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孔四贞传奇-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妲秀拦住莫阿莲,对拿着刀和孙延龄交战,却总是被对方轻易就躲过去的莫仲景喊道:“二哥,你也别动。他们刚才说,只要答应了条件,就能保住阿啵和大哥的性命……”

    她看向孙延龄,轻声问道:“将军所说的条件,是不是就是按朝廷的意思,在忻城土司衙署设一名汉人典吏,衙署里的兵差,由绿营军担任,您说的话,还算不算数?”

    “当然算数。”孙延龄点点头,“不仅如此,只要你父兄答应了这条件,他就仍然是这忻城的土司,是那十八堡二百五十村镇的领主。”

    “既然如此,我去劝说阿啵和兄长。”妲秀微垂眼帘,“今个这事因我而起,也该由我去周旋,还望孙将军不要为难我姐姐和兄长,我保证,即使是为了阿啵他们的安全,二哥和大姐也不会乱来的。”

    她看着莫阿莲和莫仲景,勉力地笑了笑:“对吧,大姐,二哥?”
………………………………

第127章 访客

    莫阿莲两兄妹互相对望了一眼。

    即使是武艺一般的莫阿莲也看出,孙延龄刚才挡开莫仲景的刀那几下很轻松,要不是他没有下狠手,莫仲景在他手里过不了几招。

    兄妹俩点了点头,莫仲景索性将刀放在桌上,看着孙延龄,冷声道:“这下你放心了吧?”

    孙延龄淡淡一笑:“这样最好,毕竟忻城的壮人,还是对你们莫家最信服,要不然,朝廷也不会制定‘以夷制夷’之策,莫大土司肯奉上谕最好,我也不用操心换个土司来治理了。”

    听到孙延龄这番软硬兼施的话,莫家三兄妹互相交换个眼神:看样子,人家早留了后手,若是执意不从,这土司都要换人做了。

    “好,我去劝说父兄,但孙将军你要保证,绝不会在此之前,动我莫家人一根头发。”

    见妲秀到了这个时候,还有胆子和自个谈条件,孙延龄眼里不由闪过异色,他微一思量,问道:“你有几分把握……莫大土司可是很固执,你可别想着用此缓兵之计出去找援兵,要真是那样,我可不会象现在这般客气。”

    妲秀傲然一笑,“孙将军言重了,你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我们莫家人的身家性命都在你的手上,你还怕我们耍什么花样不成?”

    听了妲秀一昔话,孙延龄重新打量眼前的少女。

    …………明眸皓齿、顾盼生辉,一身壮族的衣衫也难掩其丽色,遇事能够沉住气,不哀求不抱怨,直接就找出问题的核心所在,看似娇生惯养,却是个心里有成算的,难怪莫大土司最看重这个小女儿。

    …………美而慧,有情有义,遇到危机,不急不慌,努力争取最好的结局。

    这样的女子,其实是很好的贤内助,莫家的门第也很般配,在当地俨然就是个土皇帝,他想和莫家拉近关系,如果答应妲秀,彼此成为姻亲的话,岂不是水到渠成?

    如此一来,他也不用再想孔四贞是不是遵守着承诺,他是不是还有机会娶她为妻。

    只是,心头掠过那道倩影,孙延龄到底还是放不下。

    纵然面前的少女再好,终究不是他心上的那个人。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次为了大局着想,他终究是利用了妲秀,欠她一份人情。

    就算她真是借这个机会去搬援兵,他也得给她这个机会。

    孙延龄侧身让开,沉声道:“那孙某就静候莫二小姐佳音。”

    妲秀走了出去。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唱起壮族的情歌。

    ……哥是南山一枝梅,蜜蜂寻找山飞,蜜蜂落在花树上,两翅浮浮不舍回。

    南山燕子飞得远,飞来飞去又飞回,路上逢花是不少,难遇难得这枝梅。

    妹是高山一枝梅;冬寒雪打给风吹;妹是无双全靠哥,无双全靠哥来培。

    哥你有心结个交,那怕山高路一条,交那怕路途远,真金不怕火来烧。

    今日同哥坐山边,有心无心讲一言,有心渡船渡到岸,切莫渡到半中间……

    歌声优美动听,引人入胜,只是唱到后来,却有些凄婉之意。

    那样甜蜜的歌,却唱得那般惆怅,听得人简直要掉下眼泪。

    **

    两个月后,忻城将军府,孙延龄用过晚饭,刚坐下喝了半杯茶,亲兵就匆匆来报,平西王世子来访。

    “师弟,听说你这回立了大功,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莫土司衙署,够厉害啊。”吴应雄身着蓝色锦袍,几乎看不出他一路风尘仆仆从京城到广西的痕迹,仿佛他就在这里居住,晚上过来串个门而已。

