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孔四贞传奇-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四贞还有些稚气却不失清亮婉转的嗓音,福临微微笑道:“起来吧,这样算起来,朕就是你的皇兄了,不用如此多礼。”
既然是皇太后的义女,又得了封赏,照规矩,四贞是要到慈宁宫里给皇太后谢恩的。
但四贞病了这么久,茶饭不思的,如今这模样,别说到慈宁宫,就是走出院门,都没什么力气。
秦嬷嬷正想着要不要给皇帝求个情,缓几日再说,福临倒对着四贞先开了口:“皇太后怜四贞久病初愈,特意让朕告诉你一声,说是让你缓些日子再过去她请安,好好养养身子。”
话虽如此,秦嬷嬷可不敢劝说四贞如此托大,盘算着等四贞身子好些,尽快到慈宁宫去谢恩。
好在四贞这病主要是心病,这心结一打开,好吃好喝的养上两三天,也就有了力气。
怕觐见皇太后时出差错,当天夜里,秦嬷嬷就请百灵给四贞讲宫里的事情。
百灵是四贞在病中时,皇太后特意指来照顾她的,免得她跟前的奴婢小的小,老的老,对宫里的规矩又不熟悉,束手束脚的不方便。
这里面有皇太后体恤孔四贞年纪失怙,格外照看她的意思,秦嬷嬷深知其中道理,虽然这些日子以来,她也明里暗里打听了宫里的不少情况,但请百灵说,一来是看重皇太后身边的人,二来,也有把百灵当自己人,同仇敌忾的意思在里头。
百灵是个稳重的,并没有因此就轻狂起来,用完晚膳后,她和画眉两人服侍四贞梳洗完,还主动抢了洗脚水拿到外间递给小宫女。
画眉已经机灵地退了出去,里屋里只余四贞一人。
已经解散了头发的四贞,并没有上床,她趿了绣花鞋,站在窗前呆呆地往外看,不知道在想什么。
百灵佯做不知,笑盈盈地说:“格格看什么呢?这样专心?”
“看院里那棵树上的花,真好看!”
外面天光还有些微亮,宫里这个时辰已经点上了灯,廊下风灯里的光只能照出丈余远,不管是人还是树,影子拖在地上都很长,但要说能看清靠近院门那棵金桂树上的花,百灵却有些不信。
她顺着四贞的目光看过去,果然,只看到大致的树影,就连枝叶的轮廓都有些模糊,更别说金桂那如同米粒之珠的花了。
再一个,桂花树,一向是香气比花更出名的,要说花有多好看,还真是称不上。
但百灵并没有点破,只顺着四贞的话说:“格格真是好眼力,只是这黄昏时节赏花不免有些看不清,要是格格喜欢,明个奴婢陪您要院里好好看看,再或者,您要喜欢那桂花的香气,使小太监们这会儿采两枝回来,插在瓶里?”
“不用了,桂花远远闻着好,若是在屋里,又太香了。”
四贞转回了目光,看着百灵道:“嬷嬷说你对这宫里的情况很熟悉,你就同我讲讲吧,免得到了太后那儿请安时,我什么都不懂,叫人笑话!”
看见四贞一脸严肃,百灵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一点。
她扶着四贞往床边走去,轻声道:“秋天的夜里凉,格格若是想听,不如坐在床上裹了被子,听奴婢慢慢讲,这样站着听,奴婢紧张,格格也会累的。”
四贞依她所言,上了床,正襟危坐,小脸绷得紧紧,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百灵将锦被围在四贞的身上,轻声道:“格格想知道些什么?”
