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扈三娘水浒逆袭传-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样子,于是高俅便有了投靠三娘的念头。

    只不过高俅对三娘和林冲还是有些恩怨,当下高俅便有些为难的道:“话虽如此,但高某与那扈宣抚使、林教头昔年曾有恩怨,只恐难以收留。”

    陈曦真笑道:“太尉与宣抚使恩怨我也知晓一二,但我家主公与林教头都是胸襟宽广之人,岂会因小小恩怨而不顾大业?若得太尉相助,主公必定倒履相迎。”便在陈曦真相劝之下,高俅便答允晚间先来见三娘,看看三娘的气度,才考虑是否答允投靠。

    所以高俅当晚便乔装来到了三娘大营之内。听了高俅与陈曦真的话后,三娘微微一笑道:“当年与老太尉恩怨,我早已经不记得了,至于师兄那里,说实话,若非老太尉当年相逼,他也不会有如今成就,只怕还在京城做个小小的教头,蹉跎岁月吧。”

    说到三娘、林冲与高俅的恩怨,似乎除了高俅陷害林冲,发配沧州,而后又派人去沧州想杀林冲,而后多次与梁山作对之外,高俅并没有造成过什么实质性伤害。只因三娘的缘故,高俅父子并没有逼死林娘子,反而高衙内却是死在三娘手上。而高衙内之死,高俅一直认为是陆谦下的手,而三娘也只是有嫌疑而已,高俅一直不知道其实高衙内是死在三娘手上。

    也正是因为林冲与高俅的恩怨之中,林娘子没有被逼死,所以在后来高俅被梁山抓过几次,三娘都没有杀他,否则高老贼哪有命活到今日?反倒是三娘觉得高衙内死在自己手上,高俅一直懵懂不知,略有愧疚。

    听三娘说了恩怨之后,高俅松了口气当下道:“既然如此,高某愿投门下,便是去山东路做一小吏,也心甘情愿。”三娘却摆手笑道:“太尉去山东路却是屈才了,太尉愿投我门下,我扈岚自是欢迎,但太尉却不必去山东路,依旧在朝中为官,为我在朝中内应便是。”

    高俅闻言微微一鄂道:“愿闻其详。”三娘起身道:“太尉宽心,我教太尉留在朝中,便自有办法保住太尉,不会受蔡京一党牵连。想这大宋日薄西山,气数将尽,女真人势大,不会就此甘心,定然还会南侵。待得将来宋廷败亡之前,我需要有人在朝中为我办事,以太尉在宋廷人脉,最好胜任。将来若是天下大乱,我能得大位,鼎成霸业,太尉亦不失公侯之位。”

    高俅虽然早已经看出三娘有不臣之心,从她一系列准备来看,也是朝着造反的路走的,但不想今夜她居然就这般轻描淡写的说了出来,饶是高俅心有准备,但此时听来,还是颇有些震耳发聩。

    见得高俅张大口却不知说什么,三娘莞尔一笑道:“太尉不必惊奇,大宋无道,我取而代之,乃是顺应天命。想我扈岚麾下兵强马壮,带甲数十万,粮草不计其数,更有天下万民之心,如何不能成事?今夜与太尉推心置腹的说了,便是我信任太尉。”

    此时高俅才如梦初醒,当即感激淋涕的拜了道:“高俅愿随主公左右,定鼎天下。”三娘笑着扶起高俅,随后取出一枚药丸道:“适才太尉喝下的茶水之内,我加了一味药。那药平素无害,只需定时服用我这枚解药,便是大补之物。但若定时未曾服药,便是要命的药性。既然太尉如今投效于我,便赐这解药,今后会定时有人送药给太尉。待得将来太尉回归麾下,我自会彻底解除这药性。但凡在我扈岚麾下远在他方为内应之人,都要服用此药,太尉莫疑。”

    听了这话,高俅后背冷汗直冒,才知道三娘手段的厉害,若是自己今夜没有投靠,回去后定然是毒发身亡,当下便拜领了这解药,匆忙服下。

    随后三娘便道:“不瞒太尉,今夜便有闻焕章到来,也投在我门下,教我保住他不受牵连,太尉回京之后,可与他互成依靠,相互护持,定可在朝中站稳脚跟。此趟太尉虽然牵涉蔡京一党,但只消太尉回去后,抢先出首,指证蔡京一党罪证,我这里再修书与李纲、种师道等人,定可保太尉无恙。”

