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女为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我看这次晋国,是完了。”

    “别太早下结论,这仗不才打起来嘛。”

    ……

    穆萧手里握着的酒杯,“嘭”的一声,碎了。

    苏韦吓了一跳,而苏唯,若不是她力气太小,手里的筷子,也被折断了。

    越晋开战?

    这才不过十月,离开战,还有三月余啊!

    他们只是在深山里待了二十余天,怎的战争就开始了?

    “宋秋,”穆萧看了一眼苏唯。

    “不必多言,我们走吧。”苏唯知道穆萧要说什么,她也急于知晓到底发生了何事。只能到了郢城,和魏君海的人接线,才可知晓全部。

    三人更是要了三匹快马,马不停蹄的冲向郢城。

    又是十天,郢城近在眼前。

    “和尚他俩定没有我二人快,你找地方安定下来,前方有家福满楼,我觉得还算不错,现在我有些事情要去办,不得不先离开了。”进了郢城,穆萧立刻对苏唯这样说道,又对苏韦道,“苏兄,再会。”

    说罢,转身离去。

    “宋姑娘,那我们怎么办?”苏韦问道。

    “照他说的,安定下来呗,走。”奔波这几天,苏唯已经没有那么震惊了。史书不一定是真的,历史还有很多疑点。但此刻她在的这个世界,的确开战了。

    福满楼,名字不错,就这家吧。

    “两位,吃饭还是住店?”城里的店小二就是不一样,热情好客。

    “住店!”苏唯要了两间房,她准备先洗个澡。

    身子进入装着热水的木桶,满脸享受。

    忽的,苏唯闷哼一声,胸口撕裂一般疼痛。

    “魏君海!”苏唯咬牙道,这毒太狠,没想到是如此疼痛难忍。

    “啊!”苏唯疼昏过去,吐了一口黑血。

    本来若他们走正常大路,魏君海的人就等在途中,将解药给她。在魏君海的计算中,他们约一个半月到达南楚都城,郢。但穆萧不走寻常路,一个月便到了,苏唯也因此错过了获得解药的机会。

    如今一月之期到了,毒药已发。魏君海曾说过,若不服下解药,只有死路一条。

    穆萧走到宫城外,心口忽然绞痛,但只是一瞬,疼痛就消失,穆萧又恢复正常,“糟了,宋秋!”

    王宫已在眼前,穆萧有些犹豫,是否回头,去救苏唯。

    生死之间,穆萧想到那晚,暗探来报……

    “去他的有缘人!”穆萧大步向王宫走去。

    离郢城很远的一个小镇上,一眉毛太长遮住了眼睛的老僧人,此时忽然看了看天,缓缓开口道,“阿弥陀佛,奇人尔。”

    苏韦觉得饿了,时辰也到了该吃饭的点儿,去了苏唯门口敲门,敲了半天也无人回应。

    本想这样离去,但心里有些担心,想推门进去看看。

    “宋姑娘?可在里面?”苏韦在门外徘徊了一阵子,最终还是推开门进去。

    “这?这是!?”

    只见苏唯躺在血水里,紧闭双眼,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宋姑娘?!”苏韦上前,见苏唯并未着衣,想要退走,但人命关天救人要紧,“对不住了!”

    苏韦关好门窗,将脸别了过去,袖子挽起来,这些动作一气呵成,只差把苏唯从木桶里抱出来。

    水早就凉了,苏唯的身子也冷冰冰的,苏韦心中一沉,这宋姑娘,四肢已经僵硬了……

    把苏唯放在了床上,正在想下一步该怎么办时,门被打开了。

    “穆兄!”

    “她怎么样了!?”原来是进了王宫又立即折返回来的穆萧,他推荐他们来这福满楼,他就先来这里寻找,还好,他找到了。

    穆萧一个箭步冲到床边,右手微微颤抖抚上苏唯的脖颈。

    “宋秋……”穆萧胸膛起伏,不敢相信。但他不会判断错,苏唯,死了。

    “怎么?宋姑娘怎么了?”苏韦也着急了,宋姑娘这么美的一个人,难不成,难不成没了?