    和长相俊美,身着团花锦袍,一双狭长桃花眼充满了魅惑人心的邪气,薄唇不笑也带着三分笑意的孙延龄相比,吴应雄看上去气质谦和,沉稳笃定。

    “皇上舍得放你出京了,师兄这次出来,有什么事情要办?”孙延龄冷声,不答反问道。

    本来带着些邪魅之气的目光陡然间像出了鞘的剑一样,寒光四射。

    正在奉茶的兵卫似是感觉到那股子寒意,连忙拿起茶盘,识相地退了出去。

    “得得,就你这口气,这神情,要被外人看见,谁还敢当你是个花花大少爷,调戏妹子的蛮将军?”吴应雄虽然开玩笑,却自觉地选了张离孙延龄较远的椅子坐下,以免被他的冷风波及。

    这位分明是因为京里头迟迟不放人,心里窝火嘛,朝他发气呢,他才不上当。

    “师兄有何来意?请直说。”孙延龄言简意赅。

    吴应雄白皙修长的手指漫不经心地放在桌上敲了敲,语气却甚是郑重,他沉声道:“十月初七,宫里头皇贵妃生下四阿哥,皇上欢喜至极,大赦天下。结果,到了十月十六日,顺天科场就案发。今年的顺天乡试科场,参加考试的生员有四千人、贡监生一千七百余人,而录取名额只有二百零六名。这场科考是由翰林侍读曹本荣、侍讲宋之绳为主考官,大理寺左右评事李振邺、张我朴和国子监博士蔡元禧等十四人为房考……”

    “董鄂妃入宫后晋封为皇贵妃时,皇上就曾大赦天下,这生下四阿哥,又大赦天下,真是圣眷隆厚啊!”孙延龄冷哼了一声,“报考者多,录取名额少,那些考官的府邸,还不挤破头?”

    吴应雄避而不谈董鄂妃,径自道:“师弟你真是通透。确如你所言,一些士子辇金载银,聚集京师,或直接贿赂考官,或辗转托人以行贿。而那些考官也欲借此交结权贵,为日后升迁寻找门路,接受贿赂、私许密约者已及千百人,超过了录取名额的四五倍,房考李振邺还将二十五名行贿者书写纸上,以便入围后寻对。后来,他们为了应对僧多粥少的局面,经过反复推敲、权衡利弊,竟然制定了两条以士子父辈爵位高低财产丰薄为顺序的录取标准:爵高者必录,爵高而党羽少者次之,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子弟无不中;财丰者必录,财丰而名不素布者又次之……”

    孙延龄连连冷笑:“他们的胆子够大的,就不怕吃下去了得连本带利吐出来?当今圣上虽然年纪轻轻,却最重人材,这些人简直是找死!”

    吴应雄叹了口气:“可不是嘛,这样的榜单公布之后,众考生哗然,考生里有个叫张汉的,刻揭投科道,还有一位蒋文卓,索性刻了匿名揭遍传朝野,贡生张绣虎借二人之揭讹诈李振邺、张我朴二房考银一千二百两。当天,刑科右给事中任克溥上疏参奏说:北闱榜发之后,途谣巷议,到处都有不满怨言,此中弊窦甚多。那奏折上还说,中试举人陆其贤是用银三千多两,同科臣陆贻吉向考官李振邺、张我朴贿买得中的类似这类事不在少数……皇上接到奏疏后极为重视,命令吏部、都察院严讯……”

    “待查实后,皇上又于当月的二十五日发布了一道逾旨,指出科场为取士之大典,关系最为重大,而且京师科场为各省之观瞻,官员恣意贪墨行私,目无法纪,势必影响各地的科场,下令对此案有关人员重加惩处,以戒将来。”

    “在我动身之前,李振邺、张我朴、蔡元禧、陆贻吉、项绍芳及行贿有据的举人田耜、邬作霖已经都被斩首,家产籍没,父母兄弟妻子共一百零八人流徙宁古塔。同时,皇上穷追到底,株连甚广,以致‘朝署半空,囹圄几满’……”

    说到这里,孙延龄已经完全明白了,他审视地看着吴应雄:“师兄的意思是,趁着朝中官吏奇缺,借机补一些咱们的人进去?”

