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孔四贞传奇-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请到<;>;
………………………………

第177章 郑经

    这么多年,表哥待自己一直这般好,四贞心中浮起暖意,想到表哥今年总算在自己的安排下,定了一门好亲事,以后再不会孤灯冷灶的孤单下去,她的神情更加柔和几分。

    “表哥和额驸爷都是好男儿,视保家卫国为自任,自该去做那大事,我又不是那拈针绣花的妇人,哪里需要他围在身边?若不是怀了身孕,我都想跟皇上请命,也到那沙场上去感受下真正的刀光剑影……这事我们之前商量好的,你不用劝他。倒是表哥该选迎娶了那李家的姑娘进门再走,不然,这一仗打个一年两载的,你一直叫人家等着,可不是耽搁李家姐姐嘛?”

    “表哥,你是不是一听到我说婚事就这个样子?”四贞张口叫住他,“难道你不希望在出征前完成婚事,就算有什么,也能给白家留个后吗?再说,李家姐姐对你一直都很好,虽然这门婚事我促的,其实也是李家姐姐自己的意思,她是个好女孩子,你应该珍惜。”

    白彦松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他说:“你也知道,沙场上,刀枪无眼战火无情,听说那郑经是个厉害角色,这次出征能不能够活着回来我都不知道,万一有什么事情,这会成了亲,将来岂不是耽搁人家!”

    四贞看着他,轻声道:“表哥,我如今过得很好,希望你也过得好,你不必恪守当年的誓言,一味地不我们孔家尽忠,惦记着保护我。不管怎么说,李家姐姐对你一片深情,你确实该考虑终身大事了!至于,能不能够活着回来这个事,我觉得成了亲,你心中更有盼望,那就一定能够惜命惜身,若是家里头没个留恋的,你恐怕就会过于胆大,以至于莽撞行事,反倒可能误事。”

    她温言劝道:“再一个,李家姐姐的意思,你怎么知道?你不能打着为她好的名义,自作主张,这个事我觉得你还是跟李家姐姐见上一面,问问她的意思,何苦你走了还叫她伤心呢!”

    四贞想自己还是和表哥说明白些,他能够和李家姐姐在一起久了,或许就能看到她是个好姑娘,与李姐姐性情相投,此生恩爱。

    她诚挚地看着白彦松道:“表哥多年来对我的好,我一直记在心里头,所以,我希望表哥你也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幸福,如果表哥只是想着要报答定南王府的恩情,或者保护我,却葬送了你自己的幸福,对我来说,就成了还不起的情意,所以,我希望表哥你能见见李家姐姐,和她商谈一下你们的婚事。<;>;”

    四贞的话令白彦松心疼,他故意露出轻松的语气说:“放心好了,我当然要为白家传宗接代,不过你现在是公主,可不能一直都叫我表哥,不然,你们家那个,听到了可非吃醋不可。”

    “你要和额驸爷好好的过,别尽操心我的事。你放心,这次出去我会保尽我所能保护他。”

    看了看四贞的脸色,他又说:“我护着他,可不是为了你,我得考虑你腹中的小侄儿,听说你和额驸爷商量好了,你们的第一个孩子会姓孔,过继到世子爷的名下,那定南王一脉也算是后继有人,我当初在父亲面前发了的要好好护着你和世子,你腹中的孩子寄在世子爷的名下,将来就是定南王小世子,我自然是要好好保护他的娘亲。”

    四珍知道表哥叽里咕噜的说了这么大一堆,其实还是为了她放心,但是他对李家姑娘一事避而不谈,到底,还是,因为感觉差那么一点点吧!

    她看着白彦松恳切地说:“不管怎样,我希望表哥你幸福,也希望你这次能够和额驸爷也一样平安归来,我们好为你们庆功。”

    “行了,没什么事情我就先走了,至于李姑娘那边啊,我会再想一下。”说着,白彦松转身离开了,他离开的背影看上去有些寂寥。

    “表哥——”看着他的背影,四贞轻声道:“珍重!”