………………………………
第5章 慈宁
有了百灵提前帮着做的功课,加之日常的教养,四贞进到慈宁宫,并没有多少忐忑不安。
走到正殿门外,当值的宫女太监里,一位穿墨绿衣裳的女孩子看到四贞,就迎上来福礼笑道:“是贞格格吗?请您在外面稍等,太后娘娘刚用过早膳,皇后娘娘她们正在里面请安,容奴婢先进去通报一声。”
四贞点点头,朝她谢了一声,便在殿门外站定,等待宣召。
没等多久,绿衣宫女就出来了,同时出来的,还有个中年模样的姑姑,看上去面目可亲,一团和气。
即使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仍然能看出这位姑姑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且美的不张扬,美的和煦,如同春风化雨,令人舒服。
四贞不由对她生出些好感来。
按百灵之前所说,四贞寻摸着,这位应该是太后娘娘身边的得意人――苏麻拉,是慈宁宫里的掌事嬷嬷,也是皇上的启蒙老师。
果然,那姑姑迎上来对四贞福礼道:“奴婢苏茉儿,给贞格格请安。太后娘娘在里面等着呢,请贞格格随奴婢进去吧。”
苏麻喇姑姑虽然是一个宫女,但还在皇太后做姑娘的时候,就跟在身边,皇太后待她的情分自是不同,就是皇子、公主们也要敬她几分,她在皇宫中的地位远非一般人能比……
想到百灵所说,四贞微侧开身,恭恭敬敬还了苏麻拉一礼,轻声道:“有劳苏姑姑。”
她低下眼眉,跟随着苏麻拉进了内殿。
见病愈的四贞虽然有些孱弱,但清丽的眉宇之间颇有英气,苏麻喇暗暗点头。
像贞格格这么能够穿着花盆底还走得稳稳当当的汉人女孩子实在不多,可见定南王一心向着大清,教子女学了满人的礼仪,府里的规矩很好。
进了殿,四贞见慈宁宫的内殿虽不甚奢华,却也是金砖漫地,雕梁画栋。
身为定南王府的格格,在广西基本上就算最尊贵的姑娘了,四贞的眼界自然不同,她略略用眼睛一扫,就知道太后宫里头看似简朴,其实里面的陈设,样样都大有来头。
例如紫檀架的十二扇花开富贵镏金琉璃立屏,插着几枝黄金菊的冻青釉双耳壶扁瓶,还有鹤嘴赤金的香炉,若有若无的龙涎香气息……无一不显出皇太后是这宫里头最尊贵的女人。
走到殿中,四贞对着端坐在上座,身穿明黄锦缎上织五爪金龙纹、下饰万福万寿纹样朝袍的皇太后跪拜下去。
“臣女孔四贞恭请皇太后圣安,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见四贞跪的时候右手按住胸口叠在左手上,放在额头那恭恭敬敬的模样,笑了起来。
她对右首一位身着五爪金龙纹明黄锦缎石青片金缘为饰朝褂的年轻女子笑道:“想不到这孩子,行咱们满人的礼,能这么妥当。”
那年轻美貌的女子笑了起来:“瞧母后说的,她去年里不是随定南王到过宫里嘛?那会儿你就稀罕了一回,今个还稀罕啊!”
听到定南王三字,跪在地上的四贞不由红了眼睛,身子忍不住发抖起来。
太后的脸微沉了沉,收了笑意道:“这孩子长得稀罕,人也聪明,哀家回回见,回回都喜欢。她才好了,你又提那从前做什么,白白惹得这孩子伤心。”
皇后许是知道自己刚才讲话有些冒失,在四贞给她和在座的其他妃嫔都行过礼后,离开座位,亲手扶了四贞起身。
她笑盈盈地说:“母后既然收了你做义女,咱们就是一家人,不用如此多礼,快起来,让我们好好瞧瞧你,你不知道,这些天里母后早也念叨你,晚也念叨你,念叨的本宫和其他姐妹们都要吃醋了!”
哎,按百灵隐晦的说法,还有秦嬷嬷打听到的,皇后娘娘因为出身高贵,为人骄纵奢侈,是个不好相与的,这会儿听她说话,倒好像那些个传言不尽不实。
四贞抬起头来,正好和皇后看了个对眼。
她不由惊艳。
虽然早听说皇后生得美貌,在这宫里头鲜少有人能比,去年里皇上大婚之时,她随父亲进宫时,也曾见过一面,但那会儿是在大殿里远远的朝拜,不曾看个分明。
如今看来,皇后何止是美貌,简直就是书上所说的那种倾国倾城的美人,就是她看了,也觉得移不开眼睛。
为何这样好看的皇后,皇上会不喜欢呢?
