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扈三娘水浒逆袭传-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宗翰颔首笑道:“两位与我之见不谋而合,此战要的便是一个快字!先快速南下,诸路军马分兵攻打山西各路军州,然后进占黄河东岸各处渡口,偏师也要快速南下袭取洛阳、潼关,这样在敌人还没有整顿好军马之时,便可占据主动!此战若遇坚城,不可在坚城下与之僵持,我要的便是一个快字!诸将当谨记之!”一众金将皆轰然称是!
当下宗翰便派遣银术可领三万军马先行南下攻太原,另一路完颜希尹统领三万军马从西路南下攻取汾州而后袭取黄河东岸诸路渡口,另一路由完颜娄室统领,从中路攻晋州,而后长驱南下渡黄河取洛阳、袭占潼关,完颜宗翰自领大军居中调度策应。
这趟金军不但兵马雄厚,多达十六万,更兼宗翰用兵狠辣,一上来便用了个快字,分数路出击,打了宋军一个措手不及。银术可从云中府出兵后的第二天,便在文水击溃了张灏部宋军,而后数天内兵临太原城下。统领义军在汾州的林冲、花荣、杨志、刘唐、李逵等都没准备,当得到消息时,林冲火急命刘唐、李逵赶往太原救应,又命散在各处军州的梁山宋军掩护各地军民撤往汾州,若是道路阻断的,便先撤入山内。当刘唐、李逵到了太原时,金军已经将太原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随后坏消息不断而来,刘唐、李逵引兵走后,金将完颜希尹又领军围了汾州,汾州林冲所部固守,正与金军鏖战,而林冲所部大部散于山西各地州县,又要掩护各地军民百姓躲避战火,一时间难以聚齐兵马,是以接战甚是辛苦。金军势大,而分散各地州县的梁山宋军虽然数月内扩充不少义军,多的有万余人,少的有三五千人,但都良莠不齐,并不精锐,也不敢与金军交战,便主动掩护百姓撤入山内,或依凭坚城固守。金军却是一路南掠而下,打得下的城就打,打不下的就绕道走,丝毫不做纠缠。
刘唐、李逵在太原城下进退不得,两个商议后,便在到了太原左近的第二天夜间,忽然领军马强袭金军,一万五千余人马厮杀一夜,伤亡三千余人,伤亡的多是在山西新募的义军。一夜鏖战后,两人硬生生的领军从南门突入城内,与王禀等合兵一处,共守太原。
好在上一趟解围后,三娘送来了许多粮草器械囤积在太原,足够太原百姓并五万大军半年之用,城内只有王禀两万余守军,加上刘唐、李逵军马也才三万多人,倒也足够大半年使用。有了刘唐、李逵二将助守,王禀、张孝纯并太原军民更加坚信能守住太原。但后来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金军根本就没强攻太原,只是用锁城法围困太原,其余金军却依旧浩浩荡荡的绕过太原南下去了。
秋木萧萧,黄叶满天,太原城内外一片肃杀之意。连续数天,王禀、张孝纯、刘唐、李逵皆登城而望,只见金军兵马遮天蔽日的浩浩荡荡从太原城外南下,城外金军布置了数条封锁线,又布置下许多联营围困太原,城内的军马难以出战,只得眼睁睁的看着金军大举南下。
太原城外原来梁山宋军修建的汾水大营等营地,只因梁山军马退兵汾州之后,都交给了王禀所部军马镇守,但可惜金军来袭得突然,城外镇守各处大营兵马本来就少,准备也不充分,是以被金军突破营地,而王禀所部又不及梁山军马精锐,是以抵抗了两天后,便只得放弃城外大营,都退到城内固守。为此王禀所部付出了五千宋军阵亡的代价,但也没能等到刘唐、李逵所部的援兵。刘唐、李逵赶到后,金军已经扫清了太原外围,两人只得杀透重围,方才得以入城一同固守。
看着城外南下金军遮天蔽日的旗帜,李逵大怒喝道:“直娘贼,待俺铁牛领三千军出去冲杀一阵,好教这些金狗知道,俺们中原汉人可不是泥捏的!”
刘唐却急忙拦住道:“城外联营围壕数重,你三千兵能杀得透么?唯今之计乃是固守太原,等林教头那里聚集兵马解了汾州之围后,再来解太原之围。若是因我等不慎,丢了太原,那才是坏了大事!”
王禀也道:“金军势大,出城野战,力有不逮,城内所有些火器,但也要用于守城,若是出城野战败了,这太原城也守不住,城内十余万百姓的性命谁还能保?”
