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孔四贞传奇-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欢迎新老朋友收藏订阅,点击推荐,相互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作者的力量!

    下面就订阅情况几点加以说明(老读者直接看第5条)。

    1、更新说明:上架后每天保底两更,每日正午12:00两更连发,如有加更,在晚上20:00。(上架前三天至少三更)

    尽量不会断更(虽然从没断过更,但不敢把话说满了),遇到不可抗逆事件,一般会提前请假。

    2、收费方式:磨铁收费千字五分,不同等级会员在此基础上享受折扣,v3、v4等级的会员用户订阅可享八折优惠;v5及以上等级的会员订阅可享六折优惠,换句话说,看十万字,不过需要五元钱而已(v3、v4的读者,只需4元,v5以上的,只需3元)

    磨铁提供网上银行、支付宝、财付通、移动短信、游戏点卡等多种充值方式,建议选择网银、支付宝或财付通充值,1元=100磨币,注册登陆后点右上角的充值,按提示操作即可(请不要在网吧操作,以免泄露密码,导致网银或支付宝账户受损失)

    3、登陆方法:磨铁提供各种登录方式,可以用邮箱注册账号,也可以用qq、百度、微博、、微信、支付宝一键免注册登录,非常方便(可以说是各大读书网站里最方便的了),所以,请大家支持正版订阅,远离盗版。

    4、免费看文:有充值不便或经济困难的同学,可以写书评,作者君会根据书评质量奖励磨币,千字以上的精华长评,有成百上千的磨币奖励,写个几篇,就能把书看完了。

    不想写长评又不想充值的同学,想想作者君写一千字你只需要付出五分钱就能美美地、爽爽地看,还是请慷慨解囊,充值吧((。(^_^)。))

    不愿写书评,也没钱看闲书的同学,建议您还是别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赶紧奋斗才是王道,要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生的种种享受,大多数都要用钱去换取,来日的财务自由,取决于今天的拼搏,有着各种梦想的同学们,努力为先!*(^_^)/*

    5、抢楼奖励:为感谢大家的支持,上架前十天举办抢楼赠磨币活动。即10月5日――10月14日,每个章节留言的前三名,沙发奖励50磨币,板凳奖励40磨币,地板奖励30磨币,书评写的好,另外奖励书评的磨币(必须在书评区写足100字,作者才能把奖励发到您的账户噢,留言区无法发放。)

    6、关于内容:孔四贞是历史人物,只是关于她的生平,历史的记载只有廖廖数语,作者会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写出她的传奇来,有不喜欢的同学,可以建议可以指正,但请不要漫骂,还是那句老话:君子相绝,不出恶言,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另外,《孔四贞传奇》唯一正版发行网站是磨铁(墨墨言情网),如果要转载,请先征得作者的同意,不要侵犯版权。

    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谢谢!

    最后,再次诚挚地谢谢大家的支持,你们的喜欢就是作者的动力!

    读者群:278835751,欢迎您的加入,木讷的作者君有时会浮出水面。=^_^=
………………………………

第41章 贺礼

    四贞刚睁开眼,画眉、百灵就领着院里的其他宫女和粗使婆子们叩头祝寿。

    揉了揉有些发红的眼睛,四贞笑盈盈地受了礼,给每人打发了一锭银锞子。

    黄莺和云雀端了长寿面过来。

    还没吃,就听小宫女在外面传唤:“建宁公主来了。奴婢给公主殿下请安。”

    百灵过去掀了绿毛呢的帘子,给建宁请安,请她进去。

    走到四贞的身边,建宁一脸笑意的吩咐绿秀:“快把我送给阿贞的生辰礼拿来。”

    绿秀应了一声,将手里的匣子捧上来:“这是我们公主亲手给贞格格做的。”

    匣子打开,里面是一顶风帽。

    宝蓝色的扎绒料子混着金丝,暖和又亮眼,帽檐上镶了金貂毛,十分的华美。

    黄玛瑙雕的一对宝剑,只有半个小手指大小,用琉璃珠穿上,垂在璎珞下做帽坠,帽后则扎了一蓬金缨子,看上去格外神气。

    四贞忍不住戴在头上给大家看。

    宝蓝和黄色相撞,色泽艳丽,看上去妩媚英气。

    看的众人纷纷赞叹:“真漂亮!真好看!”