四贞想到那些个非常隐晦的说法,心里头,不由为这位美貌的皇后娘娘可惜。
一时间,倒把自己的伤楚忘了许多。
皇后许是见惯了别人对她的惊艳,并没有在意。
她拉着四贞到太后身边的椅子坐下,笑嘻嘻地对着旁边的那些个女子说:“你们看看,贞妹妹和母后像不像?本宫看着,这俏模样不像义女,倒像是亲女儿一般。”
底下的那些个嫔妃听皇后如此说,哪里会反驳,一个个纷纷附和。
太后拉起四贞的手,笑着啐了皇后一口,对四贞和蔼地说:“你别理那个泼猴,她惯是这样没大没小的。”
知道太后和皇后是亲姑侄,情分不比常人,加之这样的话实在不好接,四贞只乖巧地笑了笑,没有吭气。
太后拉着四贞的手一个劲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等问了四贞的年纪,听说她才满了十二岁,就笑着对左首的太妃说:“哀家以为她有十三、四岁了呢,没想到才和博果尔、建宁她们一般大。”
博果尔是太宗皇帝的皇十一子,是太妃所出。建宁是太宗皇帝最小的女儿,自生母逝后,一直养在慈宁宫里,这会儿正站在太后身边,听到太后所说,她看了四贞一眼,噘嘴道:“母后有了新女儿,就不疼建宁了吗?”
太后笑昵地对建宁道:“都已经订了亲的人,还这么小气?去,要吃醋,和你皇嫂一堆酸去,免得我们倒牙!”
听太后说起自个的亲事,建宁涨红了脸,跑到皇后身边拧着身子娇声道:“皇后嫂嫂,您看母后……”
………………………………
第6章 夸奖
那边皇后和建宁说着闲话,这边太妃应合太后道:“可不是,汉人女孩子这么高挑的可不多,四贞竟然比建宁还要高半个头,臣妾都要纳闷她平日里吃些什么,怎么长得这般好!不光个头高,这样貌看着也是个不俗的,就是这通身的气派风韵,还别说,真像皇后所说,就是咱们皇家出来的格格。”
太后就越发怜爱地看着四贞,笑道:“去年来宫里,哀家就说,定南王夫妇相貌好,桂林山水妙,所以养出这样标致的女孩子,你们看,这小手白嫩纤秀的跟水葱似的,这脸蛋比那春天的桃花还要漂亮,可惜就是瘦了点,得好好养养。”
下首一个穿着水红色绣莲花旗装的妃子叹道:“可不是嘛,从前臣妾只道,这宫里头再没人能比过母后了,做梦都盼着自个能有您的几分灵秀,谁知去年里皇后娘娘进宫,都说她比起母后年轻时来也不惶多让,臣妾等人都感叹博尔济吉特氏的风水好,出来的姑娘个个都比花还好看,就连养在母后跟前的建宁,也格外漂亮,正在庆幸建宁出嫁之后,您这跟前可总算轮到臣妾们出头了,谁知又来了这样一位花骨朵似的贞格格,哎,看来臣妾几个,想在母后跟前讨个好,是千难万难了!”
那妃子是顺治帝福临的庶妃陈氏,三月里才生下皇长女,虚岁不过十六,比四贞大不了几岁,说话间美目光华巧转,自有一股风流之态,这样自贬的话语,显然是为了讨太后的欢心。
陈氏这一开口,那些个妃嫔们少不得都将四贞夸奖了几句,不是夸她的相貌,就是赞她的教养,夸她穿旗装比满人女子还要像模像样,要不就是夸定南王的赫赫战绩,对朝廷的功劳多大,直说的四贞成了天上有地下无一般的神仙人物。
因为还在孝中,虽然顾忌着宫里的规矩,四贞没有穿孝服,却仍然穿的比较素净,一身天青色如意肩的旗装,除了袖口领口绣了零零星星的花点缀,并无他物,梳着最寻常不过的两把头,髻上也不过两枝碧色流珠发簪。
要不是脸上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将这素净都印成了翠花珠珰般明丽摇曳,还真看不出她昔日有多美貌。
即使如此,那些个妃嫔的夸奖,也听得一旁的建宁连连撇嘴冷笑。
见四贞抬头正好和她的目光对上,建宁露出一个不屑的神情,一股子听见自家父母只说别家孩子好,愤愤不平的不高兴。
四贞低下头去。
在定南王府的时候,常同母妃和那些勋贵家里妇人打交道,四贞并没有把太后和那些娘娘们的夸奖当真,她病了许久,要不是先前的身体底子好,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起身,饶是如此,已经瘦得一把骨头,哪里还有什么标致可言,就连那如同桃花般的好气色,也是早起画眉给她涂了胭脂所致。
但太后眼中的怜爱之情,却令四贞心头一酸,要搁在从前,她立刻娇憨地笑了称谢,把这份夸奖和喜爱当成理所当然,更不会注意到建宁的不高兴。
只是这两个月逢了剧变,四贞性子沉静了许多,心智长大了不少,因此只是低下头轻声道:“臣女哪里有太后夸奖的那么好!这宫里头的美人太多,臣女一走进来,光是这殿里的娘娘,就看不过来,在宫里头,臣女这点米粒之珠安敢与皓月争光?!”
