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扈三娘水浒逆袭传-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里,三娘看了看公孙胜,公孙胜笑道:“要行此事不难,两位还要帮贫道做几件事。我梁山早年在东京暗下一个人,此人虽然只是个京城禁军小兵,但他略也学了些我派道术。这些道术都是些障眼法而已,贫道想让此人出面来,蒙骗朝中昏君一次,教其以为有高人襄助,京城可保不失,这样那昏君便不会离开东京,更不会催情援军到来。”

    闻焕章和高俅半信半疑的道:“这人是谁?有何本事?”公孙胜淡淡一笑道:“这人名唤郭京,我想教他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两位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相助,大事定然可成。”

    便在后世历史上,关于北宋灭亡时的细节上,也有让人想不明白的地方,那就是为什么赵宋皇室在金人大军逼近,而宋军援兵迟迟不至的危险情形下,赵宋一干软骨头的太上皇、皇帝、宗室子弟们为何都没有出逃南下呢?

    就连第一次才闻金军过了黄河就忙不迭南逃的宋徽宗,在第二次金军攻打东京时,他都没有提前出逃,结果赵宋宗室被一网成擒,只走脱一个早早去了河北的康王赵构呢?原因似乎很玄幻,那就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郭京!一个会法术的郭京!

    与闻焕章、高俅两人商议半夜后,诸事都商定了,闻焕章与高俅告辞离去,三娘与公孙胜便在府内各自安歇。次日清早,马灵来报,直说河东那里得了李逵兄弟的消息。

    闻言,三娘急忙穿衣起身,也顾不得梳洗,便召马灵入内来相询。便在屋内,马灵将消息都说了,原来李逵被俘后,在耶律余睹的周旋下,金军也没有加害李逵,而是将他槛送西路军统帅完颜宗翰军前发落。那槛送队伍一行千余马军押送李逵追赶宗翰中军,只因宗翰这一趟用兵只求一个快字,是以李逵尚在河东未渡黄河时,宗翰军马已经兵临郑州城下了。

    这一路上,许多白莲教众得了教中消息后,耳目四出,早已经探得李逵动向,更有几路教众不顾性命安危,三次在夜间意图劫囚车,但无奈金人势大,防备又严而失败,非但没能救出李逵,反而搭上十几名教众性命。

    沿途教众搭救失败,反而打草惊蛇,一路上金人防备更严,之后要想在半道劫人已然不可能了。但此举也不是没好处,起码金人认为捉到的是个大人物,不但给李逵治伤,还好吃好喝的把李逵将养起来。须知李逵被活捉乃是身受七创后,被金人渔网活捉的,伤势不轻,被金人救治后,也算保住了性命。

    另一边李逵还在途中槛送,但消息已经报道宗翰军前,在金军营中探子来报,说宗翰闻得此次活捉得山东路宋军一员大将,甚是欢喜,也传命教护送金军好生将李逵送到军前来,他要亲自审问。须知金人在对其他军州宋军时,都没有吃过败仗,惟独在这梁山宋军面前,屡屡吃亏,宗翰更加好奇梁山宋军所用的火器,是以打算通过李逵来查问火器的奥妙。

    听了马灵的消息后,三娘沉吟片刻道:“传令各路教众,不必在费力搭救,只要盯住那支槛送的金军便可,左近并无我正规军马,只靠教众力量是难以救出铁牛的,反倒折损人手。我想等李逵到了宗翰军中后,派人前去联络宗翰,看要用什么才能换回铁牛兄弟。”

    马灵道:“金人多吃我火器苦头,若是说到要交还铁牛兄弟,金人定然会要我们提供火器以为交换。”三娘淡淡笑道:“我等火器之所以犀利,全因内里推射火药和爆炸火药配方之故,就算金人有了火器,但不明我火药配方,仿造出来的火器也只不过是个大炮仗而已。若他们要我们用火器交换,大可答应。”

    马灵笑道:“正是,早前宋军也多派探子来我山东路打探,重金购得几枚火箭回去,但就是因为火药配方不对,所以弄出来的火箭也只是个冲天的大炮仗而已,想来金人就算得了火器,也定然无法做出火器来。”马灵说的乃是三年前济州府火器局失窃案,当时火器局丢失了三枚火箭,后来查明乃是火器局库房守兵中有三人被重金收买,最后这三人被处死,三人的上官也逐级被追究责任,但终究是没有追回这三枚火箭来。