    郑家如今当权的,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

    郑经是个狠角色,有勇有谋不说,还杀伐果断,能忍人所不能忍。

    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攻下东都(台湾)后,命郑经镇守思明(厦门),调度沿海各岛。<;>;当时郑经年仅十九岁,已经娶了尚书唐显悦之女为妻,但两个人的感情不大好,不知怎么的,他就和自个四弟的乳母陈氏昭娘私通,生下一子。

    康熙元年(1662年),唐显悦因为这个事致书郑成功,责其“治家不严,安能治国”

    受到重臣的指责,郑成功大怒,命自个的哥哥郑泰到思明陈昭娘和那个私生子处死,郑经不肯,还暗中保护昭娘,郑成功得知消息后,盛怒难耐,命郑泰等人连其妻董氏和郑经一并斩杀,郑泰与洪旭等人商议后,觉得董氏是主母,郑经是小主不能杀,打算只斩杀陈氏及其子复命。

    郑成功不同意,再次发出谕令,让郑泰等人必须连董氏和郑经都杀了,结果,郑秦联合诸将抗命不遵,并且在郑经的保护下,陈氏和那个私生子也都平安无事,郑成功这会儿才意识到,郑经在军中的势力已经如此之大,震怒不已!

    这简直就像皇帝尚在世,就要被已经成年,势力逐渐壮大的太子架空一般,郑成功为此怒火攻心,加之当时其父郑芝龙在北京被杀,又闻永历帝朱由榔在缅甸遇害之事,数痛并袭,他一病不起,于五月初一日病逝在东都。

    郑成功病逝那会儿,郑经率军在思明驻守,留在东都郑家大本营的,是郑成功的弟弟,郑经的叔叔——郑世袭。

    郑成功一死,提督马信及黄昭等镇守在东都的部将,以郑经“**”,“不堪为人上”等理由,拥立郑世袭为东都主、代护理招讨大将军,没过不久,马信等人相继病故,当上东都主的郑世袭以黄昭、萧拱宸为心腹,图谋自立,而他的另一名亲信蔡云则假借郑成功的遗言,拥立郑世袭继位,布告四方,说郑世袭才是东都之主,同时排兵布阵,做好了和郑经开战的准备。

    五月十四日,接到郑成功病逝的消息,户官郑泰、兵官洪旭、工官冯澄世和提督黄廷、参军蔡鸣雷等请郑经在厦门嗣位,称世藩,发丧办事,郑经坐上了延平王的位置,虽然有了名头,但就实力来说,郑经和镇守在台湾大本营的叔叔差距很大,毕竟,由他率领驻守在思明的军将,只占郑家军中很少的一部分,郑家的底子,主要在东都。<;>;

    至此,郑家叔侄为了争夺王位,必将一战,郑氏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同年九月,清廷这边的靖南王耿继茂、福建总督李率泰利用郑家叔侄相争这个难得的机会,派了官吏前往思明招抚郑经,要求郑经送还其攻取的州县印信,许诺归还印信后,为郑经奏请朝廷,将其部众按投诚官员照例补用。

    接到大清朝廷的招抚之际,正是郑经急欲平定内乱之时,于是,他和郑泰、洪旭、黄廷等密议此事。

    经过深思熟虑,郑经道:“东都才拿下来两年,先王陡然逝世,又有萧拱宸、黄昭等人制造内乱。清廷闻信,一再派遣官员招抚于我。顺从他们,有负先王的宿志;拒绝他们,战争则迫在眉睫。内外交困,实在太危险!不如,我们就以暂借招抚为理由,拖延些时间,待平定内乱,再作打算,诸位以为如何?”

    “妙啊!”洪旭第一个大叫好,他道,“与满清鞑子就不用讲什么信用,王爷这‘阳和阴违’的计策甚好,等咱们拿下了东都,内乱平定之后,再与清廷翻脸不迟。”

    其他诸将也对此深表赞同,商议之后,郑经命杨来嘉等为使臣,将郑家攻下的十五座州县所所属大印送还给了清廷,取得信任,为自己这边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同年十月,在认真准备部署之后,郑经命周全斌为五军都督,陈永华为咨议参军,冯锡范为侍卫,率舟师五千,启锚东进。仅留了洪旭和郑泰留守思明。一方面,他派兵积极进攻东都,另一方面,又派了礼官郑斌前去劝说郑世袭、黄昭等人息乱归顺。

    因为郑经毕竟是郑成功的嫡长子,按照正统的说法,父死子继,加之他在郑家军中颇有人心,东都那边,仅有黄昭、肖拱宸严词抗拒,其余众将则持观望态度,等两军在大员赤崁(今台南)海岸开战,黄昭战死后,原本支持郑世袭的将领就纷纷向郑经投降,郑经在陈永华等人的辅助之下,入主东都。