    其实高俅在历史上也是因为提早领兵回京,赶上了勤王大军的末班车,远离了太上皇与新帝的政治斗争而没有受蔡京、童贯倒台的牵连,是以三娘对于保住高俅还是有把握的。

    当下三娘修书三封交予高俅,高俅拜领后,千恩万谢的去了。高俅去后,陈曦真道:“当真想不到三娘你能容得下高俅。”三娘笑道:“昔年曹孟德能容下杀了自己儿子的张绣,方能成一代霸主,我与高俅又无深仇大恨,如何不能容他?”顿了顿三娘看着陈曦真笑道:“义父真乃扈岚福星,引荐高俅有功,有了高俅与闻焕章在朝中,我将来行事便更有把握了。”陈曦真却道:“自家人何须言谢?”两个相视一笑,陈曦真便告辞回营去了。
………………………………

第十二章 解困局二虎竞食 坐享成渔翁之利

    大宋靖康元年正月末,金国第一次南侵虎头蛇尾,在打到东京开封城下后,逼迫宋廷签订城下之盟,宋钦宗上表求和,自居侄皇帝,尊金太宗为伯皇帝,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府,以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羊各万匹,绢帛百万匹,并以肃王赵枢、太宰张邦昌为质,才换来了这一纸和平条约。

    但后来金军见宋国勤王大军陆续赶到,唯恐身陷险境,只收得金百万,银千万便匆忙撤兵。但不想在北返途中,被宋将种师道、藩镇宣抚使扈岚击其暮归,折损军马万余,被俘三千余人。被逼无奈之下,完颜宗望只得释放沿途掳劫的女子、匠人近两万人,交割让路借船费白银一千万,方才得以渡过黄河。到了黄河北岸后,完颜宗望眼望黄河南面,手中马鞭一挥,恶狠狠的怒道:“好个梁山女贼,此仇不报,万难做人!”随即振臂对麾下诸女真将士高喊道:“大金儿郎们,我们还会回来的!”金军上下齐声嗬嗬怪叫,而后卷旗北归,自回燕京不提。

    却说那道君皇帝禅位后逃到镇江,闻得金军退兵,便走水路回京,不一日便到了东京,早有宋钦宗率领文武百官亲自到开封水门迎接。接得道君皇帝后,尊为上皇,安置宫中居住。

    道君皇帝回到东京后,蔡京等人也跟随回京。便在上皇回京之前,耿南仲等人便密奏钦宗,痛斥蔡京一党等**国殃民之举,而主战派李纲、种师道、宿元景等人此趟居然难得的与主和派步调一致,隔了一天也上奏朝廷,要求严惩蔡京一党。

    加上金兵退走后,开封左近百姓饱受战火之苦,坊间又有流言传出,说了许多蔡京一党的恶事,并将撺掇上皇南逃的罪名扣在了蔡京一党头上。

    而钦宗皇帝则深恨蔡京一党在自己刚继位时,居然不顾新帝和京城安危,居然领兵扈从上皇南下,更兼蔡京一党乃是上皇亲信,因此下定决心便要扳倒蔡京一党。是以道君皇帝尚未还京,宋廷朝堂上下都已经准备好了收拾蔡京一党。

    而在道君皇帝回京之后,当天便有殿前太尉高俅、蔡京一党麾下参谋闻焕章两个一起上书,揭露蔡京一党罪证。有了高俅、闻焕章这个由头,火山彻底爆发开来,无论是钦宗朝的主和派还是主战派,无论是朝野内外,无论是开封内外,纷纷上书揭露蔡京、童贯一党的罪恶。

    长久压抑在人们心中的愤怒和仇恨,一起迸发了。朝野官民纷纷揭露蔡京、童贯集团的罪恶。太学生陈东此前的上书又被搬了出来,加上闻焕章列举的详细罪证,直指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为六贼,朝野纷说“六贼异名同罪”,请把他们处死,“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便在声讨六贼事件爆发的次日,钦宗首先罢免了王黼。吴敏、李纲请斩王黼,开封府尹聂昌派武士斩王黼首级献上。随后隔了一天,钦宗下旨将李彦、梁师成赐死。

    蔡京、童贯被贬官流放,蔡京在流放途中死于潭州。朝中继续揭发童贯罪恶,钦宗派监察御史斩童贯。这位史上不可一世的太监大将被枭首处死,死前受尽凌辱,可怜刑不上大夫对于一个阉人来说是无用的。

    跟着不出旬月,朱勔和蔡攸、蔡攸三人都被流放。此后,朝官纷纷议论,说三人罪不容诛,三人也都在流窜地处斩。蔡绦也被流放,病死。蔡京、童贯一党残酷地压榨百姓、屠杀百姓的民贼们,恶贯满盈。而那位真正害民的太上皇却无人指责,仍旧在宫中好吃好喝的安然享受着。