    “本来这帽子我打算用红玛瑙的帽坠,红缨子,还是绿秀提醒,才换成了黄玛瑙和金缨子,没想到也很好看。等一会你穿那件宝蓝色的镶毛旗装,可以用这个风帽配上,也让母后和皇帝哥哥看看我的本事。”见四贞爱不释手,建宁得意洋洋地说。

    没用红色,显然是因为四贞还在孝中,不适合穿戴红色,只是建宁肯坦然说出来是绿秀的提醒,让四贞颇为意外。

    她认认真真谢过建宁,笑嘻嘻道:“没想到公主殿下还有这样好的手艺,帽子做的可真别致!”

    建宁脸上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帽子不是我做的,是绿秀缝出来的。”

    然后,她连忙声明道:“但那对小剑,还有那璎珞坠子、琉璃珠、金缨子都是我弄的,想着你是将门出身,那坠子用平常的圆珠或花朵都没意思,我就给你选了对玛瑙雕的小剑,你喜欢不?”

    四贞当然知道,建宁连自己的嫁妆也只是象征性绣两针,哪有这个时间和手艺去给她做帽子,但那些精巧的帽饰,还有她的心意,都是诚意十足的,而且这风帽确实好看,当下便点头道:“当然喜欢,难为公主殿下有这样的心思,还找到这对宝剑,跟真的一样,稀罕的很!”

    她取下帽子,交给云雀:“先收起来吧,戴这一会儿就一头的汗,有了这么暖和的风帽,再出去就不怕冷着了。”

    云雀接过来,放进匣子里。

    四贞笑着再次给建宁道了谢,邀请她和绿秀一起吃长寿面。

    “这怎么使得?奴婢可不敢跟公主殿下和格格一桌用膳。”绿秀微怔,连忙笑着推辞。

    四贞笑道:“帽子是你做的,帽饰是公主殿下选的,你们一个手艺到了一个心意到了,当然都该吃一碗我这儿的面。”

    说着,她搂了搂满脸笑容的建宁:“公主殿下,您说是不是?您快开个口吧,不然绿秀都不敢坐。”

    建宁嘻嘻笑起来:“坐吧,今个小寿星最大,听她的。”

    画眉就把绿秀按在了一旁的小锦杌上,笑言道:“我们格格的生辰,历来讲究一团和气。谁来给拜寿,都有银锞子得,长寿面吃。刚才院里的人还在说,盼着格格天天过生辰呢!”

    建宁摸摸四贞的脸,故作欢喜地说:“天天过生辰,那你家格格很快就老了,就没我好看了!”

    四贞推开她的手,白了她一眼道:“关键是我哪有那么多的银锞子散?到时候少不得要找公主殿下救济,你现在高兴,真要是我天天过生辰,第一个就要找你借银子使。”

    建宁大叫:“人家惦记着天天过生老的快,你倒好,只惦记着银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母后克扣了你的银钱呢?我得去给皇帝哥哥说说,请他多给我涨些俸禄,免得供不起你。”

    杜嬷嬷笑道:“涨俸禄就为了给我们格格,公主殿下若是个阿哥,只怕金山都要搬给我们格格了。”

    这话说得亲热,一时间,屋里的人听了,都笑起来。

    吃过寿面,四贞里外装束一新,在画眉等人的簇拥下,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皇后也在,正和太后商量着怎么为四贞过生辰。

    听了宫女的通报,她抬起头来,微笑地看着自门帘处缓缓过来的四贞。

    四贞戴着建宁送她的风帽,外面宝蓝色绣金吉祥纹团花缎面的凤毛披风,衬得她雪肤明眸,楚楚楚动人,待脱了外面的大毛衣裳,里头是鹅黄色妆花缎的旗装,那颜色又显得她娇憨活泼,身段袅娜。

    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这个刚进宫时,还带着些稚气的女孩子,已经如新荷初露般的亭亭玉立!

    皇后如同看见自己的妹妹般,亲切地对四贞笑道:“快起来,本宫正在和母后商量,要怎么给我们的小寿星庆生呢!”

    不过是个散生,她们还如此重视,四贞心头一阵暖意,待建宁请安之后,她端正正地在拜垫上跪了下去,结结实实的给太后和皇后分别磕了三个头。

    待她再抬头时,额间已经磕出了红印。

    太后嘴里嗔怪到:“你这孩子,就是实诚,招人喜欢!”她起身将四贞搂到了怀里,“难怪连皇后要操心着,说是要给你好好过个生辰。”

    四贞笑道:“多谢母后和皇后娘娘,一个小生辰而已,不用那么麻烦,早晨我已经吃过寿面了,再有几天就要过年,宫里头要张罗的事情多着呢,哪里犯得着花时间在这等小事上!”

