是有镇**在林安身边恐怕林昂也不会放心,可是如今林昂不会那样想了。
当年林安率领镇**帮助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巴西尔。马其顿顺利从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手中夺回了安条克行省。
而华夏帝国的镇**也在那时名声大噪,当然在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人眼中只认为那是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外籍军队。
毕竟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可是有着数个外籍军队的,但是华夏帝国可不会这么以为啊!
特别是纵横部尚书林昂,他自然知道镇**是由自己儿子担任统帅的。
想当年他还有一些反对林安从军,可是当林昂得知镇**击破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军队时,他心中也有一丝激动,毕竟哪个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
……
……看书还要自己找最新章节?你OUT了,微信关注 美女小编帮你找书!当真是看书撩妹两不误!
………………………………
第三百四十八章:李学儒的想法
华夏帝国临时皇宫书房之中,高阳雅君站起来背着手来回走着并且淡淡的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说说吧,既然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巴西尔。马其顿已经和咱们撕毁盟约了,你们认为我们如今该怎么办呢?”
礼部尚书李学儒皱着眉头站起来对高阳雅君拱手作揖道:“陛下,臣认为我们可以先和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皇帝议和,
等兵部尚书攻占北方之后,咱们再回过头来收拾那不识抬举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皇帝可库曼汗国,保加尔汗国。”
在座的各位大臣,他们听到礼部尚书李学儒第一句话时,他们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色。
可是当听到李学儒说完话之后,各位大臣们都不由自主的挑眉看了一眼李学儒。
要知道在他们的印象之中,李学儒自从华夏成立之后,他最喜欢说的话就是以和为贵。
纵横部尚书林昂就忍不住开口打趣道:“哈哈,礼部尚书,我原本以为你的想法会如同以往一般喜欢说以和为贵,可是没想到你的真实想法居然是这样的啊!”
礼部尚书李学儒侧过头看了一眼林昂,哭笑不得的摇摇头:“林尚书,你莫非真的认为李某是那样的人么?咱们同朝为官十多年了,你还看不清李某么?”
林昂听到李学儒的话,他不由得回想起了当年李学儒刚刚来到这里的日子。
当初李学儒刚刚来到这里时,他还正值壮年,林昂还记得李学儒刚刚抵达这里时可谓是傲气十足且十分儒雅。
而那时的李学儒虽然看起来文质彬彬,但是他腰间一直佩戴长剑,这长剑不是拿来装饰的,而是拿来杀人的。
当年先帝时期的华夏或者说是前梅梅尔虽然在周边邦国之中还算是不错的,且先帝一直在培养人才。
但是时间根本不够,先帝时期大部分时间都是把一个人才当做两个人才,三个人才来用。
虽然看起来如今的各部尚书还有丞相他们是文官,当年他们也是文职,但他们却全部都是文武兼备。
毕竟人才就那么几个,所以从当年先帝时期走出来的官员们大部分都是文武兼备的。
可以说华夏帝国的高层官员们几乎都可以称之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当年先帝时期,丞相梅安道也可以称之为战功卓越了,而礼部尚书李学儒也同样如此。
他们战过当时对于己方来说十分强大的诺斯人海盗,他们亦战过当时流窜而来游牧民族。
只可惜当时的国度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是人口和粮食都只能勉强维持,虽然有开疆扩土的能力,但是先帝却认为还不是开疆扩土的时机。
可以说如今华夏帝国能走到几乎称雄于北方,先帝为高阳雅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先帝时期的孩子到如今最小的也有十多岁了,最大的则有二十多岁了,他们大部分都是华夏帝国的中层官员。
他们见证了华夏帝国从当年贫瘠的梅梅尔酋邦在先帝和高阳雅君带来下成为了如今逐渐走向辉煌的华夏帝国。
他们同样兼备当年官员能文能武的习惯,华夏帝国境内的百姓和官员们都认为如果作为官员不能文武兼备,那么那种官员就是不合格的。
先帝时期,先帝曾经想方设法的四处收集书籍,这些书籍都被当时的官员们借阅学习,而直到今日丞相和各部尚书还有中下层的官吏们还保持着这种多看书的习惯,他们还在进步。
当林昂回想起当年李学儒的模样时,他不由得看着李学儒摇摇头笑道:“礼部尚书,当年咱们也算得上是雄发英姿了啊!可惜咱们都老了。”
李学儒眼神锐利的盯着林昂说道:“虽然咱们年纪老了,但是咱们的心并不老,想必你们都在想为什么李某我这几年会主张以和为贵吧?”
