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系统之欧陆女皇-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征北将军赵元安想了想对安徐娅抱拳问道:“大都督,战局不一定会按照您的计划发展,如果有变故怎么办?”
安徐娅摆摆手:“变局?征北将军只需要记住大方针就是攻占丹麦王国,攻占丹麦王国之后,征北将军可以按照局势发展自行判断。”
翌日
华夏帝国罗州定德郡内,罗州大都督、北海大元帅安徐娅送走了征北将军赵元安。
征北将军赵元安即将回到征北军军营之中让麾下征北军士卒们准备出发,攻占丹麦王国。
征北将军赵元安身骑战马,马不停蹄的快速回到军营之中。
征北军营内,士卒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在进行训练,他们身披战甲紧握战刀进行训练。
“诸位将士,诸位将士停下来听我说!”赵元安进入军营之后,他径直走到校场之中摆摆手叫停了正在训练的士卒们。
“唰”
征北军诸位将士听到赵元安号令,他们立即有秩序的停下了训练,认真的看着赵元安没有说话。
赵元安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诸位将士们,你们应当知道在不久之前芬兰地区卡累利亚大酋邦伙同诺斯人诸国侵袭咱们华夏帝国的事情吧!?”
诸位将士们安安静静的看着赵元安没有说话,他们只是带着异样的眼中看着赵元安,等待赵元安继续说。
赵元安继续对诸位士卒们大声的说道:“而在前几天,芬兰地区各个大酋邦和诺斯人诸邦居然胆大包天杀死了我们华夏帝国的使者。
故圣天子陛下任命兵部尚书齐风县侯安徐娅为罗州大都督大元帅,督罗州准备布武北方。
本将军为齐风县侯副将,大都督、大元帅安徐娅任命我率领你等攻占丹麦王国,你们有信心吗?”
“有,有,有!”
………………………………
第二百九十一章:波罗的海海战
于是刘裕又用了一条妙计,什么计呢?就是
“空城计”他便在一天夜里命城中的军队放下旗帜,隐藏起来,做出已经撤退的姿态。
第二天早上打开城门,让几个没有战斗力的老弱之兵登上城楼镇守。孙恩的部下看到城楼上的变化,深感惊奇,便远远问道:“刘裕哪里去了?”城头的士兵依照事先的嘱咐答道:“已经连夜率部跑了。”孙恩的部众一听是大喜过望啊,这个克星可算是跑了,一时间也没有细想,就入城了,结果刚一进去,刘裕一马当先率领伏兵杀出,贼兵措手不及,被杀得大败而逃,经过这次战斗,孙恩彻底失去了击败刘裕的信心,于是率军往沪渎垒,今天上海市旧青浦镇西,宋代已沉入江中。
刘裕弃城追击,这时,出来一位不知好歹的人,他就是海盐的县令鲍陋…_…|||,这个名字。
。。这家伙不知自己吃几碗干饭,看刘裕老打胜仗了,以为孙恩也不过如此,就坚持让自己的儿子鲍嗣之率领一千兵作为前驱人马追击孙恩,刘裕劝告说:“贼兵甚精,吴人(吴地的人,指当地人)不习战。若前驱失利,必败我军,可在后为声援。”鲍陋听不进去,坚持让自己的儿子去,这天的晚上,刘裕预先设伏,多设置了许多的旗鼓,但一处不过数人而已,第二天孙恩一看追兵到了,就率万人迎战,前驱刚刚交锋,刘裕的伏兵四出,摇旗鸣鼓,孙恩的部众以为四面都有埋伏,于是撤退了,鲍嗣之不知好歹,就去追击了,孙恩一看:“丫的,老子打不了刘裕还打不了你么?!”于是率军大杀一阵,鲍嗣之变成
“暴死之”了,他那一千人也完蛋了。随后赶到的刘裕也被包围了,这时孙恩已经知道刘裕的人马不多,于是包围了刘裕,刘裕且战且退,部队伤亡殆尽,刘裕也觉得自己可能要战死了,退到伏兵的地方,刘裕一看满地都是阵亡士兵的尸体,顿时有了一计,他让士兵停止撤退,脱取阵亡士兵的衣物,敌人一看,很意外,以为还有伏兵,刘裕趁机大喊着杀向贼兵,于是孙恩的部众以为又中了刘裕的埋伏,慌忙退去了,于是刘裕徐徐归城,招集败兵,人马又稍稍集结了些。
《宋书·卷一·本纪一·武帝上》是这样记载的【高祖且战且退,贼盛,所领死伤且尽。
高祖虑不免,至向伏兵处,乃止,令左右脱取死人衣。贼谓当走反停,疑犹有伏。
高祖因呼更战,气色甚猛,贼众以为然,乃引军去。高祖徐归,然后散兵稍集。
】高祖就是刘裕的庙号。诸葛亮的空城计是虚构,刘裕版的
“空城计”可是货真价实,从这里可以看出,刘裕已经具备了一个名将的素质,不但善于打胜仗,而且善于打败仗!