    得胜之后,郑世袭的另一名亲信蔡云则自知难逃一死自尽了,郑经没有追究其家人,东都的降将里,他也只命人杀了顽固派萧拱辰,处死黄昭、萧拱辰等人的亲信,其余官吏均不问罪,优抚人心,为示宽仁,包括对其叔父郑世袭也一如从前般亲切友善,仅将其软禁于思明。

    做为胜利者,郑经表现出的宽宏大量,为他赢得了东都诸将士的人心,他在东都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小提示:按回车''键返回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读孔四贞传奇;请记好我们的地址:;下载孔四贞传奇请到<;>;
………………………………

第178章 迎敌

    从被自个的父亲下令斩杀到夺位成功,郑经走得一波三折,惊涛骇浪,同时,也展现出了他的心机和谋略,他在该利用大清朝廷时一点不含糊,到了翻脸的时候一点不犹豫,能屈能伸,攻打东宁时也是,武力和攻心同时进行,还能在拿下东宁后,对抢自个位置的叔叔和部众宽厚仁慈,一时间,他在郑家军中的声望更胜从前,甚至比其父郑成功在位时还得人心。

    而此时,拥兵自重的郑经年仅二十一岁。

    对上这样一个狠角色,靖南王耿继茂等人并没有十足的胜算,他们最大倚仗是荷兰人提供的战舰和水师提督施琅。

    施琅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父子手下知兵、善战的得力骁将,当年因触怒郑成功被其杀死其父及其弟后归降清廷,与郑成功对抗,降清后被清廷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对行军打仗中的距阵击刺等武技、兵法都非常精通;自身也是臂力惊人,其智勇可称是万人敌。

    在郑经在思明、东都人气高涨的时候,善于准确地判断形势,及时调整战略战术施琅还能于康熙二年四月,率快艇二十多艘,从海门突袭郑军,打死打伤二百余人,活捉碰了军参将黄九等二十余名将领,鼓舞了将士的士气。

    孙延龄此次,就负责给施琅所率的福建水师提供军需。

    上千人押送三百辆军车,装着福建水师所需的粮草和兵器。

    军队在服役和番上期间,实行衣粮和部分武器当地自备的制度,但到了出征作战时,就由官府全部供给,出征作战的兵器一向是官府作坊统一制造,甲胄、筋角、矛头、弓矢、排管、刃族等,都要根据步兵、骑兵、水师操练及实战需要,分成许多种类和不同形制,奉皇帝谕命才能予以调发。

    押送军需,一般来说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毕竟,即使是有实力的山匪,也不可能与上千人的朝廷军队做对,虽然军需让人眼红,但为此惹得官兵来围剿,对于求生求财的山匪来说,那是得不偿失,谁也没有那样的雄心豹子胆敢劫持朝廷的军需物资,所以通常来说,除非遇到南明的军队,否则这趟押送基本上会是太太平平的,不会出什么大事。<;>;

    而南明那边,自顺治十八年缅甸王将永历帝献出,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后,已经灭亡,纵有些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余部,也因康熙元年六月南明的中坚力量李定国的病逝而势渐略微,形不成什么气候,可以说盘据思明和东都的郑经,已经是南明仅余的最大实力。

    在这种情况下,运送军需看似任务繁重,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风险,尽管如此,孙延龄仍事先算好了路程,提前了十来天起行,不仅多备了百分之十的消耗,而且对外仅是运送粮草辎重的名义,就连军中的传送密报,也没有提及他押送那三百辆军车里,有一半多都是兵器。一路上的行走路线,除了孙延岭和相关的将领外,无人知晓,且每到一处,他都会派必有心腹前往下一地的驿站和官府通传,这样万一中途有变故,下一地也能及时接应。

    种种安排,都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将押送的军需物资运到施琅的手里。

    即使做了这般周密的安排,一路上不管是打尖露营、逢山过水还是夜晚投店安歇,平明打火上路,孙延龄都要求底下的人谨慎从事,万不可因为没什么事就疏忽大意,可谁知道就是这般小心,还是出了岔子。

    毕竟,军队意味着实权,兵器意味着兵力,孙延龄押送的这批兵器,对于居心叵测之人,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肥肉,吃下这块肥肉,就意味着泼天的富贵,对于富贵险中求的人来说,拿下这些军需的利益已经足以让他们拼着性命抢夺。

