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系统之欧陆女皇-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波兰国今天也是张灯结彩的,波兰百姓也都在购置年货和布置房屋。

    只不过波兰为了和华夏国不同,把“除夕”称为“除夜”,把“春节”称为“大年”。

    波兰祭祀方面不同于华夏国祭祀的是炎黄二帝、伏羲女娲、颛顼高阳帝,波兰国只祭祀炎黄二帝和后土娘娘。

    但是不管怎么说,波兰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华夏文化的国家。

    而两国的区别就是官职节日名称,还有君主的称呼等等。华夏国王称为“天子”波兰国王就称为“地子”。华夏民间喜欢供奉“皇天”,波兰民间喜欢供奉“后土”。

    不得不说波兰华夏化,都是波兰相国冯浩原和全力支持华夏化的波兰王斯卡布罗还有在波兰建立儒家学院的波兰王四弟康特布罗的功劳。

    这康特布罗可以说是波兰华夏化最严重的一个人了,他都把姓名改为华夏名,姓兰名康。

    而且他研究儒学还很有天赋。波兰的学生们都喜欢称呼他为“兰师”。

    可以说公元八百七十五年这一年的年末最后一日,华夏国和波兰国都在其乐融融中迎接着新的一年到来。

    两国人民都在除夕(除夜)倒数,迎接新年(大年)的到来。

    “十。。。”

    “九。。。”

    “八。。。”
………………………………

第五十章:春节

    波兰和华夏的百姓们开心的倒数着: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年到啦!!!”

    随着华夏国和波兰国百姓们开心的倒计时中,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到来了,这天就是春节。

    现代的华夏人过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而华夏国过春节也有差不多十多年了。其实华夏先王文成王是把春节按照公历(应该说是西历)定在第一天,一月一日。

    而到了高阳雅君时,高阳雅君用华夏的五千年减了穿越时的年份,五千年减二千零七年加八百七十五年得出了三千八百五十八年。

    所以高阳雅君把华夏历设置为三千八百五十八年,华夏国记载时间的日子同公历一模一样。比如今天是华夏历三千八百五十九年一月一日,同时也是公历八百七十六年一月一日。

    华夏国的春节可以说是从一月一日到一月十五上元节,春节才算得上是完全结束。

    华夏国的百姓们在春节的期间,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比如说一家人去华夏圣祖宫祭祀。

    在梅京的百姓也会去梅京旁道教的总部北极星宫祭拜,在各个郡县的百姓则会去郡县的华夏圣祖宫和道观祭拜。

    今天一早,梅宪英拉着高阳雅君准备着去丞相府去。

    丞相府,梅安道一大早的就把一家人都叫了起来,他告诉众人,今天梅宪英将带着高阳雅君来拜年。

    乔婷愣了愣,突然说道:

    “哎呀,那我得儿亲自下厨做点菜呀!雅君这丫头我好久没有见过啦!!”

    梅定国无奈的摸着额头对着乔婷说道:

    “母亲,做饭这种事您交给下人做就可以了。何必亲自动手呢?”

    乔婷指着梅定国的鼻子念叨道:

    “呵,你这孩子怎么说些这样的话啊?雅君那丫头我可好久没见了,她也好久没有吃到你母亲做的菜了。”

    梅定国接着劝说道:

    “母亲啊,您就好好的坐在等王上和妹妹回家就可以了。何必要亲自下厨呢?”

    乔婷指着梅定国大声说道:

    “你这孩子怎么?”

    梅安道看见乔婷有点想要发火,急忙走过去拉住乔婷的手说道:

    “夫人啊,我们知道你是好久没见王上了,这样吧你就随便做一两个小菜就可以了。要是做很多菜那油烟岂不是得把你这娇嫩的肌肤熏伤了,你说是吧?”

