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换魂笔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我看到了水底下有一块长长的礁石,于是我便上前紧紧的抱住了礁石,再也不松手以之与那可怕的吸引力相抗衡,就在这个时候更加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我见到了一道长长的白光在潭底翻滚着,而与我同时下来的麻三赶随着白光的吸引力一路翻滚而去!
文字到了这里嘎然而止,之后也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记载,也没说那白光究竟是什么东西,而且也生死未卜,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那赖教授已经夺过了那一劫,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这些文字记录!
现在的状况就好比在大街上被人带笼子,对方已经将我们的胃口吊起了,却像是老猫抓住了把玩一只可怜的老鼠一般,迟迟不愿下口,我心里告饶道:拜托!就是带笼子我也认了,就赶快将结果告诉我撒,别玩弄我们了!
“我刚才说你们不要害怕,要做好心理准备!你们做好了么?”半晌,鸣镝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似得,坚毅的眼光让我感到很不自然,我跟胖子将手放在笔记本上,满脸凝重的点了点头,心想,今晚上你给我们说的这些都是匪夷所思了,我们都能淡然处之,黯然接受,难道还有比这威力更大的重磅炸弹呢!
“其实。。。。。其实我就是。。。。就是龙驼”鸣镝咬了咬嘴唇,这的确不啻于一枚重磅炸弹,当我完整的听到整句话的时候,我的脑子嗡的一声就大了起来,这怎么可能,鸣镝怎么会是龙驼,鸣镝目不转睛的看着我们俩的反应,胖子嚷了起来:“你不是说龙驼是一个驼子还是男的么?”鸣镝笑了笑,并没有回答他!
其实,鸣镝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蝼蚁尚且贪生呢,“是的!我就是龙驼!不然我怎么会对这其间发生的事情记得这么清楚?”鸣镝道,他这样说无非石像让胖子确信她就是龙驼,但是这对于我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我晕头转向喃喃道:“那鸣镝呢?”鸣镝笑了笑转向我道:“我也是鸣镝呀!你是道士,难道这个也不懂?”
我抬起头茫然的看了看她,鸣镝就那般的直视着我,似乎在等待我的回答,经过这么一点拨,我突然想起了这还得要从所谓的三魂七魄说开去!
道教认为人体有三魂七魄,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三魂呈红色,人形,七魄寄居于人身的血里。
第一就是眼睛的血,眼睛的血是涩的,第二就是耳朵的血,耳朵的血是冷的且不容易凝固,第三就是鼻子的血,鼻子的血是咸的,第四就是舌头的血,舌头的血是甜的,第五就是身体的血,身体的血是热的比较容易凝固,前五项为五根的血,分别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五根以外就是脏腑内脏之血,我们的脏腑分成红内脏和白内脏,红内脏就是心脏、肺和肝等,白内脏就是胃、大肠和小肠等,红内脏的血是腥的,白内脏的血是臭的。
&nnsp;
0
………………………………
第十七章 :苗疆腹地放排客
三魂中只要一魂不失,就能保住性命无虞,而七魄便分管人的秉性性格的,也是三魂的衍生体,譬如一个人生性纯良或说某某人办事没有魄力,这都是与这七魄有着莫大的关系的!
进一步说鸣镝还是原来的那个鸣镝,只是通过某种仪式或者渠道加诸了龙驼的魂魄,有了龙驼的意识,但其本质还是鸣镝,除非鸣镝的原本的魂魄逐渐散失,否则她将永远是鸣镝。
但是从她先前跟我们展示的胳膊来看,似乎她正在备受自己元神也就是魂魄逐渐散失的苦楚,届时即便换魂成功,她也将不是原来的鸣镝了。而鸣镝的身体也将与岁月同朽。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摆在了我面前!
我抬眼看着鸣镝,她伸出了自己双手瘫在桌面上,鸣镝接着道:“不过听人说,发现了关于道教金刚山的,只要我们这样的人进去之后,就可以与神仙无异了!”我听了之后,心道,这世界上难不成真的有什么金刚山不成!