    吴应雄点了点头:“师弟你是明白人。没错,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有人好办事,这样好的机会,简直是天赐良机,不用一些自己人,岂不是太可惜了?”

    他瞅了瞅孙延龄的神情,笑道:“父王曾说过,你我兄弟,一文一武,虽是友朋胜似手足,你不会不帮我吧?你也知道,我们吴家兢兢业业,守边卫国,可皇上却始终都不放心,一边用着我们,一边防着我们。别说我们吴家了,就是你们定藩,何尝不是如此?你以为我那位义妹为何迟迟不能出宫,还是宫里头忌惮着呢,扣着她,一来优抚定南王旧部,二来,也当她是半个人质,防着孔廷训投了南边。”

    “父王说了,既然皇上防着我们,那我们当然也要有所准备,这次的机会,就是最好的时机。师弟,你意下如何?”

    孙延龄似笑非笑地说:“这么些年,平西王的准备还少吗?皇上对你们吴家虽然防着,可给的也不少啊,怎么,你父王还不知足,想更上层楼?”

    “呸呸呸,这饭能乱吃,话能乱说吗?”吴应雄连声否认,“我父王也只是想做两手准备,再说了,多些倚仗,以后皇上做什么决定,就多了几分顾虑,可以多听听咱们的想法。历朝历代,功高震主,你以为定南王孔有德怎么死的?狡兔死走狗烹,我父王也不过是未雨绸缪,给我们吴家先留条后路罢了。”
………………………………

第128章 煽惑 补9月14日姵璃钻石捧场加更

    孙延龄奇道:“王爷因为李定国用了‘象阵’所以才会兵败桂林,怎么成了狡兔死走狗烹?师兄何出此言?”

    吴应雄撇了撇嘴,冷哼一声:“表面上看,当然是这样,你当时年纪还小,有些事看不清,我问你,当时朝廷让协助定南王的是谁?”

    孙延龄想了想,答道:“我记得是定远大将军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对啊,朝廷让他们统兵往湖广,协定南王部攻打广西,定南王是五年入的广西,到了八年,已经将南明的皇帝连军队都赶出了广西,就算后来有李定国的象兵,若不是湖广那边的清军距离太远,造成他后方空虚,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冲锋陷阵都是咱们汉军旗的人,他们满军旗在后方援助,却迟迟不至,这才造成了你父亲孙龙将军,还有李养性、程希、孔均先后战死,定南王退守桂林,城破焚府自尽……”

    见孙延龄不语,吴应雄又道:“就算当时战局混乱,满军旗回援不力,那后来呢?我那义妹,今年已经十七了吧?她早过了及笄之年,太后他们为何迟迟不让你们完婚?不就是怕你们夫妇回到了桂林,定藩旧部拥者众多吗?”

    吴应雄讥讽一笑:“不能不说,封我义妹为和硕格格,是朝廷的一招妙棋,让义妹掌王事,就令定南王藩属在名义上存在,不至于造成军中哗变,优抚于她,又可令汉臣归心。可是,你细想想,将她羁留在京,只能遥掌王事分明是架空定藩,免得定藩和其他三藩一样,威胁到朝廷的统治,让阿贞成为太后的义女,皇上的义妹,这表面看是风光无限,实际上是明存暗削!”

    “还有我父王,自投诚朝廷以来,追击李自成,平灭陕西等地流寇余部,灭四川军阀张献忠。今年更是会同多尼进攻云贵等地,将李定国逼到了缅甸一带,南明政权岌岌可危,朝廷是给了他开藩设府的尊荣,可是,早在我父王占领云贵之初,朝廷便向那些地区派出了行政官吏,最近,又有计划撤回和裁减满洲及绿营军队,做这些事情,不就是想削弱我父王的兵力吗?到这个时候,我们要再不做些准备,只怕江山稳固之后,早晚会得到飞鸟尽良弓藏的命运!”