    乔婷瞥了一眼梅安道说道:

    “夫君啊,你可真的会说话呀~”

    乔婷含情脉脉的看着梅安道接着说道:

    “好吧~那等最后我做两个小菜吧。”

    梅安道和梅定国互相对视一眼,吐了口气,要知道乔婷从小就被她的兄长乔海韵宠爱得不像话了。

    从小到大乔婷想要什么乔海韵就给什么,就算是到了现在都是这样。这也使得乔婷根本不会做劳什子菜,梅安道记得第一次吃乔婷做的菜还是梅宪英出生一年后。

    那时候直接把梅安道和年幼的梅定国吃得面目苍白,从那时候开始梅定国就对这个看起来雍容华贵的母亲产生了恐惧。

    乔婷还说过,等到梅定国成亲时,她会亲自下厨给他们夫妻俩做菜。可以说乔婷那句无心的话梅定国一直记到现在。

    华夏王宫内,高阳雅君和梅宪英带着一些礼物坐上一俩普通马车朝着丞相府驶去。

    差不多到了中午时,高阳雅君和梅宪英坐的马车到达了丞相府。

    丞相府内,梅定国听到小厮报告王上和大小姐已经到达丞相府门口时,梅定国连忙出门迎接。

    “臣,梅定国见过王上。”

    梅定国出门对着马车说道。

    马车里,高阳雅君和梅宪英先后走了下去。高阳雅君看着梅定国这样子,摆摆手说道:

    “嘛,我今天就是来走亲戚的,梅表哥你就不用这么多礼啦!”

    梅定国没有听进去,还是作揖说道:

    “王上,亲戚归亲戚,礼法归礼法。”

    梅宪英轻推了一下梅定国说道:

    “兄长,王上就是来走亲戚的,你何必这样呢?”

    梅定国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

    “王上,里边请”

    高阳雅君也知道梅定国是个什么样的人,没有计较什么。她和梅宪英提着要送给梅安道他们的礼物走了进去。

    高阳雅君刚刚走进去,梅安道带着乔婷迎了过来。乔婷直接走过来伸出双手拉住高阳雅君和梅宪英说道:

    “雅君和宪英啊,我可盼了好久了,你们总算来啦!”

    高阳雅君对着梅安道和乔婷打招呼道:

    “雅君,见过舅母,舅父。舅母,我们可好久没见了呀!”

    梅宪英也说道:

    “母亲,父亲女儿回来了。”

    乔婷没有理会梅宪英,她拉着高阳雅君说道:

    “雅君啊,走,咱们去吃饭。也差不多该做好了,你看看你都这么瘦了。”

    梅安道父子女三人无语的看着乔婷,他们三人经常看得到高阳雅君,高阳雅君怎么可能是瘦了,还是和平时一模一样呀。

    高阳雅君听着乔婷这样说话,心突然间就暖和了。除了先王和梅宪英,这是她在这世界上第三次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乔婷拉着高阳雅君走到大厅里,还打算说些什么。高阳雅君连忙说道:

    “舅母、舅父,来这是我和梅姐姐特意做得送给你们的腊肉和腊肠。”

    梅安道、梅定国和乔婷看见高阳雅君把手中纸包着的东西打开露出了里面的腊肉和腊肠。

    梅安道和乔婷看着高阳雅君、梅宪英二人,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这腊肉和腊肠是两个月前高阳雅君和梅宪英做的,可以说这是两人第一次做腊肉。

    毕竟高阳雅君穿越前腊肉都是买点吃,而梅宪英就不用说了,饱受梅安道乔婷夫妻和梅定国宠爱,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怎么可能亲自做腊肉。

    所以高阳雅君和梅宪英她们请来了为王宫做腊肉、腊肠十多年的厨师教她们做,她们靠着空余时间的刻苦学习终于学会做腊肉和腊肠了。

    这腊肉、腊肠可是高阳雅君和梅宪英做的最完美的,腊肉、腊肠她们只送来了一半,另外一半她们放在王宫留着吃。

    梅安道夫妻可是知道的,梅宪英从小到大就不会做什么吃的。没想到现在都会做腊肉、腊肠了,有一种女儿长大了的感觉(虽然本来就长大了)。

    随后他们一起吃着饭,聊着天。还特意把梅宪英和高阳雅君做的腊肉、腊肠拿出点来炒了吃,还别说味道真的不错。

    饭吃的差不多的时候,乔婷笑着说道:

    “雅君呐,你还没有尝过舅母是手艺吧?现在舅母就去给你们做点好吃的。”

    乔婷话音刚落,梅安道、梅定国和梅宪英三人脸色突然就变了变。

    待乔婷走去厨房后,高阳雅君疑惑的问道:

    “怎么舅母一说做菜你们的脸色就变得这么难看啊?”