    而高俅、闻焕章出首有功,加上高俅领兵赶上勤王末班车,钦宗看来他还是心向自己的,加上有李纲、种师道、宿元景等人保奏,便没有牵连到高俅。高太尉依旧做他的高太尉,但高太尉却改换门庭,成了主战派。闻焕章也是得益于转作污点证人,又有李纲等人保奏,不但没有被牵连,反而得了个从五品枢密院都承旨的正式官职。

    短短时间内肃清了蔡京、童贯一党之后,宋钦宗算是解决了他与太上皇的帝位斗争这个头痛的问题,这期间太上皇也好在没有太多干预,只躲在深宫中继续修炼他的道术,画画写字,享受美女。解决了这个头痛的问题后,宋钦宗接下来便要解决的就是聚集在城外的二十万勤王大军之事。

    而二十万勤王大军又围着三娘所部,两厢骑虎难下,教宋钦宗举棋不定。这天耿南仲前来求见,引了闻焕章前来,原来闻焕章主动前来求见耿南仲,并献上计策,如何解这个局面。

    钦宗当即面见耿南仲与闻焕章,见了大礼后,耿南仲便将闻焕章言语说了:“陛下,如今二十万勤王大军仍旧在京城左右,此部兵马为李纲、种师道等人所控,势大难制,只恐日久生变,或有变乱之祸。臣门下闻焕章前来献策,便是下旨与山东路藩镇,答允先赦免其上趟抗旨不尊之罪,教其所部兵马北上解太原之围。”

    闻言钦宗皱眉道:“方才与金人议和,太原三地便是要割让出去的,如何又要让她去解太原之围?”耿南仲道:“如今金兵方退,此趟金人南侵议和之罪都加与了蔡京、童贯一党,朝野主战之声,声势浩大,不可强逆。况且日前朝中派了使者前去太原传旨,教太原守将王禀让城,但王禀诸将士皆誓死不愿让城,朝廷和议其实已经是万难达成。更如今朝野反对割让三镇,群情汹涌,势不可挡,未免朝野将不战之罪归于陛下,臣以为此趟可以派兵先解太原之围。”

    说到这里,闻焕章上前道:“陛下容禀,金兵野战虽然无敌,但不善攻城。那太原城与中山府都曾坚守,太原城更是从去岁坚守至今未曾被金兵攻破。臣愚见,三镇不可弃,只消河北诸府镇不弃,固守城池,金兵也不敢轻易南下,如此可保京城无虞。而若弃了三镇,金兵可长驱兵马至黄河饮马,京城哪里有安稳的一天?”

    听到这里,宋钦宗微微颔首,示意闻焕章继续说下去。闻焕章见钦宗首肯,精神一振续道:“那山东路藩镇女宣抚使兵强马壮,势大难制,不若命其北上,让她与金兵斗个你死我活,此乃二虎竞食之计。朝廷可不费一兵一卒,除掉山东路这个隐患,又可解太原之围,教金人不敢南下,何乐而不为?”

    听到这里,钦宗心中大动,闻焕章又道:“更兼如今朝野主战声威颇重,不可违逆民意,但不如就教山东路出兵,允其戴罪立功,若然有功,前趟抗旨不尊之罪也可赦免,朝廷也有了台阶下。而山东路军马北上之后,那二十万勤王大军亦可撤围,各部回归各自驻地,教兵马最多的种师道尾随山东路军马之后,一般的背上去解太原、河北之围。一来乃是调开种师道部,教其不能在京城左近逗留。二来乃是监视山东路兵马之意,教种师道监视那女宣抚所部,定要教其与金兵厮杀,不可只出工不出力。三来教种师道在其后,若是山东路军马与金军拼个两败俱伤之时,可教种师道趁势将两部军马都收拾了,此乃渔翁之利。”

    闻言钦宗大喜,正要按闻焕章所言下旨,却听一人忽然自屏风后转出,口中道:“皇儿,不可让那扈岚去太原、河北!”三人看时,却是太上皇一身道袍信步前来。钦宗连忙起身见礼,耿南仲、闻焕章也参拜了。

    虽然太上皇这些日子深居简出,但钦宗见了他,面上的礼数还是不缺的,所求之物更是供应无缺。太上皇到了面前便道:“那女贼兵马强盛,诡计多端,如今被困于京城左近,正是剿灭她的大好时机,千万不可放虎归山,更不可教其破茧而出,否则天下将大乱矣。”