她抬起头,眼中蒙有一层泪光,看着太后,带着几分感动说道:“是太后和诸位娘娘们心慈,怜惜臣女,才会如此夸奖,臣女心里头明白,感谢太后和诸位娘娘的美意。”
她离开椅子,再度跪了下去,跪在太后的跟前,恭恭敬敬道:“臣女再次感谢太后娘娘对臣女的圣恩,四贞是修了多大的福气才得蒙皇上恩惠,又是多大的造化能得太后娘娘的照顾!臣父所为,是为人臣子应该做的,皇上和太后如此礼遇臣女,实在是,实在是……”
四贞说不下去了,语声化为哽咽。
虽然秦嬷嬷再三交待,在宫里头不比家里,让她一定要对太后和皇上致谢,表达她有多幸运,能够成为太后的养女,留在宫里头,但一想到自己如今的种种恩宠,均是父母用命换来的,四贞就觉得这般的幸运,其实是最大的不幸,就没法说出哪些个话语。
太后眼里的怜意又盛了一分,她伸手扶起四贞,将她搂在怀里,轻声叹道:“我的儿,可怜你年纪小小,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也别难过,就想想你父母若有知,定然不会希望你因为他们过得凄凉,就是为了他们,你也得高高兴兴的过下去,皇上已经派了人去寻你的兄长,那叛军成不了气候,早晚你们兄妹总有团聚的时候。你就先安心留在这宫里,陪哀家说说体己话,和哀家做个伴,只当是陪哀家这个老婆子,把哀家和皇上、皇后,还有她们,当成你的亲人吧!”
明明是示恩于臣下,偏还说得这般好听,情真意切的叫人心里舒坦,温暖的令人感动。
四贞心里升起一股子暖意,不由崇拜地看着太后想:太后娘娘真是不一般啊,这宫里头,她要学得,可太多太多了!
说了会话,立在太后身后的苏麻喇端了茶递到她的身上,轻声道:“太后娘娘,喝口茶吧。”
看见太后喝茶,众妃嫔纷纷起身告辞,四贞也随着她们一道起身,太后却放下茶对她笑道:“她们走她们的,你留下来陪哀家一道用午膳,哀家听人说你这两天可以不用吃粥了,正好给你补补。”
妃嫔们散了各自回宫,只有皇后、建宁和恭靖妃、端顺妃、宁悫妃几个高品阶的妃子,以及生过皇长子的庶妃巴氏、陈氏被太后留了下来。
“这会儿离午膳还有些时辰,哀家和她们说说话,建宁陪着你到园子里去转转,这两天菊花开得不错,免得一直在老婆子跟前你们这些年轻人觉得气闷。”太后拍着四贞的手笑道。
………………………………
第7章 警告
到了园子里,建宁就不客气地的警告四贞:“她们夸你,不过是为了奉承母后,你别因此就得意起来,就算母后和皇帝哥哥许了你和硕格格的待遇,你也比不了我,我是和硕公主,我才是母后的女儿,皇帝哥哥的亲妹子,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别企图鱼目混珠,把自个当成正宗的皇家格格了。”
满人入关之后,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元年效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或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两种封号强调了嫡庶之别。
至于“格格”,则是皇家贵族小姐婚前的统称,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为“格格”,公以下之女,俱称“宗女”,若为侧室所生,则依次降二等。
显然,不论是出身还是名号,建宁这个和硕公主要要比四贞这个和硕格格来得名头大。
明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被建宁这样专门提出来讲,就令四贞有种她在虚张声势的感觉。
去年进宫前,为了避免冲撞贵人,定南王曾传门使人买了一本皇城里勋贵之家都有的名单,上面记载着内廷里的种种事宜:皇帝有哪些兄弟姐妹,他们由哪位妃嫔所生,爹是干什么的,娘是干什么的,亲戚是干什么的都写得清清楚楚。
至于皇帝有哪些妃嫔、育有哪些子女,后面的家族有佬背景,也都一一记录在上。