    那失窃的三枚火箭正是被宋廷所得,后来在东京火器营内,宋廷命工匠仿制,但却因为火药配方不对,制造出来的火箭威力稀松,是以得物无所用。

    可千万别小看这火药配方,三娘所用配方乃是后世英军鸦片战争侵华时所用的最为科学、合理的黑火药配方,是经过无数次试验方才得到,火药配比的不同也决定了你做出来的东西到底是威力巨大的武器还是只能用于节日庆祝的鞭炮。

    三娘又问道:“若是派人前去联络粘罕,可有合适人选?”马灵道:“有的,东京这里教众之中,有常年和北方商贸的几位商号东家,都是我们自己人,但因常年和金人做买卖,可以前去联络。”

    三娘嗯了一声道:“可以让他们前去联络粘罕,但不要暴露是我白莲教众,只说是受人所托而来,是个中介人便可,这样他们的危险也小一些。”顿了顿三娘又道:“今天我便会离开两天,你们先按换人的方略去与金人周旋,若是金人要价太高,你们无法做主,便等我回来后再做定止。记着,在与金人周旋的同时,也要先做好筹划,若是谈判失败,便要动武救人,也要筹划武力救人的方略出来。”

    马灵大声应诺,正在这时,便有门子来报,直说闻焕章派了轿子前来,请主公前去。三娘知道这是闻焕章安排妥当了,派人来接自己入宫去的,当下收拾停当,便乘轿而去。
………………………………

第廿九章延福宫上皇讲经 景龙江帝姬闻惑

    已经是中秋之后,深秋晚霞下,残风落叶,格外凄凉,与往年不同,今岁中秋,宋廷宫中却是草草而过,中秋过后,宫中气氛更加凝重。

    这中秋节草草而过,一来是今岁宫中已然没钱了,去岁金军横扫黄河以北各路军州,抢掠去了无数钱粮人口,开封周边也是洗劫一空,开封城内则是为了凑齐给金军的岁币,便连优伶之家也查抄干净,不论是宫中还是民间,都没钱了。其二便是今趟中秋,金军大举南征,最近的一路金军已经攻到了郑州,开封城内外人心惶惶,宫中也没心思操办中秋节庆。

    大内拱辰门外延福宫畔景龙江中,碧波荡漾,流水潺潺。这延福宫与景龙江都是道君皇帝奢心大起的产物,宋太宗时曾想再扩建皇城,由于皇城外民房密集,百姓群起抵制而不得不放弃。一直到北宋末年,风流皇帝道君皇帝觉得皇宫太小,想扩建皇宫。于是蔡京等阿谀奉承的臣子们很快领会了官家的意思,大费钱粮,将北宋皇城以北一直到内城北墙一段全部圈起来,将这里的一些兵营、作坊和寺院全部迁走,然后在此处建起了一座座宫殿,这就是延福宫的建筑群。又在延福宫旧城濠外之地疏浚为河,取名景龙江,这便是延福宫与景龙江的由来。

    此时这景龙江上,一叶扁舟,橹声汩汩,两岸名目繁多的奇花珍木,此时深秋,两岸落英缤纷,流水潺潺,置身其中,恍若仙境。

    那扁舟之上坐了四五人,第一位便是当今太上皇道君皇帝,他传位之后,便搬出宫中,专在他喜爱的延福宫中居住。另一位却是年方二八,花容月貌的柔福帝姬赵嬛嬛。再有一位却是端明殿学士,福建延平人氏,已经六十余岁的大内道藏文官黄裳。余者乃是大内舟师,操船驾撸,在江中泛舟。

    原来今天乃是黄裳来给道君皇帝讲道藏经文的日子,赵嬛嬛乃是道君皇帝最喜爱的帝姬,是以今日也同她师傅黄裳一道前来探望道君皇帝。

    三人泛舟江上,两岸美景,黄裳口中道藏经文平时柔和,却始终解不开道君皇帝浓眉深锁。黄裳再讲一段时,道君皇帝却抬手止住道:“今日烦忧,不讲经文吧。”

    黄裳便住了口,赵嬛嬛心忧老父,宽慰道:“父皇已经退位,便该抛开烦恼,那些忧愁的事便让皇兄去操心便可。今天难得嬛嬛来探望父皇,父皇到现下都还未曾笑过。”道君皇帝闻得女儿娇嗔之声,心下大慰,终于莞尔笑道:“你啊,当真是小女儿家不知世上忧愁。”

    赵嬛嬛撅起小嘴道:“我怎么不知道?如今那女真人又兵犯中原,父皇为此事忧愁,皇兄也是为此事忧愁,前日我去探望皇兄,皇兄也是一脸惆怅模样,都不如何理我。”