都劝了李逵,李逵虽然经过三娘的调教和耳闻目濡,也多学过兵法,牛脾气收敛了许多,但这一趟见得金军如此耀武扬威,心里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张孝纯却皱眉道:“这趟金军不在太原纠缠,而是大部南下,这完颜宗翰也真是大胆,他就不怕待他主力南下后,我军各部聚齐出击,断了他的后路么?”
王禀叹口气道:“他一路南下,定然是去打开封去了。一旦开封有失,我军势必群龙无首,他便胜了一半。再者,这里一路南下,皆是我大宋州县,即便断了后路,他也只需一路抢掠而去,便可保正粮草,何必要后路?待得打下开封,他也可从东路撤兵,不须走旧路回北面去。我现下就是担心官家那里,开封兵马不多,勤王军马大多都被遣散了,如何抵得住金军这许多军马啊。”
李逵哼了一声道:“那皇帝老儿自作自受,活该有此一劫!这许多忠臣良将的话都不听,只听那些奸佞小人的,便是亡国了,也是自找的!”
王禀苦笑道:“我等也只能这般说说了,他毕竟是官家天子。想想小种相公那西军精锐都不是金军野战的对手,如今能扭转乾坤的,也只有山东路军马了,不知山东路军马这趟还会去勤王么?”
张孝纯却叹道:“恐怕难啊,即便开封军马再空虚,只怕官家也不会答允山东路军马进京勤王。官家身边只要有奸佞小人说一句话,官家就不敢召山东军马勤王。”
刘唐问道:“什么话?”张孝纯目光寥落的望着城外的金军,一字一句的道:“君不见三国董卓乱国之事呼?”听了这话,王禀脸上肌肉一抽,默然片刻后道:“那这般大宋只有亡国了啊。”城头太原一众守将官吏皆是无语。
这时,只见得金军队列中忽然出现一队队鹑衣百结的百姓来,金军骑兵耀武扬威的在四周驱赶前行,好似驱赶牲口一般,见得如此李逵大怒,喝问道:“这些金狗如何掳劫这许多百姓?”王禀不忍言,张孝纯叹口气道:“金人掳劫人口以为奴隶,经常携带敌国人口随军,男的用于苦力,修筑营垒、搬运粮草等,女的洗衣做饭,晚间为营妓作乐。”
李逵闻言,怒得须发戟张,一张黑脸更是红里透黑。又见得那百姓队里,数名女子走得慢了,立时被金国骑兵皮鞭没头没脑的抽下去,那些女子被抽得皮开肉绽,哀嚎求饶不已,那些金军骑兵却是哈哈大笑,引以为乐。
李逵大怒,只觉得已经按耐不住时,又见另一队百姓中两名汉人男子见金兵鞭笞汉人女子,便冲出来大声喝骂,几名金军恼羞成怒,手中狼牙棒立时敲下,两个汉人男子顿时脑袋被砸得粉碎,倒地而亡。
见得如此,李逵当即便要下城去撕拼,刘唐命数名铁卫上前死死拉住,好不容易将他拉下城去,不让他再看这惨剧,只怕他再看下去,会不顾一切的冲出去。
王禀不忍看这一幕,拔剑斩在城头上,这一剑力道极大,只斩得碎石纷飞,火星四溅,口中恨恨骂道:“只能眼看金狗如此残害百姓,我辈军兵,皆该去死!”张孝纯叹口气安慰道:“我等还要守护这太原城内许多百姓,岂能轻易出城拼命?”刘唐心头也是堵得慌,但一想到主公和林冲将这支军马交给自己,命自己领军来助守太原城,是无论如何不能冲动行事的,当下只得气闷闷的告辞下城楼去。
………………………………
第廿四章夜袭金营陷铁牛 定国伐战主向南
来到城楼下,刘唐自转回城内军营,只见李逵在营内独自猛灌烈酒,当下劝了几句,但到后面,自己也是哽咽起来,只得举酒坛和李逵痛饮,口中道:“喝醉吧,就当什么都没见过,这份仇恨记在心头,将来定要教金人千百倍的还来!”当下李逵只是嘿了一声,先按下心头怒火来,默不作声。
刘唐不觉喝醉,待得醒来时却已经是夜间子时,尚未清醒时,只见几名军将进帐来急报道:“属下几个苦拦不住,李将军领五百军马开城去夜袭金军营地去了!”刘唐闻言大惊失色,酒也醒了一半,急忙起身披挂喝道:“马上给我擂鼓集兵,点三千马军,随我出城去接应!”