    梅宪英打着哈哈说道:

    “啊,哈哈,没什么,只是待会母亲做的菜你少吃。”

    片刻之后,乔婷端着菜出来了。她把菜放在桌子上,一直夹菜给高阳雅君。

    “雅君啊,多吃点哈。”

    高阳雅君吃了一口,脸色也像刚才三人那样就变了变,可是她还是咬着牙把这些菜吃完了。

    乔婷看着高阳雅君吃得这么快,开心的说道:

    “雅君啊,不用急,要是不够舅母再去做。”

    高阳雅君听到这话连忙摆手说道:

    “舅、舅母,不必了,我已经吃吧了。哈哈,哈哈~”

    晚上,高阳雅君和梅宪英回到了王宫内。梅宪英问高阳雅君难吃为什么还要吃完呢?

    高阳雅君告诉梅宪英,因为她感受到了家的味道。

    高阳雅君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节,她和梅安道一家其乐融融的度过了。

    夜,高阳雅君在睡梦中喃喃自语道:

    “唔、唔、舅母,我吃不下啦。。。。梅姐姐,舅母、舅舅、表哥救救我!!”

    睡梦中的高阳雅君嘴角慢慢的上扬起来~
………………………………

第五十一章:任务再现,新年结束

    公元八百七十六年一月十六日,高阳雅君和朝廷百官、华夏百姓都开始了各自忙碌的生活。

    高阳雅君和梅宪英正坐在书房批示奏折,突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叮,主线任务发布,征服鲁塞尼亚和罗斯。】

    【难度:地级】

    【限时:两年】

    【提示:宿主已经平定立陶宛地区,并且与西方三国结盟。华夏国境内兵甲已经充足,宿主自然应当统率三军,东定罗斯。】

    【奖励:华夏元、明、清时期的驿站制度。作为一个统治者要有传递信息的的途径,所以驿站就是最好的选择。】

    【失败:无惩罚】

    【叮,主线任务发布,登基称帝】

    【提示:宿主平定罗斯,自当登基称帝,建立帝国。】

    【难度:地级】

    【限时:三年】

    【奖励:蜂窝煤研发技术。地处北国怎么能没有蜂窝煤取暖呢?】

    【奖励:蜂窝煤炉子研发技术。地处北国怎么能没有蜂窝煤炉子取暖呢?】

    高阳雅君没想到这系统任务又出现了,她看着这些奖励久久无语。

    高阳雅君暗自吐槽道:

    “系统呀,这都是些什么奖励啊?这么抠门,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子,还有那驿站制度。怎么不是上次那种华夏图书馆之类的东西啊!”

    华夏系统“。。。。。”

    “啪”

    高阳雅君拍了下桌子,小手握紧拳头站起来说道:

    “好吧,好吧,这任务我接了。”

    大学士梅宪英抬起头疑惑的看着高阳雅君问道:

    “嗯?王上您怎么了?”

    高阳雅君尴尬的笑了笑说道:

    “呵,呵呵,没,没事。”

    公元八百七十六年一月三十一日,这是华夏国新的一年来第一个大朝会。

    新的一年第一场大朝会,除了中央部门的文臣武将要到场,华夏国王高阳雅君还要求各郡的将军进京述职。

    华夏王宫大殿之上,高阳雅君坐于王位之上听着殿中各郡将军的报告。

    “禀告王上,关于学校方面,臣治下安民郡内所有百姓都纷纷把自家子女送入学校。而成年的百姓们只要有时间也会到成年人大学进行学校。”

    安民将军吉索抱拳对着王位上的高阳雅君说道

    高阳雅君坐在王位上问道:

    “那么吉卿啊,你治下的安民郡其他方面有没有什么大的进展啊?”

    吉索继续说道:

    “启禀王上,臣治下的安民郡发展的欣欣向荣,而且朝廷近期在我郡修通了国道,使得我郡的发展变得更加迅速。王上,臣报告完毕!”