    道君皇帝长叹一声道:“这回金兵来势汹汹,只怕难退啊。你那皇兄,只顾自己,不顾我这老人家,如此不孝,不提也罢。”赵嬛嬛奇道:“皇兄如何不顾父皇了?想来只是皇兄国事繁重,没有工夫来探望父皇罢了。”

    道君皇帝哼了一声道:“谁要他来探望?他不来我更自在!”赵嬛嬛侧头想了又想,还是想不出关键来,问道:“父皇,皇兄除了忙于国事,甚少来探望父皇之外,嬛嬛实在想不出有何地方不孝的。”

    道君皇帝轻抚嬛嬛秀发,叹口气道:“你那皇兄啊,装傻充愣,如今这金兵迫近,守卫京城乃是他这个皇帝的职责,也是责无旁贷他不能离开京城,无可厚非。但我与他传话多次,要他安排我去淮泗地方上走走,他却总是不允,这还不是不孝么?”

    赵嬛嬛愣了一愣,一时间未曾想明白,黄裳在一旁确是心头敞亮,忍不住插口道:“上皇容禀,今上皇虽然禅位,但上皇福威依旧,举足轻重,不亚于皇帝,若是上皇轻离京城,只恐更加教军心混乱,人心惶惶,于国无益,是以皇帝才未曾准允。如今天下担子都在皇帝身上,是以皇帝如此也并非不孝,而是无可奈何啊。”

    闻言,道君皇帝板起脸孔来,重重的哼了一声,指着黄裳愠道:“你也帮着他说话,看来真是逊位天子便不如人了。”黄裳急忙躬身请罪,道君皇帝摆摆手道:“不必了,你老黄道经讲得好,但人情世故却不大明白,除了经文,旁的事你也不必多口。”

    赵嬛嬛见师傅被父皇斥责,急忙拉着道君皇帝娇声道:“父皇,黄老师傅跟你许多年,为你编修了多少道藏经文,何故如此说他?嬛儿倒是觉着黄老师傅如此说定有他的道理。”

    道君皇帝哼了一声道:“嬛儿你还小,你不知道的事还多,你那皇兄,战和局面不定,又不招勤王军马来京,又不许迁都之议,我这里想走也不让,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你乃是天家之女,若是当真有城破一天,便是苦了你们了。我本想让他答允,我带着你们母亲、姐妹一同离开的,以免有什么不测,你们这些女子命运凄惨啊。父皇前趟去了淮泗,回京之时,沿途所见,那些女真人猪狗不如,**掳掠无恶不作,决不能教你们皇室女子落于女真人之手。”

    赵嬛嬛小脸一白,微微颤声道:“父皇莫要吓唬嬛嬛,这京城上一趟也是安然无恙,这一回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吧。”道君皇帝哼一声道:“上一趟有种师道、李纲、宗泽这些人,又有二十余万勤王大军在,自然无恙,这一回呢?父皇虽然深居宫中,但外面的事还是知道的。那女真人兵分两路,西路军粘罕出兵不足旬月,便攻下忻州、代州,大将折可求、刘光世军大败。入南北关,进攻隆德府。城中无备,知府张确、通判赵伯臻、司录张彦遹等奋战而死。金兵破隆德府,进至高平。你那皇兄又被迫***邦彦、张邦昌等,用吴敏和反对割三镇的中书侍郎徐处仁作宰相,李纲知枢密院事,许翰同知枢密院事,准备迎战。”

    赵嬛嬛不闻政事,听到这里道:“皇兄做得对啊,既然打过来了,咱们就迎战便是了。”道君皇帝冷笑道:“他要是下定决心迎战也便罢了,可惜他战和不定,他那亲信大臣之内,门下侍郞耿南仲、中书侍郎唐恪、尚书右丞何栗等是主和的,虽然他用了主战的建议,但主和的大臣一加游说,他又糊涂了,战和两派纷争不休,朝局混乱又如何能坚定抗击金人之心?”

    黄裳叹口气,心里却想:“这太上皇退位之后,或许是身处局外,看得反而清楚了许多,但可惜啊,他在位的时候,却没这时想得透彻。”心头这般想,嘴上却不敢说的。

    只听道君皇帝续道:“上一趟金兵自东京退走时,种师道曾请领兵追击,你那皇兄不许,还罢去他的帅任。这趟金兵南下,他倒是听主战派的意见,又再度起用种师道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驻滑州迎敌。又命李纲为京东西路宣抚使,往援太原。这般任命也还尚可,但却只给李纲兵一万二千人,李纲请领军需银绢钱各百万,都只给二十万。李纲兵少缺钱粮,如何能援得了太原?那种师道在河北、河东,都是女真人肆虐过的地方,各路州县缺兵少粮,女真人这趟出兵五十万,只靠种师道那数万兵马,又如何能守得住河北、河东这许多地方?”