    孙延龄一行人并不知道,在前往福建的路上,已经有人在他们必经的山路上设下重重埋伏,想要抢夺这批军需里的兵器。

    他们要到福建,位于鹰潭贵溪的龙虎山是必经之地。

    行至一半时,探子来报,说是前面路边的山林燃起了大火,浓烟滚滚,如果不加快速度,山火一旦蔓延,他们很难过得去。<;>;

    孙延龄闻报,命人迅速趋车前行,结果,头车前行不久就陷进了坑里,堵住了后面的车马,后头,已经喊杀四贞,到了这会儿,孙延龄自然明白是中了埋伏。

    听见厮杀声从四面传来,金鼓之声不绝于耳,孙延龄自是心中一紧,但此时如果慌乱,势必阵形大乱,兵士亦会顾此失彼,不反倒给了敌人可趁之机,他沉声对身边的张富贵道:“传令下去,原地停驻,排兵布阵迎敌。”

    此次押送军需的副使是鳌拜的亲信,名叫泰必图,他虽然是副使,但因为自个是旗人,又是鳌拜看重,所以对孙延龄这个额驸爷、押粮都统仅是面子情,听到孙延龄的安排,他不屑一顾地说:“山火四起,四处都有埋伏,咱们押送着三百辆军车,如何与之一战?孙额驸,你听下官的,一队人马安排人带兵阻挡,另一队人马速速驱马赶路,能带出多少算多少,总胜过留在这里坐以待毙。”

    孙延龄先使了个眼色,令张富贵领命而去,然后才看着泰必图道:“泰大人,这里山势崎岖,若是山火真的蔓延,那敌匪也绝无生路,想来那山火只是为了诱我们急急赶路而用,后面必有沟壑阻断,以阻山火四散。若是我们分散前行,敌匪自山路从侧翼攻击,我军忙于赶路,一味奔逃,整个队伍势必拖长,一旦被他们一段段切开,便只能任其宰割,哪里还有余力抗敌?还不如收拢人马原地备战,用战车护在四周与之一战,待敌匪绞尽,再行上路。”

    泰必图见张富贵等亲卫已经下去传令,只得悻悻然道:“孙额驸,你独断专行,若是出事,一点军需都运不到,后果可得由你一力承担。”

    听他如此说,孙延龄似笑非笑,没有说话,倒是一旁的白彦松道:“泰大人糊涂,运送军需,哪怕只短一辆,也是延误军机的大罪,一样要杀头的。”

    泰必图冷哼一声道:“事出突然,想那施大人也不会不通情理,况且,咱们以命相搏送去的物资,他怎么会不问情由呢?届时下官再上书鳌大人,皇上面前自会为咱们开脱,施大人总不能违了皇上的意思,倒是眼下孙额驸的安排,有可能连人带物让我们全陷于此处,那才真真是死路一条了。<;>;”

    孙延龄淡然道:“若果真如此,孙某舍了身家性命就是,断不会说与泰大人有半点干系。”

    泰必图气哼哼道:“那也得今晚有命出去才行,若是按孙额驸的安排,只怕下官和将士们今夜就要命丧于此,还谈什么以后?不行,我要带一队人马,往前去。”

    “你敢!”孙延龄冷喝道:“军令如山倒,不管我说得是对是错,如今我是正使,凡事就都得听我的安排,你要擅自乱动,休怪我军法从事。而且,这一路上,我多次给你说了,军中只论职位,不称额驸,你却从不改口,你那耳朵要来何用?若再不改,本都统只好将你的耳朵割了。”

    泰必图色变,但孙延龄的官职比他高,又是额驸爷,就算事后鳌拜会为他报仇,但若违抗军令,眼下就得丢命丢耳朵,权衡利弊之后,他只得咬牙道:“既然都统大人主意已定,下官听从安排就是。”

    打了一巴掌后,孙延龄就适时的给个甜枣,他和声安慰泰必图道:“泰大人的担忧,我能理解,只是你从前没有上过战场,不明白越临大事越要冷静的道理,大清入关多年,南明已灭,郑家的人在思明、东宁(台湾,郑家称其为东都)两地,自顾不暇,仅余些残寇流兵不足为惧,不管来劫持咱们的人是谁,都不可能和咱们势均力敌,所以才会使出这偷袭的法子,只要咱们沉着下来,未必不能取胜。泰大人你打上几仗,亲手杀几个毛贼,再遇到这样的事,就能沉住气了。”