这张名单,定南王妃曾要求孔四贞背熟,再加上这两天从百灵那儿了解的一些情况,四贞对于建宁的了解,远比建宁对她的了解的多。
建宁是太宗皇帝的第十四个女儿,当今皇上顺治帝福临的十四妹,其母为庶妃察哈尔部蒙古奇垒氏。
她和自己是同年生的,因为母妃奇垒氏在太宗皇帝大行时跟着去了,她又是最小的一位公主,所以太后和皇上对她都有一份内疚,些许小事从来舍不得惩罚她,平日里也是格外娇宠。
所以宫里头的人都说,建宁自小是骄纵惯的,不知天高地厚,更不知道好歹。
秦嬷嬷却说养在太后膝下的建宁脆弱而敏感,特意叮嘱四贞不要和建宁公主发生冲突。
说是听说建宁订了自个的义父平西王吴三桂之子,明年就要成亲,要远离皇城,在得知亲事之初,当时建宁又哭又闹,十分不情愿,但太后和皇上并没有改变主意,这令建宁有种要被太后和皇上抛弃的感觉,再加上四贞的出现,得到皇上和太后的种种怜惜……会令建宁的那种被忽略、轻视的感觉更强烈,说不准,她会对四贞有些莫名的敌意,再三叮嘱她要小心。
当时四贞还不以为然,说自己去年进宫时见过建宁,虽然有些娇纵,却是个美丽又大度的公主,如今看来,却是被秦嬷嬷料中了。
要不然,建宁何至于因为自己的出现就表现的这么剑拔弩张?
看着身穿正红洒金的旗装,鹅蛋形的脸,凤眼微长,唇珠饱满鲜妍,一副娇憨又嚣张的模样的建宁,四贞觉得无奈而悲伤。
说起来,建宁和她一样,都是无父无母,失怙之女,但因为建宁有一个皇帝哥哥,养在太后膝下,所以就能这样理直气壮的跑过来质问、教训她。
从前在广西,在桂林,在定南王府,她何尝受过这样的气?谁敢这样指着她说不要太得意了?!
去年里,就是她随着父亲和母妃来朝贺皇上大婚,宫里头的上上下下对她都是客客气气的,她还记得,当时建宁还给了她一个佛手,邀请她一道玩,表现的和气又友好,尽显皇家公主的从容大度。
没有了父母的呵斥,不管是谁都可以任意在她头上踩两脚。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建宁见四贞只看着自己却不表态,眼睛还有些红红的,便不耐烦起来,皱眉道:“你什么意思?可别在我跟前扮可怜,我可不会像母后和皇帝哥哥那样被你骗了,你别以为住进这慈宁宫里,你就成了母后的女儿,皇帝哥哥的妹妹?”
见四贞还是不吭气,建宁的声音尖锐起来:“刚才在母后面前,你不是挺能说的吗?怎么这会儿成了哑巴?合着你在母后跟前扮得老实和善,全是假的,也不知道装给谁看呢,这会儿没有外人,你再这样就没意思了。”
明里暗里讽刺四贞在太后和诸位娘娘跟前装乖巧伶俐,其实内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四贞笑了笑,握紧拳头,深吸了一口气,尽量不紧不慢地道:“公主是在说我,还是在说自个的感受?去年里,我一直觉得公主是最大方慷慨的人了,如今看来,也是不尽不实。”
虽然秦嬷嬷再三交待四贞在宫里头要谨小慎微,但四贞打小也是娇生惯养被定南王夫妇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建宁说她,她不回话,就是退让的意思,建宁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她如何能忍?
四贞觉得她能尽量语气平和的说出这句话,已经是最大的忍耐了。
“你说谁?你说谁?你敢说本公主?”虽然四贞的声音并不大,但这话里的意思,听到建宁耳朵里,却犹如一个炸药桶被点着了。
四贞的话,令建宁想起那些宫人们在后头的议论,想起她五岁的时候,因为一个宫人喂的饭有些烫,她忍不住吐了出去,正好吐到那宫人脸上,就被人至今议论她是庶妃所生,就算养在太后的跟前,也没有正牌公主的风度的修养,对底下人苛责……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不少,这会儿被四贞的一句话,都挑了起来。
触动了她那颗敏感又骄傲的心,一时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