胖子这时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火急火燎的问道:“如果说你们得了失魂症,那么我们。。。。我们是不是也被传染了?”听到这里我真想啐胖子一口,娘希匹,这又不是什么传染病,怎么可能会被传染呢!那货说完还煞有介事的挽起袖子,捞起衣服周身四处查看,要知道鸣镝在湘西最后的遭遇才能知晓,于是,我合上了赖教授的笔记本,递给了鸣镝。
原来赖教授在棺材湾的水底遭遇到了一阵炫目的白光之后,见到了麻三赶被卷进了白光,从这些描绘的景象看来,难不成遇到了所谓的水打棒,可麻三赶作为一个身负异能又深谙水性的当地法师,怎么会应付不了这样的状况,可见这次的突发状况,的确不同寻常!
留守在岸边的龙驼见到潭面突然刮起了一阵阵奇怪的旋风,当时也以为是水打棒作祟,其实有水打棒预示着在这一带有浮尸,而那白鳝又常年寄居在这浮尸之上,在加上水打棒较之螺丝鬼好对付的多,这反而是一个不错的征兆!
那赖教授跟麻三赶已经下水了,龙驼也循着那怪风沿着棺材湾,用手中的火铳勾搭着那浸泡在棺材湾里的棺材板子,想翻转过来看看在这棺材板之下是不是有浮尸隐匿其间,这一带的水域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敛房!
只要到了盛夏的涨水时节,这棺材湾的面积也前所未有的浩大,俨然一座未经修饰的天然大湖,人们会时不时见到一具具臃肿的尸体会浮在水面,那大多是上游放排的湖北人的尸体,每到丰水期,就有大量的湖北人成群结伴来到这湘西苗疆腹地!
当然,他们来到这湘西可不是为了像今天的人们一样游山玩水的,而是冲着这秀美湘西的万顷竹海而来的,沿着沱江而下,河中的水位一下提升了十数米,两岸自古以来就坐落着千重山万亩林,漓江风光也不过如此,沿河岸的小路拾级而上,空谷幽幽,一阵风过,山中竹林似海涛涌动,据说曾经鬼谷子隐居于此,泛舟沱江千重山,山水人家万亩林;林中竹脆笋儿香,香飘万里入百家。
这些粗大的孟宗竹长在深山老林中,与岁月同枯荣,但是一旦离开了湘西,顿时就身价暴涨,在水利工程上,劈竹成篾,编成石笼,围在岸边用来防止河岸冲刷,巩固堤坝,修建水库,在都江堰等全国著名水利工程上被广泛使用,五十年代还曾经广泛的替代过钢筋呢,所以说当时从湘西贩运竹子的人就相当于今天的建筑材料批发商,其间利润的尤为可观!
这些湖北人利用地缘优势,做起了放排的行当,即将木材竹子等用藤条、蔑缆、钢索、铁链等索具编扎成排节,根据河流情况,或再将若干排节纵横连接成为木排,由水流自然操纵,使其在河流中顺水漂下,以进行木材运输,就是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以此赖以生计的放排客。
众所周知,因为地势原因,中国的河流历来都是从西往东,从北往南流,唯独湘江跟沱江沅江这样的洞庭湖水系却是自南奔腾不息而来,汇聚到八百里洞庭的,这在唐初的杜审言的五言绝句《渡湘江》里就有所体现: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这些河水北流到了洞庭湖后再顺着长江水系过洞庭出岳阳然后顺江而下到了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这些珍贵的孟宗竹在这里的集散地往东南可以销往南京上海,往西南可以销往云南攀枝花!
但是正所谓富贵险中求,这世上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所以奉劝世人不能光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尽管利润巨大,这些放排客过着像是将脑袋系在裤带上的日子,竹林里边可不像是外边看起来那般风光旖旎,温柔秀美,而是危机四伏蚊虫甚多,还不是一般的闷热,里边全然没有路,到处都是看起来外观形状没有任何区别的参天的孟宗竹。
一旦落单,很多放排客就会迷失在这万顷竹海中,死了后,要是运气好的话,被同伴及时发现了尸骸,请来赶尸匠,将尸体赶回家,但是更多的放排客是被这茫茫竹海吞噬与草木同朽,个中艰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这还不是最大的危险,最大的危险就是在放排的过程中的恶劣天气,这湘西沱江(与四川境内的沱江不是一回事)为凤凰县境最大的河流,为武水一级支流,上有二源:北源为乌巢河,发源于禾库都沙南山峡谷中,滩险流急,天雨水涨,行旅多阻,当从山上伐下来的孟宗竹被捆扎成了排节,然后顺水而上的时候,本来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这些湖北的放排客还要由排把头举行一个祭祀河神的仪式,祈祷这一路不要遇到狂风暴雨,然后将这些排节首尾相连,末了,由排把头一声吆喝才能上路!