    这太上皇自回宫后本不太过问朝政,但今天前来见钦宗,本是想让儿子多给自己找几个得道之士前来相助修炼,但偶然闻得闻焕章的二虎竞食之计,想到当日在三娘营中被其所拒,是以恼羞成怒记在心中,于是便出言阻拦。

    钦宗闻言便道:“父皇,话虽如此,但周遭二十万军马并非其敌手,况且勤王大军久在京城左近,日久生变啊。”当下钦宗将自己的理由说了。虽然这太上皇的建议站在大宋皇帝这边是对的,但这位太上皇并非朝政高手,他只是个艺术家而已,是以也说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来,只是一味的强逼钦宗不可放虎归山。

    说到最后,钦宗还是不肯答允,道君皇帝气得拂袖而去,临走前留下一句话:“竖子不听我言,将来亡大宋者,定是此女!”

    道君皇帝走后,钦宗心头更气,本来他还没打定主意,这太上皇来闹了一场,他反而坚定了主意,太上皇反对的,他便要支持,于是当天便下旨,教勤王大军撤围,并发旨意给三娘所部,教其北上解太原、河北之围,戴罪立功!
………………………………

第十三章 连消带打出考题 翘首以盼待援军

    大宋靖康元年二月初,金军自开封退兵后不久,大宋朝廷便迫不及待的撕毁了议和条约,看起来好似是硬骨头了一把,实则却是政治幼稚的表现。

    勤王大军撤围,朝廷颁旨命山东路藩镇军马戴罪立功,前去解太原、河北之围,撕毁议和条约的消息传来后,三娘当即冷笑起来,问黄文炳道:“这事你怎么看?”

    黄文炳也笑道:“大宋君臣对待这国之大事好似玩笑一般,战和不定,朝令夕改,如何能服众?若是要抗击金人到底,一开始便号令各路军州、天下军民百姓共同抗敌,死战到底,绝不议和。若是要求和,这趟议和已成,就该打落牙齿和血吞,先将议和条约认下,只等卧薪尝胆之后,机会来临,再图收复失地。如今什么都没准备好,只凭军民一腔热血,便这般不顾一切又推翻和议,当真是游戏一般。”

    三娘笑着点头道:“正是,看来这宋朝君臣并无长谋远虑,更无敌我实力的认真分析,只是现在主战派占了上风,朝廷又变了战和风向。这趟议和虽然屈辱,但若是议和能为大宋争取个一两年时光,用这段时光,励精图治,卧薪尝胆,操练军马,号召军民,好生备战,或许还有与金军一战之力。可惜啊,如今什么都没准备好,就匆忙撕毁和约,号令勤王军马北上解围,如此仓促出兵,定然不会有好结果。”

    顿了顿三娘又道:“不过这趟宋廷要我们为先驱,看来是想驱狼吞虎,能出这个计策的也只有闻焕章这人了。”黄文炳皱眉道:“难道这闻焕章真是假意投靠,其实还是要与我等为敌不成?”

    说话间,有东京两位信使同时到来,分别送来了高俅与闻焕章的密信。三娘先看了高俅的密信,上面很简单就是知会三娘,朝廷有意驱狼吞虎,要山东路军马为前驱解太原、河北之围。信上高俅说了,只因这趟宋廷上下群情汹涌,都是主战,耿南仲听了闻焕章之计,方才出了这个计策。还在信上反复请罪,说只因他此趟权柄不如从前,说话没分量,未能阻拦此趟成议,请扈宣抚使务必小心云云。

    三娘看完后将信递给黄文炳,黄文炳看了后笑道:“看来这高太尉还是心向我们的,不但点破此乃驱狼吞虎之计,更连朝廷之中是谁献策的都说了。”

    三娘微微颔首笑道:“这高俅还是怕若我这里败亡了,他一年后没有解药,一命呜呼。”说着又拆了闻焕章的信函看了起来。那闻焕章信上说了,只因此趟朝中对于如何处置山东路藩镇军马举棋不定,又恐勤王军马聚集京城生变,他闻焕章思虑良久,方才想出这个连打带消的计策,一来可让山东路军马脱困,不至于现下就同大宋军马斗个你死我活,二来也可解太原、河北之围,教宋金之战继续下去,山东路军马才好从中渔利云云。

    最重要的是,闻焕章在信的末尾写道:“余尝闻女君有天下之志,自古山西、河北乃天下之首,山东偏安一隅,若要问鼎天下,当在山西、河北提早布局,此趟实乃良机,万勿错过,窃以为要。”

    看完后,三娘将信又给了黄文炳,黄文炳一目十行看了皱眉道:“从信上看来,闻焕章这计策又是从我方大局筹划,他这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呢?”