    赵嬛嬛闻言秀眉深蹙起来,喃喃道:“只有几万人,女真人有五十万,还真是守不住啊。”道君皇帝哼了一声道:“人少没粮也就罢了,种师道、李纲皆乃名臣,也会自己想办法,但可笑的是你那皇兄却连些许时日也不给他们。那李纲出兵,七月抵孟州,留十余日,招来当地士卒训练,修整器甲,筹措粮草。你那皇兄却听信谗言下诏,解散招来的士卒,催促李纲去太原。八月初,再任种师中为京东西路宣抚使。九月初,以李纲拖延为由,***纲兵权,改除观文殿学士、知扬州。这李纲便就这般罢官免职了。”

    赵嬛嬛忍不住惊呼一声,掩住小口道:“皇兄这般就不对了,李大人兵马太少,多招些兵马再去解围,才能成事,否则怎能解太原之围?”顿了顿赵嬛嬛又道:“那种师道和种师中呢?他们也是名称良将,有他们在或许也不会太坏吧。”

    道君皇帝冷笑道:“李纲没能做到的事,种家两人又能如何?种师中接任之后,只能以两万余人马勉强前去解围太原,那太原城下金军不下三万,自然是唯有兵败一途。而种师道这里,河北、河东许多州县要守,金兵这趟又是多路而来,自然也抵挡不住。八月间,两厢里都是兵败大溃,那朝中唐恪、耿南仲等乘机排挤主战派。你那皇兄不思教训,反而见抵挡不住金兵,又起了求和的念头,于是罢免吴敏、徐处仁、许翰等出朝,任用唐恪作相,又罢去种师道帅任。主战派被排斥几尽,主和派控制朝政,一心等待金军到来后求和。”
………………………………

第三十章假手于人议迁都 公义私心望南逃

    便在景龙江内,扁舟之上,赵嬛嬛听了道君皇帝的话后,轻叹一声道:“我大宋也不知是怎么了,钱粮富庶,人口众多,却打不过女真人。打不过也只有求和了,皇兄也是迫不得已啊。”

    道君皇帝摇头道:“你那皇兄没有远见,若是知道打不过,一开始就不该再起战端,去岁和议已成,便遵守和议,也能得数年光景来,只要有数年光景,积聚国力,招兵买马,训练新军,也并非不能得卧薪尝胆之效,可惜他耳根子太软,没有主见。”

    顿了顿,道君皇帝续道:“金兵继而南攻,你那皇兄惊慌失措,召集百官商议三镇割让求和事。唐恪、耿南仲等坚主割让,谏议大夫范宗尹甚至伏地流涕,请割地以纾祸。兵部尚书吕好问请结集勤王军保卫京城,唐恪、耿南仲居然以此举可能触怒金兵为由而不许。诸路勤王军自动集来,唐恪居然撺掇你皇兄命各路勤王军马停止勿前,诸路军只好反旗而去。种师道听说真定城破,急召西南两道兵赴东京。唐恪、耿南仲令两道兵不得妄动,兵士散走。种师道便在九月初,忧愤病死,一代良将便就这般去了。”

    听到这里,赵嬛嬛眼眶一红,几欲垂泪道:“这些主和派当真讨厌。”道君皇帝与黄裳都是相识苦笑,这赵嬛嬛柔顺温婉,善良天真,不知世事险恶,对于极其厌恶的人也只是用讨厌二字形容。

    道君皇帝续道:“如今你那皇兄打算派你九皇兄(即赵构)作使臣,王云为副使,到金军那里求和,还道只要割让三镇便可教金军息兵,但却不想如今金人兵势凶猛,金人定然不会再满足只要太原三镇,若所料不错的话,金人定是要挟划黄河为界,河东、河北地全部归金,方才会罢手啊。”

    赵嬛嬛轻轻啊了一声,掩住小口,惊呼道:“黄河以北之地都要割让?金人会有这么大的胃口么?”道君皇帝叹口气道:“若我是金人皇帝,就一定会这般索求,谁让我大宋军马敌不过金人呢?”