    孙延龄挑了挑眉:“云贵虽是平西王打下来的,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朝廷派行政官吏也属正常,至于有计划的撤军,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当地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大量的军队驻扎,难免扰民,我觉得没什么不妥。”

    “那我义妹呢?其他的事你要不理,我也没办法。只是我义妹怎么办?你难道打算就这么一直等下去?师弟,我算是看清了,与其等皇上给你恩宠,不如让他忌惮于你,不得不主动示恩于你。试想一下,你有当年定南王的实力,或者是我父王如今的人马,他们还也这般肆无忌惮的扣着我义妹不放吗?只怕,早早就安排你们完婚了。”

    他瞅了孙延龄一眼:“你好好想想,趁着朝廷损失这么多京官,得临时在地方上征召官员回京填补,上下人员一动,就给了我们许多可乘之机,不趁官吏空虚,安排些咱们的人上去,将来办起事来,难免束手束脚,就是你我通个消息,我给你说义妹在宫中的情形,都没办法,靠飞鸽传书,这可太远了,若是各个驿站有咱们的人,就会方便多了。”

    看到孙延龄闷声不语,吴应雄试探道:“定南王当年,可是与我父王交情不错,要不然,我父王也不会认了阿贞做义妹,可这些年,但凡几大藩王之间有点联系,就会莫名其妙的出些事情,让彼此的关系恶化,你想想是为什么?”

    “我知道,你因为当年桂林城破,你们母子投奔我们吴家之际,父王却闯入你母亲房中之事耿耿于怀,可我父王并非好色之徒,又对姨娘陈圆圆情有独钟,就算你母亲生得美貌,到底已经是半老徐娘,父王他何至于把持不住?难道你就不曾怀疑,是有人给我父王下药吗?”

    他指了指上面,“我总觉得,这些事,说不定也是上头的手笔,他们安排人手在几大藩王的手里,不就是忌惮四大藩王联手,忌惮我们相互走得太近吗?就连你我师兄弟,也为了这事险些反目。只要你们完婚,回到桂林,有我父王支持你,还有他国安什么事?”

    “真是皇上安排的?”孙延龄露出困惑的神情,“可你说,这是为什么?功高才震主,我父亲不过是定南王的副将,就算他活着,挑唆我们孙家和你父王反目,也没什么好处,更何况他那会儿已经不在了,他有什么必要那么做?”

    “不一定是皇上,也许是太后,也许是当时尚且健在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或者别的什么人。”吴应雄沉声道:“总之,是有人不想我父王与定南王的人有什么牵连,他们希望我们各藩的人都各顾各,我们若是亲密了,对朝廷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

    这一点,孙延龄也颇为赞同,换成是他,也不会让几大藩王走得太近。

    沉默半晌,孙延龄方道:“你回去告诉平西王,安排人手可以,但绝不能反叛,不然,我孙延龄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我答应你,只是为了自保,绝没有其他的意思。再一个,希望借你父王之力,能够早日让我和阿贞完婚。”

    听到孙延龄答应,吴应雄松了一口气。

    他这个师弟,长于击刺,手头有不少善于伏击的好手,这要是散于军中,在他父王安排的那些官吏身边做亲卫,一有异动不仅能除掉隐患,还能全身而退,这得发挥多大的用途?!

    不管将来朝廷做何打算,他们吴家,起码不会做聋子瞎子,他从京城往平西王府传消息,也顺利的多。

    这一次,要不是事关重大,他也不至于冒着被皇上怀疑的危险,以为父王祝寿之名,亲自赶到广西,劝说孙延龄。

    正事办完,吴应雄想到自己听的一些传言,对孙延龄笑道:“听说你这一次能够顺利劝说莫土司同意,全靠他的宝贝女儿莫妲秀,那你可欠人家的人情欠大发了,怎么样,是不是得以身相许去报答恩情?我可听说,那莫妲秀今年不到十八岁,生得花容月貌,给你当个二房,那都是委屈了。”

    “既然知道是委屈,你还提来做什么?”

    吴应雄惊讶了,他本意不过是开句玩笑,没想到孙延龄竟然当了真。

    他玩味地看着孙延龄。

    孙延龄没有一丝情绪起伏,冷冰冰地问,“你看我做什么?”

    “我想看看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了!”吴应雄笑着坐到了孙延龄的旁边,“我从前劝你收敛些,别老惹女孩子伤心的时候,你都是冷着脸不屑一顾的,怎么今天倒当起正人君子来了?这可不像平常的你啊!”

    “哎,对了,花花大少孙延龄突然不拈花惹草,连身边侍候的人都换成兵卫,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让我算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吴应雄装模作样扳着手头数了数,凑近孙延龄,“好像是从你见了我义妹开始的?”