    三娘晒然一笑道:“很简单,他现在还在观望,并没有真心投靠于我,而出兵太原、河北,却是他给我留的一道考题。他是想看看我军到底有没有能力在山西、河北站稳脚跟,做活这盘棋局。若是我军能抓住这个机会,把问鼎天下的局布好,到时候那闻焕章才会真心投靠我们。”

    黄文炳颔首笑道:“看来这闻焕章也是极富远虑之人。”三娘沉吟道:“好,既然如此,我们便按原来的设想,开始布局中原。这里便先请我师兄林冲领三万军马赶赴太原解围,黄文炳你便辅佐我师兄同去,现在军中的一应将佐尽皆带去,粮草辎重我会让水军接济上去。我这里只领女营兵马走水路,先回山东路,再点五万军马随后进军河北。山西太原之地便交托林冲师兄与你了。”

    黄文炳躬身领命道:“定然不负主公托付,定会教我军在山西站稳脚跟,做活这个棋眼。”商议定后,三娘便命击鼓升帐,少时诸军将领都到了。

    见诸将都到齐之后,三娘便当众宣布,将宋廷旨意说了。闻得宋廷又撕毁和议,与金军开战,命山东路军马去解太原、河北之围,准许山东路军马戴罪立功,帐内诸将皆是冷笑不已,就连张叔夜都冷然笑道:“朝令夕改,战和不定,国之大事,如同儿戏!”陈曦真也破口骂道:“这朝廷真是昏庸无能,既然要对金军开战,十几天前就不该放完颜宗望过河,那时候要是能如我军一般,拼死向前,完颜宗望所部十余万金军岂能过河?要是歼灭了完颜宗望所部十余万金军,金人便是断了一臂。眼下金人已经过河回撤了,又要开战,真是脑袋被驴踢了。”

    三娘劝住诸将躁动,缓缓说道:“朝廷昏聩,方能显出我军大义,不必管他!既然如今有机会前去太原、河北,那我军便前去抗金,此乃我军大义所在!”

    当下三娘便命林冲为西路军主帅,黄文炳为军师,陈曦真为参军,麾下领花荣、张清、朱仝、雷横、刘唐、李逵等大将,就眼下三万军马先期开往太原去,三娘与张叔夜、孙二娘、琼英领女营军马走水路先回山东路,重新点起五万军马,再赶往河北去。

    都部署妥当之后,各部军马便即开始准备拔营开拔。三娘单独将林冲、黄文炳、陈曦真留下,交代道:“太原军民自去岁开始,便坚守太原抗击金军,军民士气、死战之心绝无二话,惟独被金军重围,只恐粮草器械不济。师兄你们此去解围,金军十余万众,而我军只有三万军马,难以正面匹敌。此去要扬长避短,便欺负他金人没有水军,以汾水为依托,沿河布下硬寨,水寨、陆寨相互依托,陆上兵马靠水军运送粮草,这样可保我军粮道不断。待得站稳脚跟后,便要步步为营,逐步向太原城推进,争取打通入城通道,修筑硬寨直达城下,如此便可将粮草器械兵员,源源不断送入城内,如此一来,便可解太原之围。”

    林冲闻言颔首道:“正是,我军兵少,难以正面解围,只有以硬寨为依托,靠弓弩火器步步为营,打通解围通路。”黄文炳道:“只是这般战法颇为呆板,须得多花些功夫,再有便是沿途要多召集民夫为我所用,多请民夫为我修建营砦,我军马在外抵挡金军。”

    陈曦真道:“我军北上抗金,太原左近百姓定会襄助,民夫之事不必担忧,定然是从者甚众的。只要我军沿汾水结下硬寨,粮草器械供应无缺,我军有地利、弓弩火器之利,就算只靠三万军马,也足以与金军周旋。”众人皆是赞同这个办法。

    三娘又道:“此去除了解太原之围外,还要放手发动军民百姓,务必教我军在山西占住脚跟,扩充地盘,这般才能算是在山西布下一枚棋眼。”林冲等人皆是躬身领命。

    当下商议定了,林冲等人便即告辞而去,三娘自命孙二娘、琼英等女营兵马也准备拔营。

    两天后,三娘领张叔夜、孙二娘、琼英并女营数千兵马乘张顺所部水军战船沿水路返回山东路,林冲自领三万军马渡河往太原而去,张顺分出一支水军护送粮草辎重言黄河北上,自河津入汾水水道也往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