    太后呵呵地笑,好像昨日她对四贞的威逼根本不曾有过:“贞丫头就是会体谅人,你越是这样,母后倒越不忍心了,这可是你到宫里的第一个生辰,虽说马上要过年,不宜大肆操办,但怎么也得置上两桌酒席,大家在一起乐呵乐呵。”

    说话间,她抿了抿四贞垂在鬓边的碎发,手势温柔而细微,如同真正的慈母一般。

    四贞微微地笑,轻轻地应了一声:“是,听凭母后做主。”

    太后让大宫女把她给四贞的生辰礼拿出来,递给四贞。

    打开宫女捧上来的红漆匣子,四贞瞧了瞧,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四贞看着手中的地契,难以置信。

    地契,太后竟然给她了京郊一处庄子的地契!虽说是帝王之家,可这样的生辰礼送她这样一个还没及笄的女孩子也太重了些。

    只是太后既然已经给了,断没有还回去的说法,本着长者赐,不敢辞的道理,四贞大大方方的将地契交给画眉收好,转身到了下首,冲着上座的太后行礼谢赏。

    太后见她行事大方讨喜,不免更加高兴,笑眯眯道:“以后这庄子的出项,他们都会变成银子,给你送到宫里头来。”

    皇后笑起来:“那以后贞格格可是财主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看上本宫的礼物。”

    她拿出自己的礼物,一枝赤金蝴蝶镶宝的发簪、一瓶西洋玫瑰花露让人奉给四贞。

    那支蝴蝶发簪做工精细,蝴蝶触须用金丝拉成头发丝般粗细,微微一动,蝶翅就轻轻颤动,蝴蝶的两只眼睛用绿宝石嵌着,转动间如同活的一般,煞是好看。

    四贞忙谢了赏。

    建宁笑嘻嘻的在一边起哄:“见者有份,见者有份,母后、皇嫂,好歹你们也给我点什么,免得我看着阿贞发财羡慕。”

    太后和皇后两人都笑她,不过还是一个给了她两个金锞子。

    正说笑着,就听外面小宫女道:“端顺妃娘娘过来了。”

    皇后笑道:“定是听到风声来凑热闹。”

    她语气间有些不以为然,“她倒是个聪明伶俐的,可惜就是太爱出风头。”

    皇后的话音未落,太后就在一旁轻轻地吭了一声。

    皇后的神色间有了几分说错话的尴尬。

    四贞装作没看见,笑着听太后吩嘱小宫女:“让她进来!”

    端顺妃进来,给太后和皇后请安后,笑盈盈地看着四贞道:“听说今个是贞格格的生辰,我也来凑个趣。”

    她拿了一对西洋珠花簪给四贞。

    四贞诚挚的道谢。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端顺妃能有这份心,四贞就承她的情。

    没多久,各宫的妃嫔来给太后请安,听说是四贞的生辰,都纷纷摘了手上镯子或头上戴的珠钗送给四贞。

    四贞推辞不过,一一道谢。

    一时间,画眉和百灵两个手上拿了个满满当当。

    其中,尤其以恪妃石氏所送的,赤金累丝镶蓝宝石的芙蓉顶簪最为名贵。

    顶簪上的芙蓉花,均用细如发丝的赤金盘成,上面共有十三颗蓝宝石,颗颗如同龙眼大小,呈现高原天空般纯正、浓郁又微微带紫的正蓝色,是蓝宝石中的极品,每一颗都可遇不可求。

    四贞虽然不懂,却也知道这是好东西,再三推辞,却被恪妃笑盈盈的挡回,“你今年十三岁,这芙蓉顶簪正好有十三颗宝石,送与你正好合适,这蓝宝石,配你这样雪白的皮肤才好看,我这肤色戴着,倒显得村气了。”

    开心阅读每一天

    =〃5〃〃如果觉得“给力文学网”不错;请

    给力文学网,我们的地址(教育123文学网)《孔四贞传奇》仅代表作者原铨的观点,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作删除处理,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

    【】,谢谢大家!<;>;