刘唐火急点起三千马军,王禀闻得消息,提了一支千余马军赶来,两将一同打开东门出城去。那李逵引了五百军马早在一个时辰前便打开东门去夜袭金军去了,两将只有从东门出城,随后赶上。
刘唐、王禀引军赶上前来,只见金营一片大乱,冲杀进去后,厮杀半个时辰,方才见得十余个自家军马,救下来一问,才知道李逵引军夜袭,起初还是很顺,金军没有防备,被李逵一路杀将进去,打算杀透外围营地,赶到金军营内去解救那些被掳劫的百姓。但金军回过神来后,聚集起许多兵马来阻截,李逵军马不多被冲为数段,这十几个军马被围时尚有五十余人,苦战多时只剩下十余人,李逵等人应该还在金营深处,却不知生死。
刘唐、王禀大怒,火急领军冲杀过去,沿途救得百余李逵部军马,但金军越来越多,王禀大喊道:“刘将军不可再深入,当引军杀回,否则我们也要陷在此处。”刘唐大怒喝道:“王将军,我等兄弟亲同手足,岂可轻弃?你自引军回去,我一个向前,是生是死,与铁牛一处便是!”
王禀无奈只得引军紧紧跟上,又冲杀百余步后,金军实在太多,又救得五十余人出来后,数内十余人皆哭叫道:“李将军被金军渔罩住,活捉了过去,那边金军兵马不计其数,难以施救。”刘唐大怒,还要杀过去,王禀死死拦住,最后王禀拉住刘唐来,两人引军杀出重围,方才回城。金军黑夜恐怕中埋伏,是以并未追赶。
到得天明时,王禀派了人马出城打探,见金营辕门外并无李逵首级号令,料想李逵尚未被害,心下稍松。刘唐厮杀一夜,又因李逵失陷,回到城内后便气急攻心晕了过去,天明后方才悠悠转醒。醒来后,王禀将情形说了,刘唐叫苦道:“失陷了李逵兄弟,如何向藩主交代。”王禀宽慰道:“不若遣使出城去,以金银换回李将军。”
两人尚在商议时,张孝纯到来,拿了一封书信道:“适才有金军单骑前来,射了一封书信上城来。”刘唐、王禀两个急忙看了,原来这封书信乃是金军监军耶律余睹亲笔书写,耶律余睹乃是当年辽国晋王叔父,辽国晋王称帝守燕京时,多得三娘恩惠,晋王降金后,耶律余睹也从晋王那里多闻梁山救护燕京百姓的义举,是以也感激梁山宋军。昨夜当金军捉得李逵后,金将皆要杀李逵,却被耶律余睹拦下,言道:“此人乃首位活捉得的梁山大将,我等岂可擅专?当派人押送到大帅面前处置方可。”于是方才保下李逵性命,只因金国西路军统帅完颜宗翰已经统兵过了太原,往开封而去,是以诸金将便将李逵槛送南下去了。耶律余睹这里便派亲信来到城下,将消息告知城内,也算是还了梁山宋军一个人情,他能做的也只是如此了。
得了消息,刘唐心下稍安,急命人飞鸽传书,一面知会林冲,另一面却知会山东路济州那里,只安心守卫太原城,等待两处军令。
且不提王禀、刘唐守御太原,却说金军完颜娄室所部三万军马,一路长驱南下,各路州县宋军难以抵挡,也并不奇怪,当时宋军战力奇差,就连当初田虎一群贼寇军马他们都挡不住,更何况金军这如狼似虎的精锐军马?