    吉索说完后,安平将军鲁士基作揖说道:

    “禀告王上,臣治下的安平郡内,关于学校方面也基本和安民将军治下差不多。而国道我安平郡内已经基本铺设完毕,王上,臣禀告完毕了。”

    “王上,臣的。。。。”

    “禀告王上,臣治下。。。。。”

    随着宛州各个将军挨个报告完毕,高阳雅君问道:

    “那么孤在罗斯设立的两郡目前发展的如何啊?”

    齐心将军齐恩抱拳说道:

    “王上,老臣治下的齐心郡发展迅速,因为朝廷各部提供支持,齐心郡各县已经筑城完毕。学校我郡也已经建设完毕,教师也安排妥当。并且您任命的县令率先革风易俗,带领当地百姓们说华夏语,穿华夏服。”

    齐民将军轲舍也点头说道:

    “王上,臣治下也是如此,学生方面我们两郡根本不缺。只是,只是目前来说教师还是少了点。”

    高阳雅君听到这话,点点头说道:

    “嗯,好,这事是国之大事,礼部尚书你着手安排。”

    礼部尚书李学儒站出来说道:

    “王上,臣安排的这些先生已经是极限了。”

    高阳雅君疑惑的看着李学儒问道:

    “李卿啊,此话怎讲?”

    李学儒无奈的说道:

    “王上啊,臣已经把刚刚加入礼部的年轻人都派出去教书了。可是,可是人手还是不足啊。”

    高阳雅君邹着眉头问道:

    “现在我国一位教师教导多少名学生?”

    李学儒抱拳说道:

    “王上,我国目前一位先生教导一百五十名学生到两百名学生不等。”

    高阳雅君接着问道:

    “嗯?怎么说?”

    李学儒接着说道:

    “王上,在安民、安平、安定三郡一名先生教导一百五十名左右的学生。而在安心、安国、安家三郡一名先生需要教导两百名左右的学生。”

    高阳雅君继续问道:

    “那么齐心郡和齐民郡呢?”

    李学儒苦涩的说道:

    “齐心、齐民二郡一名先生大概要教导,要教导四五百名学生。”

    “嗯,看来这是个大问题啊!不止齐心和齐民二郡,其他郡也是个问题。一名教师教导一百五到两百名学生,这先不说学生,教师也会累死的啊。诸位大人和孤一起思考一下该如何应对,如果诸位有何良策也可以说出来看看嘛!”

    “这!”

    “唔?”

    其实不用高阳雅君说,大殿内的大臣已经在思考了。一时间大殿内文武百官议论纷纷。

    差不多过来十来分钟,玉虚大将军梅定国站出来抱拳说道:

    “王上,臣有一策。”

    大殿内诸位大人停下了话语看向梅定国,高阳雅君也惊讶的看着梅定国问道:

    “梅将军啊,快说来听听!”

    梅定国应声说道:

    “王上,臣认为我们可以让高年级的去教导低年级的。”

    吏部尚书秦沐恩站出来反对道:

    “梅将军,这样不妥。依我之见,多印刷书籍。然后有先生教导识字就可以了。”

    海陆上将伊瑜站出来反驳道:

    “二位大人,王上说过要因材施教。叫学生教导和多印刷书籍这根本行不通的。”

    丞相梅安道看到他们说的根本不是重点,站出来说道:

    “几位大人,王上和我们讨论的是小学的事情,你们都在说些什么啊?”

    大殿里各位官员又闹哄哄的吵了起来,而高阳雅君则在思考着怎么样才能增加教师。

    又是半个小时后,高阳雅君想到了,她示意的看了一眼梅宪英。梅宪英点头表示明白,大声说道:

    “安静,安静,王上有话要说。”

    高阳雅君看见大殿里的文武百官慢慢安静下来,她站起来说道:

    “诸位啊,孤觉得我们可以这样做。我们可以招收读过书并且道德兼优的百姓,让他们兼职或者全职教导学生。而礼部负责管辖他们,和发放薪酬。”

    高阳雅君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孤记得先王时期读书人已经很多了,而且我们缺乏的只是小学教师,所以只要招收有一定道德,能够教导基本的识字和算术的人就可以了。”

    大殿众人想想也是,点头唱道:

    “王上英明!!”