    小提示:按回车''键返回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读孔四贞传奇;请记好我们的地址:;下载孔四贞传奇请到<;>;<;>;<;>;<;>;

    小说《孔四贞传奇》文字章节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

第42章 五味

    恪妃今年十五岁,中等身材,皮肤虽然不及四贞那般白净,却也颇为白皙,五官清秀,笑容温婉,她不仅是宫里正妃中唯一汉人妃子,也是唯一能够冠服用汉式的妃子。给力文学网

    说自己比不上四贞用那蓝宝石的芙蓉顶簪合适,显然只是恪妃的自谦之词。

    在清初满洲文化独步的清朝宫廷,能穿着汉服着实不容易,由此可见,福临对恪妃的**爱,对汉文化的推崇。

    在顺治五年,摄政王多尔衮以福临的名义告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

    借着这道满汉通婚的上谕,福临身体力行,纳了四名汉族女子进入后宫,只是正妃里面为汉人的,只有恪妃这一位,其余三位均为庶妃。

    太后之所以不希望四贞成为福临的后妃之一,和福临平日里轻满蒙,重汉人有很大关系,当初,要不是她挡着,只怕正妃里不只恪妃一个汉人。

    虽然太后也很注意收揽汉人归心,但那是在以满蒙为主流的基础上,一旦发现福临有本末倒置的嫌疑,她就毫不犹豫的要维护满蒙贵族的利益。

    因为担心汉妃受**会动摇满蒙结盟,恪妃进宫伊始,太后就以太祖遗训“满汉不能通婚”为由,让福临允诺,以后宫里决不会再有汉女。

    为此,陈氏去年三月里虽然生下了皇长女,却不能晋位,仍然是个一位没有正式册封,没有名号的庶妃,只得了些金银的封赏,好在陈氏家里的父兄升了官,多少是个安慰。

    身份特殊的四贞,在太后看来绝不适合入选为妃,一来,四贞为妃会令朝廷失去去对定南王旧部的控制,二来,以四贞的身份地位,一个正妃是跑不了的,再加上她背后的军方势力,这对于满、蒙的妃子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威胁。

    虽说立嫡立长,但皇上对皇后冷淡,将来的太子很可能会由某位妃嫔所生,按规矩,正妃所生的子嗣均有直接继承皇位的权利,汉人为妃,若诞下皇子,就有可能会混淆满蒙为基础的皇家血统,为了消除这种隐患,她必须阻拦四贞和福临刚刚萌芽的感情。

    看到恪妃石氏送给四贞的生辰礼,太后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

    虽然和恭靖妃等人一样,都是随手拿出来的生辰礼,但恪妃所送的芙蓉顶簪,分明是事先精心准备好的,恪妃平日里寡言少语,与其他妃嫔鲜少往来,和四贞的关系并不亲厚,她会送这样贵重的生辰礼给四贞,多半是出于福临的授意。

    看着那支赤金累丝镶蓝宝石的芙蓉顶簪,太后心情复杂,但她还是对四贞笑道:“这簪子小姑娘戴是贵重了些,不过既然是恪妃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

    皇后全然无知,笑盈盈道:“说起来四贞不过比董鄂氏小一岁,董鄂氏都快要做母亲了,四贞还是母后眼中的小姑娘,这嫁人不嫁人,待遇真是不一样啊!”

    皇后所说的董鄂氏,是庶妃董鄂花束子,长史喀济海的女儿,现年十四岁,刚刚怀有两个月的身孕。

    一说起有了身孕的花束子,端顺妃几个顿时沉默。

    花束子并不受**,皇上翻她的绿头牌也就两三回,可抵不住人家的肚皮争气,这就怀上了,这消息对于一直未孕的端顺妃等人,自然是个刺激。

    “可不是嘛,按汉人的说法,没嫁人的姑娘都是明珠,像咱们这嫁了人的,就成了鱼目。”小半晌,端顺妃抿着嘴,若无其事地笑道,“光恪妃这心意,就把我们都比下去了,说起来,恪妃你和贞格格都是汉人,何不认了姐妹?两家并做一家,更亲热些。”

    没等恪妃回应,恭靖妃在旁边开了口:“端顺妃你糊涂了,贞格格是母后的女儿,皇上的妹子,可不就是咱们的妹子,本来就是一家,怎么说是两家呢?”