    苏韦也立即给她把脉,却找不到一丝一毫的脉搏。

    穆萧眼眶微红,“是我不好……”

    穆萧让苏韦看着苏唯的尸体,自己出去了。

    苏韦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苏唯之死,是真真切切发生了。这一切太快,苏韦来不及反应。

    待穆萧回来,穆萧待了一件女衣,还有一些头饰。

    “帮我。”穆萧低声道。

    苏韦会意,立即上前。

    苏唯的身体有些僵硬了,给她穿这衣裳有些不方便。

    穆萧忽然回想起那天第一眼见到苏唯,他不知怎的,就是看出了她是女儿身,还想与玄通打赌,结果玄通说,她是他的有缘人。

    “哪里来的缘?不过是两个月相处之缘,玄通,你话却不准。”

    穆萧没见过苏唯女装,他不会给女子绾发,只能简单替她梳洗,系了一条白纱头带。

    “你是烟花女子,穿大红大紫的衣裳穿惯了吧,这身素衣,很适合你。你的死,与我有很大关系,穆萧,无能释怀。”

    穆萧抱着苏唯到了山野间,苏韦不知穆萧是何时挖好的坟地,买好的棺材。此时,他心里美貌的宋姑娘,正躺在里面。

    穆萧上了香,拱手一拜。起身开始埋葬苏唯,苏韦想上前帮忙,却被穆萧阻止。

    “我自己来吧。”穆萧很是愧疚,若不是他想早日回到楚国,就不会走那条捷径,苏唯或许可以获得解药,又或者,他早点想到苏唯一月之期的毒发到了,找人为她解毒,苏唯也不会这样……

    “玄通道你是我的有缘人,我却看不透彻,玄通这次,怕是说错了吧。”

    二人静立良久。

    “苏韦,你可愿追随我?”

    “苏韦无家,连名字都是偷来的,苏韦,愿追随主上!”
………………………………

第二十四章 三国情况

    宋禹与卞和早在一个月前,就顺利入住了西晋太尉邓丘府中,并凭借宋禹的聪明才智,得到邓丘器重。

    此番越国与晋国开战,鲜卑一族也来侵犯,就是宋禹出谋划策,为西晋赢得缓和时间。

    此时,隶属晋国的边陲小国,已经驻扎了晋**队,周国也在其中。

    宋禹正奉命赶往周国,进行支援,半路却遇到一位紫衣受伤之人。

    “在下,在下姬光,望壮士……相救。”

    宋禹吃惊,周国二皇子姬光?心生一计,“来人,快扶他上马!”

    …………两年后…………

    南楚王宫。

    “王上,这是越晋两国交战的最新消息。”马公公呈上一份奏折。

    楚王上接过来一看,“宣,辰王。”

    熊子显正在书房看兵书,接到王宫里来的口谕,换了衣服便进宫了。

    “儿臣,拜见父王。”

    “起来吧,”楚王道,手里递给熊子显那份记载越晋两国战事近况的奏折,“你看看。”

    熊子显接过奏折,细细看来。

    越晋两国战事已持续两年之久,越夺得晋二城一国,但鲜卑一族对晋国的压迫隐隐有了松动之势。

    “你觉如何?”

    熊子显合上奏折,道,“儿臣以为,当助晋战越。”

    “何有此言?”

    “据儿臣所知,自西晋被夹击以来,前前后后有三次请求父王出兵相救,这是缘由。趁此索要隶属西晋周国,周国夹在越晋二国中,晋王有意割舍,若我们索要,能有四分成。进攻越国,上游可水战,下游可攻击后方,两面夹击,使其措手不及。这是方法。若此法能成,我大楚之疆域可扩大三一,这是利益。”

    “呵,老三,当年你不满寡人给你的婚事,一意孤行向北逃去,后来又说什么发现越国秘密,以此为由留在陈国,如今让你来想办法,却只会说说道道,纸上谈兵,没有一点实际!”楚王怒喝道。

    熊子显当即跪下,铿锵道,“儿臣不敢,当年是儿臣冲动,但后发现陈国魏君海野心勃勃,妄想吞我大楚合并东越一事并不作假,那一年多来我传递回国的消息,也都真真切切,甚至连儿臣身体的剧毒,也是真真存在的。”

    楚王不做声,等着熊子显继续说下去。

    熊子显会意,继续道,“我大楚有三代忠良穆将军坐镇,其身经百战,多次击退女真一族,保我大楚江山,若他带兵,胜算过半!”