    孙延龄不语。

    吴应雄离得更近,几乎要贴到孙延龄脸上,一本正经地说道:“看样子,还真是那个时候,你就动了心。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孙延龄一拳打了过去。

    吴应雄一闪,避让开,然后跳回了他原来坐得那张椅子。

    幸好师弟并不是真心想打他,不然这一拳他绝对避让不过去。

    吴应雄理了理衣衫,摆出一个风流倜傥的姿势:“得,看在你这万花丛中过也有不赏花的时候,师兄我就帮帮忙,给你说说我那义妹在京城的动态,以慰你相思之苦。”

    他朗声笑道:“没错,如你所说,皇贵妃甚得圣恩,皇上为了她,简直是六宫粉黛都看不到眼里。话说那皇贵妃,与我义妹关系很好,平常在宫中,简直是行走坐卧,都要并到一处才好,建宁就曾抱怨,阿贞到公主府来,出来不过三日,皇贵妃就会派人接她回去……还有,宫里头每逢节日盛典,设宴款待外命妇,皇贵妃都会叫我那义妹做陪……”

    “师弟,那样的场合,我不说你也能明白,皇上是必然会在场的。”吴应雄一脸同情,“噢,对,我忘了说,宫里诸人都说,皇贵妃肖似贞格格,尤其是最近改了眉型,若是掩住下半面脸,简直看着就像一个人似的……”

    “闭上你的嘴!”孙延龄重重一哼。

    吴应雄眉毛挑得更高,今个怎么回事?一向嬉笑怒骂,吊而郎当,泰山崩于面都能笑嘻嘻的师弟这么冷面冷口?

    好诡异,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事他不知道。

    看样子,他得找个机会瞅瞅他的义妹去,看她有什么本事,令师弟远在几千里外,还为她守身如玉。
………………………………

第129章 痘疫

    越是觉得奇怪,吴应雄就越想逗孙延龄,他颇有趣味地瞅着孙延龄,露出和他沉稳面孔不符的奸滑笑容:“师弟,好大的火啊,要不要兄弟帮你找两个清倌人,泄泄火?”

    孙延龄神色一寒:“师兄若是没事,早点去休息,你一路奔波到此,想必也是累了。”

    “师弟,我这是关心你。”吴应雄说得毫无诚意,他嘻皮笑脸道:“看样子,我这义妹真是不简单,竟然能让你面对美色毫不动心。嗯,赶明儿我得看看莫妲秀去,看看她是不是传闻过实,并不是个美人。要是个姿色平庸的,你拒绝我也就能理解了。”

    孙延龄眼光如冰雪般折射出寒意,他警告道:“师兄,你别多事!”

    想起孔四贞那张清丽无双的脸庞,孙延龄顿感一阵烦躁。

    那张脸,对他仿佛有一种魔力,自从相见,就时不时的在脑海里盘旋。那日在皇城见她和承泽亲王硕塞调笑,他觉得她水性杨花,下定了决心要退了与她的婚事,却在母亲斥责后,再次上京,打探和她有关的消息。

    然后,一次次相见,他就陷得越来越深。

    孔四贞……本来想别后两相忘,哪想到,这分别的时间越久,他的思念就越深。

    她有一双能抚慰他心灵的眼睛,她看着他,似乎看到了他放荡不羁下的恒定,看到了他桀骜不驯下的脆弱。

    就像九岁那年,他身处绝境,还是个小小女童的她,一步步走向他,救了他!

    不管要等多久,他都一定会娶她为妻。

    发现孙延龄脸上泄露的一丝表情,吴应雄把玩着手里的茶盏,眸光沉沉。

    事情好像比他想象中还要顺利。

    桀骜如风的师弟竟然会对一个女人动真情,有意思。

    也许他可以告诉父王,四藩的攻防联盟,可以先从定藩下手。

    两人正说着话,却见富贵拿了封信,举在手上急匆匆进来,连声道:“将军,将军,京城来信,说宫里出痘疫,皇城内外都戒严了,您给格格带的那些个东西送不进去……”

    “阿贞有没有事?”孙延龄忽地起身,一把抢过富贵手里的信。

    **

    四贞用完膳,正准备换衣服去承乾宫,就见画眉进来道:“格格,不用过去了,刚才有个公公过来传旨,说是发现有人出痘诊,让大家不要随意走动,免得染了病。”

    四贞一怔,画眉面有忧色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