于是完颜娄室所部金军,迅疾南下,所过州县不是开城投降,就是很快被金军攻陷,只花了二十多天时光,金军便南渡黄河,攻到了洛阳。宋军在洛阳并没有做像样的抵抗,金人攻打三天后,便即攻陷洛阳,而后急袭潼关,潼关在一天之内便即告破。金军攻破潼关后,便锁闭了潼关,这样一来,潼关以西的宋军精锐西军便难以东援了。
得到完颜娄室军马已经占据潼关的消息后,完颜宗翰大喜过望,便催促军马迅速南下。而东路军完颜宗望所部十四万军马也是长驱南下,只是遇上老将宗泽的时候,略微被阻滞了一下。
宗泽镇守磁州,当时的磁州经过金兵蹂躏之后,百姓逃亡,仓库空虚。宗泽到达后,修缮城墙,疏浚隍池,整治器械,招募义勇,开始做固守不动的打算。他上奏说“邢、洛、磁、越、相五州各屯精兵二万人,敌进攻一郡,则其余四郡都应援,这样一郡的兵力经常保有十万人。“钦宗也因为想要人在北面能抗击金军,于是任命宗泽为河北义兵都总管。
金军东路大军南下伐宋,宗望九月便领军围攻北方门户真定府,钦宗命宗泽率部前往救援。可金军这趟不但来势汹汹,而且军马极多,宗泽所部尚在半路,便接到了真定府陷落的消息。真定府没能等到援军,宗泽只得收兵回师,镇守磁州。
真定陷落后,宗望十四万大军分路南下,分遣两万骑兵进攻磁州。宗泽披甲操戈登城指挥战登城指挥战头斗,命士兵以神臂弩射之,粉碎金兵的攻势后,打开城门,乘势纵兵追击,斩敌数百,缴获大量战利品。这是宋军首次击败金兵,极大地鼓舞了河朔各地宋军的斗志。宗望得到消息后,又加派了两万军马来攻磁州,宗泽率部守御,两军形成对峙之势,但宗望主力却绕过磁州继续南下而去。
金国大举伐宋,号称出兵五十万,一系列战报很快就传到了济州府。三娘看了战报后,心头暗叹道:“想不到这一折腾,并没有改变历史,反倒是金军来的兵马多了一倍。”历史上金国第二次伐宋总共东西两路出动了军马十五万,却没想到只因金军上一趟败给梁山宋军两仗后,这趟来的兵马居然这么多。
三娘又看了郭药师的密报后,苦笑道:“三十万金军,号称五十万,这金国立国不久,便是号召原辽国旧地兵马,东拼西凑,也就这么多兵马了,这趟一举南下,看来是铁了心要一战亡了宋国啊。”
三娘猜测得不错,只因上次一伐宋,在黄河岸边,东路军吃了三娘一个大亏,折损军马一万多,西路军又在太原吃了梁山宋军败仗,是以金太宗和金军上下都认为宋军还是不可小觑,要想一举定国,当倾尽全力,所以一口气派来了比历史上多出一倍的军马。
金国非要灭宋也是为了自己的定国之战,从古至今,但凡新立一国,必定要有对外的定国之战,从秦朝开始莫不如是。秦朝的定国之战便是对匈奴,蒙恬大败匈奴,秦朝才算是彻底定鼎。汉朝也是,直到汉武大帝大败匈奴,才算是奠定了大国地位。唐朝打了突厥,后来的明朝打了蒙古,清朝更是打下了新疆,就连共和国都有朝鲜战争这场定国之战,才算是奠定了大国的安稳。
而定国之战没有取得胜利的朝代,无一例外的都是在风雨飘摇中度过的。比如晋朝,对北面部族的战争就不算完胜,宋朝也是如此,对辽国的定国之战失败,直接影响北宋、南宋数百年只得偏安一隅,再比如民国,就没什么定国之战,所以这些朝代都不能算是奠定了大国基础。
现在的金国也是一样,金国刚消灭了辽国而建立国家,但毕竟底子薄,急需一场定国之战,南面的宋朝又不断的骚扰,从云中事件,到宋国不断撕毁和议来看,金国是一定要攻灭宋朝的,否则他在北方的统治将不得安稳。后来事实也证明,金国将宋国赶过黄河之后,金国彻底奠定了大国的基础,直到灭于蒙古。所以这一趟金国派出了能派出的全部兵马,除了西面还在围剿耶律大石和北地镇压辽国旧部的兵马之外,金国派出了全部的机动兵力参战。
金国倾尽全力而来,三娘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有些兴奋起来,倘若她能将金军全都吃掉,那将来平定北方的时候,一定会更加顺利。但在此之前,金军还要先帮她办一件事,那就是灭掉赵宋。
从军报上来看,金军还真是如她料想的那样,一鼓作气势如猛虎般,直扑汴京而来的。在三娘的计划中,她需要金军将所有的赵宋皇室一打尽,而她则需要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来过渡一下,在她没有取得绝对优势前,继续高举大宋旗帜,号召全国抗击金军,而这个人选还需要做她手中的一个扯线木偶。
在高俅和闻焕章的来信中,都不约而同的推荐了一个人。三娘玩味的笑了起来,看着两人信上那相同的名字,三娘口中淡淡的说道:“康王赵构?他是个听话的扯线木偶么?”