你可能奇怪,怎么打败仗还分善不善于打呢?其实,败仗不可怕,可怕的是溃败,一败就全打散了不可收拾,许多惨败就是因为失败后的溃散造成的,刘裕能够做到败而不乱,重新招集了人马,这是非常难得的。
孙恩没能打败刘裕,不过终于在五月击破了沪渎垒,同月刘裕又在娄县,今江苏昆山东北打败了贼兵,孙恩呢,乘着攻破沪渎垒的锋锐,一路上收编掳掠了十余万的士兵和许多楼船(楼船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故名楼船。
汉代大型战舰
“楼船”高十余丈。当时一尺是23厘米,一丈是230厘米,十余丈接近30米,比一般的五层楼房还要高。
三国时东吴建成五层战船,可载兵3000人。楼船不仅外观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垒。
)进军到了丹徒,今天江苏镇江丹徒区,刘裕也是镇江人,所以也算他的老家了,这时刘牢之驻兵在山阴(今浙江绍兴),来不及增援,便命刘裕从海盐倍道(兼程而行;指一日走两日的路程)前行,阻击孙恩。
当时刘裕的兵力大概只有千人,长途奔袭,而丹徒的守军毫无斗志,孙恩的人马有十余万人,可是刘裕一无所惧,照样痛击孙恩!
孙恩的人马刚刚登上蒜山,今天镇江长江路西的一座小山,居高临下,占据了有利地形,以为攻打丹徒易如反掌了,没想到马上遇到了刘裕的攻击,掉到山岩下、水里的有许多,一时间伤亡惨重,孙恩狼狈逃回了楼船上,虽然又一次被打败,但他的实力仍然相当雄厚,于是坐着楼船向建康进发,因为逆风行驶不利,又听说刘牢之已经回师,知道东晋有了防备,于是挥军向北占领了郁洲,今连云港市北云台山附近,这年八月,东晋封刘裕为建武将军,五品,下邳pī太守,让他攻打郁洲。
刘裕果然是孙恩的克星,在郁洲大破孙恩,孙恩率残兵南逃泸渎垒,十一月,刘裕追击到了泸渎垒,孙恩又逃往海盐,(孙恩:我逃,我逃,我逃逃逃!
刘裕:你再能逃我也能灭了你!)经过三次大战,刘裕大获全胜,俘虏了万余人,这时孙恩也倒霉,遇到了瘟疫,剩下的残兵败将又死了不少,于是从浃jiā口,今天宁波镇海口逃往临海,从此一蹶不振,后来投水自杀,
“登仙”去了,他的余众推举他的妹夫卢循为首领,后来给刘裕还造成了挺大的麻烦,这是后话了。
这对于刘裕来说仅仅是个开始,一场军事政变,让这个军事将领成为了历史的第一主角儿。
这还要从桓玄篡位说起,桓玄字敬道,小名灵宝,东晋大司马桓温的小儿子。
自幼深受桓温钟爱,以至桓温临终时一反长子继承的常规,命当时年仅四岁的桓玄为继承人,袭南郡公的爵位。
桓玄七岁时,守丧三年期满,原桓温属下的文武佐吏都来向桓玄叔父,荆州刺史桓冲告别。
桓冲抚摸着桓玄的头告诉他:“这些人都是你家的故吏!”桓玄应声痛哭,哀动左右,众人无不惊异。
数年之后,桓玄长得容貌不凡,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学识广博,又能写一手好文章。
他自恃门第高贵,才华出众,常常以英雄豪杰自居,令人望而生畏,朝廷也有所疑虑而不加擢用。
直到23岁,才被拜为太子洗马。时人纷纷议论桓温晚年有不臣之迹,桓玄兄弟因此遭到排挤,朝廷只让他们作些无权的闲散官。
一次,桓玄去拜见琅邪王司马道子,正值饮宴,宾客满座。司马道子喝得醉醺醺地,突然问众人道:“桓温晚年是不是想造反?”桓玄吓得拜伏在地,不敢起身。
琅邪王骠骑长史谢重举起手板回答说:“已故宣武公(桓温)废昏立明,功过伊尹、霍光,人们的种种议论,应当有所识别。”道子点头,桓玄这才爬了起来。
从此,桓玄的心中更加惴惴不安,对司马道子怀恨在心。后来他担任了义兴太守,他不屑于干这么个小官,于是辞职回江陵,就是现在的荆州市,那里是桓家的老地盘儿,于是他在江陵发展自己的势力,先后消灭了荆州刺史殷仲堪、雍州刺史杨佺期等敌对势力,独霸荆州,在孙恩暴乱时,他屡次请求出兵,东晋朝廷惧其势大,没有答应。
孙恩退兵后,他给司马道子写了封信,狠狠责备了司马道子和他儿子司马元显一顿,父子俩非常恐惧,司马元显有个谋士叫张法顺,劝他先发制人,以以刘牢之的北府兵为前锋,出兵讨伐,必能搞定桓玄。