但往往事不遂人愿,从沱江到武水汇沅江进洞庭这一段可以说是鬼门关,要是在晴碧的日子也还就罢了,要是遇到狂风暴雨,河流改道,山洪泛滥,遇到了水底的礁石之类的,那些放排客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护排,那简直是九死一生,所以在这棺材湾一带,一旦到了夏季的丰水期,时不时到处散落的竹排,还有就是放排客的浮尸!
顺流而下的尸体竹排来到这棺材湾,于是就成了那些湖北放排客的天然敛房,在棺材湾附近的不远处,有排把头们集资搭建的砖石义庄,有放排客专人看守,专门用来盛敛那些从上游被山洪冲下来放排客的尸体,有时候一天之中就有四五具之多,可见这行当的危险性之大!
当下也正值丰水期,就期望找到一具无主的尸骸,按照他们的经验,这些尸骸一般是藏在那棺材板子之下的,这些用梓木、楠木开成的棺材板经过潭水常年的浸泡,其木质更加细腻耐腐,待到百年过身之后,做成棺材刷上了桐油可以保尸首不腐朽达千年之久,所以这潭面上到处是林林总总拉拉杂杂漂浮的像是小船般的棺材板!
在义庄看守的也是一个放排客,在一次放排的过程中,不幸遇到了泥石流,整个下半身被埋在了泥石流中,待到其他的排客将他救起的时候,一条腿已经失去了知觉,成了一个瘸子,此人原本就是一个鳏夫,无牵无挂,好心的排把头就将他安顿在这义庄之中,专门定期捞取从上游漂流下来的放排客的尸首,他每日的工作也就是用一丈来长的铁制搭钩翻翻那棺材板,看看下边有没有尸首藏匿其间!
但是年纪大了,再加上手脚不利索,也就是敷衍了事,派把头们也往往是睁一眼闭,几个把头间每月也轮番分摊供养费用,反而是常常在这边戏水的蓬头稚子,当一个猛子扎下水的时候,上来一抹脸上的水珠,惊呼着跑向义庄,咋咋呼呼的说自己在棺材板下见到了一个肿胀的死人!
而今天赖教授他们要找的就是这样肿胀的死人,就在赖教授跟麻三赶下水之后,接连翻开了好几块棺材板之后,原本平静的潭面上毫无征兆的就刮起了一阵阵的奇怪的旋风!
刚开始还以为是水打棒,而就在这个时候,那潭面上的风越刮越大,水面也同时形成了好几个漩涡,那漩涡毫无规律的在水面移动着,波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将赖教授跟麻三赶同时给扯了进去,在岸上留守的龙驼似乎被眼前的景象给吓坏了!
一时间不知所措起来,过了不一会才反应过来,于是他也卷起了裤腿准备下水,在那电光石火之间,天空中像是一道闪电,噼啦一声巨响,一条白色的东西从天而降,直接栽进了棺材湾的潭水里,刚刚卷起了左腿裤管的龙驼愣在那里,被惊的舌桥不下。。。。。。。
突然想起了说在这棺材湾中有妖龙潜伏的传闻,那潭水先是随着那漩涡的转动像是一盆被小孩端着的一盆晃荡的洗脸水,漩涡带动着水面夹杂着隐隐的风雷之声,将潭面上的拉拉杂杂的棺材板子,成片的水葫芦,甚至是岸边的芦苇荡都扯进了那漩涡的中心,只要一接近那漩涡就被像是被许多无形的大手给拉扯了进去,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当那道白色的电光射进潭水的时候,整个棺材湾像是活了起来,潭面上居然掀起了一个个巨大的浪头,声势煞是骇人,龙驼知道,自己此刻下水,无疑是平添了个无妄的冤魂,于是捂住先前的伤口撒腿向那义庄跑去!
那义庄离这棺材湾不足几百米的距离,是一幢青砖石结构的建筑,在斗檐的地方全部是黑漆漆的颜色,正中央一块黑色的匾额上:义祠流芳,整体煞是肃穆,这义庄的结构相对简单。
进去就是一个偌大的停尸用的大厅,里边摆放着好多板凳,板凳之上,搭着停尸用的门板,两边分别是两间厢房,瘸子住在其中一间,而其他三间是用来给前来的放排客或者赶尸匠歇脚打尖用的!