………………………………
第廿五章出兵中原定伦策 演武推棋谋国战
正在堂内回忆这康王赵构时,却见黄文炳、朱武、公孙胜三个联袂而来,面色都不十分好看。到了堂内,黄文炳不及见礼便取出一封书信道:“滑州信鸽棚头急报,五天前太原那里,金军大举过境,李逵兄弟夜间带五百敢死之士出城袭营,却陷在金营之内,刘唐、王禀出城死战,也只救得他部署两百余人,其余皆战死。”
闻得李逵被俘的消息,饶是三娘处变不惊惯了,都忍不住一时失神,急忙起身接过信函看了。从前水浒原著世界里,梁山好汉在征方腊之前,也有很多将佐被敌方俘虏过,但都化险为夷,也不知道这次李逵有没有这样的运气。或者说也就是前面梁山好汉一个未损,运气用光了,到了方腊那里时,才会损兵折将吧。这个时空,历史已经被三娘改了,梁山将佐在之前的大小战役中极少被俘,或许运气还没用完吧。
三娘脸色阴晴不定,内心里胡思乱想的安慰着自己,公孙胜看了,知道她担忧李逵,便安慰道:“好在金营那里有昔年辽国晋王叔父耶律余睹护持,李逵兄弟被送往粘罕大队内交粘罕处置,那粘罕领军一路南下,迅捷无比,尚不知槛送李逵兄弟的金军赶上粘罕没有。”
朱武也道:“正是,那粘罕在金军主力前军之内,而李逵兄弟当日乃是见得金军主力后队中,被掳劫的百姓被欺辱杀害,是以才忍不住夜袭军营的。而那粘罕一路势如破竹南下,行动必快,如此算来,金军前后队相距必远,要赶上粘罕前队,只怕要到开封城下了。”
三娘心烦意乱,恨恨的将书信拍在桌案上,桌上的茶碗、笔架乱跳,口中骂道:“这个李铁牛!都说过多少次了,他如今是一军主将,他的生死不再是个人生死,而是整支军马的生死,却偏偏只顾意气行事!”
公孙胜又劝道:“也曾多闻各地军报,多言金军残忍,所过之处,杀人无算,掳劫放火,无恶不作。想是李逵兄弟在城头看得被掳劫百姓惨状,是以按耐不住,方才有此一着。我等皆义气之人,替天行道,就看不得百姓受苦,也并非李逵冲动,若是老道在那里,只怕也忍不住。”
三娘脑海中回想起数月前追击完颜宗望部时,沿途所过,见得许多村镇的惨状,也知道公孙胜说的是实情,看了那番景象,只要他还是个有血性的汉人,都会忍不住的。
当下三娘摆摆手,长出一口气道:“罢了,那宗翰部金军现在到了哪里?”
朱武道:“昨天的消息,宗翰自孟津渡黄河后,三天前攻陷了宋廷西京洛阳,今日当到永安军,那永安军不过千人守军,料想守不住。再往后便是郑州,若是郑州能多守几天,那宗翰算还要大半月时光才到开封城下。”
三娘扶额道:“郑州宋军也一定不会久守,最多一两天的事。我这里还有一件事,要亲自去开封一趟,既然宗翰也快到开封了,那我便去一趟开封,相机搭救李逵兄弟。”
黄文炳闻言道:“主公三思,如今主公身系天下汉人安危,赵宋若败亡了,就只能靠主公号召各地军民了,主公岂可轻动?”
三娘摇摇头,提笔在玉笺上写了康王赵构四个字,三人看了都是摸不着头脑。三娘道:“昨夜高俅、闻焕章消息都到了,言宋廷那新官家有意派这康王赵构北上出使金国求和。此人若是出了开封,将来流落京城外,将来开封失陷,赵宗室悉数被俘,他便会是赵氏遗孤,赵宋便又有了继承者。”
黄文炳笑道:“此事易耳,教我河北教众相机在半道将他解决便是了。”三娘却摇头道:“高俅、闻焕章都建言说,此人可为我所用,建议保下他来,待开封城破后,利用他竖旗。”
公孙胜却摇头道:“历来傀儡最好用幼主,这康王已经成年,只怕不是年幼的汉献帝,而是成年的汉献帝。将来若是他弄出个什么衣带诏来,有损主公声威。”
三娘颔首道:“我也是这般犹疑的,所以打算亲自去一趟开封,看看这人。若这人不适合,便打算在开封另选一人。”朱武道:“只是金军迫近,开封定然凶险。况且李逵兄弟那里要救他,最好便是半道截杀槛送的金军,而不是在开封城下。”
三娘沉吟片刻后道:“开封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