    高阳雅君摆手说道:

    “嗯,那么关于教育的事情就说到这里吧。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大事吧!”
………………………………

第五十二章:安排

    大事?大殿内的朝廷文武百官和各郡将军疑惑的看着高阳雅君,他们在想这个年轻的王又打算做什么事情了。

    高阳雅君看着大臣们包括梅宪英疑惑的目光,淡定的坐在王位上说道:

    “诸位,你们也知道啊,我们华夏国虽然在东方罗斯人和北方芬兰人和诺斯人看来算得上是一个挺大的国家了。”

    高阳雅君扫了大殿的大臣一眼,接着说道:

    “然而事实呢?我们其实就比同盟的波兰和波美拉尼亚强大一点而已,在我们另一个盟友大摩拉维亚面前,只能算得上是一个差不多的国家。而在那西方加洛林王朝和南方的保加利亚王国、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等国家看来我们只是弱小的国家罢了。”

    大殿内的众人点点头,他们知道高阳雅君说得没错。华夏国只是在特定地区算一个强国,和波兰比,和波美拉尼亚比,华夏国的确是个强国。要是和大摩拉维亚这种国家倾尽全力作战,华夏最多能够惨胜。

    而高阳雅君所说的那加洛林王朝、保加利亚王国和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就更不用想了,那些都是真的强国。

    大殿里的诸位,都已经差不多能够猜到高阳雅君想要说什么了。自从高阳雅君御驾亲征攻打周围的部落并且设立了齐心和齐民二郡开始,他们就知道高阳雅君盯上罗斯人生活的地区了。

    他们的猜想没有错,高阳雅君接着说道:

    “我们华夏只有一个宛州,实在是太小了,土地也没有多少肥沃的。而那些各自为营的罗斯人却占据了广阔而肥沃的土地。”

    高阳雅君把目光转向西南方说道:

    “本来,孤是打算夺得波兰地区的,可是我国既然已经和他们结盟了。而波兰国王又大力变法,推广华夏化。正因为这样,孤才暂时放他们一马。”

    高阳雅君把自己都说得热血沸腾了,她从王位上站起来,大声说道:

    “所以孤把目光放在东方,放在了那罗斯。从上次孤御驾亲征到达得到二郡的位置,孤就发现那里的土地不错。二位将军,你们说是吧?”

    这时,齐心将军齐恩和齐民将军柯舍站出来朝着诸位大人抱拳说道:

    “没错,我们治下的确土地肥沃,不管是放牧还是耕种都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天气比宛州六郡寒冷些。”

    大殿里众人看到高阳雅君让镇守当地的将军出来发言了,他们就知道高阳雅君是铁了心打算征服罗斯人居住的鲁塞尼亚和罗斯了。

    其实他们根本没有反对,也容不得他们反对啊。毕竟华夏国是先王和高阳雅君父女建立的,百姓十分拥戴先王和高阳雅君。

    哦,不对,还是有一个人反对的。

    “王上,王上不可啊!王上,我们华夏国现在正处于飞快发展阶段,不宜动兵啊。”

    礼部的龙亚汝跑出来跪下说道。

    高阳雅君有些生气的看着眼前龙亚汝,怎么这人每次都要站出来反对一下孤。

    高阳雅君看着龙亚汝沉着声音说道:

    “龙大人啊,你这次倒是会说话了一些啊!连飞速发展不宜用兵都会说了呀。那么孤倒是想请问一下龙大人你,什么时候孤才宜用兵啊?”

    龙亚汝回答道:

    “王上,臣觉得我们应当等国家达到盛世之后再动兵。”

    高阳雅君咬牙切齿的问道:

    “那么龙大人你倒是说说什么时候才是盛世啊?”

    龙亚汝看着高阳雅君说道:

    “禀告王上,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人口增多,国家财政收入稳定这就是所谓的盛世。”

    高阳雅君眼神阴冷的看着龙亚汝,语气低沉的问道:

    “我华夏国难道不是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人口增多,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吗?”

    龙亚汝跪下磕头说道:

    “王上,这,我华夏还处在发展当中,您不能。。。。。”

    “啪!”

    高阳雅君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指着龙亚汝说道:

    “你给孤住口!!”

    “嘣”

    “嘣”

    龙亚汝跪在地上磕着头说道:

    “王上,不可啊。这劳民伤财啊!”

    高阳雅君大声叫道:

    “锦衣卫何在?”

    守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