在大厅的前方是一副巨大的神像,这是一副硕大的画在一块亚麻布上的神像,历经时光的洗礼,烟熏火燎的,也看不清了这亚麻布原本的颜色,上边的神像也是模模糊糊的,从装扮看来,像是一个神情冷峻怪异的旧时家长式的裹脚老太婆。
那老太婆穿着一身藏青色的阴丹士林对襟大罩褂,盘着头髻,手里拿着团扇,翘着个二郎腿,那尖尖的形同羊蹄子般的形状可以判断是一对裹过的小脚,在她身边是一只似狗非狗,更像是黄郎般的动物支起了耳朵机警的注视着画里画外!在那义庄的大厅里任何一个位置都会有种被居高临下被监视的感觉,平素小孩要不是发现了死人是不会往这里边跑的!
龙驼一边踉踉跄跄的跑到了义庄,一边大喊:“拐子啊拐子。。。在不在呀?”在湖南,拐子有很多重意思,有拐骗的意思,也有瘸子的意思,这里是后者,那义庄也越来越近了,有火光从中隐隐透出,还听到像是一大帮人在里边喝酒猜枚的声音,龙驼心下大喜,想必是那放排客在这边打尖了,人多力量大,赖教授那么就有救了!
当龙驼推开那义庄漆黑的柏木门的时候,这个时候天色也逐渐放亮了,借助微光见到了在那停尸用的门板之上早就拉拉杂杂躺了几十具尸体了,从哪些人肿胀的肚腹口鼻的血泡沫看来,显然都是遇水溺亡的,难不成又一个排把头的排节遇难了,哪来的火光,哪有人聚众喝酒了?难不成是自己幻听了?但是先前的那火光是怎么回事!
龙驼救人心切,也顾不上这么多了,只是急着想找到那拐子,于是将厢房门一一推开,其中一间就是那拐子的,先前龙驼在这边赶过几趟脚,跟这拐子还算是捻熟,但是推门进去的时候,就见到一片狼藉,那拐子两眼圆瞪,牙关紧闭,开肠破肚的,有的内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啃食了,直挺挺的躺在湿乎乎的地面上,显然是死去多时了。
龙驼常年与尸体打交道也不怎么害怕,遇上上前去查看,只见那紧闭牙关的嘴里似乎还咬着一撮毛,龙驼扯下那一撮毛仔细查看一下,这金黄色的毛发不像是人的头发之类的东西,龙驼一阵讶异,而就在这个时候,龙驼感到一阵阴风从自己的脖颈处吹来,隐隐感觉到有什么东西站在了自己的身后!
龙驼缓缓转过身去,果然见到一袭阴丹士林蓝的老太婆摇着团扇就站在自己的身后,在微微的晨曦中亦真亦幻,周身散发出来自地狱般的寒意,似笑非笑的看着龙驼,作为赶尸匠的龙驼,什么状况没有见过,什么尸变尸僵都能能被龙驼治的服服帖帖!
龙驼本来是想掏出辰州符来,但是脑子虽然十分的清醒,手脚愣是不听使唤,像是被摄住了魂魄,周身不能动弹,只见那老太婆长着一张雷公嘴,眼睛下边虽然吊着大眼袋,但是却精光四射,一看之下,叫人不寒而栗!
那老太微微颤颤摇着团扇缓缓走了过来,而在这个时候,一个矮小的侏儒拎着一大桶的水走了过来,那老太做了一个奇怪的手势,龙驼一阵眩晕后,捧起了地上的木桶一气狂喝起来,不一会半桶的水就下肚了,可自己的双手似乎没停下来的迹象,当一桶水下肚,龙驼感觉肚腹就要爆炸了,意识陡然间清醒了过来,于是呕吐了起来。。。。。。
半死不活的龙驼以为这样就打住了,不成想,那老太就是笑盈盈的做了一个手势,龙驼又捧起了那侏儒递过来的第二桶水,又是咕嘟咕嘟一气狂饮,肚子又像是气球般涨了起来,一旦清醒过来,又是一阵狂呕吐,如是这般,五次三番,龙驼连绿色的胆汁都快要吐了出来!
这时,那老太像是老猫逮住了老鼠似得,歪着头看了看龙驼,然后张开了那雷公嘴冲着龙驼的头顶咬了过去,龙驼顿时觉得一阵头晕目眩,而就在这个时候,先是一阵白光闪过,然后听到一阵霹雳声,龙驼就倒在了地上!