    泰必图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只觉这个“枣”比刚才那一“巴掌”还叫人难受。

    就在他们说话间,山路上人喊马嘶,有人大喊,有人大骂,但庞大的队伍很低快就在警报声中布阵迎敌,前后的战车将军需车辆围在当中,每辆车旁都有人守着,秩序井然,到底是正规的军队,在片刻的慌乱后,得到命令,就迅速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等对方的人马在浓烟的掩护下,前后开始加击时,孙延岭他们这边的所有战车已经布好,且令弓箭手们以战车为掩体藏于其后。

    因为左侧是悬崖,白彦松和齐东平等将领就分率骑兵和步卒在车阵右侧翼排布,长枪森然前指,如同一片锋利刀山,如此,便将中间的军需车辆挡了个严严实实。

    ;>;

    小提示:按回车''键返回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读孔四贞传奇;请记好我们的地址:;下载孔四贞传奇请到<;>;
………………………………

第179章 冲关

    泰必图本来还想说什么,结果厮杀中,有支箭径自朝他射了过来,泰必图不会武,好在满人自幼都要练习摔跤、骑射,他的身手反应还算不错,侧了侧头,避过了那箭的锋芒。只是那箭虽没有射中,却是贴着他耳朵走的,竟然将他的耳朵擦出了一道血痕,吓得泰必图倒吸一口冷气,心中惊骇不已。

    他身边的亲兵连忙举枪相护,将其他射过来的的乱箭拨落。

    孙延龄朝着那些箭射来的方向若有所思,说了句“你们保护好泰大人。”便提剑往那铁箭射来的方向跃了过去。

    持弓射箭的人显然是对方一个头目,看到孙延龄发现他的行藏,操起一杆长枪,凶神恶煞地向孙延龄扑来;同时还大呼道:“兄弟们快来呀,这个人是个官儿,把他先拿下。”

    随着男人的话音,孙延龄的身边迅速地围上了十几个人。

    这些人是趁着孙延龄他们阵势还没有完全布好的时候,冲进来的,因为他们最擅长单兵作战,加之早有准备,就从侧冀攻到了孙延龄他们的附近,原想着斩杀一两个穿着官服的,让清军这边自乱阵脚,不想,反倒被孙延龄发现了行藏。

    孙延龄的身手自然不是那些匪兵可比的,只是他不管他杀到哪,以那头目为首的匪兵们就会跟到哪里,以至于,他处处受到牵制,比较被动。好在他身边的亲兵护卫,始终不离左右,有人持长枪拨弄开靠近的匪兵,有人持短刀斩向近身的匪兵手脚,有人持弩远射,他只需专心对着匪首,眼见着那些围攻过来的悍匪越杀越少,孙延龄连根汗毛都没伤着,那匪首着急起来。

    “兄弟们,拿下那个穿官服的,咱们就有酒有肉,有银子,若不然今个就要死在这里了!给老子用全力,杀了他。”他大吼道。

    军队里注重的是团体配合,匪兵重视的是个人骁勇,因此在他们看来只要拿下孙延龄这场战斗就会稳赢,先前孙延龄过来的时候,他们还在为他的冒进高兴,但如今,孙延龄的实力显然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轻视之心就收起了几分,但这一场战,他们是提着性命在干,不容有半点闪失,到此时已是无路可退只能全力相拼。

    因为提着一腔悍不畏死的劲,匪兵的战斗力都比先前勇猛许多,眼见着,孙延龄这边的亲兵倒下了两三个。

    而押送军需的将士们因为连番赶路人困马乏,加之前后山火的夹攻,虽然布了阵却是措手不及,仓促应战,再被匪兵们从前后夹击,侧冀骚扰,一时间竟让那些悍不畏死,早有准备的匪兵杀得手忙脚乱。

    阵形一被打乱,孙延林这边又被一帮匪兵困着,指挥调度不力,倒教匪兵那边占了上风。

    孙延龄眼见自己这边落了下风,索性提气纵身一跃,朝那头目杀了过去。

    一个匪兵舞着单刀刚刚朝他冲过来,就见孙延龄一闪便越过了他,那匪兵一呆,只见孙延龄冷冷一笑,长剑一旋,然后就刺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