司马元显迟疑不定,恰好桓玄的部下、武昌太守庾楷送来一份大礼,主动请缨做内应,配合朝廷方面的军队夹击桓玄。
司马元显大喜,便在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正月称诏将桓玄的罪状罗列一遍,大举水陆两路讨伐。
结果因为桓玄的堂兄桓石告密,使得桓玄有了准备,(原先司马元显打算把桓氏子弟除掉,结果因为他的手下王诞说情而没有下手,终于为后来自己的败亡埋下祸根,所以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千万不能仁慈,否则就是自己找死)桓玄一见朝廷发重兵讨伐,心里也有些没底,于是打算固守江陵,徐图对策,那么他能抵御朝廷的征伐么?
司马元显又会怎么对付他呢?
403年二月,桓玄为提高威望,上表请率领诸军扫平河、洛(河南、洛阳,这里指中原地区)然后指使朝廷下诏制止,便称
“奉诏故止”。九月,使朝廷拜自己为楚王,封十郡(划出十郡作为自己的封国)加相国、加九锡(九种礼器,是古代君主赐给大臣、诸侯的,一曰车马,指金车大辂hé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和兵车戎辂,金车,应该是指青铜车,玄牡mǔ公的鸟兽,二驷,一驷是四匹,驷马难追就是这个驷,玄,是黑,也就是黑马八匹、二曰衣服,指衮gǔn绣有龙的礼服,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xì鞋)一双、三曰乐则,指定音、校对音的器具、四曰朱户,指红漆大门、五曰纳陛,有两种说法,一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就好像贵宾专用通道。
二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使登阶别太陡、六曰虎贲(bēn)勇士、侍卫,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七曰弓矢,彤,红色弓一把,矢,也就是箭,百枝,玄弓矢千,黑色的弓一把,箭千枝、八曰斧钺,钺是大斧、九曰秬jù鬯chàng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shǔ就是小米和郁金草酿成)楚国置丞相以下官属等等这一套形式,他上表请求返回藩镇,然后自作诏挽留,再上表固请,逼皇帝出手诏坚留(其实当时的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是个超级大白痴,到了寒暑不知,话也不会说的程度…_…|||,那个晋惠帝司马衷比起他来,真是小白见大白了,倒很想知道这么个白痴写的手诏会是个什么样子的^_^)桓玄还暗中指使人献所谓祥瑞,他生性贪婪无厌,喜爱奇珍异宝,终日珠玉不离手,别人有好字画及佳园美宅,都千方百计地据为己有,不好意思当面抢夺,就以赌博为手段,变着法儿夺取。
又喜欢阿谀奉承,厌恶臣下进直言。。。可笑的是,他认为以前改朝换代的时候,天下都有隐士,眼下没有隐士很没面子,就派人找来前朝隐士皇甫谧mì的后裔皇甫希之,拨了经费,让他去山里面隐居;然后再征召他做着作郎,让他
“固辞不就”;最后下诏封他做
“高士”对这家伙已经无语了。。。正当桓玄得意之际,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至:先是被他视为左膀右臂的兄长荆州刺史桓伟突然病死;接着殷仲堪的余党、新野人庾yǔ仄zè聚众七千,起兵襄阳,赶走了守将冯该;南蛮校尉庾彬等人谋为内应,江陵震动;桓玄之侄桓亮也以讨伐庾仄为名,乘乱起兵罗县,自称平南将军、湘州刺史,这两次事(百度二比)件虽很快被平定下去,但却给桓玄以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他决定立即进行禅让。
不过他对北府兵的将领,特别是刘裕的态度是否支持呢?他的心里没有底,此时的刘裕已经继刘牢之之后成为北府兵的领袖人物了,他的态度举足轻重!