听到这里,我也不仅背脊发凉,胖子道:“你是不是去了那义庄?”鸣镝点了点头道:“对!”我接着问道:“那老太婆究竟是什么东西,是人还是鬼?你是不是被那玩意给吸了魂魄?”鸣镝点点头道:“我后来听人说那老太婆就是本地传说的三姨婆!”
&nnsp;
0
………………………………
第十八章 :三姨婆的圆光术
在民国年间,匪患横行,湘西的十万大山也成了土匪们盘踞的窝点,这些土匪到处杀人越货,绑架撕票,无恶不作,那三姨婆原本是长沙城里的大家闺秀,虽然裹了小脚,但是却就读当时的长沙的一所女子学校,算是当年时髦女性的典范!
那时候正值长沙文夕大火的当口,湘西的土匪也趁火打劫,将这正值二八芳龄的三姨婆给掳掠进了山里,做起了压寨夫人,但是这叫做姚豹的土匪头子在这之前已经娶了两房太太,所以这也是三姨婆的由来,但是当年应该是叫三姨太的!
三姨婆虽然心有不甘,但是青春年少,不谙世事,再加上跟着这土匪也能吃香喝辣的,也就随波逐流,听之任之了,后来匪首姚豹在与另外一个山头的土匪火并中,被流弹打死,而其手下的那一帮人见到匪首已死,再加上战后,国民政府的几次进山剿匪,这些人也是树倒猢狲散,分了寨里的财物做鸟兽散了!
可怜了这三姨婆,回去是不可能的了,靠自己的一双小脚,如何能走出这湘西茫茫的十万大山,于是就地嫁给了当地的一个农夫,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生活,也算是天意弄人,这三姨婆命运多舛,没几年这农夫也一命呜呼了,也不曾留下一男半女的,这让度日时艰的三姨婆更是雪上加霜,百上加斤!
随之而来就是流言蜚语,说这女人克夫,是个祸害,于是这三姨婆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做起了暗娼来,这更是让四邻八乡对其恨之入骨,到处遭人白眼,这时候的三姨婆也变得神神叨叨起来,逢人便说自己在山中遇到了神仙,并教会自己圆光之术!
圆光术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具有“显像”功能的法术,在民国时期最盛行,据说也很灵验,圆光术如同过去的请乩仙一样,不同的是将一面圆镜用布或纸蒙起来,然后施法人沐浴更衣将麻油涂于纸面和手上然后念咒语,同时请两个童子观看镜子,让他们叙述镜子里面出现的画面和情景!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数榔梅道派玄真子大师!
其实不光是道教里有圆光之术,就是在佛家也有这么一种法术,佛教里的圆光术乃上乘法术;《白蛇传》中看到的法海就善用此术;他将罄放平后;用手在罄上轻轻一拂;则白蛇的一切活动都在其中,虽然这是一则神话故事;但是;有些神话故事中神奇的事。
其实人世间确实是有的;圆光术就是一种真实存在的仙术;而且,流传下来的圆光术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但能查看像白蛇传中的邪灵附体;而且还能查人走失信息;还能看你的前世,能看神仙的容貌;能查被盗,能勘查阳宅风水;阴宅风水,年轻人可以看将来的对象,还可以驱除不良的信息。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当然不相信,但是有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通过三姨婆的圆光术找回了自己丢失的榔头时,很多人就逐渐相信了她的话,一时间门庭若市,谁家的男人在外边中了蛊,冲撞了哪路神仙呀,仰或是出门经商何时何地最为吉利呀,谁家要动土婚嫁丧娶的良辰吉日呀,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三姨婆!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三姨婆的名声越传越广,越传越玄乎,就连长沙府的达官贵人都雇这轿夫进山来拜见这三姨婆,这三姨婆的装束就是一成不变的一袭藏青色的阴丹士林对襟大罩褂,盘着头髻,手里拿着团扇,翘着个二郎腿,身边还跟着一只黄郎!
尤为奇怪的是这三姨婆给人用了圆光之术后索要的报酬,无论大小事情,她只要三升白米,或者与三升白米等量的银元,除此之外,还要被施法者在当天夜里单独呆在房中,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人会呼唤自己的名字三次,而这被施法者也要随着答应三次,在答应的时候不可扭转头颈去查看声音是从哪儿发出来,否则后果自负,那些人有求与她,而且见说着这般郑重其事,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