林昂直勾勾的盯着李学儒的眼睛说道:“呵呵,没错,当初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你会主张以和为贵,可是我认为我已经知道你的意思了!”
丞相梅安道和其他尚书们都竖起耳朵听着林昂和李学儒的对话,高阳雅君和梅宪英两人同样在听。
“林尚书和诸位和李某一起共事十多年了,想必你们也知道当年李某的性格,李某为什么会主张以和为贵呢?
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当年李某咱们华夏还在发展之中,咱们华夏帝国应应该先稳固后方之后再对其他地方用兵。
可是事实证明李某错了,李某低估了华夏帝国的发展,李某也错估了其他国家。
当年李某和诸位一同在沙场战斗取得时,大部分都是凭借着咱们优秀战术取得胜利。毕竟当时咱们的武器和战甲都不如如今。
而如今咱们华夏帝国的战争李某发现了,咱们华夏帝国不止是战术和战略领先于其他国家,咱们的武器和战甲甚至马匹也优越于其他国家。
我还发现,罗州和鲁州还有陶州甚至波兰王国和礼州的百姓们都对咱们华夏帝国有着集齐浓烈的归属性。
当然李某还是认为咱们如今不宜多面开战,虽然如今咱们华夏帝国人才济济,甚至李某认为咱们华夏帝国就算是多面开战也能取得胜利。
可是诸位你们要知道,这一次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如果要和咱们华夏帝国开战那咱们华夏帝国主要面对的就是防御。
虽然这几年咱们华夏帝国一直在修建要塞,但是我知道,咱们华夏帝国的军队并不是那么善于守城,他们更加善于的是进攻。
防御是什么意思,李某认为防御等同于保护,咱们要保护咱华夏帝国的百姓们,这就代表咱们并不能肆无忌惮的攻伐,反而还要保护百姓。
然而在座诸位都知道,百姓并不是那么好保护的,就是咱们再厉害,百姓们肯定还是会出现一定的伤亡。
所以李某才认为,咱们应该先和东罗马拜占庭帝国议和,或者拖一下时间,把时间拖到兵部尚书攻占北方之后,咱们再回过头来对那些意图窥视我华夏帝国的国家动手。”
……
……看书还要自己找最新章节?你OUT了,微信关注 美女小编帮你找书!当真是看书撩妹两不误!
………………………………
第三百四十九章:继续商议
李学儒说完之后,他侧过身对高阳雅君拱手作揖深深地鞠了一躬。
高阳雅君听完李学儒的话之后,她认为李学儒说得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李学儒所说的议和或者拖时间并不是高阳雅君想要的。
高阳雅君可不认为华夏帝国要畏惧保加尔汗国、库曼汗国、东罗马拜占庭帝国、亚美尼亚王国、威尼斯共和国、保加利亚王国的那些乌合之众。
高阳雅君唯一在意的是如何在最小的损伤之下击退意图窥视华夏帝国的国度。
这最小的损失并不是说军队最小的损失,而是指得军队、物资、百姓和其他东西的损失。
当然今天李学儒说得一番话也使得高阳雅君对李学儒另眼相看,虽然高阳雅君知道李学儒的能力。
但是高阳雅君之前是认为李学儒是一个保守的人,可是如今高阳雅君发现是自己看错李学儒了。
或者说是李学儒让高阳雅君看错了他,当然如今高阳雅君理解李学儒了,李学儒的确是为国家考虑。
李学儒并不希望华夏帝国受到太多的损失,李学儒早已把华夏帝国当做自己的国家了。
但是高阳雅君并没有说话,李学儒还在继续说着:
“李某相信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保加尔汗国那些国家根本不是咱们的对手。”
纵横部尚书林昂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学儒,林昂对李学儒说道:“礼部尚书,这几年是我看错你了,没想到咱们相识相交十多年,我还是看错了你。
我之前还认为礼部尚书你是上了年纪,所以思想也变得保守了,但是如今看来,礼部尚书你也是为了咱们华夏帝国啊!但是礼部尚书你的这个提议林某还是不敢苟同。
礼部尚书你要知道东罗马拜占庭帝国这是对咱们华夏帝国挑衅,原本咱们攻打北方这件事和他们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根本没有什么关系。
甚至咱们华夏帝国都没有考虑过未来要对他们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动手,咱们华夏帝国还给他们提供粮食。
可是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皇帝巴西尔。马其顿怎么对待咱们华夏帝国的,他居然肆无忌惮的撕毁盟约。
盟约是能随便撕毁了么?就算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皇帝只是单纯的撕毁盟约,咱们华夏帝国也不能轻易饶恕他们,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巴西尔。马其顿太过于放肆了。”
李学儒听完纵横部尚书林昂的话之后,他挑眉疑惑的问道:“那么林尚书,你认为咱们华夏帝国要和他们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开战吗?”