于是他派堂兄桓谦赶赴彭城去问刘裕:“楚王德高望重,朝廷的意思是要禅让,你认为怎么样?”刘裕这时已经看出桓玄不是个成大业的人,就想干掉他,为了麻痹桓玄,回答说:“楚王是宣武(桓温的谥号)之子,勋德盖世,晋王室衰微,早失民望,趁机禅代,有什么不可以!”桓谦大喜,说:“你说可以就是真可以了!”楚王勋德隆重,四海归怀。
朝廷之情,咸谓宜有揖让,卿意以为何如?”高祖既志欲图玄,乃逊辞答曰:“楚王,宣武之子,勋德盖世。晋室微弱,民望久移,乘运禅代,有何不可!”谦喜曰:“卿谓可尔,便当是真可尔。”那么刘裕怎么又到了彭城?
这段时间他又在做什么呢?前面说过,孙恩挂了以后,他的妹夫卢循被推举成了首领,桓玄为了安抚他,想求个宁静,就封了他永嘉太守,不过卢循虽然当了官儿,仍然不改流寇作风,暴行依旧。
所以桓玄派刘裕去讨伐他,卢循和孙恩一样,是见刘裕必败的主儿,经过几次大败他只得又南逃回了海岛上。
桓玄得到了刘裕的支持,在403年12月称帝,建国号
“楚”把晋安帝司马德宗迁居到寻阳(今江西九江西南)封了个平固王,追尊其父桓温为宣武皇帝,庙号太祖;立其妻刘氏为皇后,大封桓氏兄弟子侄为王,文武加官进爵。
随后迁居建康宫,修缮宫室,大兴土木,为炫耀自己的聪明,百官奏事或一字写得不合体,或语句有些毛病,都要挑出来指摘一番,甚至贬官降职,事必躬亲,或亲自安排值日官,或自选令史一类的小官,诏令一道接一道,主管官员应接不暇。
而朝纲大事不抓,法度不立,奏案堆积如山。他又喜欢游猎,常常夜以继日,性情又急躁,呼唤召谁都非常严厉,刻不容缓,宫内一片喧哗,不成体统。
百姓疲累,朝野怨怒想造反者十有八九。当时他的堂兄桓修去朝见他,刘裕随同也到了,桓玄为了笼络刘裕,厚待了他,他对司徒王谧mì说:“昨天见到刘裕,他的风骨(风度、气质)不平常啊!真是位人杰!”有人对他说:“刘裕走路行动时有龙虎那样的气势,顾盼的神态不凡啊!恐怕不是个久在人下的人,应该早想办法除掉他”
“刘讳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蚤为其所。”
不过卢循得便宜还卖乖,派人送给刘裕一大篓“益智粽”(你丫就是那蔡明小品里的“缺心眼子”吃这个补补脑吧!)刘裕市井出身,当然明白其中含义,便回赠卢循一大坛“续命汤”中药(且,刘爷偶先留你一条命,让你小子再多活些几年,等偶有空一定去废了你!)
就在当月,刘裕出镇丹徒,这样既安全,因为待在自己的大本营里,又方便,在自己地盘上谋划个什么事情都很方便,不怕泄密,一举两得。
这时,刘裕的铁丝刘敬宣听说桓玄挂了,也从南燕回到了东晋,刘裕又得了一员大将。
刘裕针对东晋混乱的情况,利用自己的威势大加整顿,同时自己以身作则,使得东晋的政治状况在很短的时间里大为改观了。
刘裕在外交方面也取得了空前胜利。他派使臣出使后秦,以平等姿态向姚兴示好,并要求讨还原为东晋领土的南乡(陕西西乡县南)诸郡。姚兴大儒出身,竟出人意料地答应交还如许一大片土地。
内政安定了,该对外用兵了,当时谯纵割据四川,而且卢循与他联系密切,桓玄的堂兄桓谦在兵败后也入梳投奔了谯纵,这对刘裕构成了威胁,为此,在义熙二年,406年刘裕派司马荣期统兵讨伐谯纵,此次伐蜀乃是过后两年刘敬宣伐蜀的前奏,马荣期首战进击白帝,攻破谯明子,占领白帝城。紧接着,刘裕以龙骧xiāng将军毛修之统军,作为增援。毛修之行至宕渠,司马荣期为参军杨承祖所杀。修之遂退屯白帝,与汉嘉(今四川彭水县东)太守冯迁合兵击杀杨承祖,并准备继续进讨。但继任的益州刺史鲍陋,却在白帝滞留不前。于是毛修之上表朝廷,力主讨伐。毛修之祖父毛虎生、伯父毛璩、毛均曾任益州刺史,父亲毛瑾为梁州刺史,毛氏家族在益、梁地区曾经营了很长时间,后谯纵之乱,璩、瑾皆为谯纵所害,因此毛修之主张讨伐,怀有报复私仇的动机。