    黄裳听到这里,忍不住道:“上皇,山东路那里还有十余万军马,那女宣抚使……”话还没说完,道君皇帝抬手止住道:“你道学虽是上品,但政论上却无远见。当年四大寇中,为何方腊、王庆、田虎皆败亡,惟独梁山得了招安?实则是这女宣抚使极富远见,更有卓识。即便当时她军马势力冠绝四大寇,她都能忍住,没有像方腊、田虎、王庆那般,僭号自立,只因她明白,即便当时她扯旗造反,也没有必得天下的胜算。因此她能忍住,只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来迷惑天下愚民百姓。她受招安之后,阴蓄异志,在山东路改政方令,招兵买马,不断扩充军马,足见她其志不小,偏偏又表面对朝廷恭敬顺从,不论是昔年讨伐田虎,还是资助钱粮攻灭方腊,还是后来北上燕京伐辽,再后来勤王开封,她都没有表露出违抗朝廷之意,相反从几件大事上,反而博得一个忠臣良将的名号,蒙骗了天下人。此女实则是想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山东梁山之祸不在金人为祸之下,若处置不当,乱我大宋者,必定是此女。”

    黄裳还想再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忍了回去,道君皇帝续道:“唯今之计,若我还是皇帝,便只能想到一途,便是祸水东引之计,朝廷大可答允金人要求,尽数割让黄河以北土地,教金人和那山东女杰去两虎相争。”

    黄裳道:“金人若占黄河北岸,那东京时刻便在金人刀锋之下了啊。”道君皇帝一拍大腿道:“那正好教朝廷迁都,迁都道淮河以南或是直接迁到江南去,江南富庶,靠着江南的人力财力,积蓄国力,几年后,金人和山东路梁山都两败俱伤时,在挥军北伐,定可收复北方失地。”

    黄裳听了之后,心下微感惊奇,想不到这只知道修道和诗词歌赋的太上皇今天居然有这般见识,若按他的这策略行事,宋廷或可转危为安也不一定。

    见黄裳面露诧异之色,道君皇帝叹口气道:“有道是: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本来孤也不想把话说明白,但孤如今也不是皇帝了,皇儿也听不进去孤的话,和他说什么他都反着来,总觉得孤还想做回皇帝去。今日既然说到这里了,便实话与你们说了,这个策略其实乃是蔡京被贬之前,向孤进的书信中说的。蔡京当时就料到会有今日这般局面,是以提前给孤说了。”

    黄裳叹口气道:“蔡相老臣谋国,是有远见卓识的。但臣下猜想来,蔡相提这个策略出来,多半还是为了自己。蔡相只想着给上皇提了这个策略,将来上皇若能说动官家,教朝廷行此策略,说不定朝廷能念在他献策有功,免了他一家的罪责。”

    道君皇帝缓缓颔首道:“是啊,这也是蔡京他想给自己留个后路,只可惜啊,他等不到那一天。”赵嬛嬛道:“那父皇快些和皇帝哥哥说去啊。”道君皇帝摇摇头道:“有道是二龙不相见,孤此时不论说什么,你那皇兄都听不进去的。”

    顿了顿,道君皇帝目光灼灼的望着赵嬛嬛道:“但嬛嬛你与你那皇兄交好,若是你能前去与他提了这个策略,说不定他能听得进去。”说着又望向黄裳道:“嬛嬛前去提了这策略,嬛嬛久居深宫,皇儿定然不会相信这策略是嬛嬛能想得出来的,到时候只望黄卿家你能站出来,直言此策乃是你想出来的,千万不可提是从我这里听去,否则皇帝定然不会依行此策,到那时候便万事皆休。此乃万全之策,即便是黄卿家的主意,就算皇帝知道了,也不会怪罪黄卿家的。”

    黄裳这时候才明白了道君皇帝今日为何会不讲道经,引出话头来说起国事来,原来是想让赵嬛嬛前去献策,而自己做一回幕后推手,只希望当今天子能依行此策。

    黄裳当下应了,赵嬛嬛也郑重的点点小脑袋道:“父皇放心,嬛嬛也是天家之女,为国为民计,我也一定会说服皇兄,依行此策的。”

    道君皇帝一手拉住赵嬛嬛的小手,一手轻抚嬛嬛秀发,柔声道:“我儿长大了,能替父皇分忧了,父皇很高兴。但你记着,就算你那皇兄暂不肯迁都,也要说动他,先将你们一干宫中女眷还有父皇放出京城南下去,以免城破后,你们这些女眷受辱,父皇老了,也吃不起那惊辱,若是城破,父皇一定不肯吃金人拿了受辱,便是唯有一死了,望你和皇兄念在父亲老迈,可不能教老父受此一劫啊。”

    赵嬛嬛急忙点头应了,又宽慰老父几句。黄裳听了后却心头暗暗摇头,想来这太上皇耍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