纵横部尚书林昂摆摆手:“可不是咱们华夏帝国要和他们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开战,而是他们东罗马拜占庭帝国要和咱们华夏帝国开战。
礼部尚书,你又不是不知道盟约的规矩,只要有一方撕毁盟约,那么就代表撕毁盟约那方对被撕毁盟约对象开战。
这怎么能够说是咱们华夏帝国和他们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开战呢?咱们是被动防御,被动反击!”
这时户部尚书风嘉兰听到林昂的话,他忍不住笑了出来:“呵呵,不愧是华夏帝国的纵横部尚书,果然会说话,在下佩服,佩服!”
林昂听到户部尚书风嘉兰的话,他皱着眉头看向户部尚书:“怎么?户部尚书你是什么意思?”
户部尚书风嘉兰出于对纵横部尚书林昂的尊重,他站起来问道:“没什么意思,只是在下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一问纵横部尚书,你说这么多是想说咱们华夏帝国要迎战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对吧?”
林昂听完户部尚书风嘉兰的话,他也不恼火,毕竟他们都是这么多年的同事了,林昂大方的点点头:
“没错,我认为咱们应该迎战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既然他们想要在咱们华夏帝国背后捅刀子,那么咱们就要让他们知道,背后捅刀子的结果是什么!”
户部尚书风嘉兰还是不同意纵横部尚书林昂的话,他摇摇头:“虽然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在咱们华夏帝国背后捅刀子,但是我也和礼部尚书的想法差不多,我也认为咱们应该先拖住东罗马拜占庭帝国。
毕竟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如果突然袭击,那么我们根本没有多少准备的机会,特别是陶州牧龙亚汝,他一定是最早被东罗马拜占庭帝**队攻打的地方。”
纵横部尚书林昂皱着眉头说道:“那又如何?我还是愿意相信陶州牧龙亚汝能够抵御住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军队的。”
户部尚书风嘉兰听到林昂的话,他的脸色变了变,他伸出右手指着纵横部尚书林昂皱着眉头说道:
“什么叫那又如何?陶州牧龙亚汝那里最近一年左右人口才慢慢多了起来,如今让陶州发生一场战争,那么咱们朝廷多年的努力不就白费了么?
不只是陶州牧那里,咱们华夏帝国的鲁州和罗州也比较危险,毕竟鲁州和保加利亚王国还有库曼汗国接壤。
咱们华夏帝国罗州和保加尔汗国没有接壤,但是事实上罗州和保加尔汗国就是接壤的。
虽然咱们华夏帝国在罗州和保加尔汗国之间的设立扶持了五个缓冲酋邦,但是战争一旦爆发,那五个缓冲酋邦根本抵挡不住保加尔汗国。
那五个缓冲酋邦虽然名义上是独立的,但事实上它们就是咱们华夏帝国的领土,而他们的酋邦民众也是机会等同于咱们华夏帝国的百姓。”
纵横部尚书林昂毫不在意户部尚书风嘉兰指着自己,他挑眉看着户部尚书说道:“户部尚书,你难道不知道咱们华夏帝国在五个缓冲酋邦有驻军么?而且那支驻军可是咱们华夏帝国的劲旅啊!”
“呵呵,就算是有劲旅那又如何?纵横部尚书你还真是会说笑啊!你怎么就不想想,咱们如果这时候发生战争,咱们华夏帝国根本没有机会当地的疏散百姓们。
咱们华夏帝国本来就地广人稀,这几年因为朝廷奖励百姓们好不容易多生了一些孩子。
这时候发生战争,不疏散百姓,那咱们这么多年的努力不就白费了么?你要知道那些人大部分都还是孩子。
他们的年纪最多就三四岁,你不提前给百姓疏散时间,他们怎么可能有机会撤离呢?”看书还要自己找最新章节?你OUT了,微信关注 美女小编帮你找书!当真是看书撩妹两不误!