    楚王眯眼思索片刻,道,“下去吧。”

    “儿臣告退。”

    从王宫回来,熊子显回到辰王府。

    “把苏韦找来。”

    “是!”

    不一会儿,一身盔甲的苏韦跪拜在堂前。

    “主上!”

    “凑近一些。”熊子显吩咐道。

    “本王交给你一些事……”

    …………西晋,郑国…………

    “宋先生,敌军杀进了汉口关啊!”丰城城主颤颤巍巍的跑了进来,一脸恐慌。

    现在他别无方法,只能求助这位宋先生了。

    “三叔,汉口关往西,就是丰城了。”卞和一旁提醒道。这两年他长高了不少,更是行了弱冠礼,是一个成年人了。

    宋禹点了点头,这丰城的秋天,总是比别处离去的早了些。

    秋天,阿秋。

    自从两年多前一别,再未见到。两年之中,更是毫无消息。

    宋禹微微叹了一口气,“越军三万,汉口关却只有三千兵,你叫我如何守得?”

    丰城主老泪纵横,“宋先生,救救丰城吧,老夫,求求你了!”

    “阿和,丰城兵马多少?”

    “骑兵千,步兵万。”

    “丰老城主,”宋禹道。

    “老夫在!”

    “若是来得及,让汉口那三千兵,撤回吧,守不住关口,也要守住丰城啊。”宋禹一番情真意切,仿佛用尽了方法。

    丰城主顿住,“守不住了?”

    宋禹无奈的摇了摇头,“若此时派兵,还没赶到,越军就杀过来了,届时咱们弹尽粮绝,拿什么和人家打?”

    丰城主站不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宋禹再道,“听我一言,早早归了那三千兵马,这丰城保住的几率,又大了半分。”

    丰老城主,颤抖道,“传我命令……”

    …………越国,金陵…………

    “三弟果真好手段,短短两年,便让我们收复两城一国,如今,汉口也要拿下来了。”当年的卞军师,此时说道。

    “不是我们,是王上与允家。”大哥卞启道。

    “怎么?允家还在针对我们卞家?”

    “允佐是什么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是怕我们卞家抢了他的军功!”卞启喝到,近几年他操劳过度,头发都白了。

    “那个老狐狸,若不是三弟,他的仗能打的那么顺利吗?!”卞军师悻悻道。

    “好了,此事别再招摇。”

    …………郢城外,秋山上…………

    苏韦或许是习惯了,每次外出任务,都想来此处看看。

    “宋姑娘,此番我去东越,怕是要很久才能回来,不用担心你的坟头没我打理,还有主上,他为了纪念你,特意命名此山为秋山。虽然已经和你说很多遍了,但还是忍不住……”

    噼里啪啦说了一堆,苏韦静立片刻,转身离开了。

    …………南楚,无名山…………

    “玄通大师。”寺庙里清净,叶落之声都能听真真的。

    “阿弥陀佛。”玄通不紧不慢,从佛堂里走了出来,“施主醒了?”

    苏唯点点头,拱手拜谢,“多谢大师救命之恩。”

    “若不是施主奇人异象,即使老衲将你从土里翻出来,也是救不活你的。”

    苏唯打从心底里感激与佩服,也知道玄通这话是故意说反了,即使她活过来,没有玄通大师,也只能在那棺材里等死。玄通大师此番这样说道,只是不想让她多多计较罢了。

    “施主打算怎么办?”

    苏唯转头看了看山下纷飞的落叶,又是一秋,谁也无法改变叶落归根的事实。

    “若大师不嫌弃,”苏唯转过身来,恭敬说道,“宋秋希望一直在这儿长住。”

    “施主乃是老衲的有缘人,老衲不会介意。施主走到哪里,想在哪里,又有何妨?你的根,在这里。”玄通双手合十,念珠绕在拇指。

    苏唯不懂佛,点不破这“缘”是何意。玄通大师,只凭一“有缘”二字,便下山解救她,可她却不知为何。

    玄通转身,看向山下纷飞黄叶。

    “来年,新叶又会出来,因为这是树木毕生的意义。”玄通转头看向苏唯,“你可明白?”