    说话间,她特意强调了,四贞是皇上的妹子这一句。

    太后心里一沉,恭靖妃这话,分明是看出了什么,福临要再这般不管不顾的下去,只怕后宫的嫔妃们,对四贞的喜爱就会变成敌意。

    先前在皇后千秋宴上发生的事,保不齐就是有人未雨绸缪,想通过承泽亲王硕塞之手,将四贞弄出宫去,免得将来会和她们争**。

    自己可得叫人盯着点,不能让她们为了一点女人的心思,寒了汉臣们的心,坏了朝廷的大事。

    听了恭靖妃所言,端顺妃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说我糊涂,我看姐姐你才糊涂,若是一家,怎么你我的生辰、皇后的生辰,不见恪妃拿出这样的好东西来?自己家的人,送什么都无所谓,唯有这两家人,才需要拿好东西去亲热呢!”

    恪妃也不知道是听不懂还是装糊涂,只是温柔娴雅地坐在那儿微笑,一句话也不接。

    恭靖妃用锦帕掩嘴笑道:“看端顺妃你这话说的,说起来贞格格是咱们的小姑子了,这嫂嫂讨好小姑子,自古有之,你妒忌什么?母后您评评,是不是这个理?”

    这话越说越让人深思,太后点点头,若无其事地笑道:“你们也别妒忌贞丫头,哀家有一堆的儿媳,女儿在跟前的,如今只有这么两个,自然是要宝贝些,恪妃她乖巧,不像你们几个孩子气,她对贞丫头好,哀家高兴。”

    一直在旁边静静听她们说话的建宁突然道:“恪妃娘娘只是送了枝簪子你们就妒忌成这样,要是知道皇帝哥哥为阿贞准备了些什么,你们岂不是要发疯?”

    象要证明什么似的,建宁掰着指头数着说:“皇帝哥哥不仅请了阿贞的表哥进宫来,还请了桂林一些在京城的官员家属,说是让阿贞听听乡音,慰藉慰藉,还有戏班子唱折子戏,吃流水席……给阿贞送的礼物,是一个西洋的座钟,每到一个时辰,里面就会出来一个小人打钟报时,还有小鸟唱歌,那歌唱得可好听了。”

    她嘟着嘴道:“我说皇帝哥哥偏心,对我这个亲妹子还没对阿贞好,皇帝哥哥却说,阿贞是头一回在紫禁城里过生,说她可怜……”

    “你们要是有人不服气,皇帝哥哥讲了,”建宁甚至学了福临的模样冷冷地说:“谁心里不舒服,给朕咽着,朕连这点家都当不成了嘛!”

    这算不算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呢?

    皇后暗叹了一口气,想起皇上最近要选秀女之事,新人们即将进宫,而她,和皇上的感情却始终停滞不前,一个失**的皇后,若不是因为太后是她的姑母,还不知会是什么样!虽说她的千秋宴,比起四贞的生辰来,只高不低,但那都是内务府按规矩操办的,皇上可没花什么心思。

    皇帝对这个义妹,还真是不一般……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皇后被自个这念头吓了一大跳。

    可是,若非如此,拿什么解释皇上为四贞的生辰如此大肆操办,费心劳力……

    别的都不说,请四贞的表哥进宫就不合规矩,一入宫门深似海,就是她,贵为皇后,做为六宫之主,一年也见不了自己的阿玛两回,其他的嫔妃更不消说,进宫之后,除非盛**,才能在怀有身孕时,见上家人一面。

    皇上竟然为了博四贞高兴,允她的表哥进宫来……

    皇后一时间,半是羡慕半是伤怀!

    听到建宁所说有了想法的,不仅仅是皇后一个人。

    皇后想到的,其他妃嫔自然也想到了,一时间,她们连笑都笑不出来。

    倒是太后,早就知道此事似的,戳了戳建宁的额头笑道:“你少在这儿挑拨离间了,你几位嫂嫂,可不像你这么小气,贞丫头可怜,你哥哥为她多想想是对的,别说皇上,就是哀家,也要疼她多些。定南王一门忠烈,就余了她和世子两个,她亲哥哥如今还不知下落,你们这些做哥哥姐姐的,少不得要多疼疼她。让她表哥进宫,请桂林那些官员家属们参宴,原是哀家的意思……”

    听了太后所说,皇后等人才轻轻吁了一口气。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在场众人的表情简直有破涕为笑的意思。

    四贞在一旁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