………………………………
第三百五十章:失控的林昂
不得不说华夏帝国的朝堂或者说华夏帝国高层官员们议事时,他们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他们之间互相针锋相对,这也是华夏帝国的一个特点,他们相互讨论议事自从当年先帝事情就开始了。
但是先帝时期和如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先帝时期,先帝是主张大家一起商议,然后大家一同挑选出一个最合适的办法。
而高阳雅君却不是如今,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朝廷之中的大臣们发表意见,之后高阳雅君拍板决定该如何做。
当然高阳雅君还是要听一听大臣们的意见,所以高阳雅君如今才没有打断各部尚书。
不知高阳雅君没有打断这群人,丞相梅安道和军方的海陆上将伊瑜还有玉虚大将军梅定国他们都在一边喝茶,一边听着各位的议论。
纵横部尚书林昂就这样被户部尚书风嘉兰指着鼻子把话说完了,林昂嘴角上扬说道:
“户部尚书,所以你的主张是和礼部尚书有些类似啊?你的主张是咱们华夏帝国应该先和东罗马拜占庭帝国议和或者说拖住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等
把百姓们安顿保护好了,咱们华夏帝国再迎战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军队?不得不说你这个主张我不敢苟同啊!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皇帝既然已经撕毁盟约,那么我敢说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巴西尔。马其顿绝对不会被咱们拖住的。”
林昂对户部尚书说完后,他看着礼部尚书李学儒说道:“礼部尚书,这句话我也送给你,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巴西尔。马其顿绝对不会被咱们拖住的。”
礼部尚书李学儒和在座各位听到林昂的话之后,他们的脸色变了变,甚至农部尚书诺平和工部尚书李尚隆二人都脸色都变了变。
农部尚书诺平听完纵横部尚书林昂的话之后,他沉思一会儿对纵横部尚书林昂说道:“纵横部尚书,所以你的主张就是咱们华夏帝国立即准备迎战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其他各个国家?”
纵横部尚书林昂点点头:“没错,即刻准备迎战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其他国家的军队,而百姓咱们则只需要告知他们时刻保持戒备就可以了。”
农部尚书诺平皱着眉头说道:“可是纵横部尚书,我们根本不能保证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其他国家的军队什么时候到来。”
纵横部尚书林昂听到农部尚书的话,他皱着眉头看着诺平问道:“农部尚书,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林昂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纵横部尚书,我可不认为百姓们会随时保持戒备,毕竟他们也要生活,如果时刻保持戒备,那么田地和牧场怎么办?
宛州我认为倒是没有多大的事情,可是鲁州、罗州还有陶州就不一样了,鲁州和罗州这两年好不容易才发展起来,如果发生战争那么鲁州和罗州的发展一定会受到一些打击的。
而陶州知道今年才发展起来,如果发生战争,那么陶州好不容易开垦的耕地和牧场不就会被毁于一旦了么?”
听到农部尚书诺平的话,纵横部尚书林昂眉头紧皱起来,而高阳雅君同样眉头一皱。
的确如农部尚书诺平所说,如果真的开战,那么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率领的各个国家一定会进入华夏帝国境内。
而如今鲁州、罗州和陶州发展起来,如果让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军队进入华夏帝国。
那么三州开垦发展起来的田地肯定会受到一部分的打击。
这时工部尚书李尚隆突然开口说道:“如果是鲁州的话,我认为咱们根本无需担忧,毕竟鲁州在保加利亚王国边境处的要塞是十分坚固的。
但是陶州就不一定了,陶州如今刚刚开发起来,陶州三面迎海,当地沿海地区的海防比不上咱们陶州和罗州沿海地区的海防。”
听到李尚隆的话,纵横部尚书笑了笑,他直接问道:“这么说工部尚书你是信不过陶州牧龙亚汝?我倒是认为陶州根本无需担忧。
毕竟陶州民风彪悍,而且百姓们善于骑射,陶州根本无需担忧。如今陛下叫咱们来是让咱们讨论该怎么对待东罗马拜占庭帝国、保加尔汗国、库曼汗国、保加利亚王国、威尼斯共和国、亚美尼亚王国。
而不是让咱们考虑百姓们该如何,事实上咱们华夏帝国的百姓们特别是年轻的百姓们大多数都在军队里服过一年兵役。
而老一辈的人更是全民皆战,他们最多就是没有装备罢了,如果给他们武器和装备,我相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