    苏唯似乎有所顿悟,但却不透彻。

    “老衲不让你留下,老衲不赶你走。”玄通再道一句,便离开了,嘴里念叨着,“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

第二十五章 在下宋秋

    无名山坐落在越楚之间,其周围群山环绕,溪水分流,苏唯身在此间,颇有些世外桃源的意味。

    师父说过,谋者为谋。

    她既然是权术者,就不该自顾平淡,似那局外人一般,看着这局面。

    之前,她只当是自己从未来而来,不该扰乱局面,但如今看来,无论是她的本心,还是这所谓的历史的召唤,都要她想掺和一手。这过往,才不算白来。师父所授,才不算白教。

    玄通不赶她,不留她。

    换句话说,他留她,又赶她。

    世道轮回也是这么个道理,既然她来了,不能两手空空的去了。

    这谋,她要为;这权,她要夺。

    “南楚万兵一挥,中原皆拿下,此番我倒要看看,那南楚到底有什么厉害的。”

    苏唯一直走,走向越国的方位。

    “迷障?”

    不多时,周围景色渐渐被腾升的雾气遮掩,七丈之外看不出去,再往前走,视野所及不过三丈。

    苏唯时刻注意周围动静,这迷障来的蹊跷,多半是人为造成,只是不知这人是越,是楚?

    “咻!”

    一支箭羽飞速而来,苏唯到底会两下拳脚功夫,一个侧闪躲了过去。

    听着声音,箭射在了不远的一根树上。

    苏唯试探的走过去。

    “越军?”箭是三翼红羽。

    箭入木二寸,想来那人射击距离很近。

    苏唯也是因为格外当心周围动静,才躲了过去。

    说明此人精准度颇高,能在大雾中射击,且不是胡乱扫射,这人不简单。

    苏唯更加谨慎,原地不动,静观其变。

    这箭是仅越国拥有的三翼箭,射击她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军队。她不得不谨慎。

    半晌,都不见人影,苏唯疑惑,难道是自己猜错了?

    苏唯疑心道,“雾里看人,应是判断错了。”

    那击箭人靠的不是视觉,而是听觉。

    苏唯缓缓向前靠近,并且注意脚下动静。

    一根细到若不仔细看,绝对不会发现的银线此时就在苏唯眼前。

    “原来如此。”

    银线放置的很低,上面有铃铛捆绑,常人走路不会被绊倒,更不会发现。加上荒草掩盖,雾气遮挡视线,要不是苏唯刻意观察,也是观察不到的。

    苏唯忽的抬头,有人来了。

    脚步很轻,却很杂乱,想来人数颇多,苏唯自然不会选择开战这愚蠢到家的法子。

    苏唯朗声道,“在下误入此处,多有得罪之处,还望阁下见谅。”

    人影渐渐浮现,苏唯猜测的不错,的确是穿着铠甲的越军。

    其中,还有一个墨色披风,一身盔甲,腰挂玄铁佩剑之人。想来,应该是他们的主帅。

    “阁下既然来了,还请到营中坐坐罢。”

    那主帅说的好听,手底下却有二人上前,走到苏唯身后,这架势,分明是胁迫。

    “理应如此。”苏唯拱手道。

    越国?她正有此意。

    越晋开战两年有余,鲜卑一族也辉兵来犯,目标直指西晋。

    西晋被两面夹击,喘不过气,向南楚请兵三次,却不闻其声。

    可就在第三次请兵不久,越国收到了南楚招兵买马,伺机而动的消息。

    为防止楚国从后面攻击,东越王上特派其兄弟裕王无终领兵一万埋伏在越楚交界,等待给南楚一痛击。

    只是无终携带兵马在此已经数月,却迟迟未闻楚国风声。

    今日,好不容易设下的机关有所异动,不料,却是个常人。

    苏唯被压到大营,自然没有主帅说的“坐坐”,而是一脸恭敬的杵在大帐中央。

    主帅大袍一挥,坐在了首座,旁侧还有其他几位副将。

    苏唯想到,那主帅应该就是裕王无终了,史书曾记载裕王无妻妾,无子嗣,为的就是怕当今东越王上心存疑虑,不敢重用于他。

    今日见到,苏唯觉得有些可惜,只因为这裕王,也太他,妈的好看了。

    “大胆!见到主帅竟不跪拜!”右首座一副将呵斥。

    苏唯见势,作揖道,“在下宋秋,误入将军领地,还请将军莫怪。”

    左下首副将冷哼一声,“莫怪?你当这军营是什么地方?岂能是你说闯就闯之地?”