毛修之上表后,刘裕一则考虑到如果让谯纵、卢循、桓谦等人联合起来,将是自己非常大的威胁,二则也考虑到毛修之的可怜之情,遂派刘敬宣率五千人伐蜀,以刘道规为征蜀都督。
刘敬宣不负刘裕所望,身先士卒,转战千里,无所不克,一直打到离成都500里的黄虎(今四川绵阳东南涪江畔)谯纵的辅国将军谯道福坚守不战,与刘敬宣相持了俩来月,恰好此时刘敬宣的部队又开始流行瘟疫,刘敬宣只好无奈的撤退了。
刘敬宣败归后,刘毅主张治他重罪,当初刘毅少年时,给刘敬宣当参军,当时不少人都认为刘毅是个豪雄人物,可是刘敬宣很不以为然,刘毅深为怀恨,再加上刘敬宣是刘裕得力的大将,为了打击刘裕(他很有学问,博涉书史,自以为不比刘裕差,很想和他争雄)所以他坚持要重办刘敬宣,不过在刘裕和何无忌的保护下,最终刘敬宣只是被免官,封地减少三分之一。
义熙三年十二月,司徒王谧去世,本来应该刘裕成为辅臣,也就是实际的宰相,但刘毅不想让刘裕进入中央政(百度二比)府,打算让中领军,(这个在说赵云时讲过)谢混担任扬州刺史,也有人打算让刘裕在丹徒兼管扬州,而把朝中的政务交给孟昶管理。朝廷特意派尚书右丞皮沈带着这两个方案,前去征求刘裕的意见。皮沈首先拜见了刘穆之,把朝廷讨论的情形全部告诉了他。刘穆之假装起身上厕所,秘密地写了一张条子给刘裕:“皮沈说的话,千万不要同意。”刘裕召见皮沈后,暂时先让他出去,又把刘穆之叫进去询问。刘穆之说:“晋朝对朝政失去控制,时间已经很久了,现在上天的福运已经转移,您兴复皇家的事业,功勋高得与万古同在,既有了这样的大功,就应该有与之相称的大位。功勋大地位高,不是可以持久的,以公您今天的形势,怎么可以总是谦让来削弱自己,遂做一个藩镇将领呢?刘、孟诸公,和公您都是起自布衣(老百姓)共同起兵,为的是匡扶君主,以取富贵,因为起义时您是最先的,所以他们推举您做了盟主,并不是真的心服您,只是一时因为形势的关系,定下了现在的地位,等他们和您力量势均力敌时,肯定要想吞并您的,扬州是根本所在,上次把它交给王谧,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并不是始终都要这样的!现在如果还把它交给别人,就应该受制于人了,权柄一旦失去,再想得到就不可能了。而公的功勋非常高,不可只如此的,那么朝廷对您的疑虑畏惧交加而至,将来的危难实在无法想象了!现在朝廷这样商议,您理应表明一下态度,作出回答。但是如果说只有我自己合适,又未免难于启齿,所以只有这样说:‘中央地区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所在,辅佐君王的宰相一级官员,地位非常重要。选定这样的官员既然如此重大,便决不可以在外地随便发几声空议论敷衍,最近我打算抽时间前往京都,再与你们一起充分地交换意见。’您到了都城,他们一定不敢越过您再把这官职交给别的人。”于是刘裕照做,果然,朝廷征召刘裕任侍中、车骑将军(二品,次于大将军、骠piào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是一种荣誉虚衔,指开府,设立自己的幕府,礼仪同于三司,司空、司马、司徒)也就是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他原来的徐、兖二州刺史的职务仍然兼任。
这一战,晋军阵斩南燕大将段晖等十余人,斩获其他士兵等千余人,慕容超被吓破了胆!
刘裕乘胜又攻取了广固的外城,慕容超只能退守内城了。于是晋军构筑其环绕整个城池的工事,内外筑起了三层壕沟,高沟高三丈,可以说是连鸟儿也飞不出去了!
刘裕派人告知东晋,停止运输粮草,就近在南燕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