    苏唯不语,等着主坐上的裕王开口,她心知肚明,其他人说一万句,都不如这个主帅做的决定。

    “你误闯本王军营,虽是误闯,但不容包庇。”裕王一板一眼道,“给本王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苏唯放心了,只要这裕王还明白事理,不一口说出杀了她的话,她就还有机会扭转局面。

    “将军领兵在此数月,若楚军迟迟不来,想必会对前方与晋作战有所不利。”苏唯这番开口道。

    “呔!你是何人!”左下首副将喝道。

    裕王摆手,“说下去。”

    “是!”苏唯颇有自信的说道,“作战,军需品是最重要的,万人军马在此数月,人数众多,消耗巨大,而我方主力则在四大路上,与晋军周旋。若粮草供应不上,战力则下降不等,现下是收秋的好时节,但时间再长一些,进了寒冬腊月,前方军马所需,恐怕就会因为供应此地,而迟迟不到了。届时,作战力大幅度降落,成与败,就不是那么清晰了。”

    “我越国兵马足够,粮食充足,岂是你说没就没!?”有副将反驳道。

    “若是楚国一直不出兵呢?”苏唯面击道,“大人就没想过,或许楚国出兵就是一个幌子,分散你们的注意力,分割你们粮草,采用慢消耗战术,治你们于死地啊!”

    一番话,说的众人眉头紧锁。

    裕王静默片刻,道,“你如何得知,此事是个幌子?”

    苏唯一拱手,道,“将军,西晋三次向南楚请兵,南楚迟迟未作出回应,却向越国发出消息,此欲何为?”

    右首副将忽的眼眸一亮,“你是说,南楚妄想在两国疲惫之际,吞并二国?”

    苏唯会心一笑,“不错。”

    裕王沉默,眉头也是紧紧靠在一起。显然,他也想到了这一点。

    “你方才说,你何姓名?”

    “宋秋。”

    ………………

    这一章做了很大改动,七三会好好努力的!兄弟姐妹,来点评论啊!
………………………………

第二十六章 万人军齐

    宋秋知道,光凭几句话,这些人还不足以相信她,但保住性命,还是可以的。

    她已被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帐篷,就目前情况来看,她是安全的。

    晚膳过后,有士兵前来。

    “宋先生,主帅有请。”

    “知道了,我这就随你去尔。”

    裕王帐内。

    “拜见王爷!”宋秋行礼道。

    “宋先生请起,”裕王无终身居主坐,帐篷里没有其他副将。“在这儿还待的习惯?”

    “回王爷的话,是有些不大适应,相信待久了就习惯了。”宋秋回答。

    裕王点了点头,“赐座。”

    宋秋上座。

    “本王找你来,是谈谈楚国出兵一事。”裕王开门见山道。

    宋秋颔首示意,“王爷请说。”

    “白日你所言,南楚有意豪吞我越与西晋?”

    “确有此事。”宋秋指的是她的确说过这件事,至于楚国是不是这么想的,她不敢完全确定。

    “说的详细些。”

    “是。”宋秋领命,字正腔圆道,“四国并立之势,已经长达二百余年,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迸发,是无可避免之态。我东越新王,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率先出战,也是顺势而为。四国之战,只是早晚的事。”

    “然,越择晋战,是为何?”宋秋问道。

    裕王想了想,回答,“晋西有鲜卑,北有匈奴,三者夹击尔,可破之。”

    “不错,若东越、鲜卑、匈奴,共同夹击晋国,晋国兵力就会大大削弱,攻之可破。”宋秋话锋一转,“越晋交战,必有死伤,南楚隔岸观火,不伤己身,为的就是在你们俱俱疲惫时,一并拿下。

    战火已经开始,谁不想分得一杯羹呢?”

    裕王低眉思索,觉得这宋秋说的不差。

    “宋先生有何高见?”

    宋秋抿了一口凉水,继续道,“楚军会出兵,但不是此